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8篇文章
< 1 2 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前列腺炎细菌及免疫学研究 被引量:147
1
作者 胡小朋 白文俊 +1 位作者 朱积川 王晓峰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9-31,共3页
目的 了解慢性前列腺炎细菌感染情况 ,提高治疗水平。 方法 对 132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行尿及前列腺液细菌五步培养法、药物敏感试验及前列腺液免疫球蛋白IgA和lgG测定 ,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对部分患者进行治疗。 结果 前列腺液细菌... 目的 了解慢性前列腺炎细菌感染情况 ,提高治疗水平。 方法 对 132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行尿及前列腺液细菌五步培养法、药物敏感试验及前列腺液免疫球蛋白IgA和lgG测定 ,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对部分患者进行治疗。 结果 前列腺液细菌培养阳性者 74例 ,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 32例 (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 5例 ) ,表皮葡萄球菌 17例 ,大肠杆菌 10例 ,其它细菌 15例 ;细菌培养阴性者 5 8例。细菌培养阳性者前列腺液中IgG和IgA分别平均为 1.12 g/L和 0 .32 g/L(n =34 ) ,显著高于细菌培养阴性者 (0 .2 3g/L和 0 .0 2 g/L ,n =37;P =0 .0 31和P =0 .0 36 )。 结论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细菌培养阳性率较高 (5 6 .1% ) ,以革兰阳性菌多见 (6 6 .2 % ) ,细菌可能来源于女性生殖道。下尿路细菌定位诊断可简化为“两杯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前列腺炎 细菌学 免疫学 研究
原文传递
低容量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43
2
作者 吴士彬 朱海涛 冀荣俊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85-186,共2页
目的 探讨低容量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low volumeTU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 对 76例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采用标准TURP(39例 )和低容量TURP(37例 )手术治疗。对 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膀胱冲洗时... 目的 探讨低容量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low volumeTU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 对 76例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采用标准TURP(39例 )和低容量TURP(37例 )手术治疗。对 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膀胱冲洗时间、手术并发症、术后IPSS、最大尿流率(Qmax)、剩余尿量变化值等进行比较。 结果 标准TURP组和低容量TURP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6 7.5± 18.2 )、(16 .4± 3.5 )min(P =0 .0 11) ;术中出血量分别为 (15 8.4± 4 7.3)、(5 4 .7± 2 5 .2 )ml(P =0 .0 13) ;术后膀胱冲洗时间分别为 (4 .9± 1.8)、(1.3± 0 .5 )d(P =0 .0 2 9) ;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 (7.6± 2 .9)、(2 .4± 1.3)d(P =0 .0 37)。IPSS评分分别降低 19.3± 7.6、15 .3± 9.7(P =0 .4 6 ) ;剩余尿量分别减少(134.9± 6 8.6 )、(16 3.8± 94 .5 )ml(P =0 .17) ;最大尿流率分别增加 (13.4± 8.8)、(11.7± 9.1)ml/s(P =0 .79)。 37例低容量TURP病例中 31例随访 2~ 18个月 ,平均 10个月 ,疗效满意。 结论 低容量TURP治疗BPH有效 ,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等优点 ,增加了高危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容量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外科治疗 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 临床观察 术中出血 并发症
原文传递
中国早泄患者性功能评价表对早泄患者的多维评估 被引量:135
