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7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土丘陵区植物功能性状对微地形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41
1
作者 杨士梭 温仲明 +2 位作者 苗连朋 戚德辉 花东文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413-3419,共7页
植物功能性状是连接植物与环境的桥梁,可以反映植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在地形复杂地区,研究不同水平上的植物功能性状随微地形的变化规律,对认识不同物种对复杂地形条件下多变环境的适应策略具有重要意义.以黄土丘陵区森林草原区自然植... 植物功能性状是连接植物与环境的桥梁,可以反映植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在地形复杂地区,研究不同水平上的植物功能性状随微地形的变化规律,对认识不同物种对复杂地形条件下多变环境的适应策略具有重要意义.以黄土丘陵区森林草原区自然植被为对象,分析土壤养分以及植物各功能性状值在科属和群落水平上微地形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的功能性状差异较大,植物科属组成差异是影响植物功能性状的主要因素,其次是坡向,而坡位对其影响较小;群落水平的性状值在微地形上无显著差异;豆科和菊科植物的叶氮含量和根氮含量在不同坡位上均存在显著差异,禾本科只有根组织密度在不同坡位上存在显著差异;群落水平性状值的根组织密度与土壤氮含量和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豆科植物的叶氮含量和根氮含量与土壤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菊科和禾本科叶氮含量和根氮含量与土壤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这表明不同科属植物在对环境变化响应上存在较大差异,不同科属物种对环境适应策略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功能性状 微地形 土壤养分 物种水平 群落水平
原文传递
基于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无废城市”建设初探 被引量:20
2
作者 李建明 王志刚 +5 位作者 王一峰 张长伟 刘晨曦 陈兰 孙宝洋 张平仓 《中国水土保持》 2019年第7期25-29,共5页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基础设施、房地产、轨道交通、采矿、能源、水利水电等行业大力兴起,各行业在建设过程中由于人为大量扰动破坏原地表,工程开挖、填筑活动形成大量的弃土弃渣。弃土弃渣不仅侵占土地、压...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基础设施、房地产、轨道交通、采矿、能源、水利水电等行业大力兴起,各行业在建设过程中由于人为大量扰动破坏原地表,工程开挖、填筑活动形成大量的弃土弃渣。弃土弃渣不仅侵占土地、压毁农田,更可能污染水源、破坏环境、影响市容市貌,与现阶段推行的生态文明背道而驰,急需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对工程弃土弃渣、建筑废弃物等固体废弃物的管理,将其作为资源充分有效利用,变资源浪费为资源再生,变污染为环保。目前,大量的弃土弃渣、建筑废弃物及仍在不断增加的固体废弃物为新能源、新材料的研发及生产应用提供了物质来源。以弃土弃渣及建筑废弃物为固体废弃物的典型代表,从研究现状、利用方向方面阐述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可行性及必要性,为建立“无废城市”,实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创造有利条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指导生产实践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弃土弃渣 建筑废弃物 无废城市 资源化
下载PDF
地表覆盖对温室黄瓜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9
3
