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顶上风云”:满人髡发源起 被引量:2
1
作者 吴美凤 《满语研究》 CSSCI 2013年第2期62-64,65-71,I0001-I0004,共14页
1911年,孙中山打着"驱逐鞑虏"的大旗推翻清朝,改朝换代后,清人男子的辫子逐渐消失。从清代的髡发蓄辫上溯至元代的蒙古人,与宋对峙的辽代契丹族、金代女真族或西夏党项族,乃至于魏晋时期北方的诸"鞑虏"或更早的匈... 1911年,孙中山打着"驱逐鞑虏"的大旗推翻清朝,改朝换代后,清人男子的辫子逐渐消失。从清代的髡发蓄辫上溯至元代的蒙古人,与宋对峙的辽代契丹族、金代女真族或西夏党项族,乃至于魏晋时期北方的诸"鞑虏"或更早的匈奴人等,其发式非髡即披,髡除位置不同,蓄发长短、发辫式样也相异。若从初民社会图腾组织与图腾信仰的角度来看这些髡发蓄辫的源起,孙中山口中的"鞑虏"也许并非未开化的鞑虏,末代皇帝溥仪剪辫之时可能也会踌躇再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族 发式 北方民族
下载PDF
明代宫廷绘画史外一章——从慈圣皇太后的“绘造”谈起 被引量:8
2
作者 吴美凤 《故宫学刊》 2013年第2期266-310,共45页
收藏在美国华盛顿佛利尔美术馆《五罗汉渡海图》,迄今鲜见讨论。本文从罗汉的缘起及其到明代中期的演变,试图阐释画中罗汉的意涵,及其和慈圣皇太后的关系,并进一步以现藏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另一幅《莲池观音图》和现存北京相关寺塔... 收藏在美国华盛顿佛利尔美术馆《五罗汉渡海图》,迄今鲜见讨论。本文从罗汉的缘起及其到明代中期的演变,试图阐释画中罗汉的意涵,及其和慈圣皇太后的关系,并进一步以现藏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另一幅《莲池观音图》和现存北京相关寺塔的石刻画像、首都博物馆收藏相似款识的水陆画作等交叉比照,探讨《五罗汉渡海图》是否为慈圣皇太后御笔;目前散落各地博物馆、同样出自明代后妃的相关画作,以及明代内府的诸多水陆丽,是否有可能成为明代宫廷绘画史的外一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汉 九莲菩萨 慈圣皇太后 水陆画 明代宫廷绘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