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激光光谱技术在呼吸气体分析中的发展与未来 被引量:24
1
作者 姜琛昱 孙美秀 +1 位作者 李迎新 王储记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91-199,共9页
呼吸气体分析技术在疾病诊断和代谢监测方面无创性、实时性的优势使其成为一个颇具前途的研究领域,也是未来新型诊断仪器的发展方向。目前大多呼吸生物标志物的检测和定量分析均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近几年来,激光光谱技术和激... 呼吸气体分析技术在疾病诊断和代谢监测方面无创性、实时性的优势使其成为一个颇具前途的研究领域,也是未来新型诊断仪器的发展方向。目前大多呼吸生物标志物的检测和定量分析均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近几年来,激光光谱技术和激光光源的发展加速推进了呼吸气体分析研究的进展。与质谱技术相比,激光光谱技术不但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优点,而且具有低成本、实时性及即时检测(POCT)的功能特点。目前,在已确定的35种呼吸生物标记物中,研究人员采用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光腔衰荡光谱以及光声光谱技术进行了多种呼吸生物标记物人体呼吸气体实验,其相应生物标记物的光谱"指纹"涵盖了从紫外到中红外的光谱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光学 呼吸气体分析 生物标记物 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 光腔衰荡光谱 光声光谱
原文传递
细胞命运之终点——细胞死亡 被引量:14
2
作者 李容 王新文 +1 位作者 杨晓辉 高山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1983-1987,共5页
细胞死亡对于生命体的发育及形态维持具有重要意义并对发育成熟的个体具有保护作用,程序性细胞死亡是机体抵御外部感染和内部病变的重要机制.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发展,对细胞死亡方式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透彻.本文主要结合国内外对细胞死... 细胞死亡对于生命体的发育及形态维持具有重要意义并对发育成熟的个体具有保护作用,程序性细胞死亡是机体抵御外部感染和内部病变的重要机制.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发展,对细胞死亡方式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透彻.本文主要结合国内外对细胞死亡方式的最新研究进展,根据形态学分类标准,详细阐述细胞死亡的几种形式,包括主要的细胞死亡形式,即凋亡、坏死、自噬性死亡以及具有鲜明特色的死亡形式——副凋亡、胞质自切和有丝分裂灾难;同时总结概括细胞死亡对各种癌症,神经退行性疾病等疾病治疗的重要意义,阐述细胞死亡是生命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出我们应该正确利用细胞死亡形式开启生命和精准医学新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细胞死亡 凋亡 坏死 自噬性死亡 肿瘤 精准医学
原文传递
细菌内毒素检查微量凝胶法的研究
3
作者 张晨雪 蔡彤 +3 位作者 陈晨 刘涛 李文龙 裴宇盛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8期841-846,851,共7页
目的通过研究微量凝胶法确定其能否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简称“《中国药典》”)要求,作为现有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补充。方法依据《中国药典》四部“9101药品质量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规定,按照其项下“杂质测定”中... 目的通过研究微量凝胶法确定其能否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简称“《中国药典》”)要求,作为现有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补充。方法依据《中国药典》四部“9101药品质量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规定,按照其项下“杂质测定”中“限度”项目具体要求,对微量凝胶法(5μL样品+50μL鲎试剂)进行专属性、检测限、耐用度3项内容进行验证,并采用凝胶法和微量凝胶法对85批样品进行品种适用性比较研究,对384批样品进行一致性比对研究。结果经方法学验证,微量凝胶法符合《中国药典》对定性方法的要求,微量凝胶法与凝胶法相比,品种适用性与一致性比对具有等效结果。结论微量凝胶法可以作为凝胶法的补充方法在我国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内毒素 鲎试剂 微量凝胶法 方法学验证 品种适用性 一致性评价 补充方法
