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5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侦、检一体化模式研究——兼论我国刑事司法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被引量:231
1
作者 陈卫东 郝银钟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57-63,共7页
一般认为,现代刑事诉讼程序的主要进步是通过对刑事诉讼的调查和预审阶段进行改革来实现的。这些改革的基本途径之一,是努力将公正客观地进行活动的检察官发展成为刑事诉讼的核心。〔1〕在对我国现行刑事诉讼程序完善过程中,对问题... 一般认为,现代刑事诉讼程序的主要进步是通过对刑事诉讼的调查和预审阶段进行改革来实现的。这些改革的基本途径之一,是努力将公正客观地进行活动的检察官发展成为刑事诉讼的核心。〔1〕在对我国现行刑事诉讼程序完善过程中,对问题重重的侦查阶段的改革举步维艰,导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察机关 检察官 一体化模式 司法警察 刑事司法体制 刑事诉讼法 体制改革 侦查机关 诉讼效率 侦查权
原文传递
论行政处罚与刑罚处罚的关系 被引量:180
2
作者 陈兴良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25-32,共8页
怍者认为,从理论上来说,行政处罚与刑罚处罚虽然有着性质上的区别,但这种区别只具有相对的意义。这种相对性主要表现在行政不法与刑事不法的互相转化,因而行政处罚与刑罚处罚的范围互相消长。作者从立法与司法两个方面,对行政处罚与刑... 怍者认为,从理论上来说,行政处罚与刑罚处罚虽然有着性质上的区别,但这种区别只具有相对的意义。这种相对性主要表现在行政不法与刑事不法的互相转化,因而行政处罚与刑罚处罚的范围互相消长。作者从立法与司法两个方面,对行政处罚与刑罚处罚的关系作了具体界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处罚法 刑罚处罚 行政法规 主要表现 行政刑法 行政犯罪 非犯罪化 刑法规范 刑事责任 社会危害性
原文传递
刑法的价值构造 被引量:67
3
作者 陈兴良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5-12,共8页
我国当前的刑法学研究,规范分析是主要方法,因而形成以刑法注释为主体的理论格局。不满于这种刑法理论研究的现状,我国刑法学界强调基本理论研究的呼声日益高涨。我们认为,刑法的基本理论研究应该是对刑法的本原性思考,价值构造正是刑... 我国当前的刑法学研究,规范分析是主要方法,因而形成以刑法注释为主体的理论格局。不满于这种刑法理论研究的现状,我国刑法学界强调基本理论研究的呼声日益高涨。我们认为,刑法的基本理论研究应该是对刑法的本原性思考,价值构造正是刑法的本原性问题之一,价值分析应该是规范分析的基础与归宿。本文拟就刑法的价值构造发表一己之见,以此作为刑法的价值分析的根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秩序 刑法的价值 个人自由 人权保障机能 社会保护机能 刑事古典学派 刑事实证学派 个人主义 价值构造 杜尔克姆
原文传递
论法与利益之关系 被引量:74
4
作者 孙国华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7-44,共8页
作者认为,利益是个客观范畴,它是人们受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制约的需要和满足需要的手段和措施;法是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在认识和确认其根本利益的基础上,认识和协调社会各种利益并保护被确认为合法利益的重要手段。对客观存在的各... 作者认为,利益是个客观范畴,它是人们受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制约的需要和满足需要的手段和措施;法是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在认识和确认其根本利益的基础上,认识和协调社会各种利益并保护被确认为合法利益的重要手段。对客观存在的各种利益的正确认识和协调是法的创制和实施的核心内容。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国社会主义法应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正确确认和协调各种利益,以保证社会持续、稳定、协调地向前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的创制 根本利益 社会主义法 个人利益 法律规范 法律意识 统治阶级利益 社会利益 社会主体 法的实现
原文传递
转化犯与包容犯:两种立法例之比较 被引量:82
5
作者 陈兴良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78-85,共8页
