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趋同的城乡生育意愿对生育政策调整的启示——基于北京市城乡独生子女生育意愿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马小红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0-85,79,共7页
对北京市2006年和2008年的城乡独生子女生育意愿作了调查。在我国经济社会较为发达地区,城乡独生子女的生育意愿无论在生育数量还是在子女性别偏好和生育时间上都存在趋同的现象。对目前各省市在生育政策调整时城市和农村依然采取不同... 对北京市2006年和2008年的城乡独生子女生育意愿作了调查。在我国经济社会较为发达地区,城乡独生子女的生育意愿无论在生育数量还是在子女性别偏好和生育时间上都存在趋同的现象。对目前各省市在生育政策调整时城市和农村依然采取不同政策的做法提出看法。在经济社会较为发达的省市,可以推行城乡一体化的生育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育意愿 生育政策 城乡一体化
下载PDF
流动家庭的团聚:以北京为例 被引量:4
2
作者 张展新 侯亚非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7-83,共7页
中国的人口流动正在经历着从家庭成员分离向家庭成员团聚的转变。本文利用"北京市常住流动人口家庭户调查"数据,做流动人口家庭的团聚及分离的流入地视角的定量研究。我们把家庭类型变量与受访者个人变量相联系,考察影响流动... 中国的人口流动正在经历着从家庭成员分离向家庭成员团聚的转变。本文利用"北京市常住流动人口家庭户调查"数据,做流动人口家庭的团聚及分离的流入地视角的定量研究。我们把家庭类型变量与受访者个人变量相联系,考察影响流动人口家庭分合的因素,发现流动家庭的农业/非农业户口性质与家庭团聚与分离的关联不大,家庭成员的个人因素,如良好教育、较高收入、流入时间长等,都有利于家庭团聚。两类家庭受访者信息的比较研究还显示,团聚家庭在定居意愿、使子女有更好教育等问题上,表现出更为积极的心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流动 离散家庭 团聚家庭
下载PDF
生成的结构与能动的实践——论布迪厄的《实践与反思》 被引量:4
3
作者 潘建雷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1期153-158,共6页
现代人的行动原则、可能性及其实践限度是社会理论的根本问题。借用海德格尔的话说,现代的本质不仅是"人通过向自己解放自己,摆脱了中世纪的束缚",而且人要成为一个普遍主体,"人要成为那种存在者,
关键词 实践 布迪厄 结构 行动原则 社会理论 海德格尔 现代人 中世纪
下载PDF
城市流动人口“移民度”指标体系初探——以北京市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洪小良 嘎日达 尹德挺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3-78,共6页
文章提出了测量流动人口移民倾向的四个维度:行为、评价、动机和未来打算,并以此为根据构建了城市流动人口"移民度"指标体系。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该指标体系具有良好的因子结构效度,大多数测量指标及潜在因子具有较好的信度。... 文章提出了测量流动人口移民倾向的四个维度:行为、评价、动机和未来打算,并以此为根据构建了城市流动人口"移民度"指标体系。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该指标体系具有良好的因子结构效度,大多数测量指标及潜在因子具有较好的信度。个别测量指标及潜在因子的信度有待进一步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民度 迁移倾向 指标体系
下载PDF
西部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供需矛盾的实证分析——以湖北省来凤县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杨眉 胡玉萍 《职业技术教育》 2006年第22期24-27,共4页
对来凤县的实地调查资料显示,我国西部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供需矛盾明显,其原因在于地区经济发展动力不足、中等职业教育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为此,必须从教育外部和内部两方面入手解决教育供需矛盾,在教育外部营造有利于职教... 对来凤县的实地调查资料显示,我国西部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供需矛盾明显,其原因在于地区经济发展动力不足、中等职业教育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为此,必须从教育外部和内部两方面入手解决教育供需矛盾,在教育外部营造有利于职教发展的改革环境和舆论氛围,教育内部改革中等职业学校的运行机制、管理体制,调整专业和课程改革,两者协调促进西部地区中等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民族地区 中等职业教育 供需矛盾
