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气虚证的血液动力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姚伟 丁光宏 +7 位作者 沈雪勇 杨静 陈尔瑜 党瑞山 承焕生 顾琪 王盛章 魏瑚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2002年第1期53-56,共4页
心气虚是中医的一类主要病证 ,但是心气虚的机理一直没研究清楚。我们通过对血液——组织液循环的分析建立了一个研究心气虚的血液动力学模型 ,模型的理论计算结果与中医心气虚证的表现相一致 ,并与近些年来中西医对心气虚的研究发现相... 心气虚是中医的一类主要病证 ,但是心气虚的机理一直没研究清楚。我们通过对血液——组织液循环的分析建立了一个研究心气虚的血液动力学模型 ,模型的理论计算结果与中医心气虚证的表现相一致 ,并与近些年来中西医对心气虚的研究发现相吻合 ,从而证明了模型的理论思想——气虚症状的产生是由于组织液中的营养物质含量的降低进而影响了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血运行 气虚证 心气虚 血液动力学模型
下载PDF
中医肺气虚的循环—呼吸动力学机理 被引量:5
2
作者 姚伟 丁光宏 +5 位作者 沈雪勇 党瑞山 承焕生 杨静 陈尔瑜 顾琪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2002年第3期412-415,共4页
气体的输运是中医气血运行的重要方面 ,本文通过对呼吸—循环系统的分析建立了一个描述气体在体内运行的血液动力学模型。通过对模型的分析研究我们发现心肺系统的参数异常改变会引起细胞代谢活动的外环境——组织液的氧分压的降低 ,进... 气体的输运是中医气血运行的重要方面 ,本文通过对呼吸—循环系统的分析建立了一个描述气体在体内运行的血液动力学模型。通过对模型的分析研究我们发现心肺系统的参数异常改变会引起细胞代谢活动的外环境——组织液的氧分压的降低 ,进而导致各种肺气虚症状的出现。本模型可以定量解释肺气虚的一些生理学现象 ,并可以将临床关于肺气虚研究的各种发现结合起来 ,说明将组织液氧分压作为衡量肺气虚的指标是符合中、西医理论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动力学 气血运行 气虚证 肺气虚 气体扩散 氧分压 经络
下载PDF
氧代谢的整体动力学模型及生理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姚伟 朱彬 +2 位作者 丁光宏 党瑞山 陈尔瑜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0-55,共6页
目的:研究心肺系统参数的变化与细胞的生存环境(组织液氧分压)的定量关系。方法:基于呼吸—循环系统建立了一个描述人体氧代谢的动力学集中参数模型,通过对模型参数方程的数值分析给出了参数变化对组织液氧分压的影响。结果:理论模拟的... 目的:研究心肺系统参数的变化与细胞的生存环境(组织液氧分压)的定量关系。方法:基于呼吸—循环系统建立了一个描述人体氧代谢的动力学集中参数模型,通过对模型参数方程的数值分析给出了参数变化对组织液氧分压的影响。结果:理论模拟的两种治疗方法(提高吸入气体的氧浓度和改善血液循环)对组织液氧分压的提高效果与临床的观察结果相一致,模拟的组织氧分压的概率分布规律与动物实验结果很相似。结论:理论研究为临床治疗方法的评判及肌体氧代谢的分析提供了定量的指标,对细胞低氧环境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代谢 气体扩散 氧分压 线粒体
下载PDF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不良反应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4
作者 汪玫 瞿金涛 吴爱群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2656-2658,共3页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electiveserotoninreuptakeinhibitors,SSRIs)是目前抗抑郁治疗的一线用药,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突触前膜对5-羟色胺(5-HT)再摄取,提高突触间隙内5.HT的浓度,从而增强5-HT能神经元的功能。同三环...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electiveserotoninreuptakeinhibitors,SSRIs)是目前抗抑郁治疗的一线用药,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突触前膜对5-羟色胺(5-HT)再摄取,提高突触间隙内5.HT的浓度,从而增强5-HT能神经元的功能。同三环类药物(TCAS)相比,因其对。肾上腺素受体、组胺受体及胆碱受体作用微弱的特点,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患者依从性较好.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青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不良反应发生率 5-HT能神经元 肾上腺素受体 抗抑郁治疗 三环类药物 患者依从性 一线用药
