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口含烟中有机酸的释放规律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蒋昆明 朱瑞芝 +4 位作者 王春琼 向能军 杨继 李振杰 刘志华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298-301,308,共5页
有机酸能够增加烟草制品的吃味,是烟草制品的重要组份。为了研究口含烟中有机酸在口腔中的释放规律,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UPLC-MS/MS)法同时测定口含烟吸食者唾液中7种有机酸的方法。收集到的唾液样品,加入D4-柠檬酸内标后,即... 有机酸能够增加烟草制品的吃味,是烟草制品的重要组份。为了研究口含烟中有机酸在口腔中的释放规律,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UPLC-MS/MS)法同时测定口含烟吸食者唾液中7种有机酸的方法。收集到的唾液样品,加入D4-柠檬酸内标后,即可进样分析。柠檬酸、苹果酸、琥珀酸、乳酸、丙二酸、酒石酸和马来酸的回收率在96.8%~103.6%;日内精密度小于5%;日间精密度小于8%;检出限分别是0.090,0.015,0.013,0.379,0.038,0.075,0.013μg/mL;定量限分别是0.320,0.050,0.040,1.200,0.125,0.249,0.040μg/mL。该方法具有灵敏度和准确度高,前处理方便,检测快等特点,适合于口含烟吸食者唾液中7种有机酸的检测。在吸食5~10 min时,唾液中的有机酸浓度较高。随着唾液的分泌,这些有机酸的浓度逐渐稀释。该研究为口含烟的加工制作及质量控制提供良好了的技术支撑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酸 超高效液相-质谱(UPLC-MS/MS) 口含烟 释放规律 唾液
下载PDF
不同印刷食品包装纸溶剂残留量及与存放时间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朱瑞芝 刘凌璇 +6 位作者 刘志华 张凤梅 司晓喜 王庆华 白晓莉 谢静 詹建波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23-728,共6页
采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不同印刷方式(凹印、胶印、丝印和柔印)的食品包装纸中20种溶剂残留量进行了测定,分析了不同印刷方式食品包装纸中溶剂残留的差异及其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方法线性关系良好,20种溶... 采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不同印刷方式(凹印、胶印、丝印和柔印)的食品包装纸中20种溶剂残留量进行了测定,分析了不同印刷方式食品包装纸中溶剂残留的差异及其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方法线性关系良好,20种溶剂相关系数均大于0.998,检出限在0.003~0.535 mg/m2之间,回收率在84.8%~108.9%之间,相对标准偏差(n=5)在1.0%~5.1%之间。结果表明,采用凹印方式生产的食品包装纸溶剂残留总量远大于胶印、丝印和柔印的包装纸,且溶剂残留总量随存放时间的增加呈减小的趋势,前3天减小幅度较大。胶印、丝印和柔印的包装纸溶剂残留风险较低,印刷3天后可投入使用;对于采用凹印方式生产的产品,选择性地使用乙醇、乙酸乙酯等易挥发、低毒低污染溶剂,是提高凹印食品包装纸使用安全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刷方式 溶剂残留 食品包装纸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下载PDF
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快速鉴定和定量测定烟草中43种农药 被引量:8
3
作者 司晓喜 朱瑞芝 +5 位作者 刘志华 马雪英 朱丽 张凤梅 刘春波 陆舍铭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32-538,共7页
