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单方向和多方向FSD准备的三维非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在足动脉的应用价值比较 被引量:2
1
作者 赵均雄 戚玉龙 +2 位作者 冯飞 刘阳 张娜 《磁共振成像》 CAS 2019年第9期685-689,共5页
目的使用基于流动敏感散相(flow-sensitive dephasing,FSD)准备的稳态自由进动(steady-state free precession,SSFP)序列对足动脉进行三维非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non-contrast 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NCE-MRA),比较分... 目的使用基于流动敏感散相(flow-sensitive dephasing,FSD)准备的稳态自由进动(steady-state free precession,SSFP)序列对足动脉进行三维非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non-contrast 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NCE-MRA),比较分别在单方向和多方向施加FSD准备模块的图像质量。材料与方法共32名健康志愿者和3例糖尿病患者参与了本项前瞻性研究。在1.5 T磁共振扫描仪上使用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ph,ECG)触发的SSFP序列对足动脉实施NCE-MRA,在单方向施加FSD模块和两个方向同时施加FSD模块进行了两次扫描。分别从三个主要动脉节段(足背动脉、足底外侧动脉和足弓动脉)的可诊断节段数、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与周围肌肉之间的对比度噪声比(contrast-to-noise ratio,CNR)、血管锐利度和图像质量对这两次扫描进行了评估和比较。结果仅在读出方向上施加FSD模块以及在读出和选层编码两个方向上都施加FSD模块进行的两次SSFP扫描获得的NCE-MRA图像在可诊断动脉节段数、SNR、CNR和血管锐利度这几个指标上没有显著差异(P>0.05)。仅在单方向施加FSD模块采集的NCE-MRA图像质量评分(3.61±0.54)高于在两个方向都施加FSD模块采集的图像质量评分(3.55±0.61)。但是,仅在单方向施加FSD模块采集的NCE-MRA图像中,有些足弓动脉未能完全显示,而在两个方向都施加FSD模块采集的图像中,这些足弓动脉能被很好地勾画。结论基于多方向FSD准备的NCE-MRA成像比基于单方向FSD准备的NCE-MRA能更好地显示足动脉节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 糖尿病并发症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磁化准备快速采集梯度回波磁共振成像序列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及其诊断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惠枚 张娜 +1 位作者 梁久平 吴谦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2年第11期166-167,179,共3页
目的评估磁化准备快速采集梯度回波(MPRAGE)磁共振成像序列检查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3例经超声确诊或疑似有DVT的患者进行MPRAGE和对比增强磁共振静脉血管造影(CE-MRV)检查,并评估采集得到图像的图像质量及诊断信心分... 目的评估磁化准备快速采集梯度回波(MPRAGE)磁共振成像序列检查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3例经超声确诊或疑似有DVT的患者进行MPRAGE和对比增强磁共振静脉血管造影(CE-MRV)检查,并评估采集得到图像的图像质量及诊断信心分数(四分法:1-最差,4-最好)。结果MPRAGE和CE-MRV均获得较好的图像质量和诊断信心分数,MPRAGE的图像质量评分结果比CE-MRV稍低(平均值:3.62±0.64 vs 3.72±0.51,P﹤0.001),两者的诊断信心分数无统计差异(平均值:3.67±0.62vs3.68±0.54,P=0.572)。结论MPRAGE可准确地诊断DVT患者,其检查结果与CE-MRV一致性高,可以作为安全、方便的替代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 磁共振成像 磁化准备快速采集梯度回波序列
下载PDF
DCE-MRI在脑胶质瘤分级诊断中的动脉输入函数选择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惠枚 孟莉 +2 位作者 王小宜 张娜 梁久平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20年第11期761-765,共5页
目的 :评价从不同动脉获取的动脉输入函数(Artery input function,AIF)对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定量参数准确估算的影响。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经病理学证实的Ⅰ~Ⅳ级胶质瘤患者的DCE-MRI图像,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拟合方法... 目的 :评价从不同动脉获取的动脉输入函数(Artery input function,AIF)对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定量参数准确估算的影响。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经病理学证实的Ⅰ~Ⅳ级胶质瘤患者的DCE-MRI图像,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拟合方法和药代动力学双室模型计算与肿瘤分级相关的定量参数体积转移常数(Ktrans)和血管外细胞外空间容积分数(Ve);分析和比较分别从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和大脑后动脉(PCA)测得AIF计算的定量参数用于脑胶质瘤分级的准确性。结果:基于PCA测得的AIF计算的Ktrans和Ve值显著高于基于ACA和MCA测得的AIF计算的Ktrans和Ve值(P<0.05);基于ACA、MCA和PCA测得的AIF计算的Ktrans和Ve值均可区别低级别和高级别胶质瘤(P<0.05);基于ACA及MCA测得的AIF计算的Ktrans值可用于区分Ⅱ级和Ⅲ级脑胶质瘤(P<0.05)。结论:基于ACA、MCA和PCA测得AIF计算的定量参数Ktrans和Ve值均可用于脑胶质瘤分级诊断,基于MCA可作为获取AIF的最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高分辨全脑MR血管壁成像技术的可重复性研究
4
作者 赵均雄 张娜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 2019年第5期549-554,共6页
目的使用基于反转恢复准备的可变翻转角快速自旋回波(IR-SPACE)序列采集颅内血管壁图像,研究高分辨全脑磁共振(MR)血管壁成像技术用于颅内血管壁形态学测量的可重复性。方法32名健康志愿者均在3T磁共振扫描仪上完成了2次基于IR-SPACE序... 目的使用基于反转恢复准备的可变翻转角快速自旋回波(IR-SPACE)序列采集颅内血管壁图像,研究高分辨全脑磁共振(MR)血管壁成像技术用于颅内血管壁形态学测量的可重复性。方法32名健康志愿者均在3T磁共振扫描仪上完成了2次基于IR-SPACE序列的高分辨全脑MR扫描,由两名神经放射学专家进行形态学测量。观察及对比两位专家测量的血管腔和血管壁体积、标准化血管壁指数、平均和最大血管壁厚度,并评估这些血管壁形态学测量值在2次扫描之间、2次测量之间以及2个观察者之间的可重复性。结果组内相关系数(ICC)和Bland-Altman图表明所有测量值的重复性均很好(所有ICC>0.75)。除2个观察者间的标准化血管壁指数(ICC=0.76)外,其他所有测量值的ICC均≥0.86。对于所有的测量值,2次扫描之间、2次测量之间以及2个观察者之间的变差系数(CV)分别为4.8%~9.1%、4.9%~7.0%和7.0%~16.6%,其中标准化血管壁指数的CV最低。结论基于IR-SPACE的高分辨全脑MR血管壁成像是一种可靠的用于颅内血管壁形态学定量测量的成像技术,是一种可用于监测斑块进展和消退的潜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T磁共振成像 高分辨血管壁成像 全脑成像 颅内血管形态 可重复性
