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痛风关节康”对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动物干预作用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何婧琳 杨丽萍 +1 位作者 朱潇旭 段小花 《江苏中医药》 CAS 2022年第3期69-73,共5页
目的:研究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民间医生常用的经验方痛风关节康对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动物的治疗机制。方法:将Wistar大鼠、昆明种小鼠各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和痛风关节康高、中、低剂量组。各组大鼠分别... 目的:研究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民间医生常用的经验方痛风关节康对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动物的治疗机制。方法:将Wistar大鼠、昆明种小鼠各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和痛风关节康高、中、低剂量组。各组大鼠分别灌胃生理盐水、阳性药物秋水仙碱及痛风关节康各剂量(生药量分别为9.9、29.7、49.5 g/kg),连续4 d后,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采用踝关节腔注射尿酸钠晶体的方法诱导痛风性关节炎模型。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采用酵母灌胃的方法诱导高尿酸血症模型,各给药组于酵母灌胃第4日开始同时分别灌胃给予苯溴马隆及痛风关节康各剂量(生药量分别为14.3、42.9、71.5 g/kg),继续灌胃4 d。检测各组大鼠、小鼠血清尿酸(UA)、黄嘌呤氧化酶(XOD)、肌酐(Cr)、尿素氮(BUN)、瘦素(LEP)、骨保护素(OPG)、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和IL-6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动物血清UA、XOD、Cr、BUN、LEP、IL-6、TNF-α、IL-1β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P<0.01),OPG水平显著降低(P<0.01)。除痛风关节康低剂量组大鼠血清UA指标以外,各给药组动物上述指标均较模型组有显著改善(P<0.05,P<0.01),痛风关节康各剂量组对上述部分指标的改善体现一定的剂量依赖性。痛风关节康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XOD、LEP、TNF-α水平,痛风关节康高剂量组大鼠血清BUN水平均显著低于阳性对照组(P<0.05,P<0.01);痛风关节康各剂量组小鼠UA、XOD、IL-1β水平,痛风关节康高剂量组小鼠BUN水平,痛风关节康低、高剂量组小鼠IL-6水平均显著低于阳性对照组(P<0.05,P<0.01)。结论:痛风关节康可能通过降低血清UA、改善肾功能并抑制炎症来发挥对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性关节炎动物模型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关节康 高尿酸血症 痛风性关节炎 尿酸 肌酐 尿素氮 瘦素 炎性因子
下载PDF
小红参改善高胆碱膳食小鼠结肠屏障功能障碍及减轻肠道炎症反应 被引量:2
2
作者 李高一舟 陈普 +1 位作者 杨丽萍 段小花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2270-2274,共5页
目的:研究小红参对高胆碱饮食C57BL/6J小鼠肠屏障功能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18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高胆碱饮食组和小红参治疗组,连续给药6周后,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镜检观察结肠绒毛长度及结肠病理变化;酶联免疫... 目的:研究小红参对高胆碱饮食C57BL/6J小鼠肠屏障功能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18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高胆碱饮食组和小红参治疗组,连续给药6周后,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镜检观察结肠绒毛长度及结肠病理变化;酶联免疫检测法检测血清中D-乳酸、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DAO)、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肠组织中紧密连接蛋白ZO-1、Occludi、Claudin-1的表达;RT-PCR法检测结肠组织中炎症相关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表达水平。结果:小红参治疗后能增加小鼠肠绒毛长度,降低血清因子D-乳酸、DAO、MPO水平,上调紧密连接蛋白ZO-1、Occludin、Claudin-1的表达,抑制炎症反应及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的表达。结论:小红参可能通过修复结肠屏障功能和减轻炎症反应,达到改善高胆碱饮食小鼠肠道屏障损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红参 高胆碱膳食 肠屏障功能 肠道炎症
原文传递
人参皂苷Rb3通过抗氧化应激对HT22细胞氧糖剥夺-复糖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3
