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膝半月板及交叉韧带撕裂的磁共振扫描程序优化 被引量:10
1
作者 陈旭 谭利华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27-334,共8页
目的:研究膝关节半月板及交叉韧带撕裂的磁共振(MRI)检查方法,优化扫描程序。方法:收集140例经关节镜证实的膝关节外伤病例,回顾性研究不同MRI扫描序列组(1个试验组和5个对照组)诊断半月板及韧带撕裂的准确性。结果:试验组诊断半月板和... 目的:研究膝关节半月板及交叉韧带撕裂的磁共振(MRI)检查方法,优化扫描程序。方法:收集140例经关节镜证实的膝关节外伤病例,回顾性研究不同MRI扫描序列组(1个试验组和5个对照组)诊断半月板及韧带撕裂的准确性。结果:试验组诊断半月板和交叉韧带撕裂的准确性均大于其他对照组(P<0.05)。Osag-PDWIfs的诊断准确性较OsagT2WIfs好(N=192,P=0.000),CorPDWIfs明显优于CorT1WI(N=192,P=0.000)。试验组诊断内侧半月板撕裂准确性较外侧半月板好(N=192,P=0.000),诊断后交叉韧带撕裂准确性较前交叉韧带好(N=192,P=0.000)。结论:对于半月板及交叉韧带撕裂,本研究中试验组较其他试验组准确性好,为较优化的MRI序列组合,推荐其作为膝关节外伤的常规扫描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月板撕裂 交叉韧带撕裂 磁共振成像 检查平面 扫描序列
下载PDF
1000例螺旋CT胸部扫描方法与扫描技术分析
2
作者 童石铭 刘辉 袁述文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1年第7期505-507,共3页
目的 分析螺旋CT胸部扫描方法及扫描技术对疾病的诊断价值 ,以便减少病人X线照射量及经济负担 ,且不影响诊断要求。方法 随机分析 10 0 0例胸部螺旋CT扫描的病例。常规扫描 92 7例 ,其中单纯平扫155例 ,直接增强扫描 74 7例 ,平扫加增... 目的 分析螺旋CT胸部扫描方法及扫描技术对疾病的诊断价值 ,以便减少病人X线照射量及经济负担 ,且不影响诊断要求。方法 随机分析 10 0 0例胸部螺旋CT扫描的病例。常规扫描 92 7例 ,其中单纯平扫155例 ,直接增强扫描 74 7例 ,平扫加增强 2 5例。血管造影 73例。常规扫描中加做高分辨CT10 5例、薄层扫描 86例、动态扫描 6例、支气管成像 4 0例。结果 不同的扫描方法和扫描技术适用于不同的疾病。选择恰当的扫描方法及扫描技术 ,可减少病人X线照射 ,并能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方法 CT 血管造影 薄层扫描 支气管成像
原文传递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骨关节骨折检出率中的应用 被引量:40
3
作者 杨瑞宝 陈晶 何占平 《中国数字医学》 2020年第8期110-112,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骨关节骨折检出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7年10月至2018年8月168例骨关节骨折患者均首先行常规DR检查,对于DR未能明确诊断或未发现的骨折,行多层螺旋CT轴位辅以多平面重建(MPR)、容积重建(VR)、曲面重...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骨关节骨折检出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7年10月至2018年8月168例骨关节骨折患者均首先行常规DR检查,对于DR未能明确诊断或未发现的骨折,行多层螺旋CT轴位辅以多平面重建(MPR)、容积重建(VR)、曲面重建(CPR)、表面遮盖成像(SSD)等后处理技术进行诊断。结果:常规DR准确检出胫骨平台骨折36例,桡骨远端骨折29例,髋关节骨折25例,踝关节骨折14例,骨盆骨折9例,肩关节骨折13例,肋骨骨折5例,膝关节骨折4例,下颌骨折3例,脊柱骨折2例,共准确检出140例。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于解剖关系复杂、骨折部位隐匿的骨折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是常规X线及CT扫描的重要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三维重建技术 骨关节骨折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老年血管源性急腹症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4
作者 陈建强 韩向君 +4 位作者 陈晶 唐倩瑜 战跃福 李香营 童良前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971-2973,共3页
老年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血管退变,是引起老年患者继发性病变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心脑血管方面已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腹部急性血管性病变的系统研究相对较少。老年急腹症发病率高并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于老年患者病情复杂,症状不典型,
关键词 急腹症 血管病变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
下载PDF
