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牙冠延长术后长期临床疗效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6
1
作者 王翠 贾雪婷 +2 位作者 胡文杰 甄敏 张豪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82-187,共6页
目的 观察改良牙冠延长术联合根管治疗及桩核冠修复治疗后的长期临床疗效,并探索可能影响临床治疗效果的相关风险因素,以期为临床适应证的选择及治疗计划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 纳入2004年7月至2013年7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 目的 观察改良牙冠延长术联合根管治疗及桩核冠修复治疗后的长期临床疗效,并探索可能影响临床治疗效果的相关风险因素,以期为临床适应证的选择及治疗计划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 纳入2004年7月至2013年7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牙周科就诊并接受改良牙冠延长术联合根管治疗及桩核冠修复后≥6个月的患者57例、患牙67颗,通过电话随访召回复查,根据末次随访复查时(改良牙冠延长术后≥9个月且永久性修复≥6个月时)的临床检查、影像学检查和问卷调查结果,按拟定标准包括患者无主观症状、对患牙功能及美学效果满意,患牙牙周、牙体及修复体状况良好等将患牙分为临床疗效良好组和临床疗效欠佳组,对影响两组患牙长期临床疗效的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纳入研究的67颗患牙中1颗因出现根纵裂需要拔除,患牙治疗后6至114个月时的存留率为99%(66/67),其中临床疗效良好的患牙占72%(48/67),临床疗效欠佳的患牙占28%(19/67).临床疗效欠佳组内出现牙周并发症的患牙占16/19.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菌斑控制情况(OR=21.392,P=0.014)、断端形态(OR=7.610,P=0.011)及吸烟状态(OR=7.315,P=0.018)是影响改良牙冠延长术联合根管治疗及桩核冠修复长期临床疗效的风险因素.结论 改良牙冠延长术联合桩核冠修复后6至114个月的观察时间内临床效果良好稳定;患者菌斑控制情况、是否吸烟及患牙断端形态影响改良牙冠延长术的长期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结果 改良牙冠延长术 根面改形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比较口内扫描和模型扫描对数字化牙列模型咬合定量分析的影响 被引量:16
2
作者 程明轩 姜婷 +1 位作者 孙玉春 张皓羽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6-140,共5页
目的:为了更准确地进行上下颌牙列数字化模型的咬合状况定量分析,对分别用口内扫描和模型扫描方法获取的三维数字化模型的咬合接触指标进行定量分析及对比研究。方法: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对具有完整牙列并且咬合正常的健康志愿者5人进行口... 目的:为了更准确地进行上下颌牙列数字化模型的咬合状况定量分析,对分别用口内扫描和模型扫描方法获取的三维数字化模型的咬合接触指标进行定量分析及对比研究。方法: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对具有完整牙列并且咬合正常的健康志愿者5人进行口内扫描,分别获取单侧1个牙位(第一磨牙)、2个牙位(第二前磨牙及第一磨牙)、3个牙位(两个前磨牙及第一磨牙)及其邻牙的上下颌数字化模型,运用专用计算机分析软件进行牙尖交错位时咬合接触状况的三维测量及分析,然后用加成型硅橡胶采取上下颌牙列实物印模并灌制超硬石膏模型,应用专用定位装置将上下颌模型在牙尖交错位对合并固定,用激光扫描仪扫描上下颌模型,形成三维数字化牙列模型。对用口内和模型扫描方法分别获得的数字化模型的下颌第一磨牙进行咬合接触紧密程度(上下颌咬合面平均间距)、咬合接触面积及牙尖斜度等咬合相关指标的定量分析和比较。应用配对t检验方法比较两种扫描方法获得数字化模型的各项指标的统计学差异(α=0.05),重复测量计算牙尖斜度的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进行一致性检验。结果:口内扫描1~3个牙位时获得的上下颌第一磨牙咬合面平均间距分别比模型扫描的小0.134 mm、0.177 mm和0.207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两种扫描方法的标准差之差分别为0.02 mm、0.02 mm和0.03 mm,差距较小。