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5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乙二醇4000治疗8岁以下儿童便秘安全性和疗效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0
1
作者 寇温 杨天宁 武新安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15-218,共4页
目的评价聚乙二醇(PEG)4000治疗〈8岁儿童便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知网和维普数据库,检索起止时间为1981年1月1日至2016年4月1日,获得PEG4000治疗〈8岁儿童便秘的RCT文献,评估纳入... 目的评价聚乙二醇(PEG)4000治疗〈8岁儿童便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知网和维普数据库,检索起止时间为1981年1月1日至2016年4月1日,获得PEG4000治疗〈8岁儿童便秘的RCT文献,评估纳入文献的偏倚风险。评估PEG4000治疗期间的安全性和疗效指标。采用Rev Man 5.0软件行Meta分析。结果 4篇RCT文献进入系统评价,共纳入344例〈8岁便秘患儿,观察时间为2-12周,PEG4000与乳果糖、氧化镁和PEG-电解质对照的文献分别为2、1和1篇。4篇文献均描述了随机序列的产生、分配隐藏和受试者的脱落或失访,3篇文献采用双盲法。因对照组和结局指标不同行描述性分析,14篇文献PEG4000治疗期间均未观察到严重不良事件,1篇文献显示PEG4000组治疗12周至少1项血生化指标异常的比例与治疗前基线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5/39 vs 31/39),1篇文献显示腹泻发生率低于氧化镁对照组(2/46 vs 12/43),1篇文献显示恶心发生率低于PEG-电解质对照组(1/49 vs 9/42)。21篇文献显示用药后4周每天大便次数PEG4000组与乳果糖对照组差值为0.36次(95%CI:0.16-0.56次),1篇文献显示用药后12周每周大便次数PEG4000组和乳果糖对照组相近(8.5 vs 11.5次)。治疗4周后好转率率PEG4000组优于氧化镁对照组(42/46 vs 28/43,P=0.003);治疗4周后每周大便次数PEG4000组优于PEG-电解质对照组,(9.2±3.2)vs(7.8±2.4)次,P=0.025。结论现有临床证据表明,PEG4000治疗〈8岁儿童便秘的安全性和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4000 便秘 儿童 系统评价 安全性 疗效
下载PDF
大黄蒽醌类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实验研究 被引量:43
2
作者 魏玉辉 武新安 +1 位作者 陈岚 张承忠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5年第1期13-15,共3页
目的建立大黄蒽醌类成分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对三种蒽醌类成分提取方法进行实验对比研究,利用分光光度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蒽醌类浓度在0.856~25.680μg/ml范围内与吸收度呈良好的线形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8%,RSD为0.34%... 目的建立大黄蒽醌类成分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对三种蒽醌类成分提取方法进行实验对比研究,利用分光光度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蒽醌类浓度在0.856~25.680μg/ml范围内与吸收度呈良好的线形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8%,RSD为0.34%。结论改进的方法简便、准确可靠,可用于大黄及其制剂的蒽醌类成分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蒽醌类成分 含量测定方法 实验研究 大黄 分光光度法 平均回收率 对比研究 提取方法 线形关系 吸收度
下载PDF
2种口服降糖药物联合胰岛素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44
3
作者 李法宁 陈原 +1 位作者 匡平 刘克锋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70-272,285,共4页
目的:探讨2种口服降糖药物分别联合人工合成胰岛素对初诊2型糖尿病(T2DM)的患者血糖指标、胰岛β细胞功能及低血糖发生率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某院2013年4月-2015年12月收治初诊T2DM患者共12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60例)和B组... 目的:探讨2种口服降糖药物分别联合人工合成胰岛素对初诊2型糖尿病(T2DM)的患者血糖指标、胰岛β细胞功能及低血糖发生率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某院2013年4月-2015年12月收治初诊T2DM患者共12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60例)和B组(60例),分别在甘精胰岛素应用基础上加用罗格列酮和格列美脲辅助治疗;比较2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治疗前后BMI水平、血糖指标水平、胰岛β细胞功能指标水平、低血糖及心血管疾病发生率等。