磁共振灌注成像在宫颈癌诊断及疗效评估价值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18
5
作者 丁文金 龚光文 +3 位作者 周顺科 文露 李飞平 陈增爱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15-418,共4页
目的:探讨PWI对宫颈癌诊断、病理分级、分型及化疗后疗效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3例宫颈癌患者及25例正常对照组行盆腔常规磁共振扫描、DWI扫描及灌注成像,获取每个灌注层面感兴趣区的TIC曲线,利用"Basic T1 Perfusion"软... 目的:探讨PWI对宫颈癌诊断、病理分级、分型及化疗后疗效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3例宫颈癌患者及25例正常对照组行盆腔常规磁共振扫描、DWI扫描及灌注成像,获取每个灌注层面感兴趣区的TIC曲线,利用"Basic T1 Perfusion"软件包分析,分别比较宫颈癌与正常宫颈、宫颈鳞癌与腺癌、鳞癌不同病理级别的灌注参数以及9例宫颈癌患者化疗前后的灌注参数。结果:①宫颈癌患者TIC曲以"速升缓降"型为主,正常对照组以"缓慢上升"型为主。②宫颈癌组ME、WIR、WOR较正常宫颈组显著升高(P<0.05),而TTP前组较后组显著减低(P<0.05);宫颈鳞癌与腺癌各参数间无显著差异(P>0.05);宫颈鳞癌高分化组ME、WIR、WOR较低分化组低(P<0.05),而TTP较低分化组高(P<0.05),中分化组WIR较低分化组低(P<0.05),高分化组TTP较中分化组高(P<0.05),余ME、WIR、WOR及TTP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宫颈癌化疗组:ME、WIR化疗前显著高于化疗后(P<0.05),而TTP化疗后明显较化疗前延迟(P<0.05)。结论:MRI灌注成像可不同程度反映宫颈癌组织的病理学特征,有助于宫颈癌的定性诊断,对宫颈癌的病理分级有一定提示作用,并对监测宫颈癌化疗疗效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磁共振灌注成像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基于双源CT双能量碘图定量参数值鉴别良恶性甲状腺结节 被引量:18
6
作者 陈泽谷 吴莉 +1 位作者 陆琳 杨光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646-650,共5页
目的探讨双源CT双能量碘浓度相关定量参数值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双源CT双能量平扫、动脉期及静脉期扫描的甲状腺结节患者78例[112个结节,其中良性结节43例(64个)、恶性结节35例(48个)],经双能量... 目的探讨双源CT双能量碘浓度相关定量参数值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双源CT双能量平扫、动脉期及静脉期扫描的甲状腺结节患者78例[112个结节,其中良性结节43例(64个)、恶性结节35例(48个)],经双能量软件处理得到碘图,测量平扫、动脉期、静脉期碘图正常甲状腺碘浓度(IC甲状腺)、甲状腺内结节碘浓度(IC病灶)、同时相颈动脉碘浓度(IC颈动脉)内碘浓度值,计算正常甲状腺与甲状腺结节内碘浓度差异值(ICD)、碘浓度差异值比(ICDNR)、标准化碘浓度比(NIC),良恶性结节间各参数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或t'检验,将3期参数绘制ROE曲线,分析ICD、ICDNR、NIC、IC病灶的诊断效能。结果平扫期恶性结节ICDNR、ICD、IC病灶分别为1.04±0.95、(2.20±1.82)mg/ml、(-0.04±1.65)mg/ml,良性结节分别为0.04±0.41、(0.35±0.97)mg/ml、(2.19±0.55)mg/ml,恶性结节的ICDNR、ICD均大于良性结节(r值分别为6.63、6.39,P值均〈0.05),而恶性结节IC病灶小于良性结节(t=10.13,P〈0.05)。动脉期恶性结节ICDNR、ICD、IC病灶分别为0.39±0.29、(2.23±1.77)mg/ml、(3.81±1.50)mg/ml,良性结节分别为0.49±0.22、(2.97±1.91)mg/ml、(3.17±1.64)mg/ml,恶性结节ICDNR、ICD小于良性结节(t'=2.08,t=2.12;P值均〈0.05),恶性结节IC融大于良性结节(t=2.12,P〈0.05)。静脉期恶性结节和良性结节NIC分别为0.45±0.21、0.58±0.37,恶性结节小于良性结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5,P〈0.05)。平扫期ICDNR的曲线下面积(AUC)最大,为0.892,敏感度为83.3%,特异度为90.5%。结论双源CT双能量碘图定量参数值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有较大价值,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碘浓度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原文传递
降低下肢深静脉及肺动脉CT血管成像辐射剂量的CARE DOSE 4D及CARE kV技术探讨 被引量:13
7