作者认为,转化犯是指行为人在实施某一较轻的犯罪时,由于连带的行为又触犯了另一较重的犯罪,因而法律规定以较重的犯罪论处的情形。包容犯是指整体法所规定的犯罪包含着部分法所现定的犯罪,两者发生竞合,应以整体法所规定的犯罪论处的... 作者认为,转化犯是指行为人在实施某一较轻的犯罪时,由于连带的行为又触犯了另一较重的犯罪,因而法律规定以较重的犯罪论处的情形。包容犯是指整体法所规定的犯罪包含着部分法所现定的犯罪,两者发生竞合,应以整体法所规定的犯罪论处的情形。作者从解释论与立法论两个方面对转化犯与包容犯进行了比较,并就转化犯与包容犯的立法完善提出了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犯 包容犯 我国刑法 犯罪形态 抢劫罪 立法例 结果加重犯 结合犯 数额较大 整体法
原文传递
知情权制度比较研究——当代国外权利立法的新动向 被引量:81
6
作者 杜钢建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09-115,共7页
知情权作为一项基本人权日益引起各国法律界的重视。本文从比较研究角度侧重介绍有关国家的知情权立法及制度的基本原则和内容。认为知情权制度发达与否,直接反映出一个国家的人权宪政水平,建立健全知情权制度应当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宪政... 知情权作为一项基本人权日益引起各国法律界的重视。本文从比较研究角度侧重介绍有关国家的知情权立法及制度的基本原则和内容。认为知情权制度发达与否,直接反映出一个国家的人权宪政水平,建立健全知情权制度应当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宪政建设和人权建设的重要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情权 情报自由法 比较研究 基本人权 新动向 澳大利亚 法律制度 权利立法 公开情报 建立健全
原文传递
受贿罪构成新探 被引量:65
7
作者 王作富 陈兴良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23-30,35,共9页
受贿罪,具有经济犯罪和职务犯罪的双重属性,在当前推行廉政、惩治腐败的呼声日益高涨的形势下,更是成为我国刑法的打击重点之一。为此,有必要立足于我国的刑事立法与刑事司法,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对受贿罪进行重新审视,以便为惩治受贿... 受贿罪,具有经济犯罪和职务犯罪的双重属性,在当前推行廉政、惩治腐败的呼声日益高涨的形势下,更是成为我国刑法的打击重点之一。为此,有必要立足于我国的刑事立法与刑事司法,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对受贿罪进行重新审视,以便为惩治受贿罪提供理论依据。一受贿罪侵犯的客体是什么?这是关系到对受贿罪性质的认识问题。我们认为,有必要对此加以重新探讨。我国刑法把受贿罪规定在渎职罪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贿罪 国家工作人员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谋取利益 集体经济组织工作人员 从事公务 司法解释 直接客体 经济犯罪 国家机关
原文传递
社会主义宪政的不平凡历程——新中国第一部宪法颁布40周年纪念 被引量:72
8
作者 许崇德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9-11,共3页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45周年,又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1954年宪法颁布40周年和我国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40周年。回顾40年来我国宪法的实施和几次修订,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宪政实践的历史经验,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更好地实施...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45周年,又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1954年宪法颁布40周年和我国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40周年。回顾40年来我国宪法的实施和几次修订,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宪政实践的历史经验,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更好地实施现行宪法,并推进我国宪法学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刊自本期起刊发有关文章,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宪政 保证宪法实施 1954年宪法 现行宪法 政治生活民主化 新民主主义宪政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 文化大革命 人民民主
