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沿海地区凡纳滨对虾EHP、VPAHPND和SHIV感染情况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6
1
作者 孙卫芳 黄小帅 +3 位作者 胡晓娟 文国樑 曹煜成 张建设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343-2349,共7页
【目的】掌握广东沿海对虾主养区虾肝肠胞虫(EHP)、急性肝胰腺坏死病致病性副溶血弧菌(VPAHPND)和虾血细胞虹彩病毒(SHIV)3种病原的流行趋势及特点,为广东省对虾养殖业的病害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建立针对EHP、VPAHPND和SHIV的PC... 【目的】掌握广东沿海对虾主养区虾肝肠胞虫(EHP)、急性肝胰腺坏死病致病性副溶血弧菌(VPAHPND)和虾血细胞虹彩病毒(SHIV)3种病原的流行趋势及特点,为广东省对虾养殖业的病害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建立针对EHP、VPAHPND和SHIV的PCR检测方法,在广东茂名和汕尾两地区采集凡纳滨对虾样品检测EHP、VPAHPND和SHIV 3种病原,并针对生长缓慢或个体规格差异明显的部分养殖凡纳滨对虾进行病原感染情况调查。【结果】广东茂名地区凡纳滨对虾幼虾的EHP、VPAHPND和SHIV携带率分别为20.24%、2.38%和9.52%,汕尾地区凡纳滨对虾幼虾的EHP、VPAHPND和SHIV携带率分别为26.98%、4.76%和42.86%。根据养殖模式划分,土塘养殖凡纳滨对虾幼虾以携带EHP为主,携带率高达40.48%;高位池养殖凡纳滨对虾幼虾主要感染SHIV,携带率为29.27%;工厂化池塘中,凡纳滨对虾幼虾的EHP和SHIV携带率较高,分别为21.88%和23.44%。池塘水、水源水、虾苗及丰年虫等养殖要素均能检出病原,其中池塘水和水源水中EHP和SHIV的检出率较高。对个体规格差异明显的患病凡纳滨对虾群体进行检测,结果发现大、小规格样品的EHP感染率分别为30.00%和80.00%;在表现生长缓慢的患病凡纳滨对虾群体中,大、小规格幼虾样品的EHP携带率分别为95.00%和100.00%。【结论】广东沿海地区养殖凡纳滨对虾的EHP和SHIV携带率较高、流行趋势明显,而VPAHPND检出率较低、流行趋势不明显。养殖水体是EHP、VPAHPND和SHIV的重要传播媒介,生物饵料也是养殖过程中病原传播的源头。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养殖凡纳滨对虾的病原流行特点,尤其针对EHP和SHIV高携带率的现象,从病原、宿主和环境三方面同时着手进行防控,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减少病害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虾肝肠胞虫(EHP) AHPND致病性副溶血弧菌(VPAHPND) 虹彩病毒(SHIV) 携带率
下载PDF
基于生物絮团技术构建的零换水养殖系统对凡纳滨对虾高密度养殖效果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范鹏程 徐武杰 +6 位作者 文国樑 徐煜 许云娜 李卓佳 杨铿 张建设 曹煜成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833-2840,共8页
【目的】探讨在零换水条件下开展凡纳滨对虾高密度养殖的可行性,为后续推动对虾零换水高效健康养殖模式的规模化产业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封闭式串联养殖池系统,凡纳滨对虾虾苗放养密度690尾/m^3,养殖周期91 d(13周),以生物... 【目的】探讨在零换水条件下开展凡纳滨对虾高密度养殖的可行性,为后续推动对虾零换水高效健康养殖模式的规模化产业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封闭式串联养殖池系统,凡纳滨对虾虾苗放养密度690尾/m^3,养殖周期91 d(13周),以生物絮团技术调控养殖水质,养殖全程不换水,定期监测与分析养殖水体主要水质指标及细菌数量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经13周的零换水养殖后,凡纳滨对虾平均存活率为(83.90±2.74)%,收获规格平均为14.50±0.99 g/尾,单位水体对虾产量平均为8.39±0.48 kg/m^3,饲料系数平均为1.25±0.06,养殖对虾单产平均耗水量为120.00±6.38 L/kg。