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K细胞在HIV感染中的作用:进展和展望 被引量:6
1
作者 曾永秦 逄晓莉 +6 位作者 汪笛 李蓓 樊立娜 郝禹 李国立 杜娟 赵红心 《传染病信息》 2018年第6期566-571,共6页
NK细胞作为免疫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免疫防御和免疫监视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NK细胞是重要的抗病毒免疫细胞,识别被感染细胞后,能快速分泌颗粒酶和穿孔素裂解细胞,并分泌促炎症因子如IFN-γ、TNF-α引起更广泛的免疫应答,控制... NK细胞作为免疫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免疫防御和免疫监视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NK细胞是重要的抗病毒免疫细胞,识别被感染细胞后,能快速分泌颗粒酶和穿孔素裂解细胞,并分泌促炎症因子如IFN-γ、TNF-α引起更广泛的免疫应答,控制机体病毒的数量。目前研究表明,HIV感染可以引起NK细胞亚群数量及功能的改变,NK细胞也能控制HIV及感染细胞,有助于病毒的清除与控制。抗反转录病毒治疗能在一定程度上恢复HIV感染者CD4+T细胞的数量,将病毒载量控制在低水平,但病毒储存库的存在仍然是HIV治疗所面临的一个巨大的挑战。最近对猴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猕猴和HIV感染者的研究发现,存在于B细胞滤泡中的NK细胞可抑制病毒复制、清除储存库,为病毒储存库的清除提供新的研究方向。随着对NK细胞研究的深入,其在HIV感染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对NK细胞的表型、功能及其在HIV感染中的改变与作用进行介绍,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杀伤细胞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病毒储存库
下载PDF
有效的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后低CD4/CD8比值HIV/AIDS患者免疫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钰 田云飞 +4 位作者 肖江 韩宁 杨涤 刘维 赵红心 《传染病信息》 2015年第6期357-361,共5页
目的对比研究有效的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后低CD4/CD8比值组与高CD4/CD8比值组患者相关免疫学特征。方法选择接受HAART≥96周、CD4^+T淋巴细胞≥500/μl、HIV载量低于检测值下限的HIV感染... 目的对比研究有效的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后低CD4/CD8比值组与高CD4/CD8比值组患者相关免疫学特征。方法选择接受HAART≥96周、CD4^+T淋巴细胞≥500/μl、HIV载量低于检测值下限的HIV感染者/AIDS患者(HIV/AIDS患者)109例,从中选出CD4/CD8比值≥0.82的患者28例及CD4/CD8比值≤0.48的患者28例,对比分析2组T淋巴细胞上CD38、人类白细胞抗原DR(HLA-DR)、CD27、CD28、CD45RA及CD31的表达,进而分析2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免疫活化与免疫老化状况。结果①低CD4/CD8比值组的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基线CD4/CD8比值较高CD4/CD8比值组低(P<0.05);②低CD4/CD8比值组HLA-DR^+CD8^+T淋巴细胞频率、处于中期分化阶段(CD27^-CD28^+)的CD4^+T淋巴细胞频率及处于晚期分化阶段(CD27^-CD28^-)的CD4^+和CD8^+T淋巴细胞频率高于高CD4/CD8比值组(P均<0.05),而处于早期分化阶段(CD27^+CD28^+)的CD4^+和CD8^+T淋巴细胞频率低于高CD4/CD8比值组(P均<0.05);③低CD4/CD8比值组纯真CD4^+和与CD8^+T淋巴细胞频率以及CD31^+纯真CD8^+T淋巴细胞的频率低于高CD4/CD8比值组(P均<0.05)。结论①低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低基线CD4/CD8比值HIV/AIDS患者有效HAART后CD4/CD8比值仍然相对较低,应及早起始HAART,预防CD4/CD8低比值持续的发生;②有效HAART后低CD4/CD8比值的HIV/AIDS患者表现出更为严重的免疫活化和免疫老化现象,针对这些免疫紊乱应给予除HAART外新的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HIV 淋巴细胞计数 T-淋巴细胞亚群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复阳的预警因素及免疫机制探讨 被引量:5
3
作者 崔舒萍 赵喆 +3 位作者 葛子若 王先堃 张榕凌 陈志海 《国际病毒学杂志》 2021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分析北京地坛医院收治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复阳情况,探讨其发生的危险因素,并评估免疫功能与病毒核酸复阳的关系。方法随访2020年1月至2020年8月于北京地坛医院住院诊治并出院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分为复阳组和非复阳组。... 目的分析北京地坛医院收治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复阳情况,探讨其发生的危险因素,并评估免疫功能与病毒核酸复阳的关系。