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蔓生白薇有效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雷辉 王永兵 +2 位作者 肖功胜 宗伟英 王滔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798-1800,共3页
目的:研究蔓生白薇有效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乙醇提取,大孔树脂、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分析,结合文献对照,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蔓生白薇有效部位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白前... 目的:研究蔓生白薇有效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乙醇提取,大孔树脂、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分析,结合文献对照,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蔓生白薇有效部位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白前苷元C(Ⅰ)、24-甲基-5α-胆甾-7,22-二烯-3β,5,6β-三醇(Ⅱ)、丁香酸(Ⅲ)、3,4-二羟基苯乙酮(Ⅳ)、4-羟基苯乙酮(Ⅴ)、4-羟基-3-甲氧基苯乙酮(Ⅵ)。结论:其中,化合物Ⅰ、Ⅱ、Ⅳ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蔓生白薇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下载PDF
建立CAR-T细胞治疗产品质量控制检测方法及其定量参考品的数字PCR方法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豆敏华 朱冰美 +2 位作者 宗伟英 吴晓双 杨志行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2306-2314,共9页
目的:本研究建立嵌合抗原受体T(CAR-T)细胞治疗产品质量控制中猿猴病毒40大T抗原(SV40LTA),腺病毒早期区域1A蛋白(E1A)和质粒残留水平的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方法,同时采用微流控芯片式数字PCR技术对质粒定量参考品进行赋值... 目的:本研究建立嵌合抗原受体T(CAR-T)细胞治疗产品质量控制中猿猴病毒40大T抗原(SV40LTA),腺病毒早期区域1A蛋白(E1A)和质粒残留水平的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方法,同时采用微流控芯片式数字PCR技术对质粒定量参考品进行赋值。方法:通过建立多重荧光定量PCR的方法,在一个反应中同时检测SV40LTA和E1A的残留水平。针对目前慢病毒等包装技术存在多种质粒组合系统(如四质粒和五质粒),对质粒的残留检测标准难以统一,本研究从同源性很高的复制子区域入手,设计和筛选引物探针,能同时检测多种不同质粒的总体残留水平。建立数字PCR技术分别对SV40LTA和E1A的质粒定量参考品拷贝数浓度标定方法进行方法学验证和赋值。结果:SV40LTA和E1A双重定量PCR方法的特异性好,最低定量限分别达到2.80×10和2.98×10 copies·μL^(-1)。质粒残留检测法的最低定量限可达到2.80×10 copies·μL^(-1)。通过采用目前快速发展的数字PCR技术进行赋值,经典吸光度法计算质粒定量参考品SV40LTA和E1A的拷贝数浓度为2.80×10^(8)和2.98×10^(8) copies·μL^(-1);经数字PCR标定分别为1.06×10^(8)和1.21×10^(8) copies·μL^(-1)。结论:本研究建立的SV40LTA,E1A和质粒检测方法灵敏度较高、特异性强,能满足CAR-T细胞治疗产品的质量控制要求。经典的吸光度法定值的结果大于数字PCR方法,大约有2倍左右的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合抗原受体T 细胞治疗 猿猴病毒40大T抗原 腺病毒早期区域1A蛋白 质粒残留 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
原文传递
CHO宿主细胞DNA残留检测试剂盒(PCR-Taqman探针法)的方法学验证 被引量:3
3
作者 吕萍 杨志行 +4 位作者 张慧 宗伟英 吴婉欣 王滔 梁成罡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2519-2526,共8页
目的:中国仓鼠卵巢(Chinese hamster ovary,CHO)宿主细胞DNA残留检测(PCR-Taqman探针法)方法的验证。方法:利用磁珠分离法结合Taqman探针定量PCR技术,对自主研制的CHO宿主细胞DNA残留检测试剂盒进行线性与范围、准确度、精密度、专属性... 目的:中国仓鼠卵巢(Chinese hamster ovary,CHO)宿主细胞DNA残留检测(PCR-Taqman探针法)方法的验证。方法:利用磁珠分离法结合Taqman探针定量PCR技术,对自主研制的CHO宿主细胞DNA残留检测试剂盒进行线性与范围、准确度、精密度、专属性、定量限、参考品DNA标定等验证。特别针对残留定量限、蛋白浓度、pH值、缓冲体系等关键影响因素,以及生产工艺各中间品进行回收率考察,验证试剂盒对复杂样品的检测性能。选取采用不同工艺的多个重组蛋白产品,通过独立三方协作标定,开展试剂盒的适用性研究。结果:DNA标准曲线在3 fg·μL-1~300 pg·μL-1范围内,线性良好(R2> 0. 99);对5个浓度梯度检测的准确度偏差均<10%;定量限为0. 5 fg·μL-1;内部参考品DNA标定结果为10μg·m L-1;精密度良好(RSD≤15%);大鼠、小鼠、大肠杆菌、人类基因组DNA对检测无干扰。另外,对于样品中DNA含量在1pg·m L-1~10 ng·m L-1、pH值在4~9,采用磷酸缓冲体系、Tris缓冲体系、醋酸缓冲体系、柠檬酸缓冲体系等多种基质样品,以及生产工艺中间品的检测回收率均在70%~130%,RSD均<15%。3个独立实验室间协标检测数据RSD均<30%。结论:自主研发CHO宿主细胞DNA残留检测试剂盒(荧光探针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准确度好,能够满足复杂基质条件下各种重组制品的宿主DNA残留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O宿主细胞DNA残留检测试剂盒 PCR-Taqman探针法 方法验证
原文传递
不同产地白薇中C21甾体皂苷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3
4
作者 肖功胜 王永兵 +4 位作者 雷辉 宗伟英 沈雯 王滔 席晓荣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2014年第10期1228-1231,共4页