作者 陈晶 李香营 +6 位作者 陈建强 王雄 梁其洲 黄丹妮 陈春恋 程月琼 高峰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97-1000,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Care Dose 4D及Care k V技术降低下肢深静脉及肺动脉CT血管成像辐射剂量的可行性。方法搜集因下肢深静脉血栓或肺动脉栓塞在行下肢深静脉CT血管成像检查者200例,全部患者均在双源CT上完成双下肢至肺动脉全程血管的检查。图... 目的探讨应用Care Dose 4D及Care k V技术降低下肢深静脉及肺动脉CT血管成像辐射剂量的可行性。方法搜集因下肢深静脉血栓或肺动脉栓塞在行下肢深静脉CT血管成像检查者200例,全部患者均在双源CT上完成双下肢至肺动脉全程血管的检查。图像后处理在Siemens Syngo via工作站完成,包括最大密度投影、多平面重组和容积再现法重建,判断并记录下肢深静脉血栓、肺栓塞、血管变异以及相关血管病变情况,其中A组(100例)患者未采用Care Dose 4D及Care k V技术与B组(100例)患者使用该技术,比较A组与B组辐射剂量之间的差异。结果下肢深静脉CTV检查显示肺动脉栓塞43例,其中伴发深静脉血栓39例,下肢深静脉血栓87例,Cockett综合征20例,布加综合征6例,血管变异与侧支循环开放35例,静脉受压9例。B组平均有效辐射剂量[(491.5±156)m Gy/cm]较A组平均有效辐射剂量[(1164±451)m Gy/cm]显著降低(P<0.01)。结论采用自动辐射剂量调整技术(Care Dose 4D和Care k V)行双下肢深静脉及肺动脉血管成像可在保证清晰显示下肢深静脉血栓、肺动脉栓塞及伴发侧支循环的同时,显著降低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深静脉血栓 辐射剂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原文传递
脑膜瘤的影像诊断及治疗进展 被引量:12
8
作者 邬玉芹 冯智才 +1 位作者 张武 陈晶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95-98,共4页
脑膜瘤是颅内的常见肿瘤,女性的发病率高于男性。脑膜瘤的临床表现因肿瘤的部位不同而有所差别,但一般表现基本相似且其病理类型较多。脑膜瘤的影像学特征比较典型,特别是在MRI诊断上,且随着MRI新序列的开发,使脑膜瘤的诊断更容易,但不... 脑膜瘤是颅内的常见肿瘤,女性的发病率高于男性。脑膜瘤的临床表现因肿瘤的部位不同而有所差别,但一般表现基本相似且其病理类型较多。脑膜瘤的影像学特征比较典型,特别是在MRI诊断上,且随着MRI新序列的开发,使脑膜瘤的诊断更容易,但不排除其他疑难病例。脑膜瘤早期诊断较为困难,临床上发现的脑膜瘤大多数已是晚期。虽然目前脑膜瘤的治疗方法很多(比如术前动脉栓塞加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疗等),但是治愈率较低。本文就脑膜瘤的影像诊断及治疗的新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瘤 核磁共振 灌注加权成像 计算机断层扫描 手术治疗 放疗 化疗
下载PDF
水通道蛋白-4 mRNA沉默可抑制离体缺氧星形胶质细胞水通道蛋白-4的表达 被引量:11
9
作者 胡惠 鲁宏 何占平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3-77,共5页
目的:研究水通道蛋白-4(AQP4) mRNA沉默对体外缺氧星形胶质细胞AQP4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氯化钴诱导体外星形胶质细胞缺氧,建立AQP4 mRNA沉默缺氧星形胶质细胞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对照组、缺氧组和干扰组,观察星形胶质细胞形态,免... 目的:研究水通道蛋白-4(AQP4) mRNA沉默对体外缺氧星形胶质细胞AQP4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氯化钴诱导体外星形胶质细胞缺氧,建立AQP4 mRNA沉默缺氧星形胶质细胞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对照组、缺氧组和干扰组,观察星形胶质细胞形态,免疫细胞化学、荧光定量PCR、免疫印迹法检测AQP4 mRNA 及蛋白表达.结果: 星形胶质细胞的AQP4 mRNA 和蛋白表达一致.正常组有少数弱阳性表达细胞.对照组与缺氧组成相同的改变:从15min始AQP4 表达增强,以1~2h显著,4h后缓慢增强.干扰组与对照组对比,在15min~4h时间段AQP4表达明显受抑制,尤其在1、2h最突出,与对照组对应时相点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h后AQP4表达缓慢回升,12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的星形胶质细胞水肿逐渐加重,以1、2h变化最明显.干扰组在30min~4h细胞水肿明显减轻,尤以1、2h变化明显,4h后细胞水肿继续加剧.结论: 星形胶质细胞水肿与AQP4表达高度一致,AQP4 mRNA沉默可以明显抑制早期缺氧(小于4h)星形胶质细胞的AQP4表达,并减轻细胞水肿.推测AQP4是产生细胞水肿的"最后共同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胶质细胞 细胞培养 缺氧 水肿 水通道蛋白-4 基因沉默
下载PDF
CT血管成像在颅底脑膜瘤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0