下载PDF
人口城市化与构建人口均衡型社会 被引量:14
6
作者 侯亚非 《人口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9,共7页
人口均衡发展并不是一个新概念,但确是需要进行理论讨论、百家争鸣,形成社会共识的一个新理念。文章从中国人口大流动与构建人口均衡型社会关系切入,提出如何实现几亿农民工以市民化为内涵的深度城市化;如何迎接未来几亿农村人口快速进... 人口均衡发展并不是一个新概念,但确是需要进行理论讨论、百家争鸣,形成社会共识的一个新理念。文章从中国人口大流动与构建人口均衡型社会关系切入,提出如何实现几亿农民工以市民化为内涵的深度城市化;如何迎接未来几亿农村人口快速进入城镇就业、生活,并保持人口与城市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城市政府面临的艰巨考验。文章分析北京市控制外来人口规模屡屡受挫的困惑,论述了转变城市人口发展理念的意义。主张城市政府应从被动的人口规模控制转向主动构建人口均衡型社会发展目标,转向积极的社会制度创新,正视"新移民"存在的客观事实,突破城市建设、管理以本地户籍人口为规划依据的思维定式,实施一元化人口管理,进而从客观上实现城市人口规模调控的可操作性、实效性,实现城市人口规模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均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均衡发展 人口流动 城市化
原文传递
从北京调查看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 被引量:8
7
作者 马小红 《人口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7-49,共3页
笔者从2002年起开始涉人生育意愿的研究,至今已近10年。参与顾宝昌教授主持的教育部基地课题“生育意愿、生育行为及生育水平关系研究”及《人口研究》组织的本次论坛使我机会对这些问题进行梳理,特别是从多年在北京市的调研中获得的... 笔者从2002年起开始涉人生育意愿的研究,至今已近10年。参与顾宝昌教授主持的教育部基地课题“生育意愿、生育行为及生育水平关系研究”及《人口研究》组织的本次论坛使我机会对这些问题进行梳理,特别是从多年在北京市的调研中获得的一些心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育意愿 生育行为 北京市 调查 《人口研究》 生育水平 教育部
原文传递
北京人口发展研究报告(2013) 被引量:1
8
作者 尹德挺 闫萍 杜鹃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0-94,共5页
结合新世纪以来人口发展的基本态势,2012年北京市人口发展呈现出人口增速趋缓、流动人口占比增加、人口素质改善、出生率回升、少子化与老龄化并存及核心区人口密度不降反增等八大特点。随着人口规模的增长,北京在协调人口发展与经济转... 结合新世纪以来人口发展的基本态势,2012年北京市人口发展呈现出人口增速趋缓、流动人口占比增加、人口素质改善、出生率回升、少子化与老龄化并存及核心区人口密度不降反增等八大特点。随着人口规模的增长,北京在协调人口发展与经济转型、资源平衡、公共服务和城市安全等关系方面面临一系列压力与挑战。未来北京人口发展应坚持产业升级、城市功能调整对人口管理的双轮驱动;强化人口管理顶层设计,建立分级分类的人口有序管理长效机制;树立"三为"服务理念,推进流动人口城市融合;加快人口计生部门职能转变,实现由"生育管理"向"生育服务"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人口发展 关键特点 重大挑战
下载PDF
以社区为本的参与式治理:制度主义视角下的城市基层治理创新 被引量:12
9
作者 谈小燕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0-87,共8页
政府治理和居民自治之间要相互衔接和融合,构建新的基层治理格局,在实践中就必须要有新型的制度衔接保障机制,这是现阶段破解基层治理难的重要议题。成都市的基层治理创新实践强调以社区为基本单元,以促进居民参与为主线,通过完善制度条... 政府治理和居民自治之间要相互衔接和融合,构建新的基层治理格局,在实践中就必须要有新型的制度衔接保障机制,这是现阶段破解基层治理难的重要议题。成都市的基层治理创新实践强调以社区为基本单元,以促进居民参与为主线,通过完善制度条件,建立社区参与使能系统、优化组织保障,营造社区参与使能场域、创新运行机制,细化社区参与使能过程。充分调动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主动性和主体性,极大激发了社区活力,重塑党、政、社的新型社区关系,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政府治理与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这对于探索中国本土的社区参与分析框架具有理论参考价值,并为当下的基层治理创新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治理 社区为本 制度主义 组织保障 参与式治理
下载PDF
转型社区的治理难题与实践探索——以北京大兴区“村改居”Y社区为例 被引量:5
10
