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态文明与生态文化的关系 被引量:6
1
作者 鄂云龙 《环境教育》 2009年第7期5-12,共8页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要“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中国特色...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要“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这段论述将文化发展作为生产力的组成要素之一,突出强调了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创造性与创新性,大大提高了发展文化事业的战略地位。这表明我国未来的文化事业发展不再仅仅局限在文化部门了,表明发展文化事业将成为全党的大事,全社会的大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化 生态文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文化事业发展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文化生产力 文化发展 文化创新
下载PDF
我们为什么需要生态文明 被引量:3
2
作者 陈寿朋 《同舟共进》 2008年第3期7-8,共2页
中华民族的生态环境已到了"十分危险"的时刻,这并非危言耸听。而要告别"黄色文明"和"黑色文明",需要的不仅仅是道德伦理观念的改变,更需要执政理念的转变。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环境 生态建设 道德伦理观念 执政理念 环境保护 中华民族 工业文明 建设生态文明 空气污染
下载PDF
2009年各省生态文明建设评价快报 被引量:29
3
作者 严耕 杨志华 +6 位作者 林震 刘洋 吴明红 黄军辉 吴守蓉 樊阳程 张秀芹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1期1-5,共5页
2009年9月,北京林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ECCI课题组经过近两年的艰苦探索,发布了中国首份综合性省级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报告,引起了社会广泛反响,有报道称,从此"生态文明建设进入定量化时代"。此次发布的快报,不仅充分吸收了... 2009年9月,北京林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ECCI课题组经过近两年的艰苦探索,发布了中国首份综合性省级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报告,引起了社会广泛反响,有报道称,从此"生态文明建设进入定量化时代"。此次发布的快报,不仅充分吸收了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对评价体系做了进一步的完善,更是在最新权威数据的基础上,把所评价的截止年份从2007年推进至2008年。对我国各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状况进行科学的量化评价,是一项社会亟需的创造性工作,对推进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国土生态安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成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两型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本刊发表此文,意在引起社会各界的更多关注,为深化这一学术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开拓性研究略尽绵薄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2009年 评价报告 快报 “两型社会” 科学发展观 北京林业大学 国土生态安全
下载PDF
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马克思主义生态学基础 被引量:23
4
作者 郇庆治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8-26,共9页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有着非常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或生态学基础。它不仅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的人与自然辩证关系思想、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域下的生态政治经济学“红绿”分析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视域下的生态文明社会...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有着非常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或生态学基础。它不仅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的人与自然辩证关系思想、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域下的生态政治经济学“红绿”分析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视域下的生态文明社会与文化愿景,还借鉴吸纳了欧美生态马克思主义者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学者对当代资本主义生态批判和对未来绿色社会主义构建的理论观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既是一种系统完整的理论话语和政策话语体系,也是一种政治立场和时代特色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马克思主义生态政治经济学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马克思主义生态学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 生态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
下载PDF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被引量:20
5
作者 郇庆治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 CSSCI 2022年第3期15-25,共11页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意义在于其具有特色鲜明的时代表征与理论品质,构成了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生态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的环境治国理政方略。其实践意义则在于,推动国家...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意义在于其具有特色鲜明的时代表征与理论品质,构成了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生态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的环境治国理政方略。其实践意义则在于,推动国家生态环境公共政策体系重建,实现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促进社会整体制度框架的生态化重构,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其他“四大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引领社会公众主体观念行为的绿色重塑,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时代表征 理论品格 理论贡献 实践意义
原文传递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创新路径 被引量:14
6
作者 郇庆治 曹得宝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5-32,共8页
