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丁苯酞联合高压氧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48
1
作者 张晓红 杜双霞 +3 位作者 卢波 吕志坤 唐彦 冯志霞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513-1515,共3页
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高压氧对老年血管性痴呆(VD)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80例老年VD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高压氧联合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口服丁苯酞软胶囊。比较两组患者治... 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高压氧对老年血管性痴呆(VD)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80例老年VD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高压氧联合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口服丁苯酞软胶囊。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量表、日常生活活动量表、临床痴呆评定量表评分;并检测两组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和血浆转化生长因子(TGF)-β、细胞间黏附因子(IGAM)-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水平。结果实验组MMSE、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实验组SOD显著高于对照组,MDA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血浆TGF-β、IGF-1水平显著升高,IGAM-1显著降低(P<0.05),其中实验组各指标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高压氧能够提高VD患者认知功能和生活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氧自由基、炎症因子,进而保护脑组织细胞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 高压氧 血管性痴呆 作用机制
下载PDF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双抗血小板治疗急性脑分水岭梗死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2
2
作者 张晓红 杜双霞 +2 位作者 卢波 吕志坤 唐彦 《医学综述》 2015年第9期1718-1720,共3页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双抗血小板治疗急性脑分水岭梗死(CWI)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2月至2013年10月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70例CWI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各35例。阿司匹林组在常...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双抗血小板治疗急性脑分水岭梗死(CWI)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2月至2013年10月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70例CWI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各35例。阿司匹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100 mg,每日1次,联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1次/d)、氯吡格雷(75 mg,每日1次)双抗血小板治疗,治疗2周。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血小板参数等变化情况。结果联合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6%,阿司匹林组总有效率为68.6%,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随治疗时间延长,NIHSS评分逐渐降低,且联合治疗组显著低于阿司匹林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大血小板比例等血小板参数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联合治疗组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大血小板比例显著低于阿司匹林组[(9.6±1.4)f L比(12.8±1.5)f L,(11.3±2.7)f L比(14.4±3.1)f L,0.285±0.060比0.337±0.062,均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双抗血小板治疗急性CWI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分水岭梗死 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炎性因子、t-PA、PAI-1变化规律及其意义 被引量:21
3
作者 卢波 韩莉 +4 位作者 吕志昆 张晓红 冯至霞 王晓静 许辉 《疑难病杂志》 CAS 2015年第9期906-909,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快速抑制酶(PAI-1)的变化规律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非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观察组患者在入院时、入院后不...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快速抑制酶(PAI-1)的变化规律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非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观察组患者在入院时、入院后不同时间的血清炎性因子、t-PA、PAI-1水平变化规律,并分析其与患者脑梗死面积、预后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患者入院时及入院后第3、7、14天的IL-6、IL-18、PAI-1及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t-P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IL-6、IL-8、PAI及CRP水平在入院后呈逐步降低趋势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PA水平入院后第3、7天较入院时降低(P<0.05),在入院后第14天较入院时升高(P<0.05)。血清IL-6、IL-8、PAI-1及CRP水平比较:大梗死亚组>中梗死亚组>小梗死亚组(P<0.05);中梗死亚组预后不良亚组>预后良好亚组;血清t-PA水平比较:大梗死亚组<梗死亚组(P<0.05),预后不良亚组<预后良好亚组(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IL-6、IL-18、PAI-1、t-PA及CRP水平较非脑梗死患者有显著差异,同时与患者的预后、梗死面积具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炎性因子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快速抑制酶 变化规律
