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国前期湖南“弱政府”与“弱社会”型慈善特色及价值思考
1
作者 张少利 《社会福利》 2017年第2期25-29,共5页
民国前期(1912—1937年)湖南慈善事业蓬勃发展,气象万千,既有民办慈善的辉煌,也有官办慈善的典型,并伴着教会慈善的春天,呈现"弱政府"与"弱社会"型慈善,地域特色非常鲜明。该时期湖南慈善的特殊发展轨迹留下了丰富... 民国前期(1912—1937年)湖南慈善事业蓬勃发展,气象万千,既有民办慈善的辉煌,也有官办慈善的典型,并伴着教会慈善的春天,呈现"弱政府"与"弱社会"型慈善,地域特色非常鲜明。该时期湖南慈善的特殊发展轨迹留下了丰富的宝贵经验和具有时代意义的启迪,近代慈善思想的推力、慈善制度的规范作用、发挥官民两方积极性的重要意义等为我国现代慈善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借鉴,有利于机制创新,能助推慈善进一步向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前期 湖南慈善 弱政府 弱社会
原文传递
哈耶克人类文化演进观生成分析
2
作者 陈立军 蔡海鹏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4期125-131,共7页
哈耶克经历了20世纪人类社会所有重大事件,是古典自由主义坚守者。他在反对唯理性构建主义过程中形成了演进理性主义文化观,认同人类文化有着悠久的演进历史。文化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是抑制本能,帮助人类过上理性的社会生活。理性的有... 哈耶克经历了20世纪人类社会所有重大事件,是古典自由主义坚守者。他在反对唯理性构建主义过程中形成了演进理性主义文化观,认同人类文化有着悠久的演进历史。文化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是抑制本能,帮助人类过上理性的社会生活。理性的有限性和知识的分立性是哈耶克的文化认知观,由此决定了人类文化并非主观设计的结果,而是社会实践的产物。人类通过学习和模仿来传播文化,通过社会竞争来进行文化选择,推动文化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耶克 文化 演进 生成
下载PDF
论负熵对人类的意义 被引量:3
3
作者 陈立军 陈立民 《阴山学刊》 2014年第1期95-102,共8页
负熵是物理学领域提出的一个概念,耗散系统需要通过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以获取负熵来抵消系统熵增态势。负熵是生命维持和进化的必要条件,负熵对人类个体和人类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就人类个体而言,人类高度发达的大脑是自... 负熵是物理学领域提出的一个概念,耗散系统需要通过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以获取负熵来抵消系统熵增态势。负熵是生命维持和进化的必要条件,负熵对人类个体和人类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就人类个体而言,人类高度发达的大脑是自然负熵的产物同时又是社会负熵之源,人类语言是大脑思维的信息外化,对于人类社会成员之间的沟通意义重大,人的生理、心理、精神需求在本质上是对负熵的需求。就人类社会而言,负熵对人类社会形态的演变具有决定性意义,社会系统遵循负熵最大化原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是负熵积累在社会系统中的表现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熵 人类 意义 社会
下载PDF
熵视阈中的人类社会秩序演进探索 被引量:1
4
作者 陈立军 陈立民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10-14,88,共6页
热力学第二定律和进化论是19世纪50年代的两大自然科学成果,但却描绘了两幅完全相反的图景:热力学第二定律表明世界必然从有序走向无序,但进化论揭示的规律是生物不断从低级向高级进化,是一个越来越有序的过程。1969年普利高津提出的耗... 热力学第二定律和进化论是19世纪50年代的两大自然科学成果,但却描绘了两幅完全相反的图景:热力学第二定律表明世界必然从有序走向无序,但进化论揭示的规律是生物不断从低级向高级进化,是一个越来越有序的过程。1969年普利高津提出的耗散结构理论将二者统一起来,同时也为热力学第二定律运用于人类社会领域提供了理论依据。人类社会系统符合耗散结构条件,人类社会既存在着熵增的必然态势,也存在着负熵流,人类的进化秩序及人类社会形态的变化秩序取决于宇宙法则、生命法则及理性法则之间的动态平衡。虽然人类凭智慧度过了一次次退化危机,一直保持着进化和发展态势,但也消耗了大量资源和能源,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破坏,这是人类社会在新世纪面临的最大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 秩序 演进
下载PDF
基于价值变迁谈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
5
作者 陈立军 陈立民 《嘉应学院学报》 2016年第9期47-53,共7页
刑事诉讼是国家运用公权力打击犯罪和控制社会的手段,必然打上时代价值的烙印。各国在不同历史阶段由于价值取向的不同往往形成不同的刑事诉讼结构,蕴含着不同的价值追求。我国长期奉行的以侦查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 刑事诉讼是国家运用公权力打击犯罪和控制社会的手段,必然打上时代价值的烙印。各国在不同历史阶段由于价值取向的不同往往形成不同的刑事诉讼结构,蕴含着不同的价值追求。我国长期奉行的以侦查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市场经济带来的价值多元要求我国进行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建立由侦查、公诉、审判、辩护、执行构成的刑事诉讼结构新模式,突出审判中心地位,加强利益平衡,保护司法人权,规范证据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判为中心 刑事诉讼 价值
下载PDF
人类命运变迁与文化进化
6
