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癌患者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1
作者 关凯林 梁志宏 +2 位作者 宋林泉 张风华 卢鑫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3年第5期612-615,共4页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4年3月至2022年12月于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0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并通过性别、年龄配对将其分为血栓组(n=30,术...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4年3月至2022年12月于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0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并通过性别、年龄配对将其分为血栓组(n=30,术后住院期间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和对照组(n=30,术后住院期间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手术指标以及围手术期药物治疗的差异,分析肝癌患者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血栓组患者慢性病发生率、凝血功能正常比例、术后止血药物使用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栓组30例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均在肝癌患者术后住院期间因下肢非对称性肿胀行下肢深静脉超声检查时发现,均为单侧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病时间以术后1周内为主。结论肝癌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主要发生于术后1周内,可能与患者的慢性病史、凝血功能情况以及术后使用止血药物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手术 深静脉血栓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综合护理干预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廖冬青 王雪松 陈宗顺 《临床医学工程》 2018年第4期521-522,共2页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113例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7)和对照组(n=56)。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分...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113例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7)和对照组(n=56)。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理功能、精神健康、机体疼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等生活质量指标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4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9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综合护理干预 效果观察
下载PDF
经导管肝动脉栓塞和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对原发性肝癌的介入效果 被引量:15
3
作者 陈宗顺 苏振辉 《肝胆外科杂志》 2019年第5期371-374,共4页
目的探究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实施经导管肝动脉栓塞和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的疗效.方法以2012年1月至2015年8月我院10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观察对象,对此10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共2组,观察组(56例,应用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治疗)、对照组(50例... 目的探究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实施经导管肝动脉栓塞和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的疗效.方法以2012年1月至2015年8月我院10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观察对象,对此10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共2组,观察组(56例,应用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治疗)、对照组(50例,应用经导管肝动脉栓塞治疗).随访3年,对比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生存率、生存质量评分、中位生存时间、血清肿瘤标志物及毒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客观缓解率(67.86%)明显高于对照组(42.00%),P<0.05;观察组患者1年生存率(51.79%)、2年生存率(32.14%)、3年生存率(21.43%)略高于对照组(44.00%、24.00%、16.00%),但组间比较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生存质量评分(70.45±0.78)分、中位生存时间(14.65±2.61)个月明显多于对照组(65.56±2.40)分、(12.12±2.23)个月,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125、NSE及CA199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毒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实施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治疗的近期疗效较经导管肝动脉栓塞治疗更佳,有助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但远期疗效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导管 肝动脉栓塞 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 疗效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机制及介入治疗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刘耀君 沈冬梅 +1 位作者 黄南清 刘芬 《医学综述》 CAS 2023年第23期5372-5377,共6页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是导致我国居民过早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明确AMI发病机制对于AMI的诊断、治疗及患者预后均具有积极意义。介入治疗是改善AMI患者心肌再灌注的有效方式,且随着支架材...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是导致我国居民过早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明确AMI发病机制对于AMI的诊断、治疗及患者预后均具有积极意义。介入治疗是改善AMI患者心肌再灌注的有效方式,且随着支架材质、介入治疗方案的改进,介入治疗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率显著降低,但目前尚未达到理想的治疗状态,且新型材质支架的安全性也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因此,降低支架内再狭窄、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并明确新型支架的安全性,可以为AMI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发病机制 介入治疗
下载PDF
双重灌注治疗中晚期肺癌34例分析
5
作者 王雪松 成峰 董延江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1期5133-5134,共2页
目的:探讨双重灌注(DAI)治疗中晚期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4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同时经支气管动脉和肺动脉行化疗药物灌注治疗,并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本组病例中,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26例,无效6例,有效率为70%。随访1 ... 目的:探讨双重灌注(DAI)治疗中晚期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4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同时经支气管动脉和肺动脉行化疗药物灌注治疗,并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本组病例中,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26例,无效6例,有效率为70%。随访1 a存活率为97%,3 a存活率为47%,5 a存活率11%。结论:DAI是一种治疗中晚期肺癌有效介入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药物疗法 肺肿瘤/药物疗法 灌注 局部 随访研究 人类
下载PDF
超声检查在妊娠期或产褥期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6
作者 梁锦樱 苏振辉 +1 位作者 谢许萍 卢婉文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3年第4期488-491,共4页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在妊娠期或产褥期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7年1月至2022年9月于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接受下肢深静脉超声检查的343例妊娠期或产褥期女性,根据是否检查出下肢深静脉血栓分为血栓组(n=31)和对照组(n=...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在妊娠期或产褥期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7年1月至2022年9月于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接受下肢深静脉超声检查的343例妊娠期或产褥期女性,根据是否检查出下肢深静脉血栓分为血栓组(n=31)和对照组(n=312)。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记录内侧腓肠静脉、腘静脉、股浅静脉、股静脉内径,比较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超声表现。结果 血栓组患者年龄、孕次、产次、D-二聚体水平、收缩压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栓组患者内侧腓肠静脉、腘静脉、股浅静脉、股静脉内径均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栓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以单侧肢体受累为主,其中,左下肢17例,右下肢12例,双下肢2例;彩色多普勒超声可见血流信号消失、充盈缺损,不完全闭塞11例,完全闭塞20例;周围型11例,中央型16例,混合型4例。结论 超声检查对妊娠期或产褥期女性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可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以及血清D-二聚体水平进一步予以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 产褥期 深静脉血栓 超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