下载PDF
血清乙酰胆碱、一氧化氮水平与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张晓红 杜双霞 +1 位作者 闫欣 李娜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5期2131-2133,共3页
目的观察血管性痴呆(VD)患者血清乙酰胆碱(Ach)、一氧化氮(NO)表达水平与认知功能状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标准将该院神经内科2014年2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80例VD患者(VD组)分为3组,轻度组28例,中... 目的观察血管性痴呆(VD)患者血清乙酰胆碱(Ach)、一氧化氮(NO)表达水平与认知功能状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标准将该院神经内科2014年2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80例VD患者(VD组)分为3组,轻度组28例,中度组30例,重度组22例。同期选择80例门诊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血清Ach、NO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MMSE评分的相关性。结果VD组血清Ach、NO水平[(68.64±14.98)μg/mL,(86.21±6.70)μmol/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01.57±18.62)μg/mL,(121.34±7.35)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患者病情逐渐加重,血清Ach、NO表达水平及MMSE评分均下降,不同病情VD患者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Ach、NO表达水平与MMSE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618、0.671,P<0.05)。结论实验室检测血清Ach、NO水平变化可用于辅助诊断VD,并评估病情,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乙酰胆碱 一氧化氮 认知功能
下载PDF
血清氧化应激水平与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神经损伤因子水平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0
5
作者 杜双霞 张晓红 +3 位作者 苑艳尊 张盼 崔铮铮 刘倩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5期67-70,共4页
目的分析血清氧化应激指标水平与血管性痴呆(VD)患者认知功能、神经损伤因子水平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80例V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出院3个月后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ADL评分>40分)62例与预后不良组(ADL评分≤40分)18例;入院后... 目的分析血清氧化应激指标水平与血管性痴呆(VD)患者认知功能、神经损伤因子水平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80例V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出院3个月后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ADL评分>40分)62例与预后不良组(ADL评分≤40分)18例;入院后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估认知功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神经损伤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水平,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总抗氧化力(TAC)水平;Pearson相关分析血清氧化应激指标与VD患者MMSE评分、神经损伤因子水平的相关性,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血清氧化应激指标水平对VD患者预后的影响;以预后不良组作为阳性样本,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氧化应激指标水平单独及联合对VD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与预后良好组比较,预后不良组MMSE评分及血清BDNF、NGF、SOD、GSH-Px、CAT、TAC水平均降低水平降低而GFAP水平升高(P均<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SOD、GSH-Px、CAT、TAC水平与VD患者MMSE评分及血清BDNF、NGF呈正相关,与GFAP呈负相关(P均<0.05)。将其他因素控制后,血清SOD、GSH-Px、CAT、TAC水平与VD患者预后显著相关(P均<0.05)。血清SOD、GSH-Px、CAT、TAC单独及联合预测不良预后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28、0.849、0.725、0.804、0.875,联合预测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8.89%、77.42%。结论血清SOD、GSH-Px、CAT、TAC水平与VD患者MMSE评分、神经损伤因子水平密切相关,且能辅助临床预测患者预后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超氧化物歧化酶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过氧化氢酶 总抗氧化力 认知功能
下载PDF
围术期替罗非班及大剂量阿托伐他汀钙联合缺血后适应对急诊PCI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2
6
作者 许哲通 冯志霞 +1 位作者 吕玉红 王有余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64-266,共3页
[摘要]目的围术期给予替罗非班及大剂量阿托伐他汀钙联合缺血后适应(myocardial ischemic—postconditioning,MIP)在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临床价值。方法112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为... [摘要]目的围术期给予替罗非班及大剂量阿托伐他汀钙联合缺血后适应(myocardial ischemic—postconditioning,MIP)在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临床价值。方法112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为围术期给予替罗非班及大剂量阿托伐他汀钙联合缺血后适应组;B组为对照组,围术期未给予上述干预措施。对多项临床指标进行比较。结果A组患者的无复流或慢血流发生率、恶性心律失常(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心室颤动)发生率、安装临时起搏器比率、利尿剂使用率、使用IABP比率、使用多巴胺维持血压比率、平均住院日和病死率均低于B组(P〈0.05)。两组患者重要器官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术期给予替罗非班及大剂量阿托伐他汀钙联合缺血后适应可明显改善急诊PCI患者预后,且未明显增加重要器官出血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罗非班 阿托伐他汀钙 缺血后适应(MIP) 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预后
