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沙拉嗪不同给药方式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评估 被引量:7
1
作者 胡俊 谌黄威 +3 位作者 张敏 梁春妙 张媛琪 郅敏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7年第36期3203-3210,共8页
目的评价美沙拉嗪不同给药方式在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中的疗效差别及影响因素.方法将2012-07/2015-05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收治的轻中度UC 227例,依据给药方式分为口服、局部和联合组;比较组间短期和长期药... 目的评价美沙拉嗪不同给药方式在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中的疗效差别及影响因素.方法将2012-07/2015-05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收治的轻中度UC 227例,依据给药方式分为口服、局部和联合组;比较组间短期和长期药物治疗疗效(?2检验),并对影响因素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短期疗效评价时,口服组总有效率76.00%、局部组79.31%、联合组93.64%;联合组最高,三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2=8.662,P=0.003和?2=6.618,P=0.010);长期评价时,总有效率分为62.50%、73.08%、91.84%,虽与短期有效率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但单一组长期完全缓解率呈降低趋势(口服28%vs 12.50%,局部34.48%vs 15.38%),联合组疗效更趋稳定(51.02%vs 50.87%).Logistic分析显示,仅给药方式是影响该药疗效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美沙拉嗪治疗轻中度UC有效,推荐联合用药,疗效优于单一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沙拉嗪 溃疡性结肠炎 疗效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小探头超声内镜在直肠隆起病变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5
2
作者 王泽伟 黄鹤 梁晓燕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5年第19期4420-4421,共2页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9月收治的60例经普通结肠镜发现直肠隆起病变(大小2cm以下)患者,对其行超声小探头及活检初步判断病变性质,明确病变大小、深度,并根据检查结果采用不同方法治疗。对患者超声小探头成像结果进行分析,同时和...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9月收治的60例经普通结肠镜发现直肠隆起病变(大小2cm以下)患者,对其行超声小探头及活检初步判断病变性质,明确病变大小、深度,并根据检查结果采用不同方法治疗。对患者超声小探头成像结果进行分析,同时和病理结果和同期常规内镜检查结果进行对照,统计小探头超声内镜检查与病理诊断结果的符合率,以研究小探头超声内镜对直肠隆起病变诊断的准确性。结果本研究的60例直肠隆起病变患者中,小探头超声检查对黏膜下病变(类癌、平滑肌瘤、间质瘤)、直肠癌或恶性间质瘤、直肠息肉以及外压或直肠炎性改变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96.77%、100.00%、88.89%、85.71%,超声检查诊断总体准确率95.00%明显高于常规内镜检查组68.33%,成像清晰率86.67%也明显高于常规超声组3.33%,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探头超声内镜检查对直肠隆起病变的大小、直径、位置、性质具有非常高的诊断价值,较传统的超声检查准确性高,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了丰富的鉴别诊断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探头超声内镜 直肠隆起病变 临床应用
下载PDF
联动成像技术在结直肠腺瘤性息肉内镜检查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洪寅生 伦伟健 +1 位作者 罗灿桦 黄鹤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第17期118-121,共4页
目的:分析联动成像(LCI)技术在结直肠腺瘤性息肉内镜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2020年1月至2021年8月期间行消化内镜检查的患者中抽取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均进行LCI内镜检查、普通白光内镜(W... 目的:分析联动成像(LCI)技术在结直肠腺瘤性息肉内镜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2020年1月至2021年8月期间行消化内镜检查的患者中抽取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均进行LCI内镜检查、普通白光内镜(WLE)检查及病理学检查。以病理学检查的结果为依据,比较LCI内镜检查与WLE检查对各部位息肉的检出率、对不同大小、形态息肉的检出率及与病理学检查结果的符合率。结果:对120例患者进行病理学检查的结果显示,其中有98例患者患有结直肠腺瘤性息肉。对这些患者进行WLE检查的结果显示,其中有88例患者患有结直肠腺瘤性息肉,与病理学检查结果的符合率为89.80%(88/98)。对这些患者进行LCI内镜检查的结果显示,其中有97例患者患有结直肠腺瘤性息肉,与病理学检查结果的符合率为98.98%(97/98)。与WLE检查结果相比,LCI内镜检查结果与病理学检查结果的符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WLE检查相比,LCI内镜检查对右半结肠息肉的检出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WLE检查相比,LCI内镜检查对直径为1~3 mm息肉的检出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WLE检查相比,LCI内镜检查对扁平型息肉的检出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的WLE检查相比,LCI内镜检查对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的检出率较高,且更有利于检出小息肉和扁平型息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动成像 结直肠腺瘤性息肉 普通白光内镜检查 病理学检查 结直肠癌
下载PDF
