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1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联合内镜治疗门静脉高压症 被引量:14
1
作者 罗宏武 黄湘俊 +1 位作者 黄飞舟 刘浔阳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86-790,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联合内镜下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EVL)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将105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分为3组,40例行内镜套扎术(套扎组),35例行开腹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开腹组),30... 目的:探讨腹腔镜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联合内镜下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EVL)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将105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分为3组,40例行内镜套扎术(套扎组),35例行开腹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开腹组),30例行腹腔镜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联合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联合组),分析3组术前1d及术后1,3,7d血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变化,比较其住院时间、术中出血、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奇静脉内径、血流速度及血流量、食管静脉曲张复发、再出血率等相关资料。结果:联合组与开腹组术后第1天TBIL,DBI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7天AS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开腹组及套扎组在治疗前后奇静脉血流量及食管静脉曲张复发、再发出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断流联合食管静脉套扎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能减少奇静脉血流量等优点,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脉高压症 腹腔镜术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
下载PDF
携带适配体AS1411的液态内核纳米超声造影剂的制备和评估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征 丁劲松 +2 位作者 罗声娟 王培琦 梁琪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10-618,共9页
目的:探讨制备核酸适配体AS411靶向液态内核的纳米超声造影剂的方法,评价该靶向纳米超声造影剂体外显影能力和寻靶能力。方法:将自合成的膜材料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聚乙二醇(PLGA-PEG-COOH)和全氟辛溴烷(perfluoroctylbromide,PFOB)... 目的:探讨制备核酸适配体AS411靶向液态内核的纳米超声造影剂的方法,评价该靶向纳米超声造影剂体外显影能力和寻靶能力。方法:将自合成的膜材料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聚乙二醇(PLGA-PEG-COOH)和全氟辛溴烷(perfluoroctylbromide,PFOB),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液态内核的纳米颗粒(nanoparticles,NP)。然后用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EDC)/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催化法将AS1411连接到NP表面,制成靶向液态内核的纳米颗粒(NP-AS1411)。用透射电镜检查NP-AS1411的形态。比较NP-AS1411和NP的大小、表面电荷、包封率、生物相容性、体外显影能力和稳定性。用凝胶电泳检查AS1411是否连于NP表面。用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检测NP-AS1411的靶向能力。结果:NP-AS1411在电镜下呈壳-核结构,直径为(245.4±16.5)nm,大于NP的直径(P=0.05)。NP-AS1411和NP在表面电荷和包封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浓度(25.0 mg/m L)NP-AS1411与MCF-7细胞孵育24 h后,细胞的活力(89%)和对照组相比明显下降(P=0.04)。NP-AS1411体外相对灰阶值为86.1±6.7,明显高于脱气去离子水(P<0.05),与和NP的体外相对灰阶值相当(P>0.05)。常温保存24 h后,NP-AS1411的相对灰阶值为80.1±9.2,与24 h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P-AS1411的大小在放置24 h后也无明显变化(P>0.05)。凝胶电泳证实当NP和AS1411的摩尔比为40:1时,连接到NP的AS1411最多。MCF-7细胞分别与载有荧光香豆素6的NP-AS1411,NP孵育后,NP-AS1411在荧光显微镜下能够产生更强的绿色荧光。流式细胞仪证实NP和NP-AS1411与MCF-7细胞均有结合,但是NP-AS1411和MCF-7细胞结合后产生的荧光更强烈。结论: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和EDC/NHS催化法可以成功制备适配体靶向液态内核纳米超声造影剂。该靶向液态内核纳米超声造影剂的体外显影能力好,也同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剂 纳米颗粒 靶向 AS1411
下载PDF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中长链非编码RNA的表达谱 被引量:3
3
作者 孙传政 黄飞舟 +2 位作者 严文广 刘怀政 汪长发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41-748,共8页
