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徽班汉伶米应先生平及家世考——兼论米应先对京剧形成的贡献 被引量:3
1
作者 陈志勇 《戏曲艺术》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6-70,共5页
乾、嘉时期,以米应先为先导的汉调艺人进京传播汉调皮黄,为京剧的形成作出了决定性贡献。米应先以饰演“关戏”驰誉北京剧坛,创立“红生”一派,打破了此前旦行垄断菊坛的局面,迎来了老生当台的新面貌。文章具体考证了米应先的生平事迹... 乾、嘉时期,以米应先为先导的汉调艺人进京传播汉调皮黄,为京剧的形成作出了决定性贡献。米应先以饰演“关戏”驰誉北京剧坛,创立“红生”一派,打破了此前旦行垄断菊坛的局面,迎来了老生当台的新面貌。文章具体考证了米应先的生平事迹和家乘谱系,并论述了米应先对京剧形成的独特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应先 生平 家世 京剧
原文传递
重新认识中国传统“小说”概念的演变
2
作者 高小康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8-133,共6页
中国古代小说研究虽已取得大量成果,但一直存在着一个概念混淆的问题,即把古代指 称一些自由写作文体的“小说”与后来称呼通俗叙事的“小说”混为一谈。然而在古代的文学观念 中,这两种文体具有不同的艺术和文化特征。因此这种混... 中国古代小说研究虽已取得大量成果,但一直存在着一个概念混淆的问题,即把古代指 称一些自由写作文体的“小说”与后来称呼通俗叙事的“小说”混为一谈。然而在古代的文学观念 中,这两种文体具有不同的艺术和文化特征。因此这种混同造成了对中国文学发展历史和文体特 征认识的模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 自由写作 通俗叙事 文体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诠释与重构 被引量:65
3
作者 宋俊华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17-121,共5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从提出到确立经历了一个不断修正的过程,其术语内涵存在歧义甚至缺陷,因而,为了建构更加科学合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体系,必须对这一概念进行诠释与重构。作为与物质文化遗产相对应的概念范畴,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从提出到确立经历了一个不断修正的过程,其术语内涵存在歧义甚至缺陷,因而,为了建构更加科学合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体系,必须对这一概念进行诠释与重构。作为与物质文化遗产相对应的概念范畴,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体现了对文化遗产的存在和传承方式、价值和形态等的整体关注,它不仅开辟了一个新的遗产学领域,而且为传统学术研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新的思维方式,使传统学术研究在对象和方法上都将面临一场革新。就文学遗产的研究而言,这一概念给我们的启示是:必须重视那些非文本、非物质的活态的文学现象,从价值思维、形态思维和传承思维的角度,加强对文学史的多元研究、生态研究和传承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整体观念 多元研究 生态研究传承研究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数字化风险与路径反思 被引量:49
4
作者 王明月 《文化遗产》 CSSCI 2015年第3期32-40,共9页
数字化保护是一柄双刃剑,它既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信息技术支持,也不断产生新的保护问题,数字化保护该何去何从是学界和社会关注的热点。本文认为,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属性对数字化保护的理论诉求,是探索数字化保护路径的关... 数字化保护是一柄双刃剑,它既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信息技术支持,也不断产生新的保护问题,数字化保护该何去何从是学界和社会关注的热点。本文认为,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属性对数字化保护的理论诉求,是探索数字化保护路径的关键。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地方性知识为本质属性,以活态性为核心特征,注重生活世界向日常生活现象的意义表达。依据以上文化属性观察可以发现,数字化保护的基本理念、语义设计、分类与评价体系、组织规范、社会效益等均存在着的文化风险。作为非遗文化属性的综合载体,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数字技术合理衔接的纽带,是解决数字化风险的关键,应该掌握充分的话语权,参与数字化保护的全过程。这将有利于数字技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数字化保护传承人参与 数字生产