缺血性结肠炎的临床诊断及治疗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泽伟 黄鹤 伦伟健 《临床医学工程》 2015年第10期1327-1328,共2页
目的探究缺血性结肠炎的临床特点及内镜诊断情况。方法将124例缺血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对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内镜表现特征、早期诊断、发病危险因素、治疗以及预后情... 目的探究缺血性结肠炎的临床特点及内镜诊断情况。方法将124例缺血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对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内镜表现特征、早期诊断、发病危险因素、治疗以及预后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腹痛缓解及止血时间。结果观察组主要临床症状为腹痛、便血、腹泻、恶心及呕吐。病变部位累及左半结肠、乙状结肠、结肠脾曲、降结肠等。首次结肠镜检查后确诊率为85.48%。危险因素主要为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观察组治疗痊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腹痛缓解时间和止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性结肠炎主要临床症状为腹痛、便血等,危险因素主要为高血压、冠心病等,临床给予血塞通注射液进行治疗,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结肠炎 病理特征 内镜诊治
下载PDF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与黏膜剥离术治疗早期结直肠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分析 被引量:22
5
作者 伦伟健 黄鹤 梁晓燕 《广西医学》 CAS 2017年第8期1168-1170,1174,共4页
目的比较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与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治疗早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早期结直肠癌患者91例,其中42例患者接受EMR治疗(EMR组),49例患者接受ESD治疗(ESD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不同直径病灶完全... 目的比较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与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治疗早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早期结直肠癌患者91例,其中42例患者接受EMR治疗(EMR组),49例患者接受ESD治疗(ESD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不同直径病灶完全切除率和整块切除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复发率和残留率。结果 EMR组的总体手术时间、病灶直径≥2.0 cm患者和<2.0 cm患者的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ESD组(P<0.05);ESD组直径≥2.0 cm病灶的完全切除率和整块切除率均明显高于EMR组(P<0.05);EMR组的术后复发率和残留率均明显高于ESD组(P<0.05)。结论对于早期结直肠癌病灶直径≥2.0 cm的患者,ESD治疗效果更好,但其对手术操作要求较高,且存在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的风险,临床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不同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早期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内镜下三种不同方法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 被引量:20
6
作者 孔结慧 《广州医药》 2008年第3期25-26,共2页
目的研究急诊内镜下三种方法对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将经急诊电子胃镜明确诊断为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87例患者随机分为内镜喷洒组、内镜注射组和联合治疗组,将各组的临床疗效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内镜下喷洒... 目的研究急诊内镜下三种方法对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将经急诊电子胃镜明确诊断为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87例患者随机分为内镜喷洒组、内镜注射组和联合治疗组,将各组的临床疗效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内镜下喷洒去甲肾上腺素组对比内镜下注射肾上腺素组和联合治疗组在即时止血率、再出血率和急诊手术率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急诊内镜下治疗是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有效的非手术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 局部喷洒 去甲肾上腺素 局部注射 肾上腺素 联合治疗
下载PDF
精细化护理对结肠息肉电切术后患者舒适度及血糖影响 被引量:14
7
作者 陆少颜 王明珠 +2 位作者 魏华添 叶晓文 廖丽萍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1年第1期64-68,共5页
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对结肠息肉电切术后患者舒适度及血糖影响。方法将2018年4-9月住院的328例结肠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类型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64例。对照组患者围术期采用常规综合护理方... 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对结肠息肉电切术后患者舒适度及血糖影响。方法将2018年4-9月住院的328例结肠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类型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64例。对照组患者围术期采用常规综合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进行精细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舒适度、心理状态、术后低血糖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口渴、饥饿等不适症状及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术后出现恶心例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息肉电切患者行围术期精细化护理干预能够改善不良心理状态,可降低患者术后不适反应和低血糖的发生率,从而提高患者的总体舒适度,促进患者尽早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化护理 结肠息肉电切术 血糖 舒适度