原文传递
日本的环境权理论和制度 被引量:50
9
作者 杜钢建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104-109,共6页
本文论述了日本环境权理论和制度的形成发展过程及其具体内容和存在的问题。在日本的环境权运动中,宪法学者发挥了重要作用,提出了日照权、静稳权、眺望权和健康权等新的权利主张;论证了环境权与财产权、生存权和幸福追求权的关系问题... 本文论述了日本环境权理论和制度的形成发展过程及其具体内容和存在的问题。在日本的环境权运动中,宪法学者发挥了重要作用,提出了日照权、静稳权、眺望权和健康权等新的权利主张;论证了环境权与财产权、生存权和幸福追求权的关系问题。在日本法学界,环境权观念已深入人心;但在司法实践中环境权概念还未得到充分确认。在学界和社会各界的推动下日本政府建立了比较先进的公害对策制度。特别是公害健康受害补偿制度的建立有利于保障受害人的求偿权。针对公害行政规制行为的救济程序不断得到完善,如何增进司法界的环境权意识,仍是今后日本环境权运动面临的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权 日本宪法 所有权 日本政府 公害 利益衡量 生存权 宪法学 补偿制度 补偿给付
原文传递
论既判力的客观范围 被引量:43
10
作者 江伟 肖建国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7-48,共12页
一、既判力客观范围与诉讼标的理论的关系 既判力原则上只对判决主文中表述的判断事项产生,而所谓判决主文的判断亦即对于诉讼标的之判断。由于诉讼标的有传统理论与新理论的不同,既判力的客观范围也随之发生相应变化。一般认为,采新诉... 一、既判力客观范围与诉讼标的理论的关系 既判力原则上只对判决主文中表述的判断事项产生,而所谓判决主文的判断亦即对于诉讼标的之判断。由于诉讼标的有传统理论与新理论的不同,既判力的客观范围也随之发生相应变化。一般认为,采新诉讼标的理论,既判力的客观范围大,采传统诉讼标的理论范围较小。 传统诉讼标的理论,以实体法规定的具体实体权利为诉讼标的概念,以实体法律规范为识别诉讼标的之标准,法院裁判的既判力,只能及于该具体的实体权利。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既判力 诉讼标的 判决理由 客观范围 当事人 判决主文 法院 实体法 争点效 拘束力
原文传递
禁止重复评价研究 被引量:54
11
作者 陈兴良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 1993年第6期33-37,共5页
刑法作为一种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的行为规范,具有对人的行为的评价机能。正如日本刑法学家指出:刑法在法律上具有明确规定无价值行为应受刑罚处罚的机能,预先规定出犯罪与刑罚的关系,可对一定的行为进行价值判断,这就是刑法的评价机能... 刑法作为一种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的行为规范,具有对人的行为的评价机能。正如日本刑法学家指出:刑法在法律上具有明确规定无价值行为应受刑罚处罚的机能,预先规定出犯罪与刑罚的关系,可对一定的行为进行价值判断,这就是刑法的评价机能。①因此,刑事责任的实质就是对人的行为的非价评价。禁止重复评价(Doppelverwer-tungsverbot)是刑法评价应当遵循的主要原则,本文对这一原则略加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罚处罚 一事不再理原则 法条竞合 包容竞合 行为犯罪 定罪情节 犯罪构成 法条规定 首要分子 法定刑
下载PDF
“法”辨 被引量:59
12
作者 梁治平 《中国社会科学》 1986年第4期71-88,共18页
本文举出,拉丁语中与"法"的概念有关的二词Jus和Lex,指出,前者兼指法、权利,同时有正义、衡平、道德的含义;后者通常指具体规则。而中国的古代法,不论是夏、商、周三代的"刑"、春秋战国的"法",还是秦汉... 本文举出,拉丁语中与"法"的概念有关的二词Jus和Lex,指出,前者兼指法、权利,同时有正义、衡平、道德的含义;后者通常指具体规则。而中国的古代法,不论是夏、商、周三代的"刑"、春秋战国的"法",还是秦汉以后的"律",其核心都是刑,既无Jus和Lex的分层,更无权利、正义的意蕴。作者通过对中国及古希腊、罗马国家产生的描述分析了中西方法的观念及法的功能的差异,并通过这种差异论述了不同民族历史进程和价值取向的不同以及中西文化之间的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典国家 青铜时代 政治正义 法律 观念 罗马国家 中国社会科学 权利 古代希腊 春秋战国
