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斑蝥化学成分及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曾瑶波 刘晓玲 +8 位作者 李创军 周兴 张小梅 阳勇 杜洪飞 谭春斌 张渝渝 张毅 杨大坚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59-863,共5页
运用MCI树脂、硅胶、高效液相反相制备色谱等技术手段从斑蝥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和MS,1D-NMR,2D-NMR波谱方法并结合已有的文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5'-[(1 R*,2 R*,3 S*,6 R*)-1-甲醇羟基-2-甲基... 运用MCI树脂、硅胶、高效液相反相制备色谱等技术手段从斑蝥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和MS,1D-NMR,2D-NMR波谱方法并结合已有的文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5'-[(1 R*,2 R*,3 S*,6 R*)-1-甲醇羟基-2-甲基-3,6-环氧环己烷-1,2-二甲酰亚胺]-2'-甲基-2'-丁烯酸乙酯(1)、斑蝥素(2)、环-(L-脯氨酸-L-丙氨酸)(3)、环-(R-脯氨酸-R-亮氨酸)(4)、环-(S-脯氨酸-R-亮氨酸)(5)、环-(D-脯氨酸-L-酪氨酸)(6)、吲哚-3-醛(7)、吲哚乙酸(8)、戊内酰胺(9)、4-Hydroxyphthalid(10)。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10均首次从该属动物中分离得到。采用MTT法对分离的化合物1~9进行抗肿瘤活性的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2对结肠癌细胞HCT-116、人肝癌细胞Hep G2、人胃癌细胞BGC-823、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NCI-H1650、人卵巢癌细胞A2780表现明显的抑制作用,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其他化合物体外抗肿瘤作用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蝥 化学成分 抗肿瘤活性
原文传递
黄皮叶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赵青 李创军 +1 位作者 杨敬芝 张东明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997-1000,共4页
目的:对黄皮Clausena lansium叶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方法:采用正相(硅胶)、反相(ODS)、凝胶柱色谱和高效液相制备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利用波谱数据和理化常数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 目的:对黄皮Clausena lansium叶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方法:采用正相(硅胶)、反相(ODS)、凝胶柱色谱和高效液相制备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利用波谱数据和理化常数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为corchoionoside C(1),1′-O-β-D-glucopyranosyl(2R,3S)-3-hydroxynodakenetin(2),槲皮素-3-O-刺槐双糖(3),芦丁(4),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1→4)-α-L-吡喃鼠李糖苷(5),山柰酚-3-O-α-L-吡喃鼠李糖-(1→2)-[α-L-吡喃鼠李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6),山柰酚-3-O-α-L-吡喃鼠李糖-(1→2)-[α-L-吡喃鼠李糖-(1→6)]-β-D-吡喃半乳糖苷(7)。结论:化合物1-7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皮叶 化学成分 黄酮苷
原文传递
小蜡树的酚苷及苯乙醇苷类成分 被引量:18
3
作者 林生 刘明韬 +3 位作者 王素娟 李帅 杨永春 石建功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992-996,共5页
目的:系统研究小蜡树Fraxinuxsieboldiana枝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正相和反相硅胶、大孔吸附树脂、凝胶、反相高效液相等色谱方法进行分离;应用包括一维和二维NMR等波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小蜡树枝的乙醇提取... 目的:系统研究小蜡树Fraxinuxsieboldiana枝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正相和反相硅胶、大孔吸附树脂、凝胶、反相高效液相等色谱方法进行分离;应用包括一维和二维NMR等波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小蜡树枝的乙醇提取物水相部位分离得到4个酚苷和12个苯乙醇苷类成分,分别鉴定为:2,6-二甲氧基-对苯二酚-4-O-β-D-吡喃葡萄糖苷(1),2,6-二甲氧基-对苯二酚-1-O-β-D-吡喃葡萄糖苷(2),4-羟基-3-甲氧基苯基β-D-吡喃葡萄糖苷(3),4-羟基-3-甲氧基苯基β-D-吡喃木糖基(1→6)-O-β-D-吡喃葡萄糖苷(4),osmanthuside H(5),2-(4-羟基苯基)乙基β-D-吡喃葡萄糖苷(6),2-(3,4-二羟基苯基)乙基β-D-吡喃葡萄糖苷(7),2-羟基-4-(2-羟基乙基)-苯基β-D-吡喃葡萄糖苷(8),4-(2-羟基乙基)-2-甲氧基苯基β-D-吡喃葡萄糖苷(9),calceolarioside B(10),calceolarioside A(11),ferruginoside A(12),isolugrandoside(13),类叶升麻苷(14),chiritotoside C(15)和plantasisoside(16)。结论:化合物1-4,9,12,13和16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蜡树 化学成分 酚苷 苯乙醇苷
