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穿戴技术在康复医学领域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1
作者 张文豪 李建军 +10 位作者 高峰 杨德刚 郭韵 刘长彬 杨明亮 杜良杰 崔尧 李大鹏 张鑫 蔡畅 张洁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92-795,共4页
随着科学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兴起和发展,可穿戴技术逐渐成为康复医学领域的热点。可穿戴技术具有微型化、智能化和便捷化的特点,在神经康复、骨科康复、脊髓损伤康复以及老年退行性疾病康复等领域有越来越广泛的研究与应用。该领域进一步... 随着科学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兴起和发展,可穿戴技术逐渐成为康复医学领域的热点。可穿戴技术具有微型化、智能化和便捷化的特点,在神经康复、骨科康复、脊髓损伤康复以及老年退行性疾病康复等领域有越来越广泛的研究与应用。该领域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可能是在保证动态监测条件下的信号可靠性、可穿戴设备长期使用的舒适性,以及基于个人隐私的数据安全性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穿戴技术 康复 综述
下载PDF
医学留学生康复医学课程的教学探索与思考 被引量:7
2
作者 高峰 朱爱玲 +6 位作者 李建军 杜良杰 杨明亮 褚宏宇 李洪霞 赵扬 张凤仁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236-1240,共5页
随着医学留学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以及我国康复医学事业的飞速发展,康复医学已成为医学留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本文针对医学本科留学生康复医学课程教学中遇到的主要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从教育管理理念、教学管... 随着医学留学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以及我国康复医学事业的飞速发展,康复医学已成为医学留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本文针对医学本科留学生康复医学课程教学中遇到的主要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从教育管理理念、教学管理与质量评估体系、课程设置、教材建设、师资培养、教学模式、教学研究等方面进行论述,为医学留学生康复医学课程教育质量的提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留学生 康复医学 教育 教学
下载PDF
双光子显微镜在小动物活体光学成像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3
作者 张文豪 李建军 +7 位作者 杨德刚 杨明亮 杜良杰 高峰 刘长彬 李大鹏 胡安明 蔡畅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7-41,共5页
双光子显微镜结合了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和双光子激发技术。双光子荧光显微镜具有光损伤小、漂白区域小、穿透能力强、高分辨率、荧光收集率高、图像对比度高、可实现暗场成像、适合多标记复合测量等多种特点,可应用于小动物活体光学成... 双光子显微镜结合了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和双光子激发技术。双光子荧光显微镜具有光损伤小、漂白区域小、穿透能力强、高分辨率、荧光收集率高、图像对比度高、可实现暗场成像、适合多标记复合测量等多种特点,可应用于小动物活体光学成像,在肿瘤免疫治疗、基因治疗、干细胞研究、药物筛选与评价、活体脊髓损伤成像等领域研究中有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光子显微镜 活体光学成像 小动物 综述
下载PDF
大鼠脊髓损伤后胃肠动力的X线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蔡畅 李建军 +7 位作者 高峰 杨明亮 杜良杰 杨德刚 刘长彬 李大鹏 张文豪 徐珮珮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45-649,共5页
目的探索大鼠脊髓损伤所致神经源性肠功能障碍的肠道功能动态改变。方法 24只雌性Sprague-Dawley大鼠分为对照组(n=12)和脊髓损伤组(n=12)。采用动脉瘤夹(标定力为70 g)钳夹60 s制作T10脊髓损伤模型;对照组只暴露硬脊膜。分别于造模前... 目的探索大鼠脊髓损伤所致神经源性肠功能障碍的肠道功能动态改变。方法 24只雌性Sprague-Dawley大鼠分为对照组(n=12)和脊髓损伤组(n=12)。采用动脉瘤夹(标定力为70 g)钳夹60 s制作T10脊髓损伤模型;对照组只暴露硬脊膜。分别于造模前和造模后4周,X线造影观察肠道功能的动态改变,HE染色观察结肠病理改变。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脊髓损伤组胃排空及肠道传输功能明显降低(P<0.05)。结论采用动脉瘤夹能成功复制大鼠脊髓损伤模型。大鼠脊髓损伤后出现神经源性肠功能障碍,胃排空及肠道传输功能明显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神经源性肠功能障碍 X线 大鼠
