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及其基因C1562T多态性与维族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 被引量:19
1
作者 岳蕴华 白旭东 +6 位作者 张小宁 刘毓 毛洁萍 曾海波 地拉娜木 杨小英 米合热依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7-100,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及其基因C1562T多态性与维族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236例维族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测,根据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进行分组。... 目的探讨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及其基因C1562T多态性与维族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236例维族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测,根据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进行分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清MMP-9水平,采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MMP-9基因C1562T的多态性。对结果进行组间比较并分析。结果颈动脉斑块呈低回声或等回声的患者有108例(易损斑块组),颈动脉斑块呈高回声的患者有128例(稳定斑块组)。易损斑块组血清MMP-9水平[(357.83±32.64)ng/ml]显著高于稳定斑块组[(304.47±38.91)ng/ml](P<0.01)。两组MMP-9基因C1562T基因型CC、CT、TT的比例和等位基因C、T的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MMP-9水平可能与维族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有关,而MMP-9基因C1562T多态性与维族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基因 多态性 维族 脑梗死 颈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后晚期支架内再狭窄患者再次介入治疗的短期预后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0
2
作者 郑剑峰 郭婷婷 +13 位作者 王勇 胡小莹 常越 田原 邱洪 窦克非 唐熠达 袁晋青 吴永健 颜红兵 乔树宾 徐波 杨跃进 高润霖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49-354,共6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老龄和非老龄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后晚期支架内再狭窄(L-ISR)患者的临床特征,再次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的短期预后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共入选218例在我院初次置入药物洗脱支架并于2016年因L-ISR而需要再次...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老龄和非老龄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后晚期支架内再狭窄(L-ISR)患者的临床特征,再次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的短期预后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共入选218例在我院初次置入药物洗脱支架并于2016年因L-ISR而需要再次入院接受治疗的患者。根据患者年龄分为老龄组(年龄≥65岁,n=77)和非老龄组(年龄<65岁,n=141)。患者的入院特征、临床表现以及介入治疗特点和手术结果等被纳入分析评估,并随访患者PCI后12个月内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心原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及靶病变血运重建(TLR)。结果:L-ISR患者中75.7%的患者因不稳定性心绞痛入院,64.7%的患者再次置入支架。与非老龄组相比,老龄组有更高比例的脑卒中、心房颤动、既往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并且支架置入至发现支架内再狭窄的时间更长,体重指数(BMI)更小、冠心病家族史比例更低(P均<0.05)。两组患者入院时的临床症状表现相似,主要表现为不稳定性心绞痛,其他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老龄组患者相比,非老龄组患者的MACE发生率较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4%vs 3.9%,P=0.546)。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OR=6.317,95%CI:1.145~34.843, P=0.034)是L-ISR患者介入治疗后短期MAC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与L-ISR患者短期MACE发生相关。在临床实践中,识别该类人群可能更有助于L-ISR患者的危险分层和二级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洗脱支架 晚期支架内再狭窄 危险因素 心功能障碍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MMP-9及TIMP-1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8
3