原文传递
灯盏花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51
4
作者 李菁 于德泉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458-1462,共5页
目的:研究灯盏花Erigeron breviscapus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各种色谱方法进行成分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1)、5,7-二羟基色原酮(2)、3-O-咖啡酰... 目的:研究灯盏花Erigeron breviscapus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各种色谱方法进行成分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1)、5,7-二羟基色原酮(2)、3-O-咖啡酰-γ-奎尼内酯(3)、柚皮素(4)、3,5-二-O-咖啡酰奎尼酸(5)、3,4-二-O-咖啡酰奎尼酸(6)、4,5-二-O-咖啡酰奎尼酸(7)、1,3-二-O-咖啡酰奎尼酸(8)、1,5-二-O-咖啡酰奎尼酸(9)、3-O-咖啡酰奎尼酸(10)、4-O-咖啡酰奎尼酸(11)和绿原酸(12)。结论:化合物1~4为首次从灯盏花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盏花 化学成分 3-O-咖啡酰-γ-奎尼内酯 咖啡酰奎尼酸 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 柚皮素 5 7-二羟基色原酮
原文传递
细皱香薷叶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33
5
作者 刘莹 李喜凤 +3 位作者 刘艾林 李志宏 杜冠华 秦海林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356-1359,共4页
目的研究细皱香薷Elsholtzia rugulosa叶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柱色谱法进行分离和纯化,通过波谱分析鉴定结构。结果从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12个化合物,鉴定结构分别为洋芹素-7-O-β-D-葡萄糖苷(Ⅰ)、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Ⅱ)... 目的研究细皱香薷Elsholtzia rugulosa叶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柱色谱法进行分离和纯化,通过波谱分析鉴定结构。结果从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12个化合物,鉴定结构分别为洋芹素-7-O-β-D-葡萄糖苷(Ⅰ)、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Ⅱ)、刺槐素-7-O-β-D-葡萄糖苷(Ⅲ)、木犀草素-7-O-(6″-乙酰基)-β-D-葡萄糖苷(Ⅳ)、苯甲醇-β-D-葡萄糖苷(Ⅴ)、prunasin(Ⅵ)、β-谷甾醇(Ⅶ)、桦木酸(Ⅷ)、2α-羟基乌苏酸(Ⅸ)、2α-羟基齐墩果酸(Ⅹ)、洋芹素(Ⅺ)和木犀草素(ⅩⅡ)。结论化合物Ⅰ、Ⅲ、Ⅳ、Ⅸ和Ⅹ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皱香薷 黄酮 三萜
原文传递
羟基红花黄色素A对脑缺血大鼠皮层炎症信号转导途径相关因子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30
6
作者 陈亭亭 杜玉娟 +1 位作者 刘晓雷 朱海波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70-575,共6页
羟基红花黄色素A(hydroxysafflor yellow A,HSYA)是红花中的单体有效成分。本研究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永久性脑缺血模型,观察HSYA对永久性脑缺血大鼠炎症信号转导途径相关因子的抑制作用。于缺血后3、6、12和24 h取大脑皮层。Western blo... 羟基红花黄色素A(hydroxysafflor yellow A,HSYA)是红花中的单体有效成分。本研究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永久性脑缺血模型,观察HSYA对永久性脑缺血大鼠炎症信号转导途径相关因子的抑制作用。于缺血后3、6、12和24 h取大脑皮层。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核及胞浆核转录因子κB(NF-κB)p65及胞浆磷酸化IκB-α(pIκB-α)蛋白水平表达;Trans AM试剂盒检测NF-κB DNA结合活性;RT-PCR检测炎性因子TNF-α、IL-1β、IL-6和IL-10转录水平表达。结果表明,大鼠脑缺血后多次静脉注射HSYA(10 mg.kg-1),能显著抑制p65核转位以及IκB-α的磷酸化,降低NF-κB DNA结合活性,并降低促炎因子TNF-α、IL-1β和IL-6 mRNA表达,升高抗炎因子IL-10 mRNA表达水平。提示HSYA的抗脑缺血作用可能与其抑制炎症信号途径中NF-κB激活及炎性因子转录水平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红花黄色素A 脑缺血 核转录因子ΚB 炎性因子
下载PDF
