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4篇文章
< 1 2 5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压疮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350
1
作者 张世民 《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 1995年第5期193-195,共3页
压疮至今仍是医学领域的难题,它不仅降低病人的生活质量,而且巨大地消耗医药护理费用。现对近年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压疮 护理 褥疮 流行病学 病理
下载PDF
异甘草酸镁治疗ALT升高的慢性肝病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多剂量、阳性药物平行对照临床研究 被引量:68
2
作者 茅益民 曾民德 +12 位作者 陈勇 陈成伟 傅青春 蔡雄 巫善明 陈亚岗 孙樱 李军 隋云华 赵伟 陆伦根 曹爱平 陈红专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847-851,共5页
目的通过与阳性药物复方甘草酸苷比较,观察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ALT升高的慢性肝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多中心、随机、双盲、多剂量、阳性药物平行对照的试验设计,480例患者随机进入异甘草酸镁100mg/d剂量组(A组,180例)、15... 目的通过与阳性药物复方甘草酸苷比较,观察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ALT升高的慢性肝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多中心、随机、双盲、多剂量、阳性药物平行对照的试验设计,480例患者随机进入异甘草酸镁100mg/d剂量组(A组,180例)、150mg/d剂量组(B组,180例)和阳性药复方甘草酸苷对照组(C组,120例)。试验A组:异甘草酸镁注射液100mg加入到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试验B组:异甘草酸镁注射液150mg加入到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120mg加入到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疗程为4周,停药2周后随访。治疗前、治疗第2周、第4周和停药后2周观察症状、体征及ALT、AST变化情况;治疗前、治疗第4周观察其他肝功能指标。采用t检验分析计量资料,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计数资料,Wilcoxon秩和检验分析等级资料。组内疗效指标比较采用非参数的符号秩和检验方法,组间疗效指标比较采用中心效应的方差分析法或CMH方法。结果412例患者按方案完成研究,其中A组152例,B组160例,C组100例。治疗2周和4周后,三组患者ALT、AST水平均明显下降(P值均〈0.05);治疗2周时的ALT下降幅度,B组明显大于C组(P〈0.01),治疗4周时ALT下降幅度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A、B、C组ALT改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59%、91.76%、88.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周后,A、B、C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和总体疗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41%、89.86%、86.46%和72.22%、73.53%、68.47%,三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停药后,三组患者均无明显反跳。三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可以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治疗 肝病 慢性 异甘草酸镁注射液
原文传递
军人焦虑、忧郁情绪研究:Ⅰ环境、文化、军龄及其它 被引量:47
3
作者 刘素珍 龚殿祥 +1 位作者 赵华 吴梦麟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0-33,共4页
军人心理在我国是一个比较新的研究领域,随着军事科技的发展,人的因素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由于情绪是心理活动中影响最大、最活跃的成份,因此,军人情绪及其问题更是着重关注的对象。本研究在临床测量的基础上,对军人焦虑和忧郁... 军人心理在我国是一个比较新的研究领域,随着军事科技的发展,人的因素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由于情绪是心理活动中影响最大、最活跃的成份,因此,军人情绪及其问题更是着重关注的对象。本研究在临床测量的基础上,对军人焦虑和忧郁的现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了军人焦虑和忧郁的基本状态,揭示了发生问题的主要原因。为防治PTSD,提高军队教育管理效果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忧郁 焦虑 情绪 心理活动 军人 心理学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持续应用恩替卡韦治疗3年的疗效 被引量:54
