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4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护理者一般自我效能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 被引量:13
1
作者 臧爽 刘丽娟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3978-3980,共3页
目的了解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护理者的一般自我效能及其应对方式的特点及相关性。方法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50名AD患者护理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AD患者护理者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为3.05分±0.75分,处于中... 目的了解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护理者的一般自我效能及其应对方式的特点及相关性。方法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50名AD患者护理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AD患者护理者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为3.05分±0.75分,处于中等自我效能水平,与常模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积极应对方式及消极应对方式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常模(P<0.05),护理者多采用积极应对方式;一般自我效能与积极应对的得分呈正相关性(r=0.552,P<0.05)。结论 AD患者护理者具有积极的态度及行为模式特点,护理人员充分利用其行为优势,给予必要的支持和引导,以增强护理者的护理信心,促进应对能力及自我效能的提升,缓解护理负担,提高AD患者及护理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 护理者 一般自我效能 应对方式
下载PDF
颈动脉狭窄程度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部位与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汤颖 张珣 张荣伟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25期32-34,46,共4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狭窄程度以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部位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1月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设为观察组,同时选取100例同期就诊非急性脑梗死患者设为对照组。所有患者行头颈动脉联合CTA检查,观察颈动... 目的探讨颈动脉狭窄程度以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部位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1月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设为观察组,同时选取100例同期就诊非急性脑梗死患者设为对照组。所有患者行头颈动脉联合CTA检查,观察颈动脉狭窄程度以及斑块分布部位,并用斑块分析软件分析颈动脉狭窄程度及斑块性质。结果观察组颈动脉无狭窄,中、重度狭窄及闭塞较对照组增高(25.2%,28.0%,15.5%,11.1%比54.0%,15.2%,6.8%,3.0%)(P〈0.05);观察组斑块检出率高于对照组(74.8%比46.0%,P〈0.01);观察组不稳定斑块比例高于稳定斑块(83.9%比38.0%)(P〈0.05),对照组稳定斑块比例高于不稳定斑块(62.0%比16.1%)(P〈0.05);观察组混合斑块和软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纤维斑块及钙化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1)。结论颈动脉狭窄程度以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与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具有明确的相关性,而颈动脉斑块部位与急性脑梗死发生无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斑块 不稳定斑块 脑梗死
下载PDF
白藜芦醇增加脂肪细胞3T3-L1中脂联素表达的作用机制探讨 被引量:6
3
