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术前淋巴细胞与C反应蛋白比值在预测胆囊癌术后复发中的应用及其临床价值 被引量:3
1
作者 程杨 陈小彬 +5 位作者 魏志鸿 陈剑伟 彭翔宇 谢云军 杨芳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0-199,共10页
背景与目的:系统性炎症与大多数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炎症相关评分的研究为改善癌症患者风险分层和患者预后提供了有效的预测信息。但目前尚缺乏关于炎症评分与胆囊癌(GBC)患者术后复发风险关系的研究。因此,本研究探讨术前淋巴... 背景与目的:系统性炎症与大多数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炎症相关评分的研究为改善癌症患者风险分层和患者预后提供了有效的预测信息。但目前尚缺乏关于炎症评分与胆囊癌(GBC)患者术后复发风险关系的研究。因此,本研究探讨术前淋巴细胞计数与C反应蛋白(CRP)比值(LCR)与胆囊癌患者术后复发的关系,并建立预测GBC术后复发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2009年5月—2021年12月接受手术治疗的103例GBC患者的临床资料,绘制LCR预测术后复发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确定最佳临床临界值。根据临界值将GBC患者分为高LCR组和低LCR组,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差异及影响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并根据危险因素的回归系数绘制相应的GBC患者术后复发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并通过校准曲线及一致性曲线进行验证。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用Log-rank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总生存时间(OS)和无复发生存时间(RFS)的差异。结果:术前LCR预测GBC患者术后复发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81(95%CI=0.560~0.802,P<0.05),最佳临界值为0.27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在T分期、淋巴结转移、手术方式、是否联合肝切除、是否联合胆总管切除、切缘是否阴性、CA19-9、CEA、CA125及LCR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T分期、CA19-9及LCR是胆囊癌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综合以上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的C指数为0.736,校准曲线提示,列线图预测的复发概率与实际的复发情况具有良好的一致性。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高LCR组患者的术后OS和RFS明显优于低LCR组患者(均P<0.001)。结论:LCR可以作为预测GBC患者术后复发的新型指标,术前外周血LCR越高,患者复发风险越低;以此为基础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有助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肿瘤 复发 淋巴细胞计数 C反应蛋白质 预后
原文传递
环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在腔镜胃癌根治术麻醉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2
作者 王克棪 林冰婷 +2 位作者 翁晓琳 黄滨 王烈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154-160,共7页
目的 探讨环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在腔镜胃癌根治术麻醉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将2022年8月至2023年7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收治的100例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成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组与环泊酚联合瑞芬太尼组,丙... 目的 探讨环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在腔镜胃癌根治术麻醉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将2022年8月至2023年7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收治的100例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成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组与环泊酚联合瑞芬太尼组,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组50例予以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环泊酚联合瑞芬太尼组50例予以环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比较2组的生命体征(呼吸频率、心率、血氧饱和度)、麻醉指标(麻醉起效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离室时间)、麻醉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注射痛、低血压、低氧血症、呼吸抑制、头晕、嗜睡)。