下载PDF
成人骨髓源内皮祖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及鉴定
5
作者 温昱 李彬 +1 位作者 党瑞山 张传森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3期6-8,共3页
目的探讨成人骨髓源内皮祖细胞(EPCs)体外分离培养的可行性。方法抽取成年男性骨髓,体外全骨髓培养,传代后采用免疫微珠分选方法收集CD1+33细胞,EGM-MV2条件培养基诱导培养EPCs,观察细胞形态、生长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分选细胞纯... 目的探讨成人骨髓源内皮祖细胞(EPCs)体外分离培养的可行性。方法抽取成年男性骨髓,体外全骨髓培养,传代后采用免疫微珠分选方法收集CD1+33细胞,EGM-MV2条件培养基诱导培养EPCs,观察细胞形态、生长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分选细胞纯度,免疫荧光法检测EPCs特殊分子标志物CD34、CD133和VE-cadherin表达,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分选细胞超微结构,UEA-1和Dil-ac-LDL双染色法检测分选细胞的吞噬功能。结果分选后细胞培养第3天出现集落样生长,集落边缘细胞形态伸展呈梭形或多边形,传代后呈现串珠样排列;培养至5~6 d,细胞连接成大片条索状结构;CD 3+4、CD 1+33细胞百分率分别为24.13%、93.29%,其表面特异性表达CD133、CD34、VE-cadherin,具有EPCs形态特征,能吞噬Dil-ac-LDL并结合UEA-1。结论成人骨髓来源的EPCs经体外培养后形态、增殖率、生存能力、表面标志表达、功能等均较为稳定,可作为心血管组织工程种子细胞或用于干细胞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 内皮祖细胞 细胞培养 细胞鉴定
下载PDF
人体组织液定向流动与经络 被引量:44
6
作者 丁光宏 杨静 +6 位作者 陈尔瑜 沈雪勇 党瑞山 彭伟 承焕生 刘芳 费伦 《自然科学进展(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讯)》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811-818,共8页
关于人体经络本质的研究发现了许多新的现象,如在穴位注射放射性核素标记的小分子可观察到物质沿和古人描述的经络差不多的经线迁移,人们不仅得到了这样迁移的图像,而且还测量到了迁移的速度。但对这种循经的物质迁移一直没能从理论上... 关于人体经络本质的研究发现了许多新的现象,如在穴位注射放射性核素标记的小分子可观察到物质沿和古人描述的经络差不多的经线迁移,人们不仅得到了这样迁移的图像,而且还测量到了迁移的速度。但对这种循经的物质迁移一直没能从理论上给予解释。通过对人体小腿段胆经和胃经“地”的位置巨微解剖观察发现,经络线位置的骨间膜腓侧和胫侧的血管自上而下呈不均匀分布,在穴位区毛细血管密集,且在穴位和经线上的毛细血管排列呈与经线平行状,根据这一解剖事实,建立了一种毛细血管血浆与组织液交换的血液动力学模型,通过对模型的数值模拟发现,在这样的解剖结构下,组织液能产生一种定向的流动并在毛细血管密集的穴位区获得加速,并不断接力构成一条与经络线相吻合的流线。在这种流线上物质可以定向输运,计算表明在生理状态下这种输运的速度为数厘米至数十厘米每分,这和实验观察到的循经感传速度及放射性核素循经迁移速度相一致。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组织压力增高、动脉压改变以及血管壁通透性的变化都会影响流速,这和人体经络的特征是相符合的,为解释经络的科学机理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络 组织液 流体力学 数值模拟动力学模型 流线 血液动力学模型 定向流动
下载PDF
淋巴循环动力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姚伟 丁光宏 +3 位作者 沈雪勇 王盛章 党瑞山 陈尔瑜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31-834,共4页
根据淋巴管的形态、功能、以及淋巴微循环调控机制的研究成果,在充分考虑血液、组织液和淋巴液相互作用的动态系统基础上,仿照Sungawa心输出量的分析方法,建立了一个描述淋巴循环的动力学模型,并将模型的理论研究结果与Ikomi的按摩对兔... 根据淋巴管的形态、功能、以及淋巴微循环调控机制的研究成果,在充分考虑血液、组织液和淋巴液相互作用的动态系统基础上,仿照Sungawa心输出量的分析方法,建立了一个描述淋巴循环的动力学模型,并将模型的理论研究结果与Ikomi的按摩对兔后腿淋巴流量影响的实验相对照,发现两者符合程度较高,表明该模型对于分析淋巴形成的动力学机制有一定的意义,特别分析了淋巴流量与按摩频率的关系,可用于临床分析推拿等外治疗法对淋巴循环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循环 压力容积环 当量弹性模量 按摩 推拿