4
作者 姚光弼 任红 +4 位作者 徐道振 周霞秋 贾继东 王宇明 陈成伟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881-886,共6页
目的研究恩替卡韦(ETV)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初治患者3年的病毒学、血清学和生物化学的应答情况,以评价其疗效。方法本研究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ETV和拉米夫定(LAM)的双肓随机对照试验,各有258例和261例人选,分别用ETV0.5mg/d或L... 目的研究恩替卡韦(ETV)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初治患者3年的病毒学、血清学和生物化学的应答情况,以评价其疗效。方法本研究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ETV和拉米夫定(LAM)的双肓随机对照试验,各有258例和261例人选,分别用ETV0.5mg/d或LAM100mg/d口服,共96周。第一阶段:经96同治疗,患者如未达到综合应答(bDNA〈0.7mEq/ml,HBeAg阴转持续24周以上,ALT〈1.25×正常值上限)者,或出现病毒学突破或停药后复发者,继续服用ETV1.0mg/d48周。共有160例患者完成了连续3年的ETV治疗。持续变量的比较采用了基于线性回归模型的t检验。结果第一阶段结束时(96周),ETV和LAM治疗组患者的HBV DNA阴转率(HBV DNA〈300拷贝/ml)、ALT复常率和HBeAg血清转换率分别为:79%对比46%(P〈0.01),96%对比91%(P=0.06)和21%对比23%。第一阶段:160例持续ETV治疗3年,第144周时,HBV DNA阴性(〈300拷贝/ml)的比例为89%,ALT复常率86%,3年的累计HBeAg血清转换率为27%。耐药性:3例在96周时出现了基因型耐药,另有2例在第96~144周时出现了基因型耐药。ETV的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与LAM相似,但ETV组较少出现ALT反弹。结论3年的临床试验表明ETV是强效的抗HBV药物,其抑制HBV复制和低耐药性明显优于LA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肝炎 乙型 慢性 恩替卡韦
原文传递
经导管动脉灌注化疗药物应用原则--中国肿瘤介入专家共识 被引量:51
5
作者 王革芳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963-970,共8页
经导管动脉灌注化疗(TAI)是肿瘤介入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保证化疗在局部治疗中发挥最大抗癌效力的一个必要途径。TAI中药物选择既要遵循常规全身化疗基本原则,又要兼顾经导管区域性药物灌注特性。理论上静脉输注化疗药物均能经动脉... 经导管动脉灌注化疗(TAI)是肿瘤介入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保证化疗在局部治疗中发挥最大抗癌效力的一个必要途径。TAI中药物选择既要遵循常规全身化疗基本原则,又要兼顾经导管区域性药物灌注特性。理论上静脉输注化疗药物均能经动脉灌注,但需经人体转化后才能起效的药物不适用于TAI。TAI是在肿瘤供血动脉内直接灌注药物,能克服部分静脉化疗无法通过的生理屏障,起到药物"首过效应",从而显著提高肿瘤局部药物浓度,提高疗效。TAI后化疗药物同样会沿血液循环到全身,同时也起到全身化疗作用。TAI也会产生不良反应,相比全身化疗程度要轻微,对人体免疫功能损害亦较轻。TAI虽然适用于各种中晚期恶性肿瘤,但也必须严格把握适应证和禁忌证,即在选择用药时应谨慎、合理,争取在获得最大有效作用的同时减少不良反应。选择TAI药物时应根据以下用药原则:选择肿瘤敏感药物,选择原型起作用药物,首选浓度依赖型药物,联合应用不同作用机制药物,尽量避免药物毒性作用相同或对同一脏器毒性累加的药物,不得应用相互拮抗或相互发生不良化学反应的药物及溶剂配伍,严格执行特殊药物使用说明,给予适当剂量的化疗药物,注意化疗药物应用先后顺序,重视非抗肿瘤药物与化疗药之间相互作用,以及药物稀释浓度与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经导管动脉灌注化疗 化疗药物
下载PDF
上海市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现状的多中心调查 被引量:43
6
作者 林静 丁小强 +15 位作者 林攀 邹建洲 滕杰 张金元 汪年松 周福健 沈佩成 何立群 鲍晓荣 徐树人 杨黄 张景红 朱开元 李新华 蒋更如 张薇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63-567,共5页
