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0篇文章
< 1 2 5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主要森林生态系统碳贮量和碳平衡 被引量:928
1
作者 周玉荣 于振良 赵士洞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518-522,共5页
在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估算了我国主要森林生态系统的碳贮量和碳平衡通量,分析了它们的区域特征。主要结果如下:1)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的平均碳密度是258.83 t·hm^(-2),基本趋势是随纬度的增加而增加;其中植被的... 在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估算了我国主要森林生态系统的碳贮量和碳平衡通量,分析了它们的区域特征。主要结果如下:1)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的平均碳密度是258.83 t·hm^(-2),基本趋势是随纬度的增加而增加;其中植被的平均碳密度是57. 07 t·hm^(-2),随纬度的增加而减小;土壤碳密度约是植被碳密度的3. 4倍,其区域特点与植被碳密度呈相反趋势,随纬度升高而增加;凋落物层平均碳密度是8. 21t·hm^(-2),随水热因子的改善而减小。2)森林生态系统有机碳库包括植被、土壤和凋落物层3个部分,采用林业部调查规划设计院1989~1993年最新统计的我国森林资源清查资料,估算我国主要森林生态系统碳贮量为281.16×10~8t,其中植被碳库、土壤碳库、凋落物层碳库分别为62.00×10~8t、210.23×10~8t、8.92×10~8t。落叶阔叶林、暖性针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林、云冷杉(Picea-Abies)林、落叶松(Larix)林占森林总碳贮量的87%,是我国森林主要的碳库。3)我国森林生态系统在与大气的气体交换中表现为碳汇,年通量为4.80×10~8t·a^(-1),基本规律是从热带向寒带,碳汇功能下降,这取决于系统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密度 碳贮量 碳循环 碳平衡 森林生态系统
下载PDF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间接经济价值评估 被引量:275
2
作者 薛达元 包浩生 李文华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47-252,共6页
使用市场价值法、影子工程法、机会成本法和替代花费法等对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牛态系统的功能价值进行了经济评估评价结果表明,保护区总的生态功能价值为176465.94万元,其中活立木生产量价值10777.43万元,涵养水源价值69741.2万元... 使用市场价值法、影子工程法、机会成本法和替代花费法等对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牛态系统的功能价值进行了经济评估评价结果表明,保护区总的生态功能价值为176465.94万元,其中活立木生产量价值10777.43万元,涵养水源价值69741.2万元,保护土壤减少侵蚀的价值2307、02万元,固碳以减缓温室效应的价值87716.6万元,林分持留N、P、K分价值4338.88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森林生态系统 间接价值 长白山
下载PDF
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研究模型综述 被引量:183
3
作者 摆万奇 赵士洞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69-175,共7页
本文综述了全球变化研究中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LUCC)的主要模型,重点介绍了植被模型和引入社会驱动力的LUCC模型,并归纳出LUCC模型的以下发展趋势:①新一代的LUCC模型应该能够模拟LUCC的主要社会经济和自... 本文综述了全球变化研究中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LUCC)的主要模型,重点介绍了植被模型和引入社会驱动力的LUCC模型,并归纳出LUCC模型的以下发展趋势:①新一代的LUCC模型应该能够模拟LUCC的主要社会经济和自然驱动力,包括从LUCC到驱动力和全球变化的主要反馈关系;②具有明确的空间关系,能够以适当的空间分辨率,比较好地预测长期的(50~100a)土地利用和覆盖变化及有关的生物物理参数,如植被特征、资源的积聚和退化等;③能够更好地认识LUCC与其主要驱动力之间的关系在局地、区域和全球尺度上的动态和后果;充分考虑土地利用和覆盖变化对政策、技术进步、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市场变化等社会变量的灵敏性,此外,还应注意意识、信仰等文化因素的影响;④发展新的LUCC建模方法,使LUCC模型能够与其它类型的全球变化模型,特别是气候模型建立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土地覆盖 全球变化 LUCC模型
下载PDF
深圳市土地利用动态趋势分析 被引量:148
4
作者 摆万奇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12-116,共5页
在分析深圳市土地利用变化与驱动力的基础上 ,将城镇用地细化为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和第三产业用地 ,并将它们与耕地和工业投资、人口增长、收入水平、水资源状况等主要驱动力纳入统一的总体结构中 ,采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 ,定量地描述它... 在分析深圳市土地利用变化与驱动力的基础上 ,将城镇用地细化为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和第三产业用地 ,并将它们与耕地和工业投资、人口增长、收入水平、水资源状况等主要驱动力纳入统一的总体结构中 ,采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 ,定量地描述它们的动态关系。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基本模拟结果显示 ,城镇用地的长期变化趋势是一种“S”型的增长规律 ,从1980年至2030年是城镇用地变化的快速增长阶段。在城镇用地的变化过程中 ,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和第三产业用地在总的城镇用地中所占的比例在经过一个较长时期的波动后 ,大约从2020年开始基本保持稳定的状态。耕地的变化趋势是持续下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驱动力 系统动力学 深圳市