从养殖第7周起,水体中生物絮团量维持在18.2~30.4 mL/L,pH基本维持在7.31~7.60,总碱度在116~224 mg/L范围内波动变化,总氨氮(TAN)浓度降低至0.45 mg/L以下并保持至试验结束,亚硝酸盐氮(NO2-N)浓度保持低于0.70 mg/L,硝酸盐氮(NO3-N)浓度呈持续上升趋势,至试验结束时接近135.0 mg/L。养殖水体中的异养细菌和弧菌数量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其中,异养细菌从第9周后一直维持在×10^6CFU/mL的数量级水平,弧菌从第7周后一直维持在×10^2CFU/mL的数量级水平。【结论】科学运用生物絮团技术对凡纳滨对虾养殖水质进行原位调控能实现高密度零换水的高效健康养殖,还可有效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有助于推动对虾养殖产业的绿色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高密度养殖 零换水 微生物调控 生物絮团
下载PDF
甲醇对花鲈动脉球和脑细胞系细胞形态、活力及凋亡相关基因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姚晓晓 闫路路 +3 位作者 赵超 王鹏飞 张博 邱丽华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81-288,共8页
【目的】从细胞水平探究甲醇对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不同细胞系的影响,为揭示微塑料(甲醇为溶剂)对鱼类细胞的毒理作用打下基础。【方法】在体外分别以1%、3%、5%、7%、9%和11%的甲醇处理花鲈动脉球和脑细胞系细胞,倒置显微镜观... 【目的】从细胞水平探究甲醇对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不同细胞系的影响,为揭示微塑料(甲醇为溶剂)对鱼类细胞的毒理作用打下基础。【方法】在体外分别以1%、3%、5%、7%、9%和11%的甲醇处理花鲈动脉球和脑细胞系细胞,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MTT检测细胞活力,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9(Caspase9)、Bcl2关联X蛋白(Bax)和B细胞淋巴瘤-2(Bcl-2)等细胞凋亡相关基因,并采用Caspase3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Caspase3活性。【结果】当甲醇体积分数超过7%后,花鲈动脉球细胞系细胞变圆缩小,失去贴壁能力,且出现死亡细胞;细胞活力呈显著降低趋势(P<0.05,下同),Caspase3、Caspase9、Bax和Bcl-2基因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上调,Caspase3活性极显著升高(P<0.01,下同)。当甲醇体积分数超过1%后,花鲈脑细胞系细胞间出现空隙且细胞有回缩趋势,贴壁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存在大量悬浮的死亡细胞;细胞活力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均呈显著上调趋势,且随甲醇体积分数的增加其相对表达量呈上升趋势;甲醇对花鲈脑细胞系细胞Caspase3活性的影响呈浓度依赖性,即细胞Caspase3活性随甲醇体积分数的增加而升高,经5%~11%甲醇处理后极显著升高。【结论】甲醇可显著上调花鲈动脉球和脑细胞系细胞中的Caspase3、Caspase9、Bax和Bcl-2基因表达水平,并提高Caspase3活性。甲醇对不同种类细胞的毒性不同,尤其对脑细胞的毒性更强。因此,在选择甲醇为微塑料溶剂时应根据不同种类细胞配制不同的安全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鲈 甲醇 动脉球细胞 脑细胞 细胞活力 细胞凋亡 Caspase3活性
下载PDF
大亚湾西部海域海地瓜的空间分布及其栖息环境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李俊伟 饶义勇 +2 位作者 廖秀丽 戴明 黄洪辉 《应用海洋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86-293,共8页