目的 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血透)患者高血压的患病和治疗情况,为血透患者的高血压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上海市11家透析中心的1382例维持性血透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其中男性809例,女性573例.结果 (1)本次受访的维持性血透患者... 目的 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血透)患者高血压的患病和治疗情况,为血透患者的高血压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上海市11家透析中心的1382例维持性血透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其中男性809例,女性573例.结果 (1)本次受访的维持性血透患者高血压患病率为86.3%,治疗率96.8%,控制率[血透前血压<140/90 mm Hg(1 mm Hg=0.133 kPa)]25.5%;(2)50.4%患者应用一种降压药,应用2、3和4种或以上者占34.4%、14.2%和1.0%.单药用药以钙通道阻滞剂为多(61.0%),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分别为56.4%和6.4%,中枢性降压药物为26.4%,β或α、β阻滞剂为14.0%.联合用药以钙通道阻滞剂联合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最常用(63.2%);(3)冠心病、透析充分性和用药数量影响血透患者的高血压控制率,冠心病以及联合用药者高血压控制更困难,而充分透析有助于提高高血压控制率.结论 维持性血透患者中高血压极为常见,患病率和治疗率均较高,但控制率很低,降压药物的联合应用不够.维持性血透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受透析充分性、心脏疾病、降压药物使用情况等多种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高血压 血液透析 钙通道拮抗剂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原文传递
胆道支架再狭窄的介入治疗进展 被引量:40
7
作者 夏宁 程永德 王忠敏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2-85,共4页
恶性梗阻性黄疸是由各种恶性肿瘤引起的胆道梗阻性疾病,确诊患者多处于疾病晚期无法通过手术根治。目前主要通过经皮肝穿刺进行胆汁引流和通过内镜或放射介入方法植入支架。随着生存期的延长,胆道支架再狭窄情况越益突出,光动力治疗技... 恶性梗阻性黄疸是由各种恶性肿瘤引起的胆道梗阻性疾病,确诊患者多处于疾病晚期无法通过手术根治。目前主要通过经皮肝穿刺进行胆汁引流和通过内镜或放射介入方法植入支架。随着生存期的延长,胆道支架再狭窄情况越益突出,光动力治疗技术和胆道射频消融术(RFA)为临床提供新的治疗方法,特别是随着射频技术、设备的发展和广泛应用,胆道内RFA在治疗胆道支架再狭窄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胆道梗阻 胆道支架再狭窄 射频消融
下载PDF
血液标本的放置时间和方式对多项生化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39
8
作者 崔丽娜 赵云鹏 《河北医学》 CAS 2016年第3期523-526,共4页
目的:观察血液标本的不同放置时间和方式对10项生化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50份健康体检者血液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将每份标本依照不同放置方式均分为5等分,A组为抽血即刻进行多项生化指标检测(结果视为基础值),B组于20℃室温下存... 目的:观察血液标本的不同放置时间和方式对10项生化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50份健康体检者血液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将每份标本依照不同放置方式均分为5等分,A组为抽血即刻进行多项生化指标检测(结果视为基础值),B组于20℃室温下存放,C组于4℃恒温下保存,D组为抽血后即刻分离血清于4℃恒温下保存,E组于-20℃下冰冻存放,B、C、D组于存放2h、12h、24h后检测,E组7d后检测,比较各组指标差异。结果:B、C、D组的CO_2、Glu从存放2h后开始持续降低,与基础值比较差异显著(P<0.05);E组的Glu、AST、ALB与基础值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该组的K^+、Na^+、ALT、TP、CK与基础值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血液标本的不同放置时间和方式会对多项生化指标检测结果的有较大影响,会影响疾病诊断准确性,建议根据临床检测要求合理选择血液标本的放置时间和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标本 放置时间 放置方式 生化检验 检验误差
下载PDF
介入手术室的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 被引量:32
9
作者 黄景香 许秀芳 +2 位作者 郭丽敏 王香领 王凤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17-519,共3页
目的减少和杜绝介入手术室的护理安全隐患。方法针对2008年12月—2010年12月2 123例次介入患者手术中出现的关于患者、护士两方面的安全问题导致不良事件的原因进行分析,采取相应护理对策。再对2011年1月—2012年6月2 400例次介入患者... 目的减少和杜绝介入手术室的护理安全隐患。方法针对2008年12月—2010年12月2 123例次介入患者手术中出现的关于患者、护士两方面的安全问题导致不良事件的原因进行分析,采取相应护理对策。再对2011年1月—2012年6月2 400例次介入患者出现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归纳总结。结果采取相应护理对策后,护理安全隐患导致的不良事件较前降低。结论通过加强对介入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的原因分析,采取相应的对策,从而更加有效的保证了介入手术的安全性,减少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手术室 护理安全 对策
