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93篇文章
< 1 2 7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兜铃酸肾病的临床与病理表现 被引量:124
1
作者 陈文 谌贻璞 +5 位作者 李安 程虹 董葆 邹万忠 赵世萍 付桂香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8期1101-1105,共5页
目的 总结马兜铃酸肾病病人的临床及病理表现 ,进行分型 ,以提高对此病的认识。方法 对经中日友好医院治疗的 5 8例马兜铃酸肾病病人进行了肾功能、电解质、尿酸化功能检查 ,并做肾穿刺进行了光镜、免疫荧光及电镜检查。并对部分病人... 目的 总结马兜铃酸肾病病人的临床及病理表现 ,进行分型 ,以提高对此病的认识。方法 对经中日友好医院治疗的 5 8例马兜铃酸肾病病人进行了肾功能、电解质、尿酸化功能检查 ,并做肾穿刺进行了光镜、免疫荧光及电镜检查。并对部分病人所服药物的马兜铃酸成分及含量进行检测 (薄层析扫描法 )。结果 根据临床 病理表现特点 ,马兜铃酸肾病可分为 3型 :(1)急性型 (4例 ) :病理呈急性肾小管坏死 ,临床出现急性肾衰竭 ;(2 )肾小管功能障碍型 (7例 ) :病理呈肾小管变性及萎缩 ,临床出现肾小管酸中毒和 /或Fanconi综合征 ;(3)慢性型 (4 7例 ) :病理呈寡细胞性肾间质纤维化 ,临床出现慢性进行性肾衰竭 ,部分病例肾损害进展迅速。用类固醇激素对本病部分病人进行治疗 ,前二型个别病例病情好转。药物分析已证实马兜铃酸存在。结论 含马兜铃酸成分的中草药确可引起肾小管 间质肾病 ,此病至少可分为 3种临床 病理类型 ,各型预后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兜铃酸 间质性肾炎 急性肾小管坏死 纤维变化 病理 治疗 马兜铃酸肾病
原文传递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17
2
作者 程丝 冯娟 王宪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29-334,共6页
同型半胱氨酸是蛋氨酸代谢的中间产物,其代谢异常所导致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已被许多研究相继证实与心脑血管疾病、外周血管疾病、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糖尿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肝硬化、慢性肾病相关。本文将简要介绍高同型半胱氨... 同型半胱氨酸是蛋氨酸代谢的中间产物,其代谢异常所导致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已被许多研究相继证实与心脑血管疾病、外周血管疾病、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糖尿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肝硬化、慢性肾病相关。本文将简要介绍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及其发病机制,重点综述利用叶酸、维生素B6、B12、甜菜碱、阿托伐他汀、异黄酮、牛磺酸和某些中药治疗方面取得的新进展,同时分析各个治疗方案可能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叶酸 甜菜碱 牛磺酸
下载PDF
肥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8
3
作者 孙志娟 黄之瑜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9-44,共6页
肥胖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 ,其发病过程复杂 ,危害严重。近年来的研究表明 ,肥胖是一种由食欲和能量调节紊乱引起的疾病 ,与遗传、环境、膳食结构等多种因素有关 ,其中基因是主要的决定因素。肥胖与Ⅱ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某些肿瘤等... 肥胖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 ,其发病过程复杂 ,危害严重。近年来的研究表明 ,肥胖是一种由食欲和能量调节紊乱引起的疾病 ,与遗传、环境、膳食结构等多种因素有关 ,其中基因是主要的决定因素。肥胖与Ⅱ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某些肿瘤等有明确的关系。目前对肥胖的治疗尚处于探索时期 ,1994年发现的苗条素 (leptin)仍然是争论的一大焦点。本文综合介绍了肥胖的流行、病因、危害与治疗 ,并对苗条素进行了比较详细的介绍 ,以帮助读者了解肥胖的概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苗条素(leptin) 胰岛素
下载PDF
糖尿病心肌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3
4
作者 黄娅茜 王宪 孔炜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1-36,共6页