作者 陈建强 韩向君 +6 位作者 史克珊 李刚 李香营 鲁宏 关莹 尤晓光 战跃福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31-634,共4页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对降低颅底脑膜瘤手术创伤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2例颅底脑膜瘤患者术前行MSCTA检查,观察瘤体的形态及其与邻近大血管、颅底骨质的三维关系;利用三维重建图像模拟手术操作,以术中所见为标准对照。同时...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对降低颅底脑膜瘤手术创伤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2例颅底脑膜瘤患者术前行MSCTA检查,观察瘤体的形态及其与邻近大血管、颅底骨质的三维关系;利用三维重建图像模拟手术操作,以术中所见为标准对照。同时随机抽取未接受MSCTA检查的22例颅底脑膜瘤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术中输血量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32例患者MSCTA皆清晰显示瘤体的形态及其与邻近大血管、颅底骨质的三维关系,与术中观察一致,通过模拟操作皆合理地设计了骨瓣的大小及形状,有效避免了瘤周重要血管的损伤,准确地评估了包裹动脉剥离的危险度,其中9例改变了常规手术入路和手术方式,4例术前早期制定了次全切手术方案及放疗计划。与对照组比较,患者术中输血量明显减少(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降低。结论MSCTA可以从多角度模拟手术操作,为术前制定手术方案提供重要信息,从而减少手术创伤和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瘤 血管造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难治性局灶性癫痫病灶定位中头颅磁共振形态测量与长程视频脑电图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0
11
作者 林崇君 聂忠仕 何占平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3期302-307,共6页
目的 探讨头颅磁共振形态测量结合长程视频脑电图在难治性局灶性癫痫病灶定位中的应用。方法 以万宁市中医院放射科2018年12月-2020年4月收治的120例难治性局灶性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头颅磁共振形态测量和长程视频脑电图检查,比较... 目的 探讨头颅磁共振形态测量结合长程视频脑电图在难治性局灶性癫痫病灶定位中的应用。方法 以万宁市中医院放射科2018年12月-2020年4月收治的120例难治性局灶性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头颅磁共振形态测量和长程视频脑电图检查,比较头颅磁共振形态测量和长程视频脑电图的检查结果,分析两种检查方式癫痫诊断阳性率的一致性以及定位致痫灶的契合率。患者术后随访12个月,分析两种检查方式单项及联合分析与患者手术预后的关系。结果 长程视频脑电图检查结果中,脑电图异常主要表现为中度异常。氨乙酰天门冬氨酸/(含胆碱复合物+总肌酸NAA/(Cho+Cr)>0.7共有54例(45.00%),NAA/(Cho+Cr)<0.7共有66例(55.00%),其中检查结果异常的66例中病灶性原因引起的有46例,不明原因引起的有20例,头颅磁共振形态测量对于颅内肿瘤性病变(良性肿瘤)、脑皮质发育异常、脑供血不足引起的癫痫有明显辅助诊断价值。经McNemar检验,按α=0.05水准,两种诊断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一致性分析结果显示两种检查方式阳性率对癫痫的诊断不具有一致性,且头颅磁共振形态测量诊断癫痫阳性率较差。长程视频脑电图检查异常有68例,其中45例与头颅磁共振形态测量结果契合(66.18%),不明原因患者长程视频脑电图检查异常有47例,其中19例与头颅磁共振形态测量结果契合(4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0例患者中,头颅磁共振形态测量+患者85例,头颅磁共振形态测量-患者35例,阳性检出率为70.83%,头颅磁共振形态测量+完全切除无发作的概率与未完全切除无发作的概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长程视频脑电图+患者120例,阳性检出率为100%,长程视频脑电图+完全切除无发作的概率与未完全切除无发作的概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头颅磁共振形态测量+与长程视频脑电图+位于同一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颅磁共振形态测量 长程视频脑电图 难治性局灶性癫痫 致痫灶 定位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细菌和病毒性肺炎患者胸部影像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曹玉芳 王小智 +10 位作者 谢晓红 李景辉 邓超 李香营 朱珠华 吴志殿 计超 牛毅 刘凡 余燕梅 宋维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8-31,共4页
