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2篇文章
< 1 2 5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胡焕庸线能否突破”的学术争鸣 被引量:90
1
作者 陆大道 王铮 +14 位作者 封志明 曾刚 方创琳 董晓峰 刘盛和 贾绍凤 方一平 孟广文 邓祥征 叶超 曹广忠 杜宏茹 张华 马海涛 陈明星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05-824,共20页
著名地理学家胡焕庸先生于1935年提出中国人口地理的重要分界线(简称"胡焕庸线"),被广泛认可和引用,是中国地理学发展的重要成果。2014年底,李克强总理参观人居科学研究展时,高度关注胡焕庸线,并提出了胡焕庸线能否突破的问... 著名地理学家胡焕庸先生于1935年提出中国人口地理的重要分界线(简称"胡焕庸线"),被广泛认可和引用,是中国地理学发展的重要成果。2014年底,李克强总理参观人居科学研究展时,高度关注胡焕庸线,并提出了胡焕庸线能否突破的问题。胡焕庸线因而再度引起争论和热议。据此,组织了一些地理学者围绕该问题进行学术讨论,力图从不同层面展现学者们对胡焕庸线的理解与反思,从而深化胡焕庸线的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进而指导中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和区域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焕庸线 学术争鸣 新型城镇化 地理学
原文传递
中国城市流动人口居留意愿影响因素的空间分异特征 被引量:69
2
作者 古恒宇 孟鑫 +1 位作者 沈体雁 崔娜娜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40-254,共15页
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影响因素往往存在显著的空间分异特征,然而既有研究对此关注较少。基于2015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运用半参数地理加权回归(SGWR)模型,结合k均值聚类法,对中国城市流动人口居留意愿影响因素的空间分异特征展开... 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影响因素往往存在显著的空间分异特征,然而既有研究对此关注较少。基于2015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运用半参数地理加权回归(SGWR)模型,结合k均值聚类法,对中国城市流动人口居留意愿影响因素的空间分异特征展开研究。结论如下:①流动人口居留意愿主要受流动人口群体自身特征的影响,受流入地的影响相对较弱;②社会经济因素与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关系紧密,人口、家庭及流动特征因素同样产生影响,收入、婚姻、跨省流动等因素对流动人口居留意愿产生抑制作用,而住房支出、参保率、子女个数等因素则产生促进作用;③各影响因素总体上呈现带状的空间分异模式,可概括为"E-W""N-S""NE-SW""SE-NW"4种。民族、家庭等因素的正向影响自北向南递减,参保率、未婚率、二产就业等因素的影响自西北向东南递减,子女个数及人均GDP的影响自东北向西南递减。东部经济较发达地区高收入流动人口的居留意愿相对更弱,华南地区住房支出较高的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相对更强。④全国可划分为四大影响区,其中,华北地区、华中地区、华东地区受多因素共同影响;西北地区及部分西南地区主要受人口及社会因素的影响;东北三省及内蒙古东部地区主要受经济及家庭因素的影响;华南地区及部分中、东、西南部地区,除住房支出外,受大部分因素的影响相对最小。最后,本文对中国流动人口的服务与管理提出相应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人口居留意愿 影响因素 空间分异 半参数地理加权回归 中国
原文传递
园林绘画对于复原研究的价值和应用探析——以明代《寄畅园五十景图》为例 被引量:55
3
作者 黄晓 刘珊珊 《风景园林》 2017年第2期14-24,共11页
园林绘画是研究古代园林的重要材料,对于已消失或改建过的早期园林的复原研究具有重要价值。解读和利用园林绘画的难点之一在于确定图中景致的写实程度。本文以明代宋懋晋《寄畅园五十景图》为主线,结合其他相关图像资料,尝试从园林绘... 园林绘画是研究古代园林的重要材料,对于已消失或改建过的早期园林的复原研究具有重要价值。解读和利用园林绘画的难点之一在于确定图中景致的写实程度。本文以明代宋懋晋《寄畅园五十景图》为主线,结合其他相关图像资料,尝试从园林绘画的性质和创作过程探讨这一问题。本文认为园林绘画的性质属于"功能性绘画",重视对园中景致的忠实摹写。画家的创作过程涉及"写真"与"摹古"两种方式,从不同方面影响到绘画对于园景的再现模式和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复原研究 园林绘画 《寄畅园五十景图》
下载PDF
北京城市保障性住房居民的就医可达性研究——基于GIS网络分析方法 被引量:48
4
