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59篇文章
< 1 2 1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及再评价的探讨 被引量:11
1
作者 周超凡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09年第2期103-105,共3页
中药注射剂的严重不良事件近年不时有所报道,其安全性受到广泛关注。本文现就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与药材质量、处方组成、生产工艺、质量控制、说明书修改、临床使用、监测管理及再评价的关联,作一探讨。
关键词 中药注射剂 安全性 再评价
原文传递
关于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及再评价的探讨 被引量:8
2
作者 周超凡 《光明中医》 2010年第1期1-2,共2页
中药注射剂的严重不良反应和严重不良事件近年不时有所报道,其安全性受到广泛关注。本文现就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与药材质量、处方组成、生产工艺、质量控制、说明书内容、临床使用,监测管理和再评价的关联,作一探讨。
关键词 中药注射剂 安全性 再评价
下载PDF
基于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评价加味逍遥散两种剂型调节围绝经期情绪障碍的疗效差异 被引量:87
3
作者 岳利峰 刘佳 +18 位作者 王文慧 高英英 张恒 王冬梅 陈娟 姚新颖 刘爱琪 祁宇 王京 孙丽丽 于海容 马鑫 韦娜 陈恺 刘娜 陈雅丽 刘凡琪 赵振海 李志更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796-1798,共3页
目的:在前期加味逍遥丸治疗围绝经期情绪障碍具有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基于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HAMA、HAMD)探讨其颗粒剂和水丸剂两种剂型间的疗效差异。方法:将75例围绝经期情绪障碍女性患者随机分为帕罗西汀组(A组)、加味逍遥丸组(B组... 目的:在前期加味逍遥丸治疗围绝经期情绪障碍具有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基于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HAMA、HAMD)探讨其颗粒剂和水丸剂两种剂型间的疗效差异。方法:将75例围绝经期情绪障碍女性患者随机分为帕罗西汀组(A组)、加味逍遥丸组(B组)和加味逍遥颗粒组(C组),分别对应采用帕罗西汀、加味逍遥丸和加味逍遥颗粒治疗8周。在治疗前后对所有患者各进行1次HAMA、HAMD评定,并在观察期结束时进行TESS评定。结果:HAMA总分差及HAMD睡眠、躯体因子分差:3种治疗方法均有改善(P<0.01),且相互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AMD总分差:后二组均优于A组(P<0.05),且B、C二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ESS评分:B、C两组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评分均小于A组,而B、C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逍遥散的两种剂型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考虑到帕罗西汀的不良反应,在治疗围绝经期情绪障碍方面,加味逍遥散的两种剂型都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逍遥散 围绝经期情绪障碍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帕罗西汀
原文传递
中医血瘀证本质研究概况 被引量:63
4
作者 刘军莲 宋剑南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091-1093,共3页
血瘀证是目前中西医界研究最多和最广泛的中医证候,关于血瘀证的实质不同学者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目前研究的现状进行了粗浅的归纳。
关键词 血瘀证 内皮细胞 纤溶酶原 降钙素
下载PDF
甘草酸的免疫调节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73
5
