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6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权责分立与基层避责:一种理论解释 被引量:296
1
作者 倪星 王锐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6-135,206,207,共21页
基层避责现象的滋生蔓延,给公共治理造成了系统性冲击。通过"结构—风险—行为"分析框架解释基层避责的内在逻辑,发现基层政府权责分立的现实结构安排不仅无法有效抵御和化解外部系统性风险,还成为内部非系统性风险产生的根源... 基层避责现象的滋生蔓延,给公共治理造成了系统性冲击。通过"结构—风险—行为"分析框架解释基层避责的内在逻辑,发现基层政府权责分立的现实结构安排不仅无法有效抵御和化解外部系统性风险,还成为内部非系统性风险产生的根源,导致基层行政人员在面对不确定性、不平等性和扩散性风险陡增时,采取组合策略规避直接责任和潜在责任,具体表现为事前纵向策略、事前横向策略、事后纵向策略和事后横向策略。实践证明,避责行为导致了基层政府创新缺失、权威流失、被动回应等严重后果,并引发链式反应,阻碍了政治、经济和社会的良性发展。因此,重新激发基层创新活力,亟需持续深化行政体制和机构改革,构建危机管理和风险动态防控机制,实现激励与约束的动态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责分立 风险管理 避责行为 基层政府 行政体制改革
原文传递
不确定性、营商环境与民营企业经营活力 被引量:230
2
作者 于文超 梁平汉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36-154,共19页
经营环境不确定性可能提高企业非生产性支出和税费支出,从而挤占民营企业生产性资源,降低民营企业经营活力。本文以2012年全国私营企业调查数据为样本,分析地方政策不确定性和贸易环境不确定性这两种经营环境不确定性对民营企业活力的... 经营环境不确定性可能提高企业非生产性支出和税费支出,从而挤占民营企业生产性资源,降低民营企业经营活力。本文以2012年全国私营企业调查数据为样本,分析地方政策不确定性和贸易环境不确定性这两种经营环境不确定性对民营企业活力的影响机制及应对策略。本文基于地方政府人事稳定性测度地方政策不确定性,利用地区贸易依存度的非预期波动测度贸易环境不确定性,使用开工率刻画企业经营活力。研究发现:地方政策不确定性对民营企业经营活力有着显著的负向影响。平均而言,样本城市的政策不确定性指数每增加一个标准差(0.35),民营企业开工率会降低1.36个百分点;相比之下,贸易环境不确定性对民营企业经营活力无显著影响。进一步地,地方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经营活力的负向影响随着地区营商环境的改善而减弱,而企业主个人化的政治联系则不能缓解地方政策不确定性的冲击。本文研究表明,市场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是民营企业缓解不确定性冲击、保持经营活力的保障,由此揭示出以国内政策“确定性”应对国际环境“不确定性”的积极意义,并为理解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重要性提供了经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确定性 经营活力 营商环境
原文传递
为创新而竞争:一种新的地方政府竞争机制 被引量:219
3
作者 何艳玲 李妮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7-96,共10页
改革以来,中央政府通过经济和政治上的"锦标赛"设计,激发了地方政府在经济利益与政治利益上的激烈竞争。在围绕"增长"的竞争格局下,地方政府作为"政治企业家",不断寻求地区GDP最大化。随着国家与社会关... 改革以来,中央政府通过经济和政治上的"锦标赛"设计,激发了地方政府在经济利益与政治利益上的激烈竞争。在围绕"增长"的竞争格局下,地方政府作为"政治企业家",不断寻求地区GDP最大化。随着国家与社会关系变化以及中央政府政策的调整,地方政府的竞争格局逐渐发生变化,"增长"竞争为地方政府获取经济收益的空间正日益缩小,为获取相对竞争优势,地方政府开始为"社会创新"而竞争。为"社会创新"竞争,源于结构变迁、制度压力与绩效考核指标的变化。围绕创新的竞争或许能够促进地方政府转向基于公共利益的竞争,迈入为善治而竞争的轨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竞争 社会创新 增长
下载PDF
工业机器人使用与制造业就业:来自中国的证据 被引量:219
4
作者 闫雪凌 朱博楷 马超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4-87,共14页