3
作者 袁亦铭 辛钟成 +4 位作者 金泰乙 贺占举 郭应禄 姜辉 朱积川 《中国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5期302-306,共5页
目的 评估中国早泄患者性功能评价表(CIPE)对早泄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以早泄为主诉患者和性功能正常的健康人,分别填写CIPE,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早泄患者167例,射精潜伏期平均(1.6±1.2)min,正常对照组114例,射精潜伏期平均(10.... 目的 评估中国早泄患者性功能评价表(CIPE)对早泄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以早泄为主诉患者和性功能正常的健康人,分别填写CIPE,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早泄患者167例,射精潜伏期平均(1.6±1.2)min,正常对照组114例,射精潜伏期平均(10.2±9.5)min,两组,CIPE 10项目平均积分分别为(26.7±4.6)分和(41.9±4.0)分,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1)。回归相关分析结果,CIPE 10项问题中筛选出CIPE-5 5项问题包括射精潜伏期、患者性生活满意度、配偶性生活满意度、射精控制困难程度及焦虑紧张程度等与早泄显著相关(P<0.001)。同时早泄患者可分类轻度20.4%(>13分),中度53.4%(10~13分),重度26.2%(5~9分)。结论 CIPE有利于临床上评估早泄患者性功能,并提供较客观的量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泄 中国早泄患者性功能评价表 射精潜伏期 满意度
原文传递
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的合并症 被引量:111
4
作者 白文俊 王晓峰 +7 位作者 朱积川 侯树坤 张小东 曲星珂 刘士军 姜辉 许克新 徐涛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38-39,共2页
报告57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在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TUVP)治疗中发生6例次(10.5%)合并症,其中TUR综合征1例(1.8%),术后继发膀胱出血1例(1.8%),术后膀胱颈挛缩2例(3.5%)及尿道外口狭窄2例(... 报告57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在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TUVP)治疗中发生6例次(10.5%)合并症,其中TUR综合征1例(1.8%),术后继发膀胱出血1例(1.8%),术后膀胱颈挛缩2例(3.5%)及尿道外口狭窄2例(3.5%)。分析了其发生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电汽化 并发症 膀胱出血
原文传递
膀胱过度活动症症状评分表对中国OAB患者结果评估的重复信度及与其他症状评分工具间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105
5
作者 许克新 汪磊 +5 位作者 王晓峰 那彦群 叶章群 黄翼然 宋波 孔垂泽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727-731,共5页
目的评估中文版膀胱过度活动症(OAB)症状评分表(OABSS)对中国OAB患者症状评估的重复信度及与其他评分工具间的相关性。方法50例OAB患者分别于第0天和第(14±2)天填写2次OABSS、患者感知膀胱症状情况分级量表(PPBC)、国际前... 目的评估中文版膀胱过度活动症(OAB)症状评分表(OABSS)对中国OAB患者症状评估的重复信度及与其他评分工具间的相关性。方法50例OAB患者分别于第0天和第(14±2)天填写2次OABSS、患者感知膀胱症状情况分级量表(PPBC)、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表(IPSS)及3d排尿日志卡。采用内部相关系数(ICC)评价基线(0d)和2周后OABSS问卷表总评分间的相关程度,采用加权Kappa系数评估OABSS各问题评分问的相关程度,采用Cronbach’sα系数计算OABSS的内部信度;分别计算基线和2周后OABSS问卷表总评分与3d排尿日志卡中临床变量、IPSS总评分、IPSSQOL评分及PPBC评分之间的Pearson或Spearman相关系数。结果OABSS总评分的ICC为0.9172,各项评分的加权Kappa系数为0.5902~0.9274,基线与2周后OABSS的Cronbach’sα系数分别为0.3069和0.3285;OABSS与排尿日志卡上的临床变量间(日平均排尿次数除外)Pearson相关系数为0.2643-0.6900;与IPSS总评分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4734和0.4929,Spearman相关系数为0.4133和0.4149;与PPBC的Spearman相关系数为0.4083和0.4127。结论中文版OABSS对中国0AB患者结果评估的重复信度较好,与排尿日志卡上的临床变量、IPSS总评分以及PPBC之间的相关程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过度活动症 膀胱过度活动症症状评分表 患者感知膀胱症状情况分级量表 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表 重复信度
