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1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双版纳旅游气候资源 被引量:45
1
作者 刘文杰 李红梅 《自然资源》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62-66,共5页
本文介绍了西双版纳的气候和舒适度指标 ,认为西双版纳四季均可开展旅游活动 ,但其优势在冬春季 ,而 1 1月份是人体感觉最舒适的。同时阐述了旅游业给生态环境带来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 气候资源 舒适度指标 西双版纳 旅游
原文传递
热带雨林及在其下种植砂仁的土壤中氮素矿化和硝化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孟盈 甘建民 +1 位作者 郑征 沙丽清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1-24,共4页
采用封顶埋管法(Close-TopIncubation),在旱季和雨季对西双版纳热带沟谷雨林土壤、及雨林下种植砂仁地土壤氮素矿化和硝化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雨季,两样地的土壤氮净矿化和硝化速率关系为:砂仁地(分别为6.13和6.79mgN·kg-1... 采用封顶埋管法(Close-TopIncubation),在旱季和雨季对西双版纳热带沟谷雨林土壤、及雨林下种植砂仁地土壤氮素矿化和硝化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雨季,两样地的土壤氮净矿化和硝化速率关系为:砂仁地(分别为6.13和6.79mgN·kg-1·30d-1)>雨林地(分别为1.33和2.19mgN·kg-1·30d-1);砂仁地和雨林地的氨化速率为负值(分别为-0.66和-1.03mgN·kg-1·30d-1)。而在旱季差异都不显著,旱季砂仁地土壤氮净矿化和硝化速率(分别为4.40和2.97mgN·kg-1·30d-1)显著低于雨季(分别为6.13和6.79mgN·kg-1·30d-1);雨林地则相反,旱季氮净矿化速率(3.50mgN·kg-1·30d-1)显著高于雨季(1.33mgN·kg-1·30d-1),硝化速率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素 矿化 硝化 热带雨林 氨化速率 砂仁地 雨林地 森林生态系统 季节
下载PDF
西双版纳勐仑地区40余年气候变化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红梅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20-24,共5页
利用设置在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内的勐仑气象站 40余年 ( 1 959~ 2 0 0 0年 )的资料 ,统计分析勐仑地区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40余年来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 ,上升率 0 2 0 2℃ / 1 0年 ,升温主要是从 2 0世纪 80年代中期开始 ,其... 利用设置在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内的勐仑气象站 40余年 ( 1 959~ 2 0 0 0年 )的资料 ,统计分析勐仑地区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40余年来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 ,上升率 0 2 0 2℃ / 1 0年 ,升温主要是从 2 0世纪 80年代中期开始 ,其中干热季 ( 3~ 4月 )升温最为显著。不同年代 ,平均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上升率有所不同。年降水量从 50年代到 80年代以 53 0mm/ 1 0年速度下降 ,80年代末期降水量达到历史最低值 ,90年代降水量显著回升。相对湿度为明显下降趋势 ,干热季下降显著。日照时数变化稍复杂 ,有近似二次曲线的变化。勐仑地区气候变化的原因 ,主要是在大气候变化背景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热带森林 气温 降水 西双版纳
下载PDF