作者 罗苑 陈普 +7 位作者 段小花 李付惠 冯光泉 常征 高明菊 詹云静 李建平 王朝勇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74-79,87,共7页
为了探讨人参皂苷Rb3对氧糖剥夺-复糖复氧(OGD/R)损伤的HT22细胞氧化应激的抑制作用和神经保护作用,本试验将体外培养的HT22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 group)、模型组(OGD/R group)、阳性组(EDA group,OGD/R+EDA 100μmol/L)和Rb3组(R... 为了探讨人参皂苷Rb3对氧糖剥夺-复糖复氧(OGD/R)损伤的HT22细胞氧化应激的抑制作用和神经保护作用,本试验将体外培养的HT22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 group)、模型组(OGD/R group)、阳性组(EDA group,OGD/R+EDA 100μmol/L)和Rb3组(Rb3 group,OGD/R+Rb32.5、5、10μmol/L);用连二亚硫酸钠(Na_(2)S_(2)O_(4))10 mmol/L合并无糖DMEM培养基进行氧糖剥夺培养2 h,后复糖复氧2 h以建立体外OGD/R模型,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继而用噻唑蓝(MTT)和乳酸脱氢酶(LDH)检测细胞存亡率,并用试剂盒检测氧化应激相关指标。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细胞肿胀、突起消失,死亡率极显著升高(P<0.01),氧化应激相关指标活性氧(ROS)、一氧化氮(NO)水平和丙二醛(MDA)含量极显著增加(P<0.01),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极显著下降(P<0.01),细胞色素C(Cyt-C)释放量极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相比,Rb3组可显著改善细胞形态,并极显著提高细胞存活率和降低死亡率(P<0.01),氧化应激方面可极显著降低ROS、NO水平和MDA含量(P<0.01),极显著提高抗氧化酶SOD、GSH-Px的活性(P<0.01),极显著抑制Cyt-C的释放(P<0.01)。结果表明,人参皂苷Rb3对OGD/R诱导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的体外模型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应激、抑制Cyt-C的释放以减少内源性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B3 氧糖剥夺-复糖复氧 氧化应激 凋亡
下载PDF
白背叶楤木各部位挥发油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尹芃程 王志尧 +5 位作者 王亭 钱海珊 李艳平 董发武 李宝晶 何红平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70-179,共10页
为研究白背叶楤木(Aralia chinensis Linn.var.nuda Nakai)根、茎、叶部位的挥发油成分组成及抗氧化活性,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白背叶楤木3个部位挥发油,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对各部位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并以DPP... 为研究白背叶楤木(Aralia chinensis Linn.var.nuda Nakai)根、茎、叶部位的挥发油成分组成及抗氧化活性,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白背叶楤木3个部位挥发油,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对各部位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并以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为指标评价各部位挥发油的抗氧化作用。结果显示白背叶楤木各部位挥发油成分及含量存在较大差异,从三个部位挥发油共鉴出化学成分123种,根鉴出49种,醇类占比最大(24.33%);茎鉴出39种,有机酸类物质占比最大(33.82%);叶鉴出73种,醇类占比最大(44.64%)。抗氧化实验中,根部挥发油表现出较好的抗氧化活性,清除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IC_(50)分别为4.97、2.90mg/mL,茎挥发油和叶挥发油抗氧化活性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背叶楤木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 成分分析 抗氧化
下载PDF
对羟基苯甲醛对氧糖剥夺/复氧模型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5
作者 肖湉 杨丽萍 +1 位作者 陈普 段小花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201-1205,共5页