原文传递
挑战与机遇:面对市场经济的刑法学研究 被引量:33
13
作者 高铭暄 陈兴良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20-30,共11页
作者认为,建立在计划经济体制之上的刑法基础已不存在,重建刑法根基成为刑法学研究的当务之急,应当从市场经济中汲取生命力。作者认为,市场经济的刑法观念必然要贯穿与体现着市场经济文化价值观念的基本精神。为适应市场经济引发的社会... 作者认为,建立在计划经济体制之上的刑法基础已不存在,重建刑法根基成为刑法学研究的当务之急,应当从市场经济中汲取生命力。作者认为,市场经济的刑法观念必然要贯穿与体现着市场经济文化价值观念的基本精神。为适应市场经济引发的社会全方位变动的情势,刑事控制模式应当由理想型的刑事控制模式向现实型的刑事控制模式转交。关于刑事政策,作者认为,应对依法从重从快刑事政策从理论上进行反思,并考虑刑事政策的适当调整。作者还对刑法机制的改革提出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经济体制 刑事政策 挑战与机遇 刑法学研究 刑事控制模式 我国刑法 计划经济体制 从重从快 犯罪行为 刑罚
原文传递
论侵占罪的犯罪对象 被引量:15
14
作者 赵秉志 于志刚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0-23,共4页
侵占罪,根据新刑法典规定和理论界的通说,是指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或者他人的遗忘物、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或者拒不交出的行为。①从法条规定和侵占罪的概念来看,侵占罪的犯罪对象似乎较为明确,即限于三种:一... 侵占罪,根据新刑法典规定和理论界的通说,是指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或者他人的遗忘物、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或者拒不交出的行为。①从法条规定和侵占罪的概念来看,侵占罪的犯罪对象似乎较为明确,即限于三种:一是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二是他人的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占罪 埋藏物 代为保管 犯罪对象 遗忘物 遗失物 拒不退还 行为人 违禁品 他人财物
下载PDF
罪刑关系论 被引量:35
15
作者 陈兴良 邱兴隆 《中国社会科学》 1987年第4期139-153,共15页
本文探讨了犯罪与刑罚的辩证关系。作者认为,犯罪与刑罚的辩证关系的核心命题是已然的犯罪与刑罚之间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以及刑罚与未然的犯罪之间遏制与被遏制的关系;前一命题的内涵是刑从罪生(质)与刑当其罪(量),后一命题的内涵是刑... 本文探讨了犯罪与刑罚的辩证关系。作者认为,犯罪与刑罚的辩证关系的核心命题是已然的犯罪与刑罚之间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以及刑罚与未然的犯罪之间遏制与被遏制的关系;前一命题的内涵是刑从罪生(质)与刑当其罪(量),后一命题的内涵是刑须制罪(质)与刑足制罪(量),它们分別产生于社会报应观念和社会功利观念。文章阐明了罪刑关系的两个命题的对立同一关系,论证了两者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国家刑事法律活动应该遵循"刑从罪生与刑须制罪相结合"以及"刑当其罪与刑足制罪相结合"两条刑法基本原则。最后,作者指出,罪刑关系的研究既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又有直接的实践意义,对于这一问题的科学认识应该成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刑法学理论体系的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罪刑关系 遏制犯罪 刑罚 规定性 犯罪人 报应观念 社会危害性 可能性 社会主义社会 相结合
原文传递
论无过失责任 被引量:23
16
作者 王利明 《比较法研究》 CSSCI 1991年第2期44-60,23,共18页
一、无过失责任的概念 在英美法中,“无过失责任”称为“liability without fault”或“no-fault liability”,据考证,这个概念是美国学者巴兰庭(Ballantine)于1916年在《哈佛法律评论》上发表的一篇关于交通事故责任的文章中提出的。... 一、无过失责任的概念 在英美法中,“无过失责任”称为“liability without fault”或“no-fault liability”,据考证,这个概念是美国学者巴兰庭(Ballantine)于1916年在《哈佛法律评论》上发表的一篇关于交通事故责任的文章中提出的。在此之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过失责任 交通事故责任 绝对责任 英美法 美国学者 法律评论 严格责任 无过错责任 危险责任 受害人