下载PDF
中医心气虚证的血液动力学机理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丁光宏 姚伟 +3 位作者 沈雪勇 杨静 陶岳辉 陈尔瑜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03-209,共7页
目的 心气虚是中医临床常见的病证 ,作者根据中医气血理论和对血液 -组织液循环的分析建立了一个研究心气虚的血液动力学模型 ,从血液组织液循环角度阐述中医心气虚的动力学机理。方法 通过对模型的计算与分析得到了心血管系统动力学... 目的 心气虚是中医临床常见的病证 ,作者根据中医气血理论和对血液 -组织液循环的分析建立了一个研究心气虚的血液动力学模型 ,从血液组织液循环角度阐述中医心气虚的动力学机理。方法 通过对模型的计算与分析得到了心血管系统动力学参数变化对全身气虚主要症状 -组织间隙水肿的影响规律 ,给出了心血管动力学参数与气虚水肿程度间的定量关系。结果 将理论计算结果与临床和动物实验气虚证研究的比较发现 ,本模型可以定量解释中医心气虚的生理病理学机理。当心血管系统的参数 (如血液总体积、外周阻力和心肌收缩特性等 )发生改变时 ,会引起组织液的体积增大进而会导致组织液蛋白质和其他营养物质浓度的降低。结论 中医心气虚证中的气和组织液中营养物质浓度有密切相关 ,血液中的血浆和水过多地扩散到组织液间隙中会稀释组织液中的营养物质 ,使细胞的外环境受到影响进而影响了细胞的生理功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血运行 心气虚证 集中参数模型 循环系统 组织液流动 动力学模型
下载PDF
组织水肿的一个力学模型及生理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姚伟 丁光宏 +5 位作者 沈雪勇 戴建华 程珂 陈尔瑜 党瑞山 魏瑚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5-19,共5页
水肿是一种常见的生理现象 ,但其发生发展机理尚未得到合理的解释 ,我们根据组织液压力对其结构的影响和血液、组织液物质交换理论 ,建立一种描述水肿发生和发展的力学模型。模型的理论计算结果显示物质交换动态平衡的破坏所产生的组织... 水肿是一种常见的生理现象 ,但其发生发展机理尚未得到合理的解释 ,我们根据组织液压力对其结构的影响和血液、组织液物质交换理论 ,建立一种描述水肿发生和发展的力学模型。模型的理论计算结果显示物质交换动态平衡的破坏所产生的组织液压和组织结构的变化将引发水肿 ,这与临床的实验发现一致 ,水肿形成机理的讨论指出水肿治疗的关键在组织结构破坏前调整血浆与组织液间物质交换的不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水肿 力学模型 生理学 胶体渗透压 组织液
下载PDF
大鼠隐血管束全腹壁预制皮瓣模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周虹 王颖倩 +2 位作者 王德伟 许家军 李玲巧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2年第9期1519-1521,共3页
目的:探讨一种以大鼠隐血管束为预制血管蒂的全腹壁预制皮瓣模型的设计及应用价值。方法:将18只SD大鼠按Ⅰ期手术与Ⅱ期手术之间的间隔时间2、4、6周分为三组。Ⅰ期手术制备大鼠后肢隐血管束预制血管蒂,Ⅱ期手术切开皮瓣四边,形成以预... 目的:探讨一种以大鼠隐血管束为预制血管蒂的全腹壁预制皮瓣模型的设计及应用价值。方法:将18只SD大鼠按Ⅰ期手术与Ⅱ期手术之间的间隔时间2、4、6周分为三组。Ⅰ期手术制备大鼠后肢隐血管束预制血管蒂,Ⅱ期手术切开皮瓣四边,形成以预制隐血管束为蒂的岛状皮瓣。Ⅰ期、Ⅱ期术后观察皮瓣血运,记录皮瓣成活面积及成活率。检测Ⅱ期皮瓣血管蒂旁局部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取成活皮瓣制作病例切片,HE染色,计算血管密度(血管数/mm2)。运用统计学方法比较各组间差异。结果:Ⅰ期术后各组大鼠腹部皮瓣全部成活;Ⅱ期术后1周,Ⅰ组皮瓣全部坏死,Ⅱ组、Ⅲ组皮瓣平均成活率分别为(14.68±1.02)%,(16.19±1.71)%(P<0.05);Ⅱ期皮瓣局部组织VEGF平均含量:Ⅰ组243.95±4.37,Ⅱ组240.89±3.11,Ⅲ组239.19±2.61(P>0.05);大鼠平均血管密度6周组较4周组略有增多,但差别不大(P>0.05)。结论:大鼠隐血管束全腹壁预制皮瓣模型,可以作为研究提高预制皮瓣成活率的基础,Ⅰ期手术与Ⅱ期手术之间的时间间隔至少需4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皮瓣 动物模型 隐血管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