原文传递
两步法建立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3052例临床报告 被引量:79
6
作者 杨波 李建兴 +2 位作者 胡卫国 黄晓波 王晓峰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47-450,共4页
目的:探讨两步法建立标准皮肾通道的经皮肾镜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自2006年6月至2008年12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应用B超引导下穿刺,两步法建立标准通道的经皮肾镜碎石、清石技术治疗上尿路结石患者3052例,共3366侧上尿路结... 目的:探讨两步法建立标准皮肾通道的经皮肾镜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自2006年6月至2008年12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应用B超引导下穿刺,两步法建立标准通道的经皮肾镜碎石、清石技术治疗上尿路结石患者3052例,共3366侧上尿路结石,其中包括:孤立肾108例,肾盏憩室合并结石68例,马蹄肾44例,脊柱畸形26例,海绵肾24例,移植肾1例,结石负荷(长径)(47.2±35.6)mm。结果:3052例患者共行两步法建立标准通道的经皮肾镜碎石术(PNL)3740例次。3730例次(99.4%)一期成功建立通道完成手术。单通道手术的3348例次(89.5%),2通道366例次(9.7%),3通道26例次(0.7%)。平均手术时间(68.4±30.9)min,平均首个通道建立时间(17.6±11.1)min,平均结石处理时间为(35.0±55.3)min。一期手术净石率:单发结石为100%,多发结石与鹿角状结石为72.3%,374例(11.1%)再次接受手术清除残余结石,最终手术净石率88.6%。术中和术后的并发症主要是出血,术中和术后接受输血患者52例(1.4%),其中12例(0.3%)行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1例(0.03%)接受肾切除手术控制出血。毗邻脏器损伤罕见:气胸3例(0.08%),无肠道、肝或脾等腹腔脏器损伤,腹膜后尿或灌注液的外渗有19例(0.5%),未出现感染性休克的病例。结论:两步法建立标准通道的经皮肾镜技术对于上尿路结石的治疗是有效而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结石 碎石术 肾造口术 经皮
下载PDF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IL-6和IL-8表达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50
7
作者 叶海云 侯树坤 +1 位作者 白文俊 邓庆平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79-281,共3页
目的 探讨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中IL 6和IL 8的变化与慢性前列腺炎类型、症状和前列腺液白细胞计数的相关关系。 方法 以两杯法尿液细菌培养、前列腺液常规检查和NIH CPSI评分 ,将 10 2例前列腺炎患者分型。放免分析法测定患者和... 目的 探讨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中IL 6和IL 8的变化与慢性前列腺炎类型、症状和前列腺液白细胞计数的相关关系。 方法 以两杯法尿液细菌培养、前列腺液常规检查和NIH CPSI评分 ,将 10 2例前列腺炎患者分型。放免分析法测定患者和 2 8例正常对照者前列腺液中IL 6和IL 8含量 ,比较结果并进行相关分析。 结果  90例前列腺炎患者 (Ⅱ、ⅢA、Ⅳ型 )前列腺液IL 6和IL 8水平分别为 ( 0 .5 1± 0 .5 7)ng ml和 ( 10 .75± 7.96 )ng ml,高于正常对照组的 ( 0 .32± 0 .5 1)ng ml和( 4.5 6± 5 .6 8)ng ml(P <0 .0 5和P <0 .0 1)。Ⅱ型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IL 6和IL 8水平与ⅢA型和Ⅳ型者比较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白细胞计数与IL 8水平呈正相关(r=0 .5 2 9,P <0 .0 1)。前列腺液IL 6和IL 8水平与NIH CPSI评分无相关性 (P >0 .0 5 )。 结论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IL 6和IL 8表达增高 ,并参与前列腺的炎症反应。前列腺液IL 6和IL 8水平可作为慢性前列腺炎的诊断依据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前列腺炎 前列腺液 IL-6 IL-8 表达
原文传递
视觉模拟版IPSS评分表的应用评价 被引量:58
8
作者 邓燕青 张春芳 +5 位作者 李晓丹 王佳 耿紫娴 张晓威 徐涛 王晓峰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691-694,共4页