作者 翟胜 梁银丽 +4 位作者 王巨媛 戴全厚 杜社妮 由海霞 陈甲瑞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39-1044,共6页
研究了地表覆盖秸秆、地膜和秸秆加膜对日光温室嫁接和非嫁接黄瓜生长与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表覆盖可有效促进植株生长,嫁接黄瓜覆盖秸秆加膜、地膜与秸秆的株高和茎粗依次比对照增加91、71、57cm和0·127、0·086、0... 研究了地表覆盖秸秆、地膜和秸秆加膜对日光温室嫁接和非嫁接黄瓜生长与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表覆盖可有效促进植株生长,嫁接黄瓜覆盖秸秆加膜、地膜与秸秆的株高和茎粗依次比对照增加91、71、57cm和0·127、0·086、0·111cm,非嫁接黄瓜增幅较小;地表覆盖可增强光合作用,嫁接黄瓜覆盖秸秆加膜、地膜、秸秆的净光合速率分别比对照增加2·63、2·08与1·36μmol·m-2·s-1,非嫁接黄瓜增幅较小;嫁接黄瓜覆盖秸秆加膜和秸秆的叶绿素含量比对照增加1·8%和3·15%,而覆盖地膜的叶绿素含量降低了3·8%,非嫁接黄瓜的叶绿素含量变幅较小;嫁接黄瓜覆盖秸秆加膜、地膜、秸秆的根系活力比对照提高0·98、0·48和0·8mgTTC·g-1FW,同一处理的非嫁接黄瓜根系活力增幅较小;地表覆盖可增加单株干物重,提高早期产量和总产量,嫁接黄瓜覆盖秸秆加膜、地膜与秸秆的单株产量比非嫁接黄瓜分别增加16%、5·3%和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嫁接黄瓜 日光温室 地表覆盖 生长 生理特性
下载PDF
日光温室地面覆盖对嫁接与未嫁接黄瓜生长发育、产量及土壤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19
4
作者 翟胜 梁银丽 王巨媛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2344-2348,共5页
研究了秸秆、地膜和秸秆+地膜覆盖对日光温室嫁接与未嫁接黄瓜生长发育、产量及土壤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地面覆盖不仅能促进雌花分化、缩短成瓜时间、增加单瓜重、提高黄瓜产量,而且能降低畸形瓜比例,提高产品的商品性.其中以覆盖秸秆... 研究了秸秆、地膜和秸秆+地膜覆盖对日光温室嫁接与未嫁接黄瓜生长发育、产量及土壤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地面覆盖不仅能促进雌花分化、缩短成瓜时间、增加单瓜重、提高黄瓜产量,而且能降低畸形瓜比例,提高产品的商品性.其中以覆盖秸秆+地膜作用最明显、增产幅度最大,覆盖秸秆和覆盖地膜次之;嫁接黄瓜的处理效果优于未嫁接黄瓜.此外,地面覆盖对土壤环境也具有重要影响,但不同处理之间差异较大.地温日变化呈单峰曲线,5cm、10cm地温的波峰出现在1430,随着土层的加深而波峰推迟出现,峰值也逐渐减小.秸秆覆盖具有降低最高地温和提高最低地温的作用,使土壤温度保持相对稳定;地膜覆盖对最高地温的增幅最大、对最低地温的增幅最小,从而使地温变幅最大;秸秆+地膜覆盖既增温又保温.地面覆盖的土壤呼吸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P<0.01),并以秸秆+地膜覆盖的土壤呼吸速率最高,地膜覆盖与秸秆覆盖次之,土壤呼吸速率日变化也呈单峰曲线,与5cm、10cm地温日变化趋势一致,峰值出现在1430左右,土壤呼吸速率与5cm、10cm地温达显著或极显著相关.秸秆覆盖与秸秆+地膜覆盖的0~20cm土层土壤容重显著小于地膜覆盖与对照(P<0.01),地膜覆盖的土壤容重略小于对照,随着土层的加深,各处理间土壤容重差异渐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光温室 地面覆盖 嫁接黄瓜 产量 土壤环境
下载PDF
基于Budyko假设和分形理论的水沙变化归因识别——以北洛河流域为例 被引量:17
5
作者 薛帆 张晓萍 +8 位作者 张橹 刘宝元 杨勤科 易海杰 何亮 邹亚东 贺洁 许小明 吕渡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9-92,共14页
