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4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任11井山头注氮气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赫恩杰 蒋明 +3 位作者 许爱云 宋富霞 闫爱华 朱红莉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25-328,共4页
碳酸盐岩潜山油藏是华北油区的主要油藏类型,其动用地质储量占全油区的60%左右,目前已进入高含水开发期,如何挖潜剩余油潜力,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是目前的主要工作方向。针对任11井山头块状底水潜山油藏的地质及生产特点,分析了注氮气提... 碳酸盐岩潜山油藏是华北油区的主要油藏类型,其动用地质储量占全油区的60%左右,目前已进入高含水开发期,如何挖潜剩余油潜力,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是目前的主要工作方向。针对任11井山头块状底水潜山油藏的地质及生产特点,分析了注氮气提高采收率的机理及有利地质条件;在数值模拟的基础上,论证了任11井山头注氮气提高采收率的可行性,对注气井数、油气水平衡时间、采液速度、注气采油方式、注气速度、注气时机和开发井网等技术政策界限进行了优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任11井山头在一定工艺技术保障下,注氮气提高采收率是可行的,预计注气形成的富集油带厚度约200m,采收率提高4%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藏 地质储量 采收率 注氮气 可行性研究
下载PDF
固定资产备抵项目间的有关问题 被引量:1
2
作者 张福祥 张素云 《财务与会计》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44-45,共2页
从资产负债表上看,固定资产折旧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两部分互为补充,共同反映固定资产账面价值的减少.但在实践中,却常常有人认为折旧已经表示了固定资产由于损耗而减少的价值,再对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就显得多余了,属于重复性的工作.在... 从资产负债表上看,固定资产折旧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两部分互为补充,共同反映固定资产账面价值的减少.但在实践中,却常常有人认为折旧已经表示了固定资产由于损耗而减少的价值,再对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就显得多余了,属于重复性的工作.在此,笔者对固定资产备抵项目间的有关问题作一些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产负债 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 固定资产备抵项目 固定资产折旧 企业
原文传递
碎屑岩油气藏相控地质建模技术研究与应用
3
作者 董伟 吕翠艳 +2 位作者 崔刚 张艳丽 胡中杰 《中国科技成果》 2018年第18期60-62,68,共4页
该技术源于油气藏描述科研积累,逐步形成以井间储层参数相控模拟和预测为主的碎屑岩油气藏相控地质建模理论和方法。该技术提出和实现了沉积相控制确定性相控建模方法,以及沉积相和流体相复合控制相控建模方法,并提出了描述油气水分... 该技术源于油气藏描述科研积累,逐步形成以井间储层参数相控模拟和预测为主的碎屑岩油气藏相控地质建模理论和方法。该技术提出和实现了沉积相控制确定性相控建模方法,以及沉积相和流体相复合控制相控建模方法,并提出了描述油气水分布成因的“流体相”概念,而且在配套软件FCRM6研发中,实现了相控变差函数最优套合拟合技术、虚拟井位优化技术、相控克里金估值技术。与国内外同类技术相比,该技术具有相控确定性建模、沉积微相和流体相复合相控建模、全程相控变差函数分析和地质成因建模的优点,对复杂断块构造岩性复合油气藏建模和剩余油潜力评价具有优势。该技术先后在10个油气藏进行了应用,取得了丰硕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控建模 沉积相 流体相 复合相控 变差函数
