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转移瘤术后6个月内肿瘤原位复发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尉然 郭卫 汤小东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41-747,共7页
目的探讨骨转移瘤术后6个月内肿瘤原位复发率、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3月至2012年3月行手术治疗且有完整随访资料的797例骨转移瘤患者资料,将术后6个月内出现肿瘤原位复发患者纳人复发组,余纳入未复发组。复发组63例(7.9%... 目的探讨骨转移瘤术后6个月内肿瘤原位复发率、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3月至2012年3月行手术治疗且有完整随访资料的797例骨转移瘤患者资料,将术后6个月内出现肿瘤原位复发患者纳人复发组,余纳入未复发组。复发组63例(7.9%,63/797),男40例,女23例;手术时平均年龄55.21岁。未复发组734例,男432例,女302例;手术时平均年龄56.49岁。统计学分析骨转移瘤术后6个月内肿瘤原位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统计学分析显示术前一般情况(10.9%VS6.2%)、原发肿瘤进展速度(10.1%VS6.1%)、手术病灶部位(9.1%VS3.9%)、手术方式(11.4%VS6.4%)、术前是否行局部放疗(28.0%VS6.6%)、术后是否行局部放疗(8.7%VS2.8%)、术前是否接受敏感的全身治疗(12.2%VS6.1%)、术后是否接受敏感的全身治疗(10-3%vs5.6%)、术前原发病灶是否接受过局部治疗(10.1%VS5.8%)为相关危险因素,其中术前一般情况(OR=0.534)、原发肿瘤进展速度(OR=2.164)、手术病灶部位(OR=2.906)、术前是否行局部放疗(OR=3.184)、术前是否行敏感全身治疗(OR=2.344)、术后是否未行敏感全身治疗(OR=O.468)为骨转移瘤术后6个月内肿瘤原位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骨转移瘤术后6个月内肿瘤原位复发率为7.9%,对术前一般情况差、原发灶为快速进展型肿瘤、骨转移灶位于中轴骨、术前骨转移灶曾接受放疗及敏感全身治疗的患者,应谨慎选择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肿瘤转移 肿瘤复发 局部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四肢骨巨细胞瘤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34
2
作者 郭卫 杨毅 +1 位作者 李晓 姬涛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77-182,共6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四肢骨巨细胞瘤不同手术方法的疗效。方法自1997年7月至2005年7月收治四肢骨巨细胞瘤128例,男65例,女63例;年龄17-64岁,平均32岁。股骨远端49例,股骨近端8例,胫骨近端37例,肱骨近端14例,桡骨11例,腓骨4例,跟骨... 目的回顾性分析四肢骨巨细胞瘤不同手术方法的疗效。方法自1997年7月至2005年7月收治四肢骨巨细胞瘤128例,男65例,女63例;年龄17-64岁,平均32岁。股骨远端49例,股骨近端8例,胫骨近端37例,肱骨近端14例,桡骨11例,腓骨4例,跟骨2例,胫骨远端1例,尺骨1例,指骨1例。Campanacci分级Ⅰ级29例、Ⅱ级67例、Ⅲ级32例。根据肿瘤的不同部位、放射线分级及患者年龄,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其中刮除后植骨或骨水泥填充37例,刮除后植骨内固定42例,腓骨代桡骨11例,瘤段切除人工关节置换33例,单纯切除不重建5例。结果随访期间未见严重并发症,3例出现切口渗液,3例出现假体迟发性感染。局部复发:刮除后植骨或骨水泥填充组5例(13.5%),刮除后植骨内固定组5例(11.9%),人工关节置换组2例(6.1%)。肺转移2例,均为肱骨近端骨巨细胞瘤,良、恶性各l例。1例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患者刮除术后10个月复发。结论对骨巨细胞瘤的治疗应根据肿瘤的部位、放射线分级及患者年龄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囊内切除适合于CampanacciⅠ、Ⅱ级骨巨细胞瘤,符合肿瘤治疗原则,具有较好的术后功能、较低的局部复发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瘤段切除适合于Campanacci Ⅲ级骨巨细胞瘤,与囊内切除相比局部复发率低,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可用于切除后无须重建的肿瘤、大的侵袭性病变或复发的骨巨细胞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瘤 四肢 刮除术 关节成形术 置换
原文传递
3D打印组配式骨盆假体重建骨盆肿瘤切除后骨缺损 被引量:26
3
