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鼻咽癌根治性放疗10年经验总结 被引量:144
1
作者 高黎 易俊林 +3 位作者 黄晓东 李素艳 罗京伟 徐国镇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49-256,共8页
目的分析20世纪最后10年内收治的鼻咽癌患者的根治性放疗结果,探求更好的治疗方案。方法10年内首程根治性放疗患者共905例。分析放疗患者的预后、失败模式及其影响因素等。生存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组间差别用Logrank检验,失败模式... 目的分析20世纪最后10年内收治的鼻咽癌患者的根治性放疗结果,探求更好的治疗方案。方法10年内首程根治性放疗患者共905例。分析放疗患者的预后、失败模式及其影响因素等。生存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组间差别用Logrank检验,失败模式的影响因素组间差别用X^2检验。结果全组5和10年总生存率、局部控制率、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6.1%和66.5%、81.7%和76.7%、58.4%和52.1%。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卡氏评分、贫血、T和N分期及临床分期是影响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的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贫血是总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年龄、T和N分期及临床分期是无瘤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共有254例治疗后出现失败,失败率为28.0%。首次失败为局部未控104例(40.9%)、远处转移124例(49.0%)。骨转移是最常见部位,其次是肝和肺。结论目前鼻咽癌根治性放疗已取得较好成绩。治疗前改善患者一般状况、纠正贫血、早期发现患者、降低T4和(或)N3期患者的远处转移是进一步提高疗效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放射疗法 预后 因素分析 统计学
原文传递
初治鼻咽癌调强放疗的初步结果 被引量:84
2
作者 袁智勇 高黎 +5 位作者 徐国镇 易俊林 黄晓东 罗京伟 李素艳 戴建荣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37-243,共7页
目的分析调强放疗(IMRT)在初治鼻咽癌应用的初步结果。方法76例经病理证实的初治鼻咽癌患者接受了全程IMRT。根据1992年福州分期标准,Ⅰ期2例,Ⅱ期20例,Ⅲ期29例,Ⅳ期25例。采用多叶光栅的静态调强技术实施IMRT,采用的逆向治疗计划系统... 目的分析调强放疗(IMRT)在初治鼻咽癌应用的初步结果。方法76例经病理证实的初治鼻咽癌患者接受了全程IMRT。根据1992年福州分期标准,Ⅰ期2例,Ⅱ期20例,Ⅲ期29例,Ⅳ期25例。采用多叶光栅的静态调强技术实施IMRT,采用的逆向治疗计划系统分别为TMS、CMS和Pinnacle。各靶区处方剂量均以其PTV定义给予,鼻咽肿瘤(GTV)和颈部淋巴结(GTV-LN)处方剂量为68~76 Gy,鼻咽区域及上颈部临床靶区(CTV1)处方剂量为58~66 Gy。下颈部锁骨上区域(CTV2)37例采用IMRT技术,处方剂量为50~60 Gy,39例采用常规技术单前切线野照射。晶体、脑干、脊髓、视神经和视交叉的最高限量(99%体积低于此剂量)分别为8、54、40、54、54 Gy。7例合并同时化疗,4例IMRT后鼻咽局部予以立体定向放疗加量。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RTOG标准评价急性副反应。结果中位随访期为10个月,全组死亡3例,分别死于鼻咽肿瘤未控大出血、肝转移和治疗相关并发症。1、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2%、92%;鼻咽和颈部1、2年局部控制率均为95%,4例出现了远处转移;1、2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5%、86%。急性反应以1、2级为主,其中唾液腺为99%,咽部和黏膜分别为88%和72%。GTV、GTV-LN、CTV1、CTV2的平均剂量均值分别为74.3、74.1、67.2、60.2 Gy,平均低于95%处方剂量的靶区体积分别为0.58%、0.31%、0.67%、0.59%。左、右腮腺的中位剂量分别为33.9、34.0 Gy,晶体、脑干、脊髓、视神经、交叉最高剂量平均值分别为7.2、53.4、41.6、53.4、55.6 Gy。结论调强放疗技术能对初治鼻咽癌的各靶区达到很好的剂量分布,达到较高局部控制率,并降低了周围危及器官剂量和急性治疗反应,远期结果需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放射疗法 调强 放射疗法 预后
原文传递