原文传递
抽油机自动化应用分析
4
作者 李伟杰 胡皓 庞聪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15年第9期217-218,共2页
近年来,油田广泛开展了抽油机井自动化监测技术应用,通过对油井工况参数和生产参数的实时监测,以及井场设备的监视,实现了可视化巡井;抽油机远程启、停;油井示功图法在线计量;抽油设备关键部位故障报警等功能。示功图算产作为一项新技术... 近年来,油田广泛开展了抽油机井自动化监测技术应用,通过对油井工况参数和生产参数的实时监测,以及井场设备的监视,实现了可视化巡井;抽油机远程启、停;油井示功图法在线计量;抽油设备关键部位故障报警等功能。示功图算产作为一项新技术,也在油井计量中开始逐步应用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图算产 自动化 油井动态 计量
下载PDF
复杂断块油藏高含水期剩余油挖潜调整技术研究 被引量:20
5
作者 胡书勇 张烈辉 +3 位作者 张崇军 温冠英 杨丽华 张红梅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9-31,i003,共4页
岔河集油田岔12断块东三段、沙一段油藏为中孔低渗常压高饱和压力非均质复杂断块油气藏,其断层发育、构造破碎,砂体横向分布稳定性差且分布范围较小,油层分布零散。目前油田开发已进入高含水期,为改善油田开发效果,应用数值模拟方法,研... 岔河集油田岔12断块东三段、沙一段油藏为中孔低渗常压高饱和压力非均质复杂断块油气藏,其断层发育、构造破碎,砂体横向分布稳定性差且分布范围较小,油层分布零散。目前油田开发已进入高含水期,为改善油田开发效果,应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该油藏高含水期挖潜上产合理的技术开发政策。通过方案优选,确定了该油藏的剩余油挖潜上产方案。今后油藏应立足于注水开发,但不应以补孔改层等为上产措施,而应以化学调驱为主要手段。实施效果表明,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对油田开发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剩余油分布 化学调驱 主力层 非主力层
下载PDF
高矿化度下影响弱凝胶调驱剂性能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陈铁龙 侯天江 +2 位作者 赵继宽 宋志宗 杨生榛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51-353,367,共4页
分别用AM/AMPS三元共聚物PAMS、两种HPAM和有机铬、酚醛交联剂,在矿化度1.1×105mg/L、含Ca2+、Mg2+各1.5×103mg/L的高矿化度水中配制成胶液,在75℃测定成胶时间和粘度在75℃下的变化,考察弱凝胶在高盐环境中的稳定性。酚醛弱... 分别用AM/AMPS三元共聚物PAMS、两种HPAM和有机铬、酚醛交联剂,在矿化度1.1×105mg/L、含Ca2+、Mg2+各1.5×103mg/L的高矿化度水中配制成胶液,在75℃测定成胶时间和粘度在75℃下的变化,考察弱凝胶在高盐环境中的稳定性。酚醛弱凝胶的粘度高于有机铬弱凝胶;共聚物PAMS弱凝胶的粘度高于两种HPAM弱凝胶;PAMS/酚醛弱凝胶的粘度高而稳定性好。当PAMS浓度为1200mg/L、硫脲浓度为200mg/L时,随交联剂浓度增大,成胶时间缩短,弱凝胶粘度(20天测定值)增大,但在浓度超过一定值(Cr3+浓度30mg/L,酚醛有效浓度1000mg/L)后弱凝胶发生脱水。制备交联剂时配位体与Cr3+、醛与酚质量比增大时,成胶时间延长,弱凝胶粘度下降。在PAMS弱凝胶中,硫脲作为除氧剂的效能好于亚硫酸氢钠。图3表1参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井 堵水 凝胶调驱剂 高矿化度 稳定性 油藏渗透率