下载PDF
恩替卡韦治疗中国人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0
8
作者 刘浏 贾柳萍 +1 位作者 杨冬华 汤绍辉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09年第1期26-28,共3页
目的系统评价恩替卡韦(entecavir,ETV)治疗中国成人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hepati—tisB,CHB)的疗效。方法检索国内2005-2008年2月公开发表ETV治疗成人CHB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并提取纳入研究的特征信息,运用Revman 4.2软件对HBV... 目的系统评价恩替卡韦(entecavir,ETV)治疗中国成人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hepati—tisB,CHB)的疗效。方法检索国内2005-2008年2月公开发表ETV治疗成人CHB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并提取纳入研究的特征信息,运用Revman 4.2软件对HBV DNA转阴率、AⅡ复常率、HBeAg阴转率及药物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共有7篇RCT文献纳入本研究,包含833例CHB患者,对照组使用拉米夫定(1amivudine,LVD)或阿德福韦酯(adefovir,ADV)治疗。研究表明,ETV组HBV DNA转阴率、ALT复常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76.4%VS43.0%,89.6% vs 77.7%),OR值分别为4.46(95%CI为3.28-6.06,P〈0.00001)和2.48(95%CI1.67-3.48,P〈0.00001);两组HBeAg阴转率类似(23.3% vs 20.2%),0R值为1.82(95%CI为0.46-7.15,P=0.39);入选文献所报道的药物不良反应也无明显差异。结论恩替卡韦可强效、安全抑制HBV复制、改善肝功能,治疗国人CHB的疗效优于拉米夫定或阿德福韦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替卡韦 慢性乙型肝炎 治疗 荟萃分析
原文传递
超声内镜对上消化道黏膜下良性肿瘤的诊断及治疗 被引量:7
9
作者 孔结慧 贾柳萍 +1 位作者 黄鹤 林瑞华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201-202,共2页
目的了解超声内镜(EUS)对内镜下微创治疗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SMT)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经普通胃镜及EUS判断为上消化道黏膜下良性肿瘤53例,行镜下治疗,包括微创切除、橡皮圈套扎、开创引流,切除标本送病理学检查。结果 53例上消化道黏... 目的了解超声内镜(EUS)对内镜下微创治疗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SMT)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经普通胃镜及EUS判断为上消化道黏膜下良性肿瘤53例,行镜下治疗,包括微创切除、橡皮圈套扎、开创引流,切除标本送病理学检查。结果 53例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中,8例囊肿开创引流,实体肿瘤中11例行橡皮圈套扎,34例行镜下圈套电切除,过程顺利,无发生穿孔、出血等并发症,切除标本中除1例术前诊断平滑肌瘤、病理诊断为间质瘤外,其余标本病理均与EUS诊断吻合,病理符合率为98.1%;术后随访,所有病例均未见复发及不良反应。结论 EUS对判断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是否适宜镜下治疗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内镜下微创治疗上消化道黏膜下良性肿瘤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内镜 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 微创治疗
下载PDF
丙泊酚在电子结肠镜检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钟连英 侯俊 +3 位作者 黄志红 古筱茹 姚晖 黄鹤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749-1750,共2页
目的探讨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电子结肠镜检查的镇静作用,评价其可行性、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1042例准备行电子结肠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麻醉组)静脉注射丙泊酚后行电子结肠镜检查,B组(对照组)按常规进行电子结肠镜检查,观察两... 目的探讨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电子结肠镜检查的镇静作用,评价其可行性、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1042例准备行电子结肠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麻醉组)静脉注射丙泊酚后行电子结肠镜检查,B组(对照组)按常规进行电子结肠镜检查,观察两组患者检查前和给予丙泊酚后的1,5,10mim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等生理指标的变化及出现的副作用和入镜时间。结果麻醉组使用丙泊酚后1,5min时SBP,DBP,MBP,HR,SpO2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但无需特殊处理,均未引发严重副作用,麻醉组的入镜时间和检查反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泊酚麻醉下行电子结肠镜检查是安全、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接受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结肠镜检查 麻醉