下载PDF
烧伤后手指和指蹼挛缩畸形的治疗及功能康复 被引量:30
10
作者 倪俊 张杏梅 顾海峰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693-695,共3页
目的:探讨烧伤后手指和指蹼挛缩畸形的手术治疗和功能康复方法。方法:本组33例45只伤手,采用瘢痕切除或切开加皮片移植术修复127个手指挛缩畸形,采用局部皮瓣或皮片移植术分别修复36只和60只指蹼畸形。手术后早期进行关节功能训练、按... 目的:探讨烧伤后手指和指蹼挛缩畸形的手术治疗和功能康复方法。方法:本组33例45只伤手,采用瘢痕切除或切开加皮片移植术修复127个手指挛缩畸形,采用局部皮瓣或皮片移植术分别修复36只和60只指蹼畸形。手术后早期进行关节功能训练、按摩、弹力手套压迫等康复治疗。结果:皮片移植和皮瓣全部成活,手指间关节和掌指关节功能、指蹼功能均有改善,皮瓣法修复指蹼优于皮片法。通过功能康复治疗,87.9%患者生活能够完全或大部分自理。结论:对烧伤后手指瘢痕挛缩畸形采用手术和功能康复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效果,手指侧方皮瓣修复指蹼畸形,手术简单可靠,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瘢痕 指蹼 畸形 外科皮瓣 功能康复
下载PDF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1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9
11
作者 傅建辉 孙一忞 +2 位作者 耿昌明 汪柳霞 洪震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54-256,共3页
目的总结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减少该病误诊率及死亡率。方法对2003年-2005年住院的16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资料,影像学特征,治疗经过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中,13例临床表现为非特异性... 目的总结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减少该病误诊率及死亡率。方法对2003年-2005年住院的16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资料,影像学特征,治疗经过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中,13例临床表现为非特异性的头痛。确诊前有10例发生误诊,误诊率高达62.5%。15例患者行头颅磁共振成像及磁共振静脉血管显影检查,明确诊断为静脉窦血栓形成者12例,阳性率80%。12例行数字减影血管显影检查的患者,均证实有静脉窦血栓形成。所有患者均行降颅压及抗凝治疗,9例好转,1例无明显改变,6例死亡。结论脑静脉窦血栓形成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误诊率高,确诊有赖于影像学检查,抗凝治疗是一种安全且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 临床表现 误诊 影像学特征 抗凝
下载PDF
糖尿病足介入治疗17例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27
12
作者 郭晓华 胡素银 +4 位作者 何建荣 林开勤 金红来 程永德 史诗洁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5期338-339,共2页
目的 评价糖尿病下肢动脉的血管改变及血管内介入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36例糖尿病足行下肢动脉DSA检查,并同时与血管超声进行对照,其中17例节段性狭窄行介入治疗(12例经皮血管球囊成形术,5例血管腔内支架植入)。术后常规抗凝治疗,并... 目的 评价糖尿病下肢动脉的血管改变及血管内介入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36例糖尿病足行下肢动脉DSA检查,并同时与血管超声进行对照,其中17例节段性狭窄行介入治疗(12例经皮血管球囊成形术,5例血管腔内支架植入)。术后常规抗凝治疗,并于6个月后血管造影复查。结果 糖尿病足下肢动脉有不同程度的狭窄与阻塞同时存在,细小动脉多有闭塞;17例行介入治疗者均有腘动脉以上动脉的慢性损伤。介入治疗可以改善糖尿病足下肢动脉的血液灌注,通过控制血糖和改善血液循环,其治疗的近期疗效令人满意。结论 DSA检查可以准确了解阻塞部位及程度,对糖尿病足的下肢动脉介入治疗疗效满意,可以大大降低患者的病残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介入治疗 血液循环 近期疗效 血管超声 经皮血管球囊成形术 血管内支架置入术
下载PDF
髂内动脉化疗栓塞联合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晚期膀胱癌17例 被引量:29
13
作者 童强 姚立欣 +4 位作者 黄金明 刘军 孙嵘 邱军 程永德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8-151,共4页