下载PDF
“垃圾”DNA的奥秘 被引量:4
4
作者 张常 王新文 +1 位作者 王亮 高山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8期3079-3084,共6页
依据DNA双螺旋和遗传信息的中心法则,只有编码蛋白的DNA才被认为是有功能的.然而人类基因组大小与蛋白质数量矛盾以及生物体进化与基因组大小的不相关性(即C值悖论),导致科学家对非编码DNA概念的提出,戏称这些DNA为"垃圾"DNA... 依据DNA双螺旋和遗传信息的中心法则,只有编码蛋白的DNA才被认为是有功能的.然而人类基因组大小与蛋白质数量矛盾以及生物体进化与基因组大小的不相关性(即C值悖论),导致科学家对非编码DNA概念的提出,戏称这些DNA为"垃圾"DNA.随着第二代测序技术发展以及数据分析能力的提升,大量研究表明,这些"垃圾"DNA很多都可以在生理与疾病状态下特异性转录.同时,疾病全基因组相关联研究显示,大量与疾病相关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位于非编码区,这共同证明了它们是有功能的.进一步研究表明,人类基因组中至少75%的序列是转录的,并将这些转录且不编码蛋白质的产物称为非编码RNA.本研究组系统总结了3大类非编码RNA包括微小RNA、长链非编码RNA和环状RNA的定义和分类以及在疾病中的功能,对这些的非编码RNA的研究将会为疾病的治疗以及诊断方法开启新纪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DNA 编码DNA 非编码RNA 长链非编码RNA 环状RNA 肿瘤
原文传递
超快脉冲控制PCR(upPCR)技术及应用
5
作者 景伟 马富强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649-2662,共14页
在精准医疗、个性化医疗的大背景下,分子诊断在病原体检测、肿瘤诊断、优生优育、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逐渐向操作简单、快速准确、低成本、适用于基层及家庭使用的分子即时检测(point-of-care testing,POCT)方... 在精准医疗、个性化医疗的大背景下,分子诊断在病原体检测、肿瘤诊断、优生优育、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逐渐向操作简单、快速准确、低成本、适用于基层及家庭使用的分子即时检测(point-of-care testing,POCT)方向发展。超快脉冲控制PCR (ultra-fast pulse-controlled PCR,upPCR)是实时荧光定量PCR (qPCR)技术的延伸和升级,该技术利用能量脉冲控制扩增反应中的金属加热元件(主要是纳米金),在几百微秒内完成溶液局部微环境的快速升温,实现模板DNA的解链变性,停止加热后反应微环境可被周围溶液快速冷却到聚合酶的延伸温度,实现引物退火和模板DNA的扩增,单个变性-扩增循环仅有1.5~5 s,远快于传统PCR (约90 s/循环),从而能够极大地加快扩增反应速度。upPCR技术在保留了传统qPCR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和多重检测等优势的基础上,增加了超快速(低于15 min)、设备简单等新优势,非常适合用于基层检测等分子POCT场景。本文主要对upPCR技术的原理、设备、核心原料及在分子诊断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并对该技术存在的优缺点,以及未来的技术发展和应用趋势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诊断 超快脉冲控制PCR 纳米金 分子即时检测
下载PDF
微孔式数字PCR荧光芯片的自动对焦 被引量:3
6
作者 朱文艳 周连群 +6 位作者 张芷齐 李金泽 李龙辉 高旭 李树力 郭振 姚佳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065-2075,共11页
为了快速获取微孔式数字PCR芯片清晰的荧光图像,解决传统方法针对微尺度阵列单元自动对焦存在的计算量大,耗时长等问题,建立了基于像素个数随离焦距离变化特征模型的自动对焦方法。依次取3个彼此间隔相同距离的微孔式数字PCR芯片的荧光... 为了快速获取微孔式数字PCR芯片清晰的荧光图像,解决传统方法针对微尺度阵列单元自动对焦存在的计算量大,耗时长等问题,建立了基于像素个数随离焦距离变化特征模型的自动对焦方法。依次取3个彼此间隔相同距离的微孔式数字PCR芯片的荧光图像,通过自适应窗口选取与阈值计算,统计窗口区域内大于阈值的像素个数,代入特征函数计算离焦距离,并通过统计出的3个位置的像素个数值判断离焦方向,继而进行对焦。该方法仅需统计13×13个像素大小的对焦窗口中灰度大于阈值的像素个数,且完成对焦仅需4步,对焦结果完全满足后续计算的清晰度要求,与传统爬山方法相比,对焦步骤数平均减少了51.89%,实现了微孔式数字PCR芯片的准确快速对焦。本文提出的自动对焦方法克服了现有算法计算量大、对焦步骤繁琐的缺点,预测准确、速度快,最大程度上减少样本曝光时间,进而减少荧光的淬灭,为后续计算提供更为原始且精确的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对焦 自适应阈值 特征函数 微孔式数字PCR芯片 荧光成像
下载PDF