西双版纳橡胶—咖啡人工群落降雨径流初步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刘文杰 张克映 +3 位作者 马友鑫 刘玉洪 张一平 李红梅 《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7-19,8,共4页
关键词 下渗率 地表径流 地下径流 径流 人工林
下载PDF
西双版纳人工雨林土壤温度变化规律 被引量:18
5
作者 刘文杰 李红梅 《云南热作科技》 1997年第1期16-20,共5页
以旷地、单层橡胶林及自然雨林作为对照,分析了人工雨林土壤温度及土壤热通量的日、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土壤温波振幅减小幅度表现为旷地>单层橡胶林>人工雨林>自然雨林,位相滞后则是旷地<单层橡胶林<人工雨林<自然雨... 以旷地、单层橡胶林及自然雨林作为对照,分析了人工雨林土壤温度及土壤热通量的日、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土壤温波振幅减小幅度表现为旷地>单层橡胶林>人工雨林>自然雨林,位相滞后则是旷地<单层橡胶林<人工雨林<自然雨林。(2)地面最高温度表现为旷地>单层橡胶林>人工雨林>自然雨林,地面最低温度相反,以自然雨林最高,旷地最低。(3)土壤热通量的绝对值以旷地>单层橡胶林>人工雨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雨林 土壤温度 热通量 西双版纳
下载PDF
西双版纳不同热带森林土壤氮矿化和硝化作用研究 被引量:63
6
作者 沙丽清 孟盈 +3 位作者 冯志立 郑征 曹敏 刘宏茂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52-156,共5页
1998年7月,用埋袋法对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崖豆藤(Mellettialeptobotrya)次生林、季节雨林内林窗和轮歇地土壤的氮矿化和硝化作用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季节雨林和崖豆藤次生林的格局基本相同,氮净矿化速率分别为6.55mgN... 1998年7月,用埋袋法对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崖豆藤(Mellettialeptobotrya)次生林、季节雨林内林窗和轮歇地土壤的氮矿化和硝化作用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季节雨林和崖豆藤次生林的格局基本相同,氮净矿化速率分别为6.55mgN·kg-1·30d-1和6.37mgN·kg-1·30d-1,硝化速率分别为16.28mgN·kg-1·30d-1和16.38mgN·kg-1·30d-1。而林窗下和轮歇地土壤的氮净矿化速率和硝化速率均为负值,氮净矿化速率分别为-7.85mgN·ks-1·30d-1和-10.69mgN·kg-1·30d-1,硝化速率分别为-2.78N·kg-1·30d-1和-3.69mgN·kg-1·30d-1。从实验结果看,在30d的培养过程中,NH4-N消耗较多,导致硝化速率大于氮净矿化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雨林 次生林 林窗 氮矿化 硝化 森林土壤
下载PDF
西双版纳望天树林林窗小气候特征研究 被引量:36
7
作者 刘文杰 李庆军 +2 位作者 张光明 施济普 白坤甲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56-361,共6页
对西双版纳望天树林林窗小气候要素的季节变化、水平差异进行了观测研究 ,并对比分析了两个大小不同林窗内温度垂直分布状况、相对湿度差别。结果表明 :大林窗内温度、湿度、光照的日变化均比林内大 ;大林窗中央光照强度为林内的 10倍以... 对西双版纳望天树林林窗小气候要素的季节变化、水平差异进行了观测研究 ,并对比分析了两个大小不同林窗内温度垂直分布状况、相对湿度差别。结果表明 :大林窗内温度、湿度、光照的日变化均比林内大 ;大林窗中央光照强度为林内的 10倍以上 ,太阳总辐射量、净辐射量为林内的 5倍以上 ;大林窗中央的蒸发耗热量大于林内 ,且均占各自净辐射的较大比例 (70 %~ 80 % ) ;干季大林窗内温度、湿度日变化比雨季剧烈 ;大林窗内具有两个加热层 (幼苗冠层、地表 ) ,小林窗仅有一个加热层 (幼树冠层 ) ,且前者的加热强度大于后者 ,相对湿度日变化则是大林窗内较剧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望天树林 林窗 小气候特征 西双版纳
下载PDF
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生态系统氮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 被引量:37