作者 郭卫 王毅飞 +1 位作者 张熠丹 姬涛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1302-1311,共10页
目的 探讨骨盆肿瘤切除后理想的骨盆环及髋关节功能重建方法,验证3D打印技术用于骨盆重建的可行性.方法 2013年9月至2015年12月,共有35例患者接受骨盆肿瘤切除、3D打印组配式骨盆假体重建手术.根据En-neking骨盆外科分区方法确定切除及... 目的 探讨骨盆肿瘤切除后理想的骨盆环及髋关节功能重建方法,验证3D打印技术用于骨盆重建的可行性.方法 2013年9月至2015年12月,共有35例患者接受骨盆肿瘤切除、3D打印组配式骨盆假体重建手术.根据En-neking骨盆外科分区方法确定切除及重建部位:Ⅰ区3例、Ⅱ+Ⅲ区12例、Ⅰ+Ⅱ区5例、Ⅰ+Ⅱ+Ⅲ区2例、Ⅰ+Ⅱ+Ⅳ区10例、Ⅰ+Ⅱ+Ⅲ+Ⅳ区3例.重建方法:3例应用3D打印髂骨假体,12例使用3D打印标准半骨盆假体,20例使用3D打印钉-棒半骨盆假体.结果 35例患者均为整块切除.肿瘤切除边界达到广泛切除15例,边缘切除14例,囊内切除6例,肿瘤切除边界满意率为82.9%(29/35).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30个月,平均20.5个月.无瘤生存25例,带瘤生存5例,余5例因肿瘤转移而死亡.采用MSTS-93量表进行功能评价,30例存活患者末次随访时功能评分为9~26分,平均19.1分.3例应用髂骨假体重建者功能评分为20~25分,平均22.7分;12例应用标准半骨盆假体重建者为15~26分,平均19.8分;15例应用钉-棒半骨盆假体重建者为9~25分,平均17.7分.术后并发症包括7例切口延迟愈合及2例髋关节脱位,无一例发生深部感染.结论 应用3D打印技术制造骨盆假体有利于假体与截骨面的精确匹配及骨长入.短期随访结果证实应用3D打印组配式骨盆假体重建骨盆肿瘤切除后骨缺损的安全性高,不增加额外并发症,并可获得良好的功能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 肿瘤 假体植入 计算机辅助设计
原文传递
骨盆环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24
4
作者 姬涛 高相飞 +1 位作者 郭卫 郝智秀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625-1628,共4页
利用螺旋CT数据通过Mimics 12.0建立具有高度几何相似性的左、右骨盆、骶骨、股骨近端复合体的面模型,利用Abaqus 6.5进行实体建模。根据各单元CT值对有限元模型进行材料属性赋值,再根据解剖部位建立骨盆主要韧带。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 利用螺旋CT数据通过Mimics 12.0建立具有高度几何相似性的左、右骨盆、骶骨、股骨近端复合体的面模型,利用Abaqus 6.5进行实体建模。根据各单元CT值对有限元模型进行材料属性赋值,再根据解剖部位建立骨盆主要韧带。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 6.5对S1椎体上终板施加600 N静载荷模拟站立位骨盆受力环境,计算特征部位位移、最大应变及von Mises应力。有限元模型在静载荷下的特征部位应力、应变值基本能够反应骨盆特有的力学结构特性,模型的准确性较高。在几何外形近似的情况下,特征材料赋值建模能够提高有限元模型的计算准确性;在有限元计算时应通过更为接近生理状况下的边界及载荷条件进行模拟以提高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重建 有限元法 骨盆环
下载PDF
中国骶骨肿瘤外科治疗的进步 被引量:23
5
作者 郭卫 尉然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18年第4期241-251,共11页
骶骨肿瘤为少见肿瘤,其中原发肿瘤更为少见。骶骨原发肿瘤病理类型中以脊索瘤最多见,其次为骨巨细胞瘤及骶骨部位的神经源性肿瘤;同时,骶骨亦为继发性肿瘤好发部位之一,主要为转移癌[1]。骶骨肿瘤的治疗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由于骶骨解... 骶骨肿瘤为少见肿瘤,其中原发肿瘤更为少见。骶骨原发肿瘤病理类型中以脊索瘤最多见,其次为骨巨细胞瘤及骶骨部位的神经源性肿瘤;同时,骶骨亦为继发性肿瘤好发部位之一,主要为转移癌[1]。骶骨肿瘤的治疗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由于骶骨解剖结构复杂,同时其与大血管、重要脏器毗邻,术中出血汹涌,手术风险高。由于在骶骨部位难以达到广泛切除边缘,因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骨肿瘤 外科治疗 骨原发肿瘤 中国 神经源性肿瘤 骶骨部位 骨巨细胞瘤 继发性肿瘤
下载PDF
体位对初次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隐性失血的影响 被引量:20
6
作者 郭兵 陈小杰 郭卫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05-306,共2页