建立了烟草中43种农药的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GC—TOFMS)分析方法。采用改进的QuECh—ERS前处理方法,样品以丙酮-正己烷(1:1)进行萃取,萃取液经N-丙基乙二胺(PSA)吸附剂分散固相萃取净化后,用GC—NCI—TOFMS进行检测。通过... 建立了烟草中43种农药的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GC—TOFMS)分析方法。采用改进的QuECh—ERS前处理方法,样品以丙酮-正己烷(1:1)进行萃取,萃取液经N-丙基乙二胺(PSA)吸附剂分散固相萃取净化后,用GC—NCI—TOFMS进行检测。通过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的精确质量数测定,建立了农药的特征离子数据库,结合目标物保留时间、碎片离子的丰度比、裂解规律、同位素离子峰簇等进行目标物定性鉴定。配制基质匹配标准曲线,以磷酸三苯酯(TPP)为内标进行定量测定。43种农药的线性相关系数(r^2)均不小于0.993,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9.6%,定量下限为1.3~5.0μg/kg;在3个水平下的加标回收率为76.4%~96.6%。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性和灵敏度高,满足烟草中多农药残留的定性和定量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农药 QUECHERS 电子轰击电离 气相色谱 飞行时间质谱
下载PDF
不同施氮水平对红花大金元烟叶香味物质和感官评吸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李银科 王正银 +2 位作者 杨光宇 袁婷 谷守宽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39-547,共9页
【目的】氮素施用水平主导着烟叶的氮素代谢,影响烟叶中有机酸、酚类、石油醚提取物、木质素等香味物质的含量,进而影响烟叶的感官评吸质量。探索不同氮素施用量对红花大金元(简称红大)烟叶香味物质和感官评吸质量的影响,以期为烤烟栽... 【目的】氮素施用水平主导着烟叶的氮素代谢,影响烟叶中有机酸、酚类、石油醚提取物、木质素等香味物质的含量,进而影响烟叶的感官评吸质量。探索不同氮素施用量对红花大金元(简称红大)烟叶香味物质和感官评吸质量的影响,以期为烤烟栽培中氮素的科学施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3年在云南玉溪和大理烟区以烤烟红大为供试材料进行田间试验。设置施氮水平0、45、90和135 kg/hm^2(分别以N0、N1、N2和N3表示),分析了烤烟香味物质和感官评吸质量指标。【结果】烟叶中挥发酸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显著提高,大理试验以N3处理含量最高,达到0.13%;烟叶中高级脂肪酸总量和多元有机酸均以N2处理最高,玉溪分别为19.71和82.65 mg/g,大理分别为20.67和94.12 mg/g。烟叶中多酚含量在N2水平最高,至N3时出现下降。烟叶石油醚提取物含量随施氮水平的提高而显著增加,玉溪和大理试验点N3处理含量分别为6.25%和6.05%。烟叶木质素含量以N2处理最低,玉溪和大理试验点含量分别为5.19%和5.42%。红大烟叶感官评吸总分均以N2处理最高,玉溪和大理试验点的评分分别为77.4和78.1。【结论】氮素施用水平中等时(90 kg/hm^2),烟叶挥发酸和石油醚提取物含量适中,高级脂肪酸和多元有机酸含量较高,酚类物质积累较多,木质素含量较低,烟叶各香味物质含量协调性较好,感官评吸时烟叶香气质、香气量、余味、杂气、劲头和评吸总分较高,烟叶品质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氮水平 红花大金元 香味物质 感官质量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测定纸质包装材料中多类防腐剂 被引量:8
5
作者 司晓喜 朱瑞芝 +5 位作者 刘志华 申钦鹏 谢娇 何沛 杨光宇 张凤梅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984-988,共5页
