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高压氧治疗辅助去骨瓣减压术对儿童重度颅脑损伤的脑保护作用及早期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王海峰 高敏 +1 位作者 孙龙 徐蒙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2期186-190,共5页
目的探讨早期高压氧治疗辅助去骨瓣减压术对儿童重度颅脑损伤(TBI)脑保护及早期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21年8月临沂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重度TBI患儿为研究对象,依照数字奇偶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高压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 目的探讨早期高压氧治疗辅助去骨瓣减压术对儿童重度颅脑损伤(TBI)脑保护及早期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21年8月临沂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重度TBI患儿为研究对象,依照数字奇偶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高压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高压氧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早期高压氧治疗30次。比较2组患儿治疗后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脑动脉舒张末期峰值流速(Vd)、脑动脉收缩末期峰值流速(Vp),功能独立评价量表(FIM)、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治疗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随访3个月的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分级分布。结果治疗后,2组患儿的血清MBP、NSE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与对照组相比,高压氧组患儿的血清MBP、NSE水平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儿的Vd、Vp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与对照组相比,高压氧组患儿的Vd、Vp水平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儿的FIM、GC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与对照组相比,高压氧组患儿的FIM、GCS评分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儿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与对照组相比,高压氧组患儿的NIHSS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高压氧组患儿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3个月,2组患儿的GOS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高压氧辅助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对重度TBI患儿具有一定的脑保护作用,可改善神经功能、脑血流动力学,促进患儿早期康复,安全可靠,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高压氧 去骨瓣减压术 重度颅脑损伤 脑保护 早期康复 儿童
原文传递
微小RNA-34b及c-Myc在膀胱癌中的作用及验证两者相互作用关系
2
作者 阮同德 徐英民 +5 位作者 顾传兰 许丽娜 王海峰 徐蒙 高敏 马德亮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4期18-19,共2页
目的分析微小RNA(miR)-34b及c-Myc在膀胱癌中的作用,并验证两者相互作用关系。方法 107例膀胱癌患者,全部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取病理组织及瘤旁组织样本,比较miR-34b及c-Myc在膀胱癌和瘤旁组织、肌层浸润和肌层非浸润及的各病理分级的表... 目的分析微小RNA(miR)-34b及c-Myc在膀胱癌中的作用,并验证两者相互作用关系。方法 107例膀胱癌患者,全部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取病理组织及瘤旁组织样本,比较miR-34b及c-Myc在膀胱癌和瘤旁组织、肌层浸润和肌层非浸润及的各病理分级的表达水平,采用荧光素酶法及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miR-34b与c-Myc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果 miR-34b在膀胱癌中的相对表达水平为(0.0213±0.0061),与瘤旁组织的(0.0563±0.0089)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Myc在膀胱癌中的相对表达水平为(0.484±0.063),与瘤旁组织的(0.216±0.04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34b在45例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中的相对表达水平为(0.0234±0.0026),与62例肌层非浸润性膀胱癌中的(0.0496±0.007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Myc在45例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中的相对表达水平为(0.5180±0.0826),与62例肌层非浸润性膀胱癌中的(0.3140±0.0753)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34b在低度恶性倾向、低分级、高分级病例的表达水平依次为(0.0364±0.0047)、(0.0219±0.0034)和(0.0102±0.0028),其表达水平随病理分级升高呈现降低趋势,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86.732, P<0.05);c-Myc在低度恶性倾向、低分级、高分级病例的表达水平依次为(0.083±0.013)、(0.236±0.032)和(0.571±0.058),其表达水平随病理分级升高呈现上升趋势,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6.964, P<0.05)。