结果 呼吸频率在2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的交互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心率、血氧饱和度在2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的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T0-T5的呼吸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环泊酚联合瑞芬太尼组T1、T2的心率高于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其他时间的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环泊酚联合瑞芬太尼组T2的血氧饱和度高于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其他时间的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组麻醉起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环泊酚联合瑞芬太尼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离室时间短于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环泊酚联合瑞芬太尼组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组的8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环泊酚联合瑞芬太尼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低于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组的2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环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在腔镜胃癌根治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够稳定患者术中生命体征,改善麻醉指标,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泊酚 瑞芬太尼 腔镜胃癌根治术 麻醉 有效性 安全性
下载PDF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联合血管内支架植入术治疗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
3
作者 林朝上 陈剑伟 +1 位作者 黄艺生 杨利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4期429-433,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联合血管内支架植入术(PTAS)治疗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EAO)的疗效。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2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收治的54例老年LEAO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PTAS进行介... 目的探讨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联合血管内支架植入术(PTAS)治疗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EAO)的疗效。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2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收治的54例老年LEAO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PTAS进行介入治疗,分析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前后足背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流峰速、内径、血流量)、治疗前后下肢神经传导速度指标[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以及不同时间(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2个月、治疗后3个月)的踝肱指数(ABI)。结果老年LEAO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44%(51/54)。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老年LEAO患者足背动脉的血流峰速明显降低,内径、血流量、MNCV、SNCV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老年LEAO患者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2个月、治疗后3个月的ABI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老年LEAO患者的ABI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AS治疗老年LEAO的疗效显著,并发症较少,可改善足背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和ABI,提高下肢神经传导速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血管内支架置入术 老年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疗效
下载PDF
覆膜支架治疗医源性股动静脉内瘘的临床疗效分析(附9例报道)
4
作者 林鸿铭 刘婷婷 +3 位作者 江榕 陈小彬 黄建强 林晨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25-228,共4页
目的总结股动静脉内瘘的发生原因及处理策略,为临床诊治此类疾病提供诊疗经验。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9月至2023年5月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9例股动静脉内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发生原因、手术方... 目的总结股动静脉内瘘的发生原因及处理策略,为临床诊治此类疾病提供诊疗经验。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9月至2023年5月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9例股动静脉内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发生原因、手术方式及治疗效果。结果9例患者的动静脉内瘘形成均因血管穿刺所致,包括5例房颤患者行射频导管消融术、3例脑梗死患者行取栓术以及1例尿毒症患者行临时血液透析管置入术;9例患者均行覆膜支架隔绝术,经手术治疗均治愈,技术成功率为100%。手术时间60~150 min,中位数为90 min;术中出血量10~50 mL,中位数为20 mL;术后住院时间为8~12 d,中位数为10 d。所有患者术后均未闻及血管杂音、患肢肿胀消退。9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2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6个月。随访期间均未出现心脑血管疾病等并发症,超声复查血管通畅无复发迹象。结论因创伤小、可远程接近损伤部位、术后感染风险低、住院时间短、失血少等优势,介入手术可应用于临床治疗股动静脉内瘘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动静脉内瘘 医源性 介入治疗 覆膜支架隔绝术