建立了同时测定纸质包装材料中酸类、酯类和酮类防腐剂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样品萃取条件、色谱分离条件和质谱条件进行了优化。样品以10 m L甲醇-乙酸铵/乙酸缓冲液(75∶25,V∶V)为萃取溶剂振荡萃取20 min。提取液以甲醇... 建立了同时测定纸质包装材料中酸类、酯类和酮类防腐剂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样品萃取条件、色谱分离条件和质谱条件进行了优化。样品以10 m L甲醇-乙酸铵/乙酸缓冲液(75∶25,V∶V)为萃取溶剂振荡萃取20 min。提取液以甲醇和乙酸铵/乙酸缓冲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以电喷雾离子源正、负离子同时多反应监测(MRM)模式进行监测,分析检测时间为10 min。方法的定量限为0.14~2.80 mg/kg,RSD为4.3%~9.8%,空白样品加标回收率为85.1%~108.1%。考察了质谱检测的基质效应,发现基质效应不明显。该方法满足纸质包装材料中多种类防腐剂同时快速测试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腐剂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快速测定 纸质包装材料
原文传递
7种烟用添加剂对烟气气溶胶粒径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司晓喜 朱瑞芝 +7 位作者 王洪波 刘强 张凤梅 崔华鹏 赵乐 向能军 缪明明 刘志华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8,共8页
为研究典型烟用添加剂(包括丙二醇、丙三醇、呋喃酮、香兰素、乙酰丙酸、亚麻酸和棕榈酸)对不同粒径烟气气溶胶粒相物质量分布的影响以及在气溶胶中的粒径分布,采用单通道吸烟机-电子低压撞击器(ELPI),分12级捕集烟气气溶胶粒相物,进行... 为研究典型烟用添加剂(包括丙二醇、丙三醇、呋喃酮、香兰素、乙酰丙酸、亚麻酸和棕榈酸)对不同粒径烟气气溶胶粒相物质量分布的影响以及在气溶胶中的粒径分布,采用单通道吸烟机-电子低压撞击器(ELPI),分12级捕集烟气气溶胶粒相物,进行重量分析研究粒相物的质量分布,并采用GC-MS和LC-MS/MS测定了7种添加剂在不同粒径气溶胶中的分布。实验结果表明,添加7种添加剂的卷烟样品,其气溶胶粒相物的质量均主要分布在中间粒径上(0.14~1.17μm),但添加不同添加剂对气溶胶质量粒径分布的影响不同,总体趋势如下:香兰素、乙酰丙酸、亚麻酸和呋喃酮能增加大于0.431μm处粒相物质量,使小于0.261μm处粒相物质量减小;丙二醇和丙三醇使0.261μm处粒相物的质量减少;棕榈酸无明显影响。7种添加剂在不同粒径气溶胶粒相物中的释放量均随粒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与粒相物质量分布一致,并主要分布在中等粒径0.261~0.722μm的颗粒中,但不同添加剂在不同粒径粒相物中的浓度(释放量与粒相物质量之比)呈现不同的分布趋势:随着粒径的增加,丙二醇、乙酰丙酸、亚麻酸和棕榈酸的浓度先增加后减小,丙三醇的浓度先减小后略微增加,香兰素和呋喃酮的浓度无明显差异。添加合适的烟草添加剂可改变烟气气溶胶粒相物的分布,并在不同粒径粒相物中呈现不同的分布特征,研究结果可为卷烟配方设计及卷烟安全性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气气溶胶 烟草添加剂 粒相物 质量分布 粒径分布
下载PDF
黄斑烟卷烟纸中糖和保润剂的测定及微观形貌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司晓喜 向能军 +7 位作者 马宁 谭国治 朱瑞芝 李中昌 张凤梅 何沛 刘强 刘志华 《烟草科技》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6-54,共9页
为研究卷烟黄斑产生过程中的物质转移,以糖和保润剂为标志物,采用衍生化-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测定黄斑卷烟纸形成过程中糖和保润剂的含量(质量分数)变化,并通过扫描电镜表征黄斑卷烟纸的微观形貌。结果表明:(1)卷烟纸中8种糖和4种保... 为研究卷烟黄斑产生过程中的物质转移,以糖和保润剂为标志物,采用衍生化-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测定黄斑卷烟纸形成过程中糖和保润剂的含量(质量分数)变化,并通过扫描电镜表征黄斑卷烟纸的微观形貌。结果表明:(1)卷烟纸中8种糖和4种保润剂的定量限为0.27~8.17mg/kg,加标回收率为80%~116%。(2)在相对湿度(RH)>80%条件下,实验卷烟的卷烟纸会产生黄斑,且与正常卷烟相比,卷烟纸中果糖和葡萄糖含量显著增加。(3)80%RH条件下,卷烟纸中糖类物质含量随放置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卷烟纸白度降低,且在24h出现黄斑。(4)微观形貌分析表明,黄斑烟卷烟纸的内部表面及与黄斑接触的烟丝表面均有结晶析出。卷烟在高湿环境下受潮后,烟丝中的糖类物质会向卷烟纸大量转移,并伴随有可溶性有色物质向卷烟纸的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烟 卷烟纸 黄斑 保润剂 气相色谱-质谱 微观形貌