经生物信息学软件检验发现, c-Myc是miR-34b的直接靶基因,采用荧光素酶法进一步检测后证实,共转染miR-34b的荧光强度(1.035±0.024)au明显低于共转染的c-Myc强度(3.572±0.068)au (P<0.05)。结论 c-Myc是miR-34b的直接靶基因,二者存在密切的相关性,可通过下调c-Myc水平提升miR-34b表达,抑制膀胱细胞癌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34b C-MYC 膀胱癌 作用
下载PDF
利奈唑胺联合手术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急性骨髓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3
作者 王海峰 王文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7期14-18,共5页
目的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急性骨髓炎患儿使用利奈唑胺联合手术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42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急性骨髓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抽样法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21例。常规组患儿使用万古霉素... 目的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急性骨髓炎患儿使用利奈唑胺联合手术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42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急性骨髓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抽样法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21例。常规组患儿使用万古霉素联合手术治疗,研究组患儿使用利奈唑胺联合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指标、炎症反应指标、肾功能指标。结果和常规组(66.67%)相比,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5.24%)更高(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52%,低于常规组的38.10%(P<0.05)。研究组引流管置管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12.01±2.40)、(24.36±5.28)、(27.24±4.31)d,均短于常规组的(14.98±2.44)、(36.87±7.43)、(36.38±6.23)d(P<0.05)。研究组治疗后白细胞计数、红细胞沉降率、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分别为(5.64±1.42)×10^(9)/L、(27.50±4.54)mm/h、(14.15±2.76)mg/L,均低于常规组的(8.87±1.93)×10^(9)/L、(38.76±4.87)mm/h、(24.96±3.13)mg/L(P<0.05)。研究组治疗后尿素氮、血肌酐水平分别为(4.64±1.55)mmol/L、(79.26±11.40)μmol/L,均低于常规组的(7.78±2.79)mmol/L、(122.86±21.19)μmol/L(P<0.05)。结论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急性骨髓炎患儿使用利奈唑胺联合手术治疗疗效显著,可减轻患儿炎症反应,优化肾功能,且不良反应少,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奈唑胺 手术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急性骨髓炎 万古霉素
下载PDF
隐睾症患儿腹腔镜下手术时机的影响因素分析
4
作者 林海伟 刘海阳 刘成良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24年第6期846-852,共7页
目的探讨隐睾症患儿腹腔镜下手术时机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临沂市中心医院接诊的隐睾症患儿15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全部接受手术患儿的年龄中位数作为截断值分为低年龄组(n=75)和高年龄组(n=75)。纳入... 目的探讨隐睾症患儿腹腔镜下手术时机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临沂市中心医院接诊的隐睾症患儿15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全部接受手术患儿的年龄中位数作为截断值分为低年龄组(n=75)和高年龄组(n=75)。纳入调查患儿手术时机的选择情况。