作者 王添 都镇先 +1 位作者 张海燕 邓娓娓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6-59,64,共5页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增加脂肪细胞3T3-L1中脂联素表达的作用机制。方法设立空白对照组、白藜芦醇组、肿瘤坏死因子(TNF-α)组及白藜芦醇+TNF-α组。用白藜芦醇、TNF-α或者二者联合处理3T3-L1脂肪细胞。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脂联素水平;实...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增加脂肪细胞3T3-L1中脂联素表达的作用机制。方法设立空白对照组、白藜芦醇组、肿瘤坏死因子(TNF-α)组及白藜芦醇+TNF-α组。用白藜芦醇、TNF-α或者二者联合处理3T3-L1脂肪细胞。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脂联素水平;实时定量PCR测定脂联素和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PPAR-γ)mRNA水平;用PPAR-γ转录因子试剂盒测定PPAR-γ活性。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白藜芦醇组中PPAR-γ及脂联素mRNA在3T3-L1脂肪细胞中的表达增加(P<0.05);TNF-α组中脂联素mRNA表达及释放减少(P<0.05)。与TNF-α组比较,白藜芦醇+TNF-α组中脂联素mRNA的表达及分泌增加(P<0.05);白藜芦醇拮抗TNF-α对分化3T3-L1脂肪细胞中PPAR-γmRNA表达及活性抑制(P<0.05)。结论白藜芦醇能够通过调节PPAR-γ的转录活性继而拮抗TNF-α诱导下调3T3-L1脂肪细胞中脂联素的表达及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肿瘤坏死因子 脂联素 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 脂肪细胞
下载PDF
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特点及预后因素 被引量:6
4
作者 孙毅 蒋丽娟 +1 位作者 肖华凤 任奕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946-948,共3页
目的研究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CAP)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对2002年6月至2008年8月呼吸科及感染科收治的SCAP进行回顾性研究,用Logistic分析其预后相关因素。结果老年SCAP组伴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心血管疾病、神经... 目的研究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CAP)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对2002年6月至2008年8月呼吸科及感染科收治的SCAP进行回顾性研究,用Logistic分析其预后相关因素。结果老年SCAP组伴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和急性意识障碍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P<0.05)。死亡组伴发神经系统疾病、COPD、急性意识障碍、中性粒细胞增多及感染性休克的发生率高于存活组(P<0.05)。存活组联合抗菌药物治疗和降阶梯抗菌药物治疗的应用率高于死亡组。结论老年SCAP临床表现不典型,死亡率较高,联合抗菌和降阶梯药物治疗能降低死亡率,感染性休克和COPD是影响SCAP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临床特点 预后因素 老年
下载PDF
DJ-1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5
作者 李海 张海燕 +1 位作者 都镇先 邓娓娓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49-551,共3页
目的探讨癌基因DJ-1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效应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SABC法)检测74例甲状腺癌和10例正常甲状腺组织中DJ-1蛋白的表达,分析DJ-1蛋白在正常甲状腺组织与甲状腺癌之间的表达差异,以及4种甲状腺癌病理类型间的... 目的探讨癌基因DJ-1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效应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SABC法)检测74例甲状腺癌和10例正常甲状腺组织中DJ-1蛋白的表达,分析DJ-1蛋白在正常甲状腺组织与甲状腺癌之间的表达差异,以及4种甲状腺癌病理类型间的表达差异。结果 DJ-1在正常甲状腺组织中未见表达,而在甲状腺癌中呈显著表达(94.6%);33例乳头状癌中DJ-1全部呈阳性表达(100.0%),19例滤泡癌中有17例呈阳性表达(89.5%),13例髓样癌中有12例呈阳性表达(92.3%),9例未分化癌中有8例呈阳性表达(88.9%)。DJ-1表达水平在甲状腺癌不同病理类型间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癌基因DJ-1特异性表达于甲状腺癌组织中,可能参与甲状腺癌的发生,但与其发展及预后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DJ-1 癌基因
下载PDF
霉酚酸酯对高糖培养下人肾小球系膜细胞MCP-1和FN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陈芬琴 王秋月 +4 位作者 魏国柱 马小羽 马东蔚 邓娓娓 孙文波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55-457,共3页