132例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85
3
作者 蒋杰 王奇峰 +8 位作者 肖泽芬 王绿化 陈东福 冯勤富 周宗枚 吕纪马 欧广飞 梁军 殷蔚伯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7-51,共5页
目的分析和评估三维适形放疗技术对食管癌患者的疗效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分析3年间采用三维适形放疗的132例未手术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生存率、局部控制率和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全组1、3、4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65.4.... 目的分析和评估三维适形放疗技术对食管癌患者的疗效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分析3年间采用三维适形放疗的132例未手术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生存率、局部控制率和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全组1、3、4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65.4.5%、52.9%、52.9%。全组1、3、4年生存率分别为50.7%、29.9%、25.7%,中位生存期为13个月。Ⅰ~Ⅲ期食管癌1、2、3、4年生存率分别为56.7%、36.7%、33.3%、30.3%,Ⅳ期1、2年生存率分别为35.2%、14.7%,没有3年生存,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5个月和9个月(X^2=8.17,P=0.004)。肿瘤长度≤8.0cm、分期均为Ⅰ-Ⅲ期、疗前没有穿孔征象、接受全程三维适形放疗的1、3、4年生存率分别为67.6%、46.3%、40.6%,中位生存时间为27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疗前进食情况、穿孔征象、病变长度、TNM分期、疗后食管X线片评价是影响预后的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穿孔征象、肿瘤长度是独立预后因素。结论三维适形放疗能明显提高部分食管癌患者的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疗前是否有穿孔征象、肿瘤长度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三维适形放射疗法 生存分析 预后
原文传递
一种简单调强放疗技术应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8
4
作者 耿辉 戴建荣 +2 位作者 李晔雄 张可 王绿化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11-415,共5页
目的目的介绍一种简单调强放疗技术(sIMRT)。方法sIMRT技术是指单射野的子野数目平均≤5个、子野面积≥10cm^2、子野照射机器跳数≥10MU的调强放疗技术。该技术应用过程中的计划设计和治疗实施环节与IMRT相同,但考虑到其子野面积和子野... 目的目的介绍一种简单调强放疗技术(sIMRT)。方法sIMRT技术是指单射野的子野数目平均≤5个、子野面积≥10cm^2、子野照射机器跳数≥10MU的调强放疗技术。该技术应用过程中的计划设计和治疗实施环节与IMRT相同,但考虑到其子野面积和子野机器跳数已接近三维适形技术(3DCRT)的相应值,其计划验证环节可与3DCRT相同。该技术的应用过程和应用效果用1例直肠癌病例做了演示。结果对于直肠癌,sIMRT计划在靶区均匀性及对危及器官的保护方面均显著优于3DCRT计划,但稍逊于IMRT计划。sIMRT计划的治疗实施时间与3DCRT计划相当,大约是IMRT计划的一半。临床应用情况表明,该技术可广泛应用于胸腹部肿瘤,如肺癌、食管癌和前列腺癌。结论sIMRT适用于3DCRT不能满足临床要求且>25个子野的IMRT又不能进一步显著改善计划质量的情况,为临床实际工作提供了一个新的性价比高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单调强 调强放射疗法 放疗技术
原文传递
2006年全国放疗人员及设备调查报告——纪念中华放射肿瘤学会成立20周年 被引量:57
5