方法随访2020年1月至2020年8月于北京地坛医院住院诊治并出院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分为复阳组和非复阳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人口学特征、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指标。结果共纳入554例出院患者,其中复阳患者107例,复阳率19.31%。与非复阳组相比,复阳组中性粒细胞计数、B淋巴细胞计数、国际标准化比值降低比例、肌酐水平较低,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淋巴细胞降低比例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入院时国际标准化比值<1.1(OR=3.231,95%CI:1.510~6.917)与B淋巴细胞计数≤200(OR=15.791,95%CI:5.315~46.917)是出院患者核酸检测再次阳性的危险因素。结论细胞免疫与患者核酸再次阳性有关,B淋巴细胞计数≤200是患者核酸复阳的危险因素,除此之外,国际标准化比值<1.1也可作为预警指标,值得临床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标准化比值 北京地坛医院 肺炎患者 复阳 住院诊治 核酸检测 B淋巴细胞 免疫机制
原文传递
整合酶抑制剂在HIV感染全程管理中的应用优势 被引量:2
4
作者 汪笛 栗翠林 +4 位作者 肖静 曾永秦 逄晓莉 孔雅娴 赵红心 《传染病信息》 2019年第6期567-573,共7页
随着HIV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 ART)的研究进展,ART时机的不断提前以及ART药物的迅速发展,HIV感染者可以获得期望寿命。现在对HIV感染者的关注不仅仅在于AIDS本身,更多应该关注HIV感染者的合并症,甚至心理疾病。中... 随着HIV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 ART)的研究进展,ART时机的不断提前以及ART药物的迅速发展,HIV感染者可以获得期望寿命。现在对HIV感染者的关注不仅仅在于AIDS本身,更多应该关注HIV感染者的合并症,甚至心理疾病。中华医学会发布的《艾滋病诊疗指南(2018版)》提出全程管理的概念,而整合酶抑制剂在HIV感染全程管理的多个环节中优势显著,本文就其在全程管理中的地位以及应用展开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 整合酶抑制剂 全程管理
下载PDF
HIV/AIDS患者HAART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变化 被引量:2
5
作者 苏文晶 王丽萍 +3 位作者 杨涤 田云飞 张钰 赵红心 《国际病毒学杂志》 2015年第2期85-89,共5页
目的 探讨HAART后HIV/AIDS患者颈总动脉分叉处内中膜厚度的变化并分析相关因素.方法 我们对40例初治患者和98例正在治疗的患者进行了横断面研究,根据患者的治疗时间将接受治疗的患者分为三组,通过多普勒超声检测颈总动脉分叉处内膜中层... 目的 探讨HAART后HIV/AIDS患者颈总动脉分叉处内中膜厚度的变化并分析相关因素.方法 我们对40例初治患者和98例正在治疗的患者进行了横断面研究,根据患者的治疗时间将接受治疗的患者分为三组,通过多普勒超声检测颈总动脉分叉处内膜中层厚度、流式技术检测CD4^+T细胞绝对计数,使用PCR检测血浆病毒载量,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如年龄、空腹血脂(包括总甘油三酯、总胆固醇、HDL、LDL)水平、D-二聚体检测值.使用SPSS 19.0对患者各项检查结果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四组患者性别年龄没有统计学差异,治疗前CD4^+T细胞绝对计数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越早的患者治疗前CD4^+T细胞绝对计数越低.相比于未治疗的患者,治疗后患者的CD4^+T细胞绝对计数、颈总动脉分叉处内膜中层厚度、胆固醇水平及HDL水平均升高,血浆病毒载量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之间并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HIV/AIDS患者HAART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增厚可能与血脂异常有关,而且可能发生在HAART的早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颈动脉 内膜中层厚度 HAART
原文传递
基于多色流式细胞术研究HIV感染者外周血NK细胞亚群的变化 被引量:1
6
作者 曾永秦 杜娟 +6 位作者 郝禹 李国力 逄晓莉 汪笛 樊立娜 李蓓 赵红心 《国际病毒学杂志》 2019年第3期209-212,共4页
目的基于多色流式方法,研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与未感染的正常对照外周血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killercell,NK)数目和亚群分布差异。方法用5种细胞表面抗体CD3、CD14、CD19、CD56、CD16及7-AAD建立NK细胞各亚群染色方案,并对20例人... 目的基于多色流式方法,研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与未感染的正常对照外周血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killercell,NK)数目和亚群分布差异。方法用5种细胞表面抗体CD3、CD14、CD19、CD56、CD16及7-AAD建立NK细胞各亚群染色方案,并对20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男性感染者和20例男性正常对照外周血标本进行六色流式细胞术检测分析。