对隐睾症患儿腹腔镜下手术时机进行单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并建立腹腔镜下手术时机的预测模型和预测效能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手术时机患儿的家庭收入水平、医疗费用支付形式、父母受教育程度、居住地属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2.37、21.70、9.28、9.52、7.73,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家庭收入水平偏低、医疗费用支付形式为自费、患儿父母受教育程度偏低、居住地为农村的隐睾症患儿为腹腔镜下手术时机发生延误的独立危险因素(OR=0.31、0.21、0.08、0.05、0.12、0.13、0.14、0.21、0.42,均P<0.05)。依据多因素分析结果构建列线图风险模型,一致性指数(C-index)为0.713。利用各独立影响因素、P值预测概率对手术时机情况进行预测,约登指数分别为22.67%、22.67%、25.33%、28.00%、22.67%、60.00%。结论接受隐睾症手术的患儿仍然会出现手术时机延后的情况,部分影响因素造成手术拖延,利用影响因素构建的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睾 腹腔镜 泌尿生殖系统 家庭 手术时间
原文传递
影响小儿隐睾症发生及手术时机的因素分析
5
作者 林海伟 刘海阳 刘成良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24年第7期1022-1026,共5页
目的探讨影响小儿隐睾症发生及患儿手术时机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临沂市中心医院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隐睾症患儿(隐睾组)96例及同期出生的健康小儿(对照组)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对两组小儿的母亲、父亲情况进行调... 目的探讨影响小儿隐睾症发生及患儿手术时机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临沂市中心医院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隐睾症患儿(隐睾组)96例及同期出生的健康小儿(对照组)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对两组小儿的母亲、父亲情况进行调查, 统计分析影响小儿隐睾症发生的危险因素, 以及影响患儿手术时机的因素。结果 (1)隐睾组小儿睾丸发育差, 质软。单侧发病83例(86.4%), 其中左侧21例, 右侧62例, 双侧发病13例(13.6%);睾丸位于腹股沟区76例, 位于腹腔内20例;79例可扪及隐睾, 17例不能扪及。入院时, 患儿的血清黄体生成素(LH)为(1.83±0.25)U/L, 促性腺激素(FSH)为(1.12±0.13)U/L, 睾酮为(0.77±0.09)nmol/L。(2)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 母亲吸烟史、饮酒史、职业接触农药或柴油/汽油、孕早期应用抗感染药/解热镇痛药、妊娠期糖尿病, 父亲吸烟史、职业接触农药史是影响小儿隐睾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3)父母文化程度、家庭收入及合并阴茎畸形是影响小儿隐睾手术时机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父母文化程度、职业及孕早期用药史是影响小儿隐睾症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针对低收入、低文化水平家庭应加强健康宣教, 防止手术时间延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睾 儿童 外科手术 危险因素 吸烟 糖尿病 妊娠 家庭收入 受教育程度
原文传递
双侧隐睾患儿睾丸体积短期手术效果观察
6
作者 刘金祥 刘成良 陈洪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0年第12期39-40,共2页
观察双侧隐睾患儿术前、术后睾丸体积的变化。方法:选取门诊随访及临床手术治疗的双侧隐睾病例,彩超测量0-3月龄(B1)组,3-6月龄(B2)组、术前(B3)组、术后3月(B4)组、术后6月(B5)组睾丸体积,每组12例;同时选取门诊健康查体的非睾丸性及... 观察双侧隐睾患儿术前、术后睾丸体积的变化。方法:选取门诊随访及临床手术治疗的双侧隐睾病例,彩超测量0-3月龄(B1)组,3-6月龄(B2)组、术前(B3)组、术后3月(B4)组、术后6月(B5)组睾丸体积,每组12例;同时选取门诊健康查体的非睾丸性及内分泌性疾患的儿童作对照组,分0-3月龄(C1)组,3-6月龄(C2)组及与B3组、B4组、B5组年龄相仿的C3组、C4组、C5组,每组10例。结果:双侧隐睾即便在适时年龄手术时,睾丸体积既已出现大幅减小,术后短期(3月)内多数双侧隐睾患儿的睾丸体积仍持续减少,术后3月睾丸体积开始回复,在术后6月,睾丸体积较术前有较为明显的改善,但较健康患儿仍有明显减低。结论:双侧隐睾患儿应及早诊断,并于诊断后密切行彩超检查随访,若睾丸体积在随访过程中逐渐减少,应尽早实施手术治疗,以减少睾丸体积的流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睾 睾丸体积 治疗
下载PDF
医学伦理审查文献研究及其相关启示 被引量:1
7
作者 陈洪芳 《中国乡村医药》 2020年第15期67-69,共3页
开展涉及人的临床医学研究(新药、新医疗器械、新耗材和新设备等新产品上市前的临床试验、临床诊疗新技术及临床科学研究等),须遵循国际和我国相关伦理审查指导原则、伦理审查办法及研究项目管理规范等文件要求。研究人员须提交关于涉... 开展涉及人的临床医学研究(新药、新医疗器械、新耗材和新设备等新产品上市前的临床试验、临床诊疗新技术及临床科学研究等),须遵循国际和我国相关伦理审查指导原则、伦理审查办法及研究项目管理规范等文件要求。研究人员须提交关于涉及人的临床研究项目的伦理审查申请,获得批准后方可开展相关研究并全程接受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查及督导。笔者借助"中国知网"对近10年的经医学伦理审查的相关论文进行文献综述研究,总结医学伦理审查带来的相关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审查 医疗器械 临床医学研究 中国知网 临床试验 文献研究 相关启示 文献综述
下载PDF
经阴茎腹侧阴囊衔接处楔形裁剪联合改良Brisson术治疗先天性隐匿阴茎 被引量:6
8