目的评价经髂内动脉灌注化疗并栓塞治疗后联合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治疗晚期膀胱癌的疗效。方法对17例经CT检查及膀胱镜下肿块活检病理证实为肌层浸润的晚期膀胱移行细胞癌的患者,采用行经皮穿刺股动脉插管,用选择性插管技术经髂内动脉灌... 目的评价经髂内动脉灌注化疗并栓塞治疗后联合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治疗晚期膀胱癌的疗效。方法对17例经CT检查及膀胱镜下肿块活检病理证实为肌层浸润的晚期膀胱移行细胞癌的患者,采用行经皮穿刺股动脉插管,用选择性插管技术经髂内动脉灌注化疗栓塞后再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治疗膀胱癌17例。结果 17例晚期膀胱癌患者行经髂内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后,14例肿瘤体积有不同程度的缩小,3例术后肿块无明显改变,但血尿症状有明显减轻。17例患者均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治疗,术后存活10~62(平均43.5)个月。结论对于老年晚期膀胱癌患者,可选择采用髂内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能缩小肿瘤体积,明显减少围手术期出血,结合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改善其生活质量,可以最大限度保留膀胱功能,并发症较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姑息性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膀胱肿瘤 动脉灌注化疗 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
下载PDF
烧伤病房难愈性创面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29
14
作者 倪俊 顾海峰 +2 位作者 许献荣 陈瑞彩 张杏梅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2期184-186,共3页
目的分析烧伤病房难愈性创面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12年6月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五医院烧伤病房收治的难愈性创面患者创面分离出的病原菌,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分析病原... 目的分析烧伤病房难愈性创面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12年6月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五医院烧伤病房收治的难愈性创面患者创面分离出的病原菌,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分析病原菌耐药性。结果分离出病原菌154株,革兰阳性菌62株,占40.26%;革兰阴性菌92株,占59.74%。常见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烧伤难愈性创面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多见,压迫性溃疡创面中常见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其他难愈性创面中铜绿假单胞菌最常见。创面革兰阳性菌对利奈唑烷和呋喃妥因的耐药率较低,革兰阴性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亚胺培南、氨曲南和头孢西丁的耐药率较低,无万古霉素耐药菌。常见病原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较高,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较低。结论不同病因的难愈性创面病原菌分布不同,引起难愈性创面的病原菌主要为多重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鲍曼不动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难愈性创面 细菌 耐药性
原文传递
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颅脑肿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8
15
作者 马如钧 张伟 +1 位作者 刘永 于明琨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19期38-39,共2页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手术不同入路治疗颅脑肿瘤的临床途径和疗效分析。方法选取我院80例颅脑肿瘤患者,并根据其颅脑肿瘤病灶的部位不同分别采用不同手术入路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本组80例颅脑肿瘤全切除74例,次全切除5...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手术不同入路治疗颅脑肿瘤的临床途径和疗效分析。方法选取我院80例颅脑肿瘤患者,并根据其颅脑肿瘤病灶的部位不同分别采用不同手术入路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本组80例颅脑肿瘤全切除74例,次全切除5例,大部切除1例;术后随访6~24个月均获良好预后,颅脑肿瘤原发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大部分患者均能够进行正常的学习和工作,无术后致残、生活不能自理等后遗症的发生;手术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颅脑肿瘤应根据患者病灶的部位不同选择不同手术入路,能显著提高显微外科手术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外科 不同入路 颅脑肿瘤