[目的]探讨术后患肢体位对初次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隐性失血的影响。[方法]北大人民医院骨关节中心自2012年3月~2012年5月共实施单侧初次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A组:术后6 h髋、膝关节均完全伸直位。B组:术... [目的]探讨术后患肢体位对初次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隐性失血的影响。[方法]北大人民医院骨关节中心自2012年3月~2012年5月共实施单侧初次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A组:术后6 h髋、膝关节均完全伸直位。B组:术后6 h患肢屈髋30°、屈膝70°,计算所有患者的术后隐性失血量。[结果]A组术后平均隐性失血量为(480.23±57.64)ml,占总失血量的48.3%。B组术后平均隐性失血量为(315.23±56.32)ml,占总失血量的31.4%。两组之间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后体位不同可以明显影响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隐性失血量,术后6 h患肢屈髋30°、屈膝70°位可有效减少关节置换术后的引流量,有助于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位 隐性失血 初次人工全膝关节置换
原文传递
肢体恶性骨肿瘤保肢治疗的方法及原则 被引量:19
7
作者 郭卫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24-827,共4页
恶性骨肿瘤的治疗已进入一个比较成熟的阶段,新辅助化疗及广泛性切除的理念已得到广泛推广。保肢手术已成为治疗肢体恶性骨肿瘤的经典方法,新辅助化疗能早期消灭微小转移灶并能缩小原发肿瘤,有利于随后的保肢治疗,还可能通过评估肿瘤对... 恶性骨肿瘤的治疗已进入一个比较成熟的阶段,新辅助化疗及广泛性切除的理念已得到广泛推广。保肢手术已成为治疗肢体恶性骨肿瘤的经典方法,新辅助化疗能早期消灭微小转移灶并能缩小原发肿瘤,有利于随后的保肢治疗,还可能通过评估肿瘤对化疗的反应,提供体内化疗敏感性试验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恶性肿瘤 保肢治疗
下载PDF
25例骨嗜酸性肉芽肿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16
8
作者 曲华毅 郭卫 +2 位作者 唐顺 李晓 柳剑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57-161,167,共6页
目的:讨论骨嗜酸性肉芽肿的影像学特点及治疗,对该病的诊断、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进行总结。方法:分析1998年7月至2005年7月本院手术治疗的25例经病理证实的骨嗜酸性肉芽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25例患者均经手术治疗。对患者... 目的:讨论骨嗜酸性肉芽肿的影像学特点及治疗,对该病的诊断、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进行总结。方法:分析1998年7月至2005年7月本院手术治疗的25例经病理证实的骨嗜酸性肉芽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25例患者均经手术治疗。对患者随访8个月至6年,平均随访33个月。复查结果表明患者病灶均明显修复,未见病灶复发。结论:骨嗜酸性肉芽肿的影像学表现多种多样。部分病变有一定的特征性表现,具有诊断价值。外科治疗对该病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手段。多数患者单纯肿瘤刮除植骨,或者骨水泥填充即可治愈肿瘤,部分患者病变具有较强的侵袭性,结合化疗可以控制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性肉芽肿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肿瘤型人工膝关节置换治疗膝关节骨肉瘤疗效及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15
9
作者 郭卫 王现海 +1 位作者 李大森 杨毅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825-828,共4页
目的总结近年肿瘤型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1997年7月至2004年7月,对117例膝关节周围骨肉瘤患者实施广泛切除后人工关节置换术,其中男性66例,女性51例,年龄13~57岁;部位包括股骨远端65例,胫骨近端52例。19例患者使用灭... 目的总结近年肿瘤型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1997年7月至2004年7月,对117例膝关节周围骨肉瘤患者实施广泛切除后人工关节置换术,其中男性66例,女性51例,年龄13~57岁;部位包括股骨远端65例,胫骨近端52例。19例患者使用灭活肿瘤骨结合人工假体复合重建缺损,25例患者使用了异体骨人工关节复合体。所有成骨肉瘤患者术前均行2个循环的规范化疗。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5年(1~8年)。发生并发症情况:5例患者假体柄折断(2例为进口假体,3例为国产假体);19例患者假体迟发性感染(17例为国产假体,2例为进口假体);3例患者出现假体松动;9例患者移植物与宿主骨接合处不愈合,由于内固定坚固,患者可以行走;2例患者出现了异体骨吸收;2例患者发生假体下沉;1例患者出现了骨折。肿瘤局部控制:7例患者在术后0.5~2.0年内局部复发,其中4例为软组织肿瘤复发,而后接受肿瘤再切除,另3例截肢。结论肿瘤型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可保留较好的膝关节功能,达到保肢术规定的局部复发率要求。但由于其仍存在较高并发症发生率,仍有待进一步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关节成形术 置换 灭活骨 复合关节
