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压缩式换热的低温工业余热供热系统运行特性及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孙方田 杨昊原 +1 位作者 付林 高军伟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495-1501,共7页
基于北方地区可利用的大量低温工业余热和过剩电力资源,提出基于压缩式换热的低温工业余热供热新技术,并结合案例从热力学和经济学角度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压缩式换热机组可将一次热网回水温度降至20℃,可极大提高一次热网经济输热... 基于北方地区可利用的大量低温工业余热和过剩电力资源,提出基于压缩式换热的低温工业余热供热新技术,并结合案例从热力学和经济学角度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压缩式换热机组可将一次热网回水温度降至20℃,可极大提高一次热网经济输热距离,有效解决工业余热远距离经济输热的瓶颈问题。当废热价格为20¥/GJ、一次热网输热距离为60 km时,新型供热系统的供热成本比常规燃煤热电联产供热成本低3¥/GJ,且其投资回收期(约为4 a)低于供热行业基准投资年限,每年可节省标准煤16.7 kg/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热利用 压缩式换热机组 区域供热 风力发电 节能减排
下载PDF
深井近距离煤层群采空区下回采巷道联合支护技术 被引量:49
2
作者 王龙飞 常泽超 +2 位作者 杨战标 王旭锋 秦冬冬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86-692,共7页
为了解决深井近距离煤层群采空区下巷道围岩变形破坏严重的难题,以平煤四矿己16-23090工作面机巷为例,结合煤柱载荷在底板岩层传递特征分析了上煤层底板应力分布规律,并通过FLAC^(3D)模拟了不同层间距和内错距离时巷道围岩变形情况。结... 为了解决深井近距离煤层群采空区下巷道围岩变形破坏严重的难题,以平煤四矿己16-23090工作面机巷为例,结合煤柱载荷在底板岩层传递特征分析了上煤层底板应力分布规律,并通过FLAC^(3D)模拟了不同层间距和内错距离时巷道围岩变形情况。结果表明:当煤层层间距在3~12m变化时,采空区下应力降低区范围为30 m;巷道围岩变形量随着内错距离的增加而减少,通过模拟结果和现场经验综合确定巷道合理内错距离为30 m。根据巷道层间距变化,基于"分区支护、分源控制"原则,提出了以锚杆锚索支护为主,U型棚支护为辅的联合支护技术,并通过现场监测,验证了该技术的合理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距离煤层群 内错距离 合理位置 支护方式 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坚硬顶板切顶沿空留巷围岩控制技术 被引量:29
3
作者 郭建伟 张广杰 丁坤朋 《煤炭技术》 CAS 2020年第4期58-62,共5页
针对目前煤矿存在采掘接替紧张、煤层顶板坚硬而导致回采巷道围岩较难控制等问题,基于平煤二矿高地应力顶板坚硬条件,提出了切顶卸压沿空留巷技术,并进行了工业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工作面周期来压主要是由工作面的不断对称和采空区上... 针对目前煤矿存在采掘接替紧张、煤层顶板坚硬而导致回采巷道围岩较难控制等问题,基于平煤二矿高地应力顶板坚硬条件,提出了切顶卸压沿空留巷技术,并进行了工业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工作面周期来压主要是由工作面的不断对称和采空区上方顶板"O-X"的形成及破断引起的;提出了以"切、补、护、支"为基础的切顶卸压沿空留巷围岩控制机理;留巷巷道两帮平均移近量80 mm,顶板平均下沉量138 mm,留巷变形在合理范围内,成巷效果较好,可为类似地质条件下的切顶卸压沿空留巷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采巷道 切顶卸压 沿空留巷 坚硬煤层 高地应力
下载PDF
定向爆破技术在沿空留巷中的应用 被引量:26
4
作者 杨战标 赵万里 +1 位作者 丁坤朋 张广杰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52-56,共5页
