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67篇文章
< 1 2 6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储能系统实现可再生能源微电网灵活安全运行的研究综述 被引量:246
1
作者 刘畅 卓建坤 +4 位作者 赵东明 李水清 陈景硕 王金星 姚强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8,共18页
储能技术是保证微电网稳定运行的关键技术手段,也是推动可再生能源微电网技术广泛应用的重要措施之一。该文从可再生能源微电网技术特点出发,对储能系统在微电网中的作用、分类、设计优化方法和应用情况进行综述。研究表明,通过储能系... 储能技术是保证微电网稳定运行的关键技术手段,也是推动可再生能源微电网技术广泛应用的重要措施之一。该文从可再生能源微电网技术特点出发,对储能系统在微电网中的作用、分类、设计优化方法和应用情况进行综述。研究表明,通过储能系统的优化配置和需求响应相结合的控制策略可有效提高微电网的经济性、可靠性以及能源的综合利用率。综合评估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响应时间以及额定功率,可获取不同储能技术在微电网中的适用性。储能技术在微电网的灵活调峰应用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网 安全稳定运行 储能 需求响应 优化配置
下载PDF
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框架研究 被引量:223
2
作者 舒印彪 陈国平 +1 位作者 贺静波 张放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1-69,共9页
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既是我国电力系统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途径。本文分析了电力系统转型带来的变化、问题及挑战,阐述了新型电力系统的内涵、构建原则与思路;根据电力系统发展的技术特... 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既是我国电力系统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途径。本文分析了电力系统转型带来的变化、问题及挑战,阐述了新型电力系统的内涵、构建原则与思路;根据电力系统发展的技术特征、新能源接入规模,合理划分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阶段并针对性提出各阶段的发展建议。研究认为,新型电力系统以新能源为电能供给主体,可满足不断增长的清洁用电需求,兼具高度的安全性、开放性、适应性;相关系统构建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应遵循电力系统的技术演进规律与特征,充分利用成熟技术、存量系统并深入挖掘潜力,同步着力研发新兴技术,积极稳妥并循序渐进实施重大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碳达峰 碳中和 新能源 电力转型
下载PDF
我国电力碳达峰、碳中和路径研究 被引量:178
3
作者 舒印彪 张丽英 +4 位作者 张运洲 王耀华 鲁刚 元博 夏鹏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4,共14页
电力低碳转型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全局性意义。本文在电力碳预算评估的基础上构建深度低碳、零碳、负碳3类电力转型情景,研判电力需求等关键边界条件,构建路径规划优化模型;采用GESP-V软件包进行优化分析,确定不同情景下包含... 电力低碳转型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全局性意义。本文在电力碳预算评估的基础上构建深度低碳、零碳、负碳3类电力转型情景,研判电力需求等关键边界条件,构建路径规划优化模型;采用GESP-V软件包进行优化分析,确定不同情景下包含电源结构、电力碳排放、电力供应成本在内的电力低碳转型路径;探讨并剖析煤电发展定位、新能源发展利用、清洁能源多元化供应、电力平衡等实现电力系统低碳转型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研究建议,加强顶层设计,稳妥规划转型节奏,保障电力供应安全;加强绿色低碳重大科技攻关,统筹电力全链条技术与产业布局;优化完善利益平衡统筹兼顾的市场机制,加快建设绿色金融政策保障体系。通过政策、技术、机制协同,推动中长期我国电力低碳转型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达峰 碳中和 电力转型 碳预算 碳减排 情景分析 电力供应成本
下载PDF