作者 岳蕴华 白旭东 +5 位作者 张小宁 马建华 毛洁萍 曾海波 地拉娜木 米合热依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008-1011,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TIMP-1)水平的变化及其与病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AIS患者280例,按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进行病情程度及预后进行分组。分别测定发...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TIMP-1)水平的变化及其与病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AIS患者280例,按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进行病情程度及预后进行分组。分别测定发病后24h内、3d、14d、28d血清MMP-9、TIMP-1浓度。另设健康体检者164例为对照组。结果 (1)AIS组不同时期血清MMP-9、TIMP-1水平及MMP-9/TIMP-1比值组间有差异(P均<0.01)。AIS患者血清MMP-9、TIMP-1及MM P-9/TIMP-1(377.58±32.77)ng/ml、(302.29±42.25)ng/ml及(1.25±0.1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67.38±10.46)ng/ml、(100.68±34.21)ng/ml及(0.67±0.11)(P<均0.01)。(2)发病24h内轻、中、重型AIS患者血清MMP-9、TIMP-1水平及MMP-9/TIMP-1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3)发病28d不同预后组的AIS患者血清MMP-9、TIMP-1水平、MMP-9/TIMP比值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基本治愈组和显著进步组较无变化组的血清MMP-9、TIMP-1水平明显减少(P均<0.01)。(4)AIS组MMP-9水平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呈直线正相关。结论血清MMP-9、TIMP-1水平改变和MMP-9/TIMP-1比值的失衡可作为临床评价AIS严重程度和预后的重要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基质金属蛋白酶-9 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
下载PDF
不同病因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血压变异性 被引量:16
4
作者 岳蕴华 张小宁 +5 位作者 白旭东 张丽萍 刘毓 杨小英 地拉那木 毛洁萍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32-435,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血压变异性。方法选择2009-07-2011-07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神经内科、急诊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26例[男128例,女98例,年龄(66.2±11.9)岁]。按"类肝素药物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试验"分...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血压变异性。方法选择2009-07-2011-07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神经内科、急诊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26例[男128例,女98例,年龄(66.2±11.9)岁]。按"类肝素药物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试验"分型分为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AT)组98例、心源性脑栓死(CE)组39例、小动脉病变(SAD)组89例;选择同期健康对照组226例,男性140例,女性86例,年龄(65.6±10.8)岁。24h动态血压仪监测血压和血压变异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T、CE、SAD组24h平均收缩压[(136.7±11.7)、(131.2±12.5)、(138.1±15.3)比(116.7±13.2)mmHg]、24h平均舒张压[(77.9±12.5)、(70.2±11.4)、(77.2±12.7)比(64.4±11.5)mmHg]、脉压指数[(0.46±0.08)、(0.42±0.07)、(0.45±0.05)比(0.37±0.07)]、24h舒张压变异系数(24hDBPV)[(0.17±0.05)、(0.14±0.02)、(0.17±0.01)比(0.11±0.04)]均较高。AT、CE、SAD组血压昼夜节律频率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血压变异性明显增大,不同病因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血压变异性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不同病因类型 血压变异性
原文传递
基质金属蛋白酶9血清水平及基因-1562C>T多态性与维吾尔族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分型的关系 被引量:10
5
作者 岳蕴华 白旭东 +6 位作者 张小宁 刘毓 毛洁萍 地拉娜木 杨小英 米合热依 曾海波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5-60,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及基因-1562C〉T多态性与维吾尔族缺血性脑卒中(Is)及其各亚组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择维吾尔族急性IS患者284例。按新的急性脑卒中治疗(TOAST)分型分为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 目的探讨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及基因-1562C〉T多态性与维吾尔族缺血性脑卒中(Is)及其各亚组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择维吾尔族急性IS患者284例。按新的急性脑卒中治疗(TOAST)分型分为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AT)组91例、小动脉病变(SAD)组150例和心源性脑检塞(CE)组43例;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226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MMP-9水平,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MMP-9基因-1562C〉T的基因型。