作者 殷蔚伯(执笔) 余耘(执笔) +1 位作者 陈波(执笔) 田凤华(执笔)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中华放射肿瘤学会成立及第1次调查至今已20年。为了解20年来我国放疗的发展及现状,中华放射肿瘤学会在2006年对我国放疗人员及设备进行了第5次调查。方法采用了第4次调查表,仍是通过中华放射肿瘤学会各位委员将表发至各放疗单位... 目的中华放射肿瘤学会成立及第1次调查至今已20年。为了解20年来我国放疗的发展及现状,中华放射肿瘤学会在2006年对我国放疗人员及设备进行了第5次调查。方法采用了第4次调查表,仍是通过中华放射肿瘤学会各位委员将表发至各放疗单位,各单位填写后直接寄回,也有的省市由委员将调查表汇总后寄回。结果截至2006年9月30日全国共有放疗单位952个。人员共18992位,其中放射肿瘤科医师5247位(包括住院医师2110位),技术员4559位,护士6864位,物理师1181位,维修工程技术人员1141位。设备中直线加速器918台,^60Co远距离治疗机472台,深部X线治疗机146台,模拟定位机827台,CT模拟定位机214台,近距离治疗机400台,治疗计划系统851台,剂量仪796台,X刀467台,-γ刀149台(头部γ刀74台,体部γ刀75台)。病床数35503张(其中35家未提供病床数)。每日治疗42109人次,每年收治新患者409440人(其中49家未提供数字)。结论近5年来,我国放疗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有了高速发展,不少单位还采用了最新技术,但与我国人口相比还是不足。今后在建立新放疗单位同时应保证放疗质量;开展再培训,特别是实际工作中再培训;制定适合我国情况的放疗质量保证及质量控制系统并贯彻执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疗单位 放疗设备 放疗人员 调查
原文传递
鼻咽癌调强放疗中靶区和正常器官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探讨 被引量:53
6
作者 曹建忠 罗京伟 +4 位作者 徐国镇 高黎 章众 肖建平 黄晓东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81-85,共5页
目的探讨鼻咽癌调强放疗(IMRT)中靶区和正常器官变化规律。方法15例鼻咽癌初治患者接受全程IMRT,分别于计划设计前、治疗前、治疗25次时行3次CT扫描。第2、3次CT均和第1次CT行图像融合。3次CT图像的原发肿瘤(GTVnx)、GTVnx内气腔... 目的探讨鼻咽癌调强放疗(IMRT)中靶区和正常器官变化规律。方法15例鼻咽癌初治患者接受全程IMRT,分别于计划设计前、治疗前、治疗25次时行3次CT扫描。第2、3次CT均和第1次CT行图像融合。3次CT图像的原发肿瘤(GTVnx)、GTVnx内气腔、腮腺、轮廓分别勾画,分析其变化规律。结果治疗计划完成时,有2例患者GTVnx增大。照射至25次时,GTVnx缩小0~10.39cm^3(即GTV内气腔容积);腮腺体积缩小0.13~23.80 cm^3;腮腺缩小程度与原体积大小有一定的相关性;腮腺外界向内侧移动,内界位置变化不大。头部轮廓横径均有不同程度缩小。结论鼻咽癌患者在接受IMRT过程中,原发肿瘤体积、腮腺结构、位置、轮廓横径在一定程度发生变化,这可能会影响IMRT剂量分布,降低靶区、增加正常组织剂量,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放射疗法 调强放疗 图像引导放疗
原文传递
盆腔肿瘤三维适形放疗摆位重复性研究 被引量:44
7
作者 刘跃平 刘新帆 +1 位作者 李晔雄 李涛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13-316,共4页
目的研究盆腔肿瘤三维适形放疗的摆位误差大小,为盆腔肿瘤适形放疗计划设计时CTV外放PTV提供参考数据。方法接受放疗的直肠癌病例3例和前列腺癌病例2例,均为男性,行俯卧位盆腔三维适形放疗。每例病例治疗时身下垫有孔泡沫板,连续5 d摆... 目的研究盆腔肿瘤三维适形放疗的摆位误差大小,为盆腔肿瘤适形放疗计划设计时CTV外放PTV提供参考数据。方法接受放疗的直肠癌病例3例和前列腺癌病例2例,均为男性,行俯卧位盆腔三维适形放疗。每例病例治疗时身下垫有孔泡沫板,连续5 d摆位照射,每次摆位时在患者体表固定点粘贴定位金点,热塑成型固定膜固定,加速器机头插入与治疗中心一致的定位“+”字刻度板,照射正侧位治疗验证片各1张,共计摆位25次,照射治疗验证片50张。以第1次摆位片为标准,计算前后、头尾、左右方向摆位误差。结果5例病例25次摆位误差,人与人间以及次与次间均存在一定差别。前后方向摆位误差最大,平均值为(0.98±0.68)cm,有9次摆位误差≥1 cm,占测算次数的45%,其中2次误差≥2 cm;头尾方向摆位误差为[(0.50~0.70)±0.45]cm,正位测定误差小于侧位,分别为(0.51±0.46)、(0.70±0.45)cm,正位和侧位分别有4次和7次摆位误差≥1 cm;左右方向误差最小,为(0.37±0.28)cm,仅1次误差≥1 cm。结论在三维适形技术放疗盆腔肿瘤时.左右方向摆位误差最小,头尾方向居中,前后方向最大;CTV外放PTV应考虑左右方向0.5 cm,头尾方向1.0 cm,前后方向1.5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肿瘤 三维适形放疗 摆位误差
原文传递
子宫颈癌术后盆腔不同体外照射方法的剂量学研究 被引量:40
8
作者 李斌 安菊生 +4 位作者 吴令英 徐英杰 戴建荣 黄曼妮 高菊珍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11-215,共5页