原文传递
骶骨肿瘤伤口相关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与对策 被引量:14
10
作者 曲华毅 郭卫 杨荣利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12-215,共4页
[目的]总结骶骨肿瘤术后伤口相关并发症类型及相应危险因素,探讨骶骨肿瘤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为降低骶骨肿瘤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提供依据。[方法]对1997年8月~2008年6月进行手术切除的302例骶骨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总结骶骨肿瘤术... [目的]总结骶骨肿瘤术后伤口相关并发症类型及相应危险因素,探讨骶骨肿瘤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为降低骶骨肿瘤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提供依据。[方法]对1997年8月~2008年6月进行手术切除的302例骶骨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总结骶骨肿瘤术后常见并发症的类型、相关危险因素及相应处理措施。[结果]骶骨肿瘤患者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为切口不愈合、切口感染、脑脊液漏及内脏损伤及术后大出血。切口局部发生延迟愈合的46例,占15.2%。深部感染31例,占10.3%,内脏损伤12例,占0.4%。术后伤口不愈合、术后伤口感染及内脏损伤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肿瘤直径大于10 cm、二次手术及放疗。术后11例患者出现大出血,其中7例患者经介入治疗病情稳定,2例患者伤口加压包扎,加快输血,病情稳定,2例患者术后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1例患者术后出现多发内脏转移及骨转移死亡。术后大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肿瘤直径大于10 cm、进行肿瘤切刮术及肿瘤累及S2及以上。脑脊液漏患者18例,占0.6%,放疗及二次手术是出现脑脊液漏的主要原因。[结论]充分了解骶骨肿瘤患者的手术风险因素有助于判断术后的情况,术前积极的防范及术后有效的预防及处理可以降低手术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骨 肿瘤 手术 并发症
原文传递
恶性骨肿瘤保肢治疗的原则及问题 被引量:13
11
作者 郭卫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CAS 2007年第5期257-260,共4页
关键词 肢体恶性骨肿瘤 保肢治疗 保肢手术 肢体功能 局部复发 保留功能 生存率
原文传递
肿瘤型人工关节置换术 被引量:11
12
作者 郭卫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67-672,共6页
关于肢体恶性骨肿瘤患者的治疗,由于有效的化学治疗(化疗)和重建技术的发展, 保肢手术已经成为一种规范化的治疗手段[1].新辅助化疗的开展为保肢治疗创造了条件,术前化疗是保肢手术的前提.术前化疗能使肿瘤体积缩小、分界清楚,血管减... 关于肢体恶性骨肿瘤患者的治疗,由于有效的化学治疗(化疗)和重建技术的发展, 保肢手术已经成为一种规范化的治疗手段[1].新辅助化疗的开展为保肢治疗创造了条件,术前化疗是保肢手术的前提.术前化疗能使肿瘤体积缩小、分界清楚,血管减少,坏死增加等[2].肢体恶性骨肿瘤切除后,肿瘤型人工关节置换已经成为最常采用的骨缺损替代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保肢 关节成形术 置换
下载PDF
膝关节定制型肿瘤假体的翻修 被引量:11
13
作者 汤小东 郭卫 +2 位作者 杨荣利 燕太强 曲华毅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10,共6页