下载PDF
底水油藏水平井水淹规律影响因素 被引量:17
7
作者 尹俊禄 赵丁楠 +2 位作者 东甲山 王鹤田 李振龙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0-92,117,共3页
底水油藏往往表现为水体能量大,流体补给充足,开采原油所消耗的地层能量可由底水及时补充,在其开发过程中,水平井一旦见水,将严重影响产量。以油藏数值模拟为手段,研究了水平段长度、无因次水平段避水高度、生产压差与见水时间、无水期... 底水油藏往往表现为水体能量大,流体补给充足,开采原油所消耗的地层能量可由底水及时补充,在其开发过程中,水平井一旦见水,将严重影响产量。以油藏数值模拟为手段,研究了水平段长度、无因次水平段避水高度、生产压差与见水时间、无水期累积采油量及含水率的关系,并优化出合理的水平段长度、无因次水平段避水高度和生产压差,其值分别为375m,0.9和1.0MPa。应用正交设计试验极差分析法,研究了水平段长度、无因次水平段避水高度和生产压差对水淹规律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水平井参数对见水时间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 生产压差、无因次水平段避水高度、水平段长度; 对无水期累积采油量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 无因次水平段避水高度、水平段长度、生产压差; 较大的无因次水平段避水高度、较小的生产压差和较长的水平段长度可以延长水平井的见水时间,提高无水期累积采油量,更有利于底水油藏水平井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水油藏 水平井 水淹规律 数值模拟 水平井参数
下载PDF
华北油田油井腐蚀原因分析 被引量:12
8
作者 杜清珍 谢刚 +2 位作者 杨梅红 郑云萍 田中太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42-148,共7页
针对油井腐蚀、结垢严重影响油田正常生产的问题.开展了腐蚀、结垢原因及机理分析研究。通过对不同断块不同油层200多口油井采出水离子、腐蚀结垢产物、腐蚀速率仿真计算以及油田生产中发现的腐蚀结垢实际情况的综合分析,认为:产出液含... 针对油井腐蚀、结垢严重影响油田正常生产的问题.开展了腐蚀、结垢原因及机理分析研究。通过对不同断块不同油层200多口油井采出水离子、腐蚀结垢产物、腐蚀速率仿真计算以及油田生产中发现的腐蚀结垢实际情况的综合分析,认为:产出液含水量升高是产生油井腐蚀的直接原因。由于地层水偏酸性,游离CO_2,H_2S,HCO_3^-含量高,矿化度高,电化学反应强烈是腐蚀存在的机理;而产出液中Ca^(2+),Fe^(3+),Fe^(2+)及Mg^(2+)含量的不同是导致多油井结垢程度不一致的根本原因。为快速定性地明确油井腐蚀、结垢类型和结垢治理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井 腐蚀 结垢 仿真计算 统计分析
下载PDF
高温高盐底水油藏氮气泡沫压锥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孙琳 赵凡琪 +3 位作者 张芸 王兵 杨柳 张滢滢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7-102,126,共7页
底水锥进是制约底水油藏有效开发的关键。结合泡沫体系性质分析与物理模拟实验,研究了氮气泡沫在高温高盐底水油藏中压锥增油的潜力。泡沫体系性质分析结果表明,椰油酰胺丙基羟磺基甜菜碱(CHSB)抗温耐盐且对轻质原油敏感,其形成的泡沫... 底水锥进是制约底水油藏有效开发的关键。结合泡沫体系性质分析与物理模拟实验,研究了氮气泡沫在高温高盐底水油藏中压锥增油的潜力。泡沫体系性质分析结果表明,椰油酰胺丙基羟磺基甜菜碱(CHSB)抗温耐盐且对轻质原油敏感,其形成的泡沫可实现对底水水窜通道的选择性封堵。物理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在水锥顶部注入氮气泡沫,能够有效地压锥控水,扩大底水波及效率,并驱替顶部油层剩余油。但因泡沫在水锥内静置时会不断破裂,焖井时间不易过长。同时,开井后控液生产,可减弱底水对泡沫的冲刷,提高氮气泡沫压锥的増油降水效果。与关井压锥、氮气泡沫+氮气复合压锥相比,氮气泡沫压锥可分别提高采收率16.45%和8%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高盐 底水油藏 底水锥进 气泡沫压锥