为解决平煤二矿煤层顶板坚硬而导致回采巷道围岩较难控制的问题,采用D型聚能管定向断裂爆破技术,通过理论分析定向断裂爆破技术原理、现场试验、钻孔窥视等手段,研究了D型聚能管定向断裂爆破技术对控制沿空留巷围岩变形中的积极作用,确... 为解决平煤二矿煤层顶板坚硬而导致回采巷道围岩较难控制的问题,采用D型聚能管定向断裂爆破技术,通过理论分析定向断裂爆破技术原理、现场试验、钻孔窥视等手段,研究了D型聚能管定向断裂爆破技术对控制沿空留巷围岩变形中的积极作用,确定了平煤二矿沿空留巷中合理的爆破、装药等工艺参数,并进行了现场工业性试验。结果表明:采用D型聚能管定向断裂爆破技术可以达到定向爆破的目的,切顶预裂成缝效果良好,能够有效切断沿空留巷中的基本顶,提高巷道自身的承载力,保障动压影响期间留巷围岩稳定,提高沿空留巷支护的可靠性和安全程度,有利于安全生产,对于同类条件下矿井聚能预裂爆破参数的选择有一定的工程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爆破 沿空留巷 巷道围岩 D型聚能管 动压
下载PDF
极近距离下位煤层巷道合理布置与支护设计 被引量:22
5
作者 梁建民 杨战标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12,共4页
依据平煤四矿己组极近距离煤层条件,综合采用数值模拟等方法,对下位煤层巷道合理位置与支护方式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层间距条件下巷道围岩变形随内错距离增加而减小,综合考虑回收率等因素确定巷道合理内错距离为30m,同时依据&... 依据平煤四矿己组极近距离煤层条件,综合采用数值模拟等方法,对下位煤层巷道合理位置与支护方式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层间距条件下巷道围岩变形随内错距离增加而减小,综合考虑回收率等因素确定巷道合理内错距离为30m,同时依据"分区支护,分源控制"和"及时主动支护,支护结构强化"围岩控制对策,提出了以煤层层间距为指标的"锚带网索棚"分区支护方案,并通过工业性试验验证了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近距离煤层 合理位置 内错距离 锚网索棚 巷道布置
下载PDF
平煤超千米深井采动应力特征及裂隙演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22
6
作者 张建国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41-1049,共9页
以平煤股份公司十二矿超千米埋深己14-31050采面为测试基地,基于现场原位监测以及三维数值模拟,研究了沿空留巷采动条件下千米深井煤岩采动应力特征及采动裂隙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平煤超千米巷道的采动影响范围明显较浅部增大,整体... 以平煤股份公司十二矿超千米埋深己14-31050采面为测试基地,基于现场原位监测以及三维数值模拟,研究了沿空留巷采动条件下千米深井煤岩采动应力特征及采动裂隙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平煤超千米巷道的采动影响范围明显较浅部增大,整体影响范围约为70m左右,采动应力峰值在距离采面10~30m,钻孔应力和锚杆应力均呈现阶段式演化特征;在距采面70m时,采动裂隙分维随采面推进快速增长并保持较高水平,煤岩易出现由初始破碎带与采动裂隙贯通后形成的破碎带群.数值计算表明:千米深井的采空区两侧25m范围内以及沿空留巷充填体上方会产生应力集中,系数分别为1.43和1.65.针对平煤矿区超千米巷道,采面前方重点支护区域应确定为采面前方70m范围,特别关注区域应由浅部的15m向开采方向延伸到20~30m.研究成果可为超千米埋深的巷道支护、工程设计、安全开采和采矿技术优化等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千米深矿井 采动响应 矿压显现 裂隙演化 长效监测
原文传递
层理性页岩断裂韧性的加载速率效应试验研究 被引量:21
7
作者 吕有厂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359-1370,共12页