作者 陈立军 蔡海鹏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6期5-11,共7页
地球上没有哪个物种的命运像人类这样在几千年间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在进入文明社会之前,人类基因进化已经基本完成,人类文明的加速发展主要来自人类文化的进化。人类文化经历了原始文化、神灵文化、人伦文化、科技文化四个阶段,人类... 地球上没有哪个物种的命运像人类这样在几千年间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在进入文明社会之前,人类基因进化已经基本完成,人类文明的加速发展主要来自人类文化的进化。人类文化经历了原始文化、神灵文化、人伦文化、科技文化四个阶段,人类命运在此过程中不断变迁。科技发达以后,人类在增强自我掌控能力的同时也在迷失自我,求生本能仍然是人类自我约束的根本力量,未来社会将形成新的人本主义文化来制约科技的过度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 命运 文化
下载PDF
论负熵
7
作者 陈立军 《晋中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7-10,29,共5页
19世纪出现了两种对立发展观并存的现象,一种是从热力学第二定律推演出的宇宙退化观,另一种是达尔文的生命进化观.理论的突破得益于负熵概念的提出及普利高津在负熵概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耗散结构理论,该理论合理解释了热力学定律与生命... 19世纪出现了两种对立发展观并存的现象,一种是从热力学第二定律推演出的宇宙退化观,另一种是达尔文的生命进化观.理论的突破得益于负熵概念的提出及普利高津在负熵概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耗散结构理论,该理论合理解释了热力学定律与生命现象的统一性.生命体需要不断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以维持生命活动,生命以负熵为生.虽然香农和维纳在不同的领域通过数理逻辑的方式独立得出了信息就是负熵的结论,但对于信息的本质及信息与负熵的关系仍存争议.人类社会属于双重耗散系统,人类一方面需要消耗负熵以维持个体生存及社会活动,另一方面人类高度发达的大脑又是社会负熵之源,社会与环境之间的负熵过程包括输入、利用、输出和反馈四个环节,人类社会在创造文明的同时对环境的影响和破坏也越来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熵 生命 信息 社会
下载PDF
哈耶克社会规则生成理论研究
8
作者 陈立军 陈立民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32-36,共5页
康德在思考人类认知能力时曾提出知识何以可能的疑问,社会规则作为人类文明和文化进化的产物,同样存在着社会规则何以可能的问题。哈耶克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古典自由主义大师,其学术进路受休谟、亚当.斯密、斯宾塞等苏格兰启蒙思想家的... 康德在思考人类认知能力时曾提出知识何以可能的疑问,社会规则作为人类文明和文化进化的产物,同样存在着社会规则何以可能的问题。哈耶克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古典自由主义大师,其学术进路受休谟、亚当.斯密、斯宾塞等苏格兰启蒙思想家的熏陶,以理性不及知识观为逻辑起点,在社会结构的发展领域提出了与其自生自发社会秩序理论相适应的无意识的、类似于生物进化的社会规则演化范式。从社会规则发生学意义上讲,哈耶克的演进论理性主义开辟了观察社会规则生成机理的一个迥异于笛卡尔建构唯理主义的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耶克 社会规则 秩序观
下载PDF
社会规则发生学探索——以哈耶克演进论理性主义为视角 被引量:1
9
作者 陈立军 陈立民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8-121,共4页
秩序是事物存在的基本状态,也是人类认知的前提条件。社会秩序根植于自然秩序,社会规则是促进社会秩序形成的主要途径和方式。哈耶克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古典自由主义大师,其学术进路受休谟、亚当.斯密、斯宾塞等苏格兰思想家的熏陶,以... 秩序是事物存在的基本状态,也是人类认知的前提条件。社会秩序根植于自然秩序,社会规则是促进社会秩序形成的主要途径和方式。哈耶克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古典自由主义大师,其学术进路受休谟、亚当.斯密、斯宾塞等苏格兰思想家的熏陶,以理性不及知识观为逻辑起点,提出了与其自生自发社会秩序理论相适应的类似于生物进化的社会规则演化范式。社会规则生成的基本动力是利益博弈,社会规则的主要功能是实现个体及整体利益的最优化。社会规则是社会运行过程中调整社会关系稳定状态的概率函数,试错是社会规则演进的主要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耶克 社会规则 生成 演进
下载PDF
熵视阈中的价值演进探索
10
作者 陈立军 张艳芳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1-6,共6页
传统的人本主义价值概念割裂了人类对大自然的依存关系,价值不仅仅存在于主客体之间,同时也存在于主体与主体、客体与客体之间。人类的进化过程既是有序化的增长过程,同时又是价值的演进过程,复杂的社会价值可以还原成物理价值,价值演... 传统的人本主义价值概念割裂了人类对大自然的依存关系,价值不仅仅存在于主客体之间,同时也存在于主体与主体、客体与客体之间。人类的进化过程既是有序化的增长过程,同时又是价值的演进过程,复杂的社会价值可以还原成物理价值,价值演进分成物理价值、生命价值、人类价值三个阶段。价值关系的本质是事物与环境关系中表现出的自存趋向性,热力学第二定律是价值坐标之轴。生命价值在于通过趋利避害获取负熵以维持自组织能力。人类价值取决于人类各种需要及人类理性。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人类价值从整体取向走向个体取向,人类个体价值的最高阶段是自我实现,这是人类个体区别于环境的高端表现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 演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