下载PDF
天麻素联合氢溴酸樟柳碱对老年脑小血管病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佘赛红 马京京 +1 位作者 张凤 刘培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2年第8期931-934,共4页
目的:探讨天麻素联合氢溴酸樟柳碱对老年脑小血管病(CSVD)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12月河北省第八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CSVD认知功能障碍患者104例,依据不同的给药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2... 目的:探讨天麻素联合氢溴酸樟柳碱对老年脑小血管病(CSVD)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12月河北省第八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CSVD认知功能障碍患者104例,依据不同的给药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2例。两组患者先行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氢溴酸樟柳碱片,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天麻素肌内注射,两组患者均治疗1个月。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相关指标和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并进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测量表(MoCA)评定,统计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MMSE、MoCA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白细胞介素6(IL-6)和同型半胱氨酸(Hcy)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BDNF表达,MMSE、MoC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NSE、S100β、IL-6和Hcy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23%(49/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31%(35/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3.46%(7/52)、9.62%(5/52),两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天麻素联合氢溴酸樟柳碱治疗老年CSVD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以及认知功能,临床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素 氢溴酸樟柳碱 老年脑小血管病认知功能障碍 神经功能
下载PDF
替罗非班联合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治疗急性分水岭脑梗死患者的效果及对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脑血管储备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赵传清 李国珍 +1 位作者 李俊峰 郭新伟 《广西医学》 CAS 2023年第4期391-395,413,共6页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联合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治疗急性分水岭脑梗死(ACWI)患者的效果,以及对患者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AIP)、脑血管储备功能(CVR)的影响。方法选取102例ACW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常规组,各51例。两组均行...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联合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治疗急性分水岭脑梗死(ACWI)患者的效果,以及对患者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AIP)、脑血管储备功能(CVR)的影响。方法选取102例ACW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常规组,各51例。两组均行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治疗,联合组术后加用替罗非班治疗。比较两组治疗14 d后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和治疗14 d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凝血功能[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脑血流灌注(脑血流量、脑血容量)、AIP和CVR。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14 d内出血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4 d后,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4.12%,高于常规组的80.39%(P<0.05);两组的NIHSS评分、FIB水平、D-二聚体水平、AIP均较治疗前降低,而MoCA评分、PT、APTT、脑血流量、脑血容量、CVR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联合组的上述指标均优于常规组(均P<0.05)。两组的出血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后给予替罗非班辅助治疗可更好地改善ACWI患者的凝血功能及AIP,增加脑血流灌注,提高脑血管储备功能,从而促进神经功能及认知功能的恢复,且不增加出血风险,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分水岭脑梗死 替罗非班 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 治疗效果 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 脑血管储备功能