目的评估视觉模拟版IPSS评分表(VAS—IPSS)对BPH患者的应用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选择未经治疗的BPH患者390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应用标准版IPSS和VAS—IPSS进行评分,2组分别再随机分为2个亚组,其中标准版IPSS组分为标准无讲解... 目的评估视觉模拟版IPSS评分表(VAS—IPSS)对BPH患者的应用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选择未经治疗的BPH患者390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应用标准版IPSS和VAS—IPSS进行评分,2组分别再随机分为2个亚组,其中标准版IPSS组分为标准无讲解组(A组)和标准讲解组(B组),VAS—IPSS组分为图示无讲解组(C组)和图示讲解组(D组)。讲解组在每次填写表格时接受医务人员对表格中描述性语言进行讲解,无讲解组由患者自行填写。间隔2周后,重复填写IPSS表,讲解组仍由医务人员进行讲解并协助填写。计算各组数据的组内相关系数(ICC),并用线性回归法探讨患者生活质量得分的最佳预测因子。结果A、B、C、D组的ICC系数分别为0.87(95% CI 0.72~0.94),0.88(95% CI 0.74~0.95),0.82(95%CI 0.59~0.92),0.97(95%(210.93~0.99)。A组的最佳预测因子为尿频(F=14.70,P=0.010),其次为夜尿(F=12.10,P=0.000)、尿急(F=11.80,P=0.000);B组最佳预测因子为夜尿(F=6.02,P=0.020),其次为尿不尽(F=5.79,P=0.008);C组最佳预测因子为夜尿(F=30.98,P=0.000),其次为尿不尽感(F=22.42,P=0.000);D组最佳预测因子为夜尿(F=20.20,P=0.000),其次为尿不尽感(F=18.00,P=0.000),尿线细(F=15.30,P=0.000)。结论VAS—IPSS的重测信度较标准版IPSS更为良好稳定,医务人员对评分条目的解释能够进一步提高VAS-IPSS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SS评分 视觉模拟 临床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近5年来中国11个城市门诊勃起功能障碍患者的流行病学变化 被引量:57
9
作者 刘德风 姜辉 +3 位作者 洪锴 赵连明 马潞林 朱积川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24-726,共3页
目的:研究5年来就诊的勃起功能障碍(ED)患者中流行病学变化及其原因。方法:于2003年和2008年先后2次对全国11个城市医院就诊的ED患者采取问卷调查,就患者的年龄、病程、ED程度、吸烟与饮酒状况、高血压、冠心病和糖尿病等伴随疾病的发... 目的:研究5年来就诊的勃起功能障碍(ED)患者中流行病学变化及其原因。方法:于2003年和2008年先后2次对全国11个城市医院就诊的ED患者采取问卷调查,就患者的年龄、病程、ED程度、吸烟与饮酒状况、高血压、冠心病和糖尿病等伴随疾病的发病率、患者的性生活满意度、勃起功能等方面进行调查。结果:在800多份问卷中,5年来到医院门诊就诊的ED患者的年龄构成几乎不变,其中30~50岁的ED患者占60%以上,但更多长病程的ED患者来就诊,其中病程为5~10年的患者比5年前上升了约13%;中度和重度的ED患者分别从5年前的24.1%和20.4%上升到42.9%和29.9%;吸烟和饮酒的患者均比5年前至少增加了10%;伴随疾病中除心脏病无显著变化外,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病率都比5年前显著增长,分别从11.5%和9.4%增加到16.2%和13.5%;患者的性生活满意度明显下降,性生活不满意的比例从5年前的57.6%上升到73.3%。结论:5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男性追求更高的性生活质量,同时关于性生活等科普知识的普及已见成效;但各种不良生活习惯和影响勃起功能疾病的增加,使ED的发病率和疾病程度都有所增加,在ED的预防和早期诊治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勃起功能障碍 流行病学 城市
下载PDF
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诊断和处理(附47例报告) 被引量:56
10
作者 白文俊 朱积川 +1 位作者 王晓峰 侯树坤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1-33,共3页
目的 提高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诊治水平。 方法 回顾性分析47 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输尿管癌病例,对诊治中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 结果 肉眼血尿、腰痛和肾积水是本病三大临床表现,CT、B超和尿细胞学检查的阳性率分别为57.1... 目的 提高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诊治水平。 方法 回顾性分析47 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输尿管癌病例,对诊治中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 结果 肉眼血尿、腰痛和肾积水是本病三大临床表现,CT、B超和尿细胞学检查的阳性率分别为57.1% 、40 .9 % 和37 .0 % ,42 例患者分别接受了5种手术治疗,34 例获得随访,5 年生存率为33 .3% 。 结论 重视老年人单侧腰痛和肾积水可能早期诊断原发性输尿管癌,对不明原因的肾积水应追查其原因,老年人输尿管息肉和输尿管狭窄病变应慎重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肿瘤 诊断 治疗 病例报告