8
作者 沙丽清 郑征 +4 位作者 冯志立 刘玉洪 刘文杰 孟盈 李明锐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89-694,共6页
用小流域集水区和物质平衡方法 ,于 1999年对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生态系统的氮素循环进行了初步研究。西双版纳季节雨林生态系统的氮库总储量为 6 4 81.2kg·hm-2 ,其中活体生物量、凋落物层和土壤 (0~ 30cm)中的氮储量分别为 970... 用小流域集水区和物质平衡方法 ,于 1999年对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生态系统的氮素循环进行了初步研究。西双版纳季节雨林生态系统的氮库总储量为 6 4 81.2kg·hm-2 ,其中活体生物量、凋落物层和土壤 (0~ 30cm)中的氮储量分别为 970 .9、37.7、5 4 81.2kg·hm-2 。土壤中的氮占生态系统氮总储量的 84 .4 % ,活体生物量占 15 .0 % ,凋落物层仅占 0 .6 %。结果表明季节雨林的氮主要分布在土壤中 ,而在生物量中只占很少部分。大气降水、林内穿透水、树干流及地表径流的氮含量分别为 0 .5 6 5、0 .82 8、0 .983和 1.0 4 2mg·dm-3 ,氮通量则分别为 8.89、10 .97、3.5 7、5 .95kg·hm-2 ·a-1。大气降水输入氮 8.89kg·hm-2 ·a-1,径流输出氮 5 .95kg·hm-2 ·a-1,收支平衡 (输入—输出 )为2 .94kg·hm-2 ·a-1。氮的生物循环 :吸收为 14 9.86kg·hm-2 ·a-1,存留为 6 9.30kg·hm-2 ·a-1,归还为 80 .5 6kg·hm-2 ·a-1,循环系数为 0 .5 4。结果表明未受干扰的季节雨林生态系统处于氮积累的状态 ,有利于该生态系统的稳定与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双版纳 热带季节雨林生态系统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热带森林 养分循环
下载PDF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干季林冠层雾露形成的小气候特征研究 被引量:35
9
作者 刘文杰 张克映 +2 位作者 王昌命 李红梅 段文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86-491,共6页
对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干季林冠层雾露形成的小气候特征进行了观测研究。结果表明 ,雾露首先形成于最上林冠层 ,林下露水的形成迟于林上 3~ 4 h,林下雾是由上层雾变浓、下沉而来。夜间 ,雾形成前 ,气温高于叶表温 ;雾形成后 ,气温则低于... 对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干季林冠层雾露形成的小气候特征进行了观测研究。结果表明 ,雾露首先形成于最上林冠层 ,林下露水的形成迟于林上 3~ 4 h,林下雾是由上层雾变浓、下沉而来。夜间 ,雾形成前 ,气温高于叶表温 ;雾形成后 ,气温则低于叶表温 ,且气温及叶表温均有回升。雾露的形成不仅凝结了水汽进入森林 ,同时也对森林起到了一定的保温作用 ,这对热带雨林的生存和发展具有致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冠层 雾露水 小气候特征 热带雨林 西双版纳
下载PDF
西双版纳望天树林干热季不同林窗间的小气候差异 被引量:28
10
作者 刘文杰 李庆军 +3 位作者 张光明 施济普 白坤甲 王昌命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932-937,共6页
对西双版纳望天树林干热季不同林窗间的小气候差异进行了观测 ,对比分析了 3个不同大小林窗 ( 2 0 0 m2、1 4 0 m2、60 m2 )内的温度、相对湿度和光强分布状况及温度垂直分布形式。结果表明 ,各林窗内温度、湿度日变化均比林内大 ,其中... 对西双版纳望天树林干热季不同林窗间的小气候差异进行了观测 ,对比分析了 3个不同大小林窗 ( 2 0 0 m2、1 4 0 m2、60 m2 )内的温度、相对湿度和光强分布状况及温度垂直分布形式。结果表明 ,各林窗内温度、湿度日变化均比林内大 ,其中以大林窗最为明显 ,且最小林窗内的温湿度变化最为缓慢 ;林窗内的光照强度为林内的 1 0倍以上 ;大林窗中央地表温度及冠层 0 .5m处气温、相对湿度日较差比最小林窗分别高 1 5.8℃、3.9℃、1 4 % ,但夜间各林窗内的温湿度差别不明显 ;昼间 ,大林窗 (形成最晚 )内具有两个加热层 (幼苗冠层、地表 ) ,小林窗 (形成较早 )仅有一个加热层 (幼树冠层 ) ,且前者的加热强度大于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望天树林 林窗间 小气候差异 西双版纳 干热季