作者 张纯 李晓宁 满燕云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9-64,共6页
本文以北京市为例,采用GIS网络分析方法,分析具有中低收入群体特征、居住在保障性住房居民通过公共交通和私家车方式,到达各类医疗设施的就医可达性。分析结果显示:从出行方式来看,采取私家车出行的就医可达性高于公共交通。从就医可达... 本文以北京市为例,采用GIS网络分析方法,分析具有中低收入群体特征、居住在保障性住房居民通过公共交通和私家车方式,到达各类医疗设施的就医可达性。分析结果显示:从出行方式来看,采取私家车出行的就医可达性高于公共交通。从就医可达性的医院等级来看,三级医院的可达性明显低于社区医院。从就医可达性的空间分布来看,位于城市中心、北部和东部地区的保障性住房居民,其可达性相对较好;位于城市高速路沿线的保障性住房汽车出行可达性较高、但公共交通可达性相对较差。从就医可达性的时间上看,建设年代偏后的保障性住房就医可达性差。通过这些分析发现,居住在保障性住房、选择公共交通的保障性住房居民的就医出行更加不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医可达性 空间公平 保障性住房 中低收入群体 北京
原文传递
运用绿色基础设施理论,指导“绿色城市”建设 被引量:42
5
作者 张红卫 夏海山 魏民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8-30,共3页
"绿色城市"的本质是生态文明,"绿色城市"的实现离不开多种策略的支持。"绿色基础设施"是近些年来西方发达国家中提出的关于生态保护和城市及社区建设方面的一个新理论,相关的实践越来越普及。运用绿色基... "绿色城市"的本质是生态文明,"绿色城市"的实现离不开多种策略的支持。"绿色基础设施"是近些年来西方发达国家中提出的关于生态保护和城市及社区建设方面的一个新理论,相关的实践越来越普及。运用绿色基础设施理论和策略,对指导"绿色城市"目标的实现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绿色基础设施 绿色城市 策略
下载PDF
漫谈当代纪念性景观设计 被引量:41
6
作者 张红卫 王向荣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38-42,共5页
纪念性景观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纪念性景观设计作为一种文化创作,可以从文化的角度进行分析和评价。随时代而发展的当代纪念性景观设计更加注重总体环境的塑造,深入人心的人文主义思潮、当代新技术与材料的发展等因素对当代纪念... 纪念性景观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纪念性景观设计作为一种文化创作,可以从文化的角度进行分析和评价。随时代而发展的当代纪念性景观设计更加注重总体环境的塑造,深入人心的人文主义思潮、当代新技术与材料的发展等因素对当代纪念性景观设计有着重要影响。当代纪念性景观的设计表现出简约化、注重体验与感受、注重特色营造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纪念性景观 景观设计 环境
下载PDF
轨道站点合理步行可达范围建成环境与轨道通勤的关系研究——以北京市44个轨道站点为例 被引量:41
7
作者 申犁帆 王烨 +2 位作者 张纯 姜冬睿 李赫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423-2439,共17页
轨道站点步行可达范围内建成环境因素与轨道交通通勤行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从潜在通勤者的角度出发,划定轨道站点的合理步行可达范围,以北京市44个轨道站点为例,利用大数据方法从"宜出行"程序中提取站点合理... 轨道站点步行可达范围内建成环境因素与轨道交通通勤行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从潜在通勤者的角度出发,划定轨道站点的合理步行可达范围,以北京市44个轨道站点为例,利用大数据方法从"宜出行"程序中提取站点合理步行范围内的相对人口数据,结合2017年9月10个工作日早高峰时段的轨道站点刷卡数据得到该站点的相对乘车率。基于数据的非正态分布特征构建GARCH模型,分析早高峰站点合理步行范围内建成环境因素与站点相对乘车率的关系。结果表明:(1)始发轨道站点与站点乘车率存在显著正向关系,而站点所在线路的换乘概率与站点乘车率具有非常明显的负相关性;(2)轨道站点的出入口数量与乘车率显著正相关;(3)小区—站点的路径转折数和步行范围内的交叉路口数等可步行性特征对轨道交通通勤行为无显著影响,步行范围的公交车站密度与站点乘车率正相关;(4)合理步行范围内的用地混合度与乘车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5)合理步行范围内的路网密度以及早高峰拥堵道路比与乘车率之间在不同程度上呈现正向关系;(6)共享单车订单数与轨道交通通勤行为之间的关系并不明确;(7)相比手机信令数据,"宜出行"定位数据的精度更高,适用于分析微观尺度下的实时人口分布及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站点 合理步行范围 建成环境 通勤行为 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 北京市
原文传递