下载PDF
急性创伤性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肠道菌群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张洁 李建军 +5 位作者 张超 杨德刚 杨明亮 杜良杰 高峰 申敏鑫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450-1457,共8页
目的对比分析急性创伤性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和健康人的肠道菌群及生化指标。方法 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收集44例急性创伤性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患者组)和33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的临床数据和新鲜血、尿、粪便标本。对肠道微生物16S rRN... 目的对比分析急性创伤性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和健康人的肠道菌群及生化指标。方法 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收集44例急性创伤性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患者组)和33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的临床数据和新鲜血、尿、粪便标本。对肠道微生物16S rRNA基因的V3-V4区域进行测序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患者组肠道菌群的丰度增高,结构组成有差异;患者组Bacteroidetes表达减少(P <0.05),Actinobacteria、Proteobacteria、Synergistetes、Saccharibacteria和Cyanobacteria表达增多(P <0.05)。血清葡萄糖、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较对照组增高(P <0.05),这些标记物升高与肠道微生物群落改变存在显著相关性(P <0.05)。结论急性创伤性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存在肠道菌群紊乱,这些菌群的变化与血清生物标志物的升高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肠道菌群 菌群多样性 血清标志物
下载PDF
植入式膈肌起搏器在高位颈髓损伤患儿中应用的远期疗效及并发症:病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6
作者 谢咏祺 宫慧明 +7 位作者 杨德刚 陈亮 贾彦梅 谢杨 郭霜 张良 彭润 杨明亮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4-137,共4页
回顾性研究2022年9月中国康复研究中心脊柱脊髓神经功能重建科收治的1例C2颈髓损伤(CSCI)患儿使用植入式膈肌起搏器(IDP)的远期疗效及并发症。患儿,男,12岁时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瘫痪,后完全依赖呼吸机通气。14岁在单侧膈肌起搏模式下可... 回顾性研究2022年9月中国康复研究中心脊柱脊髓神经功能重建科收治的1例C2颈髓损伤(CSCI)患儿使用植入式膈肌起搏器(IDP)的远期疗效及并发症。患儿,男,12岁时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瘫痪,后完全依赖呼吸机通气。14岁在单侧膈肌起搏模式下可完全脱离呼吸机。术后5年因肺炎使用呼吸机数月后,再次使用IDP,自感起搏效果下降。再次入院后评估发现患儿膈肌轻度萎缩,继发扁平胸及轻度脊柱侧弯。经膈肌起搏阈值优化及康复治疗,患者呼吸功能较前好转。提示IDP可在CSCI患儿长期使用,但需考虑扁平胸、脊柱侧弯限制肺部扩张,同时腹部痉挛加重影响腹部顺应性,从而导致膈肌做功效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颈髓损伤 植入式膈肌起搏器 并发症
原文传递
脊髓损伤患者大脑中央前回的代谢改变 被引量:4
7
作者 李雅静 李建军 +3 位作者 高峰 郭韵 刘俊 徐珮珮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82-387,共6页