燃煤发电技术发展展望 被引量:101
4
作者 蒋敏华 黄斌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9期1-8,I0001,共9页
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燃煤发电仍是我国最重要的发电方式,资源、环境和气候变化对燃煤发电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大型高参数机组具有发电效率高,污染控制和技术推广容易,经济性和可靠性高等特点,是未来一段时间煤电技术发展的主... 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燃煤发电仍是我国最重要的发电方式,资源、环境和气候变化对燃煤发电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大型高参数机组具有发电效率高,污染控制和技术推广容易,经济性和可靠性高等特点,是未来一段时间煤电技术发展的主流方向;大型IGCC发电技术系统复杂、造价昂贵,但其在高效和环保等领域具有巨大潜力,是煤电领域值得探索的方向;循环流化床锅炉是一种能使用劣质煤种的清洁燃烧技术,是未来我国燃煤发电技术重要的补充;在新的环保标准下,烟气除尘、脱硫、脱硝以及脱汞等技术需要新的发展,以适应更为严格的标准;燃煤电厂CCUS技术是未来大规模减排CO2重要的技术选择之一,但是能耗高和长期安全封存的难测性是该技术面临的两个最大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发电 高参数超超临界机组(USC)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 循环流化床(CFB) 污染物控制
下载PDF
多能互补能源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69
5
作者 钟迪 李启明 +2 位作者 周贤 彭烁 王保民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55,共6页
多能互补技术可以更充分地利用分布式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能源互联网的物理基础,对于提高可再生能源比例和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出发,引出多能源系统和能源互联网的发展背景,并阐述了多能互补发展中的... 多能互补技术可以更充分地利用分布式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能源互联网的物理基础,对于提高可再生能源比例和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出发,引出多能源系统和能源互联网的发展背景,并阐述了多能互补发展中的关键技术,特别分析了多能源分析规划技术、能量管理技术、协调优化控制体系与储能技术的发展研究现状,指出多能互补将向着容纳高比例波动性可再生能源电力的发、输、配、储、用一体化的局域电力系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能互补 分布式发电 能源互联网 能源综合利用系统 储能 多能流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我国能源电力低碳转型路径 被引量:63
6
作者 舒印彪 赵勇 +3 位作者 赵良 邱波 刘美 杨阳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663-1671,共9页
能源电力低碳转型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为约束,以保障能源供应安全为前提,综合研判我国化石能源减少与非化石能源替代时序,对比分析不同国际国内能源资源供应形势下电力转... 能源电力低碳转型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为约束,以保障能源供应安全为前提,综合研判我国化石能源减少与非化石能源替代时序,对比分析不同国际国内能源资源供应形势下电力转型情景,提出零碳电力系统发展路径,从科学设定目标、夯实安全基础、加快清洁替代、加强科技引领、创新体制机制等方面,提出推进我国能源电力低碳转型措施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中和 能源结构 零碳电力系统
下载PDF
智能建造闭环控制理论 被引量:57
7
作者 樊启祥 林鹏 +2 位作者 魏鹏程 宁泽宇 李果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60-670,共11页