城市轨道交通通勤与职住平衡状况的关系研究——基于大数据方法的北京实证分析 被引量:39
8
作者 申犁帆 张纯 +2 位作者 李赫 王烨 王子甲 《地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91-806,共16页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发展在提高居民通勤效率的同时也对其职住平衡状况产生了一定影响。论文以北京市206个轨道站点为例,基于高斯混合模型(Gaussian mixture model, GMM)和一卡通刷卡数据将轨道站点按职住功能进行分类,利用腾讯'宜出...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发展在提高居民通勤效率的同时也对其职住平衡状况产生了一定影响。论文以北京市206个轨道站点为例,基于高斯混合模型(Gaussian mixture model, GMM)和一卡通刷卡数据将轨道站点按职住功能进行分类,利用腾讯'宜出行'定位数据考察轨道站点周边的动态人口分布并计算就业居住比。研究发现:①中心城区的职住状况明显优于中心城区以外区域;②轨道交通线网末端区域的职住平衡程度较差,仅有少数成规模的高端服务产业集中分布的轨道站点周边形成了区域性就业中心;③部分就业-居住较为均衡的城郊地区仍存在一定的职住不匹配现象。随后,通过计算一卡通出进站比和'宜出行'职住比得到出进站均衡度和职住平衡度,利用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generalized autoregressive conditional heteroskedasticity, GARCH)模型对轨道交通通勤和职住平衡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出进站均衡度与职住平衡度具有非常显著的正向关系,即站点进出站人数越接近,站点周边区域的职住状况越好;②典型就业地站点与站点周边区域的职住平衡程度显著正相关,而典型居住地站点与站点周边区域的职住状况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这表明,人口稠密的聚居区无法带动同样数量就业岗位的产生,而完善的就业中心能够吸引一定数量的人口在附近居住;③轨道站点的区位条件与职住平衡状况存在一定正向关系;④GMM能够对属性复杂模糊的轨道站点进行有效的聚类分析;⑤具有实时性强、精确度高、覆盖度广、获取难度低等优点的'宜出行'数据能够在微观空间尺度下弥补其他捕捉和分析实时人口时空分布特征方法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通勤行为 职住平衡 大数据 高斯混合模型 GARCH模型 北京
原文传递
北京市职住空间关系特征及变化研究——基于第五、六次人口普查和2001、2008年经济普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39
9
作者 张纯 易成栋 宋彦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59-64,共6页
大都市圈职住空间关系对城市的交通、资源和环境产生深远影响。本文以北京为例,运用分街道的人口普查数据以及经济普查数据,分析职住空间关系特征及其变化。结果显示,2000-2010年市区和郊区的居住密度同时增加,开始呈现郊区化、多中心... 大都市圈职住空间关系对城市的交通、资源和环境产生深远影响。本文以北京为例,运用分街道的人口普查数据以及经济普查数据,分析职住空间关系特征及其变化。结果显示,2000-2010年市区和郊区的居住密度同时增加,开始呈现郊区化、多中心发育的特征;就业却更加向城市中心集中,不足以形成多中心就业的格局。城市中心区职住比升高,近郊靠近城市中心区的地区职住比降低,更多居民居住在郊区而到城市中心就业,职住错位加剧;而在郊区行政区中心,就业次中心开始初步形成。北京的案例表明,居住不断郊区化的同时,就业却更加集中,呈现出居住在郊区、就业依然集中在城市中心这种不同于西方城市的职住错位模式。本研究丰富了基于西方城市化背景下的职住错位理论并提供了新的实证案例,也为通过制定土地利用与交通协同的政策来提升居民就业可达性提供了政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住平衡 职住空间错位 可达性 北京
下载PDF
北京市住房价格和租金的空间分异与相互关系 被引量:35
10
作者 崔娜娜 古恒宇 沈体雁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420-1434,共15页
当前中国住房销售市场、住房租赁市场发展不平衡,研究住房价格、租金的空间分异与相互关系,对建立'租售并举'的住房制度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利用2016年北京市各住宅小区的住房价格、租金数据,及2006—2016年北京市逐月住房销售... 当前中国住房销售市场、住房租赁市场发展不平衡,研究住房价格、租金的空间分异与相互关系,对建立'租售并举'的住房制度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利用2016年北京市各住宅小区的住房价格、租金数据,及2006—2016年北京市逐月住房销售价格指数、住房租赁价格指数,从时空尺度剖析了住房价格、租金的空间分异与相互关系,并剖析了背后的差异机制。