结果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NK细胞数量(188±117.7)个/μL,低于正常对照组NK细胞(281.6±107.8)个/μ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毒性NK细胞百分比(64.8±20.0)%比正常对照细胞毒性NK细胞(87.9±5.5)%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无功能型NK细胞百分比(24.1±19.4)%比正常对照细胞毒性NK细胞(5.0±3.2)%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上改变与CD4^+T细胞计数、病毒载量均无相关性。结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引起NK细胞数量下降和亚群比例失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色流式 人免疫缺陷病毒 NK细胞亚群 分布
原文传递
新型冠状病毒治疗靶点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崔舒萍 葛子若 +1 位作者 王先堃 陈志海 《国际病毒学杂志》 2021年第2期174-176,共3页
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是国际公共卫生的重大威胁,其在基因组学与SARS-CoV高度同源。针对SARS-CoV-2感染尚无针对性治疗方法,故了解病毒结构,阐明并利用它们的复制机制筛选治疗靶... 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是国际公共卫生的重大威胁,其在基因组学与SARS-CoV高度同源。针对SARS-CoV-2感染尚无针对性治疗方法,故了解病毒结构,阐明并利用它们的复制机制筛选治疗靶点是值得关注的课题。本综述主要围绕目前中和抗体的研发、主蛋白酶、聚合蛋白酶靶点研究、宿主细胞及病毒感染后期NF-kB和IL-6-STAT3通路中的关键分子作为治疗靶点加以综述,为药物及疫苗设计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S-CoV-2 SARS-COV 治疗靶点 中和抗体
原文传递
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为受体的三种人冠状病毒的对比分析
8
作者 崔舒萍 葛子若 +1 位作者 田地 陈志海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10期677-680,共4页
目前由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感染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正在全球蔓延,引起全世界对人冠状病毒的广泛关注。该病毒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 目前由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感染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正在全球蔓延,引起全世界对人冠状病毒的广泛关注。该病毒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SARS-CoV)、人类冠状病毒NL63(human coronavirus NL63,HCoV-NL63)均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2,ACE2)为受体。现对这3种病毒的病毒学特征、与ACE2的相互作用、传播能力和临床特点等方面的异同点,以及3种冠状病毒的交叉免疫问题进行综述,为2019-nCoV的后续研究及COVID-19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病毒感染 肺炎 2019新型冠状病毒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 人类冠状病毒NL63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
原文传递
神经梅毒强化驱梅治疗疗效预测因素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陈勇 张玲 +4 位作者 詹永婧 段毓姣 徐艳利 蒋荣猛 李兴旺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6年第3期274-279,共6页
目的探讨神经梅毒强化驱梅治疗疗效的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HIV阴性实验室确诊的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i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性别、年龄、临床分型、既往驱梅治疗史、强化驱梅前血清梅毒快速血清反应试验(serum-RP... 目的探讨神经梅毒强化驱梅治疗疗效的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HIV阴性实验室确诊的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i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性别、年龄、临床分型、既往驱梅治疗史、强化驱梅前血清梅毒快速血清反应试验(serum-RPR)滴度、脑脊液白细胞(CSF-WBC)计数、脑脊液蛋白(CSF-PRO)水平、脑脊液RPR(CSF-RPR)滴度等对驱梅治疗后6-12个月血清RPR滴度正常化的影响。结果入选的67例患者,平均年龄为(47.52±11.29)岁,男:女=3.19:1。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中,驱梅前serum-RPR滴度、CSF-WBC计数与驱梅治疗后6-12个月serum-RPR滴度正常化呈正相关(P均〈0.05;OR=2.449,95%CI:1.390-4.312;OR=1.017,95%CI:1.000-1.034),而驱梅前CSF-RPR滴度与驱梅治疗后6-12个月血清RPR滴度正常化呈负相关(P均〈0.05,OR=0.510,95%CI:0.294-0.887)。