目的:分析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中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的表达谱特征。方法:采用lncRNA-m RNA基因芯片检测单纯性胆囊结石伴或不伴NAFLD患者的肝组织样本,获得lncRNA差异性表达谱。进一步使用生... 目的:分析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中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的表达谱特征。方法:采用lncRNA-m RNA基因芯片检测单纯性胆囊结石伴或不伴NAFLD患者的肝组织样本,获得lncRNA差异性表达谱。进一步使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差异表达的基因予以分析。结果:与正常样本相比,NAFLD肝样本内共有1 735个lncRNAs和1 485个mRNAs异常表达,其中535个lncRNAs和760个mRNAs上调,1 200个lncRNAs和725个mRNAs下调。结论:与正常肝组织相比,NAFLD组织中lncRNA表达谱明显异常,这些lncRNAs可能在NAFLD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表达谱 基因芯片
下载PDF
腺相关病毒介导绿色荧光蛋白基因体外转染人羊膜上皮细胞 被引量:3
4
作者 罗宏武 黄湘俊 +1 位作者 刘浔阳 黄飞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843-1846,共4页
背景:人羊膜上皮细胞易于获得,采集简单,是细胞移植和组织修复的理想种子细胞,目前国内外尚无关于标记、示踪体外培养的人羊膜上皮细胞的报道。目的:探讨腺相关病毒载体介导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对体外培养的人羊膜上皮细胞的转染效果。方法... 背景:人羊膜上皮细胞易于获得,采集简单,是细胞移植和组织修复的理想种子细胞,目前国内外尚无关于标记、示踪体外培养的人羊膜上皮细胞的报道。目的:探讨腺相关病毒载体介导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对体外培养的人羊膜上皮细胞的转染效果。方法:取人羊膜标本,以胰蛋白酶消化法分离培养人羊膜上皮细胞,采用含绿色荧光蛋白的腺相关病毒进行转染,检测其转染效率。结果与结论:人羊膜上皮细胞可成功地在体外进行原代和传代培养,经含绿色荧光蛋白的腺相关病毒颗粒转染后,可稳定高效表达绿色荧光蛋白,转染效率达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相关病毒 绿色荧光蛋白 基因 转染 人羊膜上皮细胞
下载PDF
miR-144通过影响TLR/MyD88通路抑制肝癌SMMC-7721细胞侵袭 被引量:3
5
作者 易青松 柳久久 +3 位作者 艾热夏提·库尔班 李竞 罗宏武 孙吉春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65-770,F0003,共7页
目的探讨miR-144基因过表达对肝癌SMMC-7721细胞侵袭及Toll样受体(TLR)/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免疫通路的影响。方法培养人正常肝细胞HL-7702,肝癌细胞系SMMC-7721,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法检测两组细胞miR-144基因表达差异,将SMMC-7721... 目的探讨miR-144基因过表达对肝癌SMMC-7721细胞侵袭及Toll样受体(TLR)/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免疫通路的影响。方法培养人正常肝细胞HL-7702,肝癌细胞系SMMC-7721,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法检测两组细胞miR-144基因表达差异,将SMMC-7721细胞分为空白组、miR-144 NC组、miR-144 mimics组,倒置荧光显微镜检测转染效率,qRT-PCR法检测转染后各组miR-144基因表达情况,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各组SMMC-7721细胞存活情况,通过Transwell法检测各组SMMC-7721细胞侵袭情况,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侵袭相关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以及TLR/MyD88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情况,观察添加40μmol/L MyD88抑制剂TJ-M2010-2组对SMMC-7721细胞TLR/MyD88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相比,SMMC-7721组miR-144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与空白组、miR-144 NC组相比,miR-144 mimics组miR-144基因表达显著升高(P<0.05);CCK-8实验显示,与对照组、miR-144 NC组相比,miR-144 mimics组转染48、72、96 h后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P<0.05);与空白组、miR-144 NC组相比,miR-144 mimics组侵袭细胞数、MMP-2、MMP-9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空白组、miR-144 NC组相比,miR-144 mimics组、TJ-M2010-2组Toll样受体4(TLR4)、MyD88、磷酸化核因子-κB(p-NF-κB)/核因子-κB(NF-κB)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miR-144 mimics组与TJ-M2010-2组TLR4、MyD88、p-NF-κB/NF-κB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R-144过表达可能通过抑制TLR/MyD88通路转导降低SMMC-7721细胞存活、抑制SMMC-7721细胞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MC-7721细胞 miR-144 存活 侵袭 Toll样受体/髓样分化因子88
下载PDF
人羊膜上皮细胞具有向肝细胞样细胞分化的特性 被引量:2
6
作者 罗宏武 黄湘俊 +1 位作者 黄飞舟 刘浔阳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23-624,共2页
人羊膜上皮细胞(hAECs)具有部分胚胎干细胞特性,在一定的条件下可分化为肝细胞。本研究鉴定了hAECs的肝细胞特异性功能基因以及转录因子的表达,并检测了其表面特异性标记,旨在进一步分析hAECs的生物学特性。
关键词 上皮细胞 羊膜 细胞分化 肝细胞样 细胞
原文传递
长链非编码RNA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异常表达 被引量:1
7
作者 易忠杰 聂晚频 +4 位作者 孙传政 汪长发 朱垒 郑少鹏 黄飞舟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632-635,共4页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指除外乙醇和其他明确的损肝因素所致的肝细胞内脂肪过度沉积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包括单纯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及其相关肝硬化。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非编码RNA 异常表达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长链 单纯性脂肪肝 LIVER 病理综合征
