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06篇文章
< 1 2 14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云鄂博稀土、铌资源综合利用现状及新思路 被引量:55
1
作者 郭财胜 李梅 +2 位作者 柳召刚 张栋梁 高凯 《稀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6-100,共5页
介绍了白云鄂博稀土、铌资源特征及分布特点,总结了白云鄂博铌的选矿、冶炼方法,并提出了一些新思路:在综合回收白云鄂博资源的前提下,可以采取选冶联合的方式,先提钪、后提铌;或者制成复合材料,提高铌的利用率。
关键词 铌铁 铌钪 稀土
原文传递
包钢常用铁矿粉烧结基础特性 被引量:44
2
作者 罗果萍 孙国龙 +3 位作者 赵艳霞 张学锋 郝志忠 吴胜利 《过程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198-204,共7页
采用微型烧结法研究了包钢常用六种铁矿粉的烧结基础特性.结果表明,不同铁矿粉的烧结基础特性差别较大.铁矿粉的CaF_2,FeO,MgO,SiO_2和结晶水含量是影响其烧结基础特性的主要因素.包钢含氟磁铁矿的烧结基础特性为同化温度低于1250℃,液... 采用微型烧结法研究了包钢常用六种铁矿粉的烧结基础特性.结果表明,不同铁矿粉的烧结基础特性差别较大.铁矿粉的CaF_2,FeO,MgO,SiO_2和结晶水含量是影响其烧结基础特性的主要因素.包钢含氟磁铁矿的烧结基础特性为同化温度低于1250℃,液相流动性指数大于8.0,粘结相自身强度低于450N/个,铁酸钙生成量小于10%,连晶固结强度高于560N/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矿粉 烧结 烧结基础特性
下载PDF
钢渣资源综合利用及发展前景展望 被引量:46
3
作者 赵立杰 张芳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319-322,333,共5页
我国是钢产量大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对钢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每年会有超1亿t钢渣产生。目前,我们所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就是钢渣的综合利用率较低,仅为30%左右,与发达国家之间仍旧存在较大的差距。尤其是在道路回填、制备钢渣水泥等... 我国是钢产量大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对钢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每年会有超1亿t钢渣产生。目前,我们所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就是钢渣的综合利用率较低,仅为30%左右,与发达国家之间仍旧存在较大的差距。尤其是在道路回填、制备钢渣水泥等大量消耗钢渣的方面。本文介绍了钢渣的组成成分、矿相、物理性质以及不同处理条件下成分的差异。简述了目前国内对钢渣的主要处理工艺,其中常用方法是冷弃法、热泼法、水淬法、滚筒法和风淬法。简述在钢渣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如何提高钢渣的稳定性和凝胶活性。在钢渣的基础特性上,论述了国内外钢渣资源在冶金生产、建材生产、农业工程、钢渣水泥以及制备新型材料等各方面的综合利用途径。从钢渣的实际综合利用出发,针对目前国内钢渣处理的不足之处,展望钢渣在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渣 资源 综合利用
下载PDF
热障涂层的研究现状及其制备技术 被引量:36
4
作者 于海涛 牟仁德 +3 位作者 谢敏 郭巍 牛晓庆 宋希文 《稀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3-88,共6页
热障涂层用于燃气轮机的热端部件,可以显著提高其使用温度,延长热端部件的使用寿命,并增大燃气轮机发动机的效率。介绍了热障涂层的研究现状,以及两种主要制备热障涂层方法,即等离子喷涂法和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法的原理、特点及不足。
关键词 热障涂层 等离子喷涂法 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法
原文传递
超细粉体的团聚机理和表征及消除 被引量:36
5
作者 王觅堂 李梅 +1 位作者 柳召刚 胡艳宏 《中国粉体技术》 CAS 2008年第3期46-51,59,共7页