下载PDF
记忆论与民俗学 被引量:45
5
作者 王晓葵 《民俗研究》 CSSCI 2011年第2期28-40,共13页
"记忆"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在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等领域都得到关注。在民俗学研究中,记忆论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民俗学以口头传承和身体传承为主要研究对象,以访谈记录为主要方法,这些特点都和记忆论有亲和... "记忆"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在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等领域都得到关注。在民俗学研究中,记忆论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民俗学以口头传承和身体传承为主要研究对象,以访谈记录为主要方法,这些特点都和记忆论有亲和性。将记忆概念引入民俗学研究,不但可以为我们分析民间传承的本质提供了新的方法,而且能够将民俗学研究与当下的社会文化现象结合起来,如战争记忆、灾害记忆的研究等。为民俗学重新成为"当下之学"提供了一个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记忆 民俗学方法 访谈 记录
原文传递
流动在文化空间里的听觉:历史性和社会性 被引量:41
6
作者 王敦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4-21,共8页
视觉在"读图时代"的今天至关重要,但现代听觉媒介同样不可或缺。如果在"景观社会"、"拟像"里面只看到"视觉文化"而忽略听觉手段、技术和效果的文化意义,对当代人"诗意栖居"问题的考... 视觉在"读图时代"的今天至关重要,但现代听觉媒介同样不可或缺。如果在"景观社会"、"拟像"里面只看到"视觉文化"而忽略听觉手段、技术和效果的文化意义,对当代人"诗意栖居"问题的考察就只能是片面的。人们通过眼睛和耳朵来感知和适应文化空间环境并被纳入由社会关系所塑造的空间关系,这就是列斐伏尔所说"社会空间被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所生产"在感官上的意义。麦克卢汉基于媒介研究所提出的"听觉空间",可以被看作是从听觉方面对列斐伏尔观点的注解。现代听觉媒体技术和模式同视觉媒体一样,既是社会的造物,又被当作文化工具,用来塑造人的个体身份和群体关系,参与广义的文化和社会空间的再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空间 社会性 听觉 历史性 “读图时代” 视觉文化 文化意义 社会空间
原文传递
非遗视野下的文化空间理论研究刍议 被引量:28
7
作者 陈桂波 《文化遗产》 CSSCI 2016年第4期81-86,共6页
文化空间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专有名词,学界已经进行了大量的探讨,但至今没有形成共识。文章着重从文化空间的概念内涵、文化空间与节庆庙会、文化空间与文化生态保护区以及文化空间的保护等方面,梳理国内学者对于文化空间的研究,... 文化空间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专有名词,学界已经进行了大量的探讨,但至今没有形成共识。文章着重从文化空间的概念内涵、文化空间与节庆庙会、文化空间与文化生态保护区以及文化空间的保护等方面,梳理国内学者对于文化空间的研究,以期厘清相关概念,为这一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空间 文化生态
下载PDF
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非遗保护机制创新 被引量:25
8
作者 宋俊华 《文化遗产》 CSSCI 2016年第4期57-64,共8页
可持续发展是非遗保护的核心难题。做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供给源头上创新非遗保护是解决这个难题的一个重要途径。传统非遗供给的保守、僵化及与需求的错位,导致了非遗生产与供给活力不足、流通不畅,难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可持续发展是非遗保护的核心难题。做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供给源头上创新非遗保护是解决这个难题的一个重要途径。传统非遗供给的保守、僵化及与需求的错位,导致了非遗生产与供给活力不足、流通不畅,难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也导致了非遗保护政策边际效应的递减态势。因此,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非遗供给的结构、内容与机制,把非遗保护纳入社区文化、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产业等文化供给体系中,创新非遗保护机制,激发非遗生产活力,打通供给与需求联系的"最后一公里",是非遗保护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非遗 保护 机制 创新