作者 刘丽萍 任翠爱 赵宏艳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72-276,共5页
作为甘草的重要活性成分,甘草酸具有抗病毒、抗炎、抗过敏、抗变态反应、抗肿瘤及免疫调节等作用。其中免疫调节作用备受关注。甘草酸通过双重调节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来发挥作用。甘草酸是一种有效的生物应答修饰剂,其免疫调节作用表现... 作为甘草的重要活性成分,甘草酸具有抗病毒、抗炎、抗过敏、抗变态反应、抗肿瘤及免疫调节等作用。其中免疫调节作用备受关注。甘草酸通过双重调节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来发挥作用。甘草酸是一种有效的生物应答修饰剂,其免疫调节作用表现在对免疫活性细胞、细胞因子、补体等多方面。甘草酸能够增强辅助性T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和活性,促进淋巴细胞产生IL-2,IFN-γ,IL-1等细胞因子,抑制IL-4,IL-10,IL-8等的生成,同时具有抗补体活性,可选择性抑制补体系统的激活途径。甘草酸因具有免疫调节作用而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在银屑病、慢性持发性荨麻疹、支气管哮喘、慢性肝病、艾滋病及肿瘤等疾病中作为主要的药物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对甘草酸的免疫调节作用做简要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酸 免疫活性细胞 细胞因子 补体 白介素 免疫治疗
原文传递
续断有效成分药理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72
6
作者 汪文来 鞠大宏 +7 位作者 刘梅洁 赵宏艳 于峥 王少君 潘静华 李岳泽 吴佳莹 赵红霞 《中国医药导刊》 2015年第10期1059-1060,共2页
续断为川续断科植物川续断(Dipsacus asper Wall.ex Henry)的干燥根。性微温,味苦、辛,归肝、肾经。具有补肝肾、强筋骨、续折伤、止崩漏功效,临床上常用于肝肾不足,腰膝酸软,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筋伤骨折,崩漏,胎漏等疾病[1]。首载于... 续断为川续断科植物川续断(Dipsacus asper Wall.ex Henry)的干燥根。性微温,味苦、辛,归肝、肾经。具有补肝肾、强筋骨、续折伤、止崩漏功效,临床上常用于肝肾不足,腰膝酸软,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筋伤骨折,崩漏,胎漏等疾病[1]。首载于《神农本草经》:"主伤寒,补不足,金疮,痈疡,折跌,续筋骨,妇人乳难,久服益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续断 有效成分 药理学 研究进展
下载PDF
痰瘀互结证治理论源流考 被引量:67
7
作者 卢红蓉 杜松 胡镜清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811-815,共5页
痰瘀互结证治理论滥觞于《黄帝内经》,其中虽没有提出痰瘀互结之名,但有"汁沫与血相摶"等痰瘀互结的论述;东汉张仲景首先提出了"痰饮""瘀血"之名,自此,痰瘀互结证治理论进入新的发展期;隋、唐、宋不同时... 痰瘀互结证治理论滥觞于《黄帝内经》,其中虽没有提出痰瘀互结之名,但有"汁沫与血相摶"等痰瘀互结的论述;东汉张仲景首先提出了"痰饮""瘀血"之名,自此,痰瘀互结证治理论进入新的发展期;隋、唐、宋不同时期医家对痰瘀互结证治理论进行了补充与发展,元代朱丹溪明确提出了"痰挟瘀血",标志着痰瘀互结证治理论的成熟。明清医家继承并发挥了朱丹溪痰瘀互结的思想,将痰瘀互结证分为痰挟瘀血和瘀血挟痰两类,并用痰瘀互结理论解释临床多种疾病。至清代痰瘀互结证治理论已渐臻完善,成为中医理论的组成部分之一。目前"痰瘀互结证"已作为规范证候名使用于临床,是临床各科疑难杂症的重要病机。为提高痰瘀互结证临床诊治水平,今后尚需对痰瘀互结证病因病机、演变规律、辨证方法、生物学基础进行系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痰瘀互结证 源流 痰浊 瘀血
原文传递
病机兼化理论框架下的冠心病病机解析 被引量:67
8
作者 胡镜清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7,11,共5页