原文传递
诱导人羊膜上皮细胞横向分化为肝细胞样细胞(英文) 被引量:1
8
作者 罗宏武 黄湘俊 +1 位作者 黄飞舟 刘浔阳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25-531,共7页
目的:通过体外诱导分化实验,评价人羊膜上皮细胞(hAECs)向肝细胞样细胞分化的能力。方法:采用地塞米松(Dex),HGF,IGF等细胞因子联合诱导hAECs向肝细胞样细胞分化,诱导周期为2周,诱导过程中采用RT-PCR鉴定albumin(ALB),CYP1A1,CYP1A2,IGF... 目的:通过体外诱导分化实验,评价人羊膜上皮细胞(hAECs)向肝细胞样细胞分化的能力。方法:采用地塞米松(Dex),HGF,IGF等细胞因子联合诱导hAECs向肝细胞样细胞分化,诱导周期为2周,诱导过程中采用RT-PCR鉴定albumin(ALB),CYP1A1,CYP1A2,IGFR,c-met等肝细胞相关关键功能基因及HNF3,HNF4和C/EBPa 3种转录因子的表达,流式细胞术分析集落细胞表面标记ALB,AFP和CK18的时程变化。结果:诱导2周后hAECs表达ALB,CYP1A1,CYP1A2,c-met等肝细胞功能基因及HNF3,HNF4,C/EBPa,HNF1等转录因子,且功能基因随诱导天数的增加其表达逐渐增强;细胞表面标记检测发现:诱导第6天时,hAECs主要表达AFP+,为(15.1±2.1)%;随着诱导时间的延长,第10天时hAECs表达AFP+/ALB+,为(6.5±1.4)%;而诱导第14天时,hAECs基本上只表达ALB+,为(13.9±2.3)%。诱导第10天时的hAECs开始表达ALB+/CK18+;为(2.5±1.4)%;诱导第14天时,细胞依然表达ALB+/CK18+,且这种双阳性的细胞量有明显增加,为(18.9±3.1)%;同时CK18+细胞数并没有明显减少,诱导第10天时,CK18+细胞数为(16.1±1.2)%;诱导第14天时,CK18+细胞数为(21.3±4.6)%。提示诱导过程中的hAECs随着诱导时间的延长有一个逐渐成熟的过程。结论:体外诱导的hAECs具有分化为肝细胞样细胞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羊膜上皮细胞 肝细胞样细胞 诱导分化
下载PDF
人羊膜上皮细胞上清液对人肝癌BEL-7402细胞的体外抗肿瘤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华侨 李天明 罗宏武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2016年第1期62-67,共6页
目的探讨人羊膜上皮细胞(h AECs)上清液对体外培养的肝癌细胞系BEL-7402细胞迁移、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 BEL-7402细胞随机分为5组,其中对照组不加h AECs上清液,其余4组加入体积分数分别为6.25%、12.5%、25%和50%的h AECs上清液作用2... 目的探讨人羊膜上皮细胞(h AECs)上清液对体外培养的肝癌细胞系BEL-7402细胞迁移、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 BEL-7402细胞随机分为5组,其中对照组不加h AECs上清液,其余4组加入体积分数分别为6.25%、12.5%、25%和50%的h AECs上清液作用24 h后,通过划痕实验、MTT试验和流式细胞术检测BEL-7402细胞迁移、增殖和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量。结果 h AECs上清液能剂量依赖性地抑制BEL-7402细胞迁移、增殖并诱导凋亡(P<0.05);25%和50%h AECs上清液组BEL-7402细胞caspase-3和caspase-8蛋白的切割片断蛋白定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h AECs上清液对体外培养的BEL-7402细胞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ECs BEL-7402细胞 细胞迁移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下载PDF
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17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5
10
作者 李其焕 王群伟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10年第2期99-101,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72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纤维胆道镜取石术(腹腔镜组)的临床疗效,并与同期165例常规开腹手术患者(开腹组...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72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纤维胆道镜取石术(腹腔镜组)的临床疗效,并与同期165例常规开腹手术患者(开腹组)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手术均获成功,患者恢复良好。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率、肛门排气时间、切口感染率、住院天数均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腹腔镜组有2例结石残余,开腹组有5例结石残余,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经平均1.2年(1个月-3年)随访,开腹组有9例复发,腹腔镜无一例复发,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的方法 ,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等微创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检查 纤维胆道镜检查 胆囊结石病 胆总管结石
下载PDF
胆道疾病病人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被引量:33
11
作者 周庆湘 李乐之 +1 位作者 赵丽萍 杨竹林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3年第9期703-704,共2页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50例住院胆道疾病病人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结果健康教育后病人健康知识得分明显高于健康教育前(均P<0.01),不同年龄、性别及文化程度者健康知识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和P<0...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50例住院胆道疾病病人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结果健康教育后病人健康知识得分明显高于健康教育前(均P<0.01),不同年龄、性别及文化程度者健康知识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和P<0.01)。提示健康教育对胆道疾病病人了解疾病相关知识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不同病人,教育方法和教育内容应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疾病 健康教育 效果评价