目的比较常规放疗(CRT)、三维适形放疗(3DCRT)及调强放疗(IMRT)方法在子宫颈癌靶体积剂量覆盖及危及器官(OAR)保护方面的差异,探讨子宫颈癌患者术后盆腔体外照射的合理方法。方法对10例子宫颈癌术后患者进行模拟CT增强扫描,... 目的比较常规放疗(CRT)、三维适形放疗(3DCRT)及调强放疗(IMRT)方法在子宫颈癌靶体积剂量覆盖及危及器官(OAR)保护方面的差异,探讨子宫颈癌患者术后盆腔体外照射的合理方法。方法对10例子宫颈癌术后患者进行模拟CT增强扫描,在计划系统内勾画临床靶体积(CTV),CTV均匀外扩1.0cm生成计划靶体积(刚),同时勾画小肠、直肠、膀胱、骨髓、卵巢及股骨头作为OAR。进而设计出CRT、3DCRT及IMRT的3种治疗计划,对CRT要求参考点达到处方剂量45Gy,对3DCRT及IMRT要求95%的PTV达45Gy。应用等剂量曲线及剂量体积直方图对3种计划的CTV及OAR的剂量分布进行比较。结果CRT计划中CTV达45Gy的平均体积显著低于3DCRT、IMRT计划(Q=8.27、8.37,P值均〈0.01),而3DCRT和IMRT计划之间相似(Q=0.10,P〉0.05)。3DCRT和IMRT计划中小肠达30、45Gy的体积明显低于CRT。IMRT计划中直肠、膀胱达30、45Gy的体积均显著低于CRT,而3DCRT中仅直肠、膀胱达45Gy的体积显著低于CRT。3DCRT和IMRT使骨髓达30、45Gy剂量的体积明显低于CRT。4例卵巢移位者中2例在3DCRT及IMRT计划中,另2例在3种计划中卵巢平均受量全部超过300cGy。结论IMRT和3DCRT在提高靶体积内剂量及其均匀度,以及保护小肠、直肠和膀胱方面较CRT具备明显优势,以IMRT为最佳。在高剂量范围内,IMRT和3DCRT对骨髓的保护优势确定。对于移位悬吊的卵巢,IMRT、3DCRT及CRT均不能对其形成有效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肿瘤 放疗方法研究 剂量学
原文传递
血液中TGF-β、IL-6及ACE含量在预测放射性肺炎中的价值 被引量:30
9
作者 赵路军 王绿化 +4 位作者 王小震 姬巍 朱向帜 杨伟志 殷蔚伯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17-221,共5页
目的评价放疗前血液中TGFβ、IL6及ACE含量及照射40~50Gy含量变化与放射性肺炎关系。方法42例入选患者按治疗常规给予放疗或(和)化疗;男38例,女4例,中位年龄57岁(40~81岁);肺癌39例,食管癌2例,胸腺瘤1例。放疗前、照射40~50Gy时采血... 目的评价放疗前血液中TGFβ、IL6及ACE含量及照射40~50Gy含量变化与放射性肺炎关系。方法42例入选患者按治疗常规给予放疗或(和)化疗;男38例,女4例,中位年龄57岁(40~81岁);肺癌39例,食管癌2例,胸腺瘤1例。放疗前、照射40~50Gy时采血冻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统一检测血液中TGFβ、IL6及ACE含量。放射性肺炎按RTOG急性放射性肺炎标准评价,评价终点为≥2级放射性肺炎。统计方法采用SPSS10.0软件。结果13例发生了放射性肺炎,与未发生放射性肺炎的TGFβ疗前含量分别为7.73、7.48ng/ml(P=0.920),照射40~50Gy时分别为4.91、3.88ng/ml(P=0.250);IL6疗前含量分别为5.08、7.06pg/ml(P=0.740),照射40~50Gy时分别为21.75、6.78pg/ml(P=0.190);ACE含量疗前分别为394.17、518.22ng/ml(P=0.020),照射40~50Gy时分别为375.52、497.32ng/ml(P=0.050)。疗前ACE<365ng/ml者6/10发生了放射性肺炎,ACE>365ng/ml者6/30发生放射性肺炎(P=0.040)(2例未测)。照射40~50Gy时,TGFβ及IL6升高者放射性肺炎的发生有所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CE含量有望作为检测放射性肺炎易感性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放射疗法 放射性肺炎 细胞因子 预测价值
原文传递
三维适形放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放射性肺炎风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33
10
作者 朱向帜 王绿化 +7 位作者 王颖杰 姬巍 王小震 张莉 曹建中 章众 张可 殷蔚伯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21-426,共6页