当粉体的尺度达到纳米级时,就会有独特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其较小的粒度,因此在制备和应用的过程中容易发生团聚。本文中对超细粉末的团聚机理进行了介绍,同时分析了液相法制备超细粉体过程中团聚形成的原因,以及团聚程度的表... 当粉体的尺度达到纳米级时,就会有独特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其较小的粒度,因此在制备和应用的过程中容易发生团聚。本文中对超细粉末的团聚机理进行了介绍,同时分析了液相法制备超细粉体过程中团聚形成的原因,以及团聚程度的表征和减少团聚的方法。另外对今后的发展方向提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粉体 团聚 机理
下载PDF
稀土对2Cr13不锈钢夹杂物的变质及对冲击韧性的影响 被引量:37
6
作者 刘晓 杨吉春 高学中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05-609,共5页
采用金相、扫描电镜和能谱等分析手段研究了稀土元素铈对2Cr13不锈钢中夹杂物的变质作用以及对冲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元素改善了2Cr13不锈钢夹杂物的形貌和大小,未加稀土的钢的断口是典型的解理断裂,加稀土后钢的断口是准解理+... 采用金相、扫描电镜和能谱等分析手段研究了稀土元素铈对2Cr13不锈钢中夹杂物的变质作用以及对冲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元素改善了2Cr13不锈钢夹杂物的形貌和大小,未加稀土的钢的断口是典型的解理断裂,加稀土后钢的断口是准解理+韧窝型,韧窝中出现的细小球状稀土硫氧化物夹杂是其转变的主要原因;加微量稀土元素铈的试样低温横向冲击性能比未加稀土的试样大幅度提高,-40℃时提高了54.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锈钢 稀土 夹杂物 冲击韧性
原文传递
Cl^-浓度对X70管线钢缝隙腐蚀的影响 被引量:34
7
作者 宋义全 杜翠薇 +1 位作者 张新 李晓刚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130-1134,共5页
应用楔型缝隙模型研究了腐蚀介质中Cl^-浓度对X70管线钢缝隙腐蚀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在自然腐蚀状态下,当缝口宽度为0.15 mm以及实验周期为120h时,随着缝外腐蚀介质中Cl^-浓度(c^m_(Cl^-))的提高,从缝口到缝底缝内溶液中的Cl^-浓度... 应用楔型缝隙模型研究了腐蚀介质中Cl^-浓度对X70管线钢缝隙腐蚀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在自然腐蚀状态下,当缝口宽度为0.15 mm以及实验周期为120h时,随着缝外腐蚀介质中Cl^-浓度(c^m_(Cl^-))的提高,从缝口到缝底缝内溶液中的Cl^-浓度(c^c_(Cl-))逐渐增加,pH值逐渐降低,试样的电极电位也逐渐降低,表明随着腐蚀介质中c^m_(Cl^-)的增加,X70管线钢的缝隙腐蚀倾向逐渐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浓度 X70管线钢 缝隙腐蚀
下载PDF
2A12铝合金在含Cl^-环境中的腐蚀行为和规律研究 被引量:34
8
作者 李涛 冯海涛 +1 位作者 李晓刚 周建龙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3-48,共6页
通过室内浸泡模拟实验方法,研究了2A12铝合金在含Cl-典型环境中的腐蚀行为与电化学规律.采用扫描电镜观察了试样的组织和腐蚀产物的微观形貌,并用能量色散谱(EDS)分析了腐蚀产物元素组成.采用失重法分析了2A12铝合金腐蚀动力学规律,并... 通过室内浸泡模拟实验方法,研究了2A12铝合金在含Cl-典型环境中的腐蚀行为与电化学规律.采用扫描电镜观察了试样的组织和腐蚀产物的微观形貌,并用能量色散谱(EDS)分析了腐蚀产物元素组成.采用失重法分析了2A12铝合金腐蚀动力学规律,并采用电化学阻抗技术分析了2A12铝合金腐蚀后的电化学行为规律.实验结果表明,浸泡480 h后,2A12铝合金发生了明显的点蚀和小片状剥蚀,Cl-和第二相是促进点蚀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原因;浸泡480 h后的动力学规律遵从幂指数规律;电化学阻抗谱中的Nyquist曲线由压缩的双容抗弧组成,随浸泡时间的延长,点蚀不断生成并发展,与腐蚀产物的产生与剥落综合作用,使电化学阻抗模值呈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的动态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A12铝合金 电化学阻抗谱 点蚀
下载PDF