下载PDF
纸质包装材料中挥发性有机物迁移量的测定 被引量:6
8
作者 司晓喜 张蓉 +4 位作者 朱瑞芝 张凤梅 何沛 申钦鹏 刘志华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7,共7页
目的研究纸质包装材料中挥发性有机物向食品模拟物中的迁移量。方法选取改性聚苯醚作为食品模拟物,首次建立模拟物MPPO直接顶空进样-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包装用纸中23种有机挥发物质迁移量的方法。结果该法测定23种挥发性物质的相... 目的研究纸质包装材料中挥发性有机物向食品模拟物中的迁移量。方法选取改性聚苯醚作为食品模拟物,首次建立模拟物MPPO直接顶空进样-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包装用纸中23种有机挥发物质迁移量的方法。结果该法测定23种挥发性物质的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8,相对标准偏差为1.4%~4.6%(n=7),检出限为0.03~0.60 mg/m2,加标回收率为81.2%~110.2%。结论该法无需前处理,简单快速,灵敏度高,重现性好,能满足包装用纸中23种有机挥发性物质迁移量的测定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 迁移量 食品模拟物 改性聚苯醚 纸质包装材料
下载PDF
纸质包装材料中芳香胺向食品模拟物改性聚苯醚的迁移量测定 被引量:4
9
作者 司晓喜 张蓉 +5 位作者 张凤梅 刘志华 何沛 申钦鹏 苏钟璧 朱瑞芝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240-1245,共6页
为了解纸质包装材料中芳香胺向食品中的迁移量,选取改性聚苯醚(Tenax)作为食品模拟物,建立了溶剂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纸质包装材料和Tenax中芳香胺的方法。对样品前处理和气相色谱-质谱检测条件进行优化。纸质包装材料样品选... 为了解纸质包装材料中芳香胺向食品中的迁移量,选取改性聚苯醚(Tenax)作为食品模拟物,建立了溶剂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纸质包装材料和Tenax中芳香胺的方法。对样品前处理和气相色谱-质谱检测条件进行优化。纸质包装材料样品选取10 m L叔丁基甲醚为溶剂超声萃取30 min,Tenax选取10 m L正己烷为溶剂超声萃取15 min。萃取液经DB-17弹性毛细管柱分离,选择离子监测模式测定,内标法定量,3个内标分别为萘-d8、2,4,5-三氯苯胺和蒽-d10。结果表明,在0.001 4~0.14 mg/dm2范围内,20种芳香胺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9%~6.9%,检出限为0.000 1~0.000 3 mg/dm2,加标回收率为80.6%~107.2%。该方法应用于两种纸质包装材料中芳香胺迁移量的测定,显示分子量偏小、沸点偏低的芳香胺有一定迁移。该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度高,重现性好,能满足纸质包装材料中20种芳香胺迁移量的测定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香胺 迁移量 模拟物 改性聚苯醚 纸质包装材料 气相色谱-质谱
下载PDF
点燃和加热条件下不同滤嘴通风率卷烟的气溶胶释放特征 被引量:3
10
作者 罗萌柔 李世卫 +8 位作者 赵杨 朱瑞芝 杨继 张凤梅 申钦鹏 杨柳 刘志华 蒋丽红 司晓喜 《烟草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3-61,共9页