智能建造是当前水电、土木等基础设施工程领域最为热门的研究方向之一,对工程技术与项目管理的未来引领带动至关重要。首先,提出智能建造的定义,是指集成融合传感技术、通信技术、数据技术、建造技术及项目管理等知识,对建造物及其建造... 智能建造是当前水电、土木等基础设施工程领域最为热门的研究方向之一,对工程技术与项目管理的未来引领带动至关重要。首先,提出智能建造的定义,是指集成融合传感技术、通信技术、数据技术、建造技术及项目管理等知识,对建造物及其建造活动的安全、质量、环保、进度、成本等内容进行感知、分析和控制的理论、方法、工艺和技术的统称,并论述了其主要特征。其次,结合近年来面向重大基础设施的智能建造实践,提出智能建造感知、分析、控制和持续优化闭环控制理论,使建造活动在定量描述和对已有的活动行为学习的基础上,形成新的建造活动,具有一定智能行为,保证建造过程可建可控;并论述了智能建造技术和管理融合方式及价值创造案例。研究结果对智能建造科学技术与管理的发展能够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建造 闭环控制 建造体系 价值创造
原文传递
循环流化床锅炉超低排放技术研究 被引量:57
8
作者 孙献斌 时正海 金森旺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2-145,共4页
循环流化床(CFB)锅炉能够比较清洁地燃烧各种固体燃料,但其如何适应新的国家环保标准,实现SO2及NOx污染物的超低排放,需作进一步研究。结合CFB锅炉工程实例,根据煤折算硫分的高低和挥发分高低,分别提出了CFB锅炉深度脱硫及脱硝的技术方... 循环流化床(CFB)锅炉能够比较清洁地燃烧各种固体燃料,但其如何适应新的国家环保标准,实现SO2及NOx污染物的超低排放,需作进一步研究。结合CFB锅炉工程实例,根据煤折算硫分的高低和挥发分高低,分别提出了CFB锅炉深度脱硫及脱硝的技术方案,并对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讨论。研究结果表明:针对不同煤种采取相应措施后,CFB锅炉SO2排放值可小于100 mg/m3,NOx排放值可稳定在100 mg/m3以下;对于烟煤等高挥发分煤种,若结合SNCR技术,CFB锅炉NOx排放值可达到小于50 mg/m3的超低排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锅炉 污染物超低排放 脱硫 脱硝
下载PDF
燃煤发电产业升级支撑我国节能减排与碳中和国家战略 被引量:55
9
作者 黄畅 张攀 +5 位作者 王卫良 黄中 吕俊复 刘吉臻 岳光溪 倪维斗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6,共6页
为应对气候变化,实现我国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必须继续推进燃煤发电的节能减排和新能源的高速发展。而大量“阴晴不定”的新能源电量并网必将迫使以燃煤发电为主的基础能源电力全面参与深度调峰。为此,能源领域16位院士共同起草了“关... 为应对气候变化,实现我国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必须继续推进燃煤发电的节能减排和新能源的高速发展。而大量“阴晴不定”的新能源电量并网必将迫使以燃煤发电为主的基础能源电力全面参与深度调峰。为此,能源领域16位院士共同起草了“关于推动燃煤发电产业升级,强化机组深度调峰能力,提高可再生能源消纳水平,以推进节能减排的建议”,以支撑我国节能减排与碳中和国家战略。本文基于对燃煤发电相关理论、技术和产业发展的系统研究,进一步提出如下建议:1)基于能量品级综合高效利用的现代热力系统节能理论,建立涵盖燃料、燃烧、传热、动力循环、冷端等燃煤发电全系统㶲平衡体系,为探索燃煤发电节能技术的发展方向提供科学依据;2)研发基于燃煤发电机组热力系统状态重构的低负荷工况保效技术,同步实现燃煤发电机组深度调峰与高效节能;3)研发热电联产机组“按需定电”与调峰过程“能级匹配”的现代高效热电联产技术,同步保障热电联产机组供热、供汽与系统高效。通过全面推动燃煤发电产业升级,助力我国节能减排与碳中和国家战略的顺利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中和 深度调峰 节能理论 燃煤发电保效 按需定电 能级匹配
下载PDF
电解制氢与高温燃料电池在电力行业的应用与发展 被引量:49
10
作者 许世森 张瑞云 +2 位作者 程健 王洪建 卢成壮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531-2537,共7页
制氢和燃料电池技术是实现氢能和电能相互转换的关键技术,我国将氢能和燃料电池列为战略性能源技术,大型的能源电力企业也正在推动氢能和燃料电池技术的应用和发展。电解制氢能够将不稳定的可再生能源转化为氢能,实现大规模、季节性储能... 制氢和燃料电池技术是实现氢能和电能相互转换的关键技术,我国将氢能和燃料电池列为战略性能源技术,大型的能源电力企业也正在推动氢能和燃料电池技术的应用和发展。电解制氢能够将不稳定的可再生能源转化为氢能,实现大规模、季节性储能,在一定的范围内具有经济效益,是解决我国当前可再生能源消纳的途径之一。碱性电解水制氢是目前最成熟的电解制氢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是降低制氢能耗、提高单台出力以及负荷深度调节。高温燃料电池具有小型高效、近零排放的突出优点,在冷热电三联供分布式发电和固定式发电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国外已初步实现高温燃料电池的商业化应用,国内的高温燃料电池市场需求也已显现,我国已掌握高温燃料电池发电的核心技术,具备应用示范推广的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能 电解制氢 高温燃料电池 应用现状