目的:探讨高糖以及霉酚酸酯(MMF)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HMCs)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纤维连接蛋白(FN)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培养的HMCs分为正常对照组(5 mmol/L葡萄糖);高糖组(30 mmol/L葡萄糖);甘露醇渗透压对照组(5 mmol/L葡萄糖+25... 目的:探讨高糖以及霉酚酸酯(MMF)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HMCs)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纤维连接蛋白(FN)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培养的HMCs分为正常对照组(5 mmol/L葡萄糖);高糖组(30 mmol/L葡萄糖);甘露醇渗透压对照组(5 mmol/L葡萄糖+25 mmol/L甘露醇);高糖+MMF-10组(30 mmol/L葡萄糖+10μg/mL MMF);高糖+MMF-100组(30 mmol/L葡萄糖+100μg/mL MMF),采用RT-PCR检测每组不同时间点(24、48、72 h)MCP-1 mRNA的表达,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液MCP-1及FN蛋白的表达。结果:高糖组HMCs MCP-1 mRNA、蛋白的表达及FN的分泌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且48 h表达最高;不同浓度的MMF均能下调MCP-1 mRNA、蛋白及FN的表达(P<0.01);不同浓度的MMF对MCP-1 mRNA、蛋白的表达及FN分泌的抑制程度不同,呈时间剂量依赖性(P<0.05)。结论:MMF可以阻抑MCP-1的表达及FN的分泌,可能对延缓肾小球硬化及间质纤维化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肾小球系膜细胞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霉酚酸酯 纤维连接蛋白
下载PDF
蛋白酶体抑制剂对甲状腺未分化癌细胞凋亡影响及其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3
7
作者 张海燕 都镇先 +1 位作者 邓娓娓 王华芹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6-109,共4页
目的:探讨蛋白酶体抑制剂对未分化甲状腺癌FRO细胞中氧调节蛋白150(ORP150)表达的影响,以及ORP150在蛋白酶体抑制剂诱导FRO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选取人甲状腺未分化癌细胞系FRO,分别设空白对照组、蛋白酶体抑制剂Lactacystin、PSI、E... 目的:探讨蛋白酶体抑制剂对未分化甲状腺癌FRO细胞中氧调节蛋白150(ORP150)表达的影响,以及ORP150在蛋白酶体抑制剂诱导FRO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选取人甲状腺未分化癌细胞系FRO,分别设空白对照组、蛋白酶体抑制剂Lactacystin、PSI、Epoxomycin和MG132处理组;利用微小RNA干扰技术,减少ORP150的表达,实时定量PCR法、蛋白质印迹法分别检测各组细胞中ORP150mRNA和蛋白表达;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细胞凋亡。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蛋白酶体抑制剂Lactacystin、PSI、Epoxomycin和MG132均显著增加FRO细胞系中ORP150基因表达水平,P<0.01;与空白对照组和随机序列核酸siRNA组相比,siORP150处理组中ORP150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其凋亡率显著增加,P<0.01。结论:蛋白酶体抑制剂能够上调甲状腺未分化癌FRO细胞系中ORP150基因的表达水平,siOPR150具有特异性降低OPR150基因表达的作用,同时增加蛋白酶体抑制剂诱导甲状腺癌FRO细胞凋亡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病理 细胞凋亡 蛋白酶体抑制剂 氧调节蛋白150
原文传递
白藜芦醇抑制白血病K562细胞增殖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3
8