下载PDF
一体式光催化氧化-膜分离流化床反应器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解立平 王能亮 黄伟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20-24,共5页
通过对光催化氧化和有机膜分离技术的耦合,设计了一种新型一体式光催化氧化-膜分离流化床反应器,并通过利用颗粒状TiO2催化剂(粒径0.28~0.33μm)对浓度为10 mg/L的酸性红B模拟废水的降解实验,研究了反应器的性能。结果表明,反应器中TiO... 通过对光催化氧化和有机膜分离技术的耦合,设计了一种新型一体式光催化氧化-膜分离流化床反应器,并通过利用颗粒状TiO2催化剂(粒径0.28~0.33μm)对浓度为10 mg/L的酸性红B模拟废水的降解实验,研究了反应器的性能。结果表明,反应器中TiO2的加入量以2 g/L为宜,废水脱色率达98%;膜组件底部的曝气装置可大大减轻膜污染,"表面冲洗+反冲洗"的清洗方法能够有效地恢复膜通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氧化 膜分离 反应器 膜污染
下载PDF
无污染洗井液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3
11
作者 付亚荣 付丽霞 +1 位作者 吴泽美 牛宝歧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1-93,共3页
为解决油井热洗时洗井介质污染地层,及产量不能及时恢复的问题。在分析洗井对地层伤害机理的基础上,应用含有一定数量硫酸基和环氧基的兼具阴离子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双重性质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与极少量的碳氟、硅氟表面活性剂... 为解决油井热洗时洗井介质污染地层,及产量不能及时恢复的问题。在分析洗井对地层伤害机理的基础上,应用含有一定数量硫酸基和环氧基的兼具阴离子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双重性质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与极少量的碳氟、硅氟表面活性剂复配得到了一种起泡性能很好的无污染洗井液。室内评价表明,该洗井液能明显降低油水表面张力,从而增强清洗能力。现场应用表明,采用该洗井液可以实现不压井洗井,油井热洗后产量恢复期明显缩短,华北油田应用300余井次,油井热洗后产量恢复期平均缩短48.6%,年增油超过2 600 t,具有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井 洗井液 表面张力 晋45—56井
下载PDF
NR油田油井井筒腐蚀影响因素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李洪建 王闰 +2 位作者 杜清珍 谢刚 张培伦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46-151,共6页
针对NR油田油井井筒腐蚀日益严重的问题,展开了产出水对油井井筒腐蚀原因及影响因素实验研究。采用了静态挂片法,以典型井产出水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产出水在不同腐蚀时间、pH值、CO_2浓度、H_2S浓度条件下对腐蚀速率的影响,应用正交实... 针对NR油田油井井筒腐蚀日益严重的问题,展开了产出水对油井井筒腐蚀原因及影响因素实验研究。采用了静态挂片法,以典型井产出水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产出水在不同腐蚀时间、pH值、CO_2浓度、H_2S浓度条件下对腐蚀速率的影响,应用正交实验研究这几种因素对腐蚀速率的影响程度。