目的分析三维适形放疗(3DCRT)的ⅢA和ⅢB期非小细胞肺癌病例,分别评估≥2、3级放射性肺炎的发生与临床及剂量学参数的关系。方法107例病理组织学证实的ⅢA、ⅢB期非小细胞肺癌接受了平均60(26-74)Gy的3DCRT,其中42例单纯放疗,65例序贯... 目的分析三维适形放疗(3DCRT)的ⅢA和ⅢB期非小细胞肺癌病例,分别评估≥2、3级放射性肺炎的发生与临床及剂量学参数的关系。方法107例病理组织学证实的ⅢA、ⅢB期非小细胞肺癌接受了平均60(26-74)Gy的3DCRT,其中42例单纯放疗,65例序贯放化疗。记录各临床因素及剂量体积直方图(DVH)参数,观察放疗结束3个月内发生的≥2级放射性肺炎(RP)和≥3级的放射性肺炎(SRP)。分级采用NCICTC3.0标准,统计用SPSS10.0软件包。结果107例共发生放射性肺炎39例,其中2级26例,3级10例,5级3例,SRP标准的13例。对RP单因素分析显示MLD、IMLD、CMLD、IV20-IV35、CV10、CV15、CV40、CV50及V10-V35有统计学意义(P=0.004、0.009、0.047、0.010、0.008、0.014、0.031、0.022、0.016、0.023、0.026、0.048、0.006、0.002、0.027、0.032、0.043),多因素分析显示V20是惟一RP发生的预测因子(P=0.005)。对SRP单因素分析显示MLD、IV20、IV25、IV30、CV5、CV10、V10、V15、V20、V30有统计学意义(P=0.005),多因素分析显示CV10是惟一SRP发生的预测因子(P=0.028)。结论对Ⅲ期非小细胞肺癌3DCRT,DVH参数与放射性肺炎的发生明显相关,其中V20、CV10分别是预测RP、SRP的剂量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三维适形放射疗法 剂量体积直方图 放射性肺炎
原文传递
鼻咽癌调强放疗中解剖及剂量学改变再次计划必要性研究 被引量:31
11
作者 曹建忠 罗京伟 +5 位作者 徐国镇 高黎 肖建平 李素艳 易俊林 黄晓东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61-164,共4页
目的探讨鼻咽癌调强放疗(IMRT)中解剖学动态变化规律,以及这些变化对剂量学分布的影响,客观评价放疗重新修改物理计划的必要性。方法搜集12例Ⅲ~Ⅳ期鼻咽癌患者进行相关临床前瞻性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同步放化疗。疗前常规螺旋CT... 目的探讨鼻咽癌调强放疗(IMRT)中解剖学动态变化规律,以及这些变化对剂量学分布的影响,客观评价放疗重新修改物理计划的必要性。方法搜集12例Ⅲ~Ⅳ期鼻咽癌患者进行相关临床前瞻性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同步放化疗。疗前常规螺旋CT扫描,由临床医生进行靶区及危及器官勾画。IMRT计划完成后再次螺旋CT扫描校正治疗中心,开始治疗后的每周按治疗中心重复进行螺旋CT扫描,然后将获取的CT图像和原计划CT图像融合。首先在系统融合界面就变化的PTV1及正常器官(腮腺、轮廓)进行重新修改,并计算出靶区及正常器官体积变化范围,从中寻找再次计划的最佳时间段。其次按照首次计划条件在重新修改的靶区上再次计算,得出靶区及正常器官剂量学参数后与首次计划对比观察其变化。结果IMRT治疗中头颈部外轮廓、腮腺体积逐步缩小,放疗至5周左右腮腺及轮廓体积变化达顶峰,因而选择第5周CT和首次CT作为剂量学研究对象。再次计算及配对设计比较发现治疗中和治疗前PTV1 D99、D95,脊髓Dmax、Dmean,脑干Dmax、Dean,下颌骨Dmax、Dmean相似(P值均〉0.05),而双侧腮腺D50不同(P左=0.03,P右=0.01)。结论IMRT治疗过程中鼻咽癌患者出现腮腺缩小、轮廓改变和Prv缩小。放疗至5周左右相关体积变化达顶峰。第5周再次计划与原计划相比脊髓、脑干、下颌骨、PTV1各项剂量学参数值变化不大,但腮腺剂量增加较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调强放射疗法 靶区及正常组织变化 再次计划必要性
原文传递
鼻咽癌调强放疗等效均匀剂量优化方法对腮腺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0
12
作者 乐文友 戴建荣 高黎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84-488,共5页
目的探索等效均匀剂量(EUD)优化方法在鼻咽癌调强放疗中对腮腺的保护作用。方法从已接受调强放疗的鼻咽癌患者中,随机抽取12例。这些患者的治疗计划均是采用物理约束条件优化设计的。以这些计划为基础,将腮腺的物理约束条件改为EUD约束... 目的探索等效均匀剂量(EUD)优化方法在鼻咽癌调强放疗中对腮腺的保护作用。方法从已接受调强放疗的鼻咽癌患者中,随机抽取12例。这些患者的治疗计划均是采用物理约束条件优化设计的。以这些计划为基础,将腮腺的物理约束条件改为EUD约束,而保持其他危及器官和靶区的约束条件不变,为每位患者设计一个新的计划,并比较新旧治疗计划。结果在保证靶区和其他危及器官受照剂量不变情况下,EUD优化能够使腮腺的平均剂量和V_(30)显著降低,经T检验,P值都<0.05。结论EUD优化能够降低腮腺的受照剂量,这对降低腮腺放疗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也为靶区加量提供了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放射疗法 调强放射疗法 等效均匀剂量 辐射防护 腮腺
原文传递
用锥形束CT技术测量热塑成型膜固定患者的放疗摆位误差 被引量:29
13
作者 张连胜 张寅 +6 位作者 李明辉 翟万聪 张彦新 高黎 王淑莲 梁军 戴建荣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19-222,共4页
