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译史研究,以人为本——谈皮姆《翻译史研究方法》 被引量:35
1
作者 柯飞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1-32,共2页
翻译研究领域里,最热门的还是理论研究,翻译史研究应属冷门了。粗略考察一下上世纪后半叶我国翻译方面出版的书籍约500多本,其中理论研究方面占有20%以上的比重,而译史仅1%而已。
关键词 《翻译史研究方法》 皮姆 人文精神 交互文化
原文传递
提升学术理论自信,推进我国高校英语专业教学理论本土化 被引量:11
2
作者 王文斌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12-114,共3页
英语专业教学大国在中国,可其理论研究及其产出却基本在国外,这一局面需引起我们高度重视。我们须提升学术理论研究自信,强化理论研究意识,推进我国高校英语专业教学理论的本土化,将英语专业教学大国发展成为英语专业教学强国。
关键词 英语专业 教学理论 理论自信 本土化
下载PDF
从语料库语言学视角看提高文化自信——以中国“龙”与西方“dragon”的对比为例 被引量:4
3
作者 祝丽丽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20年第11期55-59,共5页
采用语料库语言学视角,对比分析中国龙和西方“dragon”的异同,并进一步探讨中国“龙”的翻译,以建立对外传播中的中国文化自信。研究发现主要有三:其一,“龙”的词频远远多于“dragon”的词频;其二,“龙”的共现词多具积极意义,而“dra... 采用语料库语言学视角,对比分析中国龙和西方“dragon”的异同,并进一步探讨中国“龙”的翻译,以建立对外传播中的中国文化自信。研究发现主要有三:其一,“龙”的词频远远多于“dragon”的词频;其二,“龙”的共现词多具积极意义,而“dragon”的共现词多含负面意义;其三,将“龙”译为“dragon”对中华文化的传播仍具极大的不利影响。应为“龙”之类的文化负载词确定恰当的翻译,以建立中国文化自信,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AGON 共现 文化自信
下载PDF
从中式英语谈英汉语言对比——以中国学生汉译英的名词类问题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楚菡 《现代语文》 2019年第4期99-103,共5页
中式英语是混合英汉两种语言特征的中介语,是中国英语学习者应该避免的语言误区。进行英汉语言对比研究是解决中式英语难题的根本之道。作为中式英语的重灾区,学生汉译英习作中的名词问题格外显著,主要包括名词形态错误、名词过度形容... 中式英语是混合英汉两种语言特征的中介语,是中国英语学习者应该避免的语言误区。进行英汉语言对比研究是解决中式英语难题的根本之道。作为中式英语的重灾区,学生汉译英习作中的名词问题格外显著,主要包括名词形态错误、名词过度形容词化、名词累赘三大类型。研究英译名词类问题不仅能为纠正中式英语提供对策,更有助于解释英汉两种语言在语音、形态、语义、思维层面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式英语 英汉语言对比 翻译教学
下载PDF
对比语言学视域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
5
作者 祝丽丽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20年第7期111-114,共4页
采用对比语言学视角,以中国龙和西方"dragon"为例,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对外交流与传播。研究发现:从词源学角度,中国龙和西方"dragon"的来源大不相同,繁体字的"龙"为形声字,根源于象形文字,而"dr... 采用对比语言学视角,以中国龙和西方"dragon"为例,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对外交流与传播。研究发现:从词源学角度,中国龙和西方"dragon"的来源大不相同,繁体字的"龙"为形声字,根源于象形文字,而"dragon"的词根为动词;从语义学角度,二者的概念义和隐喻义差别巨大;上述差异是东西方思维与文化差异在语言上的体现。要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应重视语言学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AGON 隐喻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