实验结果表明,腐蚀反应时间在24 h时腐蚀速率达到最大,超过24 h后随着时间延长腐蚀速率慢慢降低,当超过72 h时腐蚀速率基本不变。温度越高,产出水对挂片腐蚀越严重,挂片为均匀腐蚀,随温度逐渐升高,腐蚀产物由黄色变成黑色,棕红色的溶液中含有暗红色絮状沉淀;在65℃时,pH值越低的产出水对挂片腐蚀速率影响越大,产出水中H_2S浓度与CO_2浓度对挂片腐蚀速率影响相当,由正交实验确定了腐蚀速率影响程度大小顺序,依次为温度、pH值、H_2S浓度、CO_2浓度,与单因素影响实验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出水 井筒腐蚀 影响因素 腐蚀机理 正交
下载PDF
延迟破胶及强制裂缝闭合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1
13
作者 管保山 丛连铸 +5 位作者 丁里 周晓群 薛小佳 郭自新 周焕顺 隋立新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2-64,92,共4页
采用延迟破胶技术,在压裂施工过程中加入不同浓度的胶囊破胶剂,利用它的延缓释放特性,使植物胶压裂液耐温、耐剪切稳定性增强,并且可以在不造成压裂液的流变性、滤失性和携砂性等过早丧失的前提下高浓度使用胶囊破胶剂。该技术与常规破... 采用延迟破胶技术,在压裂施工过程中加入不同浓度的胶囊破胶剂,利用它的延缓释放特性,使植物胶压裂液耐温、耐剪切稳定性增强,并且可以在不造成压裂液的流变性、滤失性和携砂性等过早丧失的前提下高浓度使用胶囊破胶剂。该技术与常规破胶技术相比,延缓释放率达50%,能更有效地清除液体残渣,减少压裂液对储层的伤害。同时由于有延缓破胶的特性,放喷采用相应的措施,可以降低支撑剂沉降速度,形成较好的沉砂剖面,提供高的裂缝导流能力,并且可以降低滤饼和压裂液残渣的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液 延迟破胶 胶囊破胶剂 过硫酸铵
下载PDF
改性酚醛树脂封窜堵漏剂的性能及应用 被引量:9
14
作者 余吉良 谢刚 +4 位作者 南庆义 罗玉儒 尤冬青 段永强 李冬存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99-301,共3页
为了治理华北油田砂岩油藏油水井的窜漏,研制了一种高渗入性的可固化合成树脂基封窜堵漏剂,该剂基本配方如下:60%~80%改性酚醛树脂+5%~25%不饱和聚酯树脂+1%~3%固化剂+1%~5%促进剂+5%增塑剂+5%增强剂+其他添加剂.根据地层温度(40~... 为了治理华北油田砂岩油藏油水井的窜漏,研制了一种高渗入性的可固化合成树脂基封窜堵漏剂,该剂基本配方如下:60%~80%改性酚醛树脂+5%~25%不饱和聚酯树脂+1%~3%固化剂+1%~5%促进剂+5%增塑剂+5%增强剂+其他添加剂.根据地层温度(40~110℃)配制的8个配方封窜堵漏剂,在各该温度下的固化反应开始时间(由粘时曲线测定)可延迟3~8小时,固化后的抗拉强度为12.5~10.8 MPa,抗压强度为13~87 MPa,抗剪切强度为20.0~9.2 MPa,在10%盐酸、10% NaOH溶液、10% NaCl溶液中浸泡24 h的溶蚀率<1%,与砂混合固化后,射孔弹穿透深度远小于水泥石.自2001年以来使用该剂在华北油田3口油井实施封层、2口油井实施封窜,其中包括储层渗透性很低的井和套管补贴后失效的井,封堵率均为100%,施工后的井生产中承压14~19 MPa,已正常生产1~3年.图8表2参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窜堵漏剂 合成树脂复配体系 延迟固化 配方研究 力学性能 封窜堵漏 现场试验 华北油田
下载PDF
不同渗透率级差下化学驱油体系优选 被引量:11
15
作者 王姗姗 武滨 +4 位作者 康晓东 薛新生 胡科 张健 朱玥珺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4-108,共5页