目的研究对羟基苯甲醛对氧糖剥夺/复氧损伤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End.3)的保护作用。方法对羟基苯甲醛(500、250、125、62.5、31.25、15.63μmol/L)给药36 h,三气培养箱培养复制bEnd.3氧糖剥夺/复氧损伤模型,设置正常组、模型组、高剂... 目的研究对羟基苯甲醛对氧糖剥夺/复氧损伤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End.3)的保护作用。方法对羟基苯甲醛(500、250、125、62.5、31.25、15.63μmol/L)给药36 h,三气培养箱培养复制bEnd.3氧糖剥夺/复氧损伤模型,设置正常组、模型组、高剂量组、低剂量组、抑制剂组。相关试剂盒检测乳酸脱氢酶(LDH)、NO、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β、ATP水平及线粒体关键ATP酶(Na^(+)/K^(+)-ATPase、Mg^(2+)-ATPase、Ca^(2+)-ATPase、Ca^(2+)/Mg^(2+)-ATPase)活性。Western blot法检测bEnd.3细胞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结果细胞存活率筛选出高剂量组250μmol/L、低剂量组125μmol/L作为实验条件。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NO、Na^(+)/K^(+)-ATPase、Mg^(2+)-ATPase、Ca^(2+)-ATPase、Ca^(2+)/Mg^(2+)-ATPase活性、ATP水平明显降低,TNF-α、IL-1β、IL-6、LDH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NO、Ca^(2+)-ATPase活性明显升高,LDH水平明显降低(P<0.05);高剂量组Na^(+)/K^(+)-ATPase、Mg^(2+)-ATPase、Ca^(2+)/Mg^(2+)-ATPase活性、ATP水平明显升高,TNF-α、IL-1β、IL-6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磷酸化Akt、磷酸化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高剂量组比较,抑制剂组磷酸化Akt、磷酸化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明显降低(0.80±0.05 vs 0.93±0.08,1.23±0.36 vs 1.72±0.10,P<0.05)。结论对羟基苯甲醛能有效保护氧糖剥夺/复氧损伤的bEnd.3,其药理机制与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内皮细胞 一氧化氮合酶 肿瘤坏死因子Α 磷酸肌醇3-激酶类 蛋白激酶类
下载PDF
不同剂量彝药小红参乙酸乙酯提取物预防灌胃给药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2
6
作者 肖湉 王礴 +1 位作者 杨丽萍 段小花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36期38-43,共6页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彝药小红参乙酸乙酯提取物预防灌胃给药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防治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同一批次二导联心电图检测合格的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各10只。小红参高剂量组、小红参中剂量组、小红参低...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彝药小红参乙酸乙酯提取物预防灌胃给药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防治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同一批次二导联心电图检测合格的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各10只。小红参高剂量组、小红参中剂量组、小红参低剂量组制模前分别灌胃给予0.028、0.017、0.005 67 g/mL的小红参乙酸乙酯提取物,每日一次饲养灌胃7 d后进行MIRI操作;复方丹参组制模前灌胃给予复方丹参片水磨液1 mL/(100 g·d),饲养灌胃7 d后进行MIRI操作;MIRI组灌胃给予同体积1 mL/(100 g·d)蒸馏水,饲养灌胃7 d后进行MIRI操作;假手术组灌胃给予同体积1 mL/(100 g·d)蒸馏水,饲养灌胃7 d后不进行MIRI操作,仅穿线但不结扎。比较各组大鼠心电图、心肌病理组织学、心肌梗死面积及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心肌组织Nrf2、超氧化物歧化酶1(SOD1)、血红素氧合酶1(HO-1)、醌氧化还原酶1(NQO1)mRNA。结果 与MIRI组比较,小红参高剂量组、小红参中剂量组、小红参低剂量组在再灌注后ST段明显回落,接近正常范围,心肌梗死面积减少,CK-MB、cTnI和MDA含量降低,SOD、GSH-Px含量和NQO1、SOD1、Nrf2、HO-1 mRNA表达升高,尤以小红参高剂量组最为明显(P均<0.05)。结论 不同剂量小红参乙酸乙酯提取物预防灌胃给药均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防治作用,尤以0.028 g/mL效果最佳,机制可能与其激活氧化信号通路Nrf2/ARE从而减轻氧化应激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小红参 氧化应激 Nrf2/ARE通路
下载PDF
沙蟾毒精对人肝癌细胞HepG2增殖凋亡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
7
作者 孔令麒 钱海珊 +4 位作者 李绍花 陈帅 黄丰 何红平 李宝晶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20期6-10,共5页