口内扫描1~3个牙位时下颌第一磨牙的咬合接触面积分别比模型扫描的大8.65 mm^2、10.28 mm^2和11.46 m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两种扫描方法的标准差之差为0.43 mm^2、1.55 mm^2和2.04 mm^2,1个牙位扫描后的标准差要明显小于2个牙位和3个牙位时。两种扫描方法进行牙尖斜度测量时,ICC大于0.90,两种方法的牙尖斜度测量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结论:口内扫描测得的咬合面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像 三维 激光 牙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牙科印模技术
下载PDF
上前牙牙冠延长术结合冠修复后牙周健康状况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翠 胡文杰 张豪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20-25,共6页
目的观察牙冠延长术结合冠修复后上前牙的牙周健康状况,探索影响牙周健康的相关因素。方法通过电话随访随机叫回2005-07-01至2012-06-30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接受上前牙牙冠延长术结合冠修复后2~9年的患者9例(共38颗患牙... 目的观察牙冠延长术结合冠修复后上前牙的牙周健康状况,探索影响牙周健康的相关因素。方法通过电话随访随机叫回2005-07-01至2012-06-30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接受上前牙牙冠延长术结合冠修复后2~9年的患者9例(共38颗患牙)。记录患牙唇侧近中、中央、远中及舌侧中央位点的菌斑指数(PLI)、探诊深度(PD)、牙龈指数(GI)、修复体边缘-龈缘的距离、修复体边缘-嵴顶的距离、满足生物学宽度的要求仍需去骨量,唇舌侧位点的出血指数(BI)及唇侧中央位点的角化龈宽度(KTW)等。采用均数±标准差对计量资料进行统计描述,采用方差分析和Spearman秩相关分析分别比较术前、术后牙周指标的变化和分析拟定影响因素与牙龈健康的相关性。结果随访复查时,38颗术牙均存留,无牙齿松动及明显移位,患者对上前牙区的美观及功能满意度良好,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8。随访复查时,术牙各项牙周指标平均值为PLI 0.6±0.7、PD(2.3±0.7)mm、GI 1.0±0.8、BI 2.3±1.1、KTW(5.5±1.5)mm,与牙冠延长术后、永久性冠修复前相比,除KTW以外,其余各项牙周相关指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都在相对健康范围内;修复体边缘至牙槽嵴顶的平均测量距离为(2.3±0.6)mm,满足修复体边缘-嵴顶的距离≥3 mm的位点占15.8%~42.1%。PLI、修复体边缘-龈缘的距离以及修复体边缘-嵴顶的距离与GI具有相关性(r分别为0.328、-0.396和-0.198,均P<0.05)。结论常规牙冠延长术结合冠修复后,术牙牙周状况相对健康稳定,修复体边缘-嵴顶的距离≥3 mm的理想目标并未完全达到。PLI、修复体边缘-龈缘的距离以及修复体边缘-嵴顶的距离可能是影响牙周健康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冠延长术 生物学宽度 修复体边缘至嵴顶的距离 牙周指标
原文传递
应用引导骨再生及结缔组织移植术改善上颌中切牙种植修复条件(附1例3年随访报告) 被引量:6
4
作者 危伊萍 甄敏 +2 位作者 徐涛 胡文杰 刘云松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141-145,共5页
随着生活水平及治疗技术的提高,上前牙美学区种植修复成为越来越多患者的选择。唇侧软硬组织轮廓欠丰满是前牙区种植治疗后临床常见的美学缺陷,解决此类缺陷往往需要通过多学科及数种手术方式联合治疗。文章中展示的病例在控制牙周炎症... 随着生活水平及治疗技术的提高,上前牙美学区种植修复成为越来越多患者的选择。唇侧软硬组织轮廓欠丰满是前牙区种植治疗后临床常见的美学缺陷,解决此类缺陷往往需要通过多学科及数种手术方式联合治疗。文章中展示的病例在控制牙周炎症的前提下,通过合理的治疗设计、手术导板确定植入位点、适当的三维植入方向,结合引导骨再生、结缔组织移植和个性化牙龈诱导成形技术,完成了上前牙的种植美学修复,取得了较好的功能和美学效果,且在修复后3年维持健康稳定的效果。本病例为临床此类患者的治疗提供了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导骨再生 结缔组织移植 牙种植 前牙美学