合成致死在精准肿瘤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乔红霞 黄国翔 +1 位作者 黄映辉 高山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123-1129,共7页
合成致死是指两个非致死性基因同时失活从而导致细胞死亡的现象.近来,合成致死原理已经成功用于癌症精准治疗.癌症在其发生、发展和恶化过程中,积累了大量不能靶向的驱动突变,我们可以用药物精准抑制这些突变的合成致死搭档,从而特异性... 合成致死是指两个非致死性基因同时失活从而导致细胞死亡的现象.近来,合成致死原理已经成功用于癌症精准治疗.癌症在其发生、发展和恶化过程中,积累了大量不能靶向的驱动突变,我们可以用药物精准抑制这些突变的合成致死搭档,从而特异性杀死癌细胞,不危害健康细胞.本文详细介绍了癌症的驱动突变,探讨了合成致死原理及其在癌症精准治疗中的应用;进一步探讨了基于DNA修复机制的BRCA1/2缺陷,激活RAS突变,MYC突变,肿瘤抑制基因TP53以及功能性缺失PTEN的合成致死性研究进展;最后展望了这种策略在无法靶向的驱动突变应用前景,为实现更有效、毒性更低的精准治疗提供方向,是抗癌药物研究的新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复合致死 肿瘤 驱动突变 精准肿瘤学
原文传递
用于流式细胞仪的数据采集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3
8
作者 裴智果 王策 +1 位作者 陈忠祥 吴云良 《电子测量技术》 2015年第7期84-88,共5页
针对流式细胞仪的应用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ADS5560模数转换芯片的多通道高速高精度同步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以CDCE18005时钟芯片为采集信号发生器,以MSP430单片机为系统控制核心。依据系统的工作模式,设计了系统的硬件架构以及相关的... 针对流式细胞仪的应用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ADS5560模数转换芯片的多通道高速高精度同步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以CDCE18005时钟芯片为采集信号发生器,以MSP430单片机为系统控制核心。依据系统的工作模式,设计了系统的硬件架构以及相关的电子电路,并讨论了系统中芯片的配置方法。通过实验验证,在30 MHz的采样频率下,系统8个同步采集通道间最大延迟2.8ns,各通道采样有效位数(ENOB)可达13.86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仪 数据采集系统 ADS5560 MSP430 CDCE18005
下载PDF
LED激发光源的荧光物质快速检测系统设计 被引量:3
9
作者 郭立泉 尹焕才 田晶晶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2017年第5期106-108,112,共4页
针对食品和生化检测中常见的荧光物质4—甲基伞形酮(4-MU)的检测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荧光分析法的荧光物质快速检测方法,并以LED作为激发光源,设计了便携式高灵敏度的荧光物质快速检测系统,并给出电路实现。对系统与多功能酶标仪进行了... 针对食品和生化检测中常见的荧光物质4—甲基伞形酮(4-MU)的检测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荧光分析法的荧光物质快速检测方法,并以LED作为激发光源,设计了便携式高灵敏度的荧光物质快速检测系统,并给出电路实现。对系统与多功能酶标仪进行了对比标定和测试,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系统线性度为0.997,检测误差小于1.5%,响应时间小于0.5 s,这对于食品和生化荧光物质检测设备的开发,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甲基伞形酮 荧光 荧光物质 快速检测
下载PDF
含微透镜的零模波导器件用于增强荧光信号强度 被引量:2
10
作者 付博文 郭振 +3 位作者 俞鹏飞 李传宇 张芷齐 周连群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921-1930,共10页
本文设计并研制了一种改进的零模波导器件,采用此种器件实现了荧光信号的增强,解决了荧光串扰等问题。采用微纳加工手段实现了这一器件的制备,该器件通过微透镜与纳米孔的结合减少了荧光的发散角,荧光的相长干涉增强了检测信号的强度。... 本文设计并研制了一种改进的零模波导器件,采用此种器件实现了荧光信号的增强,解决了荧光串扰等问题。采用微纳加工手段实现了这一器件的制备,该器件通过微透镜与纳米孔的结合减少了荧光的发散角,荧光的相长干涉增强了检测信号的强度。具体地,采用电子束光刻制备了直径可控的纳米孔阵列,结合紫外光刻及反应离子刻蚀实现了角度可调的微透镜阵列,并采用ImageJ读取荧光灰度值进行了信号比对。通过与未改进的零模波导器件相比,改进后的器件其荧光信号增强了14.5倍,信噪比提升了9倍。通过SEM表征,该器件的纳米孔直径为(100.3±4.9)nm;微透镜倾角(21.1±0.7)°。改进的零模波导器件在增强了荧光信号的同时有效减少了荧光串扰的问题,相关研究对微弱荧光检测、荧光串扰等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解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模波导 纳米孔 微透镜 荧光信号检测