本文使用我国2006-2017年制造业分行业数据,实证研究了工业机器人使用对于制造业就业的影响。结果显示,工业机器人使用对制造业行业存在就业效应,其中对岗位数量有显著的负向冲击,工业机器人保有量每上升1%,就业岗位减少约4.6%;对工资... 本文使用我国2006-2017年制造业分行业数据,实证研究了工业机器人使用对于制造业就业的影响。结果显示,工业机器人使用对制造业行业存在就业效应,其中对岗位数量有显著的负向冲击,工业机器人保有量每上升1%,就业岗位减少约4.6%;对工资水平的影响整体上不明显。在考虑了劳动力市场的动态调节后,工业机器人使用对就业岗位的负面影响仍然存在,并随着"工业4.0"概念的提出有所增强,对工资水平的影响则表现出时间异质性。进一步地,本文尝试使用工具变量解决潜在的内生性问题,结果稳健。最后,文章还探讨了工业机器人就业效应的行业异质性。本文的发现有助于正确认清"机器换人"对我国制造业就业市场的全面影响,并为引导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确保就业稳定提供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就业 工资水平 替代效应 创造效应
下载PDF
注意力竞争——基于参与观察与多案例的组织学分析 被引量:208
5
作者 练宏 《社会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26,242,共26页
中国政府行为的一个特征是注意力的戴帽竞争而非直线竞争,即职能部门本可利用业务指导权开展工作,却选择借助党委政府的权威地位推动工作。本文通过近距离观察司法厅案例,对传统的多委托多任务理论进行带有中国色彩的改造性诠释和竞争... 中国政府行为的一个特征是注意力的戴帽竞争而非直线竞争,即职能部门本可利用业务指导权开展工作,却选择借助党委政府的权威地位推动工作。本文通过近距离观察司法厅案例,对传统的多委托多任务理论进行带有中国色彩的改造性诠释和竞争性对话,提炼适用于分析戴帽竞争的多委托多任务框架。研究发现,在中国政府内部,多委托方的权威地位迥然有别,呈现三元差序格局。弱委托方单向依赖强势委托方,组内比较而非组间比较。多任务的激励强度首先取决于隶属委托方的权威地位,其次才是量化奖惩程度。这一结构总体内生了注意力的戴帽竞争行为。这种差序结构进一步衍生三个后果:(1)权威地位的"马太效应";(2)制度创新竞赛;(3)人格化而非法治化的治理方式。总之,这一研究为理解中国政府运作提供了一个重要视角,并对传统的多委托多任务理论有所推进和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力竞争 多委托多任务 三元差序格局 政府行为
原文传递
注意力分配——基于跨学科视角的理论述评 被引量:192
6
作者 练宏 《社会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15-241,246,共27页
信息爆炸时代,最宝贵的资源是注意力而不是信息。注意力分配一直被作为社会学的附属议题看待,且国内社会学界尚未对此进行系统评述。本文认为,注意力分配并不是一个技术问题(个人技巧或者计划安排),而是一个社会问题,它是组织环境、制... 信息爆炸时代,最宝贵的资源是注意力而不是信息。注意力分配一直被作为社会学的附属议题看待,且国内社会学界尚未对此进行系统评述。本文认为,注意力分配并不是一个技术问题(个人技巧或者计划安排),而是一个社会问题,它是组织环境、制度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产物。基于这一研究立场,本文首先梳理了社会学领域的相关文献,澄清其历史脉络、研究贡献和不足;而后进行跨学科比较和综合,总结注意力分配研究的主要分支领域,关注这些领域之间的关联、延伸和交融;最后,归纳和提炼注意力研究的分析概念、因果机制和解释框架。本文有助于在主要是心理学、经济学和管理学关注的注意力分配问题中引入经济社会学和组织社会学的分析,致力于推进组织决策、权威和激励等主题的研究及其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力分配 时间社会学 跨学科视角 因果机制
原文传递
竞争性与反向嵌入性:政府购买服务与社会组织发展 被引量:191
7
作者 管兵 《公共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3-92,158,共10页
现有基于个案和制度规范进行的关于社会工作和政府购买服务的研究发现,社会嵌入国家,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通过嵌入性活动获得发展空间。本研究发现在政府购买服务的实践中,存在着非常显著的反向嵌入性,即国家嵌入到社会,在承接政府购买... 现有基于个案和制度规范进行的关于社会工作和政府购买服务的研究发现,社会嵌入国家,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通过嵌入性活动获得发展空间。本研究发现在政府购买服务的实践中,存在着非常显著的反向嵌入性,即国家嵌入到社会,在承接政府购买服务项目中的组织大部分具有国家背景,这体现了传统国家与社会关系在政府购买服务中的强化;而另一方面,政府购买服务带来了社会组织发展的竞争性,纯粹民间组织能获得传统条件下未曾有的竞争性的、制度化的发展机会,这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国家与社会关系新的可能性。本文的资料来自上海市从2009年开始的政府购买服务实践,作者搜集了942个公益服务项目和承接项目的 356个组织的具体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争性 反向嵌入性 政府购买服务 国家 社会