原文传递
中国部分市县肾癌及泌尿系其他恶性肿瘤发病趋势比较研究 被引量:53
11
作者 马建辉 李鸣 +2 位作者 张思维 那彦群 陈万青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511-514,共4页
目的探讨肾和泌尿系统其他癌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整理中国大陆30个肿瘤登记处1988—2002年15年间肾癌及泌尿系其他恶性肿瘤发病登记的数据资料,选取数据较齐全的北京、天津、上海、武汉、哈尔滨、河北磁县、江苏启东、浙江嘉善、... 目的探讨肾和泌尿系统其他癌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整理中国大陆30个肿瘤登记处1988—2002年15年间肾癌及泌尿系其他恶性肿瘤发病登记的数据资料,选取数据较齐全的北京、天津、上海、武汉、哈尔滨、河北磁县、江苏启东、浙江嘉善、广西扶绥、福建长乐、河南林州等11个登记处的资料,按1988—1992、1993—1997、1998—2002年3个时间段对资料进行整理,比较分析肾癌和泌尿系统其他恶性肿瘤发病率、病死率,采用美国癌症研究所开发的Joinpoint Regression Program3.3.1统计软件分析其流行趋势。通过对发病率的对数转换线性回归分析计算年度变化百分比。结果1988—1992、1993—1997、1998—2002年3个时间段肾癌和泌尿系统其他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分别为4.26/10万、5.40/10万、6.63/10万,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但与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比较仍处于较低水平。结论肾癌虽然不是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前几位主要恶性肿瘤,但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需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的并发症的防治 被引量:55
12
作者 陈亮 李建兴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527-531,共5页
随着腔内泌尿外科手术技术的发展,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已经成为目前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主要手段之一。与开放性手术相比较,它具有创伤小、风险低、并发症少和恢复快等优点。但PCNL也存在一些并发症,如术后出血、感染、周围器官损伤、疼... 随着腔内泌尿外科手术技术的发展,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已经成为目前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主要手段之一。与开放性手术相比较,它具有创伤小、风险低、并发症少和恢复快等优点。但PCNL也存在一些并发症,如术后出血、感染、周围器官损伤、疼痛等。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及个人体会,对这些常见的并发症的防治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结石 经皮肾镜 并发症 预防 治疗
下载PDF
索拉非尼治疗转移性肾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4
13
作者 周爱萍 何志嵩 +7 位作者 于世英 张沂平 杜春霞 孙永昆 石远凯 王金万 那彦群 孙燕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14,共5页
目的评价索拉非尼治疗转移性肾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晚期转移性肾癌患者62例。男43例,女19例。中位年龄54(19~86)岁。组织学分型透明细胞癌或透明细胞癌为主55例(88.7%),乳头状细胞2例,集合管癌1例,未分型4例。索拉非尼40... 目的评价索拉非尼治疗转移性肾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晚期转移性肾癌患者62例。男43例,女19例。中位年龄54(19~86)岁。组织学分型透明细胞癌或透明细胞癌为主55例(88.7%),乳头状细胞2例,集合管癌1例,未分型4例。索拉非尼400mg每日2次口服,直至肿瘤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结果57例可评价疗效,5例因不良反应未完成2周期治疗。疗效:部分缓解11例,完全缓解1例,稳定36例,按意向治疗人群计算,总缓解率为19.4%(12/62),疾病控制率为77.4%(48/62)。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9.6个月,1年无进展生存率41.9%(26/62),1年生存率73.6%,中位生存时间尚未达到。常见不良反应:脱发41例(66.1%)、腹泻39例(62.9%)、手足皮肤反应36例(58.1%)、食欲不振25例(40.3%)、皮疹23例(37.1%)、疲乏23例(37.1%)、高血压22例(35.5%)、声音嘶哑20例(32.3%)、关节疼痛16例(25.8%)、低磷血症13例(21.0%)、发热12例(19.4%)、恶心12例(19.4%)、总胆红素升高10例(16.1%)、转氨酶升高7例(11.3%)、白细胞减少8例(12.9%)、甲床出血10例(16.1%)、牙龈出血7例(11.3%)。3例患者治疗过程中发生脑梗死,1例在停药14d后发生心肌梗死。结论索拉非尼治疗转移性肾癌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多为轻中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 临床试验 Ⅱ期 索拉非尼