淬火开裂及防止方法 被引量:34
9
作者 刘宗昌 《热处理》 CAS 2010年第3期72-79,共8页
淬火开裂是一种最常见也是后果最为严重的热处理缺陷,工件一旦开裂,必将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另外,造成工件淬火开裂的原因又是多方面的。裂纹是在热处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但其原因不一定就是热处理本身的问题,还与原材料的冶金质量,选... 淬火开裂是一种最常见也是后果最为严重的热处理缺陷,工件一旦开裂,必将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另外,造成工件淬火开裂的原因又是多方面的。裂纹是在热处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但其原因不一定就是热处理本身的问题,还与原材料的冶金质量,选材的合理性,工件的结构及铸、锻、轧质量等种种因素有关。正因如此,在分析淬裂原因时,往往易陷入误区,只看表面现象,而没有涉及问题的本质,因而难以准确地找出开裂原因,以制定合理的改进措施。本文是内蒙古科技大学刘宗昌教授撰写的专文,全面、系统地分析了导致钢件淬裂的原因,提出了防止淬裂的方法,相信对广大读者和热处理工作者将不无启示。本文篇幅较长,将分期在本刊"读书园地"栏目连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淬火开裂 防止方法 热处理缺陷 开裂原因 冶金质量 生产过程 表面现象 工件
下载PDF
大型钢包双孔吹氩最佳位置的探讨 被引量:24
10
作者 任三兵 陈义胜 +1 位作者 黄宗泽 贺友多 《包头钢铁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193-197,共5页
应用三维连续性方程、动量N S方程及湍流k ε双方程模型模拟了钢包双孔底吹氩对于钢包内钢液流动的影响 ,统计了流动动能 ,在这些基础上 。
关键词 大型钢包 底吹氩 流场
下载PDF
Cr_2O_3对白云鄂博西尾矿微晶玻璃显微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7
11
作者 李保卫 王芳 +3 位作者 陈华 赵鸣 张雪峰 杜永胜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42-647,共6页
以白云鄂博西尾矿和粉煤灰为主要原料,采用熔融法制备了添加0~2.Owt%Cr:03的CaO—MgO-SiO2-Al2O3系微晶玻璃,利用DTA、XRD、FESEM、EDS和综合力学性能仪等测试手段,研究了Cr2O3含量对该体系微晶玻璃显微结构及性能的影响。实验... 以白云鄂博西尾矿和粉煤灰为主要原料,采用熔融法制备了添加0~2.Owt%Cr:03的CaO—MgO-SiO2-Al2O3系微晶玻璃,利用DTA、XRD、FESEM、EDS和综合力学性能仪等测试手段,研究了Cr2O3含量对该体系微晶玻璃显微结构及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少量Cr20,(0.5wt%)可有效降低样品的晶化温度,促进主晶相辉石相(Ca(Mg,Fe,Al)(Si,Al)2O6)的形成,同时细化其显微组织,从而提高样品的密度、抗折强度和耐酸碱性;当Cr2O3含量大于等于1.5wt%时,析晶峰温度由804℃提高到816oC,同时微晶玻璃中形成不规则块状结构的镁铁铬尖晶石(MgFe0.9Cr1.1O4)第二相,并进而引起周围辉石相晶粒异常长大,降低其抗折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2O3 白云鄂博西尾矿 微晶玻璃 显微结构 尖晶石
下载PDF
包头稀土精矿处理现状及建议 被引量:28
12
作者 杜长顺 李梅 +2 位作者 柳召刚 常宏涛 胡艳宏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4,28,共5页
包头稀土矿世界最大,在我国乃至世界稀土工业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综述了包头稀土精矿工业提取工艺及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的其他提取工艺,对包头稀土精矿的处理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包头稀土矿 提取工艺 现状 建议
下载PDF
冷轧板再结晶退火中组织和织构演变的研究 被引量:27
13
作者 孔学云 王宝峰 +2 位作者 金自力 任慧平 张晓燕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97-101,共5页
