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缺血性脑卒中偏瘫病人健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刘郑 穆景颂 +1 位作者 刘海华 卢节平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11期1518-1520,1524,共4页
目的:研究缺血性脑卒中偏瘫病人健侧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缺血性脑卒中偏瘫病人147例,入院后完善血常规、凝血象、D-二聚体及双侧下肢静脉彩超检查。根据健侧下肢有无血栓,分为健侧伴DVT组(18例)和... 目的:研究缺血性脑卒中偏瘫病人健侧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缺血性脑卒中偏瘫病人147例,入院后完善血常规、凝血象、D-二聚体及双侧下肢静脉彩超检查。根据健侧下肢有无血栓,分为健侧伴DVT组(18例)和健侧不伴DVT组(129例),比较2组病人各指标有无差异。结果:2组病人年龄、凝血功能指标、血小板计数、肺部感染发生率、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和心房颤动(房颤)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侧伴DVT组D-二聚体、意识障碍发生率、呼吸机使用率高于健侧不伴DVT组(P<0.05~P<0.01)。结论:意识障碍和使用呼吸机是缺血性脑卒中偏瘫病人健侧DVT的危险因素,肺部感染可能是潜在危险因素。对存在这些危险因素的病人,健侧下肢血栓的筛查应受到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深静脉血栓形成 下肢
下载PDF
阈值压力负荷呼吸训练对创伤性颈部脊髓损伤气管切开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刘孟 李雪明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328-332,共5页
目的:观察创伤性颈部脊髓损伤气管切开患者进行阈值压力负荷呼吸训练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0例创伤性颈部脊髓损伤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呼吸功能训练;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时给... 目的:观察创伤性颈部脊髓损伤气管切开患者进行阈值压力负荷呼吸训练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0例创伤性颈部脊髓损伤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呼吸功能训练;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时给予阈值压力负荷呼吸功能训练;分别于训练前及训练4周后评估患者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及最大通气量(maximal ventilator volume,MVV)的变化及治疗后拔除气切套管的时间及拔管率。结果:与训练前比较,两组受试者训练4周后的FVC、FVC%pred、FEVl、FEV1%pred、MVV及MVV%pred均有明显提高(P<0.01);训练4周后,实验组FVC、FVC%pred、FEV1、FEV1%pred、MVV及MVV%pred均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患者拔管时间明显缩短,拔管率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伤性颈部脊髓损伤气管患者接受阈值压力负荷呼吸功能训练能改善患者肺功能,同时能缩短拔除气切套管时间、提高拔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阈值压力负荷呼吸功能训练 颈部脊髓损伤 气管切开术 肺功能
下载PDF
膈肌电刺激联合阈值压力负荷呼吸训练对亚急性期颈段脊髓损伤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3
作者 黄乐乐 刘孟 《中华全科医学》 2024年第7期1112-1115,共4页
目的观察亚急性期创伤性颈段脊髓损伤患者进行膈肌低频脉冲电刺激联合阈值压力负荷呼吸训练对患者肺功能和肺部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7月—2022年6月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住院的亚急性期创伤性颈段脊... 目的观察亚急性期创伤性颈段脊髓损伤患者进行膈肌低频脉冲电刺激联合阈值压力负荷呼吸训练对患者肺功能和肺部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7月—2022年6月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住院的亚急性期创伤性颈段脊髓损伤患者40例分为对照组(20例)和实验组(2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阈值压力负荷呼吸功能训练,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膈肌低频脉冲电刺激。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3周后评估患者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FVC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VC%pred)、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及FEV_(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_(1)%pred)]的变化;治疗后随访3个月,统计肺部感染的发生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3周后的FVC、FVC%pred、FEV_(1)及FEV_(1)%pred均有明显提高(P<0.01);治疗3周后,实验组患者FVC、FVC%pred、FEV_(1)及FEV_(1)%pred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3个月后,实验组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率为50.0%(10/20),对照组为80.0%(16/20),实验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3.956,P=0.047)。结论膈肌低频脉冲电刺激联合阈值压力负荷呼吸训练能有效改善亚急性期创伤性颈段脊髓损伤患者的肺功能,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脉冲电刺激 阈值压力负荷呼吸训练 颈段脊髓损伤 肺功能
原文传递
体外冲击波联合肌电生物反馈对痉挛型脑瘫患儿下肢运动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李雪明 刘孟 +2 位作者 王奎 汤艳 周云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917-921,共5页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ESWT)联合肌电生物反馈对痉挛型脑瘫患儿下肢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7岁痉挛型脑瘫患儿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5例。两组患儿均接受肌电生物反馈和常规康复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ESWT)联合肌电生物反馈对痉挛型脑瘫患儿下肢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7岁痉挛型脑瘫患儿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5例。两组患儿均接受肌电生物反馈和常规康复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低能量ESWT治疗。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治疗后),采用肌电设备采集两组患儿胫骨前肌的积分肌电值(iEMG)和均方根值(RMS),利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改良Tardieu量表评定法(MTS)、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GMFM-88)D区与E区分别评定两组患儿的下肢痉挛程度及运动能力。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胫骨前肌表面肌电iEMG和RMS,MAS、MTS、GMFM-88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胫骨前肌表面肌电iEMG和RMS,MAS、MTS中R1、MTS中R2与R1的差值、GMFM-88 D区和E区结果均较组内治疗前改善(P<0.05)。实验组治疗后胫骨前肌表面肌电iEMG[(67.04±12.84)μV·s]和RMS[(69.32±12.84)μV],MAS[(1.98±0.60)分]、MTS中R1[(19.28±5.62)°]、MTS中R2与R1的差值[(7.16±5.11)°]、GMFM-88 D区[(30.65±5.05)分]和E区[(56.81±7.36)分]结果均较对照组改善优异(P<0.05)。结论ESWT联合肌电生物反馈能较好地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的下肢痉挛程度及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冲击波治疗 肌电生物反馈 痉挛型脑瘫 下肢运动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