下载PDF
FICE染色、联动成像技术及蓝激光放大染色技术对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11
作者 洪寅生 罗夏朋 +1 位作者 伦伟健 黄鹤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9期1188-1190,共3页
目的:对比FICE染色、联动成像技术及蓝激光放大染色技术对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胃黏膜肠化生患者240例,并依据不同检查方式分为FICE染色组、联动成像技术组和联合组(联动成像技术联合蓝激光放大染色技术),每组80例。... 目的:对比FICE染色、联动成像技术及蓝激光放大染色技术对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胃黏膜肠化生患者240例,并依据不同检查方式分为FICE染色组、联动成像技术组和联合组(联动成像技术联合蓝激光放大染色技术),每组80例。比较三组不同方式内镜对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的诊断价值。结果:FICE染色组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明显低于其他组。联合组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明显高于其他各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胃黏膜肠上皮化生进行检查时,采用将联动成像技术与蓝激光放大染色技术相结合的方式,能够显著提高敏感度及检出结果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CE染色 联动成像技术 蓝激光放大染色技术 胃黏膜肠化生 敏感性
下载PDF
钆剂胶囊磁共振结肠传输试验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熊斐 王馨华 +4 位作者 邱建平 郅敏 谌黄威 朱攀 周智洋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8年第7期512-517,共6页
目的针对传统X线结肠传输试验临床应用的局限性,提出应用新型钆剂胶囊的磁共振结肠传输试验方法,用于非侵入性、无辐射检查评估、半定量分析消化道各节段传输功能。材料与方法选择无急慢性胃肠功能紊乱症状的健康志愿者20名及慢传输型... 目的针对传统X线结肠传输试验临床应用的局限性,提出应用新型钆剂胶囊的磁共振结肠传输试验方法,用于非侵入性、无辐射检查评估、半定量分析消化道各节段传输功能。材料与方法选择无急慢性胃肠功能紊乱症状的健康志愿者20名及慢传输型便秘患者5例,每名受试者吞服五枚钆剂/0.9%生理盐水胶囊(浓度比为1∶10)。应用1.5 T高场强磁共振扫描仪对摄入的胶囊进行扫描,采集序列选择肝脏快速容积采集(liver acceleration volume acquisition,LAVA)脉冲序列,自吞服后分时间段采集图像后对胶囊进行分析定位直至胶囊完全排空。结果 20名健康志愿者(平均年龄33岁)及5例慢传输型便秘患者(平均年龄34岁),均按照实验设计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检查,无明显不适。MRI结肠传输试验能达到预期检查目的,所有健康志愿者平均结肠传输时间为(32.3±18.9)h,慢传输型便秘患者平均结肠传输时间为(64.8±9.6)h,慢传输型便秘患者的结肠传输时间明显长于健康对照组。T1WI是显示胶囊的最佳序列。结论 MRI结肠传输试验可准确完整复制X线传输试验的结果,在此基础上还具有无辐射的优势,获得图像资料丰富,可清晰显示结肠形态并定位及半定量标记物,更准确发现残留标记物的数量及位置,在未来可作为结肠动力学的动态功能评估应用于临床常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转运时间 不透射线标记物 磁共振成像 结肠动力学 钆剂胶囊
下载PDF
综合护理模式联合健康教育在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3
作者 张文珠 李玉丹 杜婕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7期100-103,共4页
探讨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中应用综合护理模式联合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6月~2022年5月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6例,并进行抽签分成对照组(n43)和观察组(n43)。对照组治疗中予以综合护理模式,观察组在综合护理模式基础... 探讨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中应用综合护理模式联合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6月~2022年5月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6例,并进行抽签分成对照组(n43)和观察组(n43)。对照组治疗中予以综合护理模式,观察组在综合护理模式基础上联合健康教育。分析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及心理状况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均更高(P<0.05);两组心理状况对比,观察组的SAS、SDS评分均更低(P<0.05).结论:在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中实施综合护理模式联合健康教育具有更好的应用效果,改善心理状况,提高相关知识的掌握及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护理模式 健康教育 护理满意度 心理状况 相关知识掌握
下载PDF
PDCA在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4
14
作者 杨秋生 曾文苑 陆军平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1年第14期23-25,共3页