下载PDF
火力发电产业发展与前沿技术路线 被引量:47
11
作者 杨倩鹏 林伟杰 +1 位作者 王月明 何雅玲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3787-3794,共8页
"十三五"期间火力发电行业经历着转型升级,研究提出火力发电的技术路线,目标是为火力发电行业的研究发展战略提供参考。研究介绍了火力发电的产业概况和主要指标,总结了燃煤发电、燃气发电和余热发电等发电形式的前沿技术。... "十三五"期间火力发电行业经历着转型升级,研究提出火力发电的技术路线,目标是为火力发电行业的研究发展战略提供参考。研究介绍了火力发电的产业概况和主要指标,总结了燃煤发电、燃气发电和余热发电等发电形式的前沿技术。研究讨论了各项前沿技术的效率与规模等关键技术指标,并预测了单位电量成本等关键经济指标的趋势。研究明确了700℃超超临界燃煤发电、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煤气化联合循环等前沿技术应当作为未来长期重点突破和完善的关键技术。研究提出了集中式和分布式火力发电的四条前沿技术路线,并对各条技术路线的未来长期发展前景进行了对比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力发电 产业发展 前沿技术 技术经济性分析 技术路线
下载PDF
我国海上风电发展关键技术综述 被引量:46
12
作者 李铮 郭小江 +1 位作者 申旭辉 汤海雁 《发电技术》 2022年第2期186-197,共12页
海上风电是我国可再生能源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首先概括了国内海上风电产业目前的开发情况,分析了国内海上风电行业产业链的发展趋势,然后从细分技术领域介绍了目前海上风电行业的前沿技术。所述涵盖机组技术,包括叶片设计与变桨、传... 海上风电是我国可再生能源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首先概括了国内海上风电产业目前的开发情况,分析了国内海上风电行业产业链的发展趋势,然后从细分技术领域介绍了目前海上风电行业的前沿技术。所述涵盖机组技术,包括叶片设计与变桨、传动链、电机、变流器、主控系统等;组网输电技术,包括交、直流及低频输电技术,以及紧凑轻型化海上平台设计技术;工程建设技术,包括海洋工程、风电场建设及海底电缆等技术;海上风电运维技术,包括海上风电预测、尾流预测、优化调度、监测检修等技术。研究结果可为我国海上风电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风电场 风机 输电
下载PDF
2020年我国能源电力消费及碳排放强度情景分析 被引量:31
13
作者 张斌 《中国能源》 2009年第3期28-31,27,共5页
在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无论是总量还是人均,我国能源和电力消费都将快速增长,且用电量的增速更快于能源消费。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应以不断降低碳排放强度为目标,从优化产业结构和优化能源消费结构2方面同时着手实施,情景分析表明,我... 在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无论是总量还是人均,我国能源和电力消费都将快速增长,且用电量的增速更快于能源消费。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应以不断降低碳排放强度为目标,从优化产业结构和优化能源消费结构2方面同时着手实施,情景分析表明,我国2020年碳排放强度有望比2007年降低33%~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消费 电力消费 碳排放强度 情景分析
下载PDF
700℃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研究现状 被引量:40
14
作者 刘入维 肖平 +2 位作者 钟犁 江建忠 徐正泉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7,23,共8页