原文传递
正畸压低过长磨牙利于对缺失磨牙种植修复的临床观察(附1例2.5年随访报告) 被引量:5
5
作者 王安琪 王翠 +2 位作者 胡文杰 寻春雷 刘云松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136-140,共5页
随着生活水平及健康意识的提高,人们对缺失牙修复后的功能和舒适度有了更高的要求。对过长牙直接影响缺失牙的修复空间,此类问题的处理需要多学科综合设计和实施。文章展示了1例过长磨牙影响对牙种植修复的病例治疗过程,包括从病情分析... 随着生活水平及健康意识的提高,人们对缺失牙修复后的功能和舒适度有了更高的要求。对过长牙直接影响缺失牙的修复空间,此类问题的处理需要多学科综合设计和实施。文章展示了1例过长磨牙影响对牙种植修复的病例治疗过程,包括从病情分析、多学科参与治疗设计、具体实施步骤到修复后的效果回顾,为多学科综合处理修复磨牙区缺失牙提供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牙 正畸压低 多学科治疗 种植修复
原文传递
先天性牙齿缺失患者EDA基因突变检测及其表现型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何慧莹 刘洋 +3 位作者 韩冬 刘浩辰 白保晶 冯海兰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86-691,共6页
目的:探讨EDA基因突变在单纯型和综合征型先天性牙齿缺失患者中的检出率,并汇总EDA基因突变的患者口内恒牙缺失情况,尝试分析EDA基因突变相关的恒牙列缺失牙位分布特点。方法:临床收集到174例(143例单纯型、31例综合征型)先天性牙齿缺... 目的:探讨EDA基因突变在单纯型和综合征型先天性牙齿缺失患者中的检出率,并汇总EDA基因突变的患者口内恒牙缺失情况,尝试分析EDA基因突变相关的恒牙列缺失牙位分布特点。方法:临床收集到174例(143例单纯型、31例综合征型)先天性牙齿缺失患者以及451名正常对照者,通过采集外周静脉血或者取颊黏膜拭子,提取基因组DNA,PCR扩增EDA基因编码区并测序,与数据库筛查比对。对于EDA基因突变的患者,记录汇总口内缺失牙位,对比不同牙位缺失率的差异。结果:共检测出33例EDA突变患者,单纯型先天性牙齿缺失患者中EDA基因突变检出率为9.09%(13/143),综合征型先天性牙齿缺失患者中EDA基因突变检出率为64.52%(20/31),检测出10种尚未见报道的EDA基因突变。EDA突变相关的先天缺牙患者中,牙列左、右同名牙缺失数目几乎没有差异,单纯型患者缺失恒牙数(15.9±6.4)比综合征型患者少(23.9±4.3)。EDA突变相关的单纯型先天缺牙患者中,上颌中切牙,上、下颌第一磨牙缺牙率较低;下颌中切牙,上、下颌侧切牙,上颌第一前磨牙缺牙率较高。EDA突变相关的综合征型先天缺牙患者中,各牙位缺牙率均较高,上颌中切牙,上、下颌尖牙,上、下颌第一磨牙缺牙率相对较低。结论:EDA突变检测和表现型分析有助于更全面了解EDA基因以及其在外胚层器官发育中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缺失 EDA基因 突变 表型
下载PDF
根管治疗失败患牙再治疗一例 被引量:5
7
作者 王祖华 张磊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10-313,共4页
根管治疗是牙髓根尖周炎的首选治疗方法,遵循操作规范彻底清除根管系统内的感染,严密封闭根管系统,可以获得良好的疗效[1-2].当根管治疗不完善,或因根管系统解剖形态复杂等原因不能控制根管内外感染时,将导致根管治疗失败[3].针对失败病... 根管治疗是牙髓根尖周炎的首选治疗方法,遵循操作规范彻底清除根管系统内的感染,严密封闭根管系统,可以获得良好的疗效[1-2].当根管治疗不完善,或因根管系统解剖形态复杂等原因不能控制根管内外感染时,将导致根管治疗失败[3].针对失败病例,临床上可以通过根管再治疗,包括非手术再治疗和手术再治疗进一步消除感染,达到控制炎症、保留患牙的目的,同样具有较高的成功率[4-5].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科收治1例多颗上颌前牙根管治疗失败的病例,经过非手术再治疗和手术再治疗,控制感染后于修复科完成最终修复,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管治疗失败 根管再治疗 保留患牙 手术再治疗 口腔医学院 牙髓根尖周炎 根管系统 失败病例
原文传递
咬合垂直距离的恢复对重度磨耗者咬肌疲劳耐性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韩淑慧 姜婷 康艳凤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17年第6期309-312,共4页