为探究不同加载速率对层理性页岩的I型断裂韧性影响规律,对3种类型的页岩试件(Crack-arrester型、Crack-splitter型、Crack-divider型)进行三点弯曲的断裂韧性试验。结果表明:(1)页岩的I型断裂韧性随加载速率的变化规律为正相关关系,即... 为探究不同加载速率对层理性页岩的I型断裂韧性影响规律,对3种类型的页岩试件(Crack-arrester型、Crack-splitter型、Crack-divider型)进行三点弯曲的断裂韧性试验。结果表明:(1)页岩的I型断裂韧性随加载速率的变化规律为正相关关系,即随着加载速率增加,I型断裂韧性逐渐增大。加载速率对岩石断裂韧性的影响主要是岩石内部损伤发展和演化的作用时间。(2)层理方向对页岩的I型断裂韧性有一定影响,相同基质的层状岩石,由于其层理引起的结构方向上的差异,会造成抵抗断裂能力的不同。(3)Crack-divider型的断裂韧性最大,Crack-splitter型的断裂韧性最小,Crack-arrester型的断裂韧性居于前两者之间。主要是由于页岩层理面胶结程度好,基质体完整且强度较高。(4)对于层理面胶结程度与基质体完整性较好的页岩,其Crack-splitter型与Cracksplitter型的I型断裂韧性相差较小。(5)层理方向对岩石I型断裂韧性大小的影响与其UCS值测试相应证,可以用垂直层理和平行层理的UCS值相对大小来评估Crack-arrester型和Crack-divider型的I型断裂韧性的相对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断裂韧性 加载速率 页岩 层理方向 半圆盘三点弯曲
原文传递
深埋沿空留巷采动变形特征及应力分布规律探索 被引量:20
8
作者 汪文勇 高明忠 +4 位作者 王满 谢晶 刘强 李安强 陈海亮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2955-2963,共9页
我国深部煤炭资源储量巨大,但巷道变形失稳是制约深部资源高效开采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探究超千米埋深沿空留巷巷道在第一次回采期间的变形、应力分布规律以及锚杆支护效果,以平煤十二矿己14–31050工作面下进风巷为工程背景,利用收敛... 我国深部煤炭资源储量巨大,但巷道变形失稳是制约深部资源高效开采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探究超千米埋深沿空留巷巷道在第一次回采期间的变形、应力分布规律以及锚杆支护效果,以平煤十二矿己14–31050工作面下进风巷为工程背景,利用收敛仪和锚杆应力计对巷道断面变形和顶板锚杆应力进行长期监测,并结合有限差分法分析了在回采过程中整个工作面应力分布以及变形特征。结果表明:(1)在第一次回采阶段,基于锚杆受力以及巷道断面收敛规律,可将巷道顶板划分为5个不同区域,并确定了各区域范围;(2)在回采期间,锚杆受力曲线除了的单峰曲线外,还存在着双峰或者多峰曲线、应力失效恢复曲线;(3)深入分析锚杆预紧力以及峰值拉力特征,确定了合理预紧力区间为50~70 kN。以上研究成果对于千米深井巷道支护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工程 沿空留巷 巷道变形 应力分布
原文传递
支持向量回归算法在地应力场反演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9
作者 刘泉声 王栋 +2 位作者 朱元广 杨战标 伯音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319-328,共10页
地应力场是煤矿深部巷道开挖支护设计的基础数据。针对煤矿深部地层地应力实测值有较大随机误差的特点,提出基于支持向量回归(SVR)优化算法的地应力场反演方法。该方法以特征向量结构风险最小化为原则,将经验风险和置信范围最小化,减小... 地应力场是煤矿深部巷道开挖支护设计的基础数据。针对煤矿深部地层地应力实测值有较大随机误差的特点,提出基于支持向量回归(SVR)优化算法的地应力场反演方法。该方法以特征向量结构风险最小化为原则,将经验风险和置信范围最小化,减小实测地应力随机误差对参数反演的干扰。基于平煤一矿地质及地应力实测资料,建立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引入侧压力系数,使用均匀设计表试验设计方法构造应力边界条件。根据计算分析结果建立学习样本,进而通过支持向量回归算法对边界条件参数进行优化,确定最佳应力边界条件,施加到模型上计算分析得到整个模型的地应力场。地应力测点反演值与实测值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反演值与实测值误差在合理范围,反演值比实测值随机性更小;反演地应力场分布规律与平顶山矿区地应力场分布规律一致;反演结果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应力场 反演 支持向量回归(SVR) 优化算法 有限元