糖尿病心肌病是一种特异性心肌病,病理表现为心肌肥厚和心肌纤维化。其发病机制复杂,可能涉及代谢紊乱(如葡萄糖转运子活性下降、游离脂肪酸增加、钙平衡调节异常、铜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心肌纤维化(与高血糖、心肌细胞凋亡、血管... 糖尿病心肌病是一种特异性心肌病,病理表现为心肌肥厚和心肌纤维化。其发病机制复杂,可能涉及代谢紊乱(如葡萄糖转运子活性下降、游离脂肪酸增加、钙平衡调节异常、铜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心肌纤维化(与高血糖、心肌细胞凋亡、血管紧张素Ⅱ、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炎性细胞因子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等有关)、心脏自主神经病变和干细胞等多种因素。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糖尿病心肌病机制研究的进展予以综述,以期为临床有效防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心肌病 发病机制 心肌纤维化
下载PDF
C反应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 被引量:86
5
作者 谢良麒 王宪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13-118,共6页
人类C反应蛋白 (C reactiveprotein ,CRP)是在感染和组织损伤时血浆浓度快速、急剧升高的主要的急性期蛋白。CRP可以激活补体和加强吞噬细胞的吞噬而起调理作用 ,从而清除入侵机体的病原微生物和损伤、坏死、凋亡的组织细胞 ,在机体的... 人类C反应蛋白 (C reactiveprotein ,CRP)是在感染和组织损伤时血浆浓度快速、急剧升高的主要的急性期蛋白。CRP可以激活补体和加强吞噬细胞的吞噬而起调理作用 ,从而清除入侵机体的病原微生物和损伤、坏死、凋亡的组织细胞 ,在机体的天然免疫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保护作用。关于CRP的研究已经有 70多年的历史 ,传统观点认为CRP是一种非特异的炎症标志物 ,但近十年的研究揭示了CRP直接参与了炎症与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动脉粥样硬化 人类 吞噬细胞 天然免疫 炎症
下载PDF
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癌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83
6
作者 吕英志 柳剑英 廖松林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98-300,共3页
目的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癌之间的关系。方法对 5 0 8例结节性甲状腺肿 ,5 2例甲状腺癌的病理特点、癌前病变、二者之间的过渡及癌旁病变 ,进行分析研究。结果结节性甲状腺肿伴非典型增生为 6 .9% (35 / 5 0 8) ,其中轻度非典型... 目的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癌之间的关系。方法对 5 0 8例结节性甲状腺肿 ,5 2例甲状腺癌的病理特点、癌前病变、二者之间的过渡及癌旁病变 ,进行分析研究。结果结节性甲状腺肿伴非典型增生为 6 .9% (35 / 5 0 8) ,其中轻度非典型增生占 6 .1% (31/ 5 0 8) ,重度非典型增生占 0 .8% (4 / 5 0 8)。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癌变为 1.2 % (6 / 5 0 8)。甲状腺癌旁伴有结节性甲状腺肿病变者达 81% (4 2 / 5 2 )。结论结节性甲状腺肿是甲状腺癌的癌前疾病 ,其发生发展过程中可发生癌前病变 ,对伴有非典型性增生的病例应加强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节性甲状腺肿 甲状腺癌 癌旁病变 病理特点 癌前病变
原文传递
165例胃肠道间质瘤中c-kit和PDGFRA基因突变的检测和临床诊断意义 被引量:73
7
作者 贺慧颖 方伟岗 +5 位作者 钟镐镐 李燕 郑杰 杜娟 衡万杰 吴秉铨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62-266,共5页
目的探讨在中国较大样本的胃肠道问质瘤(GIST)中c-kit基因和PDGFRA基因的突变状况,为进一步的生物靶向治疗提供依据。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和直接测序的方法,检测165例GIST c-kit基因9、11、13和1... 目的探讨在中国较大样本的胃肠道问质瘤(GIST)中c-kit基因和PDGFRA基因的突变状况,为进一步的生物靶向治疗提供依据。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和直接测序的方法,检测165例GIST c-kit基因9、11、13和17号外显子突变以及PDGFRA基因12和18号外显子突变。结果病理组织学诊断的165例GIST病例中有155例(94%)免疫组织化学显示CD117阳性。