目的探讨恢复咬合垂直距离对后牙重度磨耗患者咀嚼肌疲劳疼痛耐性的影响。方法选取重度磨耗患者6名,确定合适垂直距离,制作并戴用垫12周,观察颞下颌关节及咀嚼肌适应性;记录患者垂直距离恢复前后强力咬牙时咬肌疲劳疼痛和终止咬合时间;... 目的探讨恢复咬合垂直距离对后牙重度磨耗患者咀嚼肌疲劳疼痛耐性的影响。方法选取重度磨耗患者6名,确定合适垂直距离,制作并戴用垫12周,观察颞下颌关节及咀嚼肌适应性;记录患者垂直距离恢复前后强力咬牙时咬肌疲劳疼痛和终止咬合时间;监测咬肌血氧含量变化,分析主观感受和血氧监测结果相关性;记录疲劳耐受时间;分析相关时点改变,探究恢复垂直距离对重度磨耗者咀嚼肌疲劳疼痛耐性的影响。结果恢复垂直距离后主观疲劳疼痛时点延后(P<0.05);肌疲劳耐受时间延长(P<0.05)。结论重度磨耗者咬合垂直距离的恢复对延迟咀嚼肌疼痛发生时间、提高咬肌疲劳耐性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咀嚼肌 垂直距离 疲劳 疼痛 血氧含量
下载PDF
牙本质瓷颜色预测系统的临床应用初探 被引量:3
9
作者 陈立 陆丞 +3 位作者 李晓利 朱晓鸣 张爽 谭建国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538-541,共4页
目的 探讨自主研发的牙本质瓷颜色预测系统应用于前牙金合金烤瓷冠配色中的准确性.方法 按标准纳入20颗上中切牙进行烤瓷冠修复,每颗中切牙制作3个金合金烤瓷冠.A组:技师根据修复医师视觉比色结果制作烤瓷冠;B组:技师根据比色仪测量... 目的 探讨自主研发的牙本质瓷颜色预测系统应用于前牙金合金烤瓷冠配色中的准确性.方法 按标准纳入20颗上中切牙进行烤瓷冠修复,每颗中切牙制作3个金合金烤瓷冠.A组:技师根据修复医师视觉比色结果制作烤瓷冠;B组:技师根据比色仪测量结果制作烤瓷冠;C组:将比色仪测量的天然牙颈、中、切三部分明度(L*值)、红绿色品(a*值)、黄蓝色品(b*值)输入自主研发的牙本质瓷颜色预测系统并预测牙本质瓷粉配方,技师用该配方瓷粉制作烤瓷冠.用比色仪测量3组烤瓷冠颈、中、切三部分L*、a*、b*值,并分别与天然牙比较计算色差(△E),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3组△E差异.结果 A、B、C组烤瓷冠中部与天然牙的△E分别为3.53±1.80、2.86±1.63、3.77±1.40(P>0.05);切端△E分别为2.70±1.13、2.80±0.90、3.04± 1.03 (P>0.05);而C组烤瓷冠颈部与天然牙的△E(3.92±1.34)显著大于B组(2.78±1.14)(P<0.05),A组(3.80±2.02)与B组、A组与C组△E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主研发的牙本质瓷颜色预测系统用于烤瓷冠制作时,可达到与视觉比色法及仪器比色法类似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计算机) 美学 牙科 陶瓷制品
原文传递
类瓷树脂及玻璃陶瓷贴面疲劳实验前后的磨耗及表面粗糙度的变化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皓羽 姜婷 +1 位作者 程明轩 张玉玮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3-77,共5页
目的:研究类瓷树脂和两种玻璃陶瓷贴面在咀嚼和温度疲劳后接触区的磨耗程度及表面粗糙度的变化,优选对临床有指导意义的贴面材料。方法:将24颗完整的离体人前磨牙预备成面中重度磨耗的形态,轴壁釉质完整、牙尖斜度20°。制... 目的:研究类瓷树脂和两种玻璃陶瓷贴面在咀嚼和温度疲劳后接触区的磨耗程度及表面粗糙度的变化,优选对临床有指导意义的贴面材料。方法:将24颗完整的离体人前磨牙预备成面中重度磨耗的形态,轴壁釉质完整、牙尖斜度20°。制作1.5 mm厚的类瓷树脂、热压铸造二硅酸锂增强型玻璃陶瓷(热压铸瓷)、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computer-aided design/computer-aided manufacturing,CAD/CAM)切削二硅酸锂增强型玻璃陶瓷(CAD/CAM切削瓷)贴面。使用树脂粘接剂将贴面粘接到预备体面形成试件,在水中储存72 h后在咀嚼模拟疲劳机上进行模拟5年口内温度疲劳和咀嚼疲劳的实验(5~55℃冷热水循环,模拟后牙咀嚼循环120万次)。用三维激光模型扫描和数字化分析法评价疲劳实验前后贴面的磨耗程度,用三维形貌测量激光显微镜观察其表面形态及粗糙度变化。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咀嚼和温度疲劳实验后没有试件发生脱粘接或折裂。