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7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部手术后并发肠梗阻危险因素分析及诊治对策 被引量:18
1
作者 陈伟雄 阮嘉后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3年第7期634-635,638,共3页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并发肠梗阻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合理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例行腹部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诱发腹部手术后并发肠梗阻的危险因素,并制订相应的诊治对策。结果腹部手术患者并发肠梗阻发生率为19.5%;腹部...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并发肠梗阻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合理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例行腹部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诱发腹部手术后并发肠梗阻的危险因素,并制订相应的诊治对策。结果腹部手术患者并发肠梗阻发生率为19.5%;腹部手术后并发肠梗阻在年龄、手术时间、麻醉类型、术前有无并发症、肠粘连范围、疾病恶性程度、术后体温、术后白细胞计数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时间、麻醉类型、并发低蛋白血症、术后白细胞计数为并发肠梗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腹部手术后并发肠梗阻与术前并发症、手术时间及病情有关;明确梗阻类型、缩短手术时间及积极治疗术前并发症可减少腹部手术后发生肠梗阻的概率,提高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梗阻 腹部手术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血BNP水平对慢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李先任 陈娟 伍贵平 《海南医学》 CAS 2014年第14期2039-2041,共3页
目的:探讨B型利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4月至2011年5月NYHA分级心功能Ⅱ~Ⅳ级的122例慢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行血浆BNP、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 目的:探讨B型利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4月至2011年5月NYHA分级心功能Ⅱ~Ⅳ级的122例慢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行血浆BNP、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血脂检查。比较不同心功能等级的BNP水平以及上述指标的差异。同时记录患者首次入院后2年内是否死于相关心脏疾病,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结果不同心功能等级的BNP水平为Ⅳ&gt;Ⅲ&gt;Ⅱ,且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BNP水平与心功能不全的程度密切相关。高水平BNP组(≥1600 ng/L)与低水平(〈1600 ng/L)相比其左室射血分数降低(P〈0.05),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减少(P〈0.05),血中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均降低(P〈0.05)。BNP水平预测所有患者中入院两年内死于心脏疾病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48,其中通过Youden指数分析确定最佳工作点为1870 ng/L。BNP水平高于1870 ng/L的患者入院后两年内死于相关心脏疾病的概率是BNP小于1870 ng/L的患者的2.4倍。结论血浆BNP水平能较好反映慢性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左室功能状态,对其预后评估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型利钠肽 慢性心力衰竭 心功能 预后
下载PDF
注射用阿替普酶和重组链激酶治疗ST段抬高型心梗30例对比观察 被引量:6
3
作者 庞东 官冰心 梁丽丽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年第16期122-123,共2页
目的:观察采用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指导药物溶栓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的效果。方法:选取接受溶栓治疗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患者6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前瞻性治疗,治疗组采用APTT和ACT指导溶栓治疗,观... 目的:观察采用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指导药物溶栓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的效果。方法:选取接受溶栓治疗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患者6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前瞻性治疗,治疗组采用APTT和ACT指导溶栓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血管再通率、出血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后的60min的血管再通率(66.67%)、90min的血管再通率(83.33%)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60min的血管再通率(20.00%)、90min的血管再通率(43.33%);实验组治疗后的出血率(26.67%)、并发症发生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出血率(60.00%)、并发症发生率(33.33%),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选择不同的药物溶栓时,阿替普酶能提高血管再通率和减少出血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栓治疗 ST段抬高型 心肌梗塞 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
下载PDF
应用复方芩兰口服液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炎症介质水平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贺建明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2年第24期92-94,共3页