在单因素Logisitic回归分析中,强化驱梅前serum-RPR滴度和CSF-WBC计数是驱梅治疗后6-12个月serumRPR滴度正常化的独立预测因素(P均〈0.05;OR=1.653,95%CI:1.157-2.361;OR=1.016,95%CI:1.000-1.032)。结论强化驱梅前serum-RPR滴度水平及CSF-WBC计数对强化驱梅的有效性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而脑脊液RPR滴度,是强化驱梅治疗效果较差的预测因素。宿主的免疫状态对神经梅毒的疗效和转归可能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梅毒 强化驱梅治疗 预测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 回顾性研究
原文传递
阴道壁与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相关性分析
10
作者 庞艳华 宋歌 +3 位作者 伦文辉 刘静 闫会文 吴焱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877-879,881,共4页
目的探讨女性阴道壁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及阴道壁与宫颈HPV感染相关性分析。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对355例入组女性同时采集宫颈和阴道壁脱落细胞进行HPV分型检测,并分析两部位间型别差异。结果355例患者中,阴道壁总的HPV、高危型HP... 目的探讨女性阴道壁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及阴道壁与宫颈HPV感染相关性分析。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对355例入组女性同时采集宫颈和阴道壁脱落细胞进行HPV分型检测,并分析两部位间型别差异。结果355例患者中,阴道壁总的HPV、高危型HPV及低危型HPV检出例数依次为156例、133例和47例,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3.94%、37.46%和13.24%;宫颈部位HPV检出例数依次为153例、135例和46例,阳性检出率为43.10%、38.03%和12.96%,两部位相比各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和阴道壁HPV检测结果相同的277例(78.03%),检测结果不相同的78例(21.97%);宫颈和阴道壁最常见亚型均为HPV高危型51、58和16型,低危型以6、11和CP 8304;宫颈和阴道壁多重感染率分别为17.75%(63例)和16.62%(59例),两部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壁HPV感染率较高,且宫颈和阴道壁检测结果具有一致性,在临床工作中应关注宫颈HPV感染状况,也应多关注阴道壁HPV感染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阴道壁 宫颈
原文传递
HIV母婴传播阻断综合措施与效果评价 被引量:11
11
作者 宋歌 赵兴云 +2 位作者 庞艳华 闫会文 吴焱 《中国性科学》 2019年第5期102-104,共3页
目的分析妊娠合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孕产妇实行综合性母婴阻断措施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地坛医院2003年至2017年81例合并HIV感染的孕产妇实行综合性阻断措施后,新生儿感染HIV的情况。结果经过艾滋病母婴传播阻断综合干预... 目的分析妊娠合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孕产妇实行综合性母婴阻断措施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地坛医院2003年至2017年81例合并HIV感染的孕产妇实行综合性阻断措施后,新生儿感染HIV的情况。结果经过艾滋病母婴传播阻断综合干预后,81例孕产妇中有10例在知情同意后选择终止妊娠,纳入母婴阻断服药的人数为71例。71例合并HIV感染的孕产妇中,流产7例次,生产65例次,65例新生儿均进行了新生儿药物阻断,阻断成功率为100.0%。结论对HIV感染的孕产妇进行综合性母婴传播阻断措施,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HIV的母婴传播率,控制新生儿艾滋病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母婴阻断 抗病毒治疗
下载PDF
以医院数据为基础探讨艾滋病与梅毒职业暴露状况与管理策略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海霞 宋歌 +3 位作者 张志云 林兆霞 陈利君 吴焱 《中国性科学》 2019年第7期135-138,共4页