目的测量热塑成型膜固定患者放疗的摆位误差,确定由临床靶区(CTV)或内靶区(ITV)外放产生计划靶区(PTV)的间距。方法接受图像引导放疗的患者120例,其中头颈部肿瘤13例(109组图像数据),胸部肿瘤67例(279组图像数据),腹部肿... 目的测量热塑成型膜固定患者放疗的摆位误差,确定由临床靶区(CTV)或内靶区(ITV)外放产生计划靶区(PTV)的间距。方法接受图像引导放疗的患者120例,其中头颈部肿瘤13例(109组图像数据),胸部肿瘤67例(279组图像数据),腹部肿瘤40例(171组图像数据)。所有患者均采用热塑成型体罩或面罩做体位固定。在分次治疗前采用锥形束CT技术获取三维CT图像,把此图像和计划设计所用的螺旋CT图像进行配准,得到摆位误差数值。因未做在线校位,该误差值代表常规摆位方法的摆位误差。摆位误差由X(左右)、Y(头脚)、Z(腹背)方向的平移分量和绕3个轴线的旋转角度分量构成。统计分析摆位误差数据,用二参数法计算产生PTV的间距。结果头颈部肿瘤3个方向的平移误差分别为(0.13±0.15)、(0.13±0.17)、(0.11±0.14)cm,旋转角度误差分别为1.05°±0.77°、0.87°±1.13°和0.68°±0.89°,外放间距分别为0.37、0.38、0.31cm。胸部肿瘤的平移误差分别为(0.20±0.27)、(0.34±0.44)、(0.25±0.31)cm;旋转角度误差分别是1.06°±1.45°、0.85°±1.23°和0.78°±1.08°;外放间距分别是0.59、1.00、0.72cm。腹部肿瘤3个方向的平移误差分别为(0.23±0.30)、(0.37±0.45)cm和(0.27±0.34)cm,旋转角度误差分别为1.22°±1.56°、1.05°±1.44°、0.98°±1.24°,外放间距分别为0.66、1.05、0.78cm。结论应用锥形束CT技术可准确测量常规摆位方法的摆位误差,继而确定靶区外放间距。若考虑靶区在1个分次内的运动,则胸腹部肿瘤应在ITV基础上应用上述间距产生PT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CT 热塑成型膜 摆位误差
原文传递
289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放疗和放化综合治疗结果 被引量:30
14
作者 欧广飞 王绿化 +8 位作者 张红星 陈东福 肖泽芬 冯勤付 周宗玫 吕纪马 梁军 汪楣 殷蔚伯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86-90,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放疗和放化综合治疗结果。方法对随诊资料完整的289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纳入分析。其中鳞癌152例,腺癌74例,腺鳞癌2例,其他类型2例,分类不明癌24例,临床诊断35例;分期ⅢA 74例、ⅢB 21... 目的回顾性分析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放疗和放化综合治疗结果。方法对随诊资料完整的289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纳入分析。其中鳞癌152例,腺癌74例,腺鳞癌2例,其他类型2例,分类不明癌24例,临床诊断35例;分期ⅢA 74例、ⅢB 215例;治疗方法包括单纯放疗(168例)、综合治疗(121例),综合治疗中同步放化疗24例、序贯化放疗78例(序贯或同步放化疗后巩固化疗38例)、放疗后化疗19例。结果1、3、5年总生存率、中位生存时间全组为45%、16%、8%、16.2个月,ⅢA期为57%、27%、11%、21.7个月,ⅢB期为41%、12%、7%、15.3个月。Logrank检验显示临床分期、KPS评分、肿瘤总体积、疗前血红蛋白水平、巩固化疗、放疗剂量、近期疗效等显著影响5年生存率和中位生存时间;放化综合组疗效略好于单纯放疗组,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分期、巩固化疗为独立预后因素,KPS评分、近期疗效和放疗剂量对预后的影响处于统计学边沿水平。2级以上放射性食管炎和放射性肺炎发生率分别为24%和8%。失败原因包括胸腔内占41%、胸腔外占48%、胸内+胸外占11%,不同治疗组之间无差别。结论分期为ⅢA期、KPS〉80、巩固化疗、较小肿瘤总体积、近期疗效(CR+PR)的患者生存率较好。放化疗联合诱导治疗后巩固化疗的治疗模式可能是进一步改善疗效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放射疗法 非小细胞肺/化学疗法 综合治疗 预后
原文传递
Ⅱ+Ⅲ期直肠癌术后放疗应用有孔泡沫板对小肠照射剂量的影响 被引量:23
15
作者 李宁 金晶 +3 位作者 李涛 刘跃平 章众 李晔雄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06-209,共4页