目的观察PDCA在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2014年4月,在我院质控科带领下,实施PDCA医院医疗质量管理方法。在2014年4月—2017年4月管理下的医疗事件为管理后,并选取2012年4月—2014年3月接受常规医院医疗质量管理方法下发... 目的观察PDCA在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2014年4月,在我院质控科带领下,实施PDCA医院医疗质量管理方法。在2014年4月—2017年4月管理下的医疗事件为管理后,并选取2012年4月—2014年3月接受常规医院医疗质量管理方法下发生的医疗事件为管理前,并于管理前、后各抽查300例诊疗患者。对照管理前、后的门诊医疗质量(平均候诊时间、首诊负责制落实率、患者满意率)、病房医疗质量(责任医师落实率、每日查房频率、患者预后转归)、医疗文书质量(首次病程记录完成时间、病历书写及时率、达标率、甲级病历率、危急值报告及时率)。结果管理后患者的平均候诊时间短于管理前,首诊负责制落实率99.00%高于管理前(67.67%)、患者满意率96.00%高于管理前6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患者的责任医师落实率100%高于管理前82.33%,每日查房频率多于管理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管理前患者预后转归情况与管理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管理后首次病程记录完成时间短于管理前,病历书写及时率100%高于管理前83.67%、医疗文书质量达标率98.00%高于管理前78.67%,甲级病历率98.67%高于管理前91.00%,危急值报告及时率96.33%高于管理前8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中,运用PDCA管理模式,可有效的缩短门诊患者的候诊时间,提升首诊负责制落实率,提高患者满意率。在病房中,可以提升责任医师落实率,增加每日查房频率。在病房管理中,可以缩短首次病程记录完成时间,提升病历书写及时率、达标率、甲级病历率、危急值报告及时率,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 医院医疗 质量管理 安全质量 危急值报告 病历书写
下载PDF
兰索拉唑单用与兰索拉唑+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用治疗伴有负面情绪的糜烂性胃炎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龚家顺 林嘉敏 +1 位作者 彭惠容 刘芬 《临床消化病杂志》 2014年第2期76-79,共4页
[目的]比较兰索拉唑单用与兰索拉唑+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用治疗伴有负面情绪的糜烂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120例伴有负面情绪的糜烂性胃炎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0例患者口服兰索拉唑肠溶片(湖北科益药业股份有限... [目的]比较兰索拉唑单用与兰索拉唑+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用治疗伴有负面情绪的糜烂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120例伴有负面情绪的糜烂性胃炎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0例患者口服兰索拉唑肠溶片(湖北科益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产品),15mg/次,2次/d。观察组60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氟哌噻吨美利曲片,1片/次、2次/d,2组均4周为一疗程。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和黏膜糜烂情况、胃黏膜中前列腺素E2(PGE2)、丙二醛(MDA)含量、焦虑和抑郁情绪的情况。[结果]①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黏膜糜烂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HAMD评分、HAMA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负面情绪评分与治疗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患者的PGE2含量高于对照组、MDA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兰索拉唑+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用有助于改善临床症状和黏膜糜烂、缓解负面情绪,其整体疗效优于兰索拉唑单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糜烂性胃炎 兰索拉唑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 负面情绪
原文传递
莫沙比利联合瑞巴派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16
作者 陆军平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5年第2期250-252,共3页
目的:研究观察莫沙比利联合瑞巴派特与单用莫沙比利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效果比较。方法对我院2011年6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病例进行研究,包括门诊和住院经病理确诊的245例。将这些病例按随机数表的方法随机分... 目的:研究观察莫沙比利联合瑞巴派特与单用莫沙比利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效果比较。方法对我院2011年6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病例进行研究,包括门诊和住院经病理确诊的245例。将这些病例按随机数表的方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莫沙比利联合瑞巴派特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莫沙比利治疗。对比观察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结果观察组使用莫沙比利联合瑞巴派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有效率和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沙比利联合瑞巴派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相比于单纯使用莫沙比利具有更加明显的临床效果,可有效减少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而降低复发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沙比利 瑞巴派特 慢性萎缩性胃炎
下载PDF
年龄对大肠腺瘤临床流行病学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陆宝钿 崔西玉 +3 位作者 李兆滔 黄辉文 刘浏 程灿昌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244-1246,共3页