结果IS组血清MMP-9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0.308±0.033mg/L比0.087±0.011mg/L,t=7.813,P=0.000),且AT组、CE组显著高于SAD组(0.350±0.030mg/L比0.261±O.029mg/L,t=4.156,P=0.001;0.317±0.043mg/L比0.261±0.029mg/L,t=2.877,P=0.031)。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MMP-9水平增高是Is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12,95%CI:1.007—1.016,P〈0.01)。IS组基因型(x2=3.558,P=0.058)和等住基因(x2=3.567,P=0.059)频率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AT组和对照组之间基因型(x2=5.097,P=0.024)和等位基因(x2=5.439,P=0.02)频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AT组cT+TT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4.2%比13.7%)。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MP-9基因-1562C〉T多态性并非是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OR:0.821,95%CI:0.622—1.059,P=0.124),但却是AT的独立危险因素(OR:1.768,95%CI:1.178—2.677,P=0.007)。结论维吾尔族Is患者血浆MMP.9水平增高,以AT亚组增高最为显著;MMP-9基因-1562C〉T多态性与维吾尔族人群IS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但可能与AT型脑卒中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9 缺血性脑卒中 维吾尔族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直立倾斜试验诊断不明原因晕厥的价值 被引量:11
6
作者 夏晓莉 张雪莲 +6 位作者 路航 张朝新 罗先道 张铁 和成华 李甜 纳贝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4年第1期43-45,共3页
目的探讨直立倾斜试验在不明原因晕厥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不明原因晕厥患者366例,均行直立倾斜试验检查。结果直立倾斜试验阳性252例,阳性率68.9%;直立性不耐受综合征类型中以血管迷走性晕厥多见,其次为体位性心动过速、直立性低... 目的探讨直立倾斜试验在不明原因晕厥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不明原因晕厥患者366例,均行直立倾斜试验检查。结果直立倾斜试验阳性252例,阳性率68.9%;直立性不耐受综合征类型中以血管迷走性晕厥多见,其次为体位性心动过速、直立性低血压;血管迷走性晕厥中血管减压型比例女性高于男性(P〈O.05);年龄≥60岁15例患者中直立倾斜试验阳性10例,均表现为血管迷走性晕厥;13例发生假性晕厥。结论直立倾斜试验阳性者并非为反射性晕厥,直立位3~45min发生晕厥的阳性患者,须结合年龄、性别及病史确诊是体位性晕厥或反射性晕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晕厥 直立倾斜试验 诊断
原文传递
益生菌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Aβ表达的影响及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7
作者 梁国晶 冀琨 +5 位作者 张恺纯 张玉芳 安晶 张钰鸽 文娟 任海燕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37-43,共7页
目的探讨益生菌干预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Aβ表达的影响及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动物为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4组,各组n=12:假手术组、模型组、益生菌组、依达拉奉组。假手术组仅分离颈总动脉,其余各组使用线拴... 目的探讨益生菌干预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Aβ表达的影响及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动物为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4组,各组n=12:假手术组、模型组、益生菌组、依达拉奉组。假手术组仅分离颈总动脉,其余各组使用线拴法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脑损伤程度使用神经行为学评分评估;大鼠脑组织梗死面积使用TTC染色观察;大鼠大脑海马CA1区与皮层区神经元病理形态学改变特征使用HE染色观察;Aβ蛋白的表达使用免疫组化实验检测。结果模型组相较假手术组,神经行为学评分升高(P<0.05),脑梗死面积增加(P<0.05),海马CA1区与皮层区神经元出现损伤,Aβ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01,P<0.05);益生菌组、依达拉奉组与模型组相比,神经行为学评分降低(P<0.05),脑梗死面积减小(P<0.05),海马CA1区与皮层区神经元损伤减轻,Aβ蛋白表达水平在两组中均显著下调(P<0.001,P<0.05);依达拉奉组改善更为明显。结论益生菌干预可下调Aβ蛋白的表达,减轻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损伤、发挥神经元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Β淀粉样蛋白 依达拉奉
下载PDF
乌鲁木齐地区老年人群心血管病传统危险因素及聚集性与冠心病关系的调查 被引量:3
8
作者 杜根茂 王英 +3 位作者 林振起 杨望平 夏迪亚 努尔.包拉提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03年第4期264-267,共4页