目的:分析并总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细菌性肺炎及其他病毒性肺炎患者胸部CT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因不同病因引起肺部感染患者的胸部CT资料,其中包括2019年12月至2020年3月海南省人民医院及海南医学院附属第二医... 目的:分析并总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细菌性肺炎及其他病毒性肺炎患者胸部CT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因不同病因引起肺部感染患者的胸部CT资料,其中包括2019年12月至2020年3月海南省人民医院及海南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36例新冠肺炎患者,2018年1月至2020年2月海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6例其他病毒性肺炎患者,2018年4月至2020年5月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收治的50例细菌性肺炎患者。由2位高年资放射科医师及2位高年资重症医学科医师共同评估患者发病后首次胸部CT的病灶累及范围及影像学特点。结果:新冠肺炎及其他病毒性肺炎患者以双侧肺叶病变较多,其发生率明显高于细菌性肺炎(91.6%、75.0%比26.0%,P<0.05)。而与其他病毒性肺炎及新冠肺炎比较,细菌性肺炎患者以单肺多叶病变为主(62.0%比18.8%、5.6%,P<0.05),并伴有胸腔积液及淋巴结肿大。新冠肺炎患者肺组织磨玻璃影比例高达97.2%,其他病毒性肺炎患者达56.2%,而细菌性肺炎患者仅有2.0%(P<0.05)。新冠肺炎和其他病毒性肺炎患者肺组织实变影(25.0%、12.5%)、支气管充气征(13.9%、6.2%)、胸腔积液(16.7%、37.5%)的发生率明显少于细菌性肺炎患者(62.0%、32.0%、60.0%,均P<0.05),铺路石征(22.2%、37.5%)、细网格征(38.9%、31.2%)、晕征(11.1%,25.0%)、磨玻璃影伴小叶间隔增厚(30.6%、37.5%)、双肺斑片样/条索阴影(80.6%、50.0%)等指标的发生率显著高于细菌性肺炎患者(2.0%、4.0%、2.0%、0%、22.0%,均P<0.05)。新冠肺炎患者局部斑片影的发生率仅为8.3%,明显低于其他病毒性肺炎及细菌性肺炎患者(8.3%比68.8%、50.0%,P<0.05)。新冠肺炎、其他病毒性肺炎及细菌性肺炎患者病灶周围血管影增粗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7.8%、12.5%、30.0%,P>0.05)。结论:新冠肺炎患者胸部CT出现磨玻璃影、铺路石样和网格影样改变的概率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细菌性肺炎 病毒性肺炎 CT影像学表现
原文传递
256-CT肝灌注成像评价肝硬化的价值 被引量:10
13
作者 战跃福 吴烨华 +2 位作者 陈建强 刘凡 韩向君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4-50,共7页
目的:探讨256-CT灌注成像评价代偿期和失代偿期肝硬化的价值。方法:分析2012年12月至2014年6月经肝穿刺活检和影像学、血液学、生物化学检查筛选出的20例肝硬化患者,根据肝穿刺结果和Child-Pugh评分将患者分为肝硬化代偿期组(n=8)和肝... 目的:探讨256-CT灌注成像评价代偿期和失代偿期肝硬化的价值。方法:分析2012年12月至2014年6月经肝穿刺活检和影像学、血液学、生物化学检查筛选出的20例肝硬化患者,根据肝穿刺结果和Child-Pugh评分将患者分为肝硬化代偿期组(n=8)和肝硬化失代偿期组(n=12),并选择同期无肝脾疾病者作为对照组(n=11),利用256-CT进行肝灌注(256-CT liver perfusion,256-CTP)。采用256-CTP模式计算灌注参数,包括肝动脉灌注(hepatic arterial perfusion,HAP)、门静脉灌注(portal venous perfusion,PVP)、总肝灌注(total liver perfusion,TLP)、肝动脉灌注指数(hepatic perfusion index,HPI);采用大体灌注模式计算灌注参数,包括肝灌注(liver perfusion,LP)、增强峰值(peak enhanced,PE)、达峰时间(time to peak,TTP)、血容积(blood volume,BV)。采用非参数Spearman检验分析肝硬化分期与各灌注参数值之间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评价各灌注指标预测肝硬化程度的能力,选择约登指数最大作为截断点,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对照组、肝硬化代偿期组、肝硬化失代偿期组PVP分别为(76.63±37.26),(38.78±16.13)和(36.14±15.31)m L/(100 m L·min);TLP分别为(98.48±43.58),(55.63±14.47)和(54.41±20.81)m L/(100 m L·min);PE分别为(55.62±18.25),(44.11±5.79)和(41.08±7.74)HU,均表现为逐渐下降趋势,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HPI分别为(19.50±6.08)%,(31.81±16.48)%和(34.47±16.04)%;P分别为(37.32±8.59),(47.06±14.61)和(59.86±20.87)s,表现为逐渐上升趋势,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HAP,LP和BV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VP,TLP,PE和LP与肝硬化分期呈负相关(分别r=-0.592,-0.567,-0.409和-0.569,均P<0.05);HPI,TTP与肝硬化分期呈正相关(分别r=0.434和0.538,均P<0.05)。HPI和TTP对肝硬化具有较高的预测效度,ROC曲线对预测肝硬化及肝硬化失代偿期程度TTP略优于HPI。结论: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灌注
下载PDF
磁共振DWI高b值及ADC值在超急性脑缺血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9
14