目的通过对膝关节定制型肿瘤假体的翻修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手术技术和翻修原因,明确翻修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以及假体生存和功能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6月-2007年6月收治的33例膝关节定制型肿瘤假体置换术后再次翻修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通过对膝关节定制型肿瘤假体的翻修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手术技术和翻修原因,明确翻修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以及假体生存和功能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6月-2007年6月收治的33例膝关节定制型肿瘤假体置换术后再次翻修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7例,女16例;年龄16~67岁,平均33.1岁。骨肉瘤17例,骨巨细胞瘤11例,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2例,软骨肉瘤、滑膜肉瘤、脂肪肉瘤各1例。肿瘤部位:股骨远端22例,胫骨近端11例。翻修术与置换术间隔时间为6~180个月,平均45.3个月。翻修原因:肿瘤局部复发2例,假体周围感染8例,假体无菌性松动7例,创伤后假体周围骨折伴松动1例,假体柄折断6例,假体铰链机构失败9例。6例假体周围感染者,将原假体取出后行二期假体翻修;其余患者均行一期翻修。翻修假体均采用骨水泥固定假体,其中2例残留髓腔长度短于翻修假体柄,用异体骨段移植复合假体植入。结果17例两次手术均于同一医院进行的患者,首次置换手术时间为(149.8±40.5)min,翻修术为(189.9±43.8)min;置换术出血量为(605.2±308.0)mL,翻修术为(834.1±429.9)mL;以上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76个月,平均45.1个月。2例行异体骨移植者分别于术后1年半和2年达骨性愈合。3例于翻修术后12~24个月死于肺转移;3例发生肺转移,随访期间带瘤生存。术后30例存活患者9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30%;其中浅表感染2例,深部感染5例,机械性并发症2例。7例发生假体失败,失败率为23.3%。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翻修假体5年生存率为68.6%。翻修术前患者肢体功能根据1993年美国骨肿瘤学会评分系统(MSTS93)评分为57.1%±10.6%,术后6个月为73.6%±1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膝关节定制型肿瘤假体的翻修主要原因是机械性问题和感染,翻修手术虽较复杂,具有一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肿瘤 定制型关节假体 关节置换术 翻修术
原文传递
多中心成骨肉瘤的治疗 被引量:11
14
作者 郭卫 李大森 +3 位作者 沈丹华 杨毅 唐顺 董森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76-380,共5页
目的探讨多中心成骨肉瘤的治疗方法。方法1998年1月至2005年6月治疗多中心成骨肉瘤患者9例,男7例,女2例。9例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病理学检查均证实多中心成骨肉瘤的诊断。其中6例患者初诊时即存在多发骨肉瘤病灶;3例初诊时为... 目的探讨多中心成骨肉瘤的治疗方法。方法1998年1月至2005年6月治疗多中心成骨肉瘤患者9例,男7例,女2例。9例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病理学检查均证实多中心成骨肉瘤的诊断。其中6例患者初诊时即存在多发骨肉瘤病灶;3例初诊时为单一骨肉瘤病灶,而后分别在确诊6、8、11个月出现第二处骨肉瘤病灶。1例患者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其余8例患者接受阿霉素60mg/m2、顺铂100mg/m2、氨甲蝶呤8~12g/m2、长春新碱1.4mg/m2、异环磷酰胺12.5g/m2化疗1周期。化疗后根据病灶数目、部位以及对化疗的反应等决定包括手术、化疗在内的进一步治疗方案。对病灶数目较少、病灶可广泛切除的患者,如果化疗反应好,则在化疗的基础上广泛切除肿瘤,手术原则同单发性骨肉瘤;如果全身病灶数目多、部分病灶位于中轴骨等不易广泛切除的部位,则根据病情采取适当的姑息手术。对上述化疗反应差的患者,应用三氧化二砷、紫杉醇、VP-16化疗。结果放弃治疗的1例患者于确诊5个月后死于肿瘤引起的全身衰竭,5例初诊存在多发骨肉瘤病灶的患者平均生存时间9.8个月,其中2例对化疗反应好且完成4周期以上化疗的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为15个月,对化疗反应差以及未能完成化疗的3例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仅为7.1个月。3例病灶不同时出现的多中心成骨肉瘤患者平均随访2年,2例带瘤生存,无肺转移;1例无瘤生存。结论多中心成骨肉瘤预后较差,经积极的化疗,能够延长患者生命,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肉瘤 骨肉瘤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原文传递
髋臼周围肿瘤切除后的功能重建 被引量:10
15
作者 郭卫 姬涛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9-194,共6页