为研究滤嘴通风率对不同类型卷烟烟气气溶胶释放的影响,制备了不同滤嘴通风率的两用型烟支(可燃吸、配套加热烟具加热后抽吸),采用气相色谱仪(GC)和DMS500快速粒径谱仪,研究了点燃和加热条件下烟气气溶胶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和粒径分布。... 为研究滤嘴通风率对不同类型卷烟烟气气溶胶释放的影响,制备了不同滤嘴通风率的两用型烟支(可燃吸、配套加热烟具加热后抽吸),采用气相色谱仪(GC)和DMS500快速粒径谱仪,研究了点燃和加热条件下烟气气溶胶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和粒径分布。结果表明:①在点燃和加热条件下,烟气出口温度均随滤嘴通风率的增加逐渐降低。②随着滤嘴通风率从0增加至64.08%,在点燃条件下,总粒相物及粒相物中烟碱、丙二醇、丙三醇和水分的释放量减少;在加热条件下,总粒相物、粒相物中烟碱和丙三醇的释放量先增加后略微减少,粒相物中丙二醇的释放量增加,粒相物和气相物中水分的释放量减少。③随着滤嘴通风率的增加,在点燃条件下,烟气气溶胶粒径均分布在60~2000 nm范围内,粒数浓度减小,粒数中值粒径(CMD)增大;在加热条件下,滤嘴通风率为0时,烟气气溶胶粒径主要分布在40~500 nm;滤嘴通风率为47.86%和64.08%时,粒径主要分布在40~1000 nm,粒数浓度与粒子体积浓度先增加后减小,CMD和体积中值粒径(VMD)增大。该研究结果可为卷烟通风打孔工艺参数的选择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烟 燃烧 加热 滤嘴通风率 气溶胶 烟气成分 粒径分布
下载PDF
多次溶剂萃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热熔胶中的多环芳烃 被引量:4
11
作者 司晓喜 朱瑞芝 +5 位作者 张凤梅 刘春波 徐艳群 李中昌 何沛 刘志华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30-436,共7页
建立了热熔胶中16种多环芳烃(PAHs)的多次溶剂萃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方法。详细研究了样品的萃取条件、净化条件和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条件,并与气相色谱-质谱法进行了对比。样品以10 m L正己烷为萃取溶剂,于60℃超声萃取20 m... 建立了热熔胶中16种多环芳烃(PAHs)的多次溶剂萃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方法。详细研究了样品的萃取条件、净化条件和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条件,并与气相色谱-质谱法进行了对比。样品以10 m L正己烷为萃取溶剂,于60℃超声萃取20 min,萃取液依次经冷冻后离心、二甲基亚砜萃取2次、正己烷反萃取2次进行净化,得到的净化液以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多反应监测(MRM)模式进行检测。本方法的线性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69,检出限为1.0~10μg/kg,精密度小于6.3%,16种PAHs的加标回收率为80.4%~117.6%。考察了串联质谱检测的基质效应,发现基质效应不明显。本方法检出限优于气相色谱-质谱法(23~94μg/kg),并能增加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准确性。本方法灵敏、准确可靠,满足热熔胶中PAHs测试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溶剂萃取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 热熔胶
下载PDF
可调激光法测定加热卷烟水分活度 被引量:1
12
作者 司晓喜 王萝萍 +6 位作者 钱颖颖 罗萌柔 赵杨 常岭 李翔宇 刘志华 朱婷 《烟草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7-65,共9页