目的观察脊髓损伤患者大脑中央前回初级运动皮质(M1)代谢变化。方法 2018年12月至2019年10月,选择住院脊髓损伤患者20例(患者组)和健康人15例(对照组),使用磁共振波谱(MRS)观察大脑左侧M1感兴趣区氮-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Cho)、肌... 目的观察脊髓损伤患者大脑中央前回初级运动皮质(M1)代谢变化。方法 2018年12月至2019年10月,选择住院脊髓损伤患者20例(患者组)和健康人15例(对照组),使用磁共振波谱(MRS)观察大脑左侧M1感兴趣区氮-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Cho)、肌酸(Cr)和肌醇(MI)浓度。结果患者组MI浓度较对照组明显增高(t=3.745, P <0.01),NAA、Cho、Cr、NAA/Cr、Cho/Cr、Cho/NAA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t <1.431, P> 0.05)。结论脊髓损伤患者M1区可能有胶质细胞增生,提示发生代偿性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磁共振波谱 中央前回 初级运动皮质 神经胶质细胞 增生 修复
下载PDF
脊髓损伤后居家康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魏嵩 高峰 +1 位作者 刘俊 李建军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77-181,共5页
居家康复可以有效减少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并发症,加快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减轻医疗保健系统的负担。居家康复在多个研究中表现出有效性,应用神经反馈可使40%脊髓损伤居家患者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得到缓解;应用可穿戴技术可监测手功能恢复... 居家康复可以有效减少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并发症,加快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减轻医疗保健系统的负担。居家康复在多个研究中表现出有效性,应用神经反馈可使40%脊髓损伤居家患者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得到缓解;应用可穿戴技术可监测手功能恢复情况并促进手运动功能的恢复;家用便携式刺激器和表面电极可抑制不必要的膀胱活动,改善尿失禁;在家进行加强伸展训练可以减轻慢性脊髓损伤患者的肩部疼痛;家中使用功能性电刺激可以改善脊髓损伤患者因失去神经营养而萎缩的肌肉功能。居家康复还存在一定局限性,如设备操作复杂、费用昂贵、不易携带,还有待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居家康复 综述
下载PDF
脱水剂在急性脊髓损伤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张超 李建军 +7 位作者 杨德刚 杨明亮 杜良杰 张文豪 刘长彬 李大鹏 胡安明 秦川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73-377,共5页
急性脊髓损伤(ASCI)可分为原发性损伤和继发性损伤。脊髓水肿对脊髓继发性损伤的发展至关重要。脊髓水肿主要分为细胞毒性水肿和血管源性水肿。脱水剂在ASCI后水肿的治疗中作用明显。本文主要介绍甘露醇、高渗盐水、甘油果糖、呋塞米、... 急性脊髓损伤(ASCI)可分为原发性损伤和继发性损伤。脊髓水肿对脊髓继发性损伤的发展至关重要。脊髓水肿主要分为细胞毒性水肿和血管源性水肿。脱水剂在ASCI后水肿的治疗中作用明显。本文主要介绍甘露醇、高渗盐水、甘油果糖、呋塞米、人血白蛋白、白藜芦醇等脱水剂在ASCI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水肿 脱水剂 综述
下载PDF
MicroRNA在脊髓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文豪 李建军 +9 位作者 杨德刚 高品操 杨明亮 杜良杰 高峰 唐芳 刘长彬 李大鹏 张鑫 张洁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49-653,共5页
microRNA是能够调控靶基因表达的小分子RNA,在脊髓发育和脊髓损伤等过程的基因表达中具有重要作用,可能是促进脊髓损伤后神经再生和修复的治疗性干预新靶点,是脊髓损伤潜在的生物学标志物。本文从microRNA在脊髓损伤中的机制及热点micro... microRNA是能够调控靶基因表达的小分子RNA,在脊髓发育和脊髓损伤等过程的基因表达中具有重要作用,可能是促进脊髓损伤后神经再生和修复的治疗性干预新靶点,是脊髓损伤潜在的生物学标志物。本文从microRNA在脊髓损伤中的机制及热点microRNA方面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MICRORNA 基因表达 转录调控 生物学标记 新靶点 综述
下载PDF
脊髓损伤患者营养状况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刘俊 李建军 +7 位作者 高峰 张文豪 刘长彬 李军 杨德刚 张鑫 张超 秦川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88-392,共5页