原文传递
税收征管、财政压力与企业融资约束 被引量:173
8
作者 于文超 殷华 梁平汉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0-118,共19页
税务部门在税收征管环节的征管弹性带来行政负担,作用于企业感知的实际税负,进而影响企业的现金流和融资约束。本文基于世界银行2012年中国企业调查数据,利用企业层面的税务检查信息刻画税收征管活动强度,考察了税务部门的税收征管活动... 税务部门在税收征管环节的征管弹性带来行政负担,作用于企业感知的实际税负,进而影响企业的现金流和融资约束。本文基于世界银行2012年中国企业调查数据,利用企业层面的税务检查信息刻画税收征管活动强度,考察了税务部门的税收征管活动对于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以及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在其中的作用。研究发现,税收征管活动加剧了企业融资约束。平均而言,接受了税务检查的企业,其经营遇到融资障碍的可能性上升14%,但是法制环境的改善可以显著减弱这一负面效应。地方政府此前一年财政盈余水平越低,辖区内企业当年面临税务检查的概率和次数则越高。工具变量估计和稳健性检验仍然支持这一结论。进一步分析显示,税收征管活动显著恶化了民营企业的融资约束,提高了企业的主观税负和非正规活动支出。这表明,不规范、具有弹性的税收征管活动确实影响企业经营。本文为深入理解税收征管活动对企业经营影响提供了新的微观证据,也为当前阶段深化税收制度改革、健全地方税体系和规范税收征管活动提供了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税收征管 财政压力 融资约束
原文传递
财政补贴与税收减免——交易费用视角下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分析 被引量:163
9
作者 周燕 潘遥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33-149,共17页
近年来,为了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财政补贴与税收减免成为了常见的政策工具。本文从交易费用理论的视角为政策分析提供了一个一般性的分析框架,对财政补贴与税收减免这两项政策进行边际比较分析,研究发现财政补贴会从两大方面增加交... 近年来,为了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财政补贴与税收减免成为了常见的政策工具。本文从交易费用理论的视角为政策分析提供了一个一般性的分析框架,对财政补贴与税收减免这两项政策进行边际比较分析,研究发现财政补贴会从两大方面增加交易费用,而税收减免所增加的交易费用则相对较少,其根本原因是财政补贴会在一定程度上扭曲市场的竞争准则,而税收减免则需要企业的产品先经过市场的检验,两种政策存在本质上的不同。本文还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上市公司及新三板挂牌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对该理论进行验证,提出包括新能源汽车在内的高新技术产业政策选择应由财政补贴转向行业性的税收减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产业政策 财政补贴 税收减免 交易费用
原文传递
国内近五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综述与评估 被引量:144
10
作者 郭小聪 代凯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5-154,共10页