下载PDF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青年急性脑梗死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郭书琴 王沙沙 +1 位作者 刘冬梅 李玉生 《疑难病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183-184,共2页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对青年急性脑梗死(ACI)预后的影响。方法108例青年ACl患者按发病<24 h时的Hcy水平分为正常Hcy组、高Hcy组,后者又分为干预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3组均给予常规脑梗死治疗,干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对青年急性脑梗死(ACI)预后的影响。方法108例青年ACl患者按发病<24 h时的Hcy水平分为正常Hcy组、高Hcy组,后者又分为干预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3组均给予常规脑梗死治疗,干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叶酸5 mg、维生素B_(12) 500μg每日3次,连用3个月。在发病<24 h(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3个月时采用免疫荧光法测定3组患者血浆Hcy水平,并进行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和Barthel指数(BI)评分。结果治疗3个月时,干预治疗组血浆Hcy水平比治疗前以及常规治疗组明显降低(均P<0.01);正常Hcy组和干预治疗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均P<0.05),BI评分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均P<0.05)。结论血浆Hcy水平增高的青年ACI患者预后差,对高Hcy血症干预治疗可以改善青年ACI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急性 同型半胱氨酸 叶酸 维生素B12 青年人
下载PDF
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清sFas、sFasL水平与病情程度相关性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晓红 祖明立 +4 位作者 杜双霞 苑艳尊 张盼 李西园 刘倩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2期56-59,共4页
目的探究血管性痴呆(VD)患者血清可溶性凋亡相关因子(sFas)、可溶性凋亡相关因子配体(sFasL)与病情程度的相关性,并评价二者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76例VD患者,于入院后次日采集空腹外周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sFas、sF... 目的探究血管性痴呆(VD)患者血清可溶性凋亡相关因子(sFas)、可溶性凋亡相关因子配体(sFasL)与病情程度的相关性,并评价二者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76例VD患者,于入院后次日采集空腹外周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sFas、sFasL水平,并计算sFas/sFasL比值;采用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评估痴呆程度,分为轻、中、重度;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为正常及轻、中、重度;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血清sFas、sFasL、sFas/sFasL与MMSE、NIHSS评分的相关性。治疗3个月后,采用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评估患者预后,分为Ⅰ、Ⅱ、Ⅲ级。比较不同预后患者的血清sFas、sFasL、sFas/sFasL;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血清sFas、sFasL、sFas/sFasL与预后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sFas、sFasL、sFas/sFasL对Ⅲ级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痴呆重度、神经功能缺损重度患者的血清sFas、sFasL水平均高于中度和轻度患者,sFas/sFasL均低于中度和轻度患者;痴呆中度、神经功能缺损中度患者的血清sFas、sFasL水平均高于轻度患者,sFas/sFasL低于轻度患者(P均<0.05)。血清sFas、sFasL与MMSE评分呈负相关(r分别为-0.768、-0.860,P均<0.05),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r分别为0.653、0.723,P均<0.05);sFas/sFasL与MMSE评分呈正相关(r=0.685,P <0.05),与NIHSS评分呈负相关(r=-0.625,P <0.05)。预后Ⅲ级患者血清sFas、sFasL高于Ⅰ级和Ⅱ级患者,Ⅱ级患者高于Ⅰ级患者;预后Ⅲ级患者sFas/sFasL低于Ⅰ级和Ⅱ级患者,Ⅱ级患者低于Ⅰ级患者(P均<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血清sFas、sFasL、sFas/sFasL是VD预后的影响因素(P均<0.01)。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sFas、sFasL、sFas/sFasL联合预测VD患者Ⅲ级预后的AUC为0.876,预测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1.25%、86.67%,高于sFas、sFasL、sFas/sFasL单独指标的预测效能。结论血清sFas、sFasL、sF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SFAS/SFASL 痴呆程度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日常生活能力 预后
下载PDF
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浆二甲基精氨酸及同型半胱氨酸的表达及相关性 被引量:6
11
作者 杜双霞 张晓红 +2 位作者 祖明立 唐彦 吕志坤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6138-6140,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血管性痴呆(VD)患者血浆二甲基精氨酸(ADMA)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其相关性。方法老年VD患者65例为观察组,老年认知功能正常脑梗死患者60例为对照组,采用多变量一般线性模型对教育水平、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史因素... 目的探讨老年血管性痴呆(VD)患者血浆二甲基精氨酸(ADMA)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其相关性。方法老年VD患者65例为观察组,老年认知功能正常脑梗死患者60例为对照组,采用多变量一般线性模型对教育水平、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史因素进行矫正,比较两组血浆ADMA、Hcy水平及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评分,采用Pearson分析法分析三者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V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矫正前、后对照组患者血浆ADMA、Hcy水平均显著低于观察组,MMSE评分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浆ADMA与Hcy呈正相关关系(r=0.631,P=0.004),而血浆ADMA、Hcy均与MMSE呈现负相关关系(r=-0.353,-0.441;P=0.023,0.017)。矫正后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水平血浆ADMA(OR=2.314,P=0.013)与Hcy(OR=1.834,P=0.006)是V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脑血管疾病患者机体血浆ADMA与Hcy存在正相关关系,且高水平血浆ADMA及Hcy是V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二甲基精氨酸 同型半胱氨酸 相关性