作者 张武 何占平 +5 位作者 陈晶 余丹 陈建强 李香营 战跃福 邬玉芹 《重庆医学》 CAS 2018年第8期1029-1032,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高b值及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在超急性脑缺血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成年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缺血组和对照组,依据缺血时间长短将缺血组再分为0.25、0.50、1.00、2.00、4.00h及6.00h组,每组各6只,...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高b值及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在超急性脑缺血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成年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缺血组和对照组,依据缺血时间长短将缺血组再分为0.25、0.50、1.00、2.00、4.00h及6.00h组,每组各6只,共42只。缺血组行右侧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分别进行头部T2WI、DWI(b值分别为0、400、800、2 000、3 000s/mm2)扫描,记录对比噪声比(CNR)、信噪比(SNR)值,测量T2WI、DWI高信号最大层面相对面积(rs-T2WI、rs-DWI)及相对表观扩散系数(rADC)值,观察缺血区域的影像学改变,检验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 b值为2 000、3 000s/mm2时DWI对超急性期脑缺血的诊断率明显高于b值为400、800s/mm2(P<0.05),b值为400、800、2 000、3 000s/mm2在诊断超急性脑缺血的敏感性分别为16.7%、50.0%、100.0%、100.0%,特异度为16.7%、50.0%、100.0%、100.0%。不同b值下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b值DWI在诊断超急性脑缺血明显优于低b值,尤其在脑缺血0.25h及0.50h显示病灶方面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急性脑缺血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高b值 大鼠 Sprague-Dawley
下载PDF
共同性斜视患者大脑皮层激活强度的功能磁共振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小琴 谢青 +1 位作者 鲁宏 王雄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58-262,共5页
目的采用血氧水平依赖性功能磁共振成像(blood oxygen level dependent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BOLD-fMRI)技术比较共同性斜视患者与正常受试者在接受不同视差的立体图刺激下激活脑区和激活强度的差异。方法选取共同性... 目的采用血氧水平依赖性功能磁共振成像(blood oxygen level dependent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BOLD-fMRI)技术比较共同性斜视患者与正常受试者在接受不同视差的立体图刺激下激活脑区和激活强度的差异。方法选取共同性斜视患者12例,立体视觉正常者10例,进行组块设计的fMRI研究。采用SPM5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及分析。结果两组激活强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视差1200″刺激下,共同性斜视组激活强度低于正常组的区域表现为双侧枕中回(BA18)、双侧额下回(BA45/47)、右侧颞下回(BA37)、左侧顶下小叶(BA40)、左侧中央后回(BA2)、左侧岛叶(BA13)。在视差2400″刺激下,共同性斜视组激活强度低于正常组的区域表现为双侧枕中回(BA18)、右侧颞下回(BA37)、双侧海马(BA28)、左侧颞上回(BA20);共同性斜视组激活强度高于正常组的区域表现为右侧舌回(BA18)。在视差3600″刺激下,共同性斜视组激活强度低于正常组的区域表现为右侧额下回(BA47)、左侧枕中回(BA18)、右侧枕下回(BA18)、左侧岛叶(BA13);共同性斜视组激活强度高于正常组的区域表现为右侧额中回(BA8/10)。结论共同性斜视患者右侧舌回、额中回的激活强度高于正常人,双侧枕叶、颞叶、额叶及左侧岛叶、顶叶的激活强度均低于正常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性斜视 大脑皮层 功能磁共振
下载PDF
基于体素形态学分析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脑灰质体积的变化 被引量:6
16
作者 杨敏慧 杨国帅 +3 位作者 林红 杨瑞宝 林硕勤 刘爱群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543-546,共4页