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我国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政策目标。近年来,国内学术界有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的研究不断深入发展,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性研究、我国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现状研究、基本公共服务非均... 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我国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政策目标。近年来,国内学术界有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的研究不断深入发展,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性研究、我国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现状研究、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原因分析和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路径研究四个方面。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和评估后发现,关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的研究还存在以下不足:地区间研究多,群体间研究少;制度性研究多,实证性分析少;政府供给角度研究多,公众需求角度研究少等。因此,未来的研究需要注重政府行为的实证研究,强化公众需求视角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公共服务 均等化 研究综述
原文传递
政策属性与中国社会政策创新的扩散研究 被引量:140
11
作者 朱亚鹏 丁淑娟 《社会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8-113,243,共26页
政策创新与扩散的既有研究主要关注创新扩散的模式、动力与机制,相对忽视了政策本身及其属性对政策扩散的影响以及政策内容如何在扩散过程中演变。本文以中国棚户区改造政策的扩散过程为案例,运用政策扩散理论研究政策属性如何影响政策... 政策创新与扩散的既有研究主要关注创新扩散的模式、动力与机制,相对忽视了政策本身及其属性对政策扩散的影响以及政策内容如何在扩散过程中演变。本文以中国棚户区改造政策的扩散过程为案例,运用政策扩散理论研究政策属性如何影响政策扩散,以及政策创新采纳后如何被实施。研究发现,棚户区改造政策既可以改善困难家庭住房条件、缓解相关社会问题,又能够促进经济增长,这种发展型社会政策的特殊属性影响了该政策的扩散速度和扩散范围。研究还发现,政策内容会随着政策扩散过程发生变化,政策创新的采纳与采纳后的政策执行不同步,且呈现出较大的地方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扩散 政策属性 棚户区改造
原文传递
不可退出的谈判:对中国科层组织“有效治理”现象的一种解释 被引量:126
12
作者 何艳玲 汪广龙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61-72,共12页
市场化、工业化、城镇化带来了各种再分配难题和市场负外部效应使"稳定"成为重要的政治要求,并进一步转换成科层组织的组织任务。这一任务的特殊性使得科层组织陷入不可退出的谈判情境中,科层组织策略选择的动因不仅是政绩竞... 市场化、工业化、城镇化带来了各种再分配难题和市场负外部效应使"稳定"成为重要的政治要求,并进一步转换成科层组织的组织任务。这一任务的特殊性使得科层组织陷入不可退出的谈判情境中,科层组织策略选择的动因不仅是政绩竞争,而是更加具有防御性的"风险规避"。科层组织展现了不同于以往的行为机制,体现为上下级间的权力重组,同级部门间的责任分担,科层组织和管理对象间的利益交换。科层组织有效治理的实质是在多重委托代理关系中的多轮谈判过程。作为"制度"的一部分,中国科层组织虽然有了规范化和法制化的趋向,但其有效治理结构仍然充满着非正式、松散和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层组织 有效治理 不可退出的谈判
原文传递
弱排名激励的社会学分析--以环保部门为例 被引量:120
13
作者 练宏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2-99,205,共18页
通过近距离观察某市环保局连续3年的年终考核过程,分析弱排名激励形成和长期存在的原因。完成任务逻辑、激励逻辑和政治联盟逻辑之间序贯作用的政治过程,是弱排名激励的形成过程。弱排名激励之所以长期存在且具有效力,是因为相比强激励... 通过近距离观察某市环保局连续3年的年终考核过程,分析弱排名激励形成和长期存在的原因。完成任务逻辑、激励逻辑和政治联盟逻辑之间序贯作用的政治过程,是弱排名激励的形成过程。弱排名激励之所以长期存在且具有效力,是因为相比强激励,它形式上满足外在科层要求,而实质上可在内部作出调整,保证灵活的权威支配,兼具适应性和自主性。另外,弱排名激励还有助于促进同级合作而非过度竞争、塑造上下级的松散关联而非紧密关联、避免外在激励过度排挤内在激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激励 弱排名激励 绩效考核 政府行为