结果:2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和胰岛素用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B组患者治疗后BMI水平显著低于A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血糖和胰岛β细胞指标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同时B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P<0.05);2组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罗格列酮和格列美脲分别联合人工合成胰岛素治疗初诊T2DM临床疗效接近,但格列美脲口服可有效减少体质量增加量,降低低血糖发生风险,更具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格列酮 格列美脲 胰岛素 T2DM 疗效
原文传递
萆薢水提物对尿酸性肾病大鼠TNF-α、MCP-1和ICAM-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7
4
作者 苏筠霞 李建华 +3 位作者 刘天喜 肖祖容 刘明龙 魏玉辉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88-1091,共4页
目的考察萆薢水提物对尿酸性肾病模型大鼠肾脏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探讨萆薢对尿酸性肾病肾脏保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右侧肾脏切除术后的大鼠随机分为6组:... 目的考察萆薢水提物对尿酸性肾病模型大鼠肾脏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探讨萆薢对尿酸性肾病肾脏保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右侧肾脏切除术后的大鼠随机分为6组:手术对照组、模型组、别嘌呤醇组、萆薢水提物高、中、低剂量组。药物干预期间定期检测血尿酸、尿素氮、肌酐水平,实验结束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大鼠肾脏组织中TNF-α、MCP-1和ICAM-1的表达,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MCP-1的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肾功能明显下降,肾脏组织TNF-α、MCP-1、ICAM-1表达、血清MCP-1均明显升高,与模型组比,萆薢水提物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肾功能显著改善,肾脏组织中TNF-α、MCP-1和ICAM-1表达、血清MCP-1均显著降低。结论萆薢水提物可降低尿酸性肾病模型大鼠肾组织中TNF-α、MCP-1和ICAM-1的表达及血清MCP-1的起到延缓肾功能损伤的进展,从而发挥肾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酸性肾病 萆薢 水提物 肿瘤坏死因子-α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细胞间黏附分子-1
下载PDF
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29
5
作者 鲁雅琴 王颖 +1 位作者 何忠芳 刘琦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4559-4560,共2页
动脉粥样硬化是发生梗死的主要原因。丹参多酚酸盐作为一种新药,其主要成分丹参酸镁盐,具有活血、化瘀、通脉的作用及良好的耐受性,能够通过抗氧化、清楚自由基、调节血脂和内皮细胞功能减轻动脉炎性反应,可通过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 动脉粥样硬化是发生梗死的主要原因。丹参多酚酸盐作为一种新药,其主要成分丹参酸镁盐,具有活血、化瘀、通脉的作用及良好的耐受性,能够通过抗氧化、清楚自由基、调节血脂和内皮细胞功能减轻动脉炎性反应,可通过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保护抗氧化酶的活性,从而起到神经保护作用。目前国内已经开始使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急性脑梗死,本研究旨在系统评价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多酚酸盐 急性脑梗死 系统评价
下载PDF
当归补血汤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8
6
作者 臧凯宏 姚旭芳 +3 位作者 任远 马骏 魏玉辉 秦红岩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905-908,共4页