作者 张海燕 都镇先 +2 位作者 孟欣 邓娓娓 王华芹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1460-1463,共4页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抑制白血病K562细胞增殖的机制及非折叠蛋白应答(UPR)对其机制的影响。方法:选取不同浓度的RES干预K562细胞,并且用RES(100μmol/L)干预K562细胞不同时段;利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利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并...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抑制白血病K562细胞增殖的机制及非折叠蛋白应答(UPR)对其机制的影响。方法:选取不同浓度的RES干预K562细胞,并且用RES(100μmol/L)干预K562细胞不同时段;利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利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并检测细胞凋亡率;利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凋亡早期蛋白及UPR靶点蛋白表达水平;利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GRP78和CHOP mRNA的表达。结果:RES导致K562细胞细胞存活率明显减少,并呈剂量依赖方式;RES的生长抑制作用主要是阻断细胞周期中的G1期,G2/M期的变化较小;RES处理的K562细胞没有显著的细胞凋亡。RES可提高GRP78mRNA的表达水平,呈剂量及时效依赖方式;RES对CHOP mRNA水平也有诱导作用,但只有在RES浓度较大时(50μmol/L)或作用时间较长时(8h)才开始上调,并且上调幅度较小。蛋白质印迹分析证实RES提高UPR靶点(GRP78、GRP94、磷酸化eIF2a和剪接作用XBP-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论:RES优先诱导UPR存活分支,表明UPR参与RES抑制白血病K562细胞增殖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562细胞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 代谢 细胞凋亡 药物作用
原文传递
β-榄香烯对EAE小鼠视神经炎治疗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张荣伟 周志可 +2 位作者 禹红梅 张惠敏 陈蕾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42-346,共5页
目的:研究β-榄香烯(β-elemene)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小鼠视神经炎的治疗作用;明确β-榄香烯如何通过对辅助性T细胞亚群的分化调节及其特异性细胞因子的转录调节实现其治疗作用... 目的:研究β-榄香烯(β-elemene)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小鼠视神经炎的治疗作用;明确β-榄香烯如何通过对辅助性T细胞亚群的分化调节及其特异性细胞因子的转录调节实现其治疗作用。方法:通过行为学、组织形态学技术观察β-榄香烯对EAE小鼠脱髓鞘性视神经炎的治疗作用,进一步通过ELISA及定量PCR技术观察β-榄香烯对辅助性T细胞亚群特异性细胞因子及转录因子的蛋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β-榄香烯能改善EAE小鼠的神经功能评分(与对照组比较,P<0.05);β-榄香烯能减轻EAE小鼠视神经轴索及髓鞘损伤;免疫后11天,β-榄香烯可减少EAE小鼠视神经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7(IL-17)、转录因子孤儿核受体(RORγt)的蛋白及mRNA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P<0.05);同时增加叉头蛋白3(Foxp3)mRNA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P<0.05)。免疫后19天,β-榄香烯可减少EAE小鼠视神经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转录因子T-bet的蛋白及mRNA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P<0.05);并维持Foxp3mRNA的较高水平表达(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β-榄香烯可减轻EAE小鼠视神经的炎症损伤;β-榄香烯可通过调节辅助性T细胞亚群的分化维持机体的免疫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榄香烯 视神经炎 T淋巴细胞 白细胞介素17 干扰素Γ
下载PDF
西洛他唑和缬沙坦联合治疗对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和β_2-微球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曹翠平 刘晓伟 +4 位作者 邓娓娓 黄婷 陈芬琴 陈彦彦 刘国良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2416-2417,共2页