全球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深刻影响了区域水文过程,进行水沙变化归因识别对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尤为重要。基于Budyko假设和分形理论,采用弹性系数法,对北洛河流域上(丘陵沟壑区)、中(土石山林—高塬沟壑区)、下游(渭北旱塬农区)3种... 全球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深刻影响了区域水文过程,进行水沙变化归因识别对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尤为重要。基于Budyko假设和分形理论,采用弹性系数法,对北洛河流域上(丘陵沟壑区)、中(土石山林—高塬沟壑区)、下游(渭北旱塬农区)3种不同地貌和植被类型区1959—2019年的水、沙通量变化进行归因分析。结果表明,北洛河上、中、下游径流量均显著减少,由20世纪60年代的35 mm、32 mm、34 mm,减少到21世纪10年代的19 mm、24 mm、6 mm,60 a减少率分别为0.3 mm a^(-1)、0.2 mm a^(-1)、0.4 mm a^(-1)。上游输沙量极显著减少,中游降低趋势不显著,下游显著减少,由20世纪60年代的99×10^(6)t、8×10^(6)t、3×10^(6)t,减少到21世纪10年代的10×10^(6)t、3×10^(6)t、0.3×10^(6)t,60 a减少率分别为1.5×10^(6)t a^(-1)、0.04×10^(6)t a^(-1)、0.1×10^(6)t a^(-1)。20世纪70年代以来,上游径流变化逐渐受人类活动影响,且影响程度逐渐增强,21世纪10年代人类活动贡献率达66.3%;气候变化是中游径流变化的主控因子,21世纪10年代降雨和潜在蒸散发的贡献率分别为77.0%和20.2%;下游径流减少主要为人类活动影响,21世纪10年代其贡献率为64.3%。对比20世纪60年代流域输沙量变化始终受人类活动主导,21世纪10年代人类活动对上、中、下游输沙量减少的贡献率分别为80.7%、59.2%和92.7%。上游人类活动对输沙量减少的贡献中,退耕还林等沟坡措施和沟道工程措施分别为39.0%、42.7%,中、下游人类活动贡献的估算结果反映出高植被覆盖区和农区汲水灌溉对区域水、沙的影响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dyko假设 分形理论 弹性系数法 水沙变化归因 黄土高原
原文传递
水分亏缺下玉米根系ZmPIP1亚族基因的表达 被引量:14
6
作者 吴安慧 张岁岐 +2 位作者 邓西平 山仑 刘小芳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57-562,共6页
在PEG-6000胁迫条件下,以微管蛋白基因为内参基因、水通道蛋白基因ZmPIP1-1和ZmPIP1-2为检测基因,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体系检测它们在玉米根系中的表达情况。实验结果是:胁迫条件下,ZmPIP1-1的表达量在杂交F1代‘户... 在PEG-6000胁迫条件下,以微管蛋白基因为内参基因、水通道蛋白基因ZmPIP1-1和ZmPIP1-2为检测基因,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体系检测它们在玉米根系中的表达情况。实验结果是:胁迫条件下,ZmPIP1-1的表达量在杂交F1代‘户单4号’(抗旱)和母本‘天四’(抗旱)根系中增多,它的表达量与品种的抗旱性呈正相关,并且胁迫不同时间段它的表达量有差异;而ZmPIP1-2在3个玉米品种的不同水分处理条件下,表达量均没有明显变化。这提示,水分胁迫条件下根系中某些种类的水通道蛋白基因的表达量增多,并且与品种的抗旱性有关;而另一些水通道蛋白基因的表达不受水分亏缺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根系 水通道蛋白 半定量-PCR
下载PDF
白膜、黑膜全年覆盖下的土壤水、热、盐变化 被引量:11
7
作者 吴贤忠 李毅 +1 位作者 高志永 董建国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701-1709,共9页
地膜覆盖因能有效地增温保墒增产而在黄土丘陵区旱作农林生产中广泛应用。为明确不同薄膜覆盖的差异以及连续覆膜条件下的土壤水热盐变化特征,于2015年7月1日—2017年6月30日在陕北米脂进行野外连续覆膜定位观测,试验设裸地(CK)、白色薄... 地膜覆盖因能有效地增温保墒增产而在黄土丘陵区旱作农林生产中广泛应用。为明确不同薄膜覆盖的差异以及连续覆膜条件下的土壤水热盐变化特征,于2015年7月1日—2017年6月30日在陕北米脂进行野外连续覆膜定位观测,试验设裸地(CK)、白色薄膜(WF)与黑色薄膜(BF)3种处理,利用GS3仪器监测0~150cm深度的土壤水分、温度和电导率。结果表明:1)连续覆盖两年后,两种覆膜处理平均土壤含水量为16.9%, CK为13.6%,土壤储水量分别达314.56mm、204.44mm,具体表现为土壤含水量BF在0~15cm高于WF(P<0.05),15~30cm低于WF(P<0.05); 0~150 cm, WF和BF总储水量差异不显著,与CK差异显著(P<0.05);在作物生育期覆膜平均较CK提高储水量60.8 mm。