脊髓损伤患者的营养状况影响患者的康复及预后,未得到足够的重视,需要通过饮食控制及运动等联合措施来调节。此外,对医务人员的营养培训和对患者的营养教育都十分必要,医院的相关营养政策也应得到修订。目前关于脊髓损伤患者的营养评估... 脊髓损伤患者的营养状况影响患者的康复及预后,未得到足够的重视,需要通过饮食控制及运动等联合措施来调节。此外,对医务人员的营养培训和对患者的营养教育都十分必要,医院的相关营养政策也应得到修订。目前关于脊髓损伤患者的营养评估标准还不健全,因脊髓损伤患者具有特殊性,对健康人群的评估标准并不适用,难以对营养不良进行早期发现。应利用评价量表、血液指标和皮肤皮褶厚度等建立适用于中国脊髓损伤患者的综合评估体系,并把营养评估作为日常管理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营养 肌肉萎缩 综述
下载PDF
脊髓损伤后髓内压测量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鑫 李建军 +8 位作者 杨德刚 刘长彬 张文豪 杨明亮 杜良杰 高峰 李大鹏 郭韵 蔡畅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919-923,共5页
在脊髓损伤研究中,髓内压的测量尤为重要。本文分析了脊髓损伤后影响髓内压的因素及测量方法。影响因素包括水肿、血管调节和出血、硬脊膜、软脊膜、脑脊液、椎管和体位等。测量方法包括直接测量法和间接测量法,直接测量法包括传感器置... 在脊髓损伤研究中,髓内压的测量尤为重要。本文分析了脊髓损伤后影响髓内压的因素及测量方法。影响因素包括水肿、血管调节和出血、硬脊膜、软脊膜、脑脊液、椎管和体位等。测量方法包括直接测量法和间接测量法,直接测量法包括传感器置于脊髓实质内或髓外硬膜内测压、腰椎导管测压和离体测压等;间接测量法包括计算机建模测压和测量眼压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髓内压 影响因素 测量方法 研究进展 综述
下载PDF
完全性脊髓损伤亚急性期脑运动控制功能变化的功能磁共振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舒佳 张军卫 +4 位作者 王方永 唐和虎 白金柱 吕振 李建军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57-765,共9页
目的探讨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脑运动控制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病程3~6个月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11例与健康人12例,在试图/实际运动、意象运动(MI)任务下行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扫描,观察不同运动任务引发激活效应的... 目的探讨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脑运动控制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病程3~6个月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11例与健康人12例,在试图/实际运动、意象运动(MI)任务下行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扫描,观察不同运动任务引发激活效应的空间分布和信号强度。结果患者试图运动时的脑激活区域显著多于健康人实际运动时的激活区域,包括双侧初级感觉/运动皮质(S1/M1)、辅助运动区(SMA)、外侧苍白球(PA)、小脑、左侧丘脑和壳核等。健康人意象运动的比较,患者激活簇主要存在于右M1、SMA、背侧运动前区(PMd)、左SMA、岛叶和基底核。患者试图运动比意象运动在左M1、双SMA、扣带回运动区和右小脑诱发更多的兴奋。结论亚急性期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执行运动任务时,M1、SMA的兴奋模式基本正常,顶叶和小脑等感觉运动整合区域激活增加,提示发生适应性重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脑功能 运动控制 功能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脊髓栓系综合征动物模型制作方法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李大鹏 杨德刚 +9 位作者 张文豪 刘长彬 蔡畅 张鑫 郭韵 张力伟 胡安明 杜良杰 杨明亮 李建军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77-680,共4页
脊髓栓系综合征(TCS)是一种渐进性进展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目前TCS动物模型的制作方法主要有物理因素制作、化学因素制作和手术制作。这些动物模型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未能真实反映人类TCS渐进性进展的病程。未来该领域的研究方向是选... 脊髓栓系综合征(TCS)是一种渐进性进展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目前TCS动物模型的制作方法主要有物理因素制作、化学因素制作和手术制作。这些动物模型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未能真实反映人类TCS渐进性进展的病程。未来该领域的研究方向是选取一个病因,单因素地分析该疾病,并逐步叠加,直至对该疾病有一个较深的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栓系综合征 动物模型 制作方法 综述
