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现代哲学建构与宗教思惟发展中之儒释交涉 被引量:1
1
作者 戴景贤 《长江学术》 2014年第3期5-22,共18页
无论中、西,"哲学"与"宗教"本即属不同领域之事,亦有其不同之设立条件。哲学中所内涵之"宗教向度",与宗教教义中所需之"哲学支撑"或"神学支撑",皆须于各自之领域中,完成其建设;不当... 无论中、西,"哲学"与"宗教"本即属不同领域之事,亦有其不同之设立条件。哲学中所内涵之"宗教向度",与宗教教义中所需之"哲学支撑"或"神学支撑",皆须于各自之领域中,完成其建设;不当混淆。除非事实上,而非理论上,存在"完美之哲学",或存在"能为一切人所接受之宗教",以是最终达成教法之一致。然对于现代之中国而言,却出现"哲学"与"宗教",须同时面对相同之立论需求与压力,致使中国长期以来居于社会主流之儒家哲学与佛教,产生相近之发展;且于过程中,二者之立论,彼此相需。此一状况,实于过往未曾出现。此一中国现代"哲学"与"宗教"所必须同时面对之立论需求与压力,简要言之,即是来自西学之"知识"与"知识观"之冲击。其主要之项目有三:一为天文学,一为现代物理学,一为生物之演化论;三者皆有"实证"之基础。至于同时亦于中国产生巨大影响之"社会演化论",则由于非建立于科学之实证,其冲击属于"历史观",性质不同。本文之撰作取径,基本上,乃是延续作者有关中国现代哲学思惟中之"演化论议题"与"认识论议题"之研究,进一步分就中国现代之"哲学建构"与"宗教思惟之发展",论述其间所存在之"儒、释交涉"。其要旨,区分为五。前四项为:一、中国现代哲学建构与宗教思惟发展之需求;二、中国现代哲学建构与宗教思惟发展中"价值观"之改变;三、作为中国现代哲学支撑点所重构之"气论"及其所延伸之问题;四、中国现代"新佛学"发展之难题与其所抉择之路向。至于第五项,则是作者以自身之观点,说明中国现代哲学发展难题所可有之解决之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学术史 中国现代思想史 现代儒家哲学 中国现代哲学 新儒家哲学 中国现代佛教
下载PDF
论宋代文化之基本形态及其在中国史上之位置 被引量:1
2
作者 戴景贤 《长江学术》 2015年第3期15-25,共11页
宋代之于中国历史,处于中古史之晚期。宋代文化之特殊性表现在:学术思想形成一种具有"形而上学"意义之"认识论",将有关"知识"理论与"道德"理论既分别亦合一;政治制度方面,在于企图打造一"... 宋代之于中国历史,处于中古史之晚期。宋代文化之特殊性表现在:学术思想形成一种具有"形而上学"意义之"认识论",将有关"知识"理论与"道德"理论既分别亦合一;政治制度方面,在于企图打造一"彻底官僚化之文官体制";文化方面,展现一种截然不同于汉唐之风格,宋代士大夫欲将政治之"理念"、"知识"与"效益思惟"三者合为一种动态之"识见";社会经济与社会结构方面,利用"崇儒"、"税商"、"劝农"、"奖工"等措施,活络社会之流动,产生发展之动能;宋代"民"之意识逐渐成为奠立"社会共同体"之基础;宋代科学技术与医学"相对发达",并将技术运用于民生与商业;宋代之艺术与文学,不仅创作展现独有之风格,且发展出一种系统化之批评理论。宋所处之时代,乃至其位于中国历史之阶段,皆与欧洲文艺复兴相近,特其年代稍早。而理学崛起,及其所带动之影响,亦若具有一种浓厚之"人文主义"精神。宋代文化之于中国,就其内在之性格而言,实是一种文明之跃升,且以"潜在"之意义而言,亦具有一种"世界性影响"之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史 中国史 中国史之历史分期 宋代文化 宋代思想 宋代学术
下载PDF
论邵雍思想之结构、来历与其数理论、观物说对于理学之影响(三之一)
3