薄板坯连铸连轧(CSP)热轧板料经热处理来适当调整组织后进行冷轧及退火,并运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研究了再结晶退火中组织和织构的演变。结果表明:发生再结晶的温度范围是530℃-590℃,590℃为完全再结晶温度;再结晶发生时冷... 薄板坯连铸连轧(CSP)热轧板料经热处理来适当调整组织后进行冷轧及退火,并运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研究了再结晶退火中组织和织构的演变。结果表明:发生再结晶的温度范围是530℃-590℃,590℃为完全再结晶温度;再结晶发生时冷轧变形基体和新晶粒取向的晶界角度差大约为25°-55°;{111}〈110〉、{111}〈112〉取向在再结晶初期和中期发生很大的变化,而{001}〈110〉、{112}〈110〉取向在再结晶后期才发生很大的变化;EBSD检测的结果分析可得{001}〈110〉、{112}〈110〉、{111}面取向储存的变形能依次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 薄板坯连铸连轧(CSP) 再结晶 织构
下载PDF
板条状马氏体的亚结构及形成机制 被引量:27
14
作者 刘宗昌 计云萍 +1 位作者 段宝玉 任慧平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6-61,共6页
研究马氏体亚结构及形成机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应用35CrMo等材料,淬火为马氏体组织,采用JEM-2100电镜观察马氏体形貌和亚结构,发现35CrMo钢马氏体为板条状,亚结构除了高密度缠结位错外,还有高密度层错。结合2Cr13、Fe-15Ni-0... 研究马氏体亚结构及形成机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应用35CrMo等材料,淬火为马氏体组织,采用JEM-2100电镜观察马氏体形貌和亚结构,发现35CrMo钢马氏体为板条状,亚结构除了高密度缠结位错外,还有高密度层错。结合2Cr13、Fe-15Ni-0.6C合金试样的浮凸试验,应用隧道扫描显微镜观察表面马氏体浮雕形貌,测定浮凸的微细尺寸。综合上述试验结果,分析位错、层错形成机制。发现浮凸效应中没有出现位错滑移迹象,认为切变模型不能解释高密度位错和层错的形成。最后应用马氏体相变新机制分析了高密度缠结位错、精细层错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条状马氏体 切变 表面浮凸 位错 层错
原文传递
贝氏体铁素体形核机理求索 被引量:27
15
作者 刘宗昌 王海燕 +1 位作者 任慧平 李文学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3-57,共5页
应用试验和综合分析的方法,研究了贝氏体铁素体的晶核尺度及其形成机理。认为过冷奥氏体中,存在并且能够形成贫碳区。依靠成分涨落、结构涨落和能量涨落,及其非线性的正反馈作用使奥氏体点阵瓦解,建构α核坯,铁原子和替换原子以热激活... 应用试验和综合分析的方法,研究了贝氏体铁素体的晶核尺度及其形成机理。认为过冷奥氏体中,存在并且能够形成贫碳区。依靠成分涨落、结构涨落和能量涨落,及其非线性的正反馈作用使奥氏体点阵瓦解,建构α核坯,铁原子和替换原子以热激活跃迁方式转入α核坯中,以界面过程控制方式成长为贝氏体铁素体晶核。从贝氏体亚单元和精细孪晶的实测尺寸推测晶核的尺度为在长度和宽度上应当小于1nm,有几个原子层厚,呈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氏体铁素体 形核 扩散 切变 奥氏体
下载PDF
10kA底部阴极稀土熔盐电解槽电场的模拟 被引量:25
16
作者 王军 张作良 +1 位作者 涂赣峰 吴文远 《稀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6-39,共4页
针对当前上插阴、阳极结构稀土熔盐电解槽存在的一些弊端,设计了10kA底部阴极电解槽,并用有限元ANSYS软件对该槽型中的电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三种极距下电场的电位及电场强度分布,发现该槽型的设计是合理的。
关键词 稀土 电解槽 电场 底部阴极 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三评马氏体相变的切变机制 被引量:26
17
作者 刘宗昌 计云萍 +2 位作者 林学强 王海燕 任慧平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共5页