为了有效监控加热卷烟的水分活度(aw),选择可调激光传感器法,通过详细的样品制备和保存条件、测试条件及联合实验等方法学研究,建立了适用于加热卷烟aw测定的方法。结果表明:①该方法抗发烟剂和薄荷醇干扰,选择性好。②样品无需均质化处... 为了有效监控加热卷烟的水分活度(aw),选择可调激光传感器法,通过详细的样品制备和保存条件、测试条件及联合实验等方法学研究,建立了适用于加热卷烟aw测定的方法。结果表明:①该方法抗发烟剂和薄荷醇干扰,选择性好。②样品无需均质化处理,环境暴露的时间控制在1 min内,拆封后样品可在常温密闭条件下存放3 h,-18℃密闭条件下存放30 d,样品测定前需恢复至室温。③优选丝状样品量为0.8~1.0 g,颗粒状样品量为2.0~4.0 g,测定次数为2次,以2 min内aw变化值小于0.001作为读数终点。④7个代表性加热卷烟样品在5个实验室联合实验的重复性限(r)在0.0027~0.0061之间,再现性限(R)在0.0045~0.0155之间,应用于不同类型加热卷烟测试结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热卷烟 水分活度(aw) 可调激光传感器 质量控制
下载PDF
加热卷烟添加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奕蓉 朱瑞芝 +5 位作者 刘春波 唐石云 蒋薇 李振杰 蒋丽红 杨继 《烟草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4-112,共9页
为了掌握近年来国内外加热卷烟添加剂的研究现状,参考国外烟草公司对添加剂的安全性评估规程,对添加剂的使用要求、热解行为、对烟气的影响以及毒理学评估等方面进行了综述。结果表明:(1)大多数加热卷烟添加剂在受热温度低于350℃时以... 为了掌握近年来国内外加热卷烟添加剂的研究现状,参考国外烟草公司对添加剂的安全性评估规程,对添加剂的使用要求、热解行为、对烟气的影响以及毒理学评估等方面进行了综述。结果表明:(1)大多数加热卷烟添加剂在受热温度低于350℃时以原型转移至烟气中,但受化合物本身性质以及裂解氛围等的影响,裂解产物分布略有差异。(2)添加剂能在低温状态下促进烟气中烟碱、甘油和香味成分等关键物质的释放,添加特定的硅酸盐能够降低有害成分的释放。(3)现有添加剂毒理学研究中,常用的甘油、丙二醇和薄荷醇等添加剂在加热状态下不会增加主流烟气的细胞毒性,但在是否能降低烟气毒性方面还需作进一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热卷烟 添加剂 安全性评估规程 热解 毒理学评估 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烟气调控
下载PDF
反相二维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烟草制品烟草和烟气中烟碱异构体比值 被引量:2
14
作者 朱瑞芝 司晓喜 +7 位作者 王凯 蒋薇 杨继 向能军 徐艳群 李浪 刘志华 何沛 《烟草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1-57,共7页
为研究加热卷烟和传统卷烟烟碱异构体向主流烟气转移的差异性,建立了基于Trap柱捕获-中心切割的反相二维液相色谱法并分离分析传统卷烟和加热卷烟烟草、烟气中S-(-)-烟碱和R-(+)-烟碱异构体。采用所建立的方法研究了加拿大深度抽吸模式... 为研究加热卷烟和传统卷烟烟碱异构体向主流烟气转移的差异性,建立了基于Trap柱捕获-中心切割的反相二维液相色谱法并分离分析传统卷烟和加热卷烟烟草、烟气中S-(-)-烟碱和R-(+)-烟碱异构体。采用所建立的方法研究了加拿大深度抽吸模式下,在加热卷烟和传统卷烟主流烟气中两种烟碱异构体释放量比值(R/S)的差异。结果表明:①传统卷烟烟草中的R/S约在0.16%~0.35%之间,与中心加热卷烟相当,而周向加热卷烟烟草中的R/S明显低于传统卷烟和中心加热卷烟。②传统卷烟主流烟气中的R/S明显高于加热卷烟,而中心加热卷烟主流烟气中的R/S高于周向加热卷烟;烟气中的R/S与加热卷烟和传统卷烟的使用温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热卷烟 传统卷烟 S-(-)-烟碱 R-(+)-烟碱 R/S比值 反相二维液相色谱
下载PDF
黄酒酒曲共发酵对烤烟K326烟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马晓伟 申丹丹 +5 位作者 米其利 殷沛沛 许力 刘馨芮彤 李振杰 李晓敏 《粮食与食品工业》 2022年第3期37-43,48,共8页