下载PDF
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评估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5
作者 张文豪 杨德刚 +9 位作者 李建军 杨明亮 杜良杰 高峰 刘长彬 徐珮珮 郭韵 张洁 秦川 张超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01-404,共4页
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是脊髓损伤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引起腹胀、便秘、大便失禁、排便困难以及排便时间延长等症状。目前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主要通过一般情况采集、体格检查、临床检查、评价量表以及肠道微生物等进行评估。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 评估 肠道微生物 综述
下载PDF
磁共振波谱技术的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俊 李建军 +7 位作者 高峰 张文豪 刘长彬 李军 杨德刚 张鑫 张超 秦川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01-204,共4页
磁共振波谱(MRS)能够直观定量分析组织的代谢情况。在康复领域中可用于脊髓损伤的预后判断、观察损伤后代谢变化;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评估、诊断及肌张力障碍机制研究;探索帕金森病的康复机制。在肿瘤中可用于前列腺癌和脑肿瘤的辅助... 磁共振波谱(MRS)能够直观定量分析组织的代谢情况。在康复领域中可用于脊髓损伤的预后判断、观察损伤后代谢变化;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评估、诊断及肌张力障碍机制研究;探索帕金森病的康复机制。在肿瘤中可用于前列腺癌和脑肿瘤的辅助诊断。除此之外,还应用于评估热射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研究Duchenne肌营养不良症和多系统萎缩的发病机制。在动物实验中发现它可以优化实验设计方案。MRS也存在局限性,随着先进匀场算法等技术的发展将会被逐步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领域 磁共振波谱 医学领域 基础研究 综述
下载PDF
舞蹈致儿童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神经学预后的影响因素及预测模型 被引量:2
17
作者 郭霜 谢咏祺 +4 位作者 张良 张春佳 彭润 杨德刚 杨明亮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82-589,共8页
目的调查舞蹈致儿童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SCIWORA)的临床神经学预后特点,并探究此类脊髓损伤神经功能预后的影响因素及预测模型。方法2012年7月至2022年1月北京博爱医院住院的舞蹈致SCIWORA患儿75例,按照受伤后1年美国脊柱损伤协会残... 目的调查舞蹈致儿童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SCIWORA)的临床神经学预后特点,并探究此类脊髓损伤神经功能预后的影响因素及预测模型。方法2012年7月至2022年1月北京博爱医院住院的舞蹈致SCIWORA患儿75例,按照受伤后1年美国脊柱损伤协会残损分级(AIS)分为改善组(n=14)和未改善组(n=61),比较两组相关数据。结果纳入患儿均为女童,年龄4~10岁,以完全性脊髓损伤为主(52/75,69%)。受伤至康复时间与AIS分级改善呈负相关(OR=0.926,P=0.046,95%CI 0.858~0.999),而腱反射存在(OR=46.915,P=0.012,95%CI 2.333~943.616)和肌张力存在(OR=8.932,P=0.044,95%CI 1.063~75.067)呈正相关。联合受伤至康复时间、腱反射和肌张力对于AIS分级的改善具有显著预测价值(AUC=0.953,P<0.001,95%CI 0.878~0.989),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83.61%。结论舞蹈致儿童SCIWORA的神经功能预后较差。尽早进行康复训练有利于患者的神经恢复。入院时腱反射和肌张力存在与神经学预后改善相关,可作为预测其临床神经学预后的潜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 儿童 预后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脊髓圆锥弥散张量成像扫描在下尿路功能障碍中的应用
18
作者 孙浩瑜 高轶 +5 位作者 吴娟 廖利民 靖华芳 张思雨 李东 韩春生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3-338,共6页