类瓷树脂组、热压铸瓷组、CAD/CAM切削瓷组的平均磨耗为(-0.13±0.03)mm、(-0.05±0.01)mm和(-0.05±0.01)mm,类瓷树脂组的磨耗量显著大于玻璃陶瓷两组(P<0.001);疲劳实验前各组接触区的表面粗糙度(Ra)为(1.24±0.20)μm、(0.75±0.09)μm、(0.73±0.14)μm,类瓷树脂组的表面粗糙度显著高于玻璃陶瓷两组(P<0.001);疲劳实验后的表面粗糙度为(1.81±0.24)μm、(1.53±0.26)μm及(1.77±0.23)μm,热压铸瓷组显著低于类瓷树脂组(P=0.005)及CAD/CAM切削瓷组(P=0.010)。结论:从磨耗速度来看,类瓷树脂贴面显著高于两种玻璃陶瓷,但更接近于对颌牙为天然牙时牙釉质的平均磨耗速度;从表面粗糙度来看疲劳实验前类瓷树脂的表面粗糙度显著高于两种玻璃陶瓷,疲劳实验后热压铸瓷贴面的表面粗糙度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贴面 类瓷树脂 二硅酸锂增强型玻璃陶瓷 磨耗 表面粗糙度 咀嚼模拟疲劳实验
下载PDF
不同浓度的碳二亚胺乙醇溶液处理对牙本质自酸蚀粘接剂粘接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唐琳 张一 +5 位作者 李皓 刘玉华 周永胜 李博文 吴唯伊 王思雯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55-1059,共5页
目的:采用微剪切方法分析不同浓度碳二亚胺[1-ethyl-3-(3-dimethylaminopropyl)carbodiimide,EDC]乙醇溶液处理牙本质表面对自酸蚀粘接剂粘接强度和断裂模式的影响。方法:收集离体健康智齿80颗,随机分为5组,每组16颗。低速切割机暴露牙... 目的:采用微剪切方法分析不同浓度碳二亚胺[1-ethyl-3-(3-dimethylaminopropyl)carbodiimide,EDC]乙醇溶液处理牙本质表面对自酸蚀粘接剂粘接强度和断裂模式的影响。方法:收集离体健康智齿80颗,随机分为5组,每组16颗。低速切割机暴露牙合面中层牙本质后使用两步法自酸蚀粘接剂(Clearfil SE Bond)进行牙本质粘接,所有试件设计为粘接半径1 mm、高3 mm的树脂柱试件。粘接时除空白组按常规步骤完成粘接外,其余4组在Ⅰ液(底涂剂)处理后,分别采用3种浓度(0.01 mol/L、0.3 mol/L、0.5 mol/L)的EDC乙醇溶液和乙醇溶剂对牙本质表面处理1 min后涂布Ⅱ液(粘接剂)完成粘接。将所有试件放入含0.5%(质量分数)氯胺T生理盐水浸泡24 h后进行微剪切实验,并在体式显微镜下观察试件断裂模式。结果:0.01 mol/L、0.3 mol/L、0.5 mol/L EDC处理组、乙醇溶剂处理组的即刻微剪切粘接强度分别为(35.29±8.97)MPa、(40.24±9.68)MPa、(37.38±9.66)MPa、(37.49±7.76)MPa,高于空白组(33.81±7.98)MPa,各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断裂模式在各组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浓度的EDC乙醇溶液处理对牙本质自酸蚀粘接剂的即刻粘接强度、断裂模式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蚀 剪切强度 牙粘接 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
下载PDF
数字化正畸修复联合治疗设计在前牙美学重建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12
作者 柳玉树 李峥 +6 位作者 赵一姣 叶红强 周彦秋 胡文杰 刘云松 寻春雷 周永胜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8-84,共7页
目的:探索一种数字化正畸修复联合治疗的设计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前牙美学重建中,以提高医患沟通的效率及治疗效果的可预期性。方法:选取可能需通过正畸修复联合治疗解决前牙美学缺陷的患者20名,通过口内扫描仪获取患者口内软、硬组织数... 目的:探索一种数字化正畸修复联合治疗的设计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前牙美学重建中,以提高医患沟通的效率及治疗效果的可预期性。方法:选取可能需通过正畸修复联合治疗解决前牙美学缺陷的患者20名,通过口内扫描仪获取患者口内软、硬组织数字模型,分别进行直接修复治疗设计和正畸修复联合治疗设计。对于直接修复治疗设计,采用修复设计系统在数字模型基础上进行诊断蜡型数字化设计;对于正畸修复联合治疗设计,首先利用正畸分析及设计系统以最终修复目标为导向进行虚拟排牙设计,随后将虚拟排牙后的数字模型导入修复设计系统进行最终修复效果的诊断蜡型设计。