目的研究当归补血汤(DBD)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对肠黏膜屏障的修复作用。方法 Wistar雄性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6组,每组8只。用三硝基苯磺酸制备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正常组与模型组动物用生理盐水灌胃,对照组大鼠灌胃给予... 目的研究当归补血汤(DBD)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对肠黏膜屏障的修复作用。方法 Wistar雄性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6组,每组8只。用三硝基苯磺酸制备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正常组与模型组动物用生理盐水灌胃,对照组大鼠灌胃给予柳氮磺吡啶(SASP 0.5 g·kg^(-1)),3个剂量DBD实验组分别灌胃DBD 3.6,7.2和14.4 g·kg^(-1),连续给药14 d。考察大鼠病变活动指数(DAI)变化;收集结肠标本进行病理组织学评分,杯状细胞计数及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测定;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D-乳酸(D-LA)及二胺氧化酶(DAO)含量。结果与正常相比,模型组大鼠DAI、病理学评分、MPO活性、杯状细胞数量及血清D-LA和DAO水平均明显增高(P<0.05)。高、中2个剂量DBD组可显著降低模型大鼠DAI、病理学评分、MPO活性、杯状细胞数量及血清D-LA和DAO水平(P<0.05)。结论 DBD可改善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肠道上皮细胞黏膜屏障功能,对溃疡性结肠炎具有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补血汤 溃疡性结肠炎 肠黏膜屏障 杯状细胞 D-乳酸 二胺氧化酶
原文传递
苦参碱壳聚糖微球的制备及体外释药 被引量:22
7
作者 张艳华 魏玉辉 +1 位作者 刘志红 武新安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07-310,共4页
目的:以壳聚糖为囊材制备苦参碱结肠靶向给药微球及评价其体外释药情况。方法:用乳化化学交联法制备微球,以微球的粒径分布百分数、载药量及包封率为优化指标对影响微球制备的主要因素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制备条件;并对最佳制备工艺制得... 目的:以壳聚糖为囊材制备苦参碱结肠靶向给药微球及评价其体外释药情况。方法:用乳化化学交联法制备微球,以微球的粒径分布百分数、载药量及包封率为优化指标对影响微球制备的主要因素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制备条件;并对最佳制备工艺制得的微球进行3种不同递质(人工胃液、人工肠液及大鼠结肠液)中的体外释放度评价。结果:制得的苦参碱壳聚糖微球在电镜下,球形表面圆整,粒径分布适宜,微球平均粒径为(68.3±2.7)μm,平均载药量为(16.0±0.5)%,平均包封率为(66.3±4.2)%。苦参碱壳聚糖微球在人工胃液中2h不释药;在人工肠液中4h内释放不到1%,96h释药不到10%;在含大鼠结肠内容物的磷酸盐缓冲液(pH6.8)中4h释放10%左右,36h释药近50%,此后释药趋于缓慢,96h释药近80%。结论:苦参碱壳聚糖微球几乎不在上消化道释药,而是在结肠靶向释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碱 壳聚糖 微球 制备 释放度
下载PDF
临床药师在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中的作用分析 被引量:24
8
作者 贺沙沙 王燕萍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3年第4期176-177,共2页
抗菌药物是临床应用较多的一类药物,据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医疗机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比例达70%,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比例也高达20%[1]。由于多种原因,此类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已从专业问题上升到全世界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本文在对我... 抗菌药物是临床应用较多的一类药物,据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医疗机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比例达70%,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比例也高达20%[1]。由于多种原因,此类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已从专业问题上升到全世界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本文在对我国抗菌药物临床使用不合理现象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临床药师如何通过与微生物检验医师密切沟通并正确解读药敏结果,进而促使临床医师在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 临床药师 微生物检验医师 药敏试验 沟通
下载PDF
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致白细胞减少 被引量:23
9
作者 何忠芳 郑茂华 +2 位作者 武新安 徐吉光 雒以诚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12年第5期308-309,共2页