下载PDF
介入治疗急症脑动脉瘤破裂出血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26
16
作者 何瑛 王庆华 +1 位作者 许秀芳 林东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02-604,共3页
目的总结介入治疗急症脑动脉瘤破裂出血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过去6年间300例介入治疗急症的破裂出血性脑动脉瘤的术前、术中和术后护理方法。结果急症介入治疗了所有动脉瘤,无一例发生与护理相关的严重并发症。结论介入治疗急症... 目的总结介入治疗急症脑动脉瘤破裂出血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过去6年间300例介入治疗急症的破裂出血性脑动脉瘤的术前、术中和术后护理方法。结果急症介入治疗了所有动脉瘤,无一例发生与护理相关的严重并发症。结论介入治疗急症破裂出血性脑动脉瘤的科学和规范护理取得了良好效果,保证了患者治疗和康复的顺利进行,有效的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动脉瘤 介入治疗 护理
下载PDF
糖尿病足截肢前后血管内介入治疗临床分析 被引量:22
17
作者 方淳 李明华 +3 位作者 程英升 程永德 张培蕾 王武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7期390-392,共3页
目的评价糖尿病足患者截肢前、后血管内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必要性。方法14例患者,其中截肢前血管内治疗10例,截肢后治疗4例,累及血管包括股浅动脉、股深动脉和胫、腓动脉,其中17支血管行血管内球囊成型治疗,同时结合局部扩血管药物灌注。... 目的评价糖尿病足患者截肢前、后血管内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必要性。方法14例患者,其中截肢前血管内治疗10例,截肢后治疗4例,累及血管包括股浅动脉、股深动脉和胫、腓动脉,其中17支血管行血管内球囊成型治疗,同时结合局部扩血管药物灌注。结果所有患者血管内治疗均获成功,所有患者肢体血供明显改善,有效促进截肢后伤口愈合。无并发症。结论糖尿病足截肢前、后血管内介入治疗是安全和有效的,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截肢 介入治疗
下载PDF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Y型,40kD)注射液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24
18
作者 侯凤琴 尹亚琳 +40 位作者 曾玲英 尚佳 龚国忠 潘晨 张明香 尹炽标 谢青 彭雁忠 陈士俊 毛青 张大志 韩涛 汪茂荣 赵伟 刘家俊 韩英 赵龙风 罗舣 张继明 彭劼 谭德明 李智伟 唐红 王豪 张跃新 李军 张伦理 陈良 贾继东 陈成伟 甄真 李保森 牛俊奇 孟庆华 袁宏 孙永涛 李树臣 盛吉芳 成军 孙黎 王贵强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589-596,共8页
目的以标准剂量聚乙二醇干扰素α-2α(Peg—IFN α-2a)作为阳性药对照,评价长效干扰素Peg—IFNα-2b(Y型,40kD)注射液(180μg/周)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多中心、随机开放、阳性药平行对照... 目的以标准剂量聚乙二醇干扰素α-2α(Peg—IFN α-2a)作为阳性药对照,评价长效干扰素Peg—IFNα-2b(Y型,40kD)注射液(180μg/周)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多中心、随机开放、阳性药平行对照的Ⅲ期临床试验。筛选合格的HBeAg阳性CHB患者按照2:1随机分配到Peg—IFN α-2b(Y型,40kD)组(试验组)和Peg—IFNα-2a组(对照组),治疗48周,停药随访24周。在筛选、基线、12周、24周、48周,60周和72周时保留受试者血浆用于中心化检测,用COBA Ampliprep/COBAS TaqMan HBVTest,Version2.0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定量,用Elecsys试剂盒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HBV标志物(HBsAg、抗-HBs、HBeAg、抗-HBe)。详细记录不良事件。主要疗效指标为治疗48周随访24周后的HBeAg血清学转换率,并进行非劣效检验。计算两组治疗后HBeAg血清转换率差值(试验组-对照组)及其双侧95%可信区间(a),当95%a的下限大于-10%时,非劣效结论成立。根据不同的数据类型及特点分别采用t检验、x2检验、秩和检验等。