目的比较Ⅱ+Ⅲ期直肠癌术后放疗应用有孔泡沫板对小肠剂量的影响。方法Ⅱ+Ⅲ期直肠癌术后患者9例,每位患者俯卧位垫和不垫有孔泡沫板两种体位下,分别进行两次CT模拟定位,分别勾画治疗靶区和正常器官。XioCMS计划系统对9例患者的两种... 目的比较Ⅱ+Ⅲ期直肠癌术后放疗应用有孔泡沫板对小肠剂量的影响。方法Ⅱ+Ⅲ期直肠癌术后患者9例,每位患者俯卧位垫和不垫有孔泡沫板两种体位下,分别进行两次CT模拟定位,分别勾画治疗靶区和正常器官。XioCMS计划系统对9例患者的两种体位进行3个野三维适形计划的设计,比较垫和不垫有孔泡沫板计划中小肠的最高剂量、平均剂量,以及把5 Gy为1间隔,在5~55 Gy比较小肠受照体积(V5~V(55))。结果使用有孔泡沫板时,小肠受照平均剂量显著低于未用时(1749.4、2124.8 cGy,P=0.023);小肠在高剂量区内(>20~50 Gy)受照体积减少不明显(V50分别为51.4、57.7 cm^3,P=0.319);但在低剂量区受照体积显著增加(V5分别为376.3、230.1 cm^3,P=0.001)。使用有孔泡沫板可显著降低膀胱受照平均剂量(3557.0、4036.1 cGy,P=0.001),且在V15~V50各个剂量水平下膀胱受照体积均显著低于未用有孔泡沫板时。结论Ⅱ+Ⅲ期直肠癌术后放疗,应用有孔泡沫板能减少小肠和膀胱受照平均剂量,但同时增加了小肠低剂量内的体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适形放射疗法 有孔泡沫板
原文传递
应用EPID分析头颈部肿瘤调强放疗的摆位误差 被引量:21
16
作者 张彦新 戴建荣 +4 位作者 易俊林 高黎 章众 魏国友 张连胜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9-42,共4页
目的通过对头颈部肿瘤患者群体的射野图像回顾性分析,了解患者群体的摆位误差分布情况,为治疗计划设计设置计划靶体积(PTV)时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配准数字重建图像(DRR)和电子射野影像装置(EPID)拍摄的正、侧位验证像的骨性解剖... 目的通过对头颈部肿瘤患者群体的射野图像回顾性分析,了解患者群体的摆位误差分布情况,为治疗计划设计设置计划靶体积(PTV)时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配准数字重建图像(DRR)和电子射野影像装置(EPID)拍摄的正、侧位验证像的骨性解剖结构,计算平移和旋转误差。结果平移误差左右方向为(1.40±1.27)mm,头脚方向为(1.34±1.37)mm,腹背方向为(1.34±1.30)mm;旋转误差冠状面为(0.791±0.976)°,矢状面为(0.531±0.750)°。结论对于头颈部肿瘤调强放疗(IMRT),临床靶体积(CTV)到PTV的外放边界在左右方向宜为3.7mm,头脚及腹背方向宜为3.6mm。考虑到旋转误差,当靶区比较长时靶区两端外放要更大一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摆位误差 电子射野影像装置 数字重建图像 调强放射疗法
原文传递
用图像引导技术提高胸腹部肿瘤大分割放疗的治疗精度 被引量:19
17
作者 张寅 张连胜 +4 位作者 肖建平 翟万聪 李明辉 戴建荣 李晔雄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41-444,共4页
目的探讨图像引导放疗技术应用于胸腹部肿瘤大分割放疗以提高治疗精度,测量其摆位误差并确定由内靶体积(ITV)外放产生计划靶体积(PTV)的间距。方法人组24例胸腹部肿瘤病例,采用大分割放疗,每次治疗前行锥形束CT扫描,在线校正摆... 目的探讨图像引导放疗技术应用于胸腹部肿瘤大分割放疗以提高治疗精度,测量其摆位误差并确定由内靶体积(ITV)外放产生计划靶体积(PTV)的间距。方法人组24例胸腹部肿瘤病例,采用大分割放疗,每次治疗前行锥形束CT扫描,在线校正摆位误差并记录误差值。统计校正前后的误差数据,采用二参数法计算由ITV外扩产生PTV间距。结果校正前摆位平移误差在左右(x)、头脚(y)和腹背(z)方向上分别为(2.1±2.0)、(3.9±3.2)、(2.9±2.8)mm,校正后分别为(0.8±0.7)、(0.9±0.7)、(0.9±0.7)mm;外扩间距校正前分别为5.6、10.2、7.7mm,校正后分别为2.1、2.3、2.3mm。旋转角度误差校正前后无变化,校正前头脚方向误差大于左右和腹背方向,校正后3个方向误差之间无差别。结论图像引导放疗通过在线校位能有效减小摆位误差并能观测肿瘤及周围组织器官位移和变形,计算在线校位后的靶区外放间距可以为PTV确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引导放疗 锥形束CT 摆位误差 在线校位
原文传递
前列腺癌三维适形和调强放疗的初步结果 被引量:16
18
作者 房辉 李晔雄 +4 位作者 余子豪 刘新帆 金晶 韩嘉珠 钱图南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97-200,共4页
目的分析三维适形放疗(3DCRT)和调强放疗(IMRT)前列腺癌的初步疗效和早晚期副反应。方法36例无远处转移的前列腺癌接受了3DCRT和IMRT,其中35例同时接受内分泌治疗。23例临床靶区包括前列腺或前列腺加精囊,13例先接受盆腔照射然后包括前... 目的分析三维适形放疗(3DCRT)和调强放疗(IMRT)前列腺癌的初步疗效和早晚期副反应。方法36例无远处转移的前列腺癌接受了3DCRT和IMRT,其中35例同时接受内分泌治疗。23例临床靶区包括前列腺或前列腺加精囊,13例先接受盆腔照射然后包括前列腺和精囊。临床靶区的中位剂量为76.0Gy(52.5~83.0Gy),盆腔预防性照射中位剂量为45.0Gy(40~50Gy)。结果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1%、84%。3、5年癌症相关生存率均为91%。全组早期胃肠道反应≤2级35例,3级1例,无4级反应;早期泌尿系统副反应≤2级34例,3级2例,无4级反应。全组分别有4例1级和3例2级晚期胃肠道反应,无≥3级晚期胃肠道反应;晚期泌尿系统反应发生率低,6例1级,2级1例,3级1例。结论应用三维适形放疗和调强放疗技术治疗前列腺癌,高剂量放疗是安全的,早期和晚期副反应可接受,未发现严重晚期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放射疗法 三维适形 放射疗法 调强 放射疗法 副反应