探讨黄酒酒曲与烤烟K326烟叶共发酵对其品质的影响,为提高烤烟K326低适用性烟叶的品质和利用率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持。利用三种不同的黄酒酒曲与K326烟叶共发酵,感官评吸评价烟叶品质,测定并比较常规化学成分和致香物质含量,基... 探讨黄酒酒曲与烤烟K326烟叶共发酵对其品质的影响,为提高烤烟K326低适用性烟叶的品质和利用率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持。利用三种不同的黄酒酒曲与K326烟叶共发酵,感官评吸评价烟叶品质,测定并比较常规化学成分和致香物质含量,基于致香物质香气活性值OAV发掘用于表征共发酵烟叶风格特征的关键香气成分。结果表明:共发酵烟叶感官品质得到了显著提升,感官评吸得分均提高了2分以上;熟麦曲处理对还原糖、氨基酸和多酚等化学成分含量提升具有显著效果,生麦曲和药白曲处理作用不明显,但对烟叶中致香成分的种类和含量提升效果显著;药白曲共发酵烟叶获得了更多新的致香成分,其香气质、香气量、香气协调性均较好,具有进一步开发特色烟叶的潜力;共发酵烟叶增加了26种香气活性值大于1的致香物质,可赋予烟叶花香和果香。综上,黄酒酒曲共发酵在提升低适用性烟叶品质中具有较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326低适用性烟叶 黄酒酒曲 致香成分 香气活性值
下载PDF
烤烟K326与黄酒酒曲共发酵过程中烟叶表面细菌多样性动态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董高峰 李诚昊 +5 位作者 杨文武 朱杰 李振杰 蒋佳芮 米其利 李晓敏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130-2143,共14页
为揭示3种黄酒酒曲(生麦曲、熟麦曲、药白曲)与烤烟K326烟叶共发酵过程中细菌的多样性及其对关键酶活的影响,采用高通量测序分析共发酵过程中细菌群落结构组成和动态变化,并进一步探讨烟叶细菌多样性变化与关键酶活的相关性。结果显示,... 为揭示3种黄酒酒曲(生麦曲、熟麦曲、药白曲)与烤烟K326烟叶共发酵过程中细菌的多样性及其对关键酶活的影响,采用高通量测序分析共发酵过程中细菌群落结构组成和动态变化,并进一步探讨烟叶细菌多样性变化与关键酶活的相关性。结果显示,3种黄酒酒曲共发酵的10 g烟叶样品OTU(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数在103~344,且样品间OTU数都有显著差异(P<0.001);在发酵过程中,生麦曲处理烟叶样品具有较多特有OTU,糖多孢菌属(Saccharopolyspora)、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和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为主要优势菌;药白曲处理烟叶样品中细菌群落丰富度及多样性高于生麦曲和熟麦曲共发酵烟叶的,其中魏斯氏菌属、葡萄球菌属和假单胞菌属等为优势细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相对于其他酒曲而言,不同发酵时期的药白曲共发酵烟叶样品相关性不高,这说明了其细菌结构的多变性。通过冗余分析进一步探究关键酶的酶活与烟叶中细菌多样性的关系,其中淀粉酶对优势细菌组成的影响最大。本研究结果为微生物调控烟叶醇化过程、提升烟叶品质的应用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K326 黄酒酒曲 共发酵 烟叶表面细菌 多样性
原文传递
蚊香燃烧过程中的环境烟气成分分析
17
作者 王燕 马航 刘志华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1期115-119,共5页
采用二级捕集瓶捕集了不同蚊香燃烧过程中所释放的烟气成分,用GC/MS仪检测,参照室内空气质量标准计算结果。通过结果分析发现电蚊香片释放28种成分,总释放量为106.199 mg/m^(3),无烟蚊香释放7种成分,总释放量为3.099 mg/m^(3),檀香释放2... 采用二级捕集瓶捕集了不同蚊香燃烧过程中所释放的烟气成分,用GC/MS仪检测,参照室内空气质量标准计算结果。通过结果分析发现电蚊香片释放28种成分,总释放量为106.199 mg/m^(3),无烟蚊香释放7种成分,总释放量为3.099 mg/m^(3),檀香释放27种成分,总释放量为8.516 mg/m^(3)。从定性定量可知无烟蚊香明显优于电蚊香片和檀香,使用相对安全。但是这些微量的烟气成分具有毒性、刺激性、致癌性,当人们吸收一定的量以后,对身体会产生一定的危害,所以要引起人们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蚊香 气体成分分析 气质联用法 室内空气质量
下载PDF
2,6-二甲基吡嗪与芳香酸共晶的合成、结构与表征
18
作者 李鑫 刘志华 +5 位作者 印玉洁 王昆淼 赵晓晴 凡长坡 孙柏旺 缪明明 《化工时刊》 CAS 2019年第2期1-7,共7页