草珊瑚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32
7
作者 朱丽萍 李媛 +2 位作者 杨敬芝 左丽 张东明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5-157,共3页
目的:对草珊瑚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方法:采用正相、反相、凝胶柱色谱和高效液相制备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利用波谱数据和理化常数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为:异嗪皮啶(1),hemidesmi... 目的:对草珊瑚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方法:采用正相、反相、凝胶柱色谱和高效液相制备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利用波谱数据和理化常数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为:异嗪皮啶(1),hemidesmin-1(2),(-)-(7S,8R)-dihydrodehydrodiconiferyl alcohol(3),N—trans—fendoyl tyramine(4),methyl rosmarinate(5),ethyl rosmarinate(6),(+)-3,3’,5,5’,7-五羟基双氢黄酮(7)。结论:化合物2~4,6,7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珊瑚 化学成分
下载PDF
土蜜树果实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23
8
作者 邓安珺 秦海林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8-160,共3页
目的:研究土蜜树Bridelia tomentosa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鉴定结构。结果:从中分离得到了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异柽柳素(tamarixetin,1),槲皮素(quercetin,2),没食子酸乙... 目的:研究土蜜树Bridelia tomentosa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鉴定结构。结果:从中分离得到了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异柽柳素(tamarixetin,1),槲皮素(quercetin,2),没食子酸乙酯(ethylgallate,3),没食子酸(gallic acid,4),3,3’,4-O-三甲基鞣花酸(3,3’,4-tri-O-methylellagic acid,5),短叶苏木酚酸乙酯(ethyl brevifolincarboxylate,6),β-香树脂醇(β-amyrin,7),无羁萜(friedelin,8),β-谷甾醇(9),豆甾醇(10)。结论:化合物1,3—7是首次从该属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戟科 土蜜树 化学成分
下载PDF
川黄柏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22
9
作者 王萌 吉腾飞 +1 位作者 杨建波 苏亚伦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08-210,共3页
目的:川黄柏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和结构鉴定。方法:应用萃取、硅胶柱层析、凝胶柱分离等多种手段进行化学成分提取分离,应用质谱、核磁等手段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川黄柏树皮氯仿萃取部位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鉴定为:小檗碱(1)、咖啡酸乙... 目的:川黄柏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和结构鉴定。方法:应用萃取、硅胶柱层析、凝胶柱分离等多种手段进行化学成分提取分离,应用质谱、核磁等手段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川黄柏树皮氯仿萃取部位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鉴定为:小檗碱(1)、咖啡酸乙酯(2)、异香草醛(3)、阿魏酸(4)、(±)-5,5′-dimethoxylariciresinol(5)、Methylβ-orsellinate(6)、γ-崖椒碱(7)、(±)-Lyoniresinol(8)、β-谷甾醇(9)、豆甾醇(10)。结论:咖啡酸乙酯、异香草醛、阿魏酸、(±)-5,5′-dimethoxylariciresinol和Methylβ-orsellinate均为首次从黄柏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黄柏 化学成分
下载PDF
火木层孔菌液体培养物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23
10
作者 吴秀丽 林生 +7 位作者 朱承根 赵峰 于洋 岳正刚 刘波 杨永春 戴均贵 石建功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874-880,共7页
