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7-2022年全国斑疹伤寒流行特征分析
1
作者 张云飞 韩玲 +6 位作者 师悦 田雪莹 徐红 耿梦杰 滕中秋 阚飙 秦天 《疾病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65-570,共6页
目的分析我国2017—2022年斑疹伤寒流行特征,为制定斑疹伤寒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收集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2017—2022年斑疹伤寒监测个案数据,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 目的分析我国2017—2022年斑疹伤寒流行特征,为制定斑疹伤寒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收集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2017—2022年斑疹伤寒监测个案数据,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17—2022年全国每年报告病例数(发病率)分别为929例(0.07/10万)、971例(0.07/10万)、1173例(0.08/10万)、1069例(0.08/10万)、1310例(0.09/10万)、1291例(0.09/10万),报告病例数及发病率呈波动增加趋势。2017—2022年每年有22~24个省份[309~342个县(区)]报告病例,主要分布于云南、广东、四川、安徽、湖北、山东、广西、湖南、河北9个省份(自治区),9个省份(自治区)每年合计报告病例数占全国病例数比例波动于85.56%~91.14%,其中云南、安徽、湖北省每年报告病例数及占全国报告病例数比例均呈增加趋势,山东省呈下降趋势。全国每年报告病例居前10位县(区)合计报告病例数(占全国病例数比例)分别为293例(31.53%)、284例(29.25%)、332例(28.30%)、400例(37.42%)、579例(44.20%)、636例(49.26%)。职业分布主要为农民、学生、散居儿童及幼托儿童,每年占报告病例数的比例分别波动于61.04%~65.60%、10.71%~15.43%、7.67%~9.80%。男女性别比波动于0.86∶1~1.02∶1之间。每年报告病例均以40~64岁年龄组病例占比最高,波动于38.54%~43.69%。结论2017—2022年每年报告斑疹伤寒病例数居前的省份均为云南、安徽、广东、广西、四川、湖北、湖南、河北、山东9省份(自治区),每年合计报告病例数占全国病例数均在85.00%以上,云南、湖北、安徽省每年报告病例数呈增加趋势。病例高度散发与局部高发并存。应动态开展疫情分析、风险评估及预警,加强重点地区、重点人群综合防控措施,进一步降低居民感染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疹伤寒 流行特征 风险评估 防控策略
原文传递
2016—2019年宁夏地区气象因素与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的相关性研究
2
作者 刘广天 韩百惠 +2 位作者 陈琳琳 张静 韩玲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710-714,F0003,共6页
目的分析宁夏回族自治区气象因素与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的相关性,为制定相关防控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6—2019年宁夏传染病医院呼吸科每日门诊人次与同时期银川市气象资料,构建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istributed lagnon-linear mode... 目的分析宁夏回族自治区气象因素与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的相关性,为制定相关防控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6—2019年宁夏传染病医院呼吸科每日门诊人次与同时期银川市气象资料,构建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istributed lagnon-linear model,DLNM),研究呼吸科日门诊人次与气象因素间的关系。结果2016—2019年宁夏回族自治区传染病医院呼吸科就诊患者共46630人次。滞后第7、8、9天时,高温对门诊人次的效应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其中25℃时RR值最高为1.063(95%CI:1.002~1.128,P<0.05);滞后第14天时高气压的效应影响有统计学意义,902 hPa时RR值最高为1.114(95%CI:1.004~1.235,P<0.05)。结论气象因素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呼吸道传染病发病,应密切关注气象条件变化对人群健康造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因素 呼吸科 门诊量 相关性
原文传递
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者呼吸道排毒规律研究
3
作者 包恬淼 冯晔囡 +1 位作者 毛乃颖 陈操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1-247,共7页
本文通过分析采集的鼻咽拭子样本新冠病毒核酸Ct值,探索我国奥密克戎变异株流行时期感染者的排毒规律及影响因素,为预判不同类型病例的传染性和疾病进展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纳入某地区457例SARS-CoV-2核酸阳性感染者的1 462份鼻咽拭子样... 本文通过分析采集的鼻咽拭子样本新冠病毒核酸Ct值,探索我国奥密克戎变异株流行时期感染者的排毒规律及影响因素,为预判不同类型病例的传染性和疾病进展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纳入某地区457例SARS-CoV-2核酸阳性感染者的1 462份鼻咽拭子样本。提取病毒总RNA,荧光定量PCR法确定样本新冠病毒Ct值。设定Ct值<35为阳性,比较核酸检测阳性后不同时间点Ct值以及不同年龄、性别、疫苗接种分组间Ct值的差异。结果表明感染者ORF1ab和N基因的平均Ct值在首次核酸阳性后的第1周均最低(ORF1ab:32.36±0.3949;N:31.89±0.3792),ORF1ab基因的平均Ct值在首次核酸阳性后第2周转阴,而N基因的平均Ct值在首次核酸阳性后第3周转阴。不同年龄组新冠病毒感染者ORF1ab和N基因的Ct值变化具有统计学差异(ORF1ab:P=0.011;N:P=0.0042)。其中,在第3周,老年组Ct值显著低于中青年组;在第4周,老年组和中青年组的Ct值显著低于儿童组。不同性别和疫苗接种情况分组间Ct值变化均无统计学差异。本研究结果显示,年龄是影响新冠病毒感染者病毒载量变化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病毒 病毒载量 排毒规律
原文传递
沙门菌主要血清型标准菌株的筛选鉴定 被引量:2