下载PDF
金属基压电扫描振镜的设计与测试 被引量:1
11
作者 马玉婷 陈忠祥 +1 位作者 王策 严心涛 《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5-40,共6页
本文设计了一维金属基压电扫描振镜并进行了性能测试.该振镜利用金属微铰链梁将压电振子的伸缩振动转化为硅反射镜的旋转振动,具有扫描角度大、可靠性高、成本低廉的特点.首先,建立了压电振镜的有限元模型,通过模态分析和谐振响应分析... 本文设计了一维金属基压电扫描振镜并进行了性能测试.该振镜利用金属微铰链梁将压电振子的伸缩振动转化为硅反射镜的旋转振动,具有扫描角度大、可靠性高、成本低廉的特点.首先,建立了压电振镜的有限元模型,通过模态分析和谐振响应分析得到了振镜的谐振模态以及扫描角度极限随铰链梁尺寸和位置的变化关系.接着,制备了由压电振子、钢片基底和硅反射镜组成的振镜样机.最后,对振镜的幅频特性进行了性能测试.结果表明:2 mm×2 mm的反射镜在120V_(pp)的电压驱动下可在谐振频率5.34 k Hz处产生21°的扫描角度.随着驱动电压幅值的增加,一阶扭转谐振频率会略微下降.振镜样机Q值达144,扫描角度与驱动电压幅值呈线性关系.该振镜具有较大的镜面尺寸和扫描角度,制作工艺简单、抗冲击性能好,可满足流式细胞扫描成像高分辨率和模块化、批量化的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扫描振镜 光学扫描 谐振 有限元模拟
下载PDF
脉动离心隔膜压电泵的原理与试验
12
作者 邓知森 马玉婷 冯志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98-103,共6页
针对有阀压电容积泵中压电元件的高频特性和单向阀的低频特性不兼容的问题,提出了脉动离心隔膜压电泵。它利用振动管内的液体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产生定向流动的特性来驱动泵腔中的隔膜产生形变,从而改变泵腔体积,借助单向阀实现液体的定... 针对有阀压电容积泵中压电元件的高频特性和单向阀的低频特性不兼容的问题,提出了脉动离心隔膜压电泵。它利用振动管内的液体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产生定向流动的特性来驱动泵腔中的隔膜产生形变,从而改变泵腔体积,借助单向阀实现液体的定向输送。首先分析了其工作原理,其次建立了压电泵驱动部分的动力学模型,得出了振动频率、模态振型、离心力和振幅极限的计算表达式。最后制作了原理样机,测量了压电泵的阻抗特性、脉冲特性、流量和压力等性能,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实验结果表明:该压电泵可以保持并精确输出液体脉冲,当驱动电压峰峰值为560V、振动频率为183.74Hz、吸液周期为0.4s、排液周期为0.1s,背压为0.3kPa时,去离子水输出流量为6.12mL/min。得到的实验数据证明了脉动离心隔膜压电泵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泵 脉动 离心力 单向阀
下载PDF
CRISPR/Cas系统的核酸诊断技术应用进展
13
作者 刘晓玫 魏双施 于农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1年第11期1731-1734,1739,共5页
建立快速、灵敏、特异的核酸分析方法,对于精准的疾病诊断和有效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规则成簇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RISPR)系统被认为是具有广泛医学应用潜力的通用型基因组编辑工具。近几年,由于CRISPR/Cas系统高度的灵活性、敏感... 建立快速、灵敏、特异的核酸分析方法,对于精准的疾病诊断和有效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规则成簇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RISPR)系统被认为是具有广泛医学应用潜力的通用型基因组编辑工具。近几年,由于CRISPR/Cas系统高度的灵活性、敏感性和特异性而被开发用于病原体检测、肿瘤早期诊断、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析等。本文概括介绍了CRISPR/Cas系统核酸检测技术及其应用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SPR/Cas系统 核酸检测 病原检测 肿瘤诊断
下载PDF
近红外荧光扫描用共聚焦光学系统设计
14
作者 罗刚银 王弼陡 +4 位作者 缪鹏 王磊 田浩然 钱庆 王钟周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38-544,共7页