目的观察西洛他唑、缬沙坦及二者联合治疗对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DN)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和β2-微球蛋白(β2-MG)的影响。方法检测88例老年早期DN患者的临床指标和西洛他唑、缬沙坦及二者联合治疗1、3个月时UAER和β2-MG的变化。结果血... 目的观察西洛他唑、缬沙坦及二者联合治疗对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DN)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和β2-微球蛋白(β2-MG)的影响。方法检测88例老年早期DN患者的临床指标和西洛他唑、缬沙坦及二者联合治疗1、3个月时UAER和β2-MG的变化。结果血糖、HbA1c、肾功各组治疗前后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缬沙坦及联合治疗组治疗3个月后血压明显降低(P<0.05);西洛他唑及联合治疗组治疗3个月后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下降(P<0.01)。UAER和尿β2-MG的变化:治疗1个月时与治疗前相比3组水平均有所下降(P<0.05),其中联合治疗较单药治疗组下降更加明显(P<0.01);治疗3个月时较治疗1个月3组下降明显(P<0.01);其中联合治疗较单药治疗组下降更加明显(P<0.01)。结论西洛他唑或缬沙坦对早期DN的治疗均有较好效果,而二者联合治疗效果更佳,这对控制早期DN提供了治疗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西洛他唑 缬沙坦 尿白蛋白排泄率 Β2-微球蛋白
下载PDF
辅助性T细胞亚群在小鼠EAE模型视神经中的变化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荣伟 田阿勇 +1 位作者 禹红梅 陈蕾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101-1105,共5页
目的:探讨辅助性T细胞亚群Th1、Th2、Th17及Treg在小鼠EAE模型视神经炎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C57BL/6小鼠随机分为佐剂对照组(n=16)、EAE模型组(n=48),免疫后第11、15、19天分批处死小鼠,观察视神经组织的病理改变。ELISA方法检测视神... 目的:探讨辅助性T细胞亚群Th1、Th2、Th17及Treg在小鼠EAE模型视神经炎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C57BL/6小鼠随机分为佐剂对照组(n=16)、EAE模型组(n=48),免疫后第11、15、19天分批处死小鼠,观察视神经组织的病理改变。ELISA方法检测视神经IFN-γ、IL-4、IL-17的蛋白含量;Real-timePCR方法检测视神经组织IFN-γ、IL-4、IL-17和Foxp3的基因表达。结果:免疫后第11天IL-17的蛋白及mRNA的表达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14.255±0.790vs10.615±0.664;0.798±0.137vs0.083±0.013,均P<0.05),免疫后第19天IFN-γ的蛋白及mRNA的表达比对照组明显增高(21.060±1.821vs12.845±0.970;0.617±0.070vs0.089±0.014,均P<0.05),IL-4的蛋白及mRNA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减少(10.227±0.767vs14.258±0.885;0.089±0.014vs0.250±0.047,均P<0.05)。Foxp3mRNA的表达由免疫后11天、15天至19天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减少(1.068±0.121,0.495±0.064,0.605±0.021vs3.087±0.194,P<0.01)。结论:EAE小鼠视神经Foxp3和Treg表达减少可能为视神经炎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IL-17在EAE小鼠视神经炎的早期阶段介导炎症损伤,IFN-γ在发病的高峰期加重了EAE小鼠视神经的炎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E 视神经 白介素17 干扰素γ、白介素4 叉头蛋白3
下载PDF
过氧化物还原酶1对蛋白酶体抑制剂诱导未分化甲状腺癌FRO细胞凋亡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都镇先 高雁艳 +2 位作者 刘宝琴 张海燕 王华芹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10年第19期1517-1520,共4页
目的:探讨蛋白酶体抑制剂对未分化甲状腺癌FRO细胞中过氧化物还原酶1(Prx1)表达的影响,以及Prx1在蛋白酶体抑制剂诱导FRO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选取人甲状腺未分化癌细胞系FRO,分别设培养液处理空白对照组,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PSI、... 目的:探讨蛋白酶体抑制剂对未分化甲状腺癌FRO细胞中过氧化物还原酶1(Prx1)表达的影响,以及Prx1在蛋白酶体抑制剂诱导FRO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选取人甲状腺未分化癌细胞系FRO,分别设培养液处理空白对照组,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PSI、Lactacystin处理组;利用RNA干扰技术降低Prx1的表达;实时定量RT-PCR法、蛋白质印迹法分别检测各组细胞Prx1 mRNA及蛋白表达;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PSI和Lactacystin均显著增加FRO细胞系中Prx1基因表达水平(P<0.01);与空白对照组和随机序列核酸siRNA组相比,siPrx1处理组中Prx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其凋亡率显著增加(P<0.01)。