下载PDF
研究补肾解毒法治疗多发性硬化的临床疗效及对细胞因子造成的影响
12
作者 高大川 赵传清 +2 位作者 张晓佳 时伟 文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5期0138-0141,共4页
分析多发性硬化患者在治疗期间,运用补肾解毒法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62名患者设置为实验中的研究人员,时间2022.10-2023.10。按抽签均分,对照组:常规西医观察组:常规西医+补肾解毒法治疗,将实验中结果汇总分析。结果 给药前,患者神经功... 分析多发性硬化患者在治疗期间,运用补肾解毒法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62名患者设置为实验中的研究人员,时间2022.10-2023.10。按抽签均分,对照组:常规西医观察组:常规西医+补肾解毒法治疗,将实验中结果汇总分析。结果 给药前,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情况比较严重,同时生活能力比较低,细胞因子水平异常,数值比较之后,P>0.05;给药治疗后,观察组神经缺损的问题得到缓解,生活能力逐渐提高,IL-6、IL-17、TNF-γ数值降低,其IL-10数值提高明显,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数值比较,P<0.05。结论 对多发硬化患者实行治疗的过程中,运用补肾解毒疗法,能够有效使患者神经功能损伤问题得到管控,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药物作用于身体后降低促炎因子的发展,增长抑炎因子的数值,使身体炎症得到降低,控制疾病进展,保障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解毒法 多发性硬化 细胞因子
下载PDF
巨噬细胞极化调控因子在脑卒中康复中的表达变化及其与认知功能恢复的关系
13
作者 姚丽娜 戴胜燕 +5 位作者 马艳 白康 张雯文 车雅男 纪利利 郭书琴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420-425,共6页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极化调控因子[干扰素调控因子8(IRF8)]在脑卒中康复中的表达变化及其与认知功能恢复的关系。方法这是一项横断面回顾性队列研究,数据来自2021年1月—2023年1月在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并在...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极化调控因子[干扰素调控因子8(IRF8)]在脑卒中康复中的表达变化及其与认知功能恢复的关系。方法这是一项横断面回顾性队列研究,数据来自2021年1月—2023年1月在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并在卒中后2周使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确定了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组(n=76)和非PSCI组(n=42)。RT-qPCR用于分析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IRF8基因表达。通过二元逻辑回归进行研究IRF8基因表达和认知结果之间的联系。结果PSCI组PBMCs中IRF8 mRNA表达显著高于非PSCI组(P<0.001)。在IRF8 mRNA三分位数中观察到PSCI和非PSCI患者比例的显著差异[T1:53.8%(21/39),T2:64.1%(25/39),T3:75.0%(30/40),χ2=8.082,P=0.018]。在Logistic回归分析中,IRF8 mRNA表达最高的三分位数(>0.024)(OR=1.956,P<0.001)、年龄(OR=1.062,P<0.001)、NIHSS评分(OR=1.145,P=0.014)、血红蛋白(OR=1.194,P=0.024)与PSCI风险较高显著相关。当截断值为0.01时,IRF8 mRNA预测PSCI的AUC为0.682,准确率为71.49%,特异度为50.24%,敏感度为71.42%。将IRF8 mRNA、年龄、NIHSS评分、血红蛋白纳入列线图中,其预测PSCI的AUC为0.862。结论缺血性卒中入院时PBMCs中IRF8 mRNA表达与卒中后急性期的PSCI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列线图 脑卒中 干扰素调控因子8 认知功能
下载PDF
维生素E与左乙拉西坦对癫痫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浆T-Aoc,MDA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沙沙 任士卿 +3 位作者 王晓静 吕志坤 卢波 李国珍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7年第17期3351-3354,共4页
目的:探讨维生素E(VE)辅助左乙拉西坦(LEV)治疗癫痫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浆总抗氧化能力(T-Aoc)、丙二醛(MD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5年9月收治的134例癫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LEV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V... 目的:探讨维生素E(VE)辅助左乙拉西坦(LEV)治疗癫痫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浆总抗氧化能力(T-Aoc)、丙二醛(MD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5年9月收治的134例癫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LEV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VE治疗。记录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脑电图背景活动,血浆T-Aoc、MDA水平;并评价两组用药的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1%,较对照组(74.6%)明显升高(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脑电图指标δ、θ波频率均明显增快(P<0.05);α波频率均明显减慢(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脑电图指标改善效果均明显优于同期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血浆T-Aoc水平显著升高、MDA水平显著降低(P<0.01),而对照组血浆T-Aoc水平有所上升、MDA水平略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4%,与对照组(7.5%)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E辅助LEV治疗癫痫能更有效降低发作频率,改善脑电图背景活动,平衡机体氧化/抗氧化系统,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E 左乙拉西坦 癫痫 抗氧化 丙二醛