目的 利用MRI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寻找膀胱过度活动症(OAB)和膀胱活动低下(UAB)患者脊髓圆锥信号的异常。方法 2021年5月至2023年4月,从北京博爱医院招募下尿路功能障碍患者23例(病例组)。所有患者行盆底电生理检查和影像尿动力检查,... 目的 利用MRI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寻找膀胱过度活动症(OAB)和膀胱活动低下(UAB)患者脊髓圆锥信号的异常。方法 2021年5月至2023年4月,从北京博爱医院招募下尿路功能障碍患者23例(病例组)。所有患者行盆底电生理检查和影像尿动力检查,根据患者尿动力灌注期膀胱收缩情况,将病例组分为UAB组和OAB组。同时招募健康受试者8例(对照组)。所有受试者行T_(10)~L_(5)脊髓MRI平扫+DTI序列扫描。通过DTI序列对比MRI平扫节段确定脊髓圆锥位置,提取圆锥中段的各向异性分数(FA)、表观弥散系数(ADC)和相对各项异性(RA)。结果 UAB组12例,OAB组11例。病例组盆底电生理检查均存在异常。盆底电生理检查结果显示,UAB组与OAB组间骶反射弧神经传导有显著性差异(P=0.036)。DTI扫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ADC升高(t=2.185, P=0.037);UAB组FA降低(t=3.439, P=0.005),ADC显著升高(t=4.582, P <0.001)。结论 对于下尿路功能障碍患者,DTI有助于寻找脊髓是否存在潜在的病变。FA和ADC是很有价值的脊髓圆锥损伤的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过度活动症 膀胱活动低下 脊髓圆锥 弥散张量成像
下载PDF
水通道蛋白过表达对脊髓损伤大鼠便秘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徐珮珮 杨明亮 +3 位作者 刘长彬 李雅静 刘梓桐 李建军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81-188,共8页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大鼠结肠水通道蛋白(AQPs)的表达及其与粪便含水率的关系。方法将48只雌性Sprague-Dawley大鼠分为对照组(n=24)和脊髓损伤组(n=24)。脊髓损伤组行T8横断脊髓损伤,对照组仅行椎板切除术。于造模前,造模后第1、3、7、14...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大鼠结肠水通道蛋白(AQPs)的表达及其与粪便含水率的关系。方法将48只雌性Sprague-Dawley大鼠分为对照组(n=24)和脊髓损伤组(n=24)。脊髓损伤组行T8横断脊髓损伤,对照组仅行椎板切除术。于造模前,造模后第1、3、7、14、28天,采用Basso-Beattie-Bresnahan(BBB)评分评价后肢运动功能;于术前,术后第3、14、28天检测粪便含水率;于术后第3、14、28天取结肠标本,免疫组化检测AQP1、AQP3和AQP4的表达。结果脊髓损伤组术后BBB评分(t>69.230,P<0.001)和粪便含水率(t>5.814,P<0.00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第3、14、28天,脊髓损伤组结肠AQP1、AQP3和AQP4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5.165,P<0.01)。脊髓损伤后AQPs表达与粪便含水率呈显著负相关(r=-0791^-0.730,P<0.001)。结论脊髓损伤后大鼠结肠AQPs表达上调,可能与脊髓损伤后结肠过度吸收水分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肠道功能障碍 水通道蛋白 便秘 结肠 粪便含水率 大鼠
下载PDF
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
作者 郭霜 刘嘉义 +1 位作者 刘梓桐 杨明亮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935-940,共6页
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without radiographic abnormality,SCIWORA)由Pang在1982年第一次提出,将其定义为在X线、CT、脊髓造影和动态X线片等放射影像学检查上未发现骨折和脱位迹象的创伤型脊髓病,并排除了穿透伤、... 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without radiographic abnormality,SCIWORA)由Pang在1982年第一次提出,将其定义为在X线、CT、脊髓造影和动态X线片等放射影像学检查上未发现骨折和脱位迹象的创伤型脊髓病,并排除了穿透伤、电击、产伤和先天性脊柱畸形的情况。SCIWORA多见于儿童,且8岁以下居多。由于此类脊髓损伤的特殊性,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笔者就SCIWORA的流行病学、致伤原因、临床表现、检查、治疗及预后做一综述,以提高对于此类脊髓损伤的认识,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病 先天性脊柱畸形 穿透伤 脊髓损伤 产伤 治疗及预后 脊髓造影 流行病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