原文传递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率预测肠梗阻导管治疗小肠梗阻病人非手术治疗失败的研究
5
作者 侯志冰 何杨 +3 位作者 赵虎 王瑜 王烈 吴再新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33-238,共6页
目的:探究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对肠梗阻导管治疗的小肠梗阻病人非手术治疗失败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收治的肠梗阻导管治疗的小肠梗阻病人临床资料。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中转手术的... 目的:探究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对肠梗阻导管治疗的小肠梗阻病人非手术治疗失败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收治的肠梗阻导管治疗的小肠梗阻病人临床资料。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中转手术的独立预测因素。限制性立方样条(RCS)评估PLR和中转手术之间的剂量-反应关系。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预测模型的效能。结果:共纳入73名肠梗阻导管保守治疗的小肠梗阻病人,25(34.2%)名病人保守治疗后效果不佳中转为手术干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LR是中转手术的独立预测因子(P=0.032)。RCS分析显示,随着PLR的增高,中转手术的风险逐渐增大,两者之间呈非线性相关。ROC曲线显示,将PLR纳入预测模型后可以显著增强其预测效能(均P<0.05)。结论:PLR与肠梗阻导管治疗的小肠梗阻病人中转手术密切相关,两者之间呈非线性关系。将PLR纳入预测模型后可以显著增强其预测效能,从而为临床医生的决策提供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肠梗阻 肠梗阻导管:中转手术
下载PDF
系统免疫炎症指数与骨肉瘤患者预后的关系以及预测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1
6
作者 吴叶欣 陈小彬 施腾飞 《华西医学》 CAS 2023年第10期1468-1473,共6页
目的评价骨肉瘤患者的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 inflammatory index,SII)与临床特征和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1月—2017年12月福州市第二医院行骨肉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计算术前SII数值,定义为血小板计数×... 目的评价骨肉瘤患者的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 inflammatory index,SII)与临床特征和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1月—2017年12月福州市第二医院行骨肉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计算术前SII数值,定义为血小板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确定SII的最佳临界值,采用χ2检验分析SII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和Cox比例风险模型研究SII对总生存期的影响。根据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结果共纳入108例行骨肉瘤手术患者。术前高SII与肿瘤直径、Enneking分期、局部复发和转移相关(P<0.05)。中位随访时间为62个月;低SII组1、3、5年生存率高于高SII组(100.0%、96.4%、85.1%vs.95.4%、73.7%、30.7%),两组总体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Enneking分期、局部复发、转移以及SII与总生存期有关(P<0.05)。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中,Enneking分期(P=0.031)、局部复发(P=0.035)以及SII(P=0.001)为总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Cox回归模型筛选出来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的列线图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和一致性(C指数=0.774),且校准曲线显示该列线图与实际结果具有较高的吻合度,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提示该列线图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曲线下面积=0.880)。结论术前SII水平有望成为骨肉瘤患者的重要预后参数,越高的SII水平代表患者预后越差;以术前SII、Enneking分期和局部复发为基础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有较好的预测效能,可指导临床骨肉瘤的诊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系统免疫炎症指数 预后 列线图 总生存期
原文传递
术前超声内镜下钛夹标记预判SiewertⅡ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手术入路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7
作者 方永超 朱兴墅 +5 位作者 黄言云 吴伟航 林楠 杨劲 刘旺武 王瑜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552-1559,共8页