原文传递
解毒消瘰方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及对Th17/Treg细胞水平的影响观察
15
作者 高大川 赵传清 +1 位作者 赵丽娜 郭新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6期0037-0040,共4页
探讨解毒消瘰方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效果。方法 2022年7月—2023年7月。录入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共有78人。分组:随机数字表法。两组各为39例。参照组、试验组:常规化疗方案、联合解毒消瘰方治疗对策。对两组临床疗效及、Th17/Treg细... 探讨解毒消瘰方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效果。方法 2022年7月—2023年7月。录入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共有78人。分组:随机数字表法。两组各为39例。参照组、试验组:常规化疗方案、联合解毒消瘰方治疗对策。对两组临床疗效及、Th17/Treg细胞水平等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近期疗效比参照组高,症状积分、外周血Treg、Th17细胞百分率、免疫因子水平等改善均较参照组明显,P<0.05。结论 非霍奇金淋巴瘤治疗中,以解毒消瘰方为对策,疗效显著。同时,该方对调节患者Th17/Treg细胞水平作用突出,有助于提高其免疫功能,改善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治疗 解毒消瘰方 非霍奇金淋巴瘤 对Th17/Treg细胞水平
下载PDF
神经节苷脂钠与丁苯酞联合应用对脑卒中患者血清Tau蛋白含量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唐彦 李娜 《药物生物技术》 CAS 2019年第6期494-497,共4页
探究神经节苷脂钠与丁苯酞联合应用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Tau蛋白含量影响及临床疗效。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该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住院顺序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静脉... 探究神经节苷脂钠与丁苯酞联合应用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Tau蛋白含量影响及临床疗效。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该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住院顺序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静脉滴注注射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神经节苷脂钠。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Tau蛋白含量,临床治疗疗效,并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Tau蛋白含量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P <0. 05),同时观察组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此外,观察组患者NIHSS及BI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 <0. 05)。丁苯酞联合注射用神经节苷脂钠治疗急性脑梗死可降低患者的Tau蛋白含量,改善神经功能,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后期日常生活能力,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丁苯酞 神经节苷脂 TAU蛋白 神经功能恢复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及影像学检查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美杰 孟兆华 +2 位作者 邹月丽 李奕 何俊瑛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第6期428-431,共4页
目的分析脑脊液常规、生化、细胞学及影像学检查在结核性脑膜炎(TBM)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5例TBM及35例对照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TBM组白细胞数310.37±292.20×106·L,蛋白1.62±0.65g·L-1... 目的分析脑脊液常规、生化、细胞学及影像学检查在结核性脑膜炎(TBM)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5例TBM及35例对照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TBM组白细胞数310.37±292.20×106·L,蛋白1.62±0.65g·L-1,对照组白细胞数132.37±293.46×106·L、蛋白0.76±0.79g·L-1,TBM组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TBM组葡萄糖含量1.87±0.87mmol·L-1、氯化物含量109.68±9.25mmol·L-1,对照组葡萄糖含量2.91±0.95mmol·L-1、氯化物含量119.25±6.76 mmol·L-1,TBM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脑脊液中总细胞数和腰穿压力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BM组脑脊液细胞学以混合细胞反应为主;19例患者行头颅MRI检查,18例异常,表现为单纯脑膜增厚、脑膜强化(6例),伴脑积水(6例),结核瘤(3例),脑梗死(1例)等。结论动态监测脑脊液学各项指标的变化对结脑的诊断及治疗均有重要的价值。头颅MRI检查是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性脑膜炎 脑脊液 细胞学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血浆S1P和HDL-C表达水平与帕金森病患者临床症状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闫欣 商素亮 +1 位作者 李娜 武娇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3期182-186,190,共6页