2)膜覆盖下近地面日温差WF大于BF, 0~150 cm,两种覆膜周年土壤平均温度无显著差异,较CK高1.3℃(P<0.05);气温较高条件下WF比BF、CK缩短冻融时间分别达8d和24d,WF更有利于土壤解冻和早春土壤增温。3)周年土壤表层盐分高,其中0~30 cm土层电导率为BF>WF>CK, 30~50 cm土层为WF>BF>CK,但土壤总体盐分较低,无土壤盐渍化趋势, 50 cm以下3种处理盐分没有差异。综合而言, WF较BF更能提高表层土壤温度, BF较WF更能提高表层土壤水分,覆膜保墒增温,延长作物生长时间。研究成果可为黄土丘陵区旱作农业覆膜应用提供土壤水热盐调控依据,也为果园和林地常年连续覆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覆盖 水盐运移 土壤温度 连续覆膜 水分恢复 黄土丘陵区
下载PDF
MBER土壤固化剂集流场的施工工艺 被引量:10
8
作者 樊恒辉 高建恩 +1 位作者 吴普特 孙胜利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5年第3期56-59,共4页
人工集流场常用的防渗材料有混凝土、聚乙烯薄膜和沥青玻璃丝油毡等,这些材料的集流效率高,但是存在造价高或耐久性差的缺点。应用土壤固化剂修建集流场,能够有效解决集流材料造价高和耐久性差等问题。在阐述MBER土壤固化剂的组成和固... 人工集流场常用的防渗材料有混凝土、聚乙烯薄膜和沥青玻璃丝油毡等,这些材料的集流效率高,但是存在造价高或耐久性差的缺点。应用土壤固化剂修建集流场,能够有效解决集流材料造价高和耐久性差等问题。在阐述MBER土壤固化剂的组成和固化机制、原材料的技术要求、配合比设计和集流场结构设计等基础上,重点研究土壤固化剂集流场的施工工艺,提出了在干硬性施工工艺中混合料的均匀性、含水率和施工时间是应用固化剂修建集流场的关键技术,建议加强对塑性施工工艺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水集蓄利用工程 人工集流场 防渗材料 集流效率 土壤固化剂 施工工艺 均匀性 含水率 施工时间 固化机制
下载PDF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不同颜色地膜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吴贤忠 赵锦梅 +2 位作者 李毅 董建国 汪有科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43-49,共7页
【目的】探索不同颜色地膜全年覆盖对土壤温度的影响。【方法】在陕北米脂试验站进行野外试验,分别设置裸地(CK)、白色薄膜(TF)与黑色膜(BF)3种处理,观测不同土层深度的土壤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1)覆膜显著提高土壤温度,白... 【目的】探索不同颜色地膜全年覆盖对土壤温度的影响。【方法】在陕北米脂试验站进行野外试验,分别设置裸地(CK)、白色薄膜(TF)与黑色膜(BF)3种处理,观测不同土层深度的土壤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1)覆膜显著提高土壤温度,白色薄膜垄内土壤温度与黑色膜差异不显著;昼夜温度变化幅度最大的是TF处理,最大温差达到3.74℃;最小的是BF处理,温度变幅只有3.15℃;(2)在0~30 cm土层,夏季TF处理土壤温度变幅最大,冬季最小,春季BF处理最小,秋季TF、BF处理较CK更加明显;冬春季2种覆膜差异显著(P<0.05),BF处理较CK差异不显著;夏秋季2种覆膜土温差异不显著,TF、BF处理与CK差异显著(P<0.05);(3)TF、BF处理土壤温度在45 cm土层以下各土层之间差异不显著,CK在90 cm土层以下各土层之间差异不显著,土壤温度振幅随深度向下减小,在45 cm以上土层BF处理振幅变化小于TF处理,45 cm土层往下BF处理振幅变化最小,BF处理土壤温度变化较为稳定。【结论】综上可知,覆膜可显著提高土壤温度,白色膜在冬、春季覆盖较为适宜,黑色膜在夏、秋季覆盖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膜 全年覆盖 温度 季节变化 黄土高原
下载PDF
基于SPEI的陕北黄土丘陵区干旱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郭旭新 赵英 +1 位作者 高志永 汪有科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9-76,共8页