原文传递
中国地方人民代表大会预算监督研究 被引量:115
14
作者 林慕华 马骏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3-90,207,共18页
加强地方人民代表大会预算监督不仅有助于深化预算改革,而且有助于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社会主义民主。人大预算监督包括信息、对话与强制三个维度。基于这三个维度的全国范围的问卷调查发现,随着预算改革的推进,人大预算监督... 加强地方人民代表大会预算监督不仅有助于深化预算改革,而且有助于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社会主义民主。人大预算监督包括信息、对话与强制三个维度。基于这三个维度的全国范围的问卷调查发现,随着预算改革的推进,人大预算监督已经开始从原来的程序性监督迈向实质性监督,但是地方人大的预算监督仍然面临许多挑战。在未来的改革中,需要进一步加强人大预算监督,促使政府更好地对人民负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人大 预算监督 预算改革
原文传递
从结构论争到行动分析:海外中国NGO研究述评 被引量:107
15
作者 张紧跟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98-223,共26页
当代中国NGO的发展一直是海外学者高度关注的话题,由于其复杂性与多样性,海外中国研究学者对改革开放后中国NGO的发展及其日益扩展的影响有着不同的理解,也引发了激烈的学术争论。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方法,将海外学者的研究归纳为依托公民... 当代中国NGO的发展一直是海外学者高度关注的话题,由于其复杂性与多样性,海外中国研究学者对改革开放后中国NGO的发展及其日益扩展的影响有着不同的理解,也引发了激烈的学术争论。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方法,将海外学者的研究归纳为依托公民社会与统合主义理论的结构研究与关注NGO行为的行动研究,力图展现改革开放以来海外学者研究中国NGO的整体图式。本文认为,"结构研究"基于"国家—社会"的二元分离,在一国的政治与权力配置层面上思考问题,侧重于国家与社会之间的权力分配状态;"行动研究"则试图在中观和微观层面来洞察与把握国家与社会之间相互交融的机制、策略与路径,倡导关注NGO的行动。这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互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社会 统合主义 中国NGO NGO的行动
下载PDF
政策企业家与社会政策创新 被引量:102
16
作者 朱亚鹏 肖棣文 《社会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6-76,242,共21页
不断推动地方政策创新并将成功经验推广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策制定的显著特征。既有研究较好地解释了地方政府为什么要及为什么可能创新,但关注创新理念产生、被政策参与者接受并最终成为政策实践的过程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以南国市医... 不断推动地方政策创新并将成功经验推广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策制定的显著特征。既有研究较好地解释了地方政府为什么要及为什么可能创新,但关注创新理念产生、被政策参与者接受并最终成为政策实践的过程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以南国市医保政策创新为例,运用政策企业家理论分析了中国地方政府的政策创新过程,尤其关注创新过程中的关键主体及其互动。研究发现,为提升组织地位,争取更多的行政资源,行政官僚在创新过程中扮演了政策企业家角色。凭借知识和技术专长,他们不仅构建政策议题、提出创新理念、设计政策方案,还通过营销、结盟、制造政绩等策略来获得其他政策参与者尤其是地方领导人的认可和支持,从而推动政策创新的形成和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创新 社会政策 政策企业家 行政官僚
原文传递
“试点”何以失败?--A市生活垃圾“计量收费”政策试行过程研究 被引量:102
17
作者 陈那波 蔡荣 《社会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4-198,共25页