目的观察沙蟾毒精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增殖、凋亡的调控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培养HepG2细胞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分别加入5、10、20、40、80 nmol/L的沙蟾毒精,对照组正常培养,分别于培养24、48、72 h后,采用CCK-8法检测并计... 目的观察沙蟾毒精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增殖、凋亡的调控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培养HepG2细胞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分别加入5、10、20、40、80 nmol/L的沙蟾毒精,对照组正常培养,分别于培养24、48、72 h后,采用CCK-8法检测并计算细胞存活率。将HepG2细胞分为对照组和沙蟾毒精低、中、高剂量组,沙蟾毒精低、中、高剂量组分别加入1.25、2.5、5 nmol/L的沙蟾毒精,对照组正常培养。采用流式细胞术测算细胞凋亡率,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白细胞介素(IL)-6、IL-8、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通过分子对接预测沙蟾毒精与JAK1、JAK2、STAT3的结合度,Westernblotting法检测沙蟾毒精作用后HepG2细胞中的p-JAK1、p-JAK2、p-STAT3蛋白。结果5、10、20、40、80 nmol/L的沙蟾毒精作用24、48、72 h后HepG2细胞存活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1)。沙蟾毒精低、中、高剂量组细胞凋亡率依次增高,且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对照组和沙蟾毒精低、中、高剂量组细胞上清液IL-6、TGF-β1、VEGF水平依次降低(P均<0.05);沙蟾毒精中、高剂量组细胞上清液IL-8水平低于对照组,沙蟾毒精低、中、高剂量组细胞上清液IL-8水平依次降低(P均<0.05)。沙蟾毒精与JAK1、JAK2、STAT3有良好的亲和力;沙蟾毒精中、高剂量组细胞中p-JAK1、p-JAK2、p-STAT3蛋白相对表达量低于沙蟾毒精低剂量组和对照组,沙蟾毒精高剂量组p-JAK1、p-JAK2、p-STAT3蛋白相对表达量低于沙蟾毒精中剂量组(P均<0.05)。结论沙蟾毒精可抑制HepG2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作用呈剂量依赖性;沙蟾毒精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JAK/STAT3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HEPG2细胞 沙蟾毒精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JAK/STAT3信号通路
下载PDF
华山楝枝叶的化学成分及抗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陈彦伍 秦天丽 +4 位作者 吴石丽 张凡 卢光衣 董发武 何红平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4614-4619,共6页
目的对楝科山楝属植物华山楝Aphanamixissinensis枝叶的化学成分及其抗菌活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C18反相硅胶、Sephadex LH-20凝胶及MCI等多种柱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结合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利用滤纸法对萜类... 目的对楝科山楝属植物华山楝Aphanamixissinensis枝叶的化学成分及其抗菌活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C18反相硅胶、Sephadex LH-20凝胶及MCI等多种柱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结合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利用滤纸法对萜类化合物1~13进行抗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5923、大肠杆菌CICC 10003和沙门菌UK-18956活性筛选。结果从华山楝枝叶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3E)-25-methoxycycloart-23-en-3β-ol(1)、25-hydroxy-cycloart-23-en-3-one(2)、23(Z)-9,19-cycloart-23-ene-3β,25-diol(3)、23(E)-cycloart-23-en-3β,25-diol(4)、ent-labd-8(17),13E-dien-15-ol(5)、vulgaro(6)、ambroxdiok(7)、α-cadinol(8)、1(10)-en-oxo-7α-isopropanoleremophilane(9)、(5R,7R,10S)-isopterocarpolone(10)、1S,4S,5S,10R-4,10-guaianediol(11)、(4R,5R,7S,9S,10S)-(-)-eudesma-11(13)-en-4,9-diol(12)、phytol(13)、ergosterol endoperoxide(14)和7α-hydroxysitosterol(15)。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2、5、7~10和12~15为首次从该属中分离。化合物5显示出明显的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其最小抑菌浓度(MIC)值为5μ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山楝 抗菌活性 25-hydroxy-cycloart-23-en-3-one ent-labd-8(17) 13E-dien-15-ol ambroxdiok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