原文传递
细菌生物膜对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影响 被引量:49
14
作者 叶海云 侯树坤 +1 位作者 曲星珂 王晓峰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35-138,共4页
目的探讨细菌生物膜对留置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影响。方法对留置尿管不同时间的43例患者,于撤除尿管时行尿液细菌培养,并采用阿利新蓝刚果红联合染色和扫描电镜观察尿管细菌生物膜形成情况,分析尿管细菌生物膜形成与尿管细菌培养及抗... 目的探讨细菌生物膜对留置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影响。方法对留置尿管不同时间的43例患者,于撤除尿管时行尿液细菌培养,并采用阿利新蓝刚果红联合染色和扫描电镜观察尿管细菌生物膜形成情况,分析尿管细菌生物膜形成与尿管细菌培养及抗生素应用情况的关系。结果留置尿管患者尿管细菌生物膜阳性率,3d组为0(0/4),1周组33.3%(4/12),2周组71.4%(10/14),4周组100.0%(13/13)。应用抗生素组60.6%(20/33),未用抗生素组70.0%(7/10),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菌生物膜形成是留置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重要致病因素,抗生素预防治疗效果不明显。缩短尿管留置时间,采用封闭式引流等仍是尿路感染主要的防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膜 导管 尿路感染 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 细菌生物膜 细菌培养 留置尿管
原文传递
复方玄驹胶囊治疗少弱精子症患者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被引量:52
15
作者 姜辉 商学军 +6 位作者 郭军 李铮 赵连明 邵永 平萍 黄宇烽 朱积川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8期755-758,共4页
目的:观察复方玄驹胶囊治疗少弱精子症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开放性、自身前后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对120例少弱精子症患者采用口服复方玄驹胶囊(3粒,3次/d)治疗12周。以精子密度和(a+b)级精子为主要疗效指标,以a级精子、精子活... 目的:观察复方玄驹胶囊治疗少弱精子症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开放性、自身前后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对120例少弱精子症患者采用口服复方玄驹胶囊(3粒,3次/d)治疗12周。以精子密度和(a+b)级精子为主要疗效指标,以a级精子、精子活动率及精液量为次要疗效指标,评价复方玄驹胶囊治疗效果。结果:有107例患者完成了临床研究,与治疗前相比,除精液量仅在治疗12周后明显增加(P<0.01)外,精子密度、a级精子和(a+b)级精子及精子活动率等精液参数在治疗4、8和12周后具有显著改善(P均<0.01)。此外,与治疗4周后相比,精子密度、a级精子和(a+b)级精子及精子活动率等精液参数在治疗8周和12周后也有显著改善(P<0.05或0.01);同样,与治疗8周后相比,精液参数在治疗12周后也有显著改善(P均<0.01)。治疗12周后,精子密度增加了63.28%,达到正常标准的病例数为73例(68.22%);(a+b)级精子提高了63.17%,达到正常标准的病例数为39例(36.45%);a级精子提高了78.56%,达到正常标准的病例数为34例(31.78%);精子活动率提高了44.36%,达到正常标准的病例人数为77例(71.96%);精液量增加了18.13%。结论:复方玄驹胶囊可明显提高少弱精子症患者精液质量,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弱精子症 治疗 复方玄驹胶囊
下载PDF
国内不同类型下尿路感染患者尿路病原菌构成及药敏分析的多中心研究 被引量:50
16
作者 乔庐东 陈山 +11 位作者 杨勇 张凯 郑波 果宏峰 杨波 牛远杰 王毅 史本康 杨为民 赵晓昆 高小峰 陈明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690-693,共4页