作者 吴军 《社会建设》 2016年第4期44-52,共9页
转型社区是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种独特现象,也是一种新的城市社区类型,它是由于大都市向外快速扩张、大量动拆迁与村落合并而造成的一种新人口聚集现象。本文通过对北京大兴一个"村改居"社区的调查研究发现,这种社区在... 转型社区是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种独特现象,也是一种新的城市社区类型,它是由于大都市向外快速扩张、大量动拆迁与村落合并而造成的一种新人口聚集现象。本文通过对北京大兴一个"村改居"社区的调查研究发现,这种社区在空间分布上多集中在城郊结合部,经济结构比较混杂,社会交往呈现出本地人与外地人两种截然不同的二元圈子,而且居民生活方式仍然保留着农村作息特征。更重要的是,这种转型社区还遇到一些治理问题,如新旧管理体制的协调、社会组织的缺失以及居民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等。对此,Y社区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比如,设置社区双轨制治理体系、实施社区组织再造工程以及通过市场机制来调控外来人口等。这些实践探索对当前此类社区建设与治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中村 转型社区 社区治理 村改居
下载PDF
西方多元文化主义价值困境及实践特征——以美国多元文化主义为例 被引量:4
11
作者 胡玉萍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3-109,共7页
多元文化主义是近半个世纪以来西方社会应对多族群、多文化的现实而采取的社会政策取向。然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多元文化主义所倡导的少数族裔文化平等和权利保护因其对西方主流价值观造成了冲击而陷入困境。以美国为例,多元文化主义理... 多元文化主义是近半个世纪以来西方社会应对多族群、多文化的现实而采取的社会政策取向。然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多元文化主义所倡导的少数族裔文化平等和权利保护因其对西方主流价值观造成了冲击而陷入困境。以美国为例,多元文化主义理论中族群身份认同对统一国家认同、文化多元主义对西方文化中心主义、少数族裔特殊权利对公民平等权利、文化多元并存对全球一体化的文化要求带来的挑战,这些冲突和矛盾的存在势必造成西方多元文化主义的实践具有虚弱、僵化和理想化的特征,也注定了多元文化主义社会政策在西方社会陷入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社会 美国 多元文化主义 价值困境 实践特征
原文传递
互联网+基层社会治理创新 被引量:4
12
作者 谈小燕 杨嘉莹 《前线》 CSSCI 2019年第7期79-81,共3页
社会治理智能化是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北京推动互联网+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涌现出了双井、方庄、西交民巷等基层治理探索的成功经验。以此为基础,本文提出以党建为引领加强顶层制度设计,推进大数据规范... 社会治理智能化是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北京推动互联网+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涌现出了双井、方庄、西交民巷等基层治理探索的成功经验。以此为基础,本文提出以党建为引领加强顶层制度设计,推进大数据规范化建设实现数据互联共享,拓宽电子公共服务功能建立一站式互联网+市民服务平台,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模式等优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基层社会治理模式 党建引领 治理能力
下载PDF
民族地区民汉合校管理模式及其跨民族交往——以新疆民汉合校为例 被引量:3
13
作者 胡玉萍 刘钰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81-188,共8页
多民族地区民汉合校在促进各民族师生交往交流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是在实践中也存在着多民族合校客观上增加了学校管理难度的问题。基于新疆民汉合校实际调查资料,从学校管理角度民汉合校可划分为民汉一体化管理、交叉管理和形式合校三... 多民族地区民汉合校在促进各民族师生交往交流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是在实践中也存在着多民族合校客观上增加了学校管理难度的问题。基于新疆民汉合校实际调查资料,从学校管理角度民汉合校可划分为民汉一体化管理、交叉管理和形式合校三种管理模式,三种学校管理模式对民汉合校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跨民族交往机会和频率有着不同的影响,也面临一些问题。当前民汉合校的发展已经进入新的阶段,要重视民汉合校政策体系建设、遵循民汉合校办学规律,加强分类指导、加强民汉合校师资队伍建设、积极探索创新民汉合校跨民族交往交流方式和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汉合校 管理类型 跨民族交往 比较