本研究于2020年1月(冬季)、3月(春季)、8月(夏季)和11月(秋季)对大亚湾西部海域的海地瓜(Acaudina molpadioides)空间分布和环境特征进行了调查研究,并结合室内养殖实验,分析了海地瓜的空间分布规律和栖息特性。结果表明:①海地瓜最高... 本研究于2020年1月(冬季)、3月(春季)、8月(夏季)和11月(秋季)对大亚湾西部海域的海地瓜(Acaudina molpadioides)空间分布和环境特征进行了调查研究,并结合室内养殖实验,分析了海地瓜的空间分布规律和栖息特性。结果表明:①海地瓜最高生物量达到170 g/m^(2),其栖息生境为粘土质粉砂和砂质粉砂,低温季节具有较高生物量。②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发现,有海地瓜分布的站位环境特征表现为较大的水深、盐度和溶解氧浓度,以及较低的水温、叶绿素a含量和较细的底质。③海地瓜的埋栖特征表现为口部向下、尾部朝上,以粘土质粉砂层下的黑色胶泥为食。④经组织切片观察,海地瓜体壁表层无管足,口部有15个触手。海地瓜体表运动器官缺乏,附着能力较弱。⑤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大亚湾西部海域适宜海地瓜栖息的底质为粘土质粉砂,常出现在盐度较高、温度较低的深水区域。冬季和春季的调查数量高于其他季节,这需要进一步研究其生活史以明确其在不同时期内的生活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物学 海地瓜 空间分布 栖息环境 大亚湾西部海域
下载PDF
强氯精对对虾养殖用水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夏涛涛 苏浩昌 +4 位作者 胡晓娟 徐煜 文国樑 曹煜成 余招龙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5-92,共8页
为探讨渔用氧化剂——强氯精(三氯异氰脲酸,C_(3)Cl_(3)N_(3)O_(3))对养殖水体环境中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t genes,ARGs)的去除并控制其传播的可行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别对近海水源水、蓄水沉淀池水体、氧化消... 为探讨渔用氧化剂——强氯精(三氯异氰脲酸,C_(3)Cl_(3)N_(3)O_(3))对养殖水体环境中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t genes,ARGs)的去除并控制其传播的可行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别对近海水源水、蓄水沉淀池水体、氧化消毒后养殖备用水中的ARGs浓度进行为期29 d的监测分析,其中氧化消毒时的强氯精使用质量浓度为40 mg·L^(−1)。测定的ARGs包括sul1、sul2、tetX、tetM、floR、cmlA和qnrA 7种养殖环境中常见的ARGs。结果显示,sul1、sul2、floR及tetX为上述3种水样中的优势ARGs。近海水源水中ARGs的种类数量及总浓度均最高;蓄水沉淀池水体中ARGs的总浓度低于水源水,sul2和floR的浓度分别较水源水降低了0.86和0.34 lg;经氧化消毒后水体中ARGs的总浓度也有所下降,sul2和floR的浓度与水源水相比分别降低了1.58和1.30 lg。可见,近海水源水是池塘环境中ARGs的主要来源,使用强氯精对其进行氧化消毒,可明显降低水体中常见ARGs水平,有助于防控ARGs在养殖环境中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抗性基因 氧化 养殖水体 强氯精
下载PDF
解磷菌PSBHY-3对池塘底泥的解磷效果 被引量:3
6
作者 胡晓娟 许云娜 +5 位作者 胡百文 徐煜 杨铿 文国樑 李卓佳 曹煜成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096-2102,共7页
【目的】研究解磷菌PSBHY-3对池塘底泥的解磷效果,为解磷菌在养殖池塘中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模拟池塘环境系统为平台,探究不同浓度(103、104、105和106CFU/mL)PSBHY-3对池塘底泥的解磷效果;并在无菌池塘底泥水体系统中... 【目的】研究解磷菌PSBHY-3对池塘底泥的解磷效果,为解磷菌在养殖池塘中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模拟池塘环境系统为平台,探究不同浓度(103、104、105和106CFU/mL)PSBHY-3对池塘底泥的解磷效果;并在无菌池塘底泥水体系统中分别设P组(PSBHY-3)、D组(有机物降解菌De)、P-D组(PSBHY-3与De的初始菌量比1∶1)、P-3D组(PSBHY-3与De的初始菌量比1∶3)、3P-D组(PSBHY-3与De的初始菌量比3∶1)和对照组,分析PSBHY-3与De复配使用的解磷效果。