1例46岁女性患者,因术后颅内感染静脉滴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4.5 g,1次/8 h。用药第13、15天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从用药前的10.61×109/L分别降至1.79×109/L和1.00×109/L。立即换用其他抗菌药物,同时给予重组人粒细胞巨噬... 1例46岁女性患者,因术后颅内感染静脉滴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4.5 g,1次/8 h。用药第13、15天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从用药前的10.61×109/L分别降至1.79×109/L和1.00×109/L。立即换用其他抗菌药物,同时给予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150μg皮下注射,1次/d。改变治疗后4 d,血白细胞计数升至6.95×109/L。改变治疗后6 d脑脊液白细胞数由首次用药后15 d的8×106/L升至56×106/L,再次给予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4.5 g静脉滴注,1次/8 h,rhGM-CSF剂量未变。用药6 d颅内感染治愈,遂停用抗菌药物。治疗第2、5天白细胞计数分别为2.67×109/L和1.65×109/L。第8天停用rhGM-CSF后为5.75×109/L,第15天为4.56×109/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哌拉西林钠 他唑巴坦钠 白细胞减少
原文传递
茯苓水提物对高尿酸血症大鼠rURAT1 rOAT1和rOCT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3
10
作者 张双金 周燕 +1 位作者 魏玉辉 苏筠霞 《西部医学》 2016年第12期1648-1651,1657,共5页
目的考察茯苓水提物对高尿酸血症大鼠肾脏组织中尿酸转运体1(rURAT1)、有机阴离子转运体1(rOAT1)和有机阳离子转运体2(rOCT2)表达的影响,探讨茯苓降低血尿酸水平的机制。方法将右侧肾脏摘除的48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手术对照组、模型组、... 目的考察茯苓水提物对高尿酸血症大鼠肾脏组织中尿酸转运体1(rURAT1)、有机阴离子转运体1(rOAT1)和有机阳离子转运体2(rOCT2)表达的影响,探讨茯苓降低血尿酸水平的机制。方法将右侧肾脏摘除的48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手术对照组、模型组、别嘌呤醇阳性对照组,茯苓水提物高、中、低剂量组。药物干预28d,实验期间定期检测血尿酸和血清肌酐水平,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大鼠肾脏组织中rURAT1、rOAT1和rOCT2的表达。结果茯苓水提物高、中、低剂量组的血尿酸水平均较模型组大鼠明显降低;肾脏组织中rOAT1和rOCT2的表达均较模型组大鼠明显升高,而其rURAT较模型组大鼠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茯苓水提物通过调节肾脏组织中rURAT1、rOAT1和rOCT2的表达,从而发挥促进高尿酸血症大鼠尿酸的排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茯苓 尿酸转运体1 有机阴离子转运体1 有机阳离子转运体2
下载PDF
药用植物内生菌次级代谢产物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1
作者 张国荣 翟丽霞 +1 位作者 王燕萍 周燕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880-884,共5页
目的:了解药用植物内生菌次级代谢产物的药理作用,以期为药用植物保护、天然药物资源扩展及新药研发提供参考。方法:对近年来药用植物内生菌次级代谢产物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与结论:内生菌从寄主植物中吸取营养并通过... 目的:了解药用植物内生菌次级代谢产物的药理作用,以期为药用植物保护、天然药物资源扩展及新药研发提供参考。方法:对近年来药用植物内生菌次级代谢产物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与结论:内生菌从寄主植物中吸取营养并通过新陈代谢等生命活动产生的物质即为次级代谢产物。药用植物内生菌的次级代谢物含有许多与宿主植物相同或相似的生物活性物质,例如从川芎中分离的枯草芽孢杆菌可产生川芎嗪,从雷公藤内生曲霉属真菌中可分离新的丁烯酸内酯,从内生放线菌可分离产生生物碱、多肽、聚酮类、萜类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这些产物的活性甚至要强于宿主植物的活性物质,而且其还含有许多具有新的生物活性的物质;其药理活性主要包括抗菌、抗炎、抗肿瘤、抗高血糖、抗寄生虫等。药用植物内生菌的次级代谢产物是庞大的潜在药用物质资源库,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但目前内生菌离开宿主药用植物后的培养问题极大地限制了其次级代谢产物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植物 内生菌 次级代谢产物 药理活性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黄芪治疗冠心病机制研究 被引量:18
12