下载PDF
低透气性煤层水力冲孔和抽采钻孔瓦斯治理模拟研究 被引量:18
10
作者 李喜员 荣海 范超军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16,共6页
为消除平煤十矿己15-16-24100工作面在准备和回采过程中的突出危险,精细化模拟研究了水力冲孔结合抽采钻孔的瓦斯治理过程。分析了瓦斯解吸、渗流及煤岩变形的相互作用,构建了煤层瓦斯运移应力-渗流耦合数学方程,采用有限元软件对其求解... 为消除平煤十矿己15-16-24100工作面在准备和回采过程中的突出危险,精细化模拟研究了水力冲孔结合抽采钻孔的瓦斯治理过程。分析了瓦斯解吸、渗流及煤岩变形的相互作用,构建了煤层瓦斯运移应力-渗流耦合数学方程,采用有限元软件对其求解,通过数值模拟己15-16-24100工作面顺层钻孔、底板巷穿层钻孔、水力冲孔掩护风巷、机巷和开切眼掘进及本煤层回采全过程,研究瓦斯抽采对降低工作面突出危险性的影响,并结合现场监测结果对抽采效果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对己15-16煤层进行“穿层钻孔+顺层钻孔+穿层水力冲孔”综合抽采瓦斯可有效降低己15-16-24100工作面在准备和回采过程中的突出危险。在该设计方案下,己15-16煤层中残存瓦斯压力值降为0.25~0.45 MPa,相应的煤层残存瓦斯含量降为2.8~4.5 m^3/t,均满足平煤十矿煤与瓦斯突出防治规定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透气性煤层 瓦斯治理 应力—渗流耦合 立体抽采 水力冲孔 精细化模拟
下载PDF
基于智能电网环境下电力营销智能化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16
11
作者 孙引忠 韩泰然 《能源与环保》 2020年第1期145-149,共5页
在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影响下,直接扩大了我国电力使用的规模,同时也对电网运营管理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力地推动了智能化电力营销体系的形成。随着我国智能电网改革与创新工作的不断推进,使得大部分的电力企业都在努力进... 在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影响下,直接扩大了我国电力使用的规模,同时也对电网运营管理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力地推动了智能化电力营销体系的形成。随着我国智能电网改革与创新工作的不断推进,使得大部分的电力企业都在努力进行自身结构与模式的转变,进而适应电力营销智能化体系的社会发展趋势。通过对智能电网环境下电力营销智能化体系的综合分析,有效提升了我国电力营销智能化管理水平,保证智能电网环境下的高效运行,同时为相关部门的工作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电网 电力营销 智能化体系 电力企业
下载PDF
高膨胀松软围岩巷道支护技术 被引量:15
12
作者 高建成 张宏伟 +2 位作者 荣海 赵象卓 辛金鑫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2-97,102,共7页
为了解决高膨胀松软围岩巷道顶板变形量大、锚杆脱落失效等问题,利用工程类比分析、数值模拟等方法对高膨胀软岩巷道稳定性影响因素及锚杆支护技术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高膨胀松软岩层强度低,遇水易膨胀软化,是顶板破坏失稳的内因... 为了解决高膨胀松软围岩巷道顶板变形量大、锚杆脱落失效等问题,利用工程类比分析、数值模拟等方法对高膨胀软岩巷道稳定性影响因素及锚杆支护技术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高膨胀松软岩层强度低,遇水易膨胀软化,是顶板破坏失稳的内因,围岩高集中应力及支护强度不足是外因,可通过优化巷道布置方式、加强支护提高巷道稳定性。研究确定了高膨胀软岩巷道树脂加长锚固锚杆锚索组合支护方案,主要参数为:锚杆间排距800 mm×900 mm,锚杆预紧扭矩不小于400 N·m;锚索间排距1 600 mm×1 800 mm,每排2根,锚索预紧力为200~250kN,并将设计支护方案进行了现场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支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膨胀软岩 失稳破坏 锚杆支护 数值模拟 巷道支护