作者 张华锋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102-1105,共4页
目的探讨采用经阴茎腹侧阴囊衔接处楔形裁剪联合改良Brisson术矫治先天性隐匿阴茎的疗效。方法 2010年3月-2012年6月,对68例先天性隐匿阴茎患儿采用经阴茎腹侧阴囊衔接处楔形裁剪联合改良Brisson术矫治。年龄3个月~13岁,中位年龄4岁10... 目的探讨采用经阴茎腹侧阴囊衔接处楔形裁剪联合改良Brisson术矫治先天性隐匿阴茎的疗效。方法 2010年3月-2012年6月,对68例先天性隐匿阴茎患儿采用经阴茎腹侧阴囊衔接处楔形裁剪联合改良Brisson术矫治。年龄3个月~13岁,中位年龄4岁10个月。隐匿阴茎分型:包茎型14例,索带型14例,中度型20例,重度型20例。阴茎体发育良好,均未合并畸形。术后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自行设计随访问卷评定疗效。结果术后早期11例发生并发症,其中包皮外口明显粘连4例,阴囊皮肤肿胀5例,包皮远端坏死2例;远期9例发生并发症,其中腹部切口瘢痕形成4例,包皮口瘢痕狭窄3例,阴茎短小2例。其余患儿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54例获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8个月。术后6个月根据自行设计随访问卷评定,患儿家长对术后整体观效果满意率达77.78%(42/54),认为临床症状完全改善率达85.19%(46/54);其中50例家长对阴茎显露满意,46例家长对患儿阴茎显露情况无心理负担,均显著优于术前(P<0.05);术后29例(53.70%)患儿自身对阴茎显露情况无心理负担,与术前18例(33.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2,P=0.31)。结论应用经阴茎腹侧阴囊衔接处楔形裁剪联合改良Brisson术可有效矫治先天性隐匿阴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隐匿阴茎 矫形术 改良Brisson术
原文传递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大鼠单侧隐睾组织中干细胞因子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邱胜华 庄会义 +1 位作者 张华锋 李长岭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7期612-616,共5页
目的:探讨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对大鼠隐睾睾丸组织中干细胞因子(SCF)、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左侧隐睾成功模型48只,体重(200±20)g,完全随机法分为4组... 目的:探讨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对大鼠隐睾睾丸组织中干细胞因子(SCF)、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左侧隐睾成功模型48只,体重(200±20)g,完全随机法分为4组,每组12只。A组为对照组,B组为GDNF 7 d组,C组为GDNF14 d组,D组为GDNF 21 d组。每组根据设定处理方式的不同分别进行处理,采集左侧睾丸并行生化指标(SOD、CAT活性及MDA含量)检测;TUNEL检测隐睾组织细胞调亡指数(AI);HE染色观察睾丸组织学形态;实时定量PCR法检测隐睾组织中SCF基因的表达情况,Western印迹检测各组隐睾组织中SCF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GDNF组相比,其中GDNF 14 d组中各项指标有明显变化;生精细胞凋亡明显减少,其中对照组、GDNF 7 d组、GDNF 14 d组、GDNF 21 d组AI分别为13.5±0.64、8.42±0.16、4.45±0.34、7.32±0.09。对照组与GDNF 14 d组相比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相比,各GDNF组生精细胞凋亡减少,SOD活性明显上升,MDA含量下降明显,SCF表达较对照组有明显增高,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GDNF对大鼠单侧隐睾组织生精功能具有保护作用,增强抗氧化酶系统的抗氧化能力,提高SCF表达含量,从而改善睾丸生育能力,其以GDNF 14 d时作用最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睾 干细胞因子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抗氧化酶活性 大鼠
下载PDF
小儿肾母细胞瘤组织SOCS-3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10
作者 张华锋 庄会文 +3 位作者 徐蒙 邱胜华 刘成良 王海峰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1719-1721,共3页
目的:研究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OCS-3)蛋白在小儿肾母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组织微阵列技术结合免疫组化SP法检测58例肾母细胞瘤标本和17例瘤旁对照组织中的SOCS-3的表达状况,并分析其临床病理意义。结果:肾母细... 目的:研究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OCS-3)蛋白在小儿肾母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组织微阵列技术结合免疫组化SP法检测58例肾母细胞瘤标本和17例瘤旁对照组织中的SOCS-3的表达状况,并分析其临床病理意义。结果:肾母细胞瘤组织中仅14例SOCS-3呈弱阳性表达,表达率为24.1%(14/58);17例瘤旁组织中SOCS-3蛋白阳性表达率为88.2%(15/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OCS-3在肾母细胞瘤组织的表达随着肿瘤的临床分期增加而降低(P<0.05),与肾母细胞瘤的临床分期呈负相关,P<0.01;在组织结构良好型与组织结构不良型SOCS-3蛋白表达(47.6%、10.8%)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OCS-3的表达下降可能与肾母细胞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SOCS-3 组织微阵列 免疫组织化学