700℃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700℃技术)能够大幅提高机组的发电效率,实现节能减排及温室气体的控制排放,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提出并分析了发展700℃技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包括高温合金材料研制、锅炉和汽轮机关键高温部件的... 700℃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700℃技术)能够大幅提高机组的发电效率,实现节能减排及温室气体的控制排放,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提出并分析了发展700℃技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包括高温合金材料研制、锅炉和汽轮机关键高温部件的加工制造、高温阀门制造、高温材料及关键部件的实炉验证、700℃超超临界示范电站的设计、建造及运行等。目前,国内700℃技术的研发正在按照计划稳步进行,在镍基高温材料研制、关键部件的生产制造、主机方案研究、关键部件验证试验平台的建设等方面均已取得阶段性进展,通过研发掌握700℃技术,将大大推动我国的材料工业、电力工业及装备制造工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超临界机组 700℃技术 镍基合金 高温材料 清洁燃烧 发电效率
下载PDF
二次再热超超临界机组动态特性分析及控制策略验证 被引量:39
15
作者 蔡宝玲 高海东 +2 位作者 王剑钊 储墨 范庆伟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5288-5299,5411,共13页
为了二次再热超超临界机组控制策略的制定和实际机组调试运行提供参考数据和预测,以莱芜1000MW二次再热超超临界机组为研究对象,采用工业过程软件apros作为仿真支撑平台开发工程分析模型,对动态特性进行试验分析并验证其主要控制策略。... 为了二次再热超超临界机组控制策略的制定和实际机组调试运行提供参考数据和预测,以莱芜1000MW二次再热超超临界机组为研究对象,采用工业过程软件apros作为仿真支撑平台开发工程分析模型,对动态特性进行试验分析并验证其主要控制策略。结果显示:二次再热超超临界机组风、煤、给水阶跃扰动,主要参数变化趋势与一次再热超超临界机组基本相同,但二次再热汽温惯性加大致控制难度增加。二次再热超超临界机组控制的关键仍然是控制煤水比和风煤比,过热汽温采取煤水比控制+二级喷水减温方式,一、二次再热汽温采取烟气再循环++烟气挡板+再热器事故喷水减温方式;在2%变负荷率以下均可以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从而满足机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再热超超临界机组 工程分析模型 动态响应特性 控制策略 验证
下载PDF
海上风电机组电气设备状态检修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37
16
作者 高晨 赵勇 +2 位作者 汪德良 成永红 陈晓路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30-42,共13页
该文阐述了海上风力发电机组主要电气设备运行状态检修技术研究现状,分别介绍了状态监测、状态评价以及检修决策等,对未来海上风力发电机组电气设备状态检修技术发展方向进行了概述。通过大量文献研究表明,状态监测方面,发电机与变频器... 该文阐述了海上风力发电机组主要电气设备运行状态检修技术研究现状,分别介绍了状态监测、状态评价以及检修决策等,对未来海上风力发电机组电气设备状态检修技术发展方向进行了概述。通过大量文献研究表明,状态监测方面,发电机与变频器电气状态监测技术主要还是集中在电流特征分析、电压信号分析、功率分析等电气信号分析手段;通过时域、傅里叶变换、小波变换等信号处理手段提取特征参量;基于箱式变压器的电气状态监测技术相比于陆上大型电力变压器略显不足,可用于监测提取的状态参量较少。状态评价方面,相比于传统的物理模型与数据分析,神经网络模型与模糊评价仍是目前比较有效的方法。检修决策方面,目前更多的还是依靠传统的故障树以及马尔可夫、改进马尔可夫过程。伴随着技术进步与运维工作经验积累,多参量监测系统、部件-系统-整机的完善评价标准体系、综合机会检修、组合检修与排程优化的决策技术将成为海上风力发电机组运维领域未来发展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力发电机组 电气设备 状态监测 状态评价 状态检修
下载PDF
储能技术全生命周期度电成本分析 被引量:35
17
作者 文军 刘楠 +2 位作者 裴杰 徐若晨 刘大为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4-29,共6页