原文传递
迈向美好生活之城:城市更新的权利维度与实践机制 被引量:3
14
作者 营立成 尹德挺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2-128,共7页
随着人们的权利意识不断提升,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增长,如何保障市民在城市更新中的权利成为人们关心的重要问题。相较于"天赋人权"(自然权利)和"国赋人权"(法定权利)的视角,在探讨城市更新问题时将权利看作一个... 随着人们的权利意识不断提升,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增长,如何保障市民在城市更新中的权利成为人们关心的重要问题。相较于"天赋人权"(自然权利)和"国赋人权"(法定权利)的视角,在探讨城市更新问题时将权利看作一个人们彼此间商谈、互动而形成共识的实践性生成(实践权利)具有独特优势。依据这一视角,探讨中国城市更新中的权力维度,就是在空间意义上把握市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保障其在空间的规划、改造、分配、发展中的参与感、安全感、公正感和机会感。这在实践中要求立足五个基本原则,将"美好生活空间化"的权利理念转化为政策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 权利维度 美好生活 空间化 实践机制
下载PDF
新疆地区民汉合校70年的发展历程、问题与展望 被引量:2
15
作者 胡玉萍 《民族高等教育研究》 2021年第3期35-39,48,F0003,共7页
民汉合校是民族地区根据人口的民族构成及所使用语言状况所采取的一系列学校教学的特殊政策、措施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新疆地区民汉合校经历了50年代的过渡、60-70年代的鼓励发展、80年代受到冲击、90年代中期恢复发展、新世纪快速发... 民汉合校是民族地区根据人口的民族构成及所使用语言状况所采取的一系列学校教学的特殊政策、措施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新疆地区民汉合校经历了50年代的过渡、60-70年代的鼓励发展、80年代受到冲击、90年代中期恢复发展、新世纪快速发展和2014年之后质量提升的发展过程。但是目前民汉合校实践中仍然存在认识不到位、办学实效性不强、办学质量不高和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影响了民汉合校作用的切实发挥。伴随着从数量增长到质量提升的新发展阶段,民汉合校必须重视相关政策和法规体系建设、加强学校管理和整合优质教育资源,提升民汉合校教育质量和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成立70年 民汉合校 发展历程 民族教育
下载PDF
城市更新需要全方位政策行动
16
作者 营立成 尹德挺 《党政干部参考》 2018年第24期35-36,共2页
城市更新(urban regeneration)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为增强城市活力、提高城市竞争力而展开的城市再开发活动。从内涵上讲,城市更新并不只是空间形态的重构,还涉及市民所有权关系、居住关系、经济存在基础、邻里关系等方面的变动... 城市更新(urban regeneration)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为增强城市活力、提高城市竞争力而展开的城市再开发活动。从内涵上讲,城市更新并不只是空间形态的重构,还涉及市民所有权关系、居住关系、经济存在基础、邻里关系等方面的变动。按照西方国家的经验,城市更新除了承担改善居住、整治环境、振兴经济等目标外,还应更多承担弱势群体扶助、社会公平促进、文化传统保护等社会文化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 政策 社会公平 城市竞争力 所有权关系 城市发展 城市活力 空间形态
原文传递
中国女性遭受亲密伴侣躯体暴力的实证研究
17
作者 杜鹃 潘绥铭 黄盈盈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51-59,共9页
2000、2006、2010、2015年四次全国随机抽样调查数据为中国女性遭受的亲密伴侣暴力的现状和趋势提供了历时性的实证依据。根据上述数据研究发现,20%左右的中国女性表示曾遭受过来自丈夫、男友等亲密伴侣施加的暴力,且十年间没有显著变化... 2000、2006、2010、2015年四次全国随机抽样调查数据为中国女性遭受的亲密伴侣暴力的现状和趋势提供了历时性的实证依据。根据上述数据研究发现,20%左右的中国女性表示曾遭受过来自丈夫、男友等亲密伴侣施加的暴力,且十年间没有显著变化;有9. 4%的女性经受过比较严重的暴力,对其身心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年龄在30~49岁之间的青年女性和未婚同居的女性更可能遭受来自伴侣的暴力;而社会经济地位对女性遭受亲密伴侣暴力的影响是需要质疑的,其构成指标如教育、收入、职业地位对于亲密伴侣暴力的发生有不同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密伴侣暴力 躯体暴力 性别