结论:蛋白酶体抑制剂能够上调甲状腺未分化癌FRO细胞系中Prx1基因的表达水平,siPrx1具有特异性降低Prx1基因表达的作用,同时增加蛋白酶体抑制剂诱导甲状腺癌FRO细胞凋亡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过氧化物酶 蛋白酶抑制药 基因表达 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衣霉素抑制细胞周期蛋白D1表达而强化TRAIL诱发凋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解继胜 张海燕 +2 位作者 都镇先 邓娓娓 王华芹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21-524,共4页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联合衣霉素促甲状腺未分化癌细胞株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单用TRAIL(TRAIL组)、衣霉素(衣霉素组)、联合用药组(TRAIL+衣霉素组)对多种甲状腺未分化癌细胞株进行作用,并以正常甲状腺上皮...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联合衣霉素促甲状腺未分化癌细胞株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单用TRAIL(TRAIL组)、衣霉素(衣霉素组)、联合用药组(TRAIL+衣霉素组)对多种甲状腺未分化癌细胞株进行作用,并以正常甲状腺上皮细胞株HTori-3作对照,利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各组细胞周期变化及各组细胞凋亡状态;采用蛋白印迹杂交法检测衣霉素处理前后各组细胞细胞周期蛋白D1蛋白表达水平;利用微小RNA干扰技术及质粒转染技术探讨细胞周期蛋白D1对依霉素增敏TRAIL效应的影响。结果 TRAIL与衣霉素单用对甲状腺癌细胞均无明显杀伤作用,最高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0.68%、10.14%;联合用药组细胞凋亡率最大达54.77%,与TRAIL组和衣霉素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衣霉素组和联合用药组细胞周期蛋白D1水平明显降低。微小RNA干扰可以特异性下调细胞周期蛋白D1进而增加ARO细胞对TRAIL的敏感性;而细胞周期蛋白D1过表达ARO细胞中细胞凋亡率降低22.7%。结论在体外单用TRAIL对甲状腺癌细胞增殖无明显抑制作用,衣霉素明显增加肿瘤细胞对TRAIL敏感性,其增敏机制至少部分与下调细胞周期蛋白D1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 衣霉素 甲状腺肿瘤 细胞周期蛋白D1
下载PDF
Ghrelin与糖尿病心肌细胞自噬 被引量:3
14
作者 于婉 曹翠平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66-768,共3页
Ghrelin是从大鼠胃组织分离并纯化出的由28个氨基酸组成的小分子活性肽,参与内分泌功能调节。自噬作为维持细胞内环境自身稳定的重要细胞内降解机制,参与多种心肌疾病发生发展。本文就近年来Ghrelin和自噬在糖尿病心肌病(DCM)方面的相... Ghrelin是从大鼠胃组织分离并纯化出的由28个氨基酸组成的小分子活性肽,参与内分泌功能调节。自噬作为维持细胞内环境自身稳定的重要细胞内降解机制,参与多种心肌疾病发生发展。本文就近年来Ghrelin和自噬在糖尿病心肌病(DCM)方面的相关研究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HRELIN 自噬 糖尿病心肌病
原文传递
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小鼠早期视神经的病理学改变及轴索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荣伟 陈蕾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04-608,共5页
目的 观察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小鼠早期视神经的病理学动态变化及髓鞘轴索损伤的动态过程,为进一步有效干预性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实验研究.MOG多肽免疫C57BL/6小鼠构建EAE模型;通过形态学观察正常对照组及EAE组小鼠视... 目的 观察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小鼠早期视神经的病理学动态变化及髓鞘轴索损伤的动态过程,为进一步有效干预性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实验研究.MOG多肽免疫C57BL/6小鼠构建EAE模型;通过形态学观察正常对照组及EAE组小鼠视神经免疫后7、11、15、19 d的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正常对照组及EAE组小鼠视神经上述时点正常髓鞘蛋白2、3-环核苷3磷酸二酯酶(CNPase)及轴索损害的标志物β淀粉样前体蛋白(β-APP)蛋白的动态表达.