目的 探讨老年人 (≥ 6 0岁 )及各民族构成、血压、血糖、血脂、体重指数不同切点的聚集状态和并发冠心病 (CHD)的特点。方法 随机整群抽样调查乌鲁木齐地区≥ 6 0岁 834人的健康状况。按四项危险因素的不同切点、民族分组 ,统计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人 (≥ 6 0岁 )及各民族构成、血压、血糖、血脂、体重指数不同切点的聚集状态和并发冠心病 (CHD)的特点。方法 随机整群抽样调查乌鲁木齐地区≥ 6 0岁 834人的健康状况。按四项危险因素的不同切点、民族分组 ,统计分析不同组间危险因素聚集及与CHD的相关情况。结果 四项因素和CHD检出率在性别间的超重项差异显著 ,其他项差异不显著 ,血脂异常与超重项随增龄递减 ,高血压、高血糖、CHD则有随增龄递增的趋势 ;民族间≥ 3RFs的检出率差异显著 (P <0 .0 1) ,但民族间多种因素聚集与CHD的检出率排序不一致 ;四项因素任一项的切点升高 ,多因素聚集和CHD检出率均随之升高 ,除体重指数一项的冠心病检出率外差异均显著(P <0 .0 0 1~ 0 .0 5 )。结论 各民族CHD检出率高低与危险因素的聚集有关 ,也与各单因素的“独立危险性”强弱有关 ;四项危险因素中任何一项因素切点的升高与多种危险因素聚集都和CHD检出率的升高相关 ;各种危险因素“异常”切点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鲁木齐市 老年人 心血管病 冠心病 血糖 血脂
下载PDF
直立训练对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的疗效观察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5
9
作者 罗先道 曾祥琴 +4 位作者 张雪莲 夏晓莉 张铁 李甜 欧仁.琪咪克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80-282,共3页
目的:探讨直立训练对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对经直立倾斜试验诊断阳性的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49例进行至少4周的直立训练,根据随访结果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对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1年随访,41例(83.7%)... 目的:探讨直立训练对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对经直立倾斜试验诊断阳性的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49例进行至少4周的直立训练,根据随访结果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对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1年随访,41例(83.7%)患者无晕厥复发,8例(16.3%)患者复发晕厥或晕厥先兆。复发者发作时间均在1年内,超过1年,主观症状好转100%。与未复发组比较,复发组治疗前晕厥发作的次数较少(3︰1,P<0.05)。结论:晕厥发作的频率是影响直立训练疗效的因素,越是发作频繁的患者越需要进行直立训练,年龄和性别不影响直立训练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立训练 血管迷走性晕厥 直立倾斜试验
原文传递
红茶菌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梁国晶 任海燕 +2 位作者 张钰鸽 张恺纯 文娟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3年第3期428-432,共5页
目的:探讨红茶菌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中是否有改善效果。方法:将48只清洁级SD大鼠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红茶菌组、依达拉奉组。红茶菌组术前给予红茶菌液灌胃7天以及再灌注麻醉清醒后追加灌胃1次,依达拉奉组... 目的:探讨红茶菌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中是否有改善效果。方法:将48只清洁级SD大鼠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红茶菌组、依达拉奉组。红茶菌组术前给予红茶菌液灌胃7天以及再灌注麻醉清醒后追加灌胃1次,依达拉奉组大鼠在再灌注前15 min经腹腔注射依达拉奉,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给予生理盐水。遵循Zea Longa线栓法阻断大鼠大脑中动脉血流2 h后恢复再灌注24 h建立MCAO模型,假手术组大鼠仅分离劲总动脉。再灌注24 h后,神经行为学评分评估脑损伤程度;TTC染色观察红茶菌对大鼠脑梗死面积比的影响并用Image J软件测定梗死面积;HE染色后观察大鼠脑组织皮层神经元病理形态学;透射电镜观察大鼠皮层神经元超微结构及线粒体形态。结果:脑缺血再灌注24 h后,对大鼠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红茶菌组神经神经行为学评分为(2.21±0.60),依达拉奉组神经行为学评分为(2.01±0.66),均显著低于模型组(2.52±0.52)(P<0.05);TTC染色后观察到模型组大鼠大脑梗死灶明显,红茶菌组与依达拉奉组较模型组大鼠梗死面积明显减小;HE结果显示模型组大脑皮层神经元损伤明显,红茶菌组与依达拉奉组较模型组大脑皮层神经元坏死减轻,梗死面积缩小;透射电镜下观察到模型组大鼠染色质溶解,线粒体肿胀,红茶菌组与依达拉奉组较模型组溶解减少,线粒体结构较完整。结论:红茶菌可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的神经元损伤,有望成为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疗法或辅助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红茶菌 微生物-肠-脑轴 大鼠模型
原文传递
硝酸甘油结合直立倾斜试验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朝新 《现代医学》 2009年第4期310-312,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迷走性晕厥(VVS)患者行直立倾斜试验(HUT)的可行性。方法对临床已排除器质性病变的晕厥患者行HUT,包括基础试验和硝酸甘油、异丙肾上腺素药物激发试验。结果190例中阳性129例,阳性率为67.89%;其中基础HUT阳性率16.32%(31/19... 目的探讨血管迷走性晕厥(VVS)患者行直立倾斜试验(HUT)的可行性。方法对临床已排除器质性病变的晕厥患者行HUT,包括基础试验和硝酸甘油、异丙肾上腺素药物激发试验。结果190例中阳性129例,阳性率为67.89%;其中基础HUT阳性率16.32%(31/190);硝酸甘油激发的阳性率57.86%(92/159);硝酸甘油激发阴性者再经异丙肾上腺素激发阳性率8.96%(6/67)。结论基础HUT结合药物激发诊断VVS安全可行,其中硝酸甘油舌下含服方便、省时、耐受性好,无严重的副反应,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迷走性晕厥 直立倾斜试验 药物激发
下载PDF
动态心电图在心源性晕厥中的诊断 被引量:5
12