从热力学、晶体学、表面浮凸等方面逐一对切变机制进行了理论探讨及试验观察分析,从多角度、多方面综合分析了马氏体切变机制存在的缺陷。研究发现马氏体相变的切变机制缺陷:①各种晶体学切变模型的切变过程需要极大的切变能量,在208~3... 从热力学、晶体学、表面浮凸等方面逐一对切变机制进行了理论探讨及试验观察分析,从多角度、多方面综合分析了马氏体切变机制存在的缺陷。研究发现马氏体相变的切变机制缺陷:①各种晶体学切变模型的切变过程需要极大的切变能量,在208~320 kJ/mo之l间,为相变驱动力所不及。切变机制的相变阻力太大,约2.335 kJ/mol,相变驱动力难以克服相变阻力完成切变过程;②各种晶体学切变模型均与实际不符;③表面浮凸是试样表面的过冷奥氏体转变产物的一种普遍表象,马氏体表面浮凸跟珠光体、贝氏体的浮凸比较,没有特殊之处,呈帐篷形,不具备切变特征。表面预先划痕在马氏体形成后出现断裂、弯曲,并非连续的折线,呈非N形。马氏体切变机制应予摈弃,建立马氏体相变新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氏体 切变 表面浮凸 相变驱动力 应变能 位向关系
原文传递
无取向硅钢退火织构的演变与磁性能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4
18
作者 金自力 任慧平 张红杰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7-80,共4页
运用取向分布函数(ODF)分析了50W600电工钢不同退火工艺退火织构的演变及织构对电磁性能的影响,利用织构数据计算了无取向硅钢的磁晶各向异性能。研究表明,较高的退火温度或较长的保温时间,再结晶织构α线的取向密度下降,{100}<011&... 运用取向分布函数(ODF)分析了50W600电工钢不同退火工艺退火织构的演变及织构对电磁性能的影响,利用织构数据计算了无取向硅钢的磁晶各向异性能。研究表明,较高的退火温度或较长的保温时间,再结晶织构α线的取向密度下降,{100}<011>和{211}<011>取向密度急剧降低,γ线{111}<112>密度显著增加,晶粒取向绝大多数聚集在γ线{111}<112>取向附近;低温退火有助于提高无取向硅钢有利织构{100}<UVW>的占有率。磁晶各向异性能计算结果表明无取向硅钢也存在磁各向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轧 无取向硅钢 织构演变 磁性能
下载PDF
34CrNi3MoV钢的混晶及消除措施 被引量:22
19
作者 赵勇桃 刘宗昌 王玉峰 《金属热处理》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5-77,共3页
应用Quanta 400型环境扫描电镜等方法对34CrNi3MoV钢大锻件在热处理过程中产生混晶的原因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混晶是由于组织遗传造成的,采用完全退火工艺取代调质处理前的正火工艺,使不平衡组织转变为平衡组织,可以隔断组织遗... 应用Quanta 400型环境扫描电镜等方法对34CrNi3MoV钢大锻件在热处理过程中产生混晶的原因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混晶是由于组织遗传造成的,采用完全退火工艺取代调质处理前的正火工艺,使不平衡组织转变为平衡组织,可以隔断组织遗传,消除混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4CrNi3MoV钢 混晶 组织遗传 退火
下载PDF
铈对S32550双相不锈钢微观组织及冲击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3
20
作者 杨吉春 王军 +3 位作者 任磊 富晓阳 刘香军 张泽宁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6-92,100,共8页
双相不锈钢兼具奥氏体和铁素体不锈钢的优良性能,多用于船舶、化工、核反应等领域。为了进一步提高S32550双相不锈钢的力学性能和抗腐蚀性能,采用真空感应炉成功冶炼了S32550双相不锈钢,并研究了有无添加稀土铈对其锻造、轧制后的微观... 双相不锈钢兼具奥氏体和铁素体不锈钢的优良性能,多用于船舶、化工、核反应等领域。为了进一步提高S32550双相不锈钢的力学性能和抗腐蚀性能,采用真空感应炉成功冶炼了S32550双相不锈钢,并研究了有无添加稀土铈对其锻造、轧制后的微观组织、夹杂物形貌及冲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稀土铈可以细化组织晶粒,使形状分布不均匀的铁素体组织与奥氏体组织均匀化;改善夹杂物形貌分布大小,对有害夹杂MnS进行改质,降低硫含量,使多余硫元素与铈反应形成Ce2O2S、Ce2S2夹杂弥散分布在钢中;另外,添加稀土铈可以提高S32550双相不锈钢在室温和低温(-40、-20℃)下的冲击韧性,在低温下可出现韧窝带,降低冷脆效应对钢材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铈 夹杂物形貌 双相不锈钢 冲击韧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4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