目的: 研究针层孔属火木层孔菌Phellinus igniarius液体培养物的化学成分并对其在多种体外药理模型上进行随机活性筛选。 方法 :分别对发酵液及菌丝体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以及反相HPLC柱色谱等... 目的: 研究针层孔属火木层孔菌Phellinus igniarius液体培养物的化学成分并对其在多种体外药理模型上进行随机活性筛选。 方法 :分别对发酵液及菌丝体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以及反相HPLC柱色谱等分离方法进行分离纯化;运用光谱数据解析鉴定化合物结构;在细胞水平模型上, 筛选化合物在肿瘤细胞毒、神经保护、肝保护、抗炎和抗HIV等方面的活性。 结果 :从发酵液和菌丝体2部分共分离鉴定了29个化合物,分别为3个倍半萜:3S,9R,10S-3-羟基-11,12-O-异丙基血苋烷烯( 1 ),3S,9R,10S-3,11,12-三羟基血苋烷烯( 2 )和3S,4S,9R,10S-11,12,14-三羟基血苋烷烯( 3 );3个甾体:24R-麦角甾-4,6,8( 14 ),22-四烯-3-酮( 4 ),豆甾-7,22-二烯-3β,5α,6α-三醇( 5 )和麦角甾5α,8α-过氧-6,22-二烯-3β-醇( 6 );14个环二肽:环(L-脯氨酸-L-缬氨酸)( 7 ),环(L-亮氨酸-D-脯氨酸)( 8 ),环(L-亮氨酸-L-脯氨酸)( 9 ),环(异亮氨酸-脯氨酸)( 10 ),环(甘氨酸-亮氨酸)( 11 ),环(苯丙氨酸-丝氨酸)( 12 ),环(丙氨酸-脯氨酸)( 13 ),环(丙氨酸-苯丙氨酸)( 14 ),环(4-羟基-脯氨酸-苯丙氨酸)( 15 ),环(L-苯丙氨酸-D-脯氨酸)( 16 ),环(D-苯丙氨酸-D-脯氨酸)( 17 ),环(6-羟基-脯氨酸-苯丙氨酸)( 18 ),环(谷氨酰氨-脯氨酸)( 19 )和环(天冬氨酸-亮氨酸)( 20 );9个其他类化合物:乙酰氨基苯丙氨酸( 21 )、腺苷( 22 )、苯乙二醇( 23 )、邻-羟基苯乙醇( 24 )、苯甲酸( 25 )、对-甲氧基苯甲酸( 26 )、间-甲氧基苯甲酸( 27 )、十六烷酸( 28 )和3-吡啶羧酸( 29 )。化合物 5和8 在1×10-5 mol·L-1时能够有效地抑制MPP+诱导的PC12-syn细胞损伤,相对保护率分别为90.3%和87.5%,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1×10-5 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层孔属 火木层孔菌 化学成分 活性筛选
原文传递
蚕沙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22
11
作者 崔锡强 李杏翠 +1 位作者 王磊 陈若芸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1期2493-2496,共4页
目的:研究蚕沙中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色谱技术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s,5R—dihydroxy-6R,7-megstigmadien-9-one(1),3S,5R—dihyd... 目的:研究蚕沙中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色谱技术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s,5R—dihydroxy-6R,7-megstigmadien-9-one(1),3S,5R—dihydroxy-6S,7-megstigmadien-9-one(2),(6R,9R)-3-oxo—α-ionolβ-D—glucopyranoside(3),(6R,9S).3-OXO—α—ionolβ-D—glucopyranoside(4),blumenolCglucoside(5),byzantionosideB(6),alangionosideL(7),叶黄素(8),哌可啉酸(9),甜菜碱(10),丙氨酸(11),谷氨酸(12),苯丙氨酸(13),亮氨酸(14),异亮氨酸(15)。结论:化合物1-15均为首次从蚕沙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沙 倍半萜类 氨基酸
下载PDF
手掌参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20
12
作者 岳正刚 訾佳辰 +3 位作者 朱承根 林生 杨永春 石建功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2852-2861,共10页
目的:研究手参属药用植物手参Gymnadenia conopsea的化学成分。方法:用乙醇提取后通过大孔树脂、硅胶、凝胶Sephadex LH-20、反相闪式快速分离、中压液相色谱和高效制备液相色谱分离纯化;运用光谱数据解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手... 目的:研究手参属药用植物手参Gymnadenia conopsea的化学成分。方法:用乙醇提取后通过大孔树脂、硅胶、凝胶Sephadex LH-20、反相闪式快速分离、中压液相色谱和高效制备液相色谱分离纯化;运用光谱数据解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手参药用部位块茎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34个化合物,其中包括6个2-异丁基酒石酸苄酯苷:凹舌兰素A,B,E和D(1-4),dactylorhin B(5)和loroglossin(6);3个2-异丁基苹果酸苄酯苷:dactylorhin A(7),dactylorhin E(8)和militarine(9);3个木脂素类:牛蒡酚(10),lappaol A(11)和lappaol F(12);6个芳香酸(或醛或醇)衍生物酚苷类:4-β-D-吡喃葡萄糖氧基反式苯丙稀酸(13)、4-β-D-吡喃葡萄糖氧基顺式苯丙稀酸(14)、天麻素(15)、4-(β-D-吡喃葡萄糖)苯甲醛(16)、4-(β-D-吡喃葡萄糖)苄基甲基醚(17)、4-(β-D-吡喃葡萄糖)苄基乙基醚(18)和双(4-羟基苄基)醚单β-D-葡萄糖苷(19);4个环二肽:环(L-亮氨酸-L-酪胺酸)(20)、环(L-亮氨酸-L-脯胺酸)(21)、环(L-缬氨酸-L-酪胺酸)(22)和环(L-丙氨酸-L-苯丙胺酸)(23);1个N6-取代的腺苷类:N6-(4-羟基苄基)-腺苷(24);1个酰胺类:N-trans-阿魏酰色胺(25);9个芳香酸(或醛或醇)衍生物:3-羟基苯甲酸(26)、4-羟基异肽酸(27)、4-羟基苯甲醇(28)、4-羟基苄甲醚(29)、4-羟基苯甲醛(30)、4-羟基苯甲酸(31)、3-甲氧基-4-羟基苯甲酸(32)、反式-对羟基苯丙烯酸(33)和顺式-对羟基苯丙烯酸(34)。除化合物57,9,15,2834外,其他化合物均为从手参属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1012对Fe2+-Cys诱导大鼠肝微粒体丙二醛(MDA)的生成有抑制作用,在1×10^-6mol.L^-1浓度下抑制率分别为53%,59%,52%,阳性对照药VE的抑制率为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参 手参属 兰科 化学成分 活性筛选
