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佛说阿惟越致遮经》中“心源”词义的研究
被引量:2
- 1
-
-
作者
-
机构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南亚学系
北京大学佛教典籍与艺术研究中心
-
出处
《世界宗教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82-188,共7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印度古典梵语文艺学重要文献翻译与研究”(编号:18ZDA286)阶段性成果。
-
文摘
唐代画家张璪“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之论是中国画史与艺术史中“师心”与“师造化”理论的代表,对中国画论产生了深远影响。尽管前辈学者已关注到其中“心源”一词的重要性,关于“心源”含义的议题亦引发了不少国内外美术史学家的广泛讨论,但对“心源”一词与佛教关系的问题尚存待考之处。本文的研究通过爬梳文献和考证源流等方式,分析最早出现该词的佛经以及其同本异译的比较,阐明“心源”在佛经文献传译过程中的出现、内涵,及其使用与演变。
-
关键词
心源
阿惟越致遮经
竺法护
大乘佛典
文字游戏
-
分类号
B948
[哲学宗教—宗教学]
-
-
题名《十轮经》与唐代地藏信仰——兼议佛教中国化
被引量:1
- 2
-
-
作者
湛如
-
机构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北京大学佛教典籍与艺术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东方学研究院
-
出处
《佛学研究》
CSSCI
2022年第1期24-30,共7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印度古典梵语文芤学重要文献翻译与研究”(18ZDA286)阶段性成果之一
-
文摘
随着《十轮经》翻译的完成,配套的仪轨随之出现。唐代有较为兴盛的地藏信仰,而这种盛况推动仪轨走向制度化,且相较于生搬印度仪轨,本土形成的仪轨更具普遍性,这是佛教中国化的进程的一个部分。新译本《十轮经》为唐代地藏信仰的展开提供了基础。《十轮经》不仅在唐初“沙门拜俗”和“沙门治罪”两个事件中发挥作用,还在信仰层次上将地藏信仰进行归结,为后期净土信仰从民间层次上吸收地藏信仰提供了可能。
-
关键词
《十轮经》
仪轨
地藏信仰
净土
-
分类号
B949.2
[哲学宗教—宗教学]
K242
[历史地理—历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