目的 探讨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复方芩兰口服液治疗的效果,并分析对患者机体炎症的控制作用。方法 以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3月至2021年9月中山市大涌医院收治的12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分为对照组[60例,常规治疗(退热... 目的 探讨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复方芩兰口服液治疗的效果,并分析对患者机体炎症的控制作用。方法 以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3月至2021年9月中山市大涌医院收治的12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分为对照组[60例,常规治疗(退热、补液、化痰止咳、抗感染等)]与试验组(6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复方芩兰口服液治疗),均治疗7 d。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肺功能指标及炎症因子指标水平,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8.33%)高于对照组(86.67%);较治疗前,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中医证候(发热、鼻塞流涕、咳嗽)积分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淀粉样蛋白A(SAA)水平均降低,试验组低于对照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FEV_(1)/FVC水平均升高,试验组高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20.00%)(均P<0.05)。结论 复方芩兰口服液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可减轻机体内炎症反应,促进症状快速缓解,增强肺功能,提高疗效,且安全性良好,利于病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呼吸道感染 复方芩兰口服液 白细胞介素-6 超敏-C反应蛋白 淀粉样蛋白A
下载PDF
检测N末端B型利钠肽原评价双下肢浮肿在老年人高血压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中的价值
5
作者 吴自昌 蔡杰 王文敏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3年第8期1134-1136,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双下肢浮肿与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的关系及在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在因高血压并呼吸困难住院的301例老年患者中,以220ng/L为NT-proBNP异常标准界定值,比较双下肢浮肿与NT-proBNP...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双下肢浮肿与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的关系及在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在因高血压并呼吸困难住院的301例老年患者中,以220ng/L为NT-proBNP异常标准界定值,比较双下肢浮肿与NT-proBNP水平及心力衰竭的相互关系。结果双下肢浮肿对NT-proBNP水平升高阳性预测值为90.3%,阴性预测值为42.1%,敏感性74.4%,特异性80.0%;对心力衰竭的敏感性86.4%,特异性78%。双下肢浮肿与NT-proBNP及心力衰竭显著相关。结论在老年高血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双下肢浮肿预测心力衰竭具备与NT-proBNP相似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浮肿 N末端B型利钠肽原 高血压 心力衰竭 老年人
原文传递
贝伐单抗或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化疗治疗局部晚期EGFR野生型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 被引量:28
6
作者 卢明清 周红梅 周旭光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26-430,共5页
目的:探讨贝伐单抗联合DP方案或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DP方案治疗局部晚期基因野生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选取广东医科大学附属暨中山医院暨中山市陈星海医院呼吸内科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72例局部晚期基... 目的:探讨贝伐单抗联合DP方案或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DP方案治疗局部晚期基因野生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选取广东医科大学附属暨中山医院暨中山市陈星海医院呼吸内科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72例局部晚期基因野生型NSCLC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贝伐单抗组(34例)与血管内皮抑制素组(38例),前者接受贝伐单抗联合多西他赛和顺铂治疗,后者接受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多西他赛和顺铂治疗。按照RECISIT 1.1标准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病灶大小变化,检测血清VEGF、CEA、细胞角蛋白21-1片段(CYFRA21-1)、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水平变化,评价治疗期间的毒副反应。结果:治疗后,贝伐单抗组患者CR、PR、SD、PD、DCR、ORR分别为2例、12例、15例、5例、41.18%、85.29%,血管内皮抑制素组患者CR、PR、SD、PD、DCR、ORR分别为2例、16例、14例、6例、47.37%、84.21%,血管内皮抑制素组患者DCR显著高于贝伐单抗组(P<0.05);血管内皮抑制素组患者治疗后血清VEGF、CEA下降趋势较贝伐单抗组明显(均P<0.05)。血管内皮抑制素组患者胃肠反应、皮肤反应、心脏毒性发生率高于贝伐单抗组患者,贝伐单抗组患者出血发生率高于血管内皮抑制素组患者(P<0.05)。结论:在局部晚期基因野生型NSCLC患者中,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DP方案疗效优于贝伐单抗联合DP方案,可根据患者不同特点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案,尽量减轻治疗期间的毒性反应,规避临床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贝伐单抗 血管内皮抑制素 多西他赛 顺铂 近期疗效 毒副反应
下载PDF
PCT、CRP及SAA检测在脓毒血症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4
7