在CD117阳性的GIST中,c-kit基因总突变率为76.1%(118/155):分别为11号外显子67.1%(104/155)、9号外显子7.1%(11/155)、13号外显子1.3%(2/155)和17号外显子0.6%(1/155)。绝大多数为杂合性突变,少数为纯合性突变。11号外显子的突变位点多集中在5’端的经典热点,其次为3’端的框内串联重复。后者主要以核分裂象少的老年女性胃部病例多见。9号外显子突变代表一类发生在年轻男性体积较大的小肠病变。13号外显子发现一处新的突变点L641P。PDGFRA基因突变见于50%(5/10)CD117阴性病例,均为18号外显子突变,包括常见的D842V点突变和一个框内843-846处IMHD缺失伴有S847T的新突变。PDGFRA基因突变多见于发生在后腹膜/网膜的具有高度侵袭危险性的病例。结论中国GIST病例大多数存在c-kit基因和PDGFRA基因的突变,且在基因突变类型和肿瘤原发部位问有非随机的联系。除了发现几个新的突变形式外,国人的GIST似乎和西方国家有些不同的突变特点。靶向治疗需要基因突变分型的启示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肿瘤 原癌基因蛋白质C-KIT 受体 血小板源生长因子 序列分析 DNA
原文传递
肠道病毒EV71感染重症儿童的病理学特点 被引量:68
8
作者 高子芬 陆敏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18-519,共2页
关键词 手足口病/病理学 肠道病毒 EV71
下载PDF
内源性H_2S——一种新的气体信号分子 被引量:65
9
作者 耿彬 杜军保 唐朝枢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55-258,共4页
20世纪 90年代中期 ,发现半胱氨酸代谢生成气体分子硫化氢 (H2 S) ,对神经系统特别是海马的功能具有调节作用 ,并可以调节消化道和血管平滑肌的张力 ,而其作用特点有别于另外两种气体信号分子NO及CO ,但H2 S的信号转导途径一直未能阐明 ... 20世纪 90年代中期 ,发现半胱氨酸代谢生成气体分子硫化氢 (H2 S) ,对神经系统特别是海马的功能具有调节作用 ,并可以调节消化道和血管平滑肌的张力 ,而其作用特点有别于另外两种气体信号分子NO及CO ,但H2 S的信号转导途径一直未能阐明 ,直到最近研究证实 ,内源性H2 S直接作用于KATP通道实现对血管的调节作用 ;而且可以刺激神经细胞cAMP水平增加 ,提高NMDA受体介导的突触后兴奋性电位 ,提高诱导海马长时程增强。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 ,内源性H2 S是一种新的气体信号分子 ,对其研究是当前生物学领域的崭新课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源性H2S 气体信号分子 硫化氢 代谢 毒性 生理功能 信号转导
下载PDF
结直肠息肉和结直肠癌 被引量:65
10
作者 郑杰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5,共2页
关键词 结肠息肉 直肠息肉 结肠癌 直肠癌 诊断 预防
原文传递
形成性评价在高等医学院校基础医学教育创新发展中的应用和启示 被引量:58
11
作者 李丽 丛馨 吴立玲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43-750,共8页
形成性评价以培养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为目标,通过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获得和分析学生学习过程的动态变化,评价内容涵盖知识、能力、态度、素养等多个方面,有助于师生制定切实可行且全面高效的改进策略,满足学生全面综合发展的内在... 形成性评价以培养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为目标,通过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获得和分析学生学习过程的动态变化,评价内容涵盖知识、能力、态度、素养等多个方面,有助于师生制定切实可行且全面高效的改进策略,满足学生全面综合发展的内在需求。本文从形成性评价的核心理念出发,回顾了国内高等医学院校基础医学教育中形成性评价的应用现状和存在问题,并介绍北京大学医学部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系在病理生理学科开展形成性评价的经验和体会,为促进基础医学教育教学评价体系的改革创新提供参考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教育 形成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 多元化评价方式
原文传递
丹参酮类化合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55
12
作者 刘慧颖 姜长涛 +1 位作者 冯娟 王宪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643-1647,共5页