原文传递
普萘洛尔对婴幼儿血管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4
11
作者 徐蒙 《中华全科医学》 2013年第2期222-223,F0003,共3页
目的探讨普萘洛尔对婴幼儿血管瘤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拟手术治疗的增生期血管瘤患儿2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于术前4周(10例)、3个月(10例)口服普萘洛尔1.0 mg/(kg.d)各10例;对照组为消退期血管瘤1... 目的探讨普萘洛尔对婴幼儿血管瘤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拟手术治疗的增生期血管瘤患儿2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于术前4周(10例)、3个月(10例)口服普萘洛尔1.0 mg/(kg.d)各10例;对照组为消退期血管瘤10例和增生期血管瘤10例,均不予用药。比较4组手术切除后瘤体标本,VEGF表达的异常。结果增生期用药组VEGF表达呈阴性或阳性表达,而增生期未用药组VEGF呈强阳性表达。4组免疫反应阳性颗粒积分A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7024,P<0.05),普萘洛尔影响时间和血管瘤VEGF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5922,P<0.05)。结论应用普萘洛尔能明显下调增生期血管瘤组织VEGF的表达水平,可促进血管瘤的消退,因此有望用于治疗婴幼儿增生期血管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瘤 普萘洛尔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原文传递
微通道穿刺引流联合输尿管镜内置双J管治疗特发性肾包膜下积液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2
作者 阮同德 王海峰 +6 位作者 高敏 徐英民 熊升远 孟凡敏 顾传兰 唐霞 陈玲玲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0-82,共3页
目的探讨特发性肾包膜下积液患者行肾包膜下微通道穿刺引流联合输尿管镜内置双J管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特发性肾包膜下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女12例,男4例,平均年龄(40.00±4.00)岁,单侧10例,双侧6例,均经B超、静脉尿路造影术... 目的探讨特发性肾包膜下积液患者行肾包膜下微通道穿刺引流联合输尿管镜内置双J管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特发性肾包膜下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女12例,男4例,平均年龄(40.00±4.00)岁,单侧10例,双侧6例,均经B超、静脉尿路造影术、CT及穿刺液检查明确诊断,并采用局麻B超定位下肾包膜下微通道穿刺置管引流联合输尿管镜内置双J管。结果特发性肾包膜下积液成分与单纯性肾囊肿成分相似。所有患者均手术顺利,无并发症发生,平均随访(36.80±14.20)个月,无1例肾包膜下积液复发。结论特发性肾包膜下积液为临床罕见疾病,目前病因和病理机制尚不明确,治疗上主要以对症处理为主,局麻B超定位下肾包膜下微通道穿刺置管引流联合输尿管镜内置双J管术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肾包膜下积液 微通道穿刺 双J管 输尿管镜
下载PDF
循环型m icroRNA-92a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表达及上调CDX2基因的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邱胜华 刘健 +1 位作者 陈运平 郭洪娜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19-24,共6页
目的探讨循环型micro RNA-92a(mi R-92a)在先天性巨结肠(HD)中的表达,以及通过上调尾侧型同源转录因子-2(CDX2)基因抑制肠神经干细胞(ENSCs)增殖的可能机制。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山东省临沂市沂水中心医院行先天性巨结肠根治... 目的探讨循环型micro RNA-92a(mi R-92a)在先天性巨结肠(HD)中的表达,以及通过上调尾侧型同源转录因子-2(CDX2)基因抑制肠神经干细胞(ENSCs)增殖的可能机制。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山东省临沂市沂水中心医院行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16例HD患儿的术前血清标本。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 RT-PCR)检测血清mi R-92a m RNA的表达。提取孕15 d胎鼠肠管ENSCs,通过免疫学方法鉴定ENSCs;免疫磁珠法分选Nestin+ENSCs,脂质体转染使Nestin+ENSCs内过表达mi R-92a,噻唑蓝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q RT-PCR、Western blot检测CDX2基因的表达。结果 HD患儿血清中mi R-92a m RNA的相对表达量为(23.5±4.66),高于对照组(t=12.661,P=0.000);ENSCs细胞培养早期Nestin染色阳性,具有向Tuj-1阳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阳性细胞分化的潜能;ENSCs过表达mi R-92a后,CDX2 m RNA的相对表达为(13.024±3.882),高于对照组(F=47.212,P=0.000),CDX2蛋白表达为(0.436±0.0828),高于对照组(F=48.793,P=0.000),细胞的增殖活性在转染后24、48和72 h明显受抑制。结论 mi R-92a通过上调CDX2基因的表达,抑制ENSCs的增殖,可能促进HD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巨结肠 循环型mi R-92a 2基因 肠神经干细胞