骨盆肿瘤切除术后骨盆环的重建十分必要,这种重建对于患者术后的坐、立和行走功能非常重要.髋臼部位肿瘤多数为髂骨或耻、坐骨同时受累.常见肿瘤包括软骨肉瘤、骨巨细胞瘤、Ewing肉瘤、成骨肉瘤等[1-3].半骨盆截肢可以达到根治性切除的... 骨盆肿瘤切除术后骨盆环的重建十分必要,这种重建对于患者术后的坐、立和行走功能非常重要.髋臼部位肿瘤多数为髂骨或耻、坐骨同时受累.常见肿瘤包括软骨肉瘤、骨巨细胞瘤、Ewing肉瘤、成骨肉瘤等[1-3].半骨盆截肢可以达到根治性切除的目的,但因为丧失了患侧肢体,患者多难以接受.近20年来,随着诊断技术、新辅助化疗的发展及肿瘤外科切除原则的建立,骨盆肿瘤的切除及功能重建有了很大的进步.目前,可选择的髋臼重建方法有:瘤骨灭活再植、异体半骨盆移植及人工半骨盆假体重建等[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周围肿瘤 功能重建 切除后 EWING肉瘤 切除术后 骨盆肿瘤 骨巨细胞瘤 根治性切除
原文传递
骨样骨瘤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9
16
作者 李广学 郭卫 +2 位作者 唐顺 李晓 齐典文 《中国骨伤》 CAS 2010年第8期629-631,共3页
目的:研究骨样骨瘤的临床特点以及外科治疗效果,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至2009年10月确诊的35例骨样骨瘤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5例,女10例,平均发病年龄21岁(6~49岁)。最常见的部位为胫骨(13例)和股骨(7例)。发病至确诊... 目的:研究骨样骨瘤的临床特点以及外科治疗效果,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至2009年10月确诊的35例骨样骨瘤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5例,女10例,平均发病年龄21岁(6~49岁)。最常见的部位为胫骨(13例)和股骨(7例)。发病至确诊时间平均为12个月(1~24个月),典型的症状为疼痛,夜间加重,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可缓解,影像学表现为一圆形或卵圆形的瘤巢。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治疗:单纯肿瘤切除9例,肿瘤刮除或切除人工骨或自体骨植骨19例,肿瘤刮除或切除植骨固定7例。结果:术后平均随访49个月(2个月~12年),所有患者疼痛症状均消失,未见病灶复发。1例术后4个月出现胫骨病理性骨折,经钢板螺钉内固定后治愈。1例术后5年窦道形成,行窦道切除、髓内钉取出、清创术后治愈。结论:根据典型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骨样骨瘤的诊断并不困难,为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预防远期并发症,确诊后应尽早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瘤 骨样 诊断 治疗 外科手术
下载PDF
股骨近端良性肿瘤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9
17
作者 汤小东 郭卫 +3 位作者 杨荣利 曲华毅 杨毅 姬涛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2008年第2期124-128,共5页
目的通过对股骨近端良性肿瘤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总结肿瘤学和功能学结果,探讨其外科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1998年5月—2006年6月我中心手术治疗股骨近端良性病变共88例,男性54例,女性34例,平均年龄28岁。疾病种类主要包括纤维异样增殖... 目的通过对股骨近端良性肿瘤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总结肿瘤学和功能学结果,探讨其外科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1998年5月—2006年6月我中心手术治疗股骨近端良性病变共88例,男性54例,女性34例,平均年龄28岁。疾病种类主要包括纤维异样增殖症、骨囊肿和骨巨细胞瘤。手术方式:3例仅接受活检,17例行肿瘤病灶外整块切除,68例行病灶内刮除;其中54例进行了内固定,12例接受人工关节假体置换。结果平均随访58个月,9例囊内刮除病例(9/85,11.7%)出现局部复发,包括6例纤维异样增殖症,1例骨囊肿,1例动脉瘤样骨囊肿,1例骨巨细胞瘤;其中1例人工假体置换病例出现了深部感染,3例单纯病灶刮除、未行内固定患者出现术后骨折。术后MSTS93评分平均27.3分。结论对股骨近端良性肿瘤进行适当的刮除植骨内固定通常可以达到较低的复发率和较好的功能。人工关节置换可用于侵袭性或反复复发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 良性肿瘤 外科治疗 内固定 假体置换
下载PDF
中国骨科肿瘤专业的发展与展望 被引量:8
18
作者 郭卫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3-28,共6页