原文传递
标准合同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16
17
作者 王利明 《法商研究》 CSSCI 1994年第3期73-79,共7页
标准合同的若干问题王利明王利明男,1960年2月生,湖北省仙桃市人,1978年2月考入湖北财经学院法律系,1981年12月于该校毕业,1982年2月进入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攻读民法硕士,1984年12月毕业后留校任教至... 标准合同的若干问题王利明王利明男,1960年2月生,湖北省仙桃市人,1978年2月考入湖北财经学院法律系,1981年12月于该校毕业,1982年2月进入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攻读民法硕士,1984年12月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1987年至1990年曾在中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合同 标准合同条款 合同文件 契约自由原则 当事人 意思表示 行政性垄断 合同法 免责条款 不公正条款
原文传递
德国法上“附保护第三人作用之契约”制度的新发展 被引量:16
18
作者 王文钦 《中外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65-69,共5页
“附保护第三人作用之契约”(Vertrag mit Schutzwirkung fur Dritte);为德国判例学说所独创,系谓特定契约一经成立,不但在契约当事人之间发生权益关系,同时债务人对于与债权人有特殊关系的第三人,亦负有注意、保护等附随义务,债务人违... “附保护第三人作用之契约”(Vertrag mit Schutzwirkung fur Dritte);为德国判例学说所独创,系谓特定契约一经成立,不但在契约当事人之间发生权益关系,同时债务人对于与债权人有特殊关系的第三人,亦负有注意、保护等附随义务,债务人违反此项义务,就该特定范围之人所受损害,亦应依契约法原则,负赔偿责任。质言之,即特定契约关系兼具保护第三人之作用。 德国判例学说最初创设此项制度,适用德国民法典第328条为第三人利益契约条款为当事人请求权基础,其主要意旨在于弥补德国民法典雇主责任制度的不足,加强保护与债权人具有特殊关系的第三人的利益。例如德国帝国法院1930年2月10日著名判例,承租人M太太委请修理行安装煤气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保护第三人作用之契约 第三人利益契约 纯经济损失 德国民法典 注意义务 债权人 联邦法院 侵权损害赔偿 契约当事人 德国法院
原文传递
基因的奴隶——龙勃罗梭论 被引量:24
19
作者 陈兴良 《比较法研究》 CSSCI 1994年第1期43-49,共7页
龙勃罗梭自称是基因的奴隶。 龙氏有一个信念,认为有些基因即使在当时看来是无足轻重的,而后则可能发能发展成为一个普遍适用的理论。 龙氏甘当基因的奴隶,这反映了一个实证主义犯罪学家对于犯罪的科学态度,也恰是龙氏享有犯罪学之父美... 龙勃罗梭自称是基因的奴隶。 龙氏有一个信念,认为有些基因即使在当时看来是无足轻重的,而后则可能发能发展成为一个普遍适用的理论。 龙氏甘当基因的奴隶,这反映了一个实证主义犯罪学家对于犯罪的科学态度,也恰是龙氏享有犯罪学之父美誉的契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学理论 犯罪人 刑罚 基因 行为决定论 犯罪本质 奴隶 犯罪学家 犯罪原因 实证派
原文传递
“法自然”与“自然法” 被引量:23
20
作者 梁治平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209-223,共15页
有学者认为,"礼"即是中国古代的"自然法",对此,本文提出了不同看法。作者认为,"礼"并不是"自然法",中国古代不仅没有西方那种有着神圣渊源的"自然法"观念,而且根本缺乏产生这种观念... 有学者认为,"礼"即是中国古代的"自然法",对此,本文提出了不同看法。作者认为,"礼"并不是"自然法",中国古代不仅没有西方那种有着神圣渊源的"自然法"观念,而且根本缺乏产生这种观念的超验思维背景。"自然法"的观念在西方文化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而对中国古代法以至古代文化产生深刻影响的则是"法自然""法自然"观念是一种独特的宇宙观和秩序观,它是经验的而非超验的,是自然的而非理性的。不了解"法自然"这一观念及其本质,就不能真正把握中国古代法的性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法学说 中国古代文化 法自然 中国古代法 实在法 古代中国人 自然秩序 宇宙观 法律 观念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