背景与目的:处于食管胃交界处的SiewertⅡ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由于其在解剖位置上的特殊性,临床上对其最佳手术入路一直存在争议。本研究探讨术前超声内镜(EUS)下钛夹标记预判SiewertⅡ型AEG手术入路的应用价值,以期为临床制定安全... 背景与目的:处于食管胃交界处的SiewertⅡ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由于其在解剖位置上的特殊性,临床上对其最佳手术入路一直存在争议。本研究探讨术前超声内镜(EUS)下钛夹标记预判SiewertⅡ型AEG手术入路的应用价值,以期为临床制定安全、精准的手术方案提供帮助。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方法,纳入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2020年2月—2021年12月接受手术治疗的60例SiewertⅡ型AEG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完善入院常规检查后,研究组患者在术前1 d行EUS直视下探测肿瘤纵轴最长浸润位置后,在口侧1 cm处用2枚于同一高度平面进行钛夹标记定位,并立即行腹部平片确认钛夹位置。对照组患者不做任何标记。研究组患者根据钛夹与第10胸椎位置关系决定手术入路,对照组患者根据术前常规CT、胃镜等检查决定手术入路。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数据。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吸烟史、饮酒史等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肿瘤直径、食管切缘、住院时间、术后病理分期、肿瘤T分期及N分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预判手术入路与实际手术入路的符合率的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预判手术入路与实际手术入路的符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6.67%vs.86.21%,P<0.001)。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6.67%与3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83)。结论:术前EUS下钛夹标记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性强,对判断SiewertⅡ型AEG外科手术入路具有实际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肿瘤 食管胃接合处 定位标记 腔内超声检查
原文传递
延迟拔管的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救治新技术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庄永泽 张路英 +4 位作者 王烈 肖春红 俞国庆 李俊霞 黄翠红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0年第11期951-954,共4页
目的:探讨在延迟拔管的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DAP)中综合救治新技术建立及疗效。方法:延迟拔管的PDAP患者50例,根据是否采用综合救治新技术分为A、B两组。A组(新技术组,n=27,其中17例腹腔镜或剖腹探查下拔管+肠黏连松解术、16例腹腔双... 目的:探讨在延迟拔管的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DAP)中综合救治新技术建立及疗效。方法:延迟拔管的PDAP患者50例,根据是否采用综合救治新技术分为A、B两组。A组(新技术组,n=27,其中17例腹腔镜或剖腹探查下拔管+肠黏连松解术、16例腹腔双套管负压持续冲洗引流术)、B组(旧技术组,n=23,传统单纯拔管+抗感染治疗),通过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新技术组与旧技术组在人口学、原发病、并发症、腹膜炎体征及实验室有关指标无显著差异,腹膜炎至拔管时间中位数分别为13 d、21 d,P=0.09,但新技术组60 d及90 d存活率明显高于旧技术组,分别为100%vs 78.3%(P=0.02),96.3%vs 73.9%(P=0.04)。结论:腹腔镜及腹腔双套管负压持续冲洗引流术是救治延迟拔管的PDAP的关键技术。综合救治新技术可明显提高了延迟拔管的PDAP患者的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 腹膜透析 腹腔镜 剖腹探查 腹腔负压持续冲洗引流术
下载PDF
蛋白磷酸酶-1催化亚基β在结直肠癌诊断、预后及免疫浸润中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9
作者 朱兴墅 郑师尧 +6 位作者 王庆惠 陈力 刘旺武 纪辉涛 王瑜 赵虎 方永超 《中华细胞与干细胞杂志(电子版)》 2023年第6期321-330,共10页
目的 基于生物信息学探讨蛋白磷酸酶-1催化亚基β(PPP1CB)在结直肠癌(CRC)中的表达、预后、功能富集、免疫浸润及药物敏感性分析。方法 分别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和GEO数据库GSE41258下载CRC转录组及相应临床数据。根据PPP1CB表达中... 目的 基于生物信息学探讨蛋白磷酸酶-1催化亚基β(PPP1CB)在结直肠癌(CRC)中的表达、预后、功能富集、免疫浸润及药物敏感性分析。方法 分别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和GEO数据库GSE41258下载CRC转录组及相应临床数据。根据PPP1CB表达中位数分组,确定两组间临床数据的差异情况。利用R语言survminer包分析PPP1CB高低表达组间的生存差异;对PPPICB表达与临床特征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肿瘤进展的独立预后因素;基于独立预后因素构建预测预后情况的列线图,并通过矫正曲线和ROC对模型进行内外部评估;采用R语言limma包对PPP1CB高低组进行差异分析,在DAVID数据库中进行差异表达基因(DEGs)的功能富集分析;采用R语言cibersort包进行免疫浸润丰度的评估;利用OncoPredict包进行药物敏感性预测。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类变量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PPP1CB在肿瘤组中表达降低(P<0.001):其低表达与患者预后不良相关(P=0.021),在M0-1和N1-2亚组的生存分析中也得到相似结果(P=0.012,P=0.024)。ROC曲线下面积为0.746,提示其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PP1CB、年龄、T分期、N分期以及M分期可作为CRC的独立预后因素。模型的矫正曲线拟合度良好,1、3和5年的ROC曲线下面积均大于0.75。在PPP1CB高低表达组中,共有303个DEGs,其中297个基因表达增加,6个基因表达降低。功能富集分析显示,该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细胞周期、细胞肌动蛋白骨架调节等多个通路。免疫细胞浸润结果显示,在两组之间存在6种免疫细胞的表达差异,其中与Treg细胞相关性最高为-0.416。OncoPredict包进一步筛选出9种可能针对CRC的治疗药物。结论 PPP1CB在CRC发生发展中可能扮演关键的抑癌基因角色,为CRC患者靶向治疗提供新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P1CB 结直肠癌 生物信息学 预后 免疫细胞浸润