原文传递
儿茶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9
13
作者 李杏翠 王洪庆 +1 位作者 刘超 陈若芸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425-1427,共3页
目的:研究儿茶Acacia catechu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正相硅胶、Sephadex LH-20、ODS等柱色谱技术及重结晶等方法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儿茶乙酸乙酯部位中分离出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对-羟基... 目的:研究儿茶Acacia catechu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正相硅胶、Sephadex LH-20、ODS等柱色谱技术及重结晶等方法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儿茶乙酸乙酯部位中分离出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对-羟基苯甲酸(4-hydroxybenzoic acid,1)、山柰酚(kaempferol,2)、槲皮素(quercetin,3)、3,4′,7-三羟基-3′,5-二甲氧基黄酮(3,4′,7-trihydroxyl-3′,5-dimethoxyflavone,4)、儿茶素(catechin,5)、表儿茶素(epicatechin,6)、阿福豆素(afz-elechin,7)、表阿福豆素(epiafzelechin,8)、mesquitol(9)、ophioglonin(10),香橙素(aromadendrin,11)和苯酚(phenol,12)。结论:化合物7,12为从该植物首次分离得到,化合物4,9~11为从该属植物首次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茶 黄酮 黄烷
原文传递
野菊花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18
14
作者 冯子明 杨桠楠 +1 位作者 姜建双 张培成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3302-3305,共4页
目的:研究野菊花Chrysanthemum indicum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多种色谱方法进行分离,并用各种波谱学方法和色谱学方法进行鉴定。结果:共鉴定了13个化合物,刺槐素-7-O-β-D-葡萄糖苷(1),木犀草素(2),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 目的:研究野菊花Chrysanthemum indicum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多种色谱方法进行分离,并用各种波谱学方法和色谱学方法进行鉴定。结果:共鉴定了13个化合物,刺槐素-7-O-β-D-葡萄糖苷(1),木犀草素(2),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3),蒙花苷(4),刺槐素7-O-(6″-O-α-L-鼠李糖基)-β-槐糖苷(5),绿原酸(6),丁香树脂醇4″-O-β-D-葡萄糖苷(7),5,7-二羟基色原酮(8),尿嘧啶(9),对羟基苯甲酸(10),4-O-β-D-葡萄糖氧基苯甲酸(11),boscialin(12),blumenol A(13)。结论:化合物5,7,8,1113为首次从野菊花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科 野菊花 化学成分
原文传递
翻白叶树根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6
15
作者 石妍 李帅 +2 位作者 李红玉 崔保松 袁怡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6期1994-1996,共3页
目的:研究梧桐科翅子树属植物翻白叶树Pterospermum heterophyllum根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和葡聚糖凝胶等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NMR,MS等波谱数据和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的化学结构。结果:从翻白叶树根95%乙醇提取物的石... 目的:研究梧桐科翅子树属植物翻白叶树Pterospermum heterophyllum根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和葡聚糖凝胶等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NMR,MS等波谱数据和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的化学结构。结果:从翻白叶树根95%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部分分离和鉴定了9个化合物,分别为:蒲公英萜醇(1),白桦脂醇(2),白桦脂酸(3),苏门树脂酸(4),2-甲氧基-5-羟基1,4-萘醌(5),5,7-二羟基-6,8-二甲基色原酮(6),α-棕榈精(7),棕榈酸(8),β-谷甾醇(9)。结论:化合物2—7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白叶树 梧桐科 三萜 萘醌 色原酮