病机是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枢机,是调控疾病有序定向级联病理变化过程的关键环节。本文从《黄帝内经》注重审识病机以及刘完素的病邪兼化等理论出发提出病机兼化之论,并以此解析冠心病病机演变规律,即阳微阴弦为冠心病病性总括,痰瘀... 病机是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枢机,是调控疾病有序定向级联病理变化过程的关键环节。本文从《黄帝内经》注重审识病机以及刘完素的病邪兼化等理论出发提出病机兼化之论,并以此解析冠心病病机演变规律,即阳微阴弦为冠心病病性总括,痰瘀相兼互结为冠心病基本病机并贯穿始终,早期"湿化"、活动期"热化"与后期"虚化"是冠心病主要病机变化。我们提出病机兼化论并应用于阐释冠心病病机演变规律,将有助于我们从病机层面理解疑难复杂疾病病证关系和把握其演变规律,在明确疾病基本矛盾的同时,兼顾疾病的复杂性和多变性,达到规范性和个体性的辩证统一,以期更好地指导中医临床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机兼化 冠心病 痰瘀互结
下载PDF
论“玄府” 被引量:66
9
作者 叶汝萍 胡镜清 +2 位作者 方锐 唐有瑜 王传池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465-1468,共4页
本文系统回顾了玄府理论的相关文献。玄府概念起源于《黄帝内经》,意为汗孔,金代刘完素将其拓展为"周部全身、至微至细"的结构。清代、现代的部分学者虽对玄府概念有所拓展,但"分布于全身的窍、道结构"的观点被多... 本文系统回顾了玄府理论的相关文献。玄府概念起源于《黄帝内经》,意为汗孔,金代刘完素将其拓展为"周部全身、至微至细"的结构。清代、现代的部分学者虽对玄府概念有所拓展,但"分布于全身的窍、道结构"的观点被多数人接受。玄府的生物学基础研究也已陆续出现。玄府对气血津液神的运行流通具有关键作用。玄府闭塞或开通太过将引起诸多病变。其治法可分"开玄"与"固玄"。玄府理论在临床诊疗的应用,古代以五官科疾病多见,目前多集中于五官科、内科及皮肤科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府 概念 生理功能 病机 治法 临床应用
原文传递
从药物组成看中药注射剂 被引量:57
10
作者 周超凡 徐植灵 林育华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950-952,共3页
关键词 中药注射剂 药物组成 中药剂型 药品采购 危急重症 上升趋势 不良反应 物质基础 企业家 统计表
下载PDF
冠心病病因病机理论研究概述 被引量:64
11
作者 卢红蓉 杜松 《环球中医药》 CAS 2015年第2期186-189,共4页
冠心病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防治冠心病,临床研究成果丰硕,为促进和提高对冠心病病因病机的认识,本文用普赖斯定律根据文章重要性和影响力筛选出核心作者58位,主要论文142篇,其中关于冠心病的病因病机观点有血瘀学说、瘀毒从化... 冠心病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防治冠心病,临床研究成果丰硕,为促进和提高对冠心病病因病机的认识,本文用普赖斯定律根据文章重要性和影响力筛选出核心作者58位,主要论文142篇,其中关于冠心病的病因病机观点有血瘀学说、瘀毒从化说、痰瘀学说、阳虚血瘀说、络病学说、心脾痰瘀相关说、热毒说以及络风说等。不同冠心病病因病机观点阐发的角度不同,但实质基本一致。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主要与痰浊、瘀血、毒、虚等有关,属本虚标实之证,病位在心、心脉,与肝、脾、肾、肺四脏有关,脏腑气血阴阳亏损,尤其是心气血阴阳不足为本,痰浊、血瘀、热毒为标,痰浊、血瘀闭阻心脉,热毒损伤心脉,致心脉不通或心脉失荣而发病。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标本互为因果,因虚可致实,因实亦可致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病因病机 普赖斯定律
下载PDF
应当重视中药注射剂上市后再评价 被引量:55
12
作者 周超凡 徐植灵 林育华 《中国药物警戒》 2006年第3期129-130,134,共3页
中药注射剂是我国特有的中药新剂型,颇具开拓国际市场潜在优势。由于中药注射剂尚存在一系列问题,亟待上市后再评价。笔者重点阐述中药注射剂上市后再评价的主要内容——安全性、有效性、处方组成、制备工艺、质量标准、功能主治和药物... 中药注射剂是我国特有的中药新剂型,颇具开拓国际市场潜在优势。由于中药注射剂尚存在一系列问题,亟待上市后再评价。笔者重点阐述中药注射剂上市后再评价的主要内容——安全性、有效性、处方组成、制备工艺、质量标准、功能主治和药物经济学,并就再评价的重点品种、主要措施和方法提供参考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注射剂 上市后再评价