为探讨陕北黄土丘陵区干旱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借助绥德2000-2014年逐日的气象数据,基于Hargreaves、Thornthwaite和Penman-Monteith蒸散模型及同一套降水资料计算,获得不同时间尺度(月、半年和年)3种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对比分析上... 为探讨陕北黄土丘陵区干旱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借助绥德2000-2014年逐日的气象数据,基于Hargreaves、Thornthwaite和Penman-Monteith蒸散模型及同一套降水资料计算,获得不同时间尺度(月、半年和年)3种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对比分析上述3种SPEI的差异并选取适宜于陕北黄土丘陵区的SPEI,而后采用SPEI分析干旱特征,并利用通径法分析气象因子对SPEI敏感性。结果表明:1)基于Penman-Monteith蒸散模型的SPEI(SPEI-PM)能够准确反映陕北黄土丘陵区干旱事件,与SPEI-PM相比,基于Hargreaves和Thornthwaite的SPEI值偏低,计算误差为0.26~0.38;2)干旱变化呈现减弱趋势,短时间尺度上(1和6个月)SPEI-PM值变化频繁,长时间尺度上(12、18和24个月)SPEI-PM值变化幅度小且变化周期长;3)在月、半年和年尺度上对SPEI-PM影响程度最大的气象因素分别为气温和相对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EI 黄土丘陵区 干旱 气象因素
下载PDF
不同时间尺度上枣树树干液流的变异特性 被引量:8
11
作者 马建鹏 汪有科 +2 位作者 陈滇豫 靳姗姗 佘檀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5-101,共7页
为探寻枣树树干液流在不同深度和不同方位的变异特性,提高黄土丘陵区枣树蒸腾耗水量研究精度,在陕西省米脂县远志山红枣试验示范基地采用热扩散式探针(TDP)分别研究了枣树不同方位和不同深度的树干液流速率。结果表明:(1)不同方位探针... 为探寻枣树树干液流在不同深度和不同方位的变异特性,提高黄土丘陵区枣树蒸腾耗水量研究精度,在陕西省米脂县远志山红枣试验示范基地采用热扩散式探针(TDP)分别研究了枣树不同方位和不同深度的树干液流速率。结果表明:(1)不同方位探针监测结果间存在差异,研究时间尺度不同,各方位监测结果间的差异显著性不同,差异显著性大小表现为时尺度>日尺度>月尺度。(2)不同深度探针监测结果间存在差异,随研究时间尺度的不同,不同深度探针监测结果间的差异显著性不同,差异显著性大小表现为时尺度>日尺度>月尺度。(3)在树干北侧和深度为20 mm的TDP监测值计算生育期耗水量更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树 树干液流 不同方位 不同深度 径向分布
下载PDF
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路径 被引量:5
12
作者 彭珂珊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4期61-65,共5页
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口多、耕地少",土地资源总量大,但人均占用土地少,人均占用耕地就更少.随着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国陆续进入城镇化、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和人口高峰期,土地资源将变得更为紧缺,人地矛盾也将更为尖锐.本文... 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口多、耕地少",土地资源总量大,但人均占用土地少,人均占用耕地就更少.随着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国陆续进入城镇化、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和人口高峰期,土地资源将变得更为紧缺,人地矛盾也将更为尖锐.本文旨在从当前我国土地资源的内涵、现状、特征分析出发,剖析我国土地资源保护的意义,进而提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建议措施,更好地促进土地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步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资源现状 人地关系 可持续发展利用