结果表明:(1)北京市住房价格和租金的空间格局均呈多中心圈层递减结构,且南北差异明显,但租金的空间分异程度弱于住房价格。(2)住房价格具有中等程度的空间相关性,受政策等随机性因素影响相对较大,而租金具有强烈的空间相关性,受区位交通等确定性因素影响相对较大。(3)住房价格和租金的价格剖面线并不相同,住房价格易受学区、大型公园等的影响,而租金更易受就业所在地、建筑年龄等的影响。售租比呈混乱斑驳、相对均质的扁平化分布特征,且小区越高档,售租比越高。(4)北京市住房销售市场和住房租赁市场基本相对独立发展,更符合双重市场的特征。产生上述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住房销售市场和住房租赁市场的市场特征、服务人群以及市场发育程度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房价格 租金 售租比 空间分异 GRANGER因果检验
原文传递
网络开放数据在城市商业活力空间句法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33
11
作者 盛强 杨振盛 +1 位作者 路安华 常乐 《新建筑》 2018年第3期9-14,共6页
以吉林市的百度兴趣点和大众点评等网络开放数据为基础,以空间句法模型为主要分析工具,在城市尺度和街区尺度分别对商业分布与聚集进行量化分析,发现不同数据源在不同尺度上体现出空间规律的差异性。在城市尺度,百度POI聚集密度与城市... 以吉林市的百度兴趣点和大众点评等网络开放数据为基础,以空间句法模型为主要分析工具,在城市尺度和街区尺度分别对商业分布与聚集进行量化分析,发现不同数据源在不同尺度上体现出空间规律的差异性。在城市尺度,百度POI聚集密度与城市大区域尺度和局域尺度空间句法参数均有良好的关联。在街区尺度,研究测试了经位置修正和均匀化处理后的百度兴趣点与点评量数据在两个中心案例区域的分析效果,发现各案例区的空间结构形态本身对分析结果有影响,且点评量数据在商业聚集较高的城市中心区体现出更强的规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开放数据 大众点评 百度兴趣点 空间句法 商业中心
下载PDF
雨水基础设施的景观化与造景系统 被引量:31
12
作者 蒙小英 张红卫 孟璠磊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31-34,共4页
雨水基础设施是承载雨水收集与排放的构件设施,其功能性与艺术性的统一自工业化生产以来就被逐渐淡化。作为城市基础设施中的一道景观,和城市美学与文化取向的表征,雨水基础设施构件的艺术性和景观化需要被关注和提升。同时,在水资源缺... 雨水基础设施是承载雨水收集与排放的构件设施,其功能性与艺术性的统一自工业化生产以来就被逐渐淡化。作为城市基础设施中的一道景观,和城市美学与文化取向的表征,雨水基础设施构件的艺术性和景观化需要被关注和提升。同时,在水资源缺乏下雨水收集和雨水利用的生产性功用已逐渐得到重视和普及,而雨水利用的非生产性功用,如雨水储留、改善环境景观和调节局部微气候等尚需更多地重视和关注。探讨了雨水口、雨水管和排水沟渠的景观化设计,以及通过雨水花园的造景系统实现雨水利用的非生产性功用和环境友好型的雨水造景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雨水基础设施 景观化 雨水花园
下载PDF
北京城市老年人社区满意度研究——基于模糊评价法的分析 被引量:29
13
作者 张纯威 柴彦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7-52,147,共7页
本文基于对北京市三个典型城市社区中老年人社区满意度的问卷调查,运用模糊评价法,对老年人的社区满意度进行案例研究。结果发现,老年人对社区社会环境较为满意,而对社区服务设施等社区物质环境不满;老年人更关注住房条件,而对社交和人... 本文基于对北京市三个典型城市社区中老年人社区满意度的问卷调查,运用模糊评价法,对老年人的社区满意度进行案例研究。结果发现,老年人对社区社会环境较为满意,而对社区服务设施等社区物质环境不满;老年人更关注住房条件,而对社交和人际关系的关注较少。老年人特别重视的因子满意度不高,可能是导致社区满意度的综合模糊结果偏低的原因。进一步通过相关性分析和交叉表分析,从个人属性、家庭结构和所在社区类型等三个层面探讨社区满意度评价的影响因素,发现年龄低、学历高、收入高、与孙辈同住的老年人以及旧城平房社区中老年人社区满意度较高。老年人的社区满意度,将成为测度城市老年人生活品质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老年人 社区满意度 模糊评价法 北京
下载PDF
连续运动与超链接机制——基于重庆地面及地铁交通流量数据的大尺度范围空间句法实证分析 被引量:29
14
作者 盛强 杨滔 侯静轩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5年第5期16-21,共6页