将两种设计效果分别向患者展示,由患者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对两种修复设计效果进行评分,比较患者对两种治疗方案美学评分的中位数有无差异,最终由患者综合考虑,选择治疗方案。结果:患者对直接修复治疗设计的评分的中位数为8.4,对正畸修复联合治疗设计的评分的中位数为9.0,后者高于前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综合考虑各项因素后,最终12名患者选择正畸修复联合治疗方案,8名患者选择直接修复治疗方案。结论:在复杂前牙美学治疗病例中,数字化正畸修复联合治疗设计具有可行性,可在治疗前为患者提供最终疗效预测,为医患沟通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有助于在患者满意的基础上达到更理想的美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设计 正畸修复联合治疗 美学 牙科
下载PDF
上颌中切牙种植修复结合软硬组织增量后的临床和影像学效果初步分析 被引量:17
13
作者 王浩杰 甄敏 +4 位作者 胡文杰 王翠 贾鹏程 徐涛 刘云松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2018年第7期407-414,共8页
目的应用种植同期结合引导性骨再生(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技术及不同软组织处理方式修复缺失的单颗上颌中切牙,评价其软硬组织的增量效果。方法纳入于2013—2014年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牙周科因单颗上颌中切牙缺失而接受种... 目的应用种植同期结合引导性骨再生(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技术及不同软组织处理方式修复缺失的单颗上颌中切牙,评价其软硬组织的增量效果。方法纳入于2013—2014年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牙周科因单颗上颌中切牙缺失而接受种植治疗的患者6例。所有患者在种植同期行GBR,并接受不同软组织处理方式。最终修复7~24个月后,记录患者上颌前牙区牙周状况,通过影像学检查定量测量种植体唇侧骨高度及骨壁厚度,利用标准化临床照片,定量测量种植体与对照牙牙龈顶点的位置关系,以及种植体近远中龈乳头高度和充满程度,并应用粉色美学评分(pink esthetic score,PES)评价美学效果。结果所有种植体在复查时均处于健康稳定的牙周状态。5颗种植体在复查时可观察到垂直向及水平向骨增量,种植体唇侧中央肩台根方2、4、6 mm处平均骨壁厚度分别为(1.7±1.1)mm、(2.3±1.1)mm、(2.2±1.3)mm。种植体牙龈顶点相比对照牙(同颌对侧中切牙)平均更偏向远中(1.0±0.6)mm,偏向根方(0.4±0.8)mm;远中龈乳头平均高度(2.8±0.5)mm和充满程度(76.9±19.2)%低于近中龈乳头[(4.2±0.7)mm,(89.8±11.1)%],平均PES为(11.5±1.4)分。结论对于缺牙区存在软硬组织缺损的患者,上颌中切牙种植同期结合GBR及不同软组织处理方式,可获得较为充足的骨增量效果及与对照牙相对协调的软组织形态,一定程度上改善美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 美学 引导性骨再生 软组织增量
原文传递
应用游离龈移植术增宽磨牙缺失区域角化组织利于种植治疗的临床观察(附1例3年随访报告) 被引量:10
14
作者 韩子瑶 王翠 +2 位作者 胡文杰 杨刚 刘云松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130-135,共6页
种植体周围良好的软组织条件是保证种植体长期健康与稳定的前提,也是种植治疗取得良好生物学与美学效果的基础。而由于牙周炎症造成的破坏、拔牙后组织改建或个体差异等原因,种植位点常出现角化组织宽度的不足甚至缺如,不利于菌斑控制,... 种植体周围良好的软组织条件是保证种植体长期健康与稳定的前提,也是种植治疗取得良好生物学与美学效果的基础。而由于牙周炎症造成的破坏、拔牙后组织改建或个体差异等原因,种植位点常出现角化组织宽度的不足甚至缺如,不利于菌斑控制,给种植治疗带来一定风险。游离龈移植术(free gingival graft,FGG)是牙周临床常用的软组织增量方法,可显著增加种植体周围角化组织宽度。文章展示了1例左下磨牙连续缺失病例应用FGG增宽角化组织后行种植修复并获得良好修复效果的诊疗过程,为此类病例的临床处置积累了一定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化组织 游离龈移植术 软组织增量 牙种植
原文传递
口腔修复学进展与专业规范词汇更新 被引量:7
15
作者 姜婷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713-717,共5页