下载PDF
“民生八大工程”启动实施以来的成效及问题和对策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彭珂珊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第2期53-58,共6页
陕西省"民生八大工程"启动实施以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加大民生投入力度,狠抓各项任务落实,"民生八大工程"建设取得显著成效.近年来,财政民生投入规模不断扩大,范围不断拓展,打造民生... 陕西省"民生八大工程"启动实施以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加大民生投入力度,狠抓各项任务落实,"民生八大工程"建设取得显著成效.近年来,财政民生投入规模不断扩大,范围不断拓展,打造民生财政、加快民生建设已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心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也已成为各级政府和财政部门的重要工作之一.本文主要结合陕西省周至县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从"民生八大工程"基本形成、"民生八大工程"形势、"民生八大工程"基本路径、"民生八大工程"基本思考等方面对当前和未来民生财政与民生建设取向及有效措施做出较为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生八大工程” 财政投入 成效分析
下载PDF
黄土丘陵区油田开发对农村社会经济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小利 刘国彬 +1 位作者 田东飞 党小虎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0-32,40,共4页
文章基于黄土丘陵区油田开发典型流域社会经济调查,探讨了石油开发对当地农村社会经济的影响。结果表明,油田开发期间对当地农民经济收益有显著改善作用,在三年内,油区农村与油田有关人均年收入达3689元,是传统收入的1.6倍。油田正常生... 文章基于黄土丘陵区油田开发典型流域社会经济调查,探讨了石油开发对当地农村社会经济的影响。结果表明,油田开发期间对当地农民经济收益有显著改善作用,在三年内,油区农村与油田有关人均年收入达3689元,是传统收入的1.6倍。油田正常生产后油区农村仍以传统收入为主。油田开发后油区非农业人口和工副业收入均增加较快。油区农民消费结构明显改善,油区5个村恩格尔系数均值由开发前的0.67下降到0.54,农村消费已从数量扩张型的满足温饱阶段向注重生存质量的小康阶段发展。在采油区,油田伴生天然气解决了周围农民燃料短缺问题,每年可节约煤炭643吨,节省薪柴505吨,每户年均节约燃料支出约800余元,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对所在区域生态环境的保护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丘陵区 石油开发 农村经济
下载PDF
土壤水分对返青期断根冬小麦补偿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马守臣 徐炳成 +4 位作者 李凤民 黄占斌 刘琳 张晓红 杨慎娇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849-1853,共5页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返青期断根冬小麦的补偿效应.结果表明,断根小麦的早期生长受到抑制,叶面积在返青-拔节期间显著下降,到开花期能恢复至对照水平.高水分条件下断根小麦拔节期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包括表观光合电子传递...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返青期断根冬小麦的补偿效应.结果表明,断根小麦的早期生长受到抑制,叶面积在返青-拔节期间显著下降,到开花期能恢复至对照水平.