为了实现近红外荧光的高分辨率扫描,设计了用于近红外荧光扫描的激光共聚焦光学系统。采用复消色差显微物镜结构设计了物镜,采用凹凸双透镜结构设计了点光源光路和照明光路,采用柯克物镜结构设计了发射光路,并采用ZEMAX软件进行了光学... 为了实现近红外荧光的高分辨率扫描,设计了用于近红外荧光扫描的激光共聚焦光学系统。采用复消色差显微物镜结构设计了物镜,采用凹凸双透镜结构设计了点光源光路和照明光路,采用柯克物镜结构设计了发射光路,并采用ZEMAX软件进行了光学设计和仿真。实验表明:物镜的数值孔径为0.42;点光源光路的焦点弥散斑小于0.2μm,将圆形光斑激光很好地转换成了点光源,其离焦弥散斑的直径小于40μm,满足照明针孔的尺寸要求;照明光路的焦点弥散斑小于1μm,且焦点弥散斑的能量在2μm范围内超过了83%,因此焦点光斑的能量集中度很高;发射光路的离焦弥散斑的直径小于100μm,满足照明针孔的尺寸要求;同时照明光路和发射光路都具有较高的光学传输效率。该激光共聚焦光学系统具有数值孔径较大、工作于近红外光谱区、分辨率高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设计 近红外荧光扫描 激光共聚焦 ZEMAX
下载PDF
流式细胞仪中压电扫描振镜的设计
15
作者 马玉婷 钟金凤 +1 位作者 王策 严心涛 《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86-192,共7页
针对流式细胞成像的应用需求,设计了一维压电扫描振镜并进行了性能测试.该振镜利用微铰链梁将压电片的伸缩振动转化为反射面的旋转振动.首先,通过有限元仿真对压电振镜进行结构建模和性能分析,得到了振镜的工作模态以及扫描频率和最大... 针对流式细胞成像的应用需求,设计了一维压电扫描振镜并进行了性能测试.该振镜利用微铰链梁将压电片的伸缩振动转化为反射面的旋转振动.首先,通过有限元仿真对压电振镜进行结构建模和性能分析,得到了振镜的工作模态以及扫描频率和最大扫描角度随结构尺寸的变化关系.接着,制备了由压电片和硅片基底组成的振镜样机.最后,利用角度测量系统对振镜的扫描特性和频响特性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2 mm×2 mm的反射面在12Vpp的电压驱动下可在谐振频率10.034 k Hz处产生14°的扫描角度,在5.2Vpp的电压驱动21.26 k Hz的高频谐振下,仍可以产生3.35°的扫描角度.振镜样机Q值达865,扫描角度与驱动电压幅值呈线性关系.该振镜具有较大的镜面尺寸和较高的扫描频率,可满足流式细胞扫描成像快速和高分辨率的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扫描振镜 光学扫描 谐振 有限元仿真
下载PDF
蜂窝状数字PCR微阵列荧光图像的信息提取 被引量:9
16
作者 李树力 李金泽 +3 位作者 郭振 朱文艳 周连群 张芷齐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745-2755,共11页
蜂窝状堆叠数字PCR微阵列图像因其单元尺寸小、排列密集,荧光信号弱、易受光照分布影响,其样点定位困难。本文提出基于形态学的三通道蜂窝状荧光图像样点寻址算法及数字PCR图像信息提取方法,可快速、有效识别微阵列芯片生物分子微弱荧... 蜂窝状堆叠数字PCR微阵列图像因其单元尺寸小、排列密集,荧光信号弱、易受光照分布影响,其样点定位困难。本文提出基于形态学的三通道蜂窝状荧光图像样点寻址算法及数字PCR图像信息提取方法,可快速、有效识别微阵列芯片生物分子微弱荧光信息。针对不同通道的图像进行配准融合,使样点排布整齐;通过增强图像的对比度,选取有效样点区域,基于改进伽马算法去除光照分布不均效应;基于形态学算法识别紧密排列的样点,对微阵列芯片图像进行单元分割定位,提取每个样点的生物分子荧光信息。该方法处理一块约20000个微单元的数字PCR芯片图像的耗时小于20 s,与现有定位方法相比,处理相同数量样点的图片的耗时可减少3个数量级;通过与标准仪器结果相比,样点识别精度达到98.79%,生物信息计算结果(拷贝数)准确度达到96.2%。本文提出基于形态学的三通道蜂窝状荧光图像样点寻址算法及数字PCR图像信息提取方法克服了蜂窝状堆叠式微阵列荧光图像样点难以定位的问题,与现有方法相比,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生物信息,为数字PCR技术的精准定量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荧光图像 蜂窝状 数字PCR微阵列 寻址定位
下载PDF
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7
作者 陈晔洲 王红梅 +2 位作者 段生宝 刘欢 李勇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605-610,共6页