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 EAE组小鼠视神经免疫后7、11、15、19 d分别出现了逐渐加重的炎症反应;正常髓鞘蛋白CNPase的表达分别为34.35±3.72、21.40±1.75、18.10±1.35、10.88±1.00从免疫后11 d起,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6,4.04,5.83,P〈0.05);轴索损害的标志物β-APP蛋白的表达量分别为82.15 ±12.35、110.00±12.14、150.95±10.87、182.73 ±9.1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6,3.71,5.21,7.11;P〈0.05).结论 EAE小鼠视神经在不同发病阶段出现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其轴索损害不完全依赖于脱髓鞘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脊髓炎 自身免疫性 实验性 视神经 淀粉样Β蛋白前体 2' 3'-环核苷酸磷酸二酯酶类脑脊髓炎 自身免疫性 实验性 视神经 淀粉样Β蛋白前体 2' 3'-环核苷酸磷酸二酯酶类脑脊髓炎 自身免疫性 实验性 视神经 淀粉样Β蛋白前体 2' 3'-环核苷酸磷酸二酯酶类
原文传递
活体冷冻技术研究外源性血清白蛋白对小鼠自身免疫球蛋白在心脏闰盘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史立业 TeradaN +3 位作者 Saitoh Y Saitoh S Ohno S 齐国先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2年第9期1184-1188,1192,共6页
目的应用活体冷冻技术(IVCT)研究外源性血清白蛋白(牛血清白蛋白:BSA)对小鼠自身免疫球蛋白在心脏闰盘分布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BSA(100mg/ml)注射5min组、30min组、4h组,以及BSA(4mg/ml)注射4h组。分别对小鼠心脏... 目的应用活体冷冻技术(IVCT)研究外源性血清白蛋白(牛血清白蛋白:BSA)对小鼠自身免疫球蛋白在心脏闰盘分布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BSA(100mg/ml)注射5min组、30min组、4h组,以及BSA(4mg/ml)注射4h组。分别对小鼠心脏活体冷冻及冷冻置换。连续的石蜡切片后,分别进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血清白蛋白、免疫球蛋白、以及Connexin43荧光染色及共聚焦显微镜分析,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BSA注射5min后BSA仅免疫定位在血管内。BSA注射30min后,BSA免疫定位在血管、间隙,并轻微定位在心肌细胞的闰盘和T小管内,与内源性血清白蛋白的分布一致。与低浓度BSA(4mg/ml)注射相比,高浓度BSA(100mg/ml)注射4h后,IgG异常免疫定位在闰盘。结论静脉注射外源性的血清白蛋白BSA其分布与内源性血清白蛋白一致。高浓度外源性血清白蛋白BSA静脉注射后会引起自身血清免疫球蛋白分布的改变及心肌细胞外微环境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存 生物学 冷冻 血清白蛋白/药理学 免疫球蛋白类/分析 心脏 小鼠
原文传递
β-榄香烯对早期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小鼠视神经炎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荣伟 陈蕾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0年第10期1128-1132,共5页
目的:探讨β-榄香烯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llergic encephalomyeli-tis,EAE)小鼠早期视神经炎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通过形态学观察EAE模型组及β-榄香烯干预组小鼠视神经的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二组视神经... 目的:探讨β-榄香烯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llergic encephalomyeli-tis,EAE)小鼠早期视神经炎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通过形态学观察EAE模型组及β-榄香烯干预组小鼠视神经的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二组视神经β淀粉样前体蛋白(β-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 β,β-APP)、2,3-环核苷3磷酸二酯酶(2,3-cyclic nucleopide 3-phosphdiesterase,CNPase)蛋白表达。结果:β-榄香烯干预组小鼠视神经的炎症反应较模型组明显减轻,正常髓鞘蛋白CNPase的表达较模型组增加(31.8±1.0vs10.6±0.7,P<0.05),轴索损害的标志物β-APP蛋白的表达较模型组减少(80.4±9.4vs182.7±9.1,P<0.05)。结论:β-榄香烯可保护EAE小鼠视神经的髓鞘及轴索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榄香烯 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 Β淀粉样前体蛋白 2 3-环核苷3磷酸二酯酶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对肿瘤细胞PRDXs表达影响的观察