下载PDF
基于奥马哈系统的个案管理护理模式对肝癌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28
12
作者 李诗玉 李雅湘 苏骏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9年第8期1128-1131,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奥马哈系统的个案护理模式对肝癌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状况的影响,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7年11月至2018年6月来该科住院的符合纳入标准的100例肝癌切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 目的探讨基于奥马哈系统的个案护理模式对肝癌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状况的影响,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7年11月至2018年6月来该科住院的符合纳入标准的100例肝癌切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基于奥马哈系统的个案管理护理模式。采用生活质量评定量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状况进行测评,观察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状况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得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奥马哈系统的个人管理护理模式对肝癌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状况具有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马哈系统 个案护理模式 肝癌 生活质量 心理状况
下载PDF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与内镜ERCP/EST联合LC治疗胆囊疾病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20
13
作者 彭和平 李永国 +3 位作者 贺更生 邵子力 薛平 胡以则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5年第4期448-451,共4页
【目的】评价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CBDE)与内镜逆行胆管造影、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R CP/EST)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疾病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探讨胆石症的微创外科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152例胆囊疾病合并胆... 【目的】评价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CBDE)与内镜逆行胆管造影、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R CP/EST)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疾病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探讨胆石症的微创外科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152例胆囊疾病合并胆总管结石病人分别采用LC+LCBDE术(68例)、内镜EST联合LC术(84例)治疗的临床资料, 进行胆总管内径、结石大小、手术时间、手术费用、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日等方面的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两种术式的术后住院日差异无显著性(P>0. 05),手术时间、手术费用、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 01 ), 且两者的胆总管内径、结石大小相比较有差别。【结论】胆总管直径小于1. 0cm,尤其胆总管下端结石嵌顿时宜采用内镜、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胆总管直径大于1. 0cm或多发结石,尤其并存二级支肝管结石者(无胆管狭窄),腹腔镜下一期手术LC+LCBDE是治疗胆囊疾病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最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疾病/并发症 胆总管结石/外科学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在肝脏外科应用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20
14
作者 陈康 熊力 +3 位作者 郑砚文 邓小峰 文宇 苗雄鹰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0-95,共6页
随着3D打印技术在医学领域的蓬勃发展,传统医学正向着数字化精准医学转换。精准肝脏外科的特点是通过术前精准评估和手术规划、术中精细解剖止血而使患者获得最佳康复。3D技术通过影像学数据构建出肝脏仿真模型,可以让外科医师从三维角... 随着3D打印技术在医学领域的蓬勃发展,传统医学正向着数字化精准医学转换。精准肝脏外科的特点是通过术前精准评估和手术规划、术中精细解剖止血而使患者获得最佳康复。3D技术通过影像学数据构建出肝脏仿真模型,可以让外科医师从三维角度上充分认识肝脏,从而更好完成术前评估与规划。生物3D打印作为近年新兴的学科,未来有望解决肝移植手术供体短缺、肝脏切除术后残肝体积不足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外科学 打印 三维 肝移植 综述文献
原文传递
肝胆结石术后再次手术的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18
15
作者 谢清贵 苗雄鹰 王群伟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09年第2期98-101,共4页
目的探讨肝胆结石手术后再次手术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肝胆结石术后再次手术的患者259例,其中因胆囊残株炎行胆囊残株切除术3例;因胆总管结石行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T管引流