目的应用MRI基于体素形态学分析方法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PN)患者的脑皮质结构变化,分析其脑灰质异常区域及分布特征。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海口医院及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的124例DPN患者和88例2型糖尿病不伴有DPN(... 目的应用MRI基于体素形态学分析方法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PN)患者的脑皮质结构变化,分析其脑灰质异常区域及分布特征。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海口医院及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的124例DPN患者和88例2型糖尿病不伴有DPN(NDPN)患者为研究对象,并纳入性别、年龄与患者组相匹配的4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进行全脑MRI检查,采集3D-T1WI数据应用基于体素形态学分析方法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与NDPN患者相比,DPN患者脑灰质体积异常减少的区域包括双侧中央后回及丘脑(P<0.05),且两侧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DPN患者脑灰质体积异常减少的区域包括双侧中央前回、中央后回、额上回和丘脑(P<0.05),且两侧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PN患者存在双侧脑灰质体积减小,提示中枢结构损伤可能是DPN发生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神经病变 周围神经系统疾病 磁共振成像 脑灰质
原文传递
大鼠脑创伤半暗带水肿与水通道蛋白-4表达的相关性 被引量:8
17
作者 任欢欢 熊翱 鲁宏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63-369,共7页
目的探讨大鼠脑创伤半暗带(TP)水肿与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88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1只)和创伤组(77只),观察时相点为创伤后1,6,12,24,48,72h、7d,每个时相点11只。采用改... 目的探讨大鼠脑创伤半暗带(TP)水肿与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88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1只)和创伤组(77只),观察时相点为创伤后1,6,12,24,48,72h、7d,每个时相点11只。采用改良mFeeney法建立中度脑创伤模型,组织学观察脑组织水肿,免疫组化半定量IgG的表达观察血脑屏障(BBB)的变化,免疫荧光和Westernblotting观察AQP4表达。结果对照组病理及IgG染色未见异常,AQP4表达量较少。创伤组伤后1h在创伤周边出现染色浅淡的TP,之后逐渐增加,12h达到最宽,为(1.589±0.020)mm,之后变窄,除24h与48h和72h与7d外,余各时相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创伤组伤后1h创伤周边呈血管源性水肿,6h出现细胞内水肿,12h血管源性水肿与细胞内水肿均明显加重,72h细胞内水肿占优势。IgG染色于1,12,48h呈3度强阳性;6,24,72h及7d呈1度弱阳性。创伤组伤后1hAQP4表达下降为0.659±0.021,6h稍回升为1.257±0.058,12h达峰值2.499±0.136,之后又随损伤时间降低,24h为2.267±0.068,72h再次上调为2.078±0.065,7d时基本恢复至基线水平1.280±0.065,除6h与7d(P〉0.05)、12h和24h(P〉0.05)、24h和72h(P〉0.05)外,余各时相点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伤早期TP表现为以BBB破坏为特征的血管源性水肿,AQP4表达下调,随后AQP4表达上调,引起细胞内水肿,加重TP。AQP4可能参与机体的防御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通道蛋白4 脑损伤 血管性水肿
原文传递
基因沉默对缺血脑组织水通道蛋白4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鲁宏 胡惠 +2 位作者 何占平 涂蓉 舒庆杰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8,共5页
研究基因沉默对缺血性脑组织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缺血组、对照组、干扰组,每组再分0.25、0.5、1、2、4及6h组。分别进行右侧大脑中动脉栓塞(MCA()I缺血组)、注射无意义短发夹(... 研究基因沉默对缺血性脑组织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缺血组、对照组、干扰组,每组再分0.25、0.5、1、2、4及6h组。分别进行右侧大脑中动脉栓塞(MCA()I缺血组)、注射无意义短发夹(shorthairpin)RNA-AQP4脂质体(shRNA-AQP4+MCA()_对照组)及干扰剂(siRNA-AQP4+MCAO-干扰组),随后进行右侧基底节组织的病理观察、免疫组织化学、荧光定量PCR及免疫印迹检测。结果:对照组与缺血组的AQP4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QP4在0.25h出现表达增强,2h内快速增加,4~6h期间缓慢上升。干扰组与对照组对比,0.25、6h时AQP4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5~4h期间AQP4表达轻度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6hAQP4表达回升。病理显示对照组与缺血组相似,在2h内的病理改变为细胞内水肿,4~6h出现血管源性水肿。干扰组在2h内的细胞内水肿明显减轻,4h后的血管源性水肿无明显改善。结论:AQP4表达上调是缺血性细胞内水肿的分子基础,AQP4基因沉默能有效减轻细胞内水肿,但对血管源性水肿的AQP4表达干扰作用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水通道蛋白 基因沉默 大鼠