丹参为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丹参的干燥根和茎,丹参酮是丹参的主要脂溶性成分,每一种丹参酮都有其特定的药理活性。针对各种丹参酮类化合物在心血管疾病、抗炎和免疫、抗肿瘤、肝保护、神经保护等多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该文总结了各种... 丹参为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丹参的干燥根和茎,丹参酮是丹参的主要脂溶性成分,每一种丹参酮都有其特定的药理活性。针对各种丹参酮类化合物在心血管疾病、抗炎和免疫、抗肿瘤、肝保护、神经保护等多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该文总结了各种丹参酮对多种疾病的治疗作用及机理,综述了其药代动力学规律和制剂评价,为全面了解丹参酮类化合物,并根据其特点开发更为安全有效的药物提供了基础和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 临床应用 药理作用 药效机制 药代动力学 制剂评价
下载PDF
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治及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54
13
作者 周雷 王岩 +4 位作者 姚力 裴斐 黄林平 王正康 贾振庚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5-47,共3页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治及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 2 6例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学资料 ,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标记抗体为CD34、SMA和S 10 0蛋白。结果本组中胃间质瘤 14例 (5 4% ) ,小肠间质瘤 10例 (38% ) ,直肠间质瘤 2例 (8...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治及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 2 6例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学资料 ,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标记抗体为CD34、SMA和S 10 0蛋白。结果本组中胃间质瘤 14例 (5 4% ) ,小肠间质瘤 10例 (38% ) ,直肠间质瘤 2例 (8% ) ,其中恶性 2 0例 (77% )。肿瘤大小与良、恶性相关 (P <0 0 5 )。CD34、SMA、S 10 0蛋白阳性表达分别为 2 2例 (85 % )、12例 (46 % )和 7例(2 7% ) ,其阳性表达率与肿瘤良、恶性无关 (P >0 0 5 )。结论肿瘤的大小是胃肠道间质瘤良、恶性的重要指标 ,免疫表型与良、恶性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诊断 治疗 临床 病理 CD34
原文传递
内质网应激 被引量:39
14
作者 林丽 唐朝枢 袁文俊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33-335,共3页
内质网应激表现为内质网腔内错误折叠与未折叠蛋白聚集以及Ca2 +平衡紊乱 ,可激活未折叠蛋白反应、内质网超负荷反应和caspase 12介导的凋亡通路等信号途径 ,既能诱导糖调节蛋白(glucose regulatedprotein 78kD ,GRP78)、GRP94等内质网... 内质网应激表现为内质网腔内错误折叠与未折叠蛋白聚集以及Ca2 +平衡紊乱 ,可激活未折叠蛋白反应、内质网超负荷反应和caspase 12介导的凋亡通路等信号途径 ,既能诱导糖调节蛋白(glucose regulatedprotein 78kD ,GRP78)、GRP94等内质网分子伴侣表达而产生保护效应 ,亦能独立地诱导细胞凋亡。内质网应激直接影响应激细胞的转归 ,如适应、损伤或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质网 应激 未折叠蛋白反应 信号途径 细胞凋亡
下载PDF
肥胖与神经调节 被引量:32
15
作者 黄之瑜 孙志娟 范少光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5-51,共7页
机体的能量获取和能量消耗 ,在一定时期内 ,是处于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 :获取的能量等于消耗的能量。在这一调节中 ,神经系统起有重要的作用。如果获取的能量 (进食 )大于消耗的能量 ,将产生肥胖。由于很多疾病与肥胖的产生有密切的关系 ... 机体的能量获取和能量消耗 ,在一定时期内 ,是处于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 :获取的能量等于消耗的能量。在这一调节中 ,神经系统起有重要的作用。如果获取的能量 (进食 )大于消耗的能量 ,将产生肥胖。由于很多疾病与肥胖的产生有密切的关系 ,因此 ,对能量平衡调节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简要总结了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进展。内容包括 :(1)饱感的产生与进食的终止 ;(2 )机体脂肪储存信号与进食的调节 ;(3)与进食有关的中枢 ;(4)下丘脑中传递与进食有关信息的一级和二级神经元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能量平衡 神经调节 发病机理