探索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创新路径对于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宣传和弘扬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及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其中,教学内容创新路径包括以扎实的学理研究为先导,深入... 探索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创新路径对于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宣传和弘扬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及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其中,教学内容创新路径包括以扎实的学理研究为先导,深入解读经典文献及以完善的教学设计为支撑,构建本硕博一体化教学体系;教学媒介创新路径包括制作微课视频,在案例中展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丰富内涵和设计翻转课堂,在研讨中探究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外延;实践教学创新路径包括开展课堂叙事式实践教学,讲好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绿色故事”和组织社会体验式实践教学,切身感受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累累硕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创新路径
下载PDF
景观管理嵌入乡村旅游人地关系研究的应用框架建构 被引量:10
7
作者 薛芮 阎景娟 《地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10-520,共11页
在旅游话语中,景观是旅游行为与旅游地相互作用结果的客观呈现,链接着客观存在与主观感知、过去与未来、地方与全球,可以成为管理乡村旅游人地关系问题的有力工具。论文从阐释景观概念与景观管理体系出发,对乡村旅游景观管理的本质与脉... 在旅游话语中,景观是旅游行为与旅游地相互作用结果的客观呈现,链接着客观存在与主观感知、过去与未来、地方与全球,可以成为管理乡村旅游人地关系问题的有力工具。论文从阐释景观概念与景观管理体系出发,对乡村旅游景观管理的本质与脉络、景观管理在乡村旅游人地关系上的嵌入做了系统梳理,主要结论包括:(1)乡村旅游地景观管理的价值逻辑包括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制衡、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平衡,以及“景观”与“可持续发展”悖论的消解;(2)乡村旅游地景观管理在人文地理学角度主要以地方、空间、景观的理论范式为体系,三者是从不同角度来阐释人地关系的辩证关系概念;(3)乡村旅游景观管理的技术路线包括景观规划和景观保护2个主要阶段,在定量研究方面可以使用景观生态学方法,在定性研究方面则可以借鉴景观符号学方法;(4)乡村旅游地景观管理的研究框架是以生态性问题为核心,以主体性问题、时间性问题、空间性问题为基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管理 乡村旅游 人地关系 地方 空间 景观
原文传递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体系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郇庆治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6-25,共10页
如果把作为学术研究对象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体系意涵分别理解为一个理论知识系统所具有的科学真理性和学界对其所做的体系化、学理性诠释与阐发的科学合理性,那么就可以对后者做学术、话语和学科三大体系视域下的细致考察,... 如果把作为学术研究对象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体系意涵分别理解为一个理论知识系统所具有的科学真理性和学界对其所做的体系化、学理性诠释与阐发的科学合理性,那么就可以对后者做学术、话语和学科三大体系视域下的细致考察,以提升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阐释研究的科学体系化程度和水平。总体来看,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学理性分析与阐发相对于话语体系构建和学科体系建设来说,吸引了更多学者的较大注意力并产出了更为丰富厚重的学术成果,而后两个层面的发展相对薄弱,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这些领域本身的复杂性或高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科学体系 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 中国环境人文社会科学
原文传递
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被引量:7
9
作者 郇庆治 《鄱阳湖学刊》 2022年第4期5-28,124,共25页
迄今为止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分为如下三个阶段:萌生孕育阶段(1982-2007年)、形成确立阶段(2007-2018年)和丰富发展阶段(2018年至今)。在长达25年的地方主政实践中,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经历了一个萌发、成型与成熟的过程... 迄今为止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分为如下三个阶段:萌生孕育阶段(1982-2007年)、形成确立阶段(2007-2018年)和丰富发展阶段(2018年至今)。在长达25年的地方主政实践中,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经历了一个萌发、成型与成熟的过程,其主要标志是形成了以“两(座)山”理念为核心的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与绿色发展理论。担任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后,习近平关于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战略思考从更多是地方地域层面上升到国家全局层面,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入其形成确立阶段。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丰富拓展包括三种情况:一是阐释强调十八大报告、十九大报告和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讲话的精神实质;二是结合全国各地实际作出更具针对性的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提出更加细致的生态文明建设任务要求;三是对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的新经验新情况新议题作出新概括新判断新阐释。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提出并不断发展一系列原创性的生态环境议题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创立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两(座)山论”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下载PDF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公共政策评价: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3
10
作者 郇庆治 《国家治理》 2024年第7期74-78,共5页
党的二十大前后,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公共政策评价已经发展成为以目标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为主要环节的完整体系,而在具体评估实践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对生态文明建设理解与考察的“五位一体”进路和“绿色发展”进路。着眼于以有效评价推... 党的二十大前后,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公共政策评价已经发展成为以目标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为主要环节的完整体系,而在具体评估实践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对生态文明建设理解与考察的“五位一体”进路和“绿色发展”进路。着眼于以有效评价推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充分认识对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科学评估的现实迫切性,尽快实现从政策绩效评价为主转向目标结果评价为主的阶段性提升,继续创新与完善基于“五位一体”生态文明理念的科学评价指标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政策话语 公共政策评价 美丽中国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原文传递