原文传递
免疫细胞与结直肠癌微环境的关系
10
作者 张政 江榕 《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 2023年第4期17-21,共5页
肠道作为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其微环境非常复杂,在调节新陈代谢、机体免疫以及保护肠道上皮屏障等发挥重要的作用。肠道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高度复杂,由基质细胞、肿瘤细胞、免疫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以及微生物组成,影... 肠道作为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其微环境非常复杂,在调节新陈代谢、机体免疫以及保护肠道上皮屏障等发挥重要的作用。肠道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高度复杂,由基质细胞、肿瘤细胞、免疫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以及微生物组成,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本文归纳了TME中的免疫细胞(T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自然杀伤细胞)与肿瘤细胞的关系,通过分析TME中的免疫细胞在肿瘤中的作用(抗肿瘤、促进肿瘤生长等),旨在充分了解TME中免疫细胞与肿瘤之间的关系,为临床上治疗结直肠癌患者提供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免疫细胞 肠道 巨噬细胞 微环境
下载PDF
多节段小肠不确定坏死行多个造口术避免短肠综合征一例
11
作者 苏若涵 张再重 +3 位作者 肖春红 王梅平 祁亚峰 王烈 《临床外科杂志》 2023年第6期597-598,共2页
病人,男,58岁,因腹痛伴呕吐17小时于2021年4月17日急诊入院。体格检查:腹部膨隆,未见胃肠型蠕动波,腹肌紧张,全腹压痛、反跳痛,肠鸣音未闻及。腹部CT检查提示低位肠梗阻(图1)。2年前因胃癌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及Roux-en-Y吻合。考虑绞窄... 病人,男,58岁,因腹痛伴呕吐17小时于2021年4月17日急诊入院。体格检查:腹部膨隆,未见胃肠型蠕动波,腹肌紧张,全腹压痛、反跳痛,肠鸣音未闻及。腹部CT检查提示低位肠梗阻(图1)。2年前因胃癌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及Roux-en-Y吻合。考虑绞窄性肠梗阻,急诊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腹腔内大量墨绿色积液约1 000 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造口 小肠坏死 短肠综合征
下载PDF
结肠癌组织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文生 郑幼伟 +2 位作者 孙君军 解燕川 涂小煌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299-1301,共3页
目的探讨结肠癌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与其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期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结肠癌组织400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EGFR的表达,采用χ^2检验分析EGFR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患者生存率并... 目的探讨结肠癌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与其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期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结肠癌组织400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EGFR的表达,采用χ^2检验分析EGFR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患者生存率并行Log-rank检验;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EGFR在结肠癌中表达增高,高表达率为52.50%(210/400),结肠癌中EGFR的高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及分化类型无明显相关(χ^2=2.673、1.095、0.047、0.730、0.058,P均>0.05),但与患者的TNM分期、5年生存期、浸润深度、淋巴管癌栓和神经或血管或脉管侵犯明显相关(χ^2=57.165、9.265、4.375、31.191、10.176,P均<0.05).结论 EGFR的高表达可能与结肠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免疫组织化学法
原文传递
不同浓度聚多卡醇对曲张大隐静脉损伤的病理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剑伟 许靖熠 +3 位作者 黄庆锦 林晨 黎成金 黄建强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1年第2期150-153,共4页