下载PDF
羟基红花黄色素A上调低氧状态下血管内皮细胞中缺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 被引量:14
16
作者 连泽勤 赵大龙 朱海波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84-489,共6页
羟基红花黄色素A(hydroxysafflor yellow A,HSYA)是从菊科植物红花中提取的查尔酮类化合物。本实验观察HSYA对低氧状态(1%O2)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ahy926)增殖的促进作用及其调节Eahy 926细胞中林希氏基因(von Hippel-Lindau gene,VH... 羟基红花黄色素A(hydroxysafflor yellow A,HSYA)是从菊科植物红花中提取的查尔酮类化合物。本实验观察HSYA对低氧状态(1%O2)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ahy926)增殖的促进作用及其调节Eahy 926细胞中林希氏基因(von Hippel-Lindau gene,VHL),抑癌基因p53(tumor suppressor gene p53,p53)和降解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α,HIF-1α)的作用。采用MTT法测定低氧状态下HSYA(100、10和1μmol.L-1)对Eahy926细胞增殖率的影响。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VHL与p53蛋白表达数量和定位。RT-PCR方法检测细胞中VHL、p53和HIF-1α的转录水平。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VHL、p53和HIF-1α的蛋白表达。与低氧模型对照组相比,HSYA(100μmol.L-1)促使细胞增殖率升高,HIF-1α转录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强,呈时间依赖性。给药8 h后,VHL与p53的蛋白表达和转录水平均明显降低。HSYA诱导HIF-1α表达增加并提高低氧状态下细胞增殖率的作用,可能通过抑制VHL和p53两种HIF-1α的降解调节因子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红花黄色素A 林希氏基因 抑癌基因P53 缺氧诱导因子-1Α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
下载PDF
小花异裂菊中的芳香类化学成分及其活性 被引量:17
17
作者 樊晓娜 林生 +6 位作者 朱承根 刘洋 胡金凤 陈晓光 王文杰 陈乃宏 石建功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8-56,共9页
目的:研究异裂菊属Heteroplexis植物小花异裂菊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乙醇提取、乙酸乙酯萃取、硅胶柱色谱、大孔树脂柱色谱、Pharmadex LH-20柱色谱、反相中压柱色谱、闪式柱色谱以及反相HPLC柱色谱分离;运用波谱数据测定和分析鉴定... 目的:研究异裂菊属Heteroplexis植物小花异裂菊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乙醇提取、乙酸乙酯萃取、硅胶柱色谱、大孔树脂柱色谱、Pharmadex LH-20柱色谱、反相中压柱色谱、闪式柱色谱以及反相HPLC柱色谱分离;运用波谱数据测定和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采用人肿瘤细胞、HIV-1复制、MPP+诱导PC12细胞损伤和多形核白细胞β葡萄糖苷酸酶释放药理模型筛选其活性。结果:分离鉴定了31个化合物,包括12个苯丙素及其衍生物,(+)-(7S,8R)-3-甲氧基-4-羟基苯基丙三醇(1),阿魏酸(2),肉桂酸甲酯(3),1-二十醇-3,4-二羟基肉桂酸酯(4),morinin B(5),sinapyl diangelate(6),绿原酸(7),4-O-咖啡酰奎尼酸(8),5-O-咖啡酰奎尼酸(9),5-O-咖啡酰奎尼酸甲酯(10),1,5-O-二咖啡酰奎尼酸(11)和4,5-O-二咖啡酰奎尼酸甲酯(12);3个木脂素类,(+)-松脂素(13),青刺尖木脂醇(14)和(+)-松脂素-O-β-D-吡喃葡萄糖苷(15);4个苯乙酮类,2,4-二乙酰基茴香醚(16),espeleton(17),viscidone(18),12-羟基佩兰毒素-12-O-β-D-吡喃葡萄糖苷(19);9个黄酮类,异樱花素(20),橙皮素(21),3-甲氧基-5,7,3′,4′-四羟基黄酮(22),金合欢素(23),5-羟基-7,4′-二甲氧基黄酮(24),7-甲氧基-4′,5,6-三羟基黄酮(25),3,3′-二甲基槲皮素(26),山柰酚3-O-芦丁糖苷(27),芦丁(28);3个香豆素类,东莨菪内酯(29),7-羟基香豆素(30)和泽兰内酯(31)。化合物6,22分别对人胃癌细胞(BGC-823)和人肺腺癌细胞(A549)具有一定的选择性生长抑制作用,IC50值分别为3.74×10-5,7.17×10-5mol.L^-1;化合物6有抑制HIV-1病毒复制的活性,IC50值为4.04×10^-6mol.L^-1;在1.0×10^-5mol.L^-1浓度下,化合物22对MPP+致PC12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化合物26和31能抑制PAF刺激的多形核白细胞β葡萄糖苷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裂菊属 小花异裂菊 化学成分 活性筛选
原文传递
姜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6
18
作者 包磊 邓安珺 +2 位作者 李志宏 杜冠华 秦海林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98-601,共4页