作者 戴景贤 《长江学术》 2016年第4期5-20,共16页
邵雍思想之受理学家重视,因于二程,而为朱子所承。然其事迹流传虽广,真知其思想之内涵、来历,与其学术之性质者实尠。故对于理学之发展,康节是否具有影响?其影响为何?历来学者,能论之者亦寡。唯以今日学界所建立之"学术史"与&... 邵雍思想之受理学家重视,因于二程,而为朱子所承。然其事迹流传虽广,真知其思想之内涵、来历,与其学术之性质者实尠。故对于理学之发展,康节是否具有影响?其影响为何?历来学者,能论之者亦寡。唯以今日学界所建立之"学术史"与"思想史"之研究方法论之,则颇有可分析者。大体而言,康节思想之来历,最可据者,为二程之说。依其说,康节之学最要者有四:一为数,一为理,一为术,一为道。此四者皆中国学术思想所讨论,而康节之为取择,非纯然属儒家。本篇之主旨,在于论叙康节思想之由论"数"及"理",以与儒义相契之主要思想关键,乃至其"观物说"建构之理论结构;并进而分析其对于"理学"所造成之影响。至于其与道、释思想之异同,亦依议题之伸展,随文加以比论。本文共分三篇五节,即:一、邵康节"数论"之历史渊源及其"推数及理"之思想结构(上);二、邵康节"数论"之历史渊源及其"推数及理"之思想结构(下);三、邵康节观物说之认识论基础,及其设论所建构之"与理学之关连";四、康节持养工夫之精微,与其"数学"于学术方法上之限制,乃至其"数理论"所以未能真正融入"理学"之原因;五、康节所传图、数于《易》学之意义。此为三篇中之第一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邵雍 理学 易学 术数 中国思想史 中国哲学史
下载PDF
论邵雍思想之结构、来历与其数理论、观物说对于理学之影响(三之二)
4
作者 戴景贤 《长江学术》 2017年第3期5-21,共17页
邵雍思想之受理学家重视,因于二程,而为朱子所承。然其事迹流传虽广,真知其思想之内涵、来历与其学术之性质者实尠。故对于理学之发展,康节是否具有影响?其影响为何?历来学者,能论之者亦寡。唯以今日学界所建立之"学术史"与&q... 邵雍思想之受理学家重视,因于二程,而为朱子所承。然其事迹流传虽广,真知其思想之内涵、来历与其学术之性质者实尠。故对于理学之发展,康节是否具有影响?其影响为何?历来学者,能论之者亦寡。唯以今日学界所建立之"学术史"与"思想史"之研究方法论之,则颇有可分析者。大体而言,康节思想之来历,最可据者,为二程之说。依其说,康节之学最要者有四:一为数,一为理,一为术,一为道。此四者皆中国学术思想所讨论,而康节之为取择,非纯然属儒家。本篇之主旨,在于论叙康节思想之由论"数"及"理",以与儒义相契之主要思想关键,乃至其"观物说"建构之理论结构;并进而分析其对于"理学"所造成之影响。至于其与道、释思想之异同,亦依议题之伸展,随文加以比论。本文共分三篇五节,即:一、康节"数论"之历史渊源及其"推数及理"之思想结构(上);二、康节"数论"之历史渊源及其"推数及理"之思想结构(下);三、康节观物说之认识论基础,及其设论所建构之"与理学之关连";四、康节持养工夫之精微,与其"数学"于学术方法上之限制,乃至其"数理论"所以未能真正融入"理学"之原因;五、康节所传图、数于《易》学之意义。此为三篇中之第二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邵雍 理学 易学 术数 中国思想史 中国哲学史
下载PDF
欧阳修《释惟俨文集序》《释秘演诗集序》笔法通解
5
作者 钟志伟 《斯文》 2017年第2期35-52,共18页