下载PDF
GIS支持下的土壤侵蚀量估算——以江西省泰和县灌溪乡为例 被引量:195
5
作者 游松财 李文卿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62-68,共7页
在地理信息技术(GIS)的支持下,应用通用土壤侵蚀方程(UniversalSoilLossEquation,简称USLE)估算了江西省泰和县灌溪乡的土壤侵蚀量。研究结果表明,当地表覆盖率大于15%时,计算的结果与实... 在地理信息技术(GIS)的支持下,应用通用土壤侵蚀方程(UniversalSoilLossEquation,简称USLE)估算了江西省泰和县灌溪乡的土壤侵蚀量。研究结果表明,当地表覆盖率大于15%时,计算的结果与实测的数据有良好的相关性(0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地理信息系统 USLE 侵蚀量 估算 GIS
下载PDF
试论中国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变化及其人类驱动力研究 被引量:149
6
作者 陈百明 《自然资源》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31-36,共6页
随着全球变化研究工作的深入 ,科学家逐步认识到人类对土地的利用所引起的土地覆盖的变化也是全球环境变化的主要原因和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土地覆盖变化由土地利用所引起 ,而土地利用又受到人类驱动力的支配 ,为此必须揭示土地变化与社... 随着全球变化研究工作的深入 ,科学家逐步认识到人类对土地的利用所引起的土地覆盖的变化也是全球环境变化的主要原因和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土地覆盖变化由土地利用所引起 ,而土地利用又受到人类驱动力的支配 ,为此必须揭示土地变化与社会驱动力的关系。国际地圈 -生物圈计划和全球环境变化的人文领域研究计划已共同制定了有关的研究议程 ,我国应积极响应 ,尽可能与之接轨 ,同时也要反映出中国的特点 ,其研究内容应包括 :原因与覆被状态的类别划分 ,土地覆盖状态的演变过程 ,土地覆盖变化的模拟与预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土地覆盖 人类驱动力 中国
原文传递
西藏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分析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被引量:165
7
作者 严茂超 HTOdum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16-125,共10页
在简要分析西藏的自然、社会经济概况及其在中国的战略地位基础上,运用能值理论与方法,对其主要资源的贮存价值、总能值用量、能值的流入流出情况、人口承载力、能值投入率、能值使用强度、环境负荷等指标进行了系统研究,并与其他国... 在简要分析西藏的自然、社会经济概况及其在中国的战略地位基础上,运用能值理论与方法,对其主要资源的贮存价值、总能值用量、能值的流入流出情况、人口承载力、能值投入率、能值使用强度、环境负荷等指标进行了系统研究,并与其他国家的有关指标进行了比较研究,提出了进一步开发西藏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值分析 可持续发展 生态经济学 西藏
下载PDF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旅游价值评估研究 被引量:135
8
作者 薛达元 包浩生 李文华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40-145,共6页
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采用费用支出法、旅行费用法(TCM)及条件价值法(CVM)对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旅游价值进行了评估。旅游价值估算为游客的旅行费用支出、消费者剩余、时间价值和其他花费之和。计算消费者剩余使用了... 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采用费用支出法、旅行费用法(TCM)及条件价值法(CVM)对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旅游价值进行了评估。旅游价值估算为游客的旅行费用支出、消费者剩余、时间价值和其他花费之和。计算消费者剩余使用了国外流行的TCM技术,通过全国地理小区划分和3131位游客的现场抽样调查,计算出游客出发小区的旅游率,建立了旅游率与人口、收入、旅行费用及旅行时间等因变量之间的回归模型和“供给—需求曲线”,求出全体游客的消费者剩余。计算结果表明,1996年长白山保护区生物多样性旅游价值为43205万元,其中国内旅游价值13783万元,国外旅游价值29422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自然保护区 旅游价值 长白山
下载PDF
现代精准农业及我国精准农业的发展方向 被引量:143
9
作者 刘爱民 封志明 徐丽明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0-25,共6页
农业正进入以知识密集为主要特点的知识农业发展阶段 ,在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工程技术等一系列高新技术最新成就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精准农业已成为现代知识农业的重要生产形式。根据我国农业发展的特点 ,近期可重点发展节水、节... 农业正进入以知识密集为主要特点的知识农业发展阶段 ,在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工程技术等一系列高新技术最新成就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精准农业已成为现代知识农业的重要生产形式。根据我国农业发展的特点 ,近期可重点发展节水、节肥精准农业技术体系 ,在设施农业发展较快的地区可发展精准设施农业 ,在生产规模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精准农业 技术体系 知识农业 中国
下载PDF
基于SD模型的干旱区城市水资源承载力预测研究 被引量:91
10
作者 王建华 江东 +2 位作者 顾定法 齐文虎 唐青蔚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CSSCI CSCD 1999年第2期18-22,共5页