作者 王春梅 李万银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126-127,共2页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在评估脓毒血症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急诊脓毒血症患者65例,根据其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检测各组患者确诊24小时内的PCT、...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在评估脓毒血症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急诊脓毒血症患者65例,根据其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检测各组患者确诊24小时内的PCT、CRP及SAA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PCT、CRP及SAA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指标中PCT的敏感性最高(P<0.05),而SAA的特异性显著高于其他指标,三者联合应用的敏感度、特异度均高于各指标的单独应用(P<0.05)。结论 PCT、CRP及SAA的联合应用对评估脓毒血症预后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血症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血清淀粉样蛋白A 预后
下载PDF
80岁以上高龄老人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病因特点构成分析 被引量:15
8
作者 吴自昌 蔡杰 梁月娥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30期158-160,163,共4页
目的:探讨80岁以上高龄老人慢性心力衰竭病因及基础心脏病构成的特点。方法:按NYHA标准选取80岁以上高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306例,均符合心功能≥Ⅱ级心力衰竭,按发病机制分为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组75例和左心室射... 目的:探讨80岁以上高龄老人慢性心力衰竭病因及基础心脏病构成的特点。方法:按NYHA标准选取80岁以上高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306例,均符合心功能≥Ⅱ级心力衰竭,按发病机制分为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组75例和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的心力衰竭(HFnEF)组231例,每组按年龄又细分为80~89岁组(HFrEF组51例,HFnEF组170例)及90~98岁组(HfrEF组24例,HfnEF组61例),进行心功能、病因及基础心脏病构成的分析。结果:在HFnEF组不同年龄组中,女性患者明显多于男性(P〈O.05),心功能整体好于HFrEF组;HFrEF组中冠心病发病率明显高于高血压性心脏病(P〈0.01),而HFnEF组中高血压性心脏病发病率高于冠心病(P〈0.01);高龄心力衰竭患者多种心脏病合并情况较普遍,单一心脏疾病患者较少(P〈0.01)。结论:高龄心力衰竭病因复杂,以多种心脏疾病伴随出现为突出特点,应将其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对待,临床中要多因素综合考虑,进行个体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高龄 病因 基础心脏病构成 临床研究
下载PDF
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在院内外脑卒中患者救治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13
9
作者 田珂 《中国医学工程》 2016年第2期109-110,共2页
目的探讨院内外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在脑卒中患者救治中的应用体会。方法对238例脑卒中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9例),观察组采用院内外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实施救护,对照组采用脑卒中患者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目的探讨院内外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在脑卒中患者救治中的应用体会。方法对238例脑卒中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9例),观察组采用院内外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实施救护,对照组采用脑卒中患者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患者或家属对院内外一体化急救护理工作满意人数、相关科室医护合作满意度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观察组从接诊至开始急救时间、接诊至专业住院治疗时间和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均P<0.05);住院费用观察组患者也明显减少。结论推动院前院内一体化急救绿色通道工作模式,大大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降低脑卒中患者的病死率、致残率,降低了患者的住院费用,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提高了医疗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深化了优质护理服务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一体化 急救护理模式 体会
下载PDF
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发生药物性低血糖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10
作者 何洲 王捷 李胜华 《河北医药》 CAS 2015年第15期2291-2293,共3页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药物性低血糖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按照纳入标准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就诊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自制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引发药物性低血糖的危险因素。结果167例患者,在随访3个月期间,发生低血糖事件患...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药物性低血糖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按照纳入标准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就诊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自制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引发药物性低血糖的危险因素。结果167例患者,在随访3个月期间,发生低血糖事件患者共52例,发生率为31.1%。经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与药物性低血糖发生相关的因素有5项:病程>10年、使用胰岛素、使用磺脲类药物、联合使用降糖药等4项为危险因素,进行自我血糖监测为保护因素。结论对于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的治疗,临床上应制定合理的降糖药治疗方案,加强患者管理和教育,增加日常监测频率,可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老年 药物性低血糖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血清CRP/ALB、NLR、GLI水平对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1