下载PDF
二硫键与蛋白质的结构 被引量:48
16
作者 徐国恒 《生物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7,共3页
二硫键是肽链上2个半胱氨酸残基的巯基基团发生氧化反应形成的共价键,具有链内二硫键和链间二硫键2种形式。与氨基酸的氨基氮原子之间形成的稳定共价键不同,二硫键容易被还原而断裂,断裂后可再次氧化重新形成二硫键,因而是可以动态变化... 二硫键是肽链上2个半胱氨酸残基的巯基基团发生氧化反应形成的共价键,具有链内二硫键和链间二硫键2种形式。与氨基酸的氨基氮原子之间形成的稳定共价键不同,二硫键容易被还原而断裂,断裂后可再次氧化重新形成二硫键,因而是可以动态变化的化学键。二硫键是参与一级结构也是形成高级结构的重要化学键,对蛋白质折叠和高级结构的形成与维持十分重要。讨论了二硫键的形成和特征及其与蛋白质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关系,并讨论了生物学教学中关于二硫键的一些疑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 二硫键 高级结构 功能
下载PDF
安络化纤丸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物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5
17
作者 王林 卢玮 +4 位作者 高玉华 曹曦 裴斐 刘学恩 庄辉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67-273,共7页
目的用四氯化碳(CCl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探索安络化纤丸对肝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及其组织抑制物(TIMPs)表达的影响。方法36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模型组和治疗组大鼠腹腔注射40%CCl4(2ml/kg),对... 目的用四氯化碳(CCl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探索安络化纤丸对肝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及其组织抑制物(TIMPs)表达的影响。方法36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模型组和治疗组大鼠腹腔注射40%CCl4(2ml/kg),对照组大鼠腹腔注射等渗盐水,每周2次,共6周。建模的同时,治疗组大鼠灌胃安络化纤丸溶液(浓度为0.15g/ml,9.9ml/kg),其他两组大鼠灌胃等渗盐水,每天1次,共6周。第3和第6周末检测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第6周末时采集肝组织,用于病理组织学评价和MMP-2/13、TIMP-1/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检测。据资料不同分别用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LSD法、非参数检验中的Kruskal-WallisH检验、Mann-WhitneyU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安络化纤丸显著减轻了治疗组大鼠肝损伤,表现为大鼠一般状态、肝脏和脾脏形态、肝脏和脾脏指数、ALT和AST水平的改善。肝组织病理学诊断表明,治疗组大鼠肝纤维化程度较模型组显著改善(2.75±0.75比3.55±0.69,P=0.015)。治疗组大鼠肝组织中MMP-13的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模型组(mRNA:10.50±7.64比4.40±2.97,P=0.029;蛋白:1.15±0.09比0.78±0.21,P=0.016),而MMP-2和TIMP-1/2的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mRNA:4.55±3.29比7.83±4.19,P=0.048;1.66±0.73比3.69±2.78,P=0.023;2.25±1.16比3.41±1.51,P=0.049;蛋白:0.44±0.11比0.65±0.05,P=0.03;0.69±0.06比1.07±0.21,P=0.016;0.46±0.09比0.81±0.13,P=0.003)。结论安络化纤丸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主要通过改善肝功能、抑制肝星状细胞的激活、增强MMP-13的表达、抑制MMP-2和TIMP-1/2的表达等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四氯化碳 安络化纤丸 基质金属蛋白酶 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
原文传递
胃肠道间质瘤 被引量:47
18