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对乌鲁木齐市1993-2020年间水资源承载力进行预测分析。
关键词 水资源 承载力 SD模型 干旱区 城市发展
下载PDF
陆地土壤碳循环的研究动态 被引量:118
11
作者 汪业勖 赵士洞 牛栋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29-35,共7页
Soil carbon pools and respiration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global carbon budget, and they are also essential to understand the soil carbon cycling for the prediction of future atmospheric CO 2 concentration and u... Soil carbon pools and respiration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global carbon budget, and they are also essential to understand the soil carbon cycling for the prediction of future atmospheric CO 2 concentration and understanding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soil ecosystem. The key aspects in the research of soil carbon cycling were presented, including the different ways of estimate of soil carbon pools,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soil carbon cycling and global change, and the basic methods for the modeling of soil carbon cycl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土壤 碳循环 碳库 模拟
下载PDF
全球变化对我国荒漠化的影响 被引量:121
12
作者 慈龙骏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1994年第4期289-303,共15页
本文根据当前国内外科学家们对全球变化的研究及"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决议第12款,"荒漠化"的定义,探讨全球变化对我国土地荒漠化的影响。文中利用我国700多个气象站点30年的平均气象资料,采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环境监... 本文根据当前国内外科学家们对全球变化的研究及"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决议第12款,"荒漠化"的定义,探讨全球变化对我国土地荒漠化的影响。文中利用我国700多个气象站点30年的平均气象资料,采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环境监测系统/全球资料数据库方案活动中心以及国际上广泛应用的Thornthwaite计算PE与气候分类方法,计算和绘制了当CO_2倍增、气温升高1.5-4.5℃时我国干旱区、半干旱区及半湿润干旱区(Arid,semi-aridanddrysub-humidareas)分布变化的图表,同时利用我国北方160个气象台站近40年连续记录的气象资料,进行滑动平均,计算和绘制了干旱、半干旱区的最近40年来气温变暖及干湿变化的趋势图,分析了在全球变化下如果工业发展和其结构不变的情况下,未来30-50年我国土地荒漠化的发展趋势,为我国荒漠化监测预报和防治提供依据和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荒漠化 全球变化 中国 干旱区
下载PDF
用迈阿密模型测算我国生物生产量的初步尝试 被引量:117
13
作者 陈国南 《自然资源学报》 1987年第3期270-278,共9页
生物生产量的研究是六十年代以来兴起的一个崭新领域,它以有机物的重量或能量为指标,研究各种生态系统中物质与能量的数量及其固定、消耗、分配、积累与转化的特点,并探讨其与生态因素间的相互关系,制定生物生产力的数学模型,为合理保... 生物生产量的研究是六十年代以来兴起的一个崭新领域,它以有机物的重量或能量为指标,研究各种生态系统中物质与能量的数量及其固定、消耗、分配、积累与转化的特点,并探讨其与生态因素间的相互关系,制定生物生产力的数学模型,为合理保护、管理和开发利用生物资源,创造稳产高产的生态系统提供理论依据。随着生产的发展和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需要,生物生产量的研究已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不但成为当代生物学研究的中心问题之一,而且对其他学科的发展亦产生重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生产量 迈阿密模型 生物生产力 生态系统 等值线图 第一性生产力 人工杉木林 人工林 北京山区 青藏高原
下载PDF
土地利用和覆盖变化在全球变化研究中的地位与作用 被引量:81
14
作者 摆万奇 柏书琴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3-16,共4页
探讨了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的基本涵义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阐述了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 简称LUCC) 的全球环境效应,分析了它在国际全球变化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最后概括总结了我国LUCC 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关键词 全球变化 土地利用 土地覆盖 覆盖变化 地位
下载PDF
自然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116
15
作者 周广胜 郑元润 +1 位作者 陈四清 罗天祥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2-11,共10页