目的分析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血浆鞘氨醇1磷酸(sphingosine 1 phosphate,S1P)、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表达水平,探讨二者与PD患者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21... 目的分析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血浆鞘氨醇1磷酸(sphingosine 1 phosphate,S1P)、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表达水平,探讨二者与PD患者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21年3月于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确诊的PD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PD组),根据HoehnYahr分期将患者分为轻度组(1~2期)35例、中度组(2.5~3期)36例和重度组(4~5期)29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05例为对照组。测定血浆S1P和HDL-C表达水平;比较不同严重程度PD患者运动症状及非运动症状评分;采用Pearson法分析PD患者血浆S1P和HDL-C表达水平与运动症状评分和非运动症状评分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重度PD的危险因素。结果PD组患者血浆S1P(298.77±142.22 pmol/ml)和HDL-C(0.96±0.24 mmol/L)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512.66±201.31 pmol/ml,1.87±0.33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744,20.327,均P=0.000)。轻度、中度和重度组血浆S1P(395.33±156.66 pmol/ml,290.73±142.60 pmol/ml,210.25±113.07 pmol/ml)与HDL-C(1.36±0.29 mmol/L,1.07±0.25 mmol/L,0.45±0.16 mmol/L)表达水平依次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090,113.414,均P=0.000)。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第Ⅲ部分(unified parkin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Ⅲ,UPDRSⅢ)评分(26.89±8.63分,43.11±16.66分,56.79±27.27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12.35±3.96分,19.63±4.87分,25.18±5.17分)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分(8.86±2.67分,16.93±3.89分,26.79±5.83分)依次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0.648,61.097,146.366,均P=0.000)。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23.67±4.37分,16.58±3.67分,12.06±2.15分)依次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5.925,P=0.000)。PD组患者血浆S1P表达水平与HDL-C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633,P=0.007),二者与UPDRSⅢ评分、HAMD评分和HAMA评分均呈负相关(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鞘氨醇1磷酸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下载PDF
强化安全教育对神经内科患者护理安全管理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芳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第29期143-144,共2页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中强化安全教育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神经内科2016年4月—2017年4月接收的患者110例,随机抽取55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安全管理,另55例作为观察组,在常规基础上强化安全教育,观察护理不安全事件发...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中强化安全教育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神经内科2016年4月—2017年4月接收的患者110例,随机抽取55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安全管理,另55例作为观察组,在常规基础上强化安全教育,观察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情况,评价患者护理安全知识掌握度,调查患者对护理安全管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安全知识评分、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科患者护理安全管理实施强化安全教育后,可减少护理不安全事件的发生,提升患者自身的安全意识,提高住院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安全教育 神经内科 护理安全管理
下载PDF
丁苯酞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脂联素、MCP-1及slCAM-1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娜 孙克德 +5 位作者 唐彦 闫欣 马京京 武娇 张晓红 杜双霞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0年第3期460-464,共5页
目的:探讨丁苯酚对卒中大鼠脂联素、MCP-1和sl 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永久性大脑中动脉梗塞(Permanent middle cerebral occlusion, pMCAO)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将SD大鼠分为Sham组、pMCAO模型组和NBP治疗组;甲酚紫染色法测定大... 目的:探讨丁苯酚对卒中大鼠脂联素、MCP-1和sl 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永久性大脑中动脉梗塞(Permanent middle cerebral occlusion, pMCAO)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将SD大鼠分为Sham组、pMCAO模型组和NBP治疗组;甲酚紫染色法测定大鼠脑部梗塞面积;改良神经功能损害评分(Modified 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 m NSS)用于评定各组大鼠的神经功能变化情况;Elisa法检测大鼠脑部和血清中脂联素水平以及脑部MCP-1和sl CAM-1水平。结果:药物处理后pMCAO组大鼠存活率明显低于Sham组;NBP处理能够有效逆转pMCAO诱导的大鼠m NSS得分的升高;与Sham组相比,pMCAO组大鼠脑部梗塞面积显著增加,NBP处理明显减少了损伤大鼠的梗塞范围;与Sham组相比,p MCAO组大鼠脑部和血清中脂联素表达明显降低,而大脑MCP-1及sl CAM-1水平显著升高,NBP处理上调了大脑和血清脂联素的水平并抑制脑部MCP-1和sl CAM-1的表达。结论:丁苯酞通过上调脂联素表达,抑制MCP-1及sl CAM-1的水平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起到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 脑缺血 脂联素 人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可溶性粘附因子-1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