下载PDF
小儿逆行指背筋膜皮瓣临床应用56例(62指)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徐蒙 王加利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1751-1753,共3页
[目的]探讨指背筋膜皮瓣逆行修复小儿外伤同一手指的中末节掌、背侧缺损及指端缺损临床应用。[方法]自2005年6月-2008年6月,对56例(共62指)手指外伤致皮肤缺损的患者均采用指背筋膜皮瓣旋转160°~180°逆行移转修复。[结果]术... [目的]探讨指背筋膜皮瓣逆行修复小儿外伤同一手指的中末节掌、背侧缺损及指端缺损临床应用。[方法]自2005年6月-2008年6月,对56例(共62指)手指外伤致皮肤缺损的患者均采用指背筋膜皮瓣旋转160°~180°逆行移转修复。[结果]术后指背筋膜皮瓣均成活,经3~6个月随访,患者手指功能、外观良好。吻合指背神经皮瓣感觉恢复良好,两点辨别觉4~8mm。[结论]该术式操作简单、疗程短、成功率高,皮瓣血运可靠,柔软耐磨,患者痛苦小。对多指远端同时缺损的修复其优越性尤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背筋膜 筋膜皮瓣 临床应用 疗效观察 小儿 逆行修复 指端缺损 手指外伤
下载PDF
GDNF对大鼠单侧睾丸扭转后TSEG-2基因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15
作者 徐蒙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772-775,共4页
目的探讨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对大鼠睾丸扭转复位后睾丸特异表达基因2(TSEG-2)及SOD、CAT、MDA的影响。方法3个月龄小鼠48只,体重(30~40)g,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分别为:A组为对照组;B组为假手术组;C组为扭转... 目的探讨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对大鼠睾丸扭转复位后睾丸特异表达基因2(TSEG-2)及SOD、CAT、MDA的影响。方法3个月龄小鼠48只,体重(30~40)g,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分别为:A组为对照组;B组为假手术组;C组为扭转复位组;D组为扭转复位+药物组。按Turner法建立单侧睾丸扭转模型。每组根据设定处理方式的不同分别进行处理。扭转复位术后24h,采集左侧睾丸并行生化指标(SOD、CAT活性及MDA含量)检测;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细胞调亡指数(AI);HE染色观察睾丸组织学形态;RTPCR法检测睾丸组织中TSEG-2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扭转复位组相比,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组生精细胞凋亡明显减少,过氧化氢酶含量(1.2002±0.09VS.1.0612±0.16,P〈0.01)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上升(287.78±10.02VS.256.58±8.09,P〈().01),丙二醛含量下降(1.7102±1.09VS.2.7312±0.57,Pd0.01),TSEG-2基因表达明显增强,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大鼠单侧睾丸扭转后睾丸生精功能具有保护作用,并提高抗氧化酶系统的抗氧化能力,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诱导TSEG-2基因表达而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睾丸 小鼠
原文传递
Ponseti方法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16
作者 徐蒙 刘成良 杨璇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65-66,共2页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是小儿矫形外科常见的足部畸形,传统治疗方法多为局部按摩、石膏固定,6个月以后实施广泛的组织松解手术,可短时间内改善足的外观,但远期易出现关节僵硬、疼痛、足外翻畸形等并发症。因此,目前不破坏组织结构的保...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是小儿矫形外科常见的足部畸形,传统治疗方法多为局部按摩、石膏固定,6个月以后实施广泛的组织松解手术,可短时间内改善足的外观,但远期易出现关节僵硬、疼痛、足外翻畸形等并发症。因此,目前不破坏组织结构的保守治疗越来越被重视。2004年4月~2007年7月我院采用Ponseti方法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23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蹄足畸形/外科学
下载PDF
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8例诊治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徐蒙 刘健 庄会文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76-76,共1页
新生儿胃穿孔临床上较少见,死亡率高,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是导致新生儿胃穿孔的重要因素。本院1997~2007年收治先天性胃壁缺损致胃穿孔8例,现总结如下。
关键词 胃破裂/并发症 胃溃疡/诊断 胃溃疡/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