下载PDF
城镇化进程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新探 被引量:17
9
作者 谢中元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5-79,共5页
近年来,"城镇化"在快速推进过程中带来了不可遏止的"去农村化"趋势,其中,一些地方出现的对乡土文化铲挖拔除式的毁灭、记忆掏空式的侵蚀造成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严重破坏,使得以乡土文化为中心的非遗保护变成堂吉... 近年来,"城镇化"在快速推进过程中带来了不可遏止的"去农村化"趋势,其中,一些地方出现的对乡土文化铲挖拔除式的毁灭、记忆掏空式的侵蚀造成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严重破坏,使得以乡土文化为中心的非遗保护变成堂吉诃德式奋争。面对此情,必须注重以新型城镇化为契机重估乡土文化的内卷化价值,基于异态共存的城镇化现实,对适应力不同的非遗实施异质化、特殊化保护,进而致力"后申遗时期"的非遗传承精细化与新型城镇化之契合,以实现城镇化与非遗保护的互动共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遗保护 新型城镇化 互动共融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都市文化的包容性 被引量:17
10
作者 高小康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1-64,共4页
当代都市文化建设的核心问题是"城市意象"建设,自20世纪初的柯布西耶等人提出关于现代城市建设的理想以来,就形成了建设一种合乎理想的完美都市想象。当代中国的都市建设理念大多也是建立在这样的完美都市想象的基础上。这种... 当代都市文化建设的核心问题是"城市意象"建设,自20世纪初的柯布西耶等人提出关于现代城市建设的理想以来,就形成了建设一种合乎理想的完美都市想象。当代中国的都市建设理念大多也是建立在这样的完美都市想象的基础上。这种想象对于都市文化发展而言造成的最大问题就是都市文化生态问题:理想都市本质上是排斥文化多样性的现代乌托邦想象,这种想象以"完美"和"进步"为发展目标,造成都市文化的反生态性危机。面对这种都市文化发展的困境,需要提出都市文化生态重建的思路,建立起包容文化多样性的都市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着都市中不同文化群落的集体记忆与认同感,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保护都市社会中不同群体的文化身份,因而有助于构建都市文化的生态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完美都市想象 都市文化生态
原文传递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美育中的价值参与 被引量:15
11
作者 谢中元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13-16,共4页
高校美育被混同于高校德育以及被简单置换成美学知识教育或经典艺术教育,是其边缘化的重要表征。在高校美育冷与非遗保护热的双重作用下,非遗在高校美育中的资源价值被忽视甚至遮蔽。其实无论是非遗评审标准还是非遗项目本身均以审美为... 高校美育被混同于高校德育以及被简单置换成美学知识教育或经典艺术教育,是其边缘化的重要表征。在高校美育冷与非遗保护热的双重作用下,非遗在高校美育中的资源价值被忽视甚至遮蔽。其实无论是非遗评审标准还是非遗项目本身均以审美为重要价值尺度,在高校美育中引入非遗将有利于丰富大学生的审美知识,提升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培育大学生的审美认同。将深化"非遗进高校"与开展"学生入田野"结合起来,是以非遗促进高校美育的可操作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审美价值 高校 美育
下载PDF
资料、阐释与实践——从学术史看当前中国民俗学的危机 被引量:14
12
作者 刘晓春 《民俗研究》 CSSCI 2011年第4期59-62,共4页
在当今中国,民俗学的传统研究对象逐渐进人到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等不同学科领域,民俗学与人类学之间具有的天然亲缘性,导致民俗学一直以来具有“人类学倾向”,民俗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边界渐趋模糊。随着非遗保护运动的强势展开... 在当今中国,民俗学的传统研究对象逐渐进人到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等不同学科领域,民俗学与人类学之间具有的天然亲缘性,导致民俗学一直以来具有“人类学倾向”,民俗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边界渐趋模糊。随着非遗保护运动的强势展开,大批的民俗学者参与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民俗学 学术史 危机 实践 阐释 其他学科 传统研究 民俗学者
原文传递
古代民间叙事策略及其文化内涵 被引量:11
13
作者 董上德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37-140,共4页