下载PDF
基于TG/DSC/MS技术的煤氧复合全过程及气体产物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贾海林 崔博 +3 位作者 焦振营 赵万里 徐倩倩 孙沣楠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704-3714,共11页
针对利用DSC曲线研究煤氧复合反应的阶段划分、热量变化及产物生成路径等方面存在定义表述不够系统,TG和DSC耦合分析不够深入等问题,利用TG/DSC/MS联用技术,开展惰气和空气氛围下不同升温速率煤氧复合全过程的测试与分析。实验表明:基于... 针对利用DSC曲线研究煤氧复合反应的阶段划分、热量变化及产物生成路径等方面存在定义表述不够系统,TG和DSC耦合分析不够深入等问题,利用TG/DSC/MS联用技术,开展惰气和空气氛围下不同升温速率煤氧复合全过程的测试与分析。实验表明:基于DSC划分法可将煤氧复合全过程划分为水分蒸发及气体脱附吸热阶段、化学吸附和缓慢反应放热阶段、煤热解生成活性基团放热阶段和挥发分与固定碳燃烧放热阶段。通过特征温度的作图比较,发现TG划分法和DSC划分法的煤氧复合全过程的划分具有高度的重合性和一致性,这证明了DSC划分法的可行性和正确性。利用矿井火灾学、热分析动力学和煤化学理论,阐述了煤氧复合全过程相应阶段的温度范围、生成产物。通过气相产物的质谱分析和Chem 3D软件的建模分析,在构建煤结构单元局部片段的基础上阐明了甲烷、乙烯、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等气体生成的反应历程及生成机理。获得了煤氧复合过程中CH_(4)和C_(2) H_(4)的生成趋势具有相似性规律,且离子流强度曲线出现的峰值温度基本相同。CO_(2)的逸出曲线呈抛物线,在560℃时出现逸出峰。发现了CO的离子流强度曲线具有双峰特征,双峰对应的特征温度分别为530,609℃。研究成果可为厘清煤氧复合的全过程和煤自燃分级预警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氧复合全过程 吸放热效应 TG与DSC耦合关系 DSC划分法 离子流强度
下载PDF
不同卸载速率下煤岩采动力学响应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高明忠 王明耀 +6 位作者 谢晶 李欣凯 王英伟 王飞 杨本高 张朝鹏 刘军军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4-63,共10页
深刻认识采动应力路径下岩体力学响应的卸载速率效应,是科学界定实际工作面推进最优速率的重要基础。基于平煤矿区煤岩初始地应力环境,定量分析了千米级赋存深度煤岩保护层开采条件下应力演化特征,展开更为符合真实应力状态的不同卸载... 深刻认识采动应力路径下岩体力学响应的卸载速率效应,是科学界定实际工作面推进最优速率的重要基础。基于平煤矿区煤岩初始地应力环境,定量分析了千米级赋存深度煤岩保护层开采条件下应力演化特征,展开更为符合真实应力状态的不同卸载速率下煤岩体力学行为试验测试;同时,与未考虑采动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常规三轴压缩试验,试样强度受卸载速率影响较小,在卸载速率为1-4 MPa/min时,强度并无明显变化;达到5 MPa/min时,强度才有明显的上升,约为115 MPa。2)随卸载速率增加,采动过程中煤岩体强度呈现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趋势;卸载速率为1和4 MPa/min时,煤岩体强度达到最大,其峰值应力约为64 MPa,较卸载速率3 MPa/min时提高了12%。3)低卸载速率下试件内部的微小裂隙可以充分发育、扩展,试样裂隙密度随卸载速率增加呈减小趋势,其中,卸载速率为1 MPa/min的试样裂隙密度约为卸载速率为5 MPa/min时的1.61倍,适当降低开采速度可提高瓦斯抽采效率。4)考虑采动影响的不同卸载速率下,煤岩不仅在卸载前期出现体积压缩,在破坏阶段还出现了体积膨胀,这与未考虑采动影响的煤岩卸载全过程始终处于压缩状态有明显区别,且采动煤岩强度更小,破损程度更大。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地质条件开展保护层开采设计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层 应力响应 采动力学 卸载速率