欧阳修一生辟佛,却曾为浮屠作书序文:《释惟俨文集序》《释秘演诗集序》,分别作于庆历元年(1041)、二年(1042),皆以石延年为伴说,笔法不仅看似雷同,亦非书序套格,却能各辟蹊径,传颂文家。本文拟以文章学为视角,较析二文异同,揭笔法之变... 欧阳修一生辟佛,却曾为浮屠作书序文:《释惟俨文集序》《释秘演诗集序》,分别作于庆历元年(1041)、二年(1042),皆以石延年为伴说,笔法不仅看似雷同,亦非书序套格,却能各辟蹊径,传颂文家。本文拟以文章学为视角,较析二文异同,揭笔法之变化奥妙。首先审其命意,皆以奇为骨,将曼卿、惟俨、秘演同作奇男子描写,两序俱以曼卿为引,作宾主篇法,通情合理,又能自占儒者地步,辟一序浮屠法门。字句修辞亦呼应命意,营构奇气,不类桑门。同中殊异处在章法布局,序惟俨从性情耿介中见奇崛,采用两两对立为结构;序秘演则叙其盛,观其衰,故以时间为纬,顿折有法,悲凉感慨。值得注意的是二文构思高妙,皆达到'形式'与'内容'相互呼应之艺术效果。最后,评议两释集序之古文评选现象,确立其笔法特色及作品定位。总此可见,两释集序笔法实是江河同归,隐然指向'士君子'之理想人格,体现宋代士大夫文化下之淑世情怀,亦见欧文书序奥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阳修 惟俨 秘演 石曼卿 宾主
下载PDF
论宋代古文运动之崛起及其特有之文化史意涵
6
作者 戴景贤 《中国文学研究辑刊》 CSSCI 2017年第1期25-34,共10页
论宋代古文运动者,皆谓宋初'文'与'道'之观念,胥承接自唐之韩愈退之,此就历史之脉络言,固有其是。唯宋代古文运动之崛兴,乃伴随宋初儒学之复兴运动而起,而宋代儒学之倡导,并非单纯来自退之之影响;以是宋代'古文'... 论宋代古文运动者,皆谓宋初'文'与'道'之观念,胥承接自唐之韩愈退之,此就历史之脉络言,固有其是。唯宋代古文运动之崛兴,乃伴随宋初儒学之复兴运动而起,而宋代儒学之倡导,并非单纯来自退之之影响;以是宋代'古文'发展之样貌与主轴,亦有其并不尽同于唐代之处。本文之主旨,乃试图就退之提倡'古文'之核心观念,一一比较唐、宋间之差异,并继而论述'古文'于宋代发展,所产生之文化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愈 古文 唐宋文学 宋代智识阶层文化
原文传递
论邵雍思想之结构、来历与其数理论、观物说对于理学之影响(三之三)
7
作者 戴景贤 《长江学术》 2017年第4期5-20,共16页
邵雍思想之受理学家重视,因于二程,而为朱子所承。然其事迹流传虽广,真知其思想之内涵、来历与其学术之性质者实尠。故对于理学之发展,康节是否具有影响?其影响为何?历来学者,能论之者亦寡。唯以今日学界所建立之"学术史"与&q... 邵雍思想之受理学家重视,因于二程,而为朱子所承。然其事迹流传虽广,真知其思想之内涵、来历与其学术之性质者实尠。故对于理学之发展,康节是否具有影响?其影响为何?历来学者,能论之者亦寡。唯以今日学界所建立之"学术史"与"思想史"之研究方法论之,则颇有可分析者。大体而言,康节思想之来历,最可据者,为二程之说。依其说,康节之学最要者有四:一为数,一为理,一为术,一为道。此四者皆中国学术思想所讨论,而康节之为取择,非纯然属儒家。本篇之主旨,在于论叙康节思想之由论"数"及"理",以与儒义相契之主要思想关键,乃至其"观物说"建构之理论结构;并进而分析其对于"理学"所造成之影响。至于其与道、释思想之异同,亦依议题之伸展,随文加以比论。本文共分三篇五节,即:一、康节"数论"之历史渊源及其"推数及理"之思想结构(上);二、康节"数论"之历史渊源及其"推数及理"之思想结构(下);三、康节观物说之认识论基础,及其设论所建构之"与理学之关连";四、康节持养工夫之精微,与其"数学"于学术方法上之限制,乃至其"数理论"所以未能真正融入"理学"之原因;五、康节所传图、数于《易》学之意义。此为三篇中之第三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邵雍 理学 易学 术数 中国思想史 中国哲学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