本文基于重庆市2010-2013年地面机动车流量数据及2014年地铁各站客流量数据,应用空间句法分析软件,分析了重庆城市大区域尺度范围内地面及地铁流量与空间线段地图分析结果的关联,验证了空间句法工具对城市大尺度范围流量分析的适用性。... 本文基于重庆市2010-2013年地面机动车流量数据及2014年地铁各站客流量数据,应用空间句法分析软件,分析了重庆城市大区域尺度范围内地面及地铁流量与空间线段地图分析结果的关联,验证了空间句法工具对城市大尺度范围流量分析的适用性。另外,基于地铁流量的实证数据,本研究重点对比测试了用空间句法分析地铁的两种建模方式:将地铁线路独立处理的"分离式"模型和将地铁线路纳入线段地图分析的"一体化"模型,发现"一体化"模型在分析站间截面流量时效果明显更好,但在分析进出站客流量时仅比"分离式"模型略好。作为结论,本文对地面和地铁两个问题的研究分别引出了连续运动和超链接两种空间机制,二者的共同作用使空间句法得以在超出视线和步行范围的大区域尺度上对城市进行有效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句法 大尺度范围分析 地铁客流量 地面机动车流量 山地城市
下载PDF
步行通达性对街区空间活力与交往的影响 被引量:29
15
作者 刘星 盛强 杨振盛 《上海城市规划》 2017年第1期56-61,共6页
街道空间的步行通达性是街区商业和社会交往活力的基础。选取北京胡同和多层住宅两类街区的4个代表性案例,实地调研记录了夏季平时和周末户外空间的交往状况,并应用空间句法软件对其空间分布机制进行量化性研究。其成果表明,在街区尺度... 街道空间的步行通达性是街区商业和社会交往活力的基础。选取北京胡同和多层住宅两类街区的4个代表性案例,实地调研记录了夏季平时和周末户外空间的交往状况,并应用空间句法软件对其空间分布机制进行量化性研究。其成果表明,在街区尺度,胡同类比较开放的街区相较于多层住宅区更有利于生成活力交往空间,而在各类型街区内部对比,街道拓扑形态较为复杂的街区相较于简单规则的胡同肌理明显具有更强的促进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步行通达性 街区活力 户外聚集 关联性因素 空间句法
下载PDF
城市规划视角下智慧城市的审视和反思 被引量:29
16
作者 张纯 李蕾 夏海山 《国际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9-25,共7页
智慧城市在全球推广,尝试通过智能手段解决城市发展中的管理、环境、交通和基础设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在中国城市中广泛提倡。本文从城市规划视角出发,从理论演变、概念初衷、评价体系、国际实践、应用中的局限和应对等方面,对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在全球推广,尝试通过智能手段解决城市发展中的管理、环境、交通和基础设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在中国城市中广泛提倡。本文从城市规划视角出发,从理论演变、概念初衷、评价体系、国际实践、应用中的局限和应对等方面,对智慧城市进行审视和反思。首先,本文追溯智慧城市的理论根源,发现智慧城市的提出不仅受到计量革命以来的理性规划范式的影响,并且贯穿于20世纪以来西方城市规划思潮演变过程的始终。其次,通过综述目前的国际研究,发现智慧城市的初衷包含有效、公平、宜居和可持续等多元目标。以欧盟为例的智慧城市评价体系,涵盖了智慧经济、智慧人群、智慧管理、智慧移动、智慧环境和智慧生活等多维度测度标准,并在全球城市规划的多个领域中实践应用。最后,为了应对在国际智慧城市实践中面临的组织、管理、安全和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挑战,可以建立一体化的行动框架加以应对;提倡智慧城市,不仅是口号更应付诸行动,更应关注组织和政策的共同力量。本文通过对智慧城市的审视与反思,认为信息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智能化程度,但其本身并不能让城市更智慧。只有在组织、政策和技术的共同作用下,智慧的理念、前瞻的思维方式、可持续性的计划才能将城市引向智慧发展之路。这对中国未来城市智慧化发展,解决快速城市化中的交通、社会和环境问题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城市 理性规划 计量革命 多元目标 行动框架
原文传递
结构美学视角下的旧工业建筑空间改造策略研究 被引量:24
17
作者 石克辉 薛冰洁 胡雪松 《世界建筑》 2013年第4期112-115,共4页
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我国旧工业建筑再利用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在对旧工业建筑改造再利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达成共识的前提下,如何提升改造水准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由于相关实践理论的缺乏和滞后,针对旧工业建筑原... 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我国旧工业建筑再利用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在对旧工业建筑改造再利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达成共识的前提下,如何提升改造水准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由于相关实践理论的缺乏和滞后,针对旧工业建筑原有空间的改造往往不尽人意;本文从结构美学角度出发,阐述了结构技术及其形态对旧工业建筑空间改造的重要性和关联性,使结构美学的表现理念贯穿旧工业建筑内部空间改造的全过程,对基于结构美学的旧工业建筑内部空间重塑的创作手法进行了初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美学 旧工业建筑 空间改造 策略