针对聚合物驱过程中出现的剖面返转现象,选取不同驱油体系(聚合物、微球、凝胶、泡沫),开展了渗透率级差为3、6、10时不同驱油体系单一或交替注入的驱油效果实验对比,结果表明:渗透率级差为3时,浓度为1 400 mg/L和800 mg/L的聚合物交替... 针对聚合物驱过程中出现的剖面返转现象,选取不同驱油体系(聚合物、微球、凝胶、泡沫),开展了渗透率级差为3、6、10时不同驱油体系单一或交替注入的驱油效果实验对比,结果表明:渗透率级差为3时,浓度为1 400 mg/L和800 mg/L的聚合物交替注入较浓度为1 100 mg/L的聚合物连续注入可提高采出程度3.5个百分点;渗透率级差为6或10时,凝胶和聚合物交替注入效果最好,采出程度较聚合物连续注入可分别提高14.6个百分点或20.3个百分点。对于渗透率级差较小的储层,推荐采用高低浓度聚合物交替注入;对于渗透率级差较大的储层,高低浓度聚合物交替注入失效,采用高黏体系封堵高渗层再注入聚合物的方式能够显著改善吸液剖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率级差 驱油体系 微球 凝胶 泡沫 聚合物 连续注入 交替注入 提高采出程度
下载PDF
基于细观损伤多相耦合的砂砾岩水力压裂裂缝扩展数值模拟 被引量:10
16
作者 余东合 徐康泰 +3 位作者 车航 张登文 刘国华 马新仿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52-358,共7页
低渗透砂砾岩油藏水力压裂裂缝扩展机理及其数值模拟研究,对该类储层压裂改造成功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将砂砾岩储层中砾石表征为基质-交界面-砾石的三模态结构,假定砾石分布与几何尺寸及储层物性满足随机分布,结合MoterCarolo方法,完成... 低渗透砂砾岩油藏水力压裂裂缝扩展机理及其数值模拟研究,对该类储层压裂改造成功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将砂砾岩储层中砾石表征为基质-交界面-砾石的三模态结构,假定砾石分布与几何尺寸及储层物性满足随机分布,结合MoterCarolo方法,完成砂砾岩储层数学表征;考虑储层渗流场、应力场、水化膨胀湿度场的三相耦合特征,结合损伤力学、断裂力学等原理,利用细观损伤有限元的方法,建立了砂砾岩储层水力压裂裂缝扩展数学模型,并进行数值模拟研究。模拟分析了不同主应力差、基质-砾石交界面强度、砾石强度情况下,水力裂缝遇砾石扩展情况,并最终实现砂砾岩储层水力裂缝动态扩展数值模拟。研究表明,水力裂缝遇砾发生绕砾、穿砾、止裂现象,并以绕砾扩展为主,且裂缝发生明显转向,存在羽状次生裂缝;裂缝转向程度和裂缝延伸长度与主应力差、砾石强度以及交界面强度有关,主要表现有:水平主应力差越小,水力裂缝遇砾转向越明显;基质-砾石交界面强度增加,水力裂缝明显变短,并难以转向;随着砾石强度的增大,裂缝的转向程度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砾岩储层 水力裂缝扩展 多相耦合 细观损伤 数值模拟
下载PDF
PDC钻头防泥包性能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陈修平 邹德永 +1 位作者 李东杰 娄尔标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8-113,共6页
为量化研究水力因素对PDC钻头防泥包性能的影响规律,针对现场常用PDC钻头建立了三维流域模型,将岩屑视为从井底面射入流场的球状颗粒,基于CFD离散相模型(DPM)对固相颗粒运动进行追踪,将钻头体DPM边界条件设置为"trap(捕获)",... 为量化研究水力因素对PDC钻头防泥包性能的影响规律,针对现场常用PDC钻头建立了三维流域模型,将岩屑视为从井底面射入流场的球状颗粒,基于CFD离散相模型(DPM)对固相颗粒运动进行追踪,将钻头体DPM边界条件设置为"trap(捕获)",用岩屑颗粒捕获率作为泥包概率的评价参数。数值模拟发现,岩屑颗粒在井底流场中的输运是沿程存在碰撞与反弹的不规则三维运动;当岩屑颗粒粒径小于1.0mm时,其捕获率随粒径增大而减小;当岩屑颗粒粒径大于1.0mm时,其捕获率随粒径增大而增大;喷嘴尺寸从8.0mm增大至16.0mm,岩屑颗粒捕获率逐渐增大;与五喷嘴相比,七喷嘴的岩屑颗粒捕获率更小;相对于不等径喷嘴组合,等径喷嘴组合方式情况下的岩屑颗粒捕获率更小。研究结果表明,岩屑颗粒捕获率随喷嘴尺寸增大呈线性增大,随喷嘴数量增大呈线性减小,随刀翼宽度增大呈线性增大,随刀翼高度增大呈线性减小。基于DPM的钻头井底流场数值模拟为PDC钻头防泥包性能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可以为钻头防泥包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钻头 泥包 数值模拟 离散相模型