作为一种以局部试验带动整体改革的渐进式治理机制——"试点",被广泛运用于我国各级、各类地区的各部门中。已有研究关注的焦点多在该机制的得失,但对"点"——试点的具体承载——着墨不多。本文呼吁把"点"... 作为一种以局部试验带动整体改革的渐进式治理机制——"试点",被广泛运用于我国各级、各类地区的各部门中。已有研究关注的焦点多在该机制的得失,但对"点"——试点的具体承载——着墨不多。本文呼吁把"点"带回试点研究,以分析试点的微观机制——即试点如何内嵌于科层体系之中。本文选取A市生活垃圾"计量收费"试点项目为个案,试图还原一个试点的过程始末,剖析其中各行动主体的利益诉求和行动策略、呈现试点运作的细节和全貌,并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试点制对国家治理能力的作用。研究发现,试点过程中行政资源和目标的"漏斗"属性、试点的程式化和多点运作等特征消解了试点的目的和作用,试点同样被科层化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治理 试点制 程式化行政 多点运作
原文传递
城市社区治理:角色迷失及其根源--以H市为例 被引量:94
18
作者 陈天祥 杨婷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29-137,共9页
目前,国内对城市社区治理中政府和居委会的角色的研究存在着较大的不足。根据法律和政策、政府职能理论、转型时期中国社会和自治组织的特点,政府和居委会在城市社区治理中应分别扮演规制者、供给者、指导者和供给者、代言人、助手三重... 目前,国内对城市社区治理中政府和居委会的角色的研究存在着较大的不足。根据法律和政策、政府职能理论、转型时期中国社会和自治组织的特点,政府和居委会在城市社区治理中应分别扮演规制者、供给者、指导者和供给者、代言人、助手三重角色,但实际上,两者均存在角色迷失的现象,其根源在于社会自治能力不足、社会管理体制转型滞后、政府职能转变困难以及居委会的资源约束和理性驱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社区治理 政府 居委会 角色
原文传递
政府购买服务的制度选择及治理效果:项目制、单位制、混合制 被引量:92
19
作者 管兵 夏瑛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58-72,共15页
治理研究的核心是要确定和解释不同治理模式的制度特征及效果差异性。本文聚焦特大型城市中政府购买社区公共服务领域的制度安排,以上海、广州、香港为例,界定了这一社会治理领域的3种模式:项目制、单位制、混合制。以项目制为特点的上... 治理研究的核心是要确定和解释不同治理模式的制度特征及效果差异性。本文聚焦特大型城市中政府购买社区公共服务领域的制度安排,以上海、广州、香港为例,界定了这一社会治理领域的3种模式:项目制、单位制、混合制。以项目制为特点的上海社区公益购买服务计划以具体的项目作为购买服务的标的,由社会组织竞标承接特定的服务项目,该模式可以促进社会组织的发展,提供专业的有针对性的服务。以单位制为特点的广州社区公共服务是以在各个街道设立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为基本做法,这一模式努力提供基础性的公共服务,对社会组织设有较高门槛,为获得支持的社会组织提供持续性支持,唯社会组织发展缺乏专业分化。以混合制为特征的香港模式针对不同人群设立了提供基础性服务的中心,也针对特定需要设立了项目,提供了较全面的专业服务,较好地促进了社会组织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制 社会治理 社会组织 单位制 购买服务
原文传递
从“不怕”到“我怕”:“一般人群”在邻避冲突中如何形成抗争动机 被引量:92
20
作者 何艳玲 陈晓运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5-63,159,共9页
从"不怕"到"我怕",业主通过重构对邻避设施的认知而呈现出其主体性。邻避设施兴建方提出的"技术安全"、"依法行政"和"民心工程"的"不怕"叙事难以有效规训业主认知,业主由... 从"不怕"到"我怕",业主通过重构对邻避设施的认知而呈现出其主体性。邻避设施兴建方提出的"技术安全"、"依法行政"和"民心工程"的"不怕"叙事难以有效规训业主认知,业主由于"我怕"的认知建构而形成不同程度的抗争动机,并形成"无知者"、"隐忍者"、"从众者"和"抗争者"等四类群体,而后两者的出现使邻避冲突中业主行动升级和偏见动员成为可能。邻避冲突在中国城市中越来越频繁,在解决过程中政府应充分考虑业主主体性,开放公民参与,在认知层面建设"不怕"话语体系的配套系统—信任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般人群 邻避冲突 抗争动机 认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