下载PDF
前循环和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风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谢兴润 李香营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3年第5期642-646,655,共6页
目的 分析后循环缺血性卒中(PCiS)和前循环缺血性卒中(ACiS)患者的具体特征,评估两种疾病不良预后的风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8年4月—2021年5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就诊、符合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断的373名患者入组进... 目的 分析后循环缺血性卒中(PCiS)和前循环缺血性卒中(ACiS)患者的具体特征,评估两种疾病不良预后的风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8年4月—2021年5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就诊、符合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断的373名患者入组进行研究。依据病变部位将研究对象分为PCiS组(89例)和ACiS组(284例)。收集所有研究对象入院时的基本数据和临床结局,确定PCiS与ACiS患者在临床、病因、放射学以及临床结局等方面的具体特征,将单因素分析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与患病和不良预后的关系。结果 PCiS组和ACiS组研究对象在年龄、性别、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中风量表(NIHSS)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患高脂血症、心房颤动、使用抗高血压药物、计算机断层扫描(CT)或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早期缺血性病变情况、CT血管造影(CTA)或MR血管造影(MRA)检查与卒中有关的闭塞或狭窄、颅内动脉异常、颅外动脉异常、颅内外动脉异常情况、患病机制中心源性梗死情况、治疗情况以及临床结局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较大年龄、入院时较高NIHSS评分、心房颤动情况、早期缺血性病变、与卒中有关的闭塞或狭窄、颅内动脉异常、静脉溶栓情况多出现于ACiS患者群体中,而入院时较高GCS、高脂血症、血管内治疗情况则更常出现于PCiS患者群体中。不良预后危险因素分析显示,入院时NIHSS评分(β=0.356)及静脉溶栓治疗情况(β=2.427)为PCiS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入院时NIHSS评分(β=0.122)及颅外动脉异常情况(β=0.700)为ACiS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ACiS患者往往较大年龄、入院时NIHSS评分较高、有更多的心房颤动情况、早期缺血性病变、与卒中有关的闭塞或狭窄、颅内动脉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循环缺血性卒中 后循环缺血性卒中 预后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的MR扩散加权成像与水通道蛋白-4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鲁宏 胡惠何健赵峰吴涛 +4 位作者 章士正 胡惠 何健 赵峰 吴涛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319-1321,共3页
脑血管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等特点。脑血管病居全球死亡病因的第2位,其中脑梗死占脑血管病总数的70%左右。一旦临床上出现脑梗死,早期诊断和及时溶栓治疗是惟一能规避其高死... 脑血管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等特点。脑血管病居全球死亡病因的第2位,其中脑梗死占脑血管病总数的70%左右。一旦临床上出现脑梗死,早期诊断和及时溶栓治疗是惟一能规避其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等严重并发症的可靠保证。研究表明,早期脑梗死的病理改变主要是细胞内水肿,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4,AQP4)参与其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通道蛋白-4 MR扩散加权成像 脑缺血再灌注 大鼠 高死亡率 脑血管病 中脑梗死 脑血管疾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