目的观察泡沫硬化剂聚多卡醇的最佳起效时间和起效浓度,探讨其在不同浓度和不同时间作用于曲张大隐静脉后的病理变化。方法收集30例下肢慢性静脉疾病临床分级(CEAP)为C2级的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的静脉段标本,取近心端曲张大隐静脉主... 目的观察泡沫硬化剂聚多卡醇的最佳起效时间和起效浓度,探讨其在不同浓度和不同时间作用于曲张大隐静脉后的病理变化。方法收集30例下肢慢性静脉疾病临床分级(CEAP)为C2级的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的静脉段标本,取近心端曲张大隐静脉主干9 cm,将静脉均分为3段静脉段,向各静脉段管腔分别注入浓度为0.5%、1.0%、3.0%的聚多卡醇,分别作为0.5%浓度组、1.0%浓度组、3.0%浓度组,处理时间分别为30 s、15 min、30 min,各时间点分别截取1 cm静脉段标本。根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评分评估大隐静脉内膜的损伤程度。结果30例患者大隐静脉的平均管腔直径为(6.43±0.84)mm。3个浓度组患者的平均静脉段管腔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共收集270个静脉段标本,每组90个静脉段标本。光镜下观察,3组均可见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炎性细胞浸润,且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加重。1.0%浓度组从15 min开始可见部分中膜坏死;3.0%浓度组30 min时,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中膜坏死最严重。结论泡沫硬化剂聚多卡醇对曲张大隐静脉内膜损伤快速,且浓度越高、在静脉管腔滞留的时间越长,内膜损伤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多卡醇 泡沫硬化剂 大隐静脉 病理
下载PDF
生信分析Top2a在胃癌中的表达和功能富集
14
作者 翁才明 赵虎 +5 位作者 王瑜 林楠 吴伟航 方永超 郑师尧 余立辉 《生物技术》 CAS 2023年第3期312-321,共10页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了解Top2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和功能富集。[方法]GEO数据库获取胃癌芯片,筛选生物钟基因,String数据库及Cytoscape软件绘制蛋白互作图(PPI),富集分析确定基因生物学意义,表达差异分析、ROC曲线绘制及生存分析...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了解Top2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和功能富集。[方法]GEO数据库获取胃癌芯片,筛选生物钟基因,String数据库及Cytoscape软件绘制蛋白互作图(PPI),富集分析确定基因生物学意义,表达差异分析、ROC曲线绘制及生存分析确定最终的关键基因(hub-gene),GSEA分析挖掘hub-gene涉及通路,TISCH数据库确定基因与胃癌肿瘤微环境(TME)的关系。[结果]从GSE79973和GSE65801获取300个DEGs,其中有3个生物钟基因——Top2a、Ghrl、Nrob2。PPI图获得与3个生物钟基因存在相互作用关系的53个基因,GO联合KEGG分析发现,其功能及通路主要富集在物质吸收与分泌、细胞粘附、细胞间质成分构建等。表达差异分析、生存预后分析、临床诊断价值分析获得最终hub-gene——Top2a,GSEA富集结果发现Top2a涉及细胞增殖、基因调控、基体锚定、表观遗传调控等通路,TME相关分析发现Top2a的表达与细胞间质及粘液分泌有着密切关联。[结论]生物钟基因Top2a是胃癌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参与包括细胞分裂过程、癌基因调控以及细胞间质转变等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生物钟基因 Top2a 生物信息学 预后
原文传递
季德胜蛇药片在鱼蟹刺伤致局部皮肤反应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再重 毕亮 +2 位作者 陈进铿 李世官 王烈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0年第10期3-5,共3页
目的:探讨季德胜蛇药片在鱼蟹刺伤致局部皮肤反应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10月门诊收治的70例鱼蟹刺伤轻型局部皮肤肿痛反应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各35例。观察组局部给予季德胜蛇药片外用,每日2次... 目的:探讨季德胜蛇药片在鱼蟹刺伤致局部皮肤反应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10月门诊收治的70例鱼蟹刺伤轻型局部皮肤肿痛反应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各35例。观察组局部给予季德胜蛇药片外用,每日2次,连用7 d;常规组给予氧氟沙星乳膏和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外用,每日2次,连用7 d。观察两组治疗后局部皮肤肿胀范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对比两组局部皮肤肿胀消退时间、疼痛消退时间和伤口愈合时间。结果:两组均经外用药物治愈,无外科手术干预病例。治疗7 d后,观察组局部皮肤肿胀面积小于常规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肿胀消退时间和疼痛消退时间显著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伤口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季德胜蛇药片外用可以加快鱼蟹刺伤致局部皮肤反应的消退,明显改善患者肿胀和疼痛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皮肤反应 鱼蟹刺伤 季德胜蛇药片
下载PDF
医源性与非医源性血管内异物的取出策略与方法:附15例报告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小彬 黄春银 +6 位作者 林晨 游悦楷 戴天增 黄建强 黎成金 郑凡 陈剑伟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434-1440,共7页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随着介入技术及器械的不断进步,血管内异物(IFB)的取出技术有了一定的进展,但由于异物的类型、留置部位、大小等的不同,IFB取出的操作难度不同。因此,本文中笔者对近年来收治的医源性与非医源性IFB患者的治疗经过进...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随着介入技术及器械的不断进步,血管内异物(IFB)的取出技术有了一定的进展,但由于异物的类型、留置部位、大小等的不同,IFB取出的操作难度不同。因此,本文中笔者对近年来收治的医源性与非医源性IFB患者的治疗经过进行分析总结,以期为临床诊治此类疾病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21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15例IFB患者资料,对异物来源,残留部位,手术过程等进行总结,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5例患者中医源性IFB 12例,非医源性IFB 3例;男9例,女6例;年龄21~79岁,平均为(56.67±17.63)岁;手术时间为20~110 min,平均(51±23.62) min;原发病包括外伤性3例,乳腺癌2例,胃癌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例,肺癌2例,肝癌1例,宫颈癌1例,脑梗死伴颈动脉狭窄1例,肾功能不全1例。