下载PDF
扩散加权成像对诊断前列腺癌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沈新平 叶炯贤 +3 位作者 张娜 李贤新 翁得河 池泽湃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485-488,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多次激发回波平面成像(EPI)和二维空间选择激发EPI的快速高分辨扩散加权成像(DWI)对前列腺癌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对6例健康志愿者和13例经穿刺活检证实的前列腺癌患者进行常规和多序列DWI成像,分别测量各DWI序... 目的探讨基于多次激发回波平面成像(EPI)和二维空间选择激发EPI的快速高分辨扩散加权成像(DWI)对前列腺癌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对6例健康志愿者和13例经穿刺活检证实的前列腺癌患者进行常规和多序列DWI成像,分别测量各DWI序列扫描图像的信噪比(SNR)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并进行比较分析。另将5例行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整体前列腺病理标本与DWI显示病灶的部位、范围和数量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与单次激发EPI相比,多次激发EPI提高了图像的空间分辨率和SNR(P<0.05),二维空间选择激发EPI减少了扫描时间分辨率(P<0.05)。单次激发、多次激发和二维空间选择激发EPI-DWI序列采集的前列腺癌患者的ADC值与健康志愿者的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基于多次激发和二维空间选择激发EPI的DWI技术可以提高前列腺图像的空间分辨率和SNR,有助于改善前列腺癌的诊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弥散 扩散加权成像 回波平面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下载PDF
非增强MRA诊断下肢动脉病变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冯飞 刘晓怡 +4 位作者 戚玉龙 刘汉桥 田鑫 刘新 刘鹏程 《放射学实践》 2012年第11期1267-1270,共4页
目的:探讨QISS非增强MRA技术诊断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51例下肢动脉病变患者行双下肢QISS-MRA和CE-MRA扫描,评价两种检查方法的图像质量,并以CE-MRA为参照标准,计算QISS MRA诊断下肢动脉显著性狭窄(≥50%)的敏感度... 目的:探讨QISS非增强MRA技术诊断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51例下肢动脉病变患者行双下肢QISS-MRA和CE-MRA扫描,评价两种检查方法的图像质量,并以CE-MRA为参照标准,计算QISS MRA诊断下肢动脉显著性狭窄(≥50%)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诊断准确性,并以配对χ2检验分析两种检查方法对诊断下肢动脉显著性狭窄(≥50%)的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两种检查方法的相关性采用kappa检验。结果:51例中48例成功行QISS-MRA检查,其中图像质量优、良、差者分别为40(78.43%)、8(15.69%)和3例(5.88%)。按血管节段计算,QISS-MRA诊断下肢动脉显著性狭窄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0.15%和98.87%,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75%和96.42%,总体符合率为95.91%。对于下肢动脉显著性狭窄的诊断,QISS-MRA与CE-MRA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76,P>0.05),且两种检查方法具有极好的相关性(r值为0.950,P<0.001)。结论:QISS-MRA检查成功率较高、图像质量良好并且诊断效果接近CE-MRA,对诊断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有一定的临床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血管成像 下肢 动脉病变 诊断
下载PDF
手动脉非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的初步临床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冯飞 王丽 +5 位作者 陈汉威 戚玉龙 刘德祥 黄益 唐郁宽 张娜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830-833,837,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基于血流敏感散相(FSD)和平衡稳态自由进动(SSFP)的非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NCE-MRA)技术在显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手动脉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2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采用1.5T成像系统进行手动脉NCE-MRA和增强磁共振... 目的初步探讨基于血流敏感散相(FSD)和平衡稳态自由进动(SSFP)的非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NCE-MRA)技术在显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手动脉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2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采用1.5T成像系统进行手动脉NCE-MRA和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CE-MRA)检查。对手动脉(划分为腕部、掌部和指部3个血管节段)的图像质量进行评分,并对图像信噪比(SNR)、对比度噪声比(CNR)和血管边缘锐利度进行测量。将NCE-MRA和CE-MRA的图像质量和测量值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22例患者24只手均成功完成NCE-MRA和动态CE-MRA检查。72个血管节段中,NCE-MRA有69个动脉节段的图像质量具有诊断意义,明显高于CE-MRA(96%比83%,P<0.05)。此外,NCE-MRA在手动脉各个部位的图像质量以及SNR、CNR和血管锐利度均优于CE-MRA(P<0.05)。结论 NCE-MRA能清楚地显示手动脉的各个分支,图像质量优于动态CE-MRA,对手动脉病变的诊断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磁共振成像 手动脉 血流敏感散相 平衡稳态自由进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