高水分条件下断根小麦拔节期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包括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实际光化量子产量、光化学淬灭系数、非光化学淬灭值均显著大于对照,开花后单茎干物质积累为0.81g,显著大于对照(0.56g),花后干物质积累系数比对照提高了38.79%,断根小麦根量虽有所下降但差异不显著;低水分条件下断根小麦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和花后干物质积累与对照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但断根小麦的根系生物量(7.83g.pot-1)显著小于对照(9.77g.pot-1).土壤水分对断根小麦的地上生物量和籽粒产量的补偿效应没有显著影响.断根处理的冬小麦在两种土壤水分条件下均显著降低了耗水量,在整个生育期,高水分条件下冬小麦断根处理可节水2000ml左右,水分利用效率为1.97g.kg-1,显著大于对照的1.70g.kg-1;低水分条件下也可节水1500ml左右,水分利用效率虽有所提高,但未达到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断根 叶绿素荧光 补偿效应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更新世黄土高原强烈侵蚀期发生的环境条件 被引量:1
16
作者 伍铁牛 付秋萍 范冬庆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11年第9期59-65,共7页
在更新世,黄土高原经历了若干堆积-侵蚀旋回。其中黄土堆积主要发生在冷干期,而强烈土壤侵蚀发生的环境条件至今尚无统一认识,其确定对了解黄土高原地貌的演化过程和更新世侵蚀期的求得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比黄土高原侵蚀模数分布图... 在更新世,黄土高原经历了若干堆积-侵蚀旋回。其中黄土堆积主要发生在冷干期,而强烈土壤侵蚀发生的环境条件至今尚无统一认识,其确定对了解黄土高原地貌的演化过程和更新世侵蚀期的求得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比黄土高原侵蚀模数分布图与新构造运动分区图,得出侵蚀模数高值区与构造抬升强烈区并不吻合,推断黄土高原侵蚀期发生的主要原因不是构造抬升。在野外考察中,寻找了多个侵蚀面,并与邻近较为完整的黄土-古土壤剖面进行比照,发现侵蚀面主要存在于黄土层上部,其上覆的古土壤层一般保存完整,说明土壤侵蚀主要发生在黄土层,即气候由冷干向暖湿的过渡时期。这一结论为求取黄土高原第四纪侵蚀期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更新世 土壤侵蚀 环境条件
下载PDF
黄土丘陵区纸坊沟流域植被恢复的土壤养分效应 被引量:151
17
作者 王国梁 刘国彬 许明祥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5,共5页
经过 2 0 a多的人工恢复和封禁措施 ,纸坊沟流域内的植物群落对土壤养分产生明显影响 ,植被对土壤养分的作用表现为 ,在植被作用下土壤有机质、全氮、水解氮、全磷、速效磷向土壤上层富集 ,但不同植被对养分的影响不同。从土壤剖面来看 ... 经过 2 0 a多的人工恢复和封禁措施 ,纸坊沟流域内的植物群落对土壤养分产生明显影响 ,植被对土壤养分的作用表现为 ,在植被作用下土壤有机质、全氮、水解氮、全磷、速效磷向土壤上层富集 ,但不同植被对养分的影响不同。从土壤剖面来看 ,植被对 0— 2 0 cm土壤养分作用大于 2 0— 4 0 cm;从植被生活型来看 ,草本对 0— 4 0 cm土壤养分的提高作用大于乔木和灌木。土壤全氮与土壤有机质之间有良好的线性相关关系 ,土壤全磷与土壤有机质之间也有一定的线性相关关系 ,其中 0— 2 0 cm相关性好 ,但 2 0— 4 0 cm相关性较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恢复 黄土丘陵区 纸坊沟流域 土壤养分效应
下载PDF
干旱胁迫下紫花苜蓿根系形态变化及与水分利用的关系 被引量:156
18
作者 李文娆 张岁岐 +1 位作者 丁圣彦 山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5140-5150,共11页