下载PDF
生姜的古代文献沿革分析及现代药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61
13
作者 王欢欢 孔巧丽 +3 位作者 郭琴 王颖 冯梅 柏冬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582-1590,共9页
生姜是一种常见的药食两用中药,首载于《伤寒杂病论》,应用历史悠久。近年来,研究发现生姜具有抗炎镇痛、提高免疫、抗凝血、抗癌和调节脂代谢等药理活性,用于治疗妊娠呕吐、高血脂、高血糖、肿瘤等多种疾病。该文从生姜的炮制、性味功... 生姜是一种常见的药食两用中药,首载于《伤寒杂病论》,应用历史悠久。近年来,研究发现生姜具有抗炎镇痛、提高免疫、抗凝血、抗癌和调节脂代谢等药理活性,用于治疗妊娠呕吐、高血脂、高血糖、肿瘤等多种疾病。该文从生姜的炮制、性味功效、组方配伍规律、服用方法和现代药理作用5个方面进行系统梳理,将生姜的古代传统功效与现代药理研究联系起来,为生姜的现代研究和新药开发提供比较全面的理论依据和文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 炮制 功效 配伍 用法 历史沿革 现代药理
原文传递
冠心病痰瘀互结证宏观诊断标准研究 被引量:58
14
作者 胡镜清 王传池 +6 位作者 段飞 李先涛 刘刃 许伟明 江丽杰 吴朦 张伯礼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164-1168,共5页
在前期文献分析及专家咨询进行冠心病痰湿证宏观指标筛选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对痰湿证宏观指标进行权重比较,通过核心工作组多轮专家讨论,制定冠心病痰湿证宏观诊断标准。结合陈可冀院士团队制定的冠心病血瘀证辨证标准,探讨建立冠心... 在前期文献分析及专家咨询进行冠心病痰湿证宏观指标筛选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对痰湿证宏观指标进行权重比较,通过核心工作组多轮专家讨论,制定冠心病痰湿证宏观诊断标准。结合陈可冀院士团队制定的冠心病血瘀证辨证标准,探讨建立冠心病痰瘀互结证宏观诊断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痰湿证 痰瘀互结证 诊断标准
原文传递
24味有毒中药长期毒性实验对大鼠脏器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54
15
作者 向丽华 陈燕萍 +3 位作者 张智 闪增郁 于智敏 吕爱平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5-36,52,共3页
目的:观察大鼠长期灌胃24味有毒中药对脏器指数变化的毒理影响。方法:24味有毒中药(半夏、白附子、白果、北豆根、闹羊花、木鳖子、制川乌、芫花、蒺藜、贯众、掌叶半夏、仙茅、山豆根、川楝子、关木通、马钱子、甘遂、斑蝥、蛇床子、... 目的:观察大鼠长期灌胃24味有毒中药对脏器指数变化的毒理影响。方法:24味有毒中药(半夏、白附子、白果、北豆根、闹羊花、木鳖子、制川乌、芫花、蒺藜、贯众、掌叶半夏、仙茅、山豆根、川楝子、关木通、马钱子、甘遂、斑蝥、蛇床子、牵牛子、香加皮、蟾酥、苍耳子、附子)3等级剂量灌胃大鼠3个月后,检测大鼠体重和脏器湿重,计算脏器(心、肝、脾、肺、肾、肾上腺、胸腺、睾丸、卵巢、脑)指数。结果与结论:24味有毒中药长期灌胃对大鼠脏器具有不同毒性,肝、肾是多味中药毒性的靶器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4味有毒中药 长期毒性实验 脏器指数
下载PDF
中医理论对骨质疏松症发病机制的认识 被引量:59
16
作者 王少君 李艳 +1 位作者 刘红 刘振海 《世界中医药》 CAS 2013年第9期1044-1048,共5页
中医药在防治骨质疏松症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中医理论对骨质疏松症的认识主要集中在"肾主骨,生髓"方面,其理论的阐述与现代医学对骨质疏松症的研究结果相符合。探讨传统中医学古代理论和现代研究对骨质疏松症的认识,加强中医... 中医药在防治骨质疏松症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中医理论对骨质疏松症的认识主要集中在"肾主骨,生髓"方面,其理论的阐述与现代医学对骨质疏松症的研究结果相符合。探讨传统中医学古代理论和现代研究对骨质疏松症的认识,加强中医理论指导下治疗骨质疏松症机制的研究,提高中医药治疗治骨质疏松症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理论 骨质疏松症 血瘀
下载PDF
制定中成药治疗优势病种临床应用指南的指导意见 被引量:56
17