原文传递
细胞因子联合DVH参数预测放射性肺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姬巍 王绿化 +7 位作者 赵路军 蒋恒 王小震 张莉 欧广飞 杨伟志 冯勤富 周宗玫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73-477,共5页
目的评价肺癌胸部放疗前及照射40~50 Gy时血浆中TGF-β、IL-6及ACE含量变化、肺受照射剂量体积因素与放射性肺炎发生的关系。方法67例肺癌患者按治疗常规给予放疗或(和)化疗;男60例,女7例,中位年龄58岁(26~81岁)。放疗前、照射40~50... 目的评价肺癌胸部放疗前及照射40~50 Gy时血浆中TGF-β、IL-6及ACE含量变化、肺受照射剂量体积因素与放射性肺炎发生的关系。方法67例肺癌患者按治疗常规给予放疗或(和)化疗;男60例,女7例,中位年龄58岁(26~81岁)。放疗前、照射40~50 Gy时采血冻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液中TGF-β、IL-6及ACE含量。放射性肺炎根据CTC AE3.0标准评价,评价终点为≥2级放射性肺炎。结果存活患者中位随访时间22.6个月。2级以上的放射性肺炎发生率25.4%。自放疗开始至发生放射性肺炎的中位时间73天。放疗前、放疗40~50 Gy时血浆中TGF-β、IL-6含量以及其在放疗期间的变化与放射性肺炎无明显相关性。发生放射性肺炎组患者的疗前、疗中血浆ACE含量明显低于未发生肺炎者(P=0.033、0.004)。发生放射性肺炎组的全肺接受10 Gy照射体积(V10)为44%,高于未发生肺炎组的39%(P=0.029)。健肺MLD、V10、V15、V20分别高于未发生肺炎组(1931 cGy:990 cGy、52%:35%、48%:23%、37%:10%,P<0.05)。将生物因素ACE含量和DVH参数联合分析发现疗中血浆ACE含量和全肺V10组合是放射性肺炎最强的预测因素。疗中ACE含量ACE>506 ng/ml且全肺V10≤40%时,放射性肺炎的发生风险最低,13例中无一发生;但如果ACE≤506 ng/ml且全肺V10>40%时,放射性肺炎风险达50%(6/12);其他情况疗中ACE>506 ng/ml且V10>40%或疗中ACE≤506 ng/ml且V10≤40%时,放射性肺炎发生率26.7%(P=0.008)。结论(1)放疗前、放疗中血浆ACE含量低是放射性肺炎发生的高危因素。(2)血浆ACE联合DVH参数V10有望作为预测放射性肺炎发生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放疗 放射性肺炎 细胞因子 剂量体积直方图 预测价值
原文传递
调强放疗中摆位误差对脊髓剂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20
作者 何正中 戴建荣 乐文友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2-135,共4页
目的探讨调强放疗中分次间摆位误差对脊髓物理剂量和生物效应剂量的影响。方法在治疗计划系统上模拟实际的摆位过程和无摆位误差的原计划进行比较,确定1个疗程中脊髓累积受照的物理剂量和生物效应剂量与相应计划值的差别。模拟在8例鼻... 目的探讨调强放疗中分次间摆位误差对脊髓物理剂量和生物效应剂量的影响。方法在治疗计划系统上模拟实际的摆位过程和无摆位误差的原计划进行比较,确定1个疗程中脊髓累积受照的物理剂量和生物效应剂量与相应计划值的差别。模拟在8例鼻咽癌患者的治疗计划上进行。每个病例有5种摆位情况:S0为原计划之摆位无摆位误差;S1、S2、S3和S4为模拟摆位,S1、S2和S3有同样的系统摆位误差,S1无随机摆位误差,S2的随机摆位误差小于S3;S2、S3的摆位误差呈正态分布;S4无随机摆位误差,系统摆位误差大于S1、S2和S3。结果与S0相比,S1、S2、S3和S4的脊髓参考点疗程累积剂量分别增加6.9%±1.3%、7.0%±1.4%、7.8%±1.5%和11.6%±1.0%;其总生物效应剂量分别增加9.2%±1.8%、9.7%±1.9%、11.2%±2.2%和15.7%%±1.4%;S2、S3分次剂量有波动,分次剂量标准偏差分别为11.4%±2.6%、16.6%±2.8%。结论较小的摆位误差也会造成脊髓剂量较大的改变;系统摆位误差主要影响疗程总量,而随机摆位误差主要产生分次间剂量波动;同样改变见于生物效应剂量且稍大于物理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强放射疗法 摆位误差 剂量变化 脊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