作者 曾祥琴 罗先道 +3 位作者 张雪莲 夏晓莉 张朝新 张铁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第11期69-70,共2页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在晕厥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2例疑为心律失常所致晕厥患者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72例经动态心电图检查28例(38.88%)监测期间发生晕厥,而晕厥时动态心电图监测有严重心率失常。能够引起心源性晕厥的...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在晕厥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2例疑为心律失常所致晕厥患者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72例经动态心电图检查28例(38.88%)监测期间发生晕厥,而晕厥时动态心电图监测有严重心率失常。能够引起心源性晕厥的心律失常,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患者,发生晕厥患者24例占本组的(85.71%),并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多。结论动态心电图检查可为部分心源性患者获得病因诊断,但检查阴性时也不能完全排除心源性晕厥,特别是中老年患者有必要进行多次动态心电图检查或进行遥控心电监护、埋藏式心电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晕厥 动态心电图 心律失常
下载PDF
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热休克蛋白70水平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2
13
作者 罗先道 刘宁 +4 位作者 阿布都热合曼 王欢 张雪莲 樊忠辉 张爱云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7年第9期890-893,共4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70,HSP70)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193例,其中NYHA心功能Ⅰ+Ⅱ级87例为Ⅰ+Ⅱ级组,Ⅲ+Ⅳ级106例为Ⅲ+Ⅳ级组,同期体检健康者122例为对照组,测定3组舒张... 目的探讨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70,HSP70)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193例,其中NYHA心功能Ⅰ+Ⅱ级87例为Ⅰ+Ⅱ级组,Ⅲ+Ⅳ级106例为Ⅲ+Ⅳ级组,同期体检健康者122例为对照组,测定3组舒张压、血清HSP70、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尿酸(uric acid,UA)、谷丙转氨酶(glutamic pyruvic transaminase,GPT)、谷草转氨酶(glutamic oxaloacetic transaminase,GOT)水平,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并进行比较。结果Ⅲ+Ⅳ级组FPG水平[(8.4±2.2)mmol/L]高于Ⅰ+Ⅱ级组和对照组[(6.8±1.8)、(4.1±0.8)mmol/L],LVEF[(34.0±5.6)%]、舒张压[(60.0±6.8)mm Hg]低于Ⅰ+Ⅱ级组[(40.0±3.4)%、(70.0±8.9)mm Hg]和对照组[(58.0±7.2)%、(78.0±11.2)mm Hg](P<0.05),Ⅰ+Ⅱ级组FPG水平高于对照组,舒张压、LVEF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Ⅲ+Ⅳ级组、Ⅰ+Ⅱ级组LDL-C水平[(2.7±0.8)、(2.5±0.7)mmol/L]高于对照组[(2.0±0.5)mmol/L](P<0.05),Ⅲ+Ⅳ级组与Ⅰ+Ⅱ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血清TG、UA、GPT、GO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SP70、CRP、NT-proBNP水平在Ⅲ+Ⅳ级组[(13.17±5.58)μg/L、(16.96±6.80)mg/L、(5 198.38±1 200.25)ng/L]明显高于Ⅰ+Ⅱ级组[(10.48±4.02)μg/L、(9.25±3.24)mg/L、(2 400.45±468.19)ng/L]和对照组[(6.04±2.50)μg/L、(3.21±1.26)mg/L、(108.47±61.70)ng/L](P<0.05),且Ⅰ+Ⅱ级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不同NYHA心功能分级患者LVEF及血清FPG、HSP70、CRP、NT-proBNP水平存在明显差异,HSP70水平可较好反映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心力衰竭 热休克蛋白70 C-反应蛋白 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
原文传递
植入式循环记录仪在晕厥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罗先道 张雪莲 +1 位作者 夏晓莉 张朝新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3年第14期210-211,共2页
晕厥是脑灌注一过性绝对或相对减少而引起的一种短暂的、自限性的意识丧失,常常导致晕倒的症状,多数随即自动完全恢复,行为和定向力也立即恢复。Soteriades等研究报道晕厥发生率每年每千人6.2例,其中37%为原因不明的晕厥。原因不... 晕厥是脑灌注一过性绝对或相对减少而引起的一种短暂的、自限性的意识丧失,常常导致晕倒的症状,多数随即自动完全恢复,行为和定向力也立即恢复。Soteriades等研究报道晕厥发生率每年每千人6.2例,其中37%为原因不明的晕厥。原因不明的晕厥一部分与心律失常有关,尤其是与器质性心脏病相关。追踪晕厥发作时心电图成为诊断或排除心源性晕厥的“金标准”。因此,能够长时间连续记录和监测心电信号的仪器ILR深受临床的欢迎,得到了相对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源性晕厥 植入式循环 诊断 记录仪 器质性心脏病 原因不明 “金标准” 意识丧失
原文传递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肠道菌群的变化及功能分析
15
作者 梁国晶 冀琨 +3 位作者 任海燕 张恺纯 张钰鸽 文娟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19期23-26,共4页