15例IFB均顺利取出,技术成功率为100%,单纯介入治疗取出异物10例,1例行腹腔镜下异物取出术,4例行传统外科手术切开取出。术前除1例因血管支架移位导致主动脉破裂大出血外,其余患者均未出现相应并发症,如血管破裂、出血、感染、继发性血栓形成等;术后给予抗凝治疗,15例患者经随访,均未出现并发症,超声复查血管通畅。结论:大多数IFB患者可通过急诊手术处理,首选治疗方式采用介入治疗方式,对于简单病例,可通过鹅颈抓捕器进行抓捕异物,而针对较难取出的患者,可通过导丝塑形或改用较大的环形圈套器,操作者术中需耐心操作;对于介入操作困难的病例,可结合临床具体情况,术中中转腹腔镜或开放手术进行治疗,安全性也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物 血管 血管内操作 最小侵入性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对结肠癌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
17
作者 解燕川 郑幼伟 +3 位作者 孙宗立 李文生 孙君军 涂小煌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26-928,共3页
目的:探讨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结肠癌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01年3月至2014年11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医院普通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的400例结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资料,以NLR中位数2.96... 目的:探讨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结肠癌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01年3月至2014年11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医院普通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的400例结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资料,以NLR中位数2.96为临界值分为高NLR组(NLR>2.96)和低NLR组(NLR≤2.96),应用 χ2检验对临床病理特征进行比较;Kaplan-Meier法分析患者生存率及单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患者可能的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与患者的5年生存期和癌胚抗原(CEA)水平明显相关( χ2=5.108、18.849, P均<0.05)。高NLR组和低NLR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60.00%、70.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8.589, P<0.01),单因素分析显示:结肠癌患者的预后与NLR水平、分化类型、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 χ2=8.589、6.739、29.505、66.896, P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NLR水平[风险比( HR)=1.753, P<0.01]、浸润深度( HR=0.333, P<0.01)、淋巴结转移( HR=0.263, P<0.01)是影响结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术前NLR对结肠癌预后的预测有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预后
原文传递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护理模式在普通外科病房的应用与效果 被引量:14
18
作者 郭蓉 宋才华 龚维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22年第3期233-237,共5页
目的探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护理模式在普通外科病房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间收治的1641例接受传统生物医学护理模式的病人作为对照组,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间收治的1677例接受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护理模式的病... 目的探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护理模式在普通外科病房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间收治的1641例接受传统生物医学护理模式的病人作为对照组,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间收治的1677例接受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护理模式的病人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普通外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护理模式的制定:①拟定《普通外科病房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护理模式实行方案》,制定相关配套管理制度并组织学习;②严格按上述方案和配套管理制度操作;③对护理人员定期考核;④对病人及其家属和经治医生开展问卷调查;⑤对上述方案和配套管理制度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结果采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护理模式后,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效果的总满意度为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20%(P=0.000)。观察组患者的医疗行为配合度为92.6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56%(P=0.000)。