为了研究吡嗪类化合物潜香的合成条件,开发新型烟用潜香,以2,6-二甲基吡嗪为原料,对甲苯磺酸为配体,通过溶剂挥发法合成对甲苯磺酸-2,6-二甲基吡嗪共晶化合物。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SXRD)表征并分析其晶体结构和性质。再对晶体进一步的进... 为了研究吡嗪类化合物潜香的合成条件,开发新型烟用潜香,以2,6-二甲基吡嗪为原料,对甲苯磺酸为配体,通过溶剂挥发法合成对甲苯磺酸-2,6-二甲基吡嗪共晶化合物。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SXRD)表征并分析其晶体结构和性质。再对晶体进一步的进行Hirshfeld表面和指纹图分析,研究此共晶中的分子间相互作用,为吡嗪共晶类潜香化合物的合成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6-二甲基吡嗪 烟用香料 共晶合成
下载PDF
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技术在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春琼 李苓 +5 位作者 李振杰 蒋昆明 彭丽娟 陈丹 张燕 曾彦波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1年第6期59-64,共6页
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是将分子印迹聚合物作为填料的固相萃取技术,它克服了传统固相萃取特异性差等缺点,具有制备简单、稳定性好和可重复使用等优点,在农残检测领域展现了良好的应用前景。以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技术(Molecular Imprinting Soli... 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是将分子印迹聚合物作为填料的固相萃取技术,它克服了传统固相萃取特异性差等缺点,具有制备简单、稳定性好和可重复使用等优点,在农残检测领域展现了良好的应用前景。以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技术(Molecular Imprinting Solid Phase Extraction,MISPE)为基础,系统地阐述了MISPE的基本原理、操作模式及新型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方式,重点综述了MISPE在农药残留检测上的应用进展,并对其存在问题和改进作简要介绍,旨在为今后农残检测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 固相萃取 农药残留 分子印迹聚合物 前处理
下载PDF
UPLC-MS/MS法同时测定袋装口含烟中的6种多元酸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振杰 王昆淼 +7 位作者 申钦鹏 王文元 唐石云 尤俊衡 蒋薇 苏钟璧 朱瑞芝 刘志华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8年第6期75-79,共5页
多元酸是烟草制品的重要成分,能够调节袋装口含烟的p H值,影响烟碱的释放。为快速准确地测定袋装口含烟中的柠檬酸、苹果酸、琥珀酸、乳酸、丙二酸和酒石酸,建立了同时测定6种多元酸的超高压液相-质谱法(UPLCMS/MS)。结果表明:以D4-柠... 多元酸是烟草制品的重要成分,能够调节袋装口含烟的p H值,影响烟碱的释放。为快速准确地测定袋装口含烟中的柠檬酸、苹果酸、琥珀酸、乳酸、丙二酸和酒石酸,建立了同时测定6种多元酸的超高压液相-质谱法(UPLCMS/MS)。结果表明:以D4-柠檬酸溶液为内标物质,柠檬酸、苹果酸、琥珀酸、乳酸、丙二酸和酒石酸的回收率在96.8%~103.6%;日内精密度小于5%;检出限分别是0.013~0.379μg/m L;定量限分别是0.040~1.200μg/m L。该方法具有灵敏度和准确度高,检测速度快等优点,适合于袋装口含烟中多元酸的检测。袋装口含烟超声提取后,加入D4-柠檬酸,进样检测。14种袋装口含烟中的多元酸均以苹果酸和柠檬酸为主,样品1~10号普遍含有上述6种多元酸,总含量在27.03~47.20 mg/g之间,而袋装口含烟11~14号中的6种多元酸总含量均在5.53 mg/g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袋装口含烟 超高压液相-质谱(UPLC-MS/MS) 多元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