下载PDF
西双版纳热带森林雨季土壤动物群落组成与分布特征 被引量:22
11
作者 杨效东 佘宇平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65-70,共6页
1997年雨季,对西双版纳不同类型热带森林干生土壤动物群落的组成与分布特征的研究表明:蜱螨目是4类森林土壤动物群落中的主要优势类群,弹尾目、膜翅目和等翅目为次优势类群。土壤动物群落类群组成及数量分布变化以2类正处于向... 1997年雨季,对西双版纳不同类型热带森林干生土壤动物群落的组成与分布特征的研究表明:蜱螨目是4类森林土壤动物群落中的主要优势类群,弹尾目、膜翅目和等翅目为次优势类群。土壤动物群落类群组成及数量分布变化以2类正处于向顶极群落演替的次生林为最大,而在顶极群落季节雨林中,变化则明显减小,说明土壤动物的多寡与森林小循环速度密切相关。土壤动物在土壤层中的垂直分布为表层多于底层,但有逆向分布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森林 雨季 土壤动物群落
下载PDF
植物之间生化他感作用的研究及其应用 被引量:11
12
作者 方绮军 傅昀 程世清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2期206-210,共5页
简要评述了植物之间生化他感概念、存在的普遍性、作用机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生化他感作用 植物 应用
下载PDF
西双版纳热带次生林林窗干热季气温分布特征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21
13
作者 张一平 刘玉洪 +1 位作者 马友鑫 王进欣 《植物资源与环境》 CSCD 1999年第2期7-12,共6页
利用西双版纳干热季(4月)次生林林窗的温度观测资料,探讨了林窗4方位的气温时空变化特征。由于林窗不同区域所受太阳辐射的影响不同,加之林缘热力效应的综合作用,林窗中存在明显的气温差异,特别是最高气温差异显著;气温最高值... 利用西双版纳干热季(4月)次生林林窗的温度观测资料,探讨了林窗4方位的气温时空变化特征。由于林窗不同区域所受太阳辐射的影响不同,加之林缘热力效应的综合作用,林窗中存在明显的气温差异,特别是最高气温差异显著;气温最高值和气温日较差最大值不在林窗中央而出现在林窗东侧林缘树冠垂线处。这势必造成林窗不同区域热量传输的不同,形成林窗小气候的差异。其结果可作为森林林窗小气候及有关生态学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 次生林 林窗 气温 森林群落
下载PDF
西双版纳片断化望天树林小气候边缘效应比较研究 被引量:21
14
作者 刘文杰 唐建维 白坤甲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616-622,共7页
对西双版纳片断望天树 (Shorea chinensis)林林缘小气候的季节、水平变化进行了观测研究 ,对比分析了 4个不同大小雨林斑块 (30 hm2 、2 5 hm2 、2 0 hm2 、3 hm2 )的小气候边缘效应。结果表明 :各雨林斑块林缘均存在明显的小气候边缘效... 对西双版纳片断望天树 (Shorea chinensis)林林缘小气候的季节、水平变化进行了观测研究 ,对比分析了 4个不同大小雨林斑块 (30 hm2 、2 5 hm2 、2 0 hm2 、3 hm2 )的小气候边缘效应。结果表明 :各雨林斑块林缘均存在明显的小气候边缘效应 ,其中在干季晴天最为明显 ,且在两个较小斑块林缘出现最高气温及气温日较差高于林外的现象 ;干季 ,部分林缘小气候要素 (最高气温、总辐射、净辐射、最小相对湿度 )林缘与林内的差值均是高于或大于雨季的相应值 ,而地表最高温林缘与林内的差值则是雨季强于干季 ;各斑块相比 ,小气候边缘效应波及林内的深度在最大斑块达到最浅 (2 5 m ) ,而在最小斑块达到最深 (35 m) ,呈现出小气候边缘效应及其影响深度随片断雨林斑块面积减小而增强及向林内进一步延伸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边缘效效应 片断望天树林 西双版纳 热带雨林斑块
下载PDF
西双版纳干季晴天次生林林窗气温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20
15
作者 张一平 刘玉洪 +1 位作者 马友鑫 王进欣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11-215,共5页