作者 彭瑜 王永祥 +1 位作者 秦红岩 臧凯宏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935-940,共6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黄芪治疗冠心病的机制。方法应用TCMSP、DRAR-CPI、UniprotKB、GeneCards数据库预测黄芪主要活性成分及其治疗冠心病的作用靶点。应用Cytoscape软件,构建黄芪—冠心病疾病靶点群网络;并对靶点GO富集分析和KEGG信...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黄芪治疗冠心病的机制。方法应用TCMSP、DRAR-CPI、UniprotKB、GeneCards数据库预测黄芪主要活性成分及其治疗冠心病的作用靶点。应用Cytoscape软件,构建黄芪—冠心病疾病靶点群网络;并对靶点GO富集分析和KEGG信号通路进行分析。结果黄芪对冠心病发挥治疗作用涉及19个活性成分和107个潜在作用靶点,其中主要包括调节凝血过程靶点(PROC、VDR、F9、ITGAL)、脂代谢调控靶点(RXRA、PLA2G2A、PPARD、PPARA、NR1H4)以及氧化应激调控靶点(GSTT1、SOD1)等。GO分析发现黄芪参与调控甾体激素、细胞对脂多糖反应、血管舒张的正向调节等生物学过程;KEGG分析结果显示黄芪参与调控补体和凝血级联反应、胰岛素抵抗、缺氧诱导因子1信号通路、细胞色素P450药物代谢等信号途径。结论黄芪治疗冠心病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凝血、脂代谢及抗氧化损伤过程调节。本研究为为黄芪治疗冠心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冠心病 网络药理学 凝血过程 脂代谢 氧化损伤
原文传递
大黄中游离蒽醌泻下作用的初步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闵光宁 武新安 +3 位作者 祁有亮 闵光涛 孙晓东 王晓华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8年第1期41-43,共3页
目的研究大黄提取物中游离蒽醌对实验性便秘小鼠的泻下作用。方法50只昆明种小鼠按随机数字表分为5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果导)、大黄游离蒽醌低、高剂量组(920、2760 mg/kg)。建立燥结便秘模型小鼠,通过结肠给... 目的研究大黄提取物中游离蒽醌对实验性便秘小鼠的泻下作用。方法50只昆明种小鼠按随机数字表分为5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果导)、大黄游离蒽醌低、高剂量组(920、2760 mg/kg)。建立燥结便秘模型小鼠,通过结肠给药观察大黄提取物中游离蒽醌的泻下作用。结果大黄中游离蒽醌各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小鼠的首便时间明显缩短,便重、排便粒数明显增加(P<0.01)。结论大黄中游离蒽醌结肠给药时,对燥结便秘模型小鼠具有明显的泻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 游离蒽醌 泻下作用
下载PDF
复方萆薢汤对尿酸性肾病大鼠尿NGAL和KIM-1的影响 被引量:17
14
作者 苏筠霞 许筠 +3 位作者 李建华 苏建平 刘明龙 魏玉辉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4年第3期201-204,共4页
目的:观察复方萆薢汤对尿酸性肾病大鼠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和肾损伤因子-1(KIM-1)的影响。方法:将72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别嘌呤醇组、低(BX1)、中(BX2)、高剂量(BX3)复方萆薢汤组,采用... 目的:观察复方萆薢汤对尿酸性肾病大鼠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和肾损伤因子-1(KIM-1)的影响。方法:将72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别嘌呤醇组、低(BX1)、中(BX2)、高剂量(BX3)复方萆薢汤组,采用氧嗪酸钾制作尿酸性肾病大鼠模型,造模后分组给药,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别嘌呤醇、低、中、高剂量复方萆薢汤[10 g·kg-1·d-1、20 g·kg-1·d-1、40 g·kg-1·d-1]灌胃,于给药后每隔1周,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尿酸(UA)、尿素氮(BUN)、肌酐(Scr)水平;并于每次取血前1天留取24 h尿液,检测尿NGAL和KIM-1的含量。结果:(1)自治疗第2周起,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清UA、BUN、Scr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中、高剂量复方萆薢汤组,大鼠血清UA、BUN、Scr较模型组均明显降低(P<0.05),呈剂量依赖性,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低剂量复方萆薢汤组与别嘌呤醇组效果相当(P>0.05);(2)与模型组比较,自治疗第1周起,低、中、高剂量复方萆薢汤组尿NGAL和KIM-1的含量明显降低(P<0.05),并随剂量的增加降低明显,但低剂量复方萆薢汤组与别嘌呤醇组之间NGAL和KIM-1的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萆薢汤能降低尿酸性肾病大鼠血清UA、BUN、Scr的水平,降低NGAL和KIM-1在尿酸性肾病大鼠尿中的表达,具有保护肾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萆薢汤 尿酸性肾病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 肾损伤因子-1
下载PDF
链脲佐菌素诱导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方法学考察 被引量:16
15