目的探讨佛山地区近10年不同年龄段大肠腺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发病规律。方法总结分析佛山地区3家三级甲等医院2001—2010年经病理确诊的9 850例大肠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男6 005例,女3 845例,男女比例为1.56∶1。≥71岁年龄段所占... 目的探讨佛山地区近10年不同年龄段大肠腺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发病规律。方法总结分析佛山地区3家三级甲等医院2001—2010年经病理确诊的9 850例大肠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男6 005例,女3 845例,男女比例为1.56∶1。≥71岁年龄段所占比例最高(23.80%),从≤30岁至≥71年龄段,随着发病年龄增加,男女比例从1.74∶1下降至1.45∶1,右半结肠腺瘤的比例从15.56%上升至22.23%,直肠腺瘤的比例从58.77%下降至46.29%,绒毛状腺瘤的比例从4.94%上升至9.04%,伴高级别瘤变腺瘤的比例从4.69%上升至10.15%,多发腺瘤的比例从20.25%上升至39.29%,≥2.0 cm的腺瘤从3.46%上升至9.47%。结论随着患者年龄增长,大肠腺瘤的男女比例下降,发病部位多见于右半结肠,提示应重视全结肠镜检查。不同年龄段患者的腺瘤特征存在一定的差异,老年人更易患多发、体积大、异型增生程度高的腺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腺瘤 流行病学 年龄
下载PDF
D ieulafoy病致上消化道大出血33例诊治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崔西玉 贾柳萍 +1 位作者 侯俊 刘韶辉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5年第11期1516-1517,共2页
目的总结D ieu lafoy病所致的上消化道大出血的诊断、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D ieu lafoy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诊断方法和治疗效果。结果33例患者均行胃镜检查,其中26例诊断为D ieu lafoy病,其余7例通过血管造影诊断;19例内镜下止... 目的总结D ieu lafoy病所致的上消化道大出血的诊断、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D ieu lafoy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诊断方法和治疗效果。结果33例患者均行胃镜检查,其中26例诊断为D ieu lafoy病,其余7例通过血管造影诊断;19例内镜下止血,7例血管栓塞,7例手术治疗均成功止血。结论该病临床特点为突发性、间歇性、难治性出血,应尽早行胃镜检查,治疗以内镜下止血、血管栓塞及手术治疗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EULAFOY病 上消化道大出血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分次口服聚乙二醇电解质溶液方案在结肠镜检查准备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陆军平 邓少源 《四川医学》 CAS 2016年第8期923-926,共4页
目的探讨分次口服PEG的方案能否在取得良好肠道清洁效果的同时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方法纳入2015年6月至2015年12月我院行结直肠镜检查的患者,采用电脑随机数生成的方式患者分为分次组(n=104)及单次组(n=103),分次组肠道准备肠道准备采... 目的探讨分次口服PEG的方案能否在取得良好肠道清洁效果的同时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方法纳入2015年6月至2015年12月我院行结直肠镜检查的患者,采用电脑随机数生成的方式患者分为分次组(n=104)及单次组(n=103),分次组肠道准备肠道准备采用PEG-ES分次分剂量服用,单次组采用PEG-ES单次全剂量服用。比较两组患者进镜时间、Boston肠道准备量表(boston bowel preparationscale,BBPS)评分、不良反应。结果分次组进镜时间平均为(12.1±4.6)min,单次组进镜时间平均为(11.9±5.3)min,两组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9,P=0.77)。分次组BBPS评分平均为(7.4±2.2)min,单次组BBPS评分平均为(6.5±1.9)min,分次组BBPS评分优于单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5,P=0.00)。进一步行Ridit分析,结果显示分次组的良、优所占百分比显著高于单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39,P=0.02)。两组患者主要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睡眠障碍,分次组恶心呕吐发生率、腹胀发生率低于单次组,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15,4.82;P=0.04,0.02)。结论分次服用PEG能够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肠道清洁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镜检查 聚乙二醇电解质溶液 肠道清洁 分次服用纳入
下载PDF
结直肠腺瘤摘除术后复发因素探讨 被引量:3
20
作者 龚家顺 林义办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8期1087-1089,1092,共4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腺瘤摘除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行结直肠腺瘤摘除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术后复发的观察组和未复发的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一般情况及Cox-1、Cox-2的表达情况。结果:观察组饮食规律的比例明显少于对照组,年龄≥4... 目的:探讨结直肠腺瘤摘除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行结直肠腺瘤摘除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术后复发的观察组和未复发的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一般情况及Cox-1、Cox-2的表达情况。结果:观察组饮食规律的比例明显少于对照组,年龄≥40岁、有家族史、吸烟史、酗酒史和焦虑抑郁情绪的比例以及Cox-2的mRNA和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Cox-2含量与年龄、家族史、吸烟史、酗酒史和精神状态呈正相关,与饮食习惯呈负相关。结论:年龄、家族史、吸烟史、酗酒史、精神状态、饮食习惯等因素可能通过影响腺瘤组织局部Cox-2的表达来参与结直肠腺瘤的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腺瘤 环氧合酶 复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