作者 高冬霞 廖松林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5期299-301,I081,共4页
胃肠道间质瘤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性肿瘤。该肿瘤由梭形或上皮样细胞组成 ,80 %~ 10 0 %表达CD117(KIT)。GIST主要发生于老年人 ,常见部位有胃 (6 0 %~ 70 % )、小肠 (2 0 %~ 30 % )、结肠和直肠 (5 % )及食管 (<5 % )。该肿瘤... 胃肠道间质瘤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性肿瘤。该肿瘤由梭形或上皮样细胞组成 ,80 %~ 10 0 %表达CD117(KIT)。GIST主要发生于老年人 ,常见部位有胃 (6 0 %~ 70 % )、小肠 (2 0 %~ 30 % )、结肠和直肠 (5 % )及食管 (<5 % )。该肿瘤可不同程度的表达CD34、SMA、S 10 0 ;并可见KIT基因 11号外显子的活跃突变。该肿瘤有良恶性。诊断GIST需除外真正的平滑肌肿瘤、神经纤维瘤及自主神经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诊断 免疫组织化学 分子生物学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7在大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支气管哮喘模型中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38
19
作者 沈锋 赵鸣武 +3 位作者 贺蓓 杨京京 裴斐 王玉柱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654-658,共5页
目的了解白细胞介素17(IL17)在大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模型中的变化。方法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COPD组(13只)、哮喘组(11只)、吸烟组(11只)和正常对照组(12只);观察各组大鼠气道病理改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目的了解白细胞介素17(IL17)在大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模型中的变化。方法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COPD组(13只)、哮喘组(11只)、吸烟组(11只)和正常对照组(12只);观察各组大鼠气道病理改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及肺组织匀浆IL17水平;免疫组化及图像分析法检测肺组织IL17及胞间黏附分子1(ICAM1),CD3、CD4、CD8的表达。结果COPD组和哮喘组肺组织匀浆IL17和BALF中IL17均显著增高,与正常对照组和吸烟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均<001);COPD组IL17主要在支气管上皮细胞内表达,哮喘组则在气道周围单核淋巴细胞内表达;COPD组和哮喘组IL17表达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及吸烟组(P<001或<005)。COPD组肺组织匀浆IL17与BALF中中性粒细胞(r=0676,P=0002)以及BALF中IL17与小气道平滑肌增生均呈正相关(r=0641,P=0046);肺组织匀浆IL17与ICAM1呈正相关(r=0550,P=0051);哮喘组肺组织匀浆IL17分别与BALF中嗜酸粒细胞(r=0884,P=0001)和肺组织CD3T细胞呈正相关(r=0812,P=0002)。结论COPD中IL17可能通过增强ICAM1的表达等途径促进中性粒细胞在气道内聚集,参与对COPD气道炎症的调节。IL17在哮喘中的作用可能与其促进嗜酸粒细胞在气道内聚集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7 肺组织 COPD 哮喘 BALF 大鼠 气道 结论 内聚 途径
原文传递
心理应激在高血压病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43
20
作者 安志波 邹长江 《高血压杂志》 CSCD 2003年第2期102-105,共4页
应激可以兴奋交感神经系统 ,刺激机体释放多种升血压活性物质 ,并引发一系列的神经、内分泌、心血管等系统的变化 ,导致动脉血压持续升高 ,最终诱发高血压的发生。心理应激作为应激的一种 ,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目前它被认为是原发性... 应激可以兴奋交感神经系统 ,刺激机体释放多种升血压活性物质 ,并引发一系列的神经、内分泌、心血管等系统的变化 ,导致动脉血压持续升高 ,最终诱发高血压的发生。心理应激作为应激的一种 ,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目前它被认为是原发性高血压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应激 高血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