利用西双版纳干季 ( 1 2月、4月 )次生林林窗的温度观测资料 ,探讨了睛天林窗 4方位的气温的空气变化特征。由于林窗的不同位置所受太阳辐射的影响不同 ,加之林缘热力效应的综合作用 ,林窗中存在明显的气温差异 ,特别是最高气温差异显... 利用西双版纳干季 ( 1 2月、4月 )次生林林窗的温度观测资料 ,探讨了睛天林窗 4方位的气温的空气变化特征。由于林窗的不同位置所受太阳辐射的影响不同 ,加之林缘热力效应的综合作用 ,林窗中存在明显的气温差异 ,特别是最高气温差异显著 ;气温最高值和气温日较差最大值不在林窗中央而出现在林窗东侧林缘树冠垂线外。这势必造成林窗不同区域热量传输的不同 ,形成林窗小气候的差异。其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森林林窗小气候及有关生态学现象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双版纳 次生林 林窗 气温 干季
下载PDF
西双版纳地区露水资源分析 被引量:23
16
作者 刘文杰 李红梅 段文平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40-45,共6页
研究了西双版纳地区露的时空分布特征、形成机制及其与雾和逆温的关系,同时分析了露的农业气候意义。结果表明,西双版纳地区露日数呈干季较多、雨季较少的分布特征;干季的露水对本地区热带植物的生长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可部分缓解... 研究了西双版纳地区露的时空分布特征、形成机制及其与雾和逆温的关系,同时分析了露的农业气候意义。结果表明,西双版纳地区露日数呈干季较多、雨季较少的分布特征;干季的露水对本地区热带植物的生长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可部分缓解干季降雨的不足,避免或减弱冷冻害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水资源 农业气候分析 西双版纳
下载PDF
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内雾特征研究 被引量:20
17
作者 刘文杰 张一平 +1 位作者 李红梅 段文平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64-270,共7页
利用 4年 (1 999~ 2 0 0 2 )的雾观测资料 ,对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内雾特征进行了观测研究。结果表明 ,雾首先形成于最上林冠层 ,林下雾是由上层雾变浓、下沉而来。夜间 ,雾形成前 ,气温高于叶表温 ;雾形成后 ,气温则低于叶表温。热... 利用 4年 (1 999~ 2 0 0 2 )的雾观测资料 ,对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内雾特征进行了观测研究。结果表明 ,雾首先形成于最上林冠层 ,林下雾是由上层雾变浓、下沉而来。夜间 ,雾形成前 ,气温高于叶表温 ;雾形成后 ,气温则低于叶表温。热带雨林内各季节雾日数和雾日频率均高于无林地。热带雨林内平均全年雾日数可达 2 5 8d ,其中雾季和干热季共占 1 5 4d(5 9.6 % ) ,而雾季的雾日频率高达 90 %。雾日数的季节变化与各季节雨量呈明显的负相关。雾季 ,雾在 2 3∶0 0左右生成 ,比干热季、雨季分别提前 0 .7、2 .3h ,而消散时间则分别推迟 0 .8、2 .2h。雾生成和消散时间呈现出较明显的负相关。雾季雾的持续时间达 1 2 .2h·d-1 ,比干热季、雨季分别长 1 .5、4 .6h·d-1 。全年雾总持续时间占全年时间的 39.7% ,而雾季的相应值为 5 0 .8%。雾的形成不仅凝结了水汽进入森林 (全年 89.4mm) ,同时也对森林起到了一定的保温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双版纳 热带季节雨林 频率 雾季 干热季 雨季 小气候特征 森林
下载PDF
西双版纳鸡嗉果榕小蜂繁殖和传粉行为 被引量:21
18
作者 王秋艳 杨大荣 彭艳琼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7-34,共8页