【结果】至试验结束(第8 d)时,与对照组相比,J-3(103CFU/mL)、J-4(104CFU/mL)、J-5(105CFU/mL)和J-6(106CFU/mL)组的池塘底泥总磷(TP)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下同),对应的TP降解率分别为7.05%、6.60%、4.03%和9.17%。在PSBHY-3和De复配试验中,2株菌株间不仅未出现生长拮抗现象,还能促进De生长。至试验结束(第8 d)时,各加菌组对池塘底泥TP的降解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以P组的TP降解率(8.17%)最高,而P-3D、P-D、D和3P-D组的TP降解率分别为5.38%、4.97%、4.38%和3.91%,各加菌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经16S rDNA序列分析和Biolog微生物自动分析系统鉴定,确定PSBHY-3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结论】PSBHY-3为解淀粉芽孢杆菌,对池塘底泥沉积磷具有较好的降解效果,可作为研发水产养殖用解磷菌菌剂的备选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磷菌 解磷效果 池塘底泥 有机物降解菌 复配使用
下载PDF
我国热带典型海草床潜在致病菌群落结构及其毒力基因丰度的空间特征
7
作者 邓益琴 刘松林 +1 位作者 冯娟 江志坚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9,共9页
该研究利用16S rRNA扩增子测序技术分析了中国热带(新村、黎安、潭门)典型海草床水体潜在致病菌的群落结构,通过选择性培养基分析可培养弧菌和肠球菌的丰度,进一步利用定量PCR分析弧菌(Vibrio)和肠球菌(Enterococcus)典型毒力基因含量... 该研究利用16S rRNA扩增子测序技术分析了中国热带(新村、黎安、潭门)典型海草床水体潜在致病菌的群落结构,通过选择性培养基分析可培养弧菌和肠球菌的丰度,进一步利用定量PCR分析弧菌(Vibrio)和肠球菌(Enterococcus)典型毒力基因含量。结果发现,新村、黎安海草床水体潜在致病菌与潭门有显著差异;可培养弧菌和肠球菌及其典型毒力基因vhh、toxR、aspA、esp和gelE均呈现新村>黎安>潭门的趋势,而弧菌典型毒力基因ctxA、tlh、trh和vvp呈现黎安>新村>潭门的趋势。新村和黎安较高的人类活动强度如营养负荷,可能是导致其海草床致病菌和毒力基因丰度较高的重要原因,而新村和黎安的差异可能与不同的人类活动方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草床 潜在致病菌 弧菌 肠球菌 典型毒力基因
下载PDF
利用微卫星标记分析7个凡纳滨对虾引进群体子一代的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8
8
作者 黄小帅 徐煜 +5 位作者 胡晓娟 徐武杰 苏浩昌 文国樑 杨铿 曹煜成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4-62,共9页
为明晰中国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引进群体子一代的遗传多样性特征,于广东的3个对虾主产区采集7个养殖群体的种苗样品,其均为国外引进亲虾繁育的子一代。将之分别命名为TH-A1、TH-A2、THB、US-C1、US-C2、US-C3和US-C4,以微... 为明晰中国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引进群体子一代的遗传多样性特征,于广东的3个对虾主产区采集7个养殖群体的种苗样品,其均为国外引进亲虾繁育的子一代。将之分别命名为TH-A1、TH-A2、THB、US-C1、US-C2、US-C3和US-C4,以微卫星标记检测其遗传多样性。结果显示,7个群体在12个位点呈现不同程度的多态性,其平均等位基因数(Na)、期望杂合度(He)、观测杂合度(Ho)和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别为3.333~6.167、0.477~0.670、0.370~0.505和0.414~0.623;44个群体位点显著偏离哈迪-温伯格平衡,和文章中He大于Ho的结果对应。聚类分析显示7个群体共分为3支,其中TH-A1为一支,US-C1、US-C2和TH-A2为一支,其余的聚为一支。结果表明此次采集的养殖群体种苗样品存在一定的遗传差异。该结果可为后续挖掘种苗遗传背景与其养殖性能的关联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养殖群体 遗传多样性 微卫星标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