11
作者 周星求 赖智权 +1 位作者 麦伟流 李红甜 《广州医药》 2022年第4期47-50,共4页
目的探究血清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CRP/ALB)、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糖不稳定指数(GLI)水平对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将我院2020年1月—2021年5月收治的126例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治疗28 d的预后... 目的探究血清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CRP/ALB)、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糖不稳定指数(GLI)水平对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将我院2020年1月—2021年5月收治的126例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治疗28 d的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93例)和死亡组(33例)。对比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重症肺炎患者高危因素,应用ROC曲线评估血清CRP/ALB、NLR、GLI水平对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2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NEU、CRP、APACHEⅡ、CRP/ALB、NLR、GLI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ACHEⅡ评分、血清CRP/ALB、NLR、GLI水平是重症肺炎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RP/ALB、NLR、GLI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7,0.826,0.837。结论CRP/ALB、NLR、GLI水平对重症肺炎患者预后均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其中以CRP/ALB的预测价值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血清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血糖不稳定指数 预测价值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痛风性关节炎大鼠模型制备方法 被引量:11
12
作者 吕军 方和金 吴涛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17-21,共5页
目的探讨一种改进的痛风性关节炎大鼠模型制备方法。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平均分为两个试验进行研究。实验一,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传统造模方法组和改进造模方法组,每组15只。其中传统造模方法组于右踝关节前侧穿刺注射生理盐水50μL;改... 目的探讨一种改进的痛风性关节炎大鼠模型制备方法。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平均分为两个试验进行研究。实验一,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传统造模方法组和改进造模方法组,每组15只。其中传统造模方法组于右踝关节前侧穿刺注射生理盐水50μL;改进造模方法组于大鼠右踝关节后侧沿跟腱内侧以30°-40°方向插入至关节腔,注入生理盐水50μL。各组大鼠于关节腔注射后0 h、12 h、24 h各取5只行步态评分和关节组织形态学检查。实验二,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150μL组、100μL组和50μL组,每组10只,于大鼠右踝关节后侧穿刺,分别将150μL、100μL和50μL欧乃派克注入关节腔并进行X线检查。结果大鼠踝关节后侧关节腔容积较大,便于进针;采用改进造模方法组的大鼠步态评分在12 h和24 h均较传统造模方法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进的造模方法可避免对关节软骨面的损伤,可防止因穿刺方法带来的创伤性的关节炎性改变;不高于100μL的注药剂量可使药物存留在关节腔内而不至于溢出。结论改进的痛风性关节炎大鼠模型制备方法较传统方法对大鼠踝关节破坏小,有利于减少传统方法对模型稳定性带来的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大鼠 模型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13
作者 陈锦鹏 李先任 《中国现代医生》 2011年第14期45-46,共2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了解复方丹参滴丸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都采用阿司匹林、硝酸甘油等常规治疗,并对有其他病症的患者采取相应治疗。...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了解复方丹参滴丸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都采用阿司匹林、硝酸甘油等常规治疗,并对有其他病症的患者采取相应治疗。治疗组患者除上述治疗外口服复方丹参滴丸;对照组口服常规西药。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5.0%,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2.5%,两组治疗效果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心电图改善情况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能更有效地控制心绞痛的发生次数,明显好于单纯的西药治疗,且副作用少、价格低廉,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复方丹参滴丸
下载PDF
辛伐他汀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及其对患者C反应蛋白、前白蛋白和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4