本文利用中国125组天然成熟林森林资料及Efimova在IBP期间获得的世界各地的23组森林、草地及荒漠等自然植被资料及相应的气候资料对目前流行的气候生产潜力模型:Miami模型、ThornthwaiteMemori... 本文利用中国125组天然成熟林森林资料及Efimova在IBP期间获得的世界各地的23组森林、草地及荒漠等自然植被资料及相应的气候资料对目前流行的气候生产潜力模型:Miami模型、ThornthwaiteMemorial模型、Chikugo模型、综合模型及北京模型的适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hikugo模型、北京模型与综合模型都能较好地反应森林净第一性生产力(NPP)状况,但对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北京模型与综合模型能较好地反应自然植被的NPP,而Chikugo模型的计算值偏小;同时,根据综合模型对中国自然植被NPP的分布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反应进行了研究,指出中国自然植被NPP的分布趋势是东南沿海最高,依次向西北内陆递减,直至西北沙漠荒漠区最低;在全球增温条件下,自然植被NPP均有所增加,在湿润地区增加幅度较大,而在干旱及半干旱地区增加幅度较小。研究还表明,限制我国自然植被NPP的主要原因在于水分供应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 全球变化 自然植被 生产力模型
下载PDF
土地承载力研究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被引量:121
16
作者 封志明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1994年第3期1-9,共9页
首先回顾了上地承载力研究的源起与发展,接着讨论了土地承载力研究的多重涵义及其主要估算参数的不确定性,最后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指出目前土地承载力研究的四大趋向:①以粮食为标志的上地承载力研究仍是主流;②由静态分... 首先回顾了上地承载力研究的源起与发展,接着讨论了土地承载力研究的多重涵义及其主要估算参数的不确定性,最后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指出目前土地承载力研究的四大趋向:①以粮食为标志的上地承载力研究仍是主流;②由静态分析走向动态预测。日趋模式化;③资源承载力与环境人口容量类研究日益活跃;④由粮食单一指标走向综合指标体系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承载力 土地 粮食 人口
下载PDF
中国生态资产区划的理论与应用 被引量:91
17
作者 黄兴文 陈百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602-606,共5页
初步分析和探讨生态资产评估与区划的理论和方法。在界定生态资产概念和价值构成的基础上,提出生态资产评估的理论依据、基本假设、方法体系和分区程序。
关键词 生态资产区划 评估 区划 中国
下载PDF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内涵 被引量:75
18
作者 赵士洞 王礼茂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1996年第3期288-292,共5页
可持续发展是目前国内外讨论的一个热点,有关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也非常之多。本文对近年来有关可持续发展的定义进行了归类,并给予简要的评述,同时对可持续发展的广泛内涵也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定义 内涵 人口 资源 环境
下载PDF
我国自然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的估算与分布 被引量:109
19
作者 张宪洲 《自然资源》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15-21,共7页
一、引言 生物生产力可分为第一性生产力和第二性生产力两大类。前者指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借助于太阳能同化CO_2制造有机物的能力;后者指各种食草动物、食肉动物以及各种真菌、细菌和某些原生物等异常有机体,利用和释放绿色植物储存的... 一、引言 生物生产力可分为第一性生产力和第二性生产力两大类。前者指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借助于太阳能同化CO_2制造有机物的能力;后者指各种食草动物、食肉动物以及各种真菌、细菌和某些原生物等异常有机体,利用和释放绿色植物储存的太阳能而形成的第二性生物产品的能力。第一性生产力又包括总第一性生产力和净第一性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 自然植被 生产力
原文传递
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机理初探 被引量:73
20
作者 沈镭 程静 《资源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44-50,共7页
矿业城市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可持续发展对国民经济及社会具有重大的影响和意义。本文简要地划分出了中国99个具有一定规模的矿业城市,占全国城市总数的1/5。作者认为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①矿区向... 矿业城市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可持续发展对国民经济及社会具有重大的影响和意义。本文简要地划分出了中国99个具有一定规模的矿业城市,占全国城市总数的1/5。作者认为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①矿区向城市演变过程的突发性;②城市化水平低层次性;③城市经济发展高工业化的虚假性;④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滞后;⑤工矿企业与城市机制的约束性;⑥城市发展面临资源枯竭和环境容量有限的两难境地。文章重点探讨了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机理与对策,指出矿业城市应把握矿业生命周期,实现城市经济的资源接续和产业接替;抓好城市经济从单一结构向多元结构的转换;强化城市职能从简单工矿城市到区域中心城市的转换,提高城市化质量;加强矿业城市发展的区际联系,提高城市外向度;加快政企分开的改革步伐,明晰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权力关系,提高企业和城市的经济效益;加强环境保护,实现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业城市 可持续发展 城市 环境保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