下载PDF
液压油污染实验与在线监测模型 被引量:12
15
作者 周涛 刘亚龙 +3 位作者 郭静英 胡志荣 赵志龙 魏冀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72-75,共4页
液压油污染物主要包括水和固体颗粒等。介绍了水污染液压油衰变模型(S-B模型)和固体颗粒污染液压油衰变模型(G-S)模型,以这两个模型为基础,建立了衰变液压油含水率在线监测模型和固体颗粒质量分数在线监测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实验验证。... 液压油污染物主要包括水和固体颗粒等。介绍了水污染液压油衰变模型(S-B模型)和固体颗粒污染液压油衰变模型(G-S)模型,以这两个模型为基础,建立了衰变液压油含水率在线监测模型和固体颗粒质量分数在线监测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两个模型能较好地实现衰变液压油含水率和铁粉质量分数的在线监测,有利于降低煤矿维修成本和保证液压系统正常运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油污染 含水率 固体颗粒质量分数 在线监测
下载PDF
工业机器人智能化验系统在选煤厂的应用 被引量:12
16
作者 孙引忠 韩泰然 《煤矿机电》 2019年第2期61-65,共5页
针对田庄选煤厂人工化验劳动强度大、效率低,误差对结果影响大等难题,研究了工业用机器人智能化验系统,用其代替人工化验系统,并结合现代互联网技术,优化设计,开发出煤质化验环节精微复杂、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检测仪器。采用工业机器人辅... 针对田庄选煤厂人工化验劳动强度大、效率低,误差对结果影响大等难题,研究了工业用机器人智能化验系统,用其代替人工化验系统,并结合现代互联网技术,优化设计,开发出煤质化验环节精微复杂、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检测仪器。采用工业机器人辅助智能化自动机械技术,指导煤质化验的全自动智能化操作,实现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的生产目的,满足了减人增效、无人则安的要求。经实际应用表明,该化验系统可简化人工操作的繁琐程序和流程,避免人为误操作,提高化验准确度,结合现代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可实现远程监管、数据分析和整理,提升选煤厂智能化、自动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机器人 智能化验系统 互联网技术
下载PDF
矿井深部软岩巷道锚注一体化支护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郭建伟 赵万里 《能源与环保》 2018年第3期185-188,共4页
针对平煤一矿-950 m水平下延回风上山埋深大、应力高、围岩强度低、支护难度大等特点,基于锚注一体化支护技术进行锚注参数设计,提出了以25 mm全螺纹高强中空注浆锚杆和29 mm螺纹肋中空注浆锚索为核心的全断面锚注一体化支护方案。... 针对平煤一矿-950 m水平下延回风上山埋深大、应力高、围岩强度低、支护难度大等特点,基于锚注一体化支护技术进行锚注参数设计,提出了以25 mm全螺纹高强中空注浆锚杆和29 mm螺纹肋中空注浆锚索为核心的全断面锚注一体化支护方案。工程实践表明,锚注参数设计合理,锚注加固强化了巷道整体性,改善了巷道围岩的承载性能,有效控制了巷道变形,支护效果得到显著提升,巷道稳定性明显提高,且支护成本降低,工艺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深部 高应力 软岩巷道 锚注一体化 注浆参数
下载PDF
复杂地质条件下预应力注浆锚索全长锚固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1
18