作者 田金洲 张伯礼 +7 位作者 高学敏 沈志秀 胡镜清 张俊华 李磊 王桂华 房书亭 陈可冀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11,共5页
自从2015年10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设立中成药治疗优势病种临床应用标准化研究项目(SATCM-2015-BZ[402])之后,承担单位中国中药协会(CATCM)指南工作组在首席专家指导下制定了中成药治疗优势病种临床应用指南的建议(国中药协[2016]96号... 自从2015年10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设立中成药治疗优势病种临床应用标准化研究项目(SATCM-2015-BZ[402])之后,承担单位中国中药协会(CATCM)指南工作组在首席专家指导下制定了中成药治疗优势病种临床应用指南的建议(国中药协[2016]96号)。经过首批立项的14个优势病种工作组近一年的实践和探索,这些建议已经被修订和更新,形成了更加统一的指导原则(循证为主、共识为辅、经验为鉴)和报告标准(目的、方法、结果、推荐等12项),以及指南的科学证据类别(Ⅰ、Ⅱ、Ⅲ、Ⅳ类)和推荐水平(A、B、C、D级)。这些指导原则和报告标准应该用于旨在推荐中成药治疗优势病种临床应用指南编制研究的专题小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南编制 中成药 指导意见
原文传递
中医疫病概念考 被引量:56
18
作者 江泳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060-1062,共3页
经系统整理古籍中疫病有关论述,并结合1949~2010年现代对疫病的研究文献发现,对于疫病的概念有疫病与瘟疫,温疫与瘟疫不分的现象。故本文从古代文献入手,梳理各时期疫病的概念演化,明确疫病的概念及分类,并分别对各类疫病定义,以从概... 经系统整理古籍中疫病有关论述,并结合1949~2010年现代对疫病的研究文献发现,对于疫病的概念有疫病与瘟疫,温疫与瘟疫不分的现象。故本文从古代文献入手,梳理各时期疫病的概念演化,明确疫病的概念及分类,并分别对各类疫病定义,以从概念上展现疫病主体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病 概念 考证
下载PDF
痰瘀互结证现代理论研究进展述评 被引量:56
19
作者 杜松 胡镜清 卢红蓉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77-482,共6页
随着对当今慢性病、常见病病因病机认识的深入,痰瘀互结越来越成为中医理论与临床关注的重点与热点。故通过对近年来痰瘀互结证代表性文献的梳理和分析,从痰瘀互结的概念、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等方面对现代医家有关痰瘀互结的成因、转归... 随着对当今慢性病、常见病病因病机认识的深入,痰瘀互结越来越成为中医理论与临床关注的重点与热点。故通过对近年来痰瘀互结证代表性文献的梳理和分析,从痰瘀互结的概念、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等方面对现代医家有关痰瘀互结的成因、转归、辨证要点、临床治疗等代表性观点作一综述,以期总结归纳痰瘀互结证理论研究在现代的发展,为痰瘀互结证的进一步理论研究提供参考,更可为兼夹证及复合证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痰瘀互结 理论研究 综述
下载PDF
中药注射剂的回顾和展望 被引量:51
20
作者 周超凡 徐植灵 林育华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4期2094-2096,共3页
中药注射剂是当代中药剂型的突破性创新,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但它尚未进入成熟的发展阶段,难免存在诸多问题,笔者对此已发表过若干文章。本研究在定义中药注射剂的基础上,回顾中药注射剂的发展概况,总结其主要问题并提... 中药注射剂是当代中药剂型的突破性创新,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但它尚未进入成熟的发展阶段,难免存在诸多问题,笔者对此已发表过若干文章。本研究在定义中药注射剂的基础上,回顾中药注射剂的发展概况,总结其主要问题并提出对策,进而展望前景,企望能引起国家相关部门和业界人士的关注,促使中药注射剂稳步、快速发展,以期发挥更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注射剂 定义 剂型 功能主治 突破性创新 ADR 水煎醇沉法 中医药理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