目的探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大鼠的肠道菌群变化及其对CIRI的影响机制。方法将48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Sham组、Model组各24只。Model组用线栓法阻断大鼠大脑中动脉血流2 h后恢复再灌注7 d建立大脑中动脉阻断模型,Sham组大鼠... 目的探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大鼠的肠道菌群变化及其对CIRI的影响机制。方法将48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Sham组、Model组各24只。Model组用线栓法阻断大鼠大脑中动脉血流2 h后恢复再灌注7 d建立大脑中动脉阻断模型,Sham组大鼠仅分离颈总动脉。再灌注7 d后,两组采集粪便标本,用16S rRNA测序技术进行肠道菌群丰度、多样性和差异性分析,用PICRUSt2分析差异菌群的功能。结果两组肠道菌群Alpha多样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肠道菌群结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ham组比较,Model组乳酸杆菌属、颤螺菌属丰度低(P均<0.05),消化链球菌科、肠杆菌科等丰度高(P均<0.05)。差异菌群的功能在代谢通路富集,神经变性疾病、萜类、聚酮在Model组显著聚集(P均<0.05)。结论CIRI大鼠肠道菌群紊乱,有益菌中的乳酸杆菌属、颤螺菌属丰度减少,有害菌中的肠杆菌科丰度增高;肠道菌群可能通过代谢途径中的神经变性疾病、萜类、聚酮促进CIR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肠道菌群 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 大鼠
下载PDF
连续护理模式对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术患者预后效果的改善研究
16
作者 张晓芹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8期134-137,共4页
研究阵发性房颤(PAF)射频消融术患者应用连续护理模式对预后效果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择2021年5月~2023年5月本院心内科50例PAF行射频消融术治疗的患者进行研究,以双盲法分组标准分成例数均等的两组,即试验组与对照组,且分别连续护理模... 研究阵发性房颤(PAF)射频消融术患者应用连续护理模式对预后效果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择2021年5月~2023年5月本院心内科50例PAF行射频消融术治疗的患者进行研究,以双盲法分组标准分成例数均等的两组,即试验组与对照组,且分别连续护理模式、常规护理。对两组并发症仔细观察,同时调查生活质量和满意度情况。结果 经对应地护理后,试验组与对照组比并发症明显更少(P<0.05),有较大差异;对照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较试验组更低(P<0.05),差异明显;和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总满意度更高(P<0.05),差异性明显。结论 将连续护理模式应用于PAF射频消融术患者中能有效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还能使患者满意度提高,适合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消融术 连续护理模式 阵发性房颤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三步法直立倾斜试验诊断不明原因晕厥8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夏晓莉 艾丽努尔.尤奴斯 +2 位作者 路航 别格兰.斯坦波力 张朝新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1期48-50,共3页
目的探讨三步法直立倾斜试验(HUT)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VVS)的可行性。方法对临床不明原因晕厥的89例患者行HUT,试验分3个步骤,即基础倾斜试验(BHUT)、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倾斜试验(SNHUT)、异丙肾上腺素倾斜试验(IHUT)。结果89例患者中HUT... 目的探讨三步法直立倾斜试验(HUT)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VVS)的可行性。方法对临床不明原因晕厥的89例患者行HUT,试验分3个步骤,即基础倾斜试验(BHUT)、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倾斜试验(SNHUT)、异丙肾上腺素倾斜试验(IHUT)。结果89例患者中HUT阳性61例,阳性率为68.54%,其中基础直立倾斜试验阳性13例(14.61%),舌下含服硝酸甘油阳性44例(57.89%),含服硝酸甘油阴性的11例中静点异丙肾上腺素阳性4例(36.36%)。结论三步法直立倾斜试验是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的可行方法。该方法可靠简便,可提高阳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迷走性晕厥 直立倾斜试验 药物激发试验
下载PDF
食道心房调搏对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诊断价值评价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雪莲 马依彤 张燕一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1期33-35,共3页