目的分析以传染病为特色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务人员艾滋病和梅毒职业暴露现况,对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暴露后处理及暴露后补偿状况和法律保护现状进行探讨。方法回顾分析某传染病医院2007年1月至2017年12月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登... 目的分析以传染病为特色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务人员艾滋病和梅毒职业暴露现况,对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暴露后处理及暴露后补偿状况和法律保护现状进行探讨。方法回顾分析某传染病医院2007年1月至2017年12月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登记资料,对123人次发生艾滋病和梅毒职业暴露的数据进行分析,采用SPSS 19.0软件对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23人次暴露者中,护士是主要暴露者(68例,55.3%),其次是医生(32例,26.0%);暴露源分别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74例,60.2%),梅毒螺旋体(30例,24.4%),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HIV、梅毒螺旋体联合暴露(19例,15.4%);暴露方式以针刺为主(81例,65.9%)。所有暴露者均在2小时内进行暴露后预防用药,并在暴露后1个月、2个月、3个月和6个月接受随访,无1例发生暴露后感染。结论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检验等过程中,发生艾滋病、梅毒职业暴露的几率较高,规范的暴露后处理和暴露后预防用药是预防暴露后感染的关键。推广安全针的使用,建立"区域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管理中心",统一职业暴露管理体系和相关法律法规等,是亟待推进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务人员 艾滋病 梅毒 职业暴露 管理策略
下载PDF
HPV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3
作者 宋歌 刘静 吴焱 《国际病毒学杂志》 2017年第4期280-284,共5页
研究证实,持续高危HPV感染是引起宫颈癌的主要原因,其中HPV16和HPV18亚型与70%的宫颈癌相关.随着对HPV研究的不断深入,商品化的HPV检测方法不断涌现,目前可用于HPV检测的商用试剂达100多种.快速、有效的HPV检测对疾病诊断和预防非常重... 研究证实,持续高危HPV感染是引起宫颈癌的主要原因,其中HPV16和HPV18亚型与70%的宫颈癌相关.随着对HPV研究的不断深入,商品化的HPV检测方法不断涌现,目前可用于HPV检测的商用试剂达100多种.快速、有效的HPV检测对疾病诊断和预防非常重要,本文主要对HPV的检测方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V 检测方法 宫颈癌 筛查
原文传递
移动互联时代大学女生性健康与性病关注调查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海霞 宋歌 +2 位作者 张志云 钟萍 吴焱 《中国性科学》 2019年第4期154-157,共4页
目的了解移动互联时代北京市大学女生对性健康知识和性传播疾病的认知情况。方法利用智能手机微信二维码技术,对北京市在校大学女生进行了面对面的问卷调查。结果共获得168份完整数据,结果显示大学女生对在校期间发生性行为持更加宽容... 目的了解移动互联时代北京市大学女生对性健康知识和性传播疾病的认知情况。方法利用智能手机微信二维码技术,对北京市在校大学女生进行了面对面的问卷调查。结果共获得168份完整数据,结果显示大学女生对在校期间发生性行为持更加宽容的态度,更愿意通过微博、微信、QQ、网站等现代媒体手段接受性健康教育,对自身的性健康更关注妇科疾病,对性病知识了解不足,但愿意尝试通过移动互联途径获取相关知识,并且愿意通过网络购买检测试剂来评估自身是否有相关疾病。结论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学女生的性健康和性教育问题应该得到普遍关注和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大学生 性病 性健康
下载PDF
女性宫颈和外阴部位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型别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宋歌 赵兴云 吴焱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2期178-181,共4页
目的探讨女性宫颈和外阴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amavirus,HPV)感染型别的分布状况及差异。方法通过基因芯片技术对251例女性患者宫颈和外阴部位脱落细胞样本进行HPV基因分型检测,并分析两部位间型别差异。结果251例患者中,宫颈和外... 目的探讨女性宫颈和外阴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amavirus,HPV)感染型别的分布状况及差异。方法通过基因芯片技术对251例女性患者宫颈和外阴部位脱落细胞样本进行HPV基因分型检测,并分析两部位间型别差异。结果251例患者中,宫颈和外阴部位HPV检测结果相同的121例(48.21%),检测结果不相同的130例(51.79%)。其中宫颈部位检出HPV阳性病例数128例,阳性检出率为51.00%;外阴部位检出HPV阳性病例数149例,阳性检出率为59.36%。此外,宫颈部位总HPV检出例次和高危HPV检出例次分别是206次和154次,外阴部位分别是262次和199次,外阴均高于宫颈部位,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危型HPV检出例次两组分别是52次和63次,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65)。宫颈和外阴均检测出21种HPV亚型,低危型以6型和81型常见,高危型以16、52、51和58型常见,两种及以上HPV亚型感染率分别是21.52%和29.88%,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结论由于宫颈和外阴解剖结构的密切相关性及外阴部位较高的HPV检出率,提示我们在临床工作中,不应仅关注宫颈HPV感染状况,也应多关注外阴部位HPV感染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基因型 宫颈肿瘤 外阴
原文传递