J Prosthet Dent上发表的《口腔修复学词汇集》是1份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规范词汇大汇总.与上一版时隔12年,第9版《口腔修复学词汇集》于2017年发表.这期间,由于种植技术和数字化技术以及新型材料的应用,口腔修复学得到巨大发展.树脂粘接... J Prosthet Dent上发表的《口腔修复学词汇集》是1份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规范词汇大汇总.与上一版时隔12年,第9版《口腔修复学词汇集》于2017年发表.这期间,由于种植技术和数字化技术以及新型材料的应用,口腔修复学得到巨大发展.树脂粘接、口腔颌面功能、美学修复、组织再生方面的转化研究成果在口腔修复临床得到充分应用.本文通过对第7、8、9版《口腔修复学词汇集》的研读比较,试图捕捉并准确理解部分重要的、尤其是有争议的学术概念的变化,展现口腔修复学的重要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齿修复术 科学术语 医学系统术语表
原文传递
口腔扁平苔藓患者前牙区运用牙冠延长术及冠修复恢复功能和改善美观(附1例报告) 被引量:6
16
作者 孙菲 王翠 +2 位作者 胡文杰 刘云松 张豪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2018年第10期588-591,共4页
前牙区的美学修复及相关治疗在日常诊疗过程中一直备受关注,而罹患口腔黏膜病患者的不良软组织状态无疑会增加口腔治疗的难度,常需要多学科共同治疗。文章通过1例运用牙冠延长术结合全冠修复以恢复上前牙区功能并改善美观的病例,对口腔... 前牙区的美学修复及相关治疗在日常诊疗过程中一直备受关注,而罹患口腔黏膜病患者的不良软组织状态无疑会增加口腔治疗的难度,常需要多学科共同治疗。文章通过1例运用牙冠延长术结合全冠修复以恢复上前牙区功能并改善美观的病例,对口腔扁平苔藓患者牙冠延长术及修复时机的选择进行探讨,并为多学科综合治疗上前牙美学区问题提供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扁平苔藓 美学 牙冠延长术
原文传递
生长停滞特异性蛋白6在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诱导内皮细胞黏附因子及趋化因子表达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颖君 欧阳翔英 +2 位作者 王宇光 吕培军 安娜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0-25,共6页
目的:探讨维生素K依赖的生长停滞特异性蛋白6(growth-arrest-specific protein 6,Gas6,一种维生素K依赖性蛋白,参与细胞增殖、存活、黏附和迁移,也在炎症反应中起重要作用)在牙龈卟琳单胞菌脂多糖(Porphyromonas gingivalis lipopolysac... 目的:探讨维生素K依赖的生长停滞特异性蛋白6(growth-arrest-specific protein 6,Gas6,一种维生素K依赖性蛋白,参与细胞增殖、存活、黏附和迁移,也在炎症反应中起重要作用)在牙龈卟琳单胞菌脂多糖(Porphyromonas gingivalis lipopolysaccharide,P.g-LPS)诱导血管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表达黏附因子和趋化因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在血管内皮细胞中过表达和敲低Gas6基因后,用1 mg/L P.g-LPS刺激血管内皮细胞3 h和24 h,利用实时定量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PCR)检测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和E选择素(E-selectin),以及趋化因子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 1,MCP-1)的表达。过表达或敲低Gas6基因后,细胞划痕实验检验内皮细胞迁移的生物学功能表型的变化。