采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护理模式后,护理人员相关知识定期考核的通过率达99.13%,明显高于传统生物医学护理模式时期的93.23%(P=0.000)。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投诉率比较,观察组投诉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为7.63%vs.32.72%(P=0.000)。结论通过《普通外科病房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护理模式实行方案》的制定和配套管理制度的实施,有效提升了普通外科病房护理人员的相关知识水平,提高了护理效果和服务质量,医患关系有明显改善,病人及家属的满意度有明显提高,病人的心情有明显好转,能主动配合治疗。因此,《普通外科病房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护理模式实行方案》的制定和配套管理制度的实施有利于病人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护理 普通外科
下载PDF
中国急诊腹部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多中心横断面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李泽 温士康 +28 位作者 王执帅 吴昌亮 王培戈 任建安 金炜东 胡建昆 李勇 张建文 李蜀华 涂建成 张海洋 刘宏斌 商亮 赵杰 罗苏明 姚宏亮 贾宝庆 任泽强 陈凛 李光义 张浩 吴志明 王道荣 部永顺 付蔚华 杨华 谢文彪 彭勇 王仕琛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052-1056,共5页
目的调查分析急诊腹部手术(EAS)后手术部位感染(SSI)的现状,并讨论其发生的风险因素。方法前瞻性收集26家医院2018年5月行EAS的293例成年病人的临床资料,包括基本信息、围手术期数据和感染切口微生物培养结果。主要结局指标为EAS术后SS... 目的调查分析急诊腹部手术(EAS)后手术部位感染(SSI)的现状,并讨论其发生的风险因素。方法前瞻性收集26家医院2018年5月行EAS的293例成年病人的临床资料,包括基本信息、围手术期数据和感染切口微生物培养结果。主要结局指标为EAS术后SSI发生率,次要结局指标为术后住院时间、ICU入住率、ICU住院时间、术后30 d病死率及治疗费用。结果 293例EAS病人中,22例(7.5%)术后发生SSI。SSI的主要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培养阳性率为36.4%(8/22)。发生SSI的病人较未发生病人的总住院时间和ICU入住时间显著延长,ICU入住率和治疗费用显著提高。多因素分析显示,男性(P=0.030)和手术时间(P=0.007)是发生SSI的危险因素,腹腔镜手术(P=0.022)是发生SSI的保护因素。结论 EAS后SSI发生率为7.5%,SSI导致病人的医疗负担显著提高;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选择腹腔镜手术可减少EAS后SSI的发生,对男性病人EAS后的切口须给予相对更多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部位感染 急诊腹部手术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点状切口交通支静脉结扎术与SEPS治疗下肢慢性静脉性溃疡的疗效比较
20
作者 许玉春 李轶辉 +2 位作者 杨彬 余张涛 李虎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24年第3期218-222,共5页
目的探讨点状切口交通支静脉结扎术治疗下肢慢性静脉性溃疡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观察组为我科从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25例下肢慢性静脉性溃疡病例,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分段剥脱术+点状切口交通支静脉结扎术治... 目的探讨点状切口交通支静脉结扎术治疗下肢慢性静脉性溃疡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观察组为我科从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25例下肢慢性静脉性溃疡病例,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分段剥脱术+点状切口交通支静脉结扎术治疗。对照组为我科2013年12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25例下肢慢性静脉性溃疡病例,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分段剥脱术+腔镜深筋膜下交通静脉离断术(subfascial endoscopic perforator vein surgery,SEPS)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围术期指标。结果术后2周内溃疡愈合率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为88%(22/25)vs.40%(10/25)(P<0.001);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为0 vs.4%(1/25)(P>0.05)。两组术后1年内均无复发病例,对照组术后5年有1例复发,原因为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由Ⅱ°进展到Ⅳ°,非交通支静脉功能不全引起,复发病例再次实施股总静脉人工血管戴戒术后治愈。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60.5±7.4)min,平均出血量(20.0±3.6)mL,术后平均住院天数(16.0±1.2)d,住院费用为(1.2±0.2)万元,结扎交通支(2±1)条;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120.3±8.5)min,平均出血量(50.6±4.5)mL,术后平均住院天数(20.0±1.4)d,住院费用(2.0±0.2)万元,结扎交通支(2±1)条。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更短,出血量更少,住院天数更短,住院费用更低(P<0.05),而两组结扎交通支数量和术后1年的溃疡复发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点状切口小腿交通支静脉结扎术治疗下肢慢性静脉性溃疡是安全、有效、可行的手术方式,且操作简单,费用较低,对器械和设备的要求不高,更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状切口 静脉性溃疡 交通支静脉 静脉功能不全 超声检查 多普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