国家公园游憩利用与社区协调的空间重构机理与联动逻辑 被引量:5
11
作者 薛芮 阎景娟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03-1312,共10页
游憩活动带来的“人”与“地”的互动使国家公园原本的人地关系有了更复杂的内涵。国家公园的社区协调与游憩利用需要联动发展,其机理是当代社会由流空间与地方场所形成的空间重构。以流空间理论为基础,解析国家公园空间重构机理,构建... 游憩活动带来的“人”与“地”的互动使国家公园原本的人地关系有了更复杂的内涵。国家公园的社区协调与游憩利用需要联动发展,其机理是当代社会由流空间与地方场所形成的空间重构。以流空间理论为基础,解析国家公园空间重构机理,构建游憩利用与社区协调的空间联动逻辑模型,结果发现:1)国家公园生态空间所具有的独特资源禀赋是生活空间、生产空间、游憩空间运行发展的基础,生活、生产、游憩空间三者都影响生态空间的生态承载力。2)生活空间中原住民的地方依恋和文化认同都起源于生态空间,为游憩空间提供人文资源,通过宜居程度和生活保障的提升来促进生产空间的优化。3)生产空间也为游憩空间提供具有原真性的文化资源,通过生产方式的转变和就业渠道的增加提高原住民的收入水平,带动生活空间的改善。4)游憩空间所产生的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能够助力于生态空间的维护、助力于生活空间的改善和生产空间的优化。因此在未来的国家公园建设与发展中,一是需要根据流空间结构,推进游憩利用与社区协调的科学管理;二是基于空间重构机理,促进游憩利用与社区协调的要素流动;三是需要利用空间联动逻辑,完善游憩利用与社区协调的多元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公园 空间重构 流空间 社区协调 游憩 原住民
下载PDF
以更高理论自觉推进全面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国家 被引量:4
12
作者 郇庆治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11,共7页
像党的十九大报告一样,贯穿党的二十大报告的主线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但前者的重点在于阐明这一思想的主要理论观点,而后者的重点则在于强调这一思想确立之后的全面贯彻落实和实践指导引领。党的二十大报告对“... 像党的十九大报告一样,贯穿党的二十大报告的主线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但前者的重点在于阐明这一思想的主要理论观点,而后者的重点则在于强调这一思想确立之后的全面贯彻落实和实践指导引领。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重大政治与政策议题做了系统深刻的阐述,不仅构成了对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理论体系意涵的世界观方法论视角下的概括阐发,也是对我国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间内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战略部署,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引与实践规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中国式现代化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世界观方法论 立场观点方法
下载PDF
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体系的三重意涵 被引量:4
13
作者 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郇庆治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23年第6期32-37,共6页
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完整而科学的理论体系特征,明确要求把握好它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尤其是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深入学习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要准确理解它作为一个科学... 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完整而科学的理论体系特征,明确要求把握好它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尤其是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深入学习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要准确理解它作为一个科学理论体系的完整意涵,继续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体系特征 学习践行 准确理解 科学理论体系 世界观和方法论
下载PDF
史学批评范畴研究的理论价值 被引量:3
14
作者 罗炳良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72-178,共7页
无论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领域,各门学科都有自己的基本范畴。它们既是对客观事物普遍本质的概括和反映,同时也规定着各门学科的研究类型和学术规范。目前,中国史学理论及史学史学科对自身范畴的研究相对薄弱,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 无论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领域,各门学科都有自己的基本范畴。它们既是对客观事物普遍本质的概括和反映,同时也规定着各门学科的研究类型和学术规范。目前,中国史学理论及史学史学科对自身范畴的研究相对薄弱,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科自身的深化和提高。加强史学批评范畴研究,不仅对于史学理论及史学史具有学科建设意义,而且对于整个历史学的发展具有理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学批评范畴 史学理论及史学史学科 史学理论价值
下载PDF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国际传播:意涵、机遇与策略
15
作者 李思齐 郇庆治 《生态文明研究》 CSSCI 2024年第5期15-23,共9页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国际传播是依托绿色议题推动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与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战略性举措,是向世界展现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新动态、新进展、新成果的文明交流互鉴之路。从其概念...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国际传播是依托绿色议题推动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与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战略性举措,是向世界展现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新动态、新进展、新成果的文明交流互鉴之路。从其概念意涵来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国际传播意指基于中国主体视角、战略目标与现实利益诉求展开的,通过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经典表述及其科学理论内涵与实践引导成就进行传播与交流,推动增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认知(同)度、话语影响力与实践指导性的跨国(区域/文化)信息输出与交互行为的总和。从其价值机遇来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国际传播具有内在性与外生性两方面重要价值,而当前国际话语交互参与的“绿色机遇”为其价值实现的增效赋能提供了优势条件。从其优化对策来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国际传播面临国际语境、路径机制、技术变革三方面挑战。对此,国际传播标识性概念和核心话语体系的深入建构、话语叙事方式的优化与创新、传播路径的整合优化、技术赋能与风险防范的协同推进等针对性优化策略,将有利于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国际传播的长效良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国际传播 中国话语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原文传递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 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式现代化——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郇庆治访谈