作者 于振子 《能源与环保》 2021年第1期113-118,共6页
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不断加大,深部支护的矛盾逐渐突出。针对平煤矿区某矿-700 m高位瓦斯巷掘进支护过程中随着地应力的不断增大、施工中支护难度加大的实际问题,采用不同的注浆材料可以改变岩土结构及力学性质的理论方法,进行了注浆锚... 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不断加大,深部支护的矛盾逐渐突出。针对平煤矿区某矿-700 m高位瓦斯巷掘进支护过程中随着地应力的不断增大、施工中支护难度加大的实际问题,采用不同的注浆材料可以改变岩土结构及力学性质的理论方法,进行了注浆锚索锚注支护机理及施工工艺的研究,并通过采取“注浆+中空注浆锚索联合支护”施工技术,解决了深部软岩掘进巷道缩帮、缩顶、蠕动变形的技术难题,有效提高了深部围岩的抗压强度和自承能力,从而改善巷道的区域稳定特性。实践证明,采用锚注支护,可以有效控制软岩巷道深部围岩的变形与破坏,增强巷道的稳定性,取得了良好的支护效果,改善了现场支护环境,为同类工程施工提供了技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浆锚索 预应力 深部软岩 施工工艺 稳定性
下载PDF
带式输送机状态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0
19
作者 孙引忠 刘洋 +3 位作者 黄其舟 杜一男 陈雪梅 韩壮壮 《煤矿机械》 2017年第2期21-23,共3页
介绍了矿用带式输送机运行状态监测系统,该系统满足矿用带式输送机中间段运行状态实时监测的需要。该系统由井下监测分站和地面监测上位机两部分组成。监测分站采用跑偏传感器、振动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进行实时信号采集,并将各种信号参... 介绍了矿用带式输送机运行状态监测系统,该系统满足矿用带式输送机中间段运行状态实时监测的需要。该系统由井下监测分站和地面监测上位机两部分组成。监测分站采用跑偏传感器、振动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进行实时信号采集,并将各种信号参数通过CAN总线发送给监测上位机,上位机接受数据,经过处理后将这些数据显示出来并能够实时报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式输送机 状态 传感器 CAN总线 监测
下载PDF
深部煤岩层复合结构底板破坏机制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李昂 纪丙楠 +6 位作者 牟谦 王满 于振子 邓五先 李宏跃 韩泰然 郭壮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59-572,共14页
为研究平煤矿区深部岩石开采工作面底板岩体破坏机制,在传统的单一岩层底板塑性滑移线场理论基础上,构建三层复合结构底板塑性滑移线场力学模型,推导得出5种工况下底板最大破坏深度理论解;模拟分析不同推进度下底板岩体应力场分布规律... 为研究平煤矿区深部岩石开采工作面底板岩体破坏机制,在传统的单一岩层底板塑性滑移线场理论基础上,构建三层复合结构底板塑性滑移线场力学模型,推导得出5种工况下底板最大破坏深度理论解;模拟分析不同推进度下底板岩体应力场分布规律及塑性变形特征;最后运用振弦式应变计实时监测十二矿己15-31040岩石开采工作面底板岩体微应变量,得到采面采前-采中-采后底板变形发育形态及破坏域。结果表明:(1)该工作面底板主动破坏区深度位于中层与下层结构岩层之间,属第三种工况,最大破坏深度理论解为17.08 m;(2)模拟实验发现了底板岩体破坏与损伤主要集中在开切眼及两巷下方,以塑性滑移破坏形式为主,破坏深度为17.1~17.9 m,且寒灰承压水导升高度小于石炭系底部铝土泥岩厚度,有效隔水层可抵御寒灰水导升;(3)实测数据显示底板破坏初始位置超前采面7.9m,以压剪破坏形式为主,临近采面底板岩体进入采空区后转化为拉剪破坏,破坏深度可达16.5~18 m,温度监测显示采动破坏带的下部岩体仍具有良好的抗渗性。理论计算与模拟实验及实测结果相一致,可为相似地质条件下煤岩层开采工作面底板水害防治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工程 塑性滑移线场 复合结构底板 塑性变形 微应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