结果:P.g-LPS刺激3 h后,敲低Gas6组的黏附因子及趋化因子的表达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过表达Gas6组的黏附因子及趋化因子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E-selectin、ICAM-1、IL-8和MCP-1分别下降81%±0%、47%±3%、76%±3%和26%±6%,P<0.01);P.g-LPS刺激24 h后,敲低组的黏附因子及趋化因子表达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E-selectin、ICAM-1、IL-8和MCP-1上调的倍数分别是2.06±0.07、1.99±0.11、3.14±0.15和1.84±0.03),过表达组的黏附因子及趋化因子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E-selectin、ICAM-1、IL-8和MCP-1分别下降29%±1%、62%±3%、69%±1%和41%±2%),实验组与对照组黏附分子及趋化分子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细胞划痕实验结果显示,敲低Gas6组细胞迁移能力与对照组相比增强,过表达组细胞迁移能力较对照组弱,与realtime PCR检测结果趋势一致。结论:下调Gas6基因后,P.g-LPS促进ICAM-1、E-selectin、IL-8和MCP-1表达作用增强,上调Gas6基因后,P.g-LPS促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 生长停滞特异性蛋白6 牙龈卟琳单胞菌脂多糖 细胞因子
下载PDF
年轻患者磨牙残根牙冠延长术后桩核冠修复长期观察(附1例报告) 被引量:4
18
作者 韩子瑶 胡文杰 谭建国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2018年第10期578-582,共5页
因龋、外伤等原因导致的残根残冠是临床处置的难题,牙体组织大范围缺损给患牙修复带来一定困难,甚至不足以支持冠修复治疗。牙冠延长术通过暴露更多的牙体组织增加临床冠高度,为修复治疗创造条件,有助于提高残根残冠的保留率及修复质量... 因龋、外伤等原因导致的残根残冠是临床处置的难题,牙体组织大范围缺损给患牙修复带来一定困难,甚至不足以支持冠修复治疗。牙冠延长术通过暴露更多的牙体组织增加临床冠高度,为修复治疗创造条件,有助于提高残根残冠的保留率及修复质量。文章展示了年轻患者磨牙因龋坏导致的残根经多学科联合治疗后长期复查的全过程,并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和牙冠延长术相关的临床要点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牙 残根残冠 青少年 牙冠延长术
原文传递
生物材料的表面形貌与细胞的表观遗传调控 被引量:3
19
作者 周永胜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594-599,共6页
生物材料仅凭借其表面形貌的变化即能调控细胞的黏附、迁移、增殖、分化、重编程等重要的生物学行为,其调控机制不仅涉及分子生物学通路,表观遗传调控更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明确生物材料表面形貌对细胞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是构建材料... 生物材料仅凭借其表面形貌的变化即能调控细胞的黏附、迁移、增殖、分化、重编程等重要的生物学行为,其调控机制不仅涉及分子生物学通路,表观遗传调控更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明确生物材料表面形貌对细胞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是构建材料特性-表观遗传变化与基因表达-细胞行为调控网络的基础,为实现以临床应用为导向的个性化材料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相容性材料 细胞分化 再生 表观遗传 重编程
原文传递
牙本质仿生再矿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天达 王磊 冯海兰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770-773,共4页
结构和功能近似天然牙本质的再生牙本质是牙本质缺损的理想修复材料,牙本质再生也是口腔医学和生物材料领域的关键问题.利用细胞外基质中胶原和非胶原蛋白的仿生类似物诱导仿生矿化和仿生再矿化是牙本质再生的新方法,有广阔的研究前景.... 结构和功能近似天然牙本质的再生牙本质是牙本质缺损的理想修复材料,牙本质再生也是口腔医学和生物材料领域的关键问题.利用细胞外基质中胶原和非胶原蛋白的仿生类似物诱导仿生矿化和仿生再矿化是牙本质再生的新方法,有广阔的研究前景.本文对牙本质仿生再矿化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本质 牙再矿化 仿生学 仿生材料 羟基磷灰石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