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清时期琉球国的汉语教育 被引量:2
1
作者 罗小东 濑户口律子 《世界汉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36-142,共7页
一 引言 在漫长的封建时代,中国作为东方大国、强国,对周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都曾产生过巨大而深刻的影响。周边国家对汉语、汉文化的学习,人们所熟知的当推唐朝日本的遣唐使和朝鲜新罗、百济的“遣子入学”。在这种源远流长... 一 引言 在漫长的封建时代,中国作为东方大国、强国,对周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都曾产生过巨大而深刻的影响。周边国家对汉语、汉文化的学习,人们所熟知的当推唐朝日本的遣唐使和朝鲜新罗、百济的“遣子入学”。在这种源远流长的汉文化浸染下,形成了世界瞩目的东方汉文化圈。因此,在对外汉文化传播史的研究中,日本和朝鲜成为了学者们普遍关注的重点、热点。琉球国在唐代还不成其为国,仍然是一个蛮荒之地,它与中国的关系是从明代才开始的。而由于版图极小,在东方国家中影响力甚微,加之作为独立国家消失很早,都使近代学者难有关注它的兴趣。近二十年来,日本有一批冲绳出身的学者,本着对“故国”文化的热忱,开始研究琉球国的历史与文化,本文正是在这样的研究背景下写成的。我们关注的主要问题是明清时期琉球国的汉语教育情况,琉球国人通过何种途径学习汉语、汉文化,以及学习的内容及方式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教育 明清时期 琉球 汉文化圈 东方国家 学习汉语 周边国家 封建时代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