目的:对姜科姜属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根状茎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方法对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纯化,根据其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9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棕榈... 目的:对姜科姜属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根状茎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方法对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纯化,根据其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9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棕榈酸酯(β-sitosterol palmitate,1),异香草醛(isovanillin,2),棕榈酸乙二醇单酯,(glycol monopalmitate,3),二十六烷酸单甘油酯(hexacosanoic acid 2,3-dihydroxypropyl ester,4),马来酸酰亚胺-5-肟(maleimide-5-oxime,5),对羟基苯甲醛(p-hydroxybenzaldehyde,6),腺嘌呤(adenine,7),6-姜酚(6-gingerol,8),6-姜烯酚(6-shogaol,9),和1个组合物1-(ω-ferulyloxycera-tyl)glycerols(10a^10f),结论:化合物1~7,10a^10e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1-(30-ferulyloxytriaconatanoyl)glycerol(10f)是新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科 化学成分
原文传递
雷公藤叶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6
19
作者 曹煦 李创军 +3 位作者 杨敬芝 魏佰兴 罗永明 张东明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028-1031,共4页
目的:对雷公藤叶水提取物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利用各种色谱方法进行化学成分分离,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lyoniresinol(1),(+)-isolariciresinol(2),burs... 目的:对雷公藤叶水提取物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利用各种色谱方法进行化学成分分离,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lyoniresinol(1),(+)-isolariciresinol(2),burselig-nan(3),dibutylphthalate(4),cyclo-(S-Pro—R—Phe)(5),cyclo-(S-Pm-R—Leu)(6),cyclo-(S-Pro—S—Ile)(7),3-hydroxy-1-(4-hydroxy-3,5-dimethoxyphenyl)-1-propanone(8),胡萝卜苷(9)。结论:1-3为4-苯基四氢萘类木脂素,5—7为二酮哌嗪类化合物(环二肽),化合物1—3,5—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叶 化学成分 木脂素 环二肽
原文传递
宽苞水柏枝醋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 被引量:15
20
作者 张瑛 袁怡 +1 位作者 崔保松 李帅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019-1023,共5页
目的:研究宽苞水柏枝醋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宽苞水柏枝嫩枝95%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萃取部位中分离得到1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myr... 目的:研究宽苞水柏枝醋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宽苞水柏枝嫩枝95%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萃取部位中分离得到1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myriearinA(1),myriearinB(2),3α-羟基-14-taraxeren-28酸(3),myricadiol(4),trans—ferulic acid 22-hydroxydocosanoic acid ester(5),docosyl-3,4-dihydroxy—trans—cinnamate(6),3,5,7-三羟基-3′,4′-二甲氧基黄酮(7),3,5,4′-三羟基-7-甲氧基黄酮(8),3,5,4′-三羟基-7,3′-二甲氧基黄酮(9),3,5-二羟基-4-甲氧基苯甲酸甲酯(10),3-羟基4-甲氧基-反式桂皮酸(11),3,5-二甲氧基-4-羟基-反式桂皮醛(12),香草醛(13),丁香醛(14),3,3′,4′,-三甲氧基鞣花酸(15),对羟基苯甲酸甲酯(16)。结论:化合物5,6,12,13,14,15,16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7、10—1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苞水柏枝 柽柳科 化学成分 三萜 酚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