作者 吴轶赟 廖浪霞 《海南医学》 CAS 2016年第23期3807-3810,共4页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疗效及其对患者C反应蛋白(CRP)、前白蛋白(PA)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确诊为COPD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疗效及其对患者C反应蛋白(CRP)、前白蛋白(PA)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确诊为COPD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疗法,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辛伐他汀药物治疗,连服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清CRP、PA值以及肺功能指标,同时对两组患者做出院随访,观察其再次住院率。结果治疗后1个月、3个月、1年,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2.00%(41/50)、88.00%(44/50)、96.00%(48/5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0%(36/50)、78.00%(39/50)、80.00%(40/5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年,观察组患者CRP含量为(19.48±4.42)mg/L,较对照组的(21.99±3.48)mg/L明显下降,PA含量为(135.24±2.60)g/L,较对照组的(129.58±1.99)g/L明显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年,观察组患者用力呼吸容积(FEV1)为(3.19±0.62)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70±0.54)L,用力肺活量(FVC)为(3.31±0.23)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01±0.55)L,肺功能上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随访发现,观察组的1个月、3个月、1年再次住院率分别为2.00%(1/50)、8.00%(4/50)、8.00%(4/5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00%(3/50)、14.00%(7/50)、10.00%(5/5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再次住院率率为18.00%(9/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0%(15/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辛伐他汀治疗COPD临床疗效显著,且C反应蛋白、前白蛋白水平恢复良好,肺功能明显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辛伐他汀 C反应蛋白 前白蛋白 肺功能 疗效
下载PDF
美托洛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杨笑芳 陈洁 +1 位作者 王芳 钟伟济 《临床肺科杂志》 2016年第3期415-418,共4页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安全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至2015年我院收治的慢阻肺患者,按照是否使用美托洛尔,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随访患者临床参数变化以及生存期。结果美托洛尔治疗前...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安全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至2015年我院收治的慢阻肺患者,按照是否使用美托洛尔,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随访患者临床参数变化以及生存期。结果美托洛尔治疗前两组患者心率、LVEDD及LVEF等临床参数均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对照组LVEDD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LVEF百分比呈上升趋势(P>0.05);治疗组心率、肺动脉压和LVEDD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FEV1和LVEF百分比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6min步行距离无统计学差异,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步行距离均明显远于治疗前(均P<0.05);美托洛尔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6 min步行距离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美托洛尔治疗可以上调患者血氧饱和度,但是治疗前后,以及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美托洛尔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收缩压和心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美托洛尔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结论美托洛尔可显著改善心功能,提高慢阻肺患者生活质量,是一种可应用于慢性心力衰竭并发慢阻肺患者的临床治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托洛尔 慢性心力衰竭 慢阻肺
下载PDF
心肺复苏标准化考核对提高急诊护士团队合作能力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9
16
作者 广明亮 范玉梅 +6 位作者 陈楚云 李永辉 杨杏芬 胡兴杰 方锐彬 卢旭彬 邓凤连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8年第5期156-158,共3页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标准化考核对提高急诊护士团队合作能力的效果。方法选择急诊科定岗护士72名作为研究对象,采取"理论讲授+分项技能练习+综合模拟演练+总结分析反馈"的模式培训,以团队实战的形式进行抢救突发心跳呼吸骤停患...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标准化考核对提高急诊护士团队合作能力的效果。方法选择急诊科定岗护士72名作为研究对象,采取"理论讲授+分项技能练习+综合模拟演练+总结分析反馈"的模式培训,以团队实战的形式进行抢救突发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培训、演练与考核,并采取心肺复苏标准化考核评价。比较护士培训前后心肺复苏标准化考核评分、护士团队合作量表(NTS)评分和急诊护士急救能力评分。结果培训后护士心肺复苏标准化考核评分(93.20±1.25)分,高于培训前的(80.48±5.4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护士NTS量表5个维度测评结果,以及护士分析判断能力、应急配合能力及急救动手能力评分均高于培训前(P<0.05)。结论采取"理论讲授+分项技能练习+综合模拟演练+总结分析反馈"的模式培训急诊护士,并且加强心肺复苏标准化考核,可以促进团队合作能力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护士 团队合作能力 心肺复苏 标准化考核 护理管理
下载PDF