随着近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国骨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取得了长足的进步。1985年成立的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肿瘤学组标志着我国骨肿瘤专业化的形成,自此国内骨肿瘤规范化治疗的理念获得大范围的推广。多种保肢技术、脊柱整块切除术、... 随着近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国骨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取得了长足的进步。1985年成立的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肿瘤学组标志着我国骨肿瘤专业化的形成,自此国内骨肿瘤规范化治疗的理念获得大范围的推广。多种保肢技术、脊柱整块切除术、人工骨盆置换术的开展及骶骨肿瘤的规范化治疗、出血控制措施等方面的进展,明显提高了骨肿瘤治疗的手术效果和安全性,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近年来,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诊疗水平不断提高,立体定向放疗技术的发展、新材料的应用及大数据与医学的紧密结合,使骨肿瘤的诊治进入一个全新的精准治疗和个体化治疗的新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分子靶向治疗 保肢 三维打印
原文传递
骨纤维结构不良发病机制及外科治疗现状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军 李大森 +1 位作者 杨毅 郭卫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1596-1600,共5页
骨纤维结构不良是一类良性骨病变,其发病机制和外科治疗的预后仍存在争议。骨纤维结构不良的发病机制包括基因突变,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变异,内分泌异常和骨发育异常。股骨是骨纤维结构不良最常累及的部位,股骨纤维结构不良的分型目前缺乏... 骨纤维结构不良是一类良性骨病变,其发病机制和外科治疗的预后仍存在争议。骨纤维结构不良的发病机制包括基因突变,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变异,内分泌异常和骨发育异常。股骨是骨纤维结构不良最常累及的部位,股骨纤维结构不良的分型目前缺乏较为公认的分型方式。植骨材料和手术方式的选择目前仍存在争议。本综述旨在对骨纤维结构不良发病机制和外科治疗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为该疾病的外科治疗提供较为全面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纤维结构不良 发病机制 外科治疗
原文传递
硬纤维瘤病的临床特点及术后复发相关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永峰 郭卫 +2 位作者 姬涛 李广学 佘艳春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1771-1775,共5页
[目的]分析硬纤维瘤病临床特点、手术治疗的术后复发率及探讨影响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本院骨肿瘤科2000年7月-2008年12月收治的有完整随访资料的57例腹壁外硬纤维瘤病,首次就诊情况为初发的22例、复发的35例,分析硬纤维病的... [目的]分析硬纤维瘤病临床特点、手术治疗的术后复发率及探讨影响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本院骨肿瘤科2000年7月-2008年12月收治的有完整随访资料的57例腹壁外硬纤维瘤病,首次就诊情况为初发的22例、复发的35例,分析硬纤维病的疾病分布特征,选取与硬纤维瘤病术后复发可能相关的变量进行统计学分析,变量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就诊情况(初发或复发)、部位、肿瘤大小、侵犯重要血管神经(有或无)、切缘质量及术后随访时间等8个因素。[结果]所有57例患者均获得完整随访,随访时间12~113个月,平均39个月。本组病例总的术后复发率为43.86%,其中初发组为36.36%,复发组为48.57%;术后复发时间初发组为8~23个月,平均时间为16.38个月;复发组为4~26个月,平均时间为15.0个月。患者的性别、年龄、就诊情况、肿瘤部位、肿瘤大小及随访时间的分组对肿瘤的复发与否无统计学差异,这些因素与肿瘤的复发无相关性;肿瘤有无侵犯重要血管神经、切缘质量的两组间对肿瘤的复发与否有统计学差异,侵犯重要血管神经组的术后复发率要高于未侵犯组、切缘质量为RO的复发率低于R1/2(P〈0.05)。[结论]硬纤维瘤病术后有很高的局部复发率,硬纤维瘤侵犯重要血管神经与手术切缘质量是影响术后复发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纤维瘤病 侵袭性纤维瘤 复发 手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