目的了解国内常见类型的下尿路感染患者尿路病原菌构成特点以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药敏情况,以指导临床尿路感染治疗的经验用药。方法人选患者为2011年1—12月就诊于12家临床研究中心泌尿外科的非发热性下尿路感染患者350例,其中急性非... 目的了解国内常见类型的下尿路感染患者尿路病原菌构成特点以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药敏情况,以指导临床尿路感染治疗的经验用药。方法人选患者为2011年1—12月就诊于12家临床研究中心泌尿外科的非发热性下尿路感染患者350例,其中急性非复杂性膀胱炎198例,反复发作性下尿路感染82例,需要药物治疗的复杂性下尿路感染患者70例。初次就诊时留取清洁中段尿标本做细菌培养。收集培养阳性患者的尿路病原菌统一进行常用抗菌药物的体外最低抑菌浓度测定,根据测定结果判断不同细菌对不同药物的敏感率,并对相应菌株进行超广谱B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B—lactamases,ESBLs)测定。结果本组350例中,198例尿培养阳性。最终纳入研究175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116株(66.3%),革兰阳性菌59株(33.7%)。急性非复杂性膀胱炎、反复发作性下尿路感染和复杂性下尿路感染患者的大肠埃希菌分离比率分别为53.1%、50.0%和40.5%;产ESBLs大肠埃希菌比率分别为49.0%、57.1%和60.0%;粪肠球菌比率分别为8.3%、4.8和13.5%。药敏结果显示急性非复杂性膀胱炎、反复发作的下尿路感染和复杂性下尿路感染患者的尿路病原菌对左氧氟沙星的敏感率分别为53.1%、47.6%和32.4%,对头孢地尼的敏感率分别为55.2%、38.1%和43.2%,对呋喃妥因的敏感率分别为87.5%、81.0%和75.7%,对磷霉素的敏感率分别为93.8%、85.7%和91.9%。结论目前国内尿路感染病原菌呈现复杂化特点,各种类型下尿路感染患者的产ESBLs大肠埃希菌检出率均较高,粪肠球菌比率升高,尤以复杂性下尿路感染为明显。不同类型下尿路感染的常见致病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头孢菌素耐药率高,磷霉素氨丁三醇和呋喃妥因对尿标本分离的常见致病菌具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感染 体外活性分析 药物敏感性 磷霉素氨丁三醇
原文传递
经皮肾镜术后肾脏严重出血特点及选择性介入栓塞的时机选择(附13例报告) 被引量:52
17
作者 熊六林 黄晓波 +9 位作者 叶雄俊 李建兴 杨波 许清泉 马凯 陈亮 王晓峰 高健 金龙 陈雷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65-468,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碎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NL)后肾脏严重出血特点及行选择性肾动脉栓塞的时机选择。方法:2005年11月至2010年3月期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共对1418例肾结石患者的1520个肾脏行标准PNL治疗,术后有15例因出现...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碎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NL)后肾脏严重出血特点及行选择性肾动脉栓塞的时机选择。方法:2005年11月至2010年3月期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共对1418例肾结石患者的1520个肾脏行标准PNL治疗,术后有15例因出现严重出血(1.06%)而行肾动脉造影,其中13例(0.92%)行选择性肾动脉栓塞出血停止,2例未发现出血部位,经保守治疗后出血停止。本文对这15例患者出血特点、栓塞时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PNL术后严重出血大致可分成3种类型,即急促型(Ⅰ型)、间歇型(Ⅱ型)和缓慢持续型(Ⅲ型),本研究15例严重出血患者中Ⅰ型3例,Ⅱ型6例,Ⅲ型6例。13例栓塞患者中1次栓塞止血成功11例(84.6%),2次栓塞止血成功2例(15.4%)。栓塞时间距出血时间越长,患者的失血量或输血量往往越多。2例患者出现栓塞后一过性血肌酐(creatine,Cr)异常升高,其中1例为孤立肾,术后3周恢复正常,另1例为双肾同时栓塞,术后1周恢复至术前水平。结论: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是处理PNL术后严重出血的有效、微创方法,面对PNL术后严重出血应尽早行选择性肾动脉栓塞,特别是Ⅰ型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栓塞 治疗性 肾造口术 经皮 出血 肾结石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在肾肿瘤手术规划中的应用研究初探 被引量:51
18
作者 葛宏伟 张弋 +4 位作者 李宁忱 于澄钒 果宏锋 柳金顺 那彦群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659-663,共5页