中国古代叙事作品尤其是民间叙事,往往有程式化的故事,无稽的表述,还有东拼西凑的情节。程式化叙事反映了民间叙事语境,雷同的故事反复出现,是与民众共同心理需求相对应的,在叙事方法上,民间艺人能在熟知的故事框架内保持着熟悉度与陌... 中国古代叙事作品尤其是民间叙事,往往有程式化的故事,无稽的表述,还有东拼西凑的情节。程式化叙事反映了民间叙事语境,雷同的故事反复出现,是与民众共同心理需求相对应的,在叙事方法上,民间艺人能在熟知的故事框架内保持着熟悉度与陌生感之间的平衡。无稽的故事是通过想象构建的民间话语系统,是民众内心诉求的表达,事虽无稽,却反映了真实的民间心态。情节的拼凑则与叙事单元的嫁接与整合有关,民间故事的叙事单元既可独立生存,又具有很强的黏着力,蕴涵着民间特有的叙事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事流变 程式化叙事 无稽故事 叙事单元 郑振铎
下载PDF
妈祖信俗的概念与内涵--兼谈民间信仰的更名现象与制度化问题 被引量:9
14
作者 王霄冰 任洪昌 《文化遗产》 CSSCI 2018年第2期8-20,共13页
"妈祖信俗"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语境下产生的新名词。伴随着此概念的应用,"妈祖"开始取代"娘妈"、"天妃"、"天后"、"天上圣母"等称谓而成为标准化的名称。以"信俗... "妈祖信俗"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语境下产生的新名词。伴随着此概念的应用,"妈祖"开始取代"娘妈"、"天妃"、"天后"、"天上圣母"等称谓而成为标准化的名称。以"信俗"代替"祭典"、"皇会"等,则凸显了这一信仰的民俗性本质。作为中国首个信俗类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妈祖信俗"确立了"立德、行善、大爱"的信仰内涵。以湄洲岛妈祖祖庙为最高组织机构,以各地的妈祖宫庙为主要活动场所,各种不同的祭拜形式,以及相关的传说故事和习俗等,构成了"妈祖信俗"的核心内容。妈祖信俗的重新命名与再定义,不仅证明了传统民间信仰的自我更新能力,而且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民间信仰在当代社会语境中迅速走向制度化和组织化的典型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妈祖信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间信仰 制度化 标准化
下载PDF
关于东莞方言的调查和建档工作 被引量:7
15
作者 姚琼姿 庄初升 《文化遗产》 CSSCI 2016年第2期126-132,共7页
东莞是"广东四小虎"之一,经济发达。东莞本地方言包括粤语和客家方言两大类,粤语的内部差异较大,而且发展演变较快。晚清以来,有关东莞方言的论著陆续出现,东莞成为汉语方言调查研究的一方热土。2014年,《建立东莞方言档案工... 东莞是"广东四小虎"之一,经济发达。东莞本地方言包括粤语和客家方言两大类,粤语的内部差异较大,而且发展演变较快。晚清以来,有关东莞方言的论著陆续出现,东莞成为汉语方言调查研究的一方热土。2014年,《建立东莞方言档案工作实施方案》由东莞市人民政府通过,由东莞市档案局印发给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市府直属各单位。"方案"要求各镇街党政办按照有关要求和具体工作内容,配合做好东莞方言的调查和建档工作。经过充分协商,东莞方言的32个镇街32个方言点的田野调查将由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具体实施,而后期的有声语料库制作将由暨南大学汉语方言研究中心负责完成。由地方政府组织开展的方言调查和建档工作,在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方兴未艾的今天具有特殊的意义。本文主要介绍一年多来东莞方言调查和建档工作的基本情况,并对未来的工作设想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莞方言 粤语 客家方言 口头传统 语言资源 方言建档
下载PDF
1920年代上海的支那剧研究会与日本人的京剧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莉薇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7-70,共14页
20世纪早期旅居中国的日本人当中不仅有人撰文评介京剧,还出现了一些研究京剧的团体。1920年代在上海成立的支那剧研究会就是其中一个引人注目的团体。他们举行各种观剧会、文艺座谈会,和中国文艺界,特别是和戏剧界广泛接触。此外,还发... 20世纪早期旅居中国的日本人当中不仅有人撰文评介京剧,还出现了一些研究京剧的团体。1920年代在上海成立的支那剧研究会就是其中一个引人注目的团体。他们举行各种观剧会、文艺座谈会,和中国文艺界,特别是和戏剧界广泛接触。此外,还发行会志《支那剧研究》,撰文讨论京剧艺术本质、京剧表演流派、京剧的对外传播等问题。本文将根据目前所掌握的历史文献材料,对以上内容进行梳理,并力图做出完整的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那剧研究会 日本人 京剧的研究与传播
原文传递
“家乡民俗学”众人谈
17