采用盆栽实验方法研究了紫花苜蓿(品种:陇东和阿尔冈金)根系形态、生物量、蒸腾耗水量等对持续干旱的反应及与水分利用效率(WUE)间的关系,以期揭示紫花苜蓿对干旱胁迫的适应机制。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使得紫花苜蓿根系形态特征在年季间、... 采用盆栽实验方法研究了紫花苜蓿(品种:陇东和阿尔冈金)根系形态、生物量、蒸腾耗水量等对持续干旱的反应及与水分利用效率(WUE)间的关系,以期揭示紫花苜蓿对干旱胁迫的适应机制。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使得紫花苜蓿根系形态特征在年季间、茬次间和品种间发生了显著变化,主要表现为主根伸长生长受到抑制、主根直径变细、侧根和根系总长度伸长生长则被促进、根系表面积和直径≥1mm的侧根数目显著增加、根系生物量下降,这是紫花苜蓿对干旱逆境的适应策略,但这种适应性存在限度。另一方面,干旱胁迫条件下紫花苜蓿草产量和蒸腾耗水量也因生长年限、茬次和品种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程度的降低。紫花苜蓿根系形态性状(总根长、根系生物量与根冠比)与植株水分利用效率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其中根重对水分效率的影响是第一位的。WUE在根系形态与冠层水分消耗的协同变化下得到有限提高。对干旱的耐性最终表现为第2年>第1年、第1茬和第2茬>第3茬、陇东>阿尔冈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胁迫 紫花苜蓿 根系形态 水分利用
下载PDF
杠柳幼苗对不同强度干旱胁迫的生长与生理响应 被引量:107
19
作者 安玉艳 梁宗锁 郝文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16-725,共10页
以黄土丘陵区常见灌木杠柳(Periploca sepium Bunge.)的两年生苗木为试验材料,模拟不同程度的土壤干旱环境,研究了土壤干旱对杠柳生长和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种土壤水分条件下杠柳的耗水和快速生长期均集中在6-8月,与黄土... 以黄土丘陵区常见灌木杠柳(Periploca sepium Bunge.)的两年生苗木为试验材料,模拟不同程度的土壤干旱环境,研究了土壤干旱对杠柳生长和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种土壤水分条件下杠柳的耗水和快速生长期均集中在6-8月,与黄土丘陵区雨热期重叠。在干旱胁迫下杠柳生长减慢,生物量累积减小,生物量优先向根系分配,根冠比显著增大。与适宜水分下相比,干旱胁迫下杠柳的水分利用效率随生物量与耗水量减小而显著升高,表明杠柳具有节约型水分利用对策。杠柳在干旱前期和中期丙二醛(MDA)含量下降、膜透性略有增加,干旱末期MDA含量和细胞膜透性与适宜水分相比显著升高。在中度干旱与严重干旱下,杠柳的超氧化物歧化酶与过氧化物保护酶活性持续上升直到试验末期才稍有下降。干旱胁迫对杠柳叶片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显著,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大而显著升高,且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一直保持上升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在前期急剧上升,中、后期下降,但含量一直高于适宜水分处理。本研究表明,杠柳能够充分利用黄土丘陵区局部雨热资源优势、具备减少地上蒸发面积、增加地下生长、吸收深层土壤水源等御旱策略以及保持较高的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能力等生理学耐旱机制,本研究从生长、生理特征上揭示了杠柳在黄土高原植被自然恢复中普遍存在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胁迫 水分利用策略 生物量分配 抗氧化酶 渗透调节
下载PDF
植被保持水土有效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69
20
作者 李鹏 李占斌 郑良勇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2年第1期76-80,共5页
植被是防止水土流失的积极因素 ,也是土壤侵蚀预报研究中的重要因子。系统分析了国内外有关植被的冠层对降雨的截流作用以及对降雨侵蚀动力的影响 ,地表枯枝落叶层的水土保持作用、植被覆盖度与水土流失之间的关系和地下根系提高土壤抗... 植被是防止水土流失的积极因素 ,也是土壤侵蚀预报研究中的重要因子。系统分析了国内外有关植被的冠层对降雨的截流作用以及对降雨侵蚀动力的影响 ,地表枯枝落叶层的水土保持作用、植被覆盖度与水土流失之间的关系和地下根系提高土壤抗冲性等方面的研究。旨在综合已有研究经验和成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性研究 进展 植被 冠层 枯枝落叶层 植被覆盖度 根系 水土流失 水土保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