下载PDF
普通稠油油藏周期注水提高水驱效率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8
18
作者 冯瑞林 李仰民 +3 位作者 李凤群 李运娥 王进宝 翟光华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3-66,共4页
通过对脉冲注水机理及适应性的分析 ,进一步解析了在调水过程中油水在均质与非均质地层中不同的运动规律。与常规注水相比 ,周期注水可有效提高原油采收率 ,充分挖掘层间、层内及平面的剩余油潜力。结合高30断块处于开发中后期、含水上... 通过对脉冲注水机理及适应性的分析 ,进一步解析了在调水过程中油水在均质与非均质地层中不同的运动规律。与常规注水相比 ,周期注水可有效提高原油采收率 ,充分挖掘层间、层内及平面的剩余油潜力。结合高30断块处于开发中后期、含水上升快、各项治理措施未获突破等状况 ,采取了“大幅短期脉冲注水” ,油藏开发效果得到显著改善。主要采取了以油砂体研究及静动态资料综合分析 ,细分注采单元作为调水单元的方法 ,不断在实践中试验总结 ,补充新认识 ,使注采单元的划分更贴近地下实际 ,在此基础上通过试验调水方法 ,实现降水增油 ,同时培养出部分高产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油藏 脉动流 注水技术 机理 周期注水 水驱效率
下载PDF
沁水盆地煤层气井排采过程中煤粉防治工艺技术探讨 被引量:10
19
作者 汤继丹 赵文秀 +4 位作者 程浩 周帅 熊平 秦义 白建梅 《中国煤层气》 2011年第6期22-24,共3页
沁水盆地煤层气田为高煤阶煤层气田是目前国内已商业化开发的最大的的高阶煤煤层气开发区。在煤层气开发实践中暴露出一个突出的问题,煤粉生成、运移,裂隙、人工裂缝被煤粉堵塞,导致煤层渗透性的永久性伤害,使得气/水产量难以达到理想... 沁水盆地煤层气田为高煤阶煤层气田是目前国内已商业化开发的最大的的高阶煤煤层气开发区。在煤层气开发实践中暴露出一个突出的问题,煤粉生成、运移,裂隙、人工裂缝被煤粉堵塞,导致煤层渗透性的永久性伤害,使得气/水产量难以达到理想状态。通过现场及室内实验资料,本文探讨了煤粉的产生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粉 高阶煤 防治 解堵
下载PDF
华北油田地层水与注入水结垢趋势预测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9
20
作者 游靖 王志坤 +3 位作者 余吉良 张超 孙霜青 胡松青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62-168,共7页
在注水开发过程中,油层或采出系统结垢会大大影响生产效率。开展地层水与注入水结垢规律和机理研究,可对现场除垢技术提供理论指导。采用Davis-Stiff饱和指数法和Ryznar稳定指数法,对华北油田京11区块地层水和注入水在不同温度、p H和... 在注水开发过程中,油层或采出系统结垢会大大影响生产效率。开展地层水与注入水结垢规律和机理研究,可对现场除垢技术提供理论指导。采用Davis-Stiff饱和指数法和Ryznar稳定指数法,对华北油田京11区块地层水和注入水在不同温度、p H和成垢离子质量浓度等影响因素下的结垢趋势进行了预测,同时开展静态结垢实验研究了模拟水样的结垢规律。结果表明:华北油田京11区块地层水和注入水的离子组成和质量浓度非常接近且均具有严重的结垢趋势,且地层水的结垢趋势略高于注入水,垢样主要为碳酸钙;模拟水样的实际结垢率可达61%;温度、p H以及成垢离子质量浓度的升高均能大幅提高模拟水样的结垢率,结垢率的增长幅度随温度和p H的升高逐渐增大,而随成垢离子质量浓度的升高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垢 预测 饱和指数法 稳定指数法 华北油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