目的建立白薇中蔓生白薇苷A及白薇C21甾体总皂苷的含量测定方法,并测定其在不同产地蔓生白薇中的含量。方法以蔓生白薇苷A为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可见分光光度法分别对蔓生白薇苷A及白薇C21甾体总皂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蔓生白薇苷... 目的建立白薇中蔓生白薇苷A及白薇C21甾体总皂苷的含量测定方法,并测定其在不同产地蔓生白薇中的含量。方法以蔓生白薇苷A为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可见分光光度法分别对蔓生白薇苷A及白薇C21甾体总皂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蔓生白薇苷A和总皂苷含量分别在0.23-2.53μg(r=0.999 7)及11.5-115μg(r=0.999 1)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3%(RSD=2.68%)和99.7%(RSD=2.84%)。蔓生白薇苷A的含量以河南最高,山东最低;白薇C21甾体总皂苷则以山东最高,辽宁最低。结论此方法简便、稳定可靠,便于对白薇药材进行质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薇 C21甾体皂苷 蔓生白薇皂苷A 含量测定
原文传递
化学发光法评价精液中的白细胞对精子质量的影响*
5
作者 李文军 刘玉林 +5 位作者 江峰 汤晓峰 吴斌 杨志行 施惠娟 陈国武 《中国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3-26,共4页
目的探索用化学发光方法评价精液中过量存在的白细胞对精液质量的影响.方法将男性不育患者分为精液参数正常组,弱精子症组和少弱精子症组,通过化学发光方法直接检测精浆活性氧(ROS)水平,以及检测白细胞特异探针fMLP激惹白细胞后精液... 目的探索用化学发光方法评价精液中过量存在的白细胞对精液质量的影响.方法将男性不育患者分为精液参数正常组,弱精子症组和少弱精子症组,通过化学发光方法直接检测精浆活性氧(ROS)水平,以及检测白细胞特异探针fMLP激惹白细胞后精液白细胞的ROS水平.结果精浆ROS和白细胞所产生的ROS水平在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别,但用白细胞ROS指数平衡了精浆ROS水平和精子密度的影响后,白细胞ROS指数在弱精子症组和少弱精子症组均显著高于精液参数正常组.结论精液中若存在相对于精子数量过量的白细胞,且白细胞经化合物(fMLP)刺激后产生ROS水平的能力过强,可能是导致精子活动力低下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法 白细胞 精子
原文传递
基于荧光免疫层析技术快速检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总抗体
6
作者 王虹玲 郭彦飞 +2 位作者 杨志行 张辉 吴昺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20年第15期1807-1811,共5页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快速、特异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FTSV)总抗体的荧光免疫层析检测方法。方法利用荧光染料标记的SFTSV重组NP蛋白制备检测液,用SFTSV重组NP蛋白包被NC膜制备快速检测SFTSV总抗体的试纸条。检测100例健康者阴...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快速、特异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FTSV)总抗体的荧光免疫层析检测方法。方法利用荧光染料标记的SFTSV重组NP蛋白制备检测液,用SFTSV重组NP蛋白包被NC膜制备快速检测SFTSV总抗体的试纸条。检测100例健康者阴性血清样本确定检测方法cut-off值,评价其敏感性、特异性和精密度,并与real-time RT-PCR法和ELISA方法进行92份SFTSV疑似病例血清检测比较。结果本方法可在12 min内完成检测,其cut-off值为0.16,可检测1∶500稀释度的SFTSV阳性血清,与汉坦病毒、HBV、HCV和类风湿因子RF无交叉反应,CV<10%。采用本方法、real-time RT-PCR法和ELISA-IgM法检测92例SFTSV疑似患者血清,其阳性率分别为57.61%、53.26%和29.35%,与ELISA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real-time RT-PCR法为标准,荧光免疫层析方法检测阴性符合率、阳性符合率分别为79.10%和89.79%,总符合率为84.78%,与ELISA法相比,其阳性符合率和总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该检测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适合基层医疗机构、以及各级CDC对相应SFTSV流行疫区现场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免疫层析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 现场快速检测 试纸条
原文传递
HLA-B27基因荧光定量方法的确立与多种方法比较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戎奇吉 孙讳浩 +1 位作者 徐冉行 刘东海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3601-3603,3612,共4页
目的在原研究的基础上,重新合成Taqman探针,建立一种新的强直性脊柱炎基因HLA-B27荧光定量PCR(FQ-PCR)方法,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2年1-11月收集的医院强直性脊柱炎282例,优化各种PCR条件,并与多种方法比较,检测强直性脊柱... 目的在原研究的基础上,重新合成Taqman探针,建立一种新的强直性脊柱炎基因HLA-B27荧光定量PCR(FQ-PCR)方法,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2年1-11月收集的医院强直性脊柱炎282例,优化各种PCR条件,并与多种方法比较,检测强直性脊柱炎及相关的各类疾病,同期选择100名健康体检人群作为阴性对照,采用SYBR法和Taqman特异性探针荧光定量检测法。结果 FQ-PCR生成动力学有关的PCR扩增曲线由荧光信号强度周期数,HLA-B27的标准曲线是循环阈值之间线性关系(ct)和起始拷贝数;高度相关(0.999)揭示FQ-PCR的可靠性;确立的Taqman法有良好的线性和精度并与流式细胞和SYBR法比较,具有良好的相关性(P<0.05)。结论新确立的荧光定量PCR(Taqman)比其他方法更可靠准确,并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B27基因 荧光定量 聚合酶链反应 流式细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