16
作者 郇庆治 李永恒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8,F0003,共7页
在访谈中,郇庆治教授围绕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体系意涵与实践意义以及它在推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引领作用等议题展开。他认为,进入新时代以来,生态文明及其建设已经发展出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代表的... 在访谈中,郇庆治教授围绕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体系意涵与实践意义以及它在推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引领作用等议题展开。他认为,进入新时代以来,生态文明及其建设已经发展出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代表的系统性理论话语体系,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式现代化”则是它在现代化话语语境之下的另一种形式表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系统阐释了中国共产党全面领导之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及其未来发展,同时向当今世界提供了一种不同于欧美西方国家主导的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的制度政策框架和行动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中国式现代化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下载PDF
论坚持党对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
17
作者 郇庆治 苗旭琳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26,共12页
坚持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首要政治准则。党的全面领导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根本政治保证,具体体现在思想引领、制度创新和战略推... 坚持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首要政治准则。党的全面领导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根本政治保证,具体体现在思想引领、制度创新和战略推动三个层面。总结新时代以来的实践经验,继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始终坚持与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深刻把握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进程中推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生态文明建设 党的全面领导 世界观和方法论
原文传递
史学“求真”内涵的演变与历史编纂学的发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罗炳良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11-213,共3页
从客观的历史,到书写的历史,历史编纂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中国史学的发达,举世无俦,而历史编纂学的发达,则是中国史学发达最集中的体现。因此,在史学理论高度发展,人们对历史认识之特点的理论探讨不断深入的今天,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 从客观的历史,到书写的历史,历史编纂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中国史学的发达,举世无俦,而历史编纂学的发达,则是中国史学发达最集中的体现。因此,在史学理论高度发展,人们对历史认识之特点的理论探讨不断深入的今天,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批判地吸收相关的理论成果,在世界历史编纂学史发展的大背景下,对有着数千年历史的中国历史编纂学之发生、发展及嬗变的历史进行动态的系统的梳理,对其所蕴涵编纂学理论和方法进行深入的发掘与整理,无论是对中国传统史学遗产认识的深入,还是对我们今天的史学建设,都是有价值、有意义的工作。本期刊发的这组专题论文,首先就历史编纂与求真的问题,从理论的高度阐述中国历史编纂学的价值,期望能对发掘、继承中国历史编纂学传统有所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编纂学 史学发展 求真 演变 阶段性特征 中国传统 史学文献 外部结构
下载PDF
深化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理论体系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郇庆治 《城市与环境研究》 CSSCI 2023年第2期15-18,共4页
党的二十大之后,学理性阐释、学术化表达和体系化建构,日益成为国内学界对于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党的创新理论研究的方法论共识。①这意味着,我们需要以更高的学术理论自觉和专业化的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对... 党的二十大之后,学理性阐释、学术化表达和体系化建构,日益成为国内学界对于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党的创新理论研究的方法论共识。①这意味着,我们需要以更高的学术理论自觉和专业化的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做出更科学的体系化阐释与构建。②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及其研究的“科学性”首先需要指出的是,党的创新理论及其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党的创新理论 学术化 专业化 理性阐释 体系化建构 理论自觉
原文传递
顶层设计推动生活垃圾分类管理 被引量:2
20
作者 崔铁宁 《北京观察》 2020年第4期26-27,共2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活垃圾分类引领低碳生活新时尚"。因此我们不应就分类而谈分类、就分类而促分类,而应该着眼生活垃圾分类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将生活垃圾管理从顶层设计方面加以提升,基于环境保护和生态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活垃圾分类引领低碳生活新时尚"。因此我们不应就分类而谈分类、就分类而促分类,而应该着眼生活垃圾分类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将生活垃圾管理从顶层设计方面加以提升,基于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长远目标来推动落实当前政策法规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层设计 生态文明建设 生活垃圾分类 环境保护 生活垃圾管理 低碳生活 政策法规 推动落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