下载PDF
县域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以民乐县为例 被引量:24
18
作者 刘春雨 董晓峰 +3 位作者 刘英英 潘竟虎 刘玲 石培基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35-141,共7页
从县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出发,分析民乐县土地利用现状,并采用灰色预测法、趋势预测法和综合增长法预测规划目标年的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结合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导则,对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识别和DPSIR模型指标体系的建立进行探讨... 从县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出发,分析民乐县土地利用现状,并采用灰色预测法、趋势预测法和综合增长法预测规划目标年的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结合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导则,对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识别和DPSIR模型指标体系的建立进行探讨,选用改进熵值法对民乐县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进行评价。研究表明:2004年环境影响综合评价值为0.3382,到2008年和2009年增加达到0.3498和0.3506;至规划目标年2010年、2015年和2020年达到0.3549、0.3684和0.3819,比2008年提高了0.0051、0.0186和0.0321,增长率依次为:1.46%、5.32%和9.18%,其增长是逐年大幅度提高。显示评价指标能较好地预估土地利用规划方案的实施对环境、生态和土地资源的潜在影响,为规避土地利用调整可能出现的不良生态环境影响,提供有益的决策支持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识别 改进熵值法 DPSIR模型 民乐县
原文传递
2004-2011年中国省域生态补偿差异分析 被引量:22
19
作者 刘春腊 刘卫东 +3 位作者 陆大道 陈明星 徐美 董晓峰 《地理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897-1910,共14页
基于地理学的区域关联与尺度转换视角,阐述了省域生态补偿及其差异分析的理论框架,及省域生态补偿差异测度的方法。在对省域生态补偿空间差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变异指数法、艾肯森指数法和基尼系数法,探讨了2004-2011年中国省域生... 基于地理学的区域关联与尺度转换视角,阐述了省域生态补偿及其差异分析的理论框架,及省域生态补偿差异测度的方法。在对省域生态补偿空间差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变异指数法、艾肯森指数法和基尼系数法,探讨了2004-2011年中国省域生态补偿时间序列的总体差异、细部差异以及差异形成的驱动机制等问题。结果表明:1从地域空间上看,以"胡焕庸线"为界,该线所穿过的省域及其西北部诸省,大多为生态补偿大省。2虽然中国省域生态补偿差异总体呈扩大趋势,但在个别年份也存在缩小的情况,变异指数、基尼系数、艾肯森指数等的测算结果均符合该情况。3在整个时间序列变化曲线中,短期的分析结果表明各指数的差异程度存在不一致;但从长期变化趋势看,三个指数反映的情况基本接近;在探究省域生态补偿差异时,应以长期的变化趋势作为分析的基础。4通过虚拟基尼系数的计算发现,生态资源的经济价值在中国省域生态补偿差异中起决定性作用,其对省域生态补偿差异的贡献在73%以上;其次是环境污染物治理成本,其贡献率也达到了19%以上;环境污染治理投入对省域生态补偿差异的影响非常小,不足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域生态补偿 差异 测度 中国
原文传递
现代木造建筑工法与预制装配式设计的关系——以加拿大建造技术为例 被引量:23
20
作者 李珺杰 王庆国 +2 位作者 吕帅 林中法 张超 《建筑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6-111,共6页
从加拿大木造建筑的设计与技术发展历程着眼,解析现代装配式木结构建筑、预制木结构组件、预制木混合结构的设计与建造工艺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现代木结构建筑 装配式建筑 预制木结构组件 木混合结构 建造工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