女性外阴和肛周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检测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庞艳华 宋歌 +2 位作者 刘静 伦文辉 吴焱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20年第4期212-215,共4页
目的探讨女性外阴和肛周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状况和相互间影响。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对入组的356例女性同时采集外阴和肛周脱落细胞进行HPV分型检测,并分析外阴与肛周各亚型感染情况。结果356例患者中HPV阳性196例,感染率为55.06%,外... 目的探讨女性外阴和肛周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状况和相互间影响。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对入组的356例女性同时采集外阴和肛周脱落细胞进行HPV分型检测,并分析外阴与肛周各亚型感染情况。结果356例患者中HPV阳性196例,感染率为55.06%,外阴和肛周部位总的HPV、高危型HPV及低危型HPV检出例数依次为187例、162例、56例和118例、101例、40例,阳性检出率依次为52.53%、45.51%、15.73%和33.15%、28.37%、11.24%,外阴与肛周相比,总HPV检出率和高危型HPV检出率明显增加,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阴与肛周检测结果相同者共233例,检出一致率65.45%,其中两部位均为阴性者160例,两部位同时为阳性且感染亚型一致共73例。检测结果不一致的123例患者中,外阴HPV检出亚型数量高于肛周者100例,肛周检测率及检出亚型数高于外阴者18例,两部位检测结果不完全相同者5例。结论由于外阴和肛周HPV感染率均较高,且存在相互影响,提示在临床工作中应关注女性外阴和肛周HPV的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感染 外阴 肛周
下载PDF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与人乳头瘤病毒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7
作者 宋歌 闫会文 吴焱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522-524,共3页
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阳性人群中,男、女生殖器部位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的风险增加,而持续的高危HPV感染可以导致癌症的发生。研究表明,HIV与HPV之间可以相互作用,互为另一种病毒的危险因素,已感染其中一种病毒,则感染另一种病毒... 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阳性人群中,男、女生殖器部位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的风险增加,而持续的高危HPV感染可以导致癌症的发生。研究表明,HIV与HPV之间可以相互作用,互为另一种病毒的危险因素,已感染其中一种病毒,则感染另一种病毒的风险增加,目前对二者共感染的机制尚不清楚。该文主要对HIV与HPV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 HPV 相互作用
下载PDF
HIV相关甲病变
18
作者 宋歌 闫会文 吴焱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85-488,共4页
甲的病变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关系密切。一方面由于HIV感染人体后造成大量CD4^+T淋巴细胞破坏导致免疫缺陷,使甲相关疾病尤其甲真菌病的发病率较正常人群高;此外,甲色素改变如甲蓝黑色素沉着症、黄甲综合征、甲周红皮病、甲周... 甲的病变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关系密切。一方面由于HIV感染人体后造成大量CD4^+T淋巴细胞破坏导致免疫缺陷,使甲相关疾病尤其甲真菌病的发病率较正常人群高;此外,甲色素改变如甲蓝黑色素沉着症、黄甲综合征、甲周红皮病、甲周毛细血管扩张症等均会在HIV人群中发生,并且随着免疫抑制程度的加深,这些疾病的发病率增加。另一方面,在艾滋病治疗过程中使用抗病毒药物所引起的副作用也会作用于指(趾)甲,引起相关病变,最常见的是齐多夫定引起的甲蓝黑色素沉着,拉米夫定引起的甲沟炎、茚地那韦引起的嵌甲情况也有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甲真菌病 甲色素沉着
下载PDF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感染急性期双侧面神经麻痹合并脑膜炎一例
19
作者 宋歌 吴焱 +2 位作者 魏春波 闫会文 伦文辉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9期572-573,共2页
患者男,38岁,因“双侧面瘫1周”于北京地坛医院就诊。患者入院前21d出现高热,最高体温达39℃,伴畏寒、头痛、疲劳、全身不适、恶心、呕吐等症状,无咳嗽、鼻塞、流涕或喉咙痛。于当地医院就诊,给予阿莫西林和中药治疗,症状无缓解... 患者男,38岁,因“双侧面瘫1周”于北京地坛医院就诊。患者入院前21d出现高热,最高体温达39℃,伴畏寒、头痛、疲劳、全身不适、恶心、呕吐等症状,无咳嗽、鼻塞、流涕或喉咙痛。于当地医院就诊,给予阿莫西林和中药治疗,症状无缓解。人院前10d,出现右侧面部麻木。随后出现右侧面部活动受限,右眼睑闭合困难,进食和说笑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 双侧面神经麻痹 脑膜炎 急性期 感染 医院就诊 面部麻木 双侧面瘫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