鸡嗉果榕FicussemicordataBuch Ham .exJ.E .Sm .是西双版纳地区常见的榕属植物 ,它是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中的一类先锋树种 ,当热带雨林被破坏后 ,它最先在林缘、沟谷和路边迅速生长起来 ,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森林生态系统恢复初期一类重... 鸡嗉果榕FicussemicordataBuch Ham .exJ.E .Sm .是西双版纳地区常见的榕属植物 ,它是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中的一类先锋树种 ,当热带雨林被破坏后 ,它最先在林缘、沟谷和路边迅速生长起来 ,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森林生态系统恢复初期一类重要物种。在西双版纳通过不同样地定树、定期生态学观察和室内剖查不同生长时期的鸡嗉果榕隐头果的方法 ,对榕小蜂繁殖和传粉行为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鸡嗉果榕雌雄异株 ,在西双版纳一年结 2~ 3次隐头果 ,雌株隐头果内小花由榕小蜂传粉后产生种子。雄株则产生雄花和中性小花 ,中性小花专门供给传粉小蜂产卵繁殖后代。鸡嗉果榕小蜂Cerato solengravelyiGrandi是鸡嗉果榕唯一的传粉昆虫。传粉小蜂的雄蜂比雌蜂早羽化 30~ 90min ,一部分雄虫羽化后 ,在虫瘿上爬动寻找雌蜂寄生的瘿花 ,一找到雌蜂寄生的瘿花 ,就咬破虫瘿的一个小口 ,把生殖器伸进瘿花与雌蜂交配 ,一部分雄蜂则在果肉上咬出蜂口。雌蜂交配后 ,顶大交配孔出蜂爬到雄花区采集花粉 ,然后 ,飞出寻找鸡嗉果榕雌花期的嫩隐头果传粉和繁殖后代。到鸡嗉果榕雌株传粉的小蜂能飞翔 30 0~ 5 0 0m ,进果腔传粉行为长达 5~ 2 7h ,传完粉 3~ 5h在果腔内死亡。到雄株上繁殖的小蜂一般飞翔在 2 0~ 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双版纳 鸡嗉果榕 先锋树种 传粉榕小蜂 繁殖和传粉行为
下载PDF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干季林冠雾露水资源效应研究 被引量:17
19
作者 刘文杰 张克映 +2 位作者 张光明 李红梅 段文平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75-80,共6页
测定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林冠干季对雾露水的截留量及林冠层雾露形成的小气候特征 ,结果表明 ,雾露首先形成于最上林冠层 ,林下雾是由上层雾加浓下沉而来。雾露的形成不仅凝结了水汽进入森林 ,同时也对森林起到了一定的保温作用。夜间 ,各... 测定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林冠干季对雾露水的截留量及林冠层雾露形成的小气候特征 ,结果表明 ,雾露首先形成于最上林冠层 ,林下雾是由上层雾加浓下沉而来。雾露的形成不仅凝结了水汽进入森林 ,同时也对森林起到了一定的保温作用。夜间 ,各林冠层截留的雾露水总量可达 1 36mm ,其中最上层林冠截留 0 97mm(吸附水 0 4 5mm ,流落水 0 2 2mm) ,中间层林冠截留 0 4 0mm (吸附水 0 2 9mm ,流落水0 1 1mm) ,下层林冠截留 0 2 8mm ,(吸附水 0 2 3mm ,流落水 0 0 6mm)。林冠截留雾露水量的多少与最上层林冠处的风速、降温强度呈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雨林 林冠截留 雾露水 西双版纳 水资源效应
下载PDF
森林与雾露水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20
作者 刘文杰 曾觉民 +2 位作者 王昌命 李红梅 段文平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71-575,共5页
论文从雾露水的形成机制、森林对雾露水的截留量、雾露水对森林分布的影响及雾露水的生态效应方面,阐述了国外在该领域的研究动态和取得的成果,以期推动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工作。国外的大量研究表明,雾露水对于植物的生长、分布具有重... 论文从雾露水的形成机制、森林对雾露水的截留量、雾露水对森林分布的影响及雾露水的生态效应方面,阐述了国外在该领域的研究动态和取得的成果,以期推动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工作。国外的大量研究表明,雾露水对于植物的生长、分布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是森林生态系统水分平衡、养分循环不可忽视的输入项,其生态效应是多方面的。因而,进一步深入研究雾露水与森林的关系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 雾露水 生态效应 森林生态系统 水分平衡 养分循环 形成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