储能技术的复杂性和不同的应用场景,对储能方案成本评估造成巨大的挑战。因此,储能方案成本评估需要基于平准化电力成本,即对储能技术每单位放电电量的成本进行量化。本文针对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和磷酸铁锂电池储能3种大规模储能应... 储能技术的复杂性和不同的应用场景,对储能方案成本评估造成巨大的挑战。因此,储能方案成本评估需要基于平准化电力成本,即对储能技术每单位放电电量的成本进行量化。本文针对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和磷酸铁锂电池储能3种大规模储能应用系统,结合储能系统全生命周期分析,计算储能系统全生命周期成本,为不同储电方案的成本评估提供了客观统一的标准,可以帮助指导储能系统的发展和革新,确保储能系统在全生命周期具备最佳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技术 度电成本 全生命周期 放电电量
下载PDF
氢能在我国未来能源系统中的角色定位及“再电气化”路径初探 被引量:36
18
作者 蒋敏华 肖平 +1 位作者 刘入维 黄斌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9,共9页
在分析制氢、储氢及氢能发电等各环节技术特征及能源转化效率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能源禀赋、电力生产特点及发展趋势,分别基于煤炭和可再生能源作为一次能源的应用场景,综合分析了未来氢能的发展应用可行性。研究表明,氢能在我国未来能源... 在分析制氢、储氢及氢能发电等各环节技术特征及能源转化效率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能源禀赋、电力生产特点及发展趋势,分别基于煤炭和可再生能源作为一次能源的应用场景,综合分析了未来氢能的发展应用可行性。研究表明,氢能在我国未来能源和电力发展过程中难以起到支撑作用,“再电气化”是更为现实的技术路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未来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接入的情景下,我国能源电力的发展思路以及“再电气化”需要研究解决的重点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能 二次能源 发电 储能 再电气化 未来能源系统
下载PDF
循环流化床锅炉大比例煤泥掺烧试验研究 被引量:36
19
作者 黄中 江建忠 +4 位作者 徐正泉 曹林涛 孙献斌 肖平 马丽锦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112-116,共5页
为综合利用煤泥资源,文中利用1台135MW等级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煤泥添加系统完成了大比例煤泥掺烧技术试验。试验研究了煤泥给料位置、给料量对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大比例煤泥掺烧后锅炉整体运行稳定,最大煤泥掺... 为综合利用煤泥资源,文中利用1台135MW等级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煤泥添加系统完成了大比例煤泥掺烧技术试验。试验研究了煤泥给料位置、给料量对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大比例煤泥掺烧后锅炉整体运行稳定,最大煤泥掺烧比例可达70%,中部给料的经济性略优于顶部给料,由于燃用煤泥后烟气体积增加并引起炉内灰浓度变化,风机电流和排烟温度显著增加,应及时进行燃烧优化调整,将配风调整至合理范围并增加尾部烟道吹灰频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锅炉 大比例煤泥 掺烧 试验
下载PDF
煤矸石综合利用工艺探索 被引量:34
20
作者 张世鑫 刘冬 +2 位作者 邵飞 罗英强 李万胜 《洁净煤技术》 CAS 2013年第5期92-95,122,共5页
煤矸石是采煤和选煤过程中排放的固体废物,约占原煤的10%~20%。目前中国煤矸石综合利用率较低,为62.2%左右,造成煤矸石堆积量日益增多。大量煤矸石长期堆放不仅占用土地,而且造成环境污染,甚至威胁到矿区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煤矸石是采煤和选煤过程中排放的固体废物,约占原煤的10%~20%。目前中国煤矸石综合利用率较低,为62.2%左右,造成煤矸石堆积量日益增多。大量煤矸石长期堆放不仅占用土地,而且造成环境污染,甚至威胁到矿区居民生命财产安全。结合国内外煤矸石综合利用情况,探索煤矸石的综合利用工艺。结合煤矸石减排技术、煤矸石直接利用技术、煤矸石改性利用技术、煤矸石燃烧后利用以及矸石山自燃热能利用技术,大胆提出了几种煤矸石综合利用工艺设想,希望能对国内煤矸石综合利用企业起到抛砖引玉之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 自燃 综合利用 热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