作者 朝戈金 巴莫曲布嫫 +12 位作者 陈连山 陈岗龙 杨利慧 万建中 林继富 王卫华 江帆 刘晓春 张士闪 郑土有 毛巧晖 张勃 安德明 《民间文化论坛》 2024年第2期19-26,共8页
安德明:“家乡民俗学”最初成形于近二十年前的民间文化青年论坛,那次网络会议形成了许多有创新性的话题和研究方向。我最初的思考,是想概括中国现当代民俗学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学术现象,即大量研究者均以自己家乡的民俗文化为调查研... 安德明:“家乡民俗学”最初成形于近二十年前的民间文化青年论坛,那次网络会议形成了许多有创新性的话题和研究方向。我最初的思考,是想概括中国现当代民俗学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学术现象,即大量研究者均以自己家乡的民俗文化为调查研究对象的情况,并试图从一个新视角来反思和探讨中国民俗学的理论和方法问题。同时,参照国际学界相关研究成果,通过总结中国民俗学史上的家乡研究潮流并结合自己在家乡进行田野研究的经验,探讨民俗学的家乡研究在学术史上的表现及其优劣得失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民俗学 民俗学史 青年论坛 学术现象 田野研究 民间文化 学术史 近二十年
下载PDF
从南派艺术看粤剧的地方性传统 被引量:7
18
作者 倪彩霞 《文化遗产》 CSSCI 2015年第1期60-65,共6页
粤剧又称"广府大戏",源自南戏,大约明末清初形成于佛山,现在流传于广东、广西、香港、澳门以及海外华人社区。明清时期广东的行政区划有"十府一州",广州府、韶州府、南雄府、惠州府、潮州府、肇庆府称上六府,高州... 粤剧又称"广府大戏",源自南戏,大约明末清初形成于佛山,现在流传于广东、广西、香港、澳门以及海外华人社区。明清时期广东的行政区划有"十府一州",广州府、韶州府、南雄府、惠州府、潮州府、肇庆府称上六府,高州府、雷州府、廉州府、琼州府称下四府。粤剧在发展过程中,因传播路线、活动区域的不同分为广府班和过山班,在表演上逐渐形成上六府和下四府两种艺术传统,下四府粤剧又称为"南派"。本文以粤剧南派艺术的传承班社为考察对象,探讨粤剧的地方性传统,思考中国传统戏剧的历史发展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四府 南派粤剧 地方性传统
下载PDF
从《祭孔乐舞》看“非遗”的舞台表演及其本真性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霄冰 《民族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34-139,共6页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活态的生活文化常常会被转换成脱离语境的舞台化和艺术化的表演,也称"文化展演"。这种从生活到艺术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避免的,问题是如何在表演中保持传统文化的本真性和生命力?"表演...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活态的生活文化常常会被转换成脱离语境的舞台化和艺术化的表演,也称"文化展演"。这种从生活到艺术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避免的,问题是如何在表演中保持传统文化的本真性和生命力?"表演的本真性"指文化展演在审美意义上的本真性呈现,用以区别生活中的"非遗"和艺术化的"非遗"表演。表演并不就意味着"伪"和"假";艺术家在表演中若能秉持真诚之心,使用高超的艺术手法将"非遗"事项的文化意蕴传达出来,也不失为是一种传承"非遗"的有效方式。在建构"表演的本真性"的过程中,关键并不在于复制一种古老的形式,而在于领会、体验、传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髓和灵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展演 本真性 灵韵 祭孔乐舞
原文传递
国内新农村建设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关联研究述评 被引量:5
20
作者 谢中元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4-59,共6页
新农村建设和非遗保护研究二者因时间上的遇合生发出并存观照的价值。对于两者的关联研究,可溯源至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并发轫深化于2006年之后,尤其随着传统村落的消失而渐呈燎原之势。研究者对于两者的交互关系既有乐... 新农村建设和非遗保护研究二者因时间上的遇合生发出并存观照的价值。对于两者的关联研究,可溯源至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并发轫深化于2006年之后,尤其随着传统村落的消失而渐呈燎原之势。研究者对于两者的交互关系既有乐观解析也存隐忧之论,重点面对两者的互促路径问题纷陈组合化建议,表现出分民族、区域、项目阐述研究的取向。持续的关联研究产生了可通约的共识与有意义的参照,但也因话题的热点效应与论者的献策心态有所打折,导致对两者关联研究存在关键术语的误读、田野定量的弱化、主位反思的缺席以及学理节点空白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 关联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