作者 张冬梅 魏素文 +4 位作者 段好刚 魏玉辉 李波霞 武琴园 武新安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8年第3期17-19,共3页
目的对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的方法学进行考察。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按60 mg/kg剂最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溶液,72 h后,断尾采集空腹静脉血,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糖。结果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制备糖尿病... 目的对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的方法学进行考察。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按60 mg/kg剂最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溶液,72 h后,断尾采集空腹静脉血,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糖。结果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成功率达到75%,其血糖平均值为(19.464±2.53)mmol/L。模型大鼠血糖值在14d内RSD小于1.29%。结论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动物模型过程中动物死亡率低、造模成功率高、稳定性好,是目前较好的一种建立糖尿病模型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脲佐菌素 糖尿病模型 大鼠
下载PDF
慢性骨髓炎的病原学特点及抗菌药物治疗进展 被引量:16
16
作者 王燕萍 陈娅 +1 位作者 武新安 赵龙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2867-2870,共4页
目的:了解慢性骨髓炎的病原学特点及抗菌药物应用的现状。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对慢性骨髓炎的病原学特点及抗菌药物治疗进展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与结论:慢性骨髓炎感染致病菌具有复杂的特点,即混合性、多重性、交叉性,需氧... 目的:了解慢性骨髓炎的病原学特点及抗菌药物应用的现状。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对慢性骨髓炎的病原学特点及抗菌药物治疗进展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与结论:慢性骨髓炎感染致病菌具有复杂的特点,即混合性、多重性、交叉性,需氧菌、厌氧菌同时存在,甚至有真菌感染的存在。近年来阳性球菌感染率下降,阴性菌感染率上升。其抗感染治疗主要有全身治疗和局部治疗,其中抗菌药物的局部使用是目前研究的重点,抗感染骨材料在临床应用中逐渐广泛。但与此同时,抗菌药物的全身应用与局部应用是否容易诱导耐药等问题则是需要关注和研究解决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骨髓炎 细菌学研究 抗菌药物 抗感染骨材料
原文传递
醒脑静注射液辅助治疗病毒性脑炎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16
17
作者 何忠芳 武新安 +3 位作者 王燕萍 鲁雅琴 梁莉 王晓华 《中国药房》 CAS CSCD 2013年第16期1473-1477,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醒脑静注射液辅助治疗病毒性脑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收集醒脑静注射液辅助治疗病毒性脑炎的... 目的:系统评价醒脑静注射液辅助治疗病毒性脑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收集醒脑静注射液辅助治疗病毒性脑炎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后,采用Rev Man 5.0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4项RCT,包括111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醒脑静组能显著提高治愈率[儿童:OR=3.18,95%CI(2.28,4.44),P<0.01,成人:OR=3.26,95%CI(1.29,8.23),P=0.01]、缩短发热消退时间[MD=-1.97,95%CI(-2.43,-1.51),P<0.01]、头痛消失时间[MD=-1.86,95%CI(-2.58,-1.14),P<0.01]、呕吐停止时间[MD=-0.76,95%CI(-1.08,-0.43),P<0.01]、抽搐和惊厥停止时间[MD=-1.51,95%CI(-2.20,-0.82),P<0.01]、意识障碍恢复时间[MD=-1.57,95%CI(-2.38,-0.76),P<0.01],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醒脑静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86,95%CI(0.41,1.82),P=0.69]。结论:醒脑静注射液能显著提高病毒性脑炎患者的治愈率,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安全性较好,但对远期预后的影响尚需进一步的临床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醒脑静注射液 病毒性脑炎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蕨麻提取物保护小鼠四氯化碳急性肝损伤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4