下载PDF
失能老人家庭照护者的社会支持研究——基于北京市的分析 被引量:32
18
作者 闫萍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3-81,共9页
随着失能老年人口规模的攀升,家庭照护者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且迫切需要社会支持。以北京市失能老人的家庭照护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大型调查数据和深度访谈资料,发现失能老人家庭照护者呈现偏女性化、压力多元化、责任分工差序化、照护内容... 随着失能老年人口规模的攀升,家庭照护者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且迫切需要社会支持。以北京市失能老人的家庭照护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大型调查数据和深度访谈资料,发现失能老人家庭照护者呈现偏女性化、压力多元化、责任分工差序化、照护内容互补化的特征,面临价值冲突、身份融合、家庭决策、资源贫困和家庭政策之困境,以北京市的研究为基础提出了以"家庭友好型政策支持""信息和组织平台构建支持""整合照护服务支持"和"法律支持"为框架的失能老人家庭照护者社会支持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市 失能老人 家庭照护者 社会支持
下载PDF
消费场景视角下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路径探索——以成都为例 被引量:10
19
作者 吴军 王修齐 刘润东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9-15,共7页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作为一种新的大城市战略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国内城市已开展大量实践,但学术界对其建设路径探讨相对薄弱。“消费场景”作为一种新概念被运用到越来...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作为一种新的大城市战略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国内城市已开展大量实践,但学术界对其建设路径探讨相对薄弱。“消费场景”作为一种新概念被运用到越来越多的城市实践当中,旨在通过消费场景打造,优化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消费场景是城市美学价值的体现与生活方式的表达,也是城市公共生活的“孵化器”。成都在国内率先将消费场景运用于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之中并取得良好效果,通过打造时尚潮购、特色街区、体育脉动、熊猫野趣等多元消费场景,将不同场景进行糅合,构建城市大场景,把城市宜居舒适性品质转化为人民群众可感可及的美好生活体验,从而增强城市发展优势,提高城市整体竞争力。文章基于成都实践认为以消费场景促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一方面有助于揭示场景作为城市发展内生动力的一种新要素及其作用机制,另一方面有助于加快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场景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路径 成都
下载PDF
“韧性城市”建设:理论逻辑、评估机制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6
20
作者 尹德挺 营立成 陈革梅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113-121,共9页
随着城市社会风险的复杂化多元化,如何建设韧性城市、持续增强城市各类风险抵御能力,成为学界与政策界的一个重要议题。从理论逻辑上看,韧性城市在空间层面表现出鲁棒性、冗余性、多样性、智慧性的特点,在居民层面体现为适应性、反思性... 随着城市社会风险的复杂化多元化,如何建设韧性城市、持续增强城市各类风险抵御能力,成为学界与政策界的一个重要议题。从理论逻辑上看,韧性城市在空间层面表现出鲁棒性、冗余性、多样性、智慧性的特点,在居民层面体现为适应性、反思性、学习性和协作性特质。因此,对韧性城市的评估工作往往围绕城市基础设施、生态、社会、经济等关键要素建立指标体系。立足当前韧性城市建设的理论视野,针对我国韧性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有必要从完善韧性战略规划、推进韧性共同体建设、提升韧性城市建设的项目化标准化、优化韧性城市建设中的协商机制、用好信息化智能化机制等方面构筑中国式“韧性城市”建设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性城市 韧性评估 理论逻辑 实践路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