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human T-cell lymphotropic virus,HTLV)是最早发现的1种人逆转录病毒,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现和不同程度地流行。随着对病原微生物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检测方法的进步,人们对HTLV的认识越来越全面和充分,本文就HTLV的病... 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human T-cell lymphotropic virus,HTLV)是最早发现的1种人逆转录病毒,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现和不同程度地流行。随着对病原微生物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检测方法的进步,人们对HTLV的认识越来越全面和充分,本文就HTLV的病毒学特点、流行趋势以及相关疾病诊治方法的研究进展作了综述,特别是对近几年世界各地区流行率调查结果作了总结,以期为HTLV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HTLV) 逆转录病毒 传播 流行 HTLV诊断
下载PDF
通用型移液及自动化平台的调度算法研究
18
作者 田浩然 程文播 +1 位作者 王继帅 唐玉国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0-135,共6页
针对通用型移液平台任务低延迟约束和及时调度的问题,首先参考计算机操作系统作业调度的相关研究,提出基于任务延迟时间的动态优先级的任务调度算法;然后通过数据实验对比采用五种动态优先级函数的调度算法,并与固定优先级调度算法对比... 针对通用型移液平台任务低延迟约束和及时调度的问题,首先参考计算机操作系统作业调度的相关研究,提出基于任务延迟时间的动态优先级的任务调度算法;然后通过数据实验对比采用五种动态优先级函数的调度算法,并与固定优先级调度算法对比;最后基于随机项目集比较不同动态优先级函数运行时的平均相对任务延迟结果.研究结果表明:采用Leaky ReLU函数作为动态优先级函数的调度算法性能最优,其服务能力比采用固定优先级时高14.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用型 移液及自动化平台 调度 动态优先级 平均相对任务延迟
原文传递
昆虫细胞表达鲎C因子内毒素活性检测的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轶岭 祁静 +1 位作者 张春 刘晓玫 《生物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78-483,共6页
[目的]开发一种低成本的内毒素检测试剂和方法。[方法]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重组鲎凝血C因子,利用动态荧光法进行内毒素检测活性分析。将细胞培养基经过超滤处理,分析其对内毒素检测灵敏度的影响;分析低温储存的检测试剂在不... [目的]开发一种低成本的内毒素检测试剂和方法。[方法]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重组鲎凝血C因子,利用动态荧光法进行内毒素检测活性分析。将细胞培养基经过超滤处理,分析其对内毒素检测灵敏度的影响;分析低温储存的检测试剂在不同储存时间,内毒素的检测活性。[结果]经过超滤处理的培养基,内毒素检测灵敏度明显提高,可达到0.05 EU/mL,检测时间90 min内完成;检测试剂在-20℃保存6个月内,检测灵敏度仍可以达到0.1EU/mL。[结论]在昆虫细胞中合成的重组鲎凝血C因子,无需经过蛋白纯化,直接将培养上清用于内毒素检测,灵敏度为0.1~0.05 EU/mL,高于普通鲎试剂的检测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鲎凝血C因子 杆状病毒表达系统 内毒素检测 动态荧光法
原文传递
PCR管内温度的精准预测及快速控温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月业 姚佳 +2 位作者 张芷齐 李金泽 周连群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50-156,共7页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分析仪以样品块(Block)温度为控制对象实现样本温度控制,易产生热滞效应。为减小管内迟滞,缩短样本的变温时间,该研究在利用有限元分析技术建立单孔样本热传导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一种融合初始温度-目标温度-等效热阻...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分析仪以样品块(Block)温度为控制对象实现样本温度控制,易产生热滞效应。为减小管内迟滞,缩短样本的变温时间,该研究在利用有限元分析技术建立单孔样本热传导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一种融合初始温度-目标温度-等效热阻的三参数模型预测管内实际温度,实现PCR过程管内温度实时跟踪。根据模型精准预测管内温度,对样品块进行精准快速控温,大幅缩短升降温时间,降低了管内样品的传热迟滞。实验结果表明,与管内实际温度相比,管内样品温度预测方法误差低于±1.5℃;样品块温度控制目标曲线优化后,管内温度迟滞时间缩短了27%以上。该文提出精准控制温度过冲的优化方法在保证管内样本温度的基础上显著缩短了PCR热循环整体时间,有利于实现更快速、更精准的核酸定量检测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酶链式反应 有限元分析 温度预测 温度优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