18
作者 闵光涛 冯颖 +2 位作者 闵光宁 王莉 王文婷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2年第1期49-52,56,共5页
目的探讨蕨麻多糖(PAP)对小鼠CCl_4急性肝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昆明种小鼠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联苯双酯组、PAP低、中、高剂量组,给药7 d后用0.1%CCl_4豆油溶液灌胃,建立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考察小鼠体... 目的探讨蕨麻多糖(PAP)对小鼠CCl_4急性肝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昆明种小鼠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联苯双酯组、PAP低、中、高剂量组,给药7 d后用0.1%CCl_4豆油溶液灌胃,建立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考察小鼠体重、肝脏系数、脾脏系数,检测小鼠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丙二醛、谷胱甘肽含量等指标的变化,对各组小鼠肝脏作病理学检查。结果 PAP低、中、高剂量组明显降低CCl_4急性肝损伤小鼠肝组织中的丙二醛含量(P<0.05),提高损伤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增加谷胱甘肽含量(P<0.05),光镜下可观察到PAP不同程度地改善肝脏组织的损伤。结论 PAP对肝脏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清除自由基、保护细胞膜和抗脂质过氧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蕨麻多糖 四氯化碳 肝损伤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光茎大黄化学成分研究(英文) 被引量:15
19
作者 魏玉辉 武新安 +1 位作者 张承忠 李冲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658-660,共3页
目的对光茎大黄根部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重结晶、MS、1HNMR、13CNMR等技术进行分离、结构鉴定。结果从该植物中分离并鉴定了七个化合物,分别是正二十六烷酸(n hexacosnicacid, Ⅰ),棕榈酸(palmiticacid,Ⅱ),胡萝卜... 目的对光茎大黄根部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重结晶、MS、1HNMR、13CNMR等技术进行分离、结构鉴定。结果从该植物中分离并鉴定了七个化合物,分别是正二十六烷酸(n hexacosnicacid, Ⅰ),棕榈酸(palmiticacid,Ⅱ),胡萝卜甙(daucosterol,Ⅲ),大黄酚甲醚(chrysophanol 8 Meether,Ⅳ),ω羟基大黄素(citreorosein,Ⅴ),大黄酚8 O 葡萄糖甙(chrysophanol 8 O βD glucopyranoside,Ⅵ)和2,5 二甲基7 甲氧基色原酮(2,5 dimethyl 7 methoxychromoneⅦ)。结论该七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茎大黄 蒽醌类 色原酮 化学成分研究 ^13CNMR ^1HNMR 甲氧基色原酮 结构鉴定 ACID 二十六烷酸
下载PDF
南沙参多糖对四氯化碳损伤原代培养大鼠肝细胞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梁莉 王婷 +1 位作者 乔华 张虹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4期1853-1855,共3页
目的:探讨南沙参多糖(RAPS)对四氯化碳(CCl4)损伤原代培养大鼠肝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通过原位灌流法分离大鼠肝细胞,培养36h后加入RAPS,同时造成CCl4损伤,分别于损伤24h和48h时检测培养液中丙二醛(MDA)的含量、丙氨酸氨基转移... 目的:探讨南沙参多糖(RAPS)对四氯化碳(CCl4)损伤原代培养大鼠肝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通过原位灌流法分离大鼠肝细胞,培养36h后加入RAPS,同时造成CCl4损伤,分别于损伤24h和48h时检测培养液中丙二醛(MDA)的含量、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48h后用MTT法测定肝细胞存活率。结果:RAPS对CCl4引起的ALT、AST活力的升高有抑制作用,同时抑制MDA的产生及肝细胞损伤造成的SOD活性及GSH-PX活性的降低。而且能明显改善肝细胞存活率。结论:RAPS能有效抑制CCl4造成的原代培养大鼠肝细胞损伤,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沙参多糖 肝细胞 四氯化碳 保护作用 抗氧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