18
作者 张海燕 孟欣 +2 位作者 都镇先 邓娓娓 王华芹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27-430,共4页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对肿瘤细胞中过氧化氧化还原蛋白(PRDXs)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选取肿瘤细胞,设立对照组和TRAIL处理组;用实时定量PCR法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PRDXs在各种肿瘤细胞中的表达;用PCR法克隆PR...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对肿瘤细胞中过氧化氧化还原蛋白(PRDXs)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选取肿瘤细胞,设立对照组和TRAIL处理组;用实时定量PCR法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PRDXs在各种肿瘤细胞中的表达;用PCR法克隆PRDX4启动子,用萤光素酶含量测定其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TRAIL处理组中PRDX1、PRDX2、PRDX3、PRDX5和PRDX6mRNA及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RDX4mRNA和蛋白的表达显著降低,P<0.01;放线菌素D处理8h时,TRAIL处理组与对照组中PRDX4mRNA降解近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RAIL显著降低pPRDX4/-979的活性呈剂量依赖方式。结论:TRAIL在转录水平上下调肿瘤细胞中PRDX4基因的表达,对PRDX4mRNA的稳定性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 过氧化氧化还原蛋白4 肿瘤 凋亡
原文传递
活体冷冻技术联合心电图研究小鼠心脏微循环
19
作者 史立业 李子龙 +2 位作者 翟效月 宁斌 齐国先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1-6,共6页
目的应用活体冷冻技术(IVCT)联合心电图研究不同血流动力学条件下活体小鼠心脏微循环变化。方法分别在正常血流、心肌缺血和心脏骤停等血流动力学条件下,心电图监测的同时行小鼠心脏活体冷冻。连续的石蜡切片后,分别进行苏木精-伊红... 目的应用活体冷冻技术(IVCT)联合心电图研究不同血流动力学条件下活体小鼠心脏微循环变化。方法分别在正常血流、心肌缺血和心脏骤停等血流动力学条件下,心电图监测的同时行小鼠心脏活体冷冻。连续的石蜡切片后,分别进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过碘酸-希夫氏染色和血清白蛋白、免疫球蛋白荧光染色及共聚焦显微镜分析,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正常血流动力学相比,心肌缺血时,微血管内红细胞数量减少和形态改变、心肌细胞糖原缺失、血清白蛋白异位分布到心肌细胞浆内、T小管网络破坏、间距增宽;心脏骤停条件下,红细胞数量形态各异、心肌细胞糖原缺失、T小管网络破坏、间距变窄。结论应用活体冷冻技术与心电图即刻捕获了不同血流动力学条件下心肌细胞微循环及微环境的组织病理学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存 生物学 冷冻 心电描记术 微循环 心脏 小鼠
原文传递
应用活体冷冻技术研究活体小鼠心脏微循环
20
作者 史立业 李子龙 +3 位作者 翟效月 宁斌 杨蓓 齐国先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2年第5期3686-3690,共5页
目的:分别用传统组织制备方法与活体冷冻技术(in vivo cryotechnique,IVCT)联合冷冻置换制备方法制备样本,对比研究小鼠心外膜下微循环内血流、红细胞及血清蛋白在心脏的免疫定位分布。方法:实验分三组,活体冷冻组(IVCT)、浸泡固定组(im... 目的:分别用传统组织制备方法与活体冷冻技术(in vivo cryotechnique,IVCT)联合冷冻置换制备方法制备样本,对比研究小鼠心外膜下微循环内血流、红细胞及血清蛋白在心脏的免疫定位分布。方法:实验分三组,活体冷冻组(IVCT)、浸泡固定组(immersion dehydration fixation,IM-DH)及灌流固定组(perfusion dehydration fixation,PF-DH),每组8只小鼠,分别对跳动的小鼠心脏进行活体冷冻技术联合冷冻置换,浸泡固定及灌流固定,制作的组织样本分别进行苏木素-伊红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以及双重免疫荧光染色,光镜及共聚焦荧光显微镜观察,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IVCT从组织形态学水平显示微血管内流动状态的血流,即单行排列的顶端指向血流方向的成串的降落伞型红细胞,以及微血管分流和汇合处;血清白蛋白和免疫球蛋白不但通过微血管壁进入细胞间隙,白蛋白还单独分布在心肌细胞间的特殊结构闰盘和心肌细胞表面的T小管。结论:IVCT实现了从免疫组织化学水平显示活体状态小鼠心脏的微循环;心肌细胞间的闰盘及心肌细胞表面的T小管对血清蛋白具有分子大小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体冷冻技术 小鼠心脏 微血管 红细胞 血清蛋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