目的 探讨3D打印技术在肾肿瘤肾部分切除术规划中的应用效果及在医患沟通中的作用. 方法 2013年6月至2014年1月对收治的10例拟行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的T1期肾肿瘤患者的肾脏进行3D打印.肿瘤位于左肾3例,右肾7例.位于肾上极5例,肾下极3... 目的 探讨3D打印技术在肾肿瘤肾部分切除术规划中的应用效果及在医患沟通中的作用. 方法 2013年6月至2014年1月对收治的10例拟行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的T1期肾肿瘤患者的肾脏进行3D打印.肿瘤位于左肾3例,右肾7例.位于肾上极5例,肾下极3例,肾门部2例.T1a期4例,T1b期6例.采用64层螺旋CT对患者进行平扫+增强扫描,扫描结束后进行薄层重建.提取患者CT检查结果的DICOM格式文件,使用三维医学影像数据处理平台进行后处理,然后采用热塑性塑料进行3D打印获得患者肾脏的3D打印模型.打印完成后对模型进行着色处理:肾脏为粉红色,肾集合系统及输尿管为黄色,肾动脉为红色,肾静脉为蓝色,肾肿瘤为玫瑰红色.设计分别针对医学专业人员和患者的开放性调查问卷,作为评价工具验证模型的逼真性和有用性.请4名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专家使用针对医学专业人员的问卷对模型的逼真性及有用性进行评分,2名术者于术后对3D打印模型规划的手术效果进行反馈评分.测量肿瘤最大径并与3D打印模型进行对比.使用患者个性化肾脏模型与患者或指定家属进行术前谈话,使用针对患者的问卷对谈话效果评分.结果 成功打印出10例患者的肾脏3D模型,肾脏的血管、集合系统,肿瘤的大小、位置以及肾脏与肿瘤的关系均显示良好.10例手术均顺利完成.4名专家和2名术者对3D打印模型的逼真性和有用性的总体评分为(7.8±0.7)分.2名术者对3D打印模型手术规划效果的反馈评分为7.5分.经测量,肿瘤真实最大径与3D打印模型最大径误差约(3.4±1.3) mm.患者对3D打印模型用于手术交流的满意度评分为(9.0±0.8)分. 结论 3D打印模型能够很好地显示肿瘤与肾脏的关系,并可以有效帮助医生进行手术规划,还可以用作与患者交流的工具,使医患沟通变得顺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手术规划 肾肿瘤 肾部分切除术 医患沟通
原文传递
护士使用移动护理信息系统满意度及影响因素调查 被引量:44
19
作者 李森 吴晓英 +6 位作者 王泠 贾晓君 池艳宇 张莹 许丽杰 战颖 赵梦璐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5期18-20,共3页
目的了解护士对使用移动护理信息系统的满意度及影响因素,为提高护士满意度,推进移动护理信息系统的使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编制的护士对使用移动护理信息系统满意度调查问卷对北京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857名护士进行调查并分析... 目的了解护士对使用移动护理信息系统的满意度及影响因素,为提高护士满意度,推进移动护理信息系统的使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编制的护士对使用移动护理信息系统满意度调查问卷对北京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857名护士进行调查并分析。结果护士对PDA本身维度满意度得分最低(2.74±0.74)分,处于不满意水平;其他维度为一般水平,无达到满意水平的维度。不同职称、职务及PDA使用时间的护士对使用移动护理信息系统满意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职称、职务、PDA使用时间对护士使用移动护理信息系统的满意度有一定的影响,护理管理者应根据护士的不同特征,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护士使用移动护理信息系统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移动护理信息系统 PDA 满意度
下载PDF
护士对移动护理信息系统满意度的调查 被引量:42
20
作者 李森 王泠 +6 位作者 吴晓英 贾晓君 池艳宇 张莹 许丽杰 战颖 赵梦璐 《中国护理管理》 2012年第12期69-72,共4页
目的:了解护士对使用移动护理信息系统的满意度,为进一步推进移动护理信息系统的使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编制的护士使用移动护理信息系统满意度调查问卷对北京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857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满意度得分排在前5位... 目的:了解护士对使用移动护理信息系统的满意度,为进一步推进移动护理信息系统的使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编制的护士使用移动护理信息系统满意度调查问卷对北京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857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满意度得分排在前5位的是使用移动护理信息系统过程中护士长的支持力度、科室培训、患者身份识别、生命体征录入、保证患者安全方面的作用;排在后5位的是移动护理信息系统在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方面的作用、手写功能、便携性、数据传送速度、网络稳定性。结论:护士对移动护理信息系统在患者身份识别、保证患者安全、生命体征录入、规范护理工作流程等方面的作用表示满意,但对无线网络的稳定性、PDA本身的性能及移动护理信息系统在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方面的作用表示不满意,应通过改进PDA的软硬件,优化工作流程等措施提高护士使用移动护理信息系统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移动护理 信息系统 满意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