前列地尔联合纤溶酶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17
作者 陈锦鹏 吴桂深 +2 位作者 林蔷 徐胜辉 陈伟雄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93-94,共2页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纤溶酶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双盲法将2012年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6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前列地尔治疗)和观察组(前列地尔联合纤溶酶),每组30例。、采用突发性耳聋疗效分...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纤溶酶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双盲法将2012年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6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前列地尔治疗)和观察组(前列地尔联合纤溶酶),每组30例。、采用突发性耳聋疗效分级标准对疗效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中痊愈14例、显效12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87%(26/30);对照组中痊愈8例、显效8例、无效14例,有效率为53%(16/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40,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纤维蛋白原较对照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纤溶酶治疗突发性耳盔安今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耳聋 前列地尔 纤溶酶
下载PDF
玻璃酸钠注射联合关节松动术治疗急性期肩周炎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8
作者 梁景荣 饶汉荣 +1 位作者 陈喜炎 陈俊钦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22期11-12,共2页
目的探讨肩周炎急性期非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160例肩周炎按就诊顺序分为4组。A组常规采用休息加维生素口服,B组冷疗,C组采用冷疗加玻璃酸钠(SH)注射;D组采用冷疗、玻璃酸钠(SH)注射理疗加关节松动术。结果 2周后4组患者治疗评分... 目的探讨肩周炎急性期非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160例肩周炎按就诊顺序分为4组。A组常规采用休息加维生素口服,B组冷疗,C组采用冷疗加玻璃酸钠(SH)注射;D组采用冷疗、玻璃酸钠(SH)注射理疗加关节松动术。结果 2周后4组患者治疗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或P<0.01);4组优良率分别为30.0%、52.5%、75.0%、95.0%,临床疗效D>C>B>A(P>0.05))。结论应用玻璃酸钠行肩关节腔注射,再联合关节松动术,可使肩关节疼痛缓解,关节活动度改善,预防了因肿胀、疼痛及关节活动受限所引起的关节软骨退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周炎 急性期 冷疗 玻璃酸钠 关节松动术
下载PDF
重症监护室危重脓毒症病原菌分布及其预后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徐华 赵双彪 +1 位作者 郑伟华 侯六生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35-37,共3页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危重脓毒症的病原菌特点及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提高ICU危重脓毒症的总体救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严重脓毒症、脓毒症休克患者1 088例的临床资料,如基本资料、致病菌分布及生化指标等,按患者出院时的预后分...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危重脓毒症的病原菌特点及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提高ICU危重脓毒症的总体救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严重脓毒症、脓毒症休克患者1 088例的临床资料,如基本资料、致病菌分布及生化指标等,按患者出院时的预后分为院内死亡组与康复出院组,通过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对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康复出院580例(53.3%)。院内死亡组平均年龄、APACHE-Ⅱ评分、降钙素原、血乳酸水平、革兰阴性菌感染比例及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比例均高于康复出院组,但院内死亡组血小板计数、血清白蛋白低于康复出院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APACHE-Ⅱ评分、血乳酸、降钙素原及血清白蛋白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ICU危重脓毒症在临床上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年龄、APACHE-Ⅱ评分、血乳酸、降钙素原及血清白蛋白是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脓毒症 脓毒性休克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急性腹痛的临床特点及腹腔镜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崔秀平 《当代医学》 2013年第3期103-104,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急性腹痛患者的病因及腹腔镜治疗的效果。方法对广东省中山市博爱医院急诊科2010年9月~2012年4月收治的急性腹痛患者56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进行腹腔镜诊治,总结患者的病因、诊治的效果。与同期急诊科收治的慢性... 目的研究分析急性腹痛患者的病因及腹腔镜治疗的效果。方法对广东省中山市博爱医院急诊科2010年9月~2012年4月收治的急性腹痛患者56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进行腹腔镜诊治,总结患者的病因、诊治的效果。与同期急诊科收治的慢性腹痛患者51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急性组56例患者的病因前两位为急性胃肠炎16例,胆囊炎11例。急性组患者有效率达100%,慢性组有效率88.2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腹痛以急性胃肠炎、胆囊炎较多,使用腹腔镜诊治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腹痛 病因 腹腔镜 急诊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