结果入组HBeAg阳性CHB患者855例,实际治疗820例(试验组538例,对照组282例)。全分析集数据显示,试验组和对照组的72周HBeAg血清学转换率分别为27.32%和22.70%,率差为4.63%,95%,CI 1.54%~10.80%,P=0.1493。符合方案分析集数据显示,试验组与对照组的HBeAg血清学转换率分别为30.75%和27.14%,率差为3.61%,95% CI:-3.87%~11.09%,P=0.3436。95%口符合非劣效标准,试验组非劣效于对照组。试验组与对照组整体不良事件、严重不良事件及常见不良事件发生率均相似。结论Peg—IFN α治疗HBeAg阳性CHB患者的方案中,新药Peg—IFN α-2b(Y型,40kD)具有与对照药Peg—IFN α-2a相当的疗效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聚乙二醇干扰素 HBeAg血清学转换率 临床试验
原文传递
补骨脂研究现状及前景 被引量:26
19
作者 梁建军 徐亚莉 +3 位作者 田树喜 于艳红 王燕平 苏志红 《河北中医》 2013年第12期1904-1906,共3页
补骨脂为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补骨脂的成熟果实,为常用中药。主产于河南、四川、陕西等地,又名胡故子、黑故子(《中药志》)、婆固脂、破故纸(《药性论》)、吉固子(《江西中药》),商品主产于四川者称“川故子”,主产于河南者称... 补骨脂为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补骨脂的成熟果实,为常用中药。主产于河南、四川、陕西等地,又名胡故子、黑故子(《中药志》)、婆固脂、破故纸(《药性论》)、吉固子(《江西中药》),商品主产于四川者称“川故子”,主产于河南者称“怀故子”^[1]。其味辛、苦,性温,归。肾、脾经”^[2],具有温肾助阳、固精缩尿、温脾止泻、纳气平喘等功效,主要用于肾阳不足、遗尿尿频、阳萎遗精、虚寒喘咳、腰膝冷痛、五更泄泻等病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骨脂 中药药理学 综述
下载PDF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基本特征及诊疗规范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23
20
作者 曾民德 王炳元 +10 位作者 陈成伟 施瑞华 厉有名 侯晓华 宣世英 邹晓平 李瑜元 江家骥 宋震亚 范建高 茅益民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62-366,共5页
目的 了解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中代谢相关指标的异常情况及日常诊疗的规范性.方法 收集中国12个地区21个医院门诊的成年NAFLD患者的临床基本信息,包括人口学特征(身高、体质量、腰围等),血压、血糖、血脂、肝功能,肝脏B... 目的 了解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中代谢相关指标的异常情况及日常诊疗的规范性.方法 收集中国12个地区21个医院门诊的成年NAFLD患者的临床基本信息,包括人口学特征(身高、体质量、腰围等),血压、血糖、血脂、肝功能,肝脏B超检查,记录患者的日常生活方式及诊疗情况,并参照我国2006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进行评估.根据资料不用采用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或Pearson x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656例NAFLD患者参与此项调查性研究,其中男性1146例,女性510例,平均年龄(45.8±12.6)岁,病程为(47.2±47.7)个月.可以进评估的1587例NAFLD患者中有712例伴有代谢综合征,占44.9%.血压升高者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者中心性肥胖组分别为54.2%(605/1116)和38.2%(426/1116),无中心性肥胖组分别为45.4%(214/471)和31.6%(149/471),两组比较,x2值分别为10.2149及4.7975,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1.8%患者ALT异常,其人体质量指数、男女腰围、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空腹胰岛素、HOMA指数均高于ALT正常组,t值分别为5.1999、2.2255、2.3216、2.420、2.4950,4.4578、3.3397,P值均〈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舒张压低于ALT正常组,t值分别为3.5033和3.5626,P值均〈0.05.人体质量指数、女性腰围、甘油三酯,空腹胰岛素、HOMA指数、ALT、AST等指标随B超脂肪肝轻、中、重程度呈升高趋势,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下降趋势.患者实际日常诊疗规范程度低于指南要求,其中使用胰岛素增敏剂和调脂药的分别仅达指南要求的15.3%和23.8%.结论 近半数NAFLD患者合并代谢综合征,日常诊疗现状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要求差距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代谢综合征X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