目的:观察食道心房调搏 (TEAP)与心内电生理检查 (EPS)对慢 -快 (S- F)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的诊断符合率 ,评价 TEAP的诊断价值。 方法 :12 8例受试者于消融前先行食道调搏检查 ,而后进行心内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术。 结果 :... 目的:观察食道心房调搏 (TEAP)与心内电生理检查 (EPS)对慢 -快 (S- F)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的诊断符合率 ,评价 TEAP的诊断价值。 方法 :12 8例受试者于消融前先行食道调搏检查 ,而后进行心内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术。 结果 :(1) TEAP与心内电生理检查对 S- F型 AVNRT的诊断符合率为 98.6 7% ,TEAP诊断 S- F型 AVNRT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 98.6 7%、10 0 .0 0 %、10 0 .0 0 %、98.15 %。 (2 ) S2 R跳跃值以≥ 6 0 m s诊断 S- F型 AVNRT为宜 ,但有一定局限性 ,其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 77.33%、91.6 7%、93.5 5 %、72 .13%。 (3) RP′≤ 70 m s和 >70 ms分别对 S- F型 AVNRT、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O- AVRT)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较高 ,其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9.33%、10 0 .0 0 %、10 0 .0 0 %、85 .71%和 10 0 .0 0 %、92 .4 5 %、92 .98%、10 0 .0 0 %。 结论 :(1) TEAP与心内电生理检查诊断 S- F型 AVNRT一致性好。 (2 ) S2 R跳跃与否不是诊断 AVNRT的可靠指标。 (3) RP′≤ 70 m s可鉴别诊断S- F型 AVNRT与 O- AVRT。 (4 )近文氏点 S1 S1 刺激诱发 AVNRT的机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道心房调搏 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心内电生理
下载PDF
晕厥教育基础上应用两种药物治疗及直立训练对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雪莲 李甜 +3 位作者 曾祥琴 张铁 张朝新 夏晓莉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6年第15期2255-2258,共4页
目的探讨晕厥教育基础上的药物治疗及直立训练对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的疗效。方法不明原因晕厥患者215例,将其中148例直立倾斜试验阳性的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随机分为四组:单纯晕厥教育组(对照组)、晕厥教育+美托洛尔组、晕厥教育+福辛普... 目的探讨晕厥教育基础上的药物治疗及直立训练对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的疗效。方法不明原因晕厥患者215例,将其中148例直立倾斜试验阳性的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随机分为四组:单纯晕厥教育组(对照组)、晕厥教育+美托洛尔组、晕厥教育+福辛普利组及晕厥教育+直立训练组,药物治疗组服药第1周内复诊,服药3个月后终止治疗,四组均在3个月和12个月时电话随访。结果剔除中途退出和失访的28例,其余120例患者完成了原定的治疗。在3个月的治疗组随访中,晕厥教育+美托洛尔组、晕厥教育+福辛普利组及晕厥教育+直立训练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7.5%、82.1%和83.3%,与单纯教育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个治疗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个月随访时三组的复发率分别为15.6%、21.4%和23.3%,与单纯教育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个治疗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复发的患者在15个月时再次随访,主观症状好转率100%。结论在晕厥教育的基础上分别联合美托洛尔、福辛普利、直立训练治疗均可作为血管迷走性晕厥的有效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晕厥 血管迷走神经性 药物疗法 直立训练
原文传递
哈萨克族,维吾尔族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测定 被引量:1
20
作者 夏晓利 郝万鹏 +3 位作者 路航 王忠 别革兰 田飞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3年第2期89-90,95,共3页
目的 测定哈、维、汉三个民族健康人和心脑血管病人血中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探讨民族间的差别及同型半胱氨酸与传统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三个民族健康人 10 8例 ,心脑血管病人 15 6例 ,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以及测定患者... 目的 测定哈、维、汉三个民族健康人和心脑血管病人血中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探讨民族间的差别及同型半胱氨酸与传统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三个民族健康人 10 8例 ,心脑血管病人 15 6例 ,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以及测定患者组传统的危险因素。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1.三个民族健康人群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汉族高于哈族和维族。 2 .患者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高于正常组 ,(除哈族男性、汉族女性患者组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外 ,其余组均有显著性差异。) 3 .患者组同型半胱氨酸与传统危险因素相关性比较 ,除哈族的三酰甘油有相关性外 ,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高胆固醇、高三酰甘油、高血糖、高血压、吸烟、饮酒无相关性。结论 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是三个民族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15 6例患者中 ,单纯同型半胱氨酸升高者 4.5 % ,合并一种以上危险因素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占患者总数的 42 .10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萨克族 维吾尔族 同型半胱氨酸 测定 心脑血管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