4
作者 高翔 张龙飞 +5 位作者 侯心娇 张萍 甄博珺 郭晓晨 孙慧颖 闫梅英 《疾病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446-1452,共7页
目的依据《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国家标准株评价技术标准》(WS/T 812—2022),获得8种沙门菌主要血清型标准株,并建立标准株筛选主要流程。方法分别对原代及传代沙门菌菌株进行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及基因组测序分析,获得形态及生化典型、... 目的依据《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国家标准株评价技术标准》(WS/T 812—2022),获得8种沙门菌主要血清型标准株,并建立标准株筛选主要流程。方法分别对原代及传代沙门菌菌株进行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及基因组测序分析,获得形态及生化典型、基因组稳定的标准菌株。结果从24株沙门菌中筛选获得8株分属8种血清型(伤寒沙门菌、甲型副伤寒沙门菌、乙型副伤寒沙门菌、丙型副伤寒沙门菌、鼠伤寒沙门菌、肠炎沙门菌、单相鼠伤寒沙门菌、猪霍乱沙门菌)的菌株,这8株菌在沙门菌推荐用选择性培养基上形态典型,生化反应典型,传代后基因组变异较小,血清凝集结果稳定,可以作为沙门菌检验的参比菌株。结论本研究通过筛选获得具有相应血清型病原特征的8种沙门菌主要血清型标准株,可作为沙门菌检测、血清分型质控、基因组进化分析的参比菌株,并为后续核酸标准品的研制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菌 血清型 基因组 标准菌株
原文传递
2010—2022年我国钩端螺旋体病流行病学特征
5
作者 师悦 耿梦杰 +6 位作者 周升 陈曦 孙军玲 田雪莹 徐红 李昱 郑灿军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0-136,共7页
目的 分析2010—2022年我国钩端螺旋体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订钩端螺旋体病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收集2010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报告的钩端螺旋体病临床诊断病例和确诊病例信息,采用描述性流行病... 目的 分析2010—2022年我国钩端螺旋体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订钩端螺旋体病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收集2010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报告的钩端螺旋体病临床诊断病例和确诊病例信息,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病例地区、时间、人群分布及报告和诊断机构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22年全国累计报告钩端螺旋体病病例4 559例,年均报告351例;报告病例数从2010年的679例下降至2018年的158例。四川省、云南省、广东省、湖南省、福建省、浙江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安徽省、江西省和贵州省累计报告钩端螺旋体病病例4 276例,占全国病例总数的93.79%;其中云南省近年病例数大幅下降,浙江省、广东省报告病例数明显增加。2010—2020年河南省无钩端螺旋体病病例报告,但2021、2022年分别报告5例和2例;2010—2017年陕西省仅报告1例病例,但自2018年起连续5年有病例报告。全国全年均有钩端螺旋体病病例报告,以8—10月为发病高峰,各省发病高峰存在差异;男性病例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2.3∶1;病例中位年龄50岁(四分位间距:23岁),以51~60岁组报告病例数占比最高(23.21%)。2010—2022年我国钩端螺旋体病报告病例中,确诊病例占53.28%,确诊病例占比从2010年的35.05%上升至2022年的61.66%。综合医院、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层卫生机构和其他卫生机构钩端螺旋体病报告病例数占比分别为67.22%(2 937例)、20.44%(893例)、7.23%(316例)、5.10%(223例)。2010—2022年全国钩端螺旋体病报告病例病死率为1.07%,男性病死率高于女性(1.39%vs.0.36%;χ^(2)=9.52,P=0.002)。结论2010—2022年我国钩端螺旋体病处于低水平流行状态,南方地区为主要流行区,各流行省份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存在差异。陕西省、河南省等省份近年持续有病例报告,需加强关注。建议各地加强钩端螺旋体病监测,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端螺旋体病 流行病学特征 地区分布 时间分布 人群分布 诊断 监测 中国
原文传递
四川省喜马拉雅旱獭生境分析及适生区预测 被引量:1
6
作者 岳玉娟 吴朝学 +4 位作者 杨闯 扎西彭措 杨军 任东升 鲁亮 《环境卫生学杂志》 2023年第12期916-922,共7页
目的分析四川省喜马拉雅旱獭的生境特征和预测其适生区。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旱獭洞的生境特征、旱獭洞密度与生境因子之间关系,并采用MaxEnt生态位模型预测喜马拉雅旱獭洞潜在空间分布。结果多数旱獭洞监测点生境特征具有:... 目的分析四川省喜马拉雅旱獭的生境特征和预测其适生区。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旱獭洞的生境特征、旱獭洞密度与生境因子之间关系,并采用MaxEnt生态位模型预测喜马拉雅旱獭洞潜在空间分布。结果多数旱獭洞监测点生境特征具有:高程为3700~4000 m,坡度较小,土地覆盖为耕地,均一化植被指数较高,土壤类型为薄层土,温暖,降雨量丰沛。但过高的高程、均一化植被指数、温度和降雨量不利于旱獭洞的分布。影响喜马拉雅旱獭洞潜在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为年降雨量、坡度、土壤类型和最暖月最高温度。年降雨量为540.0~620.0 mm,坡度为0.0°~4.0°,土壤类型为薄层土,最暖月最高温度为16.0℃~21.0℃,是喜马拉雅旱獭洞潜在分布的适宜条件。MaxEnt模型测试AUC值为0.8919,模型效果较佳,其中高适生区面积为601 km^(2)(3.2%)。结论年降雨量、坡度、土壤类型和最暖月最高温度是影响喜马拉雅旱獭空间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应加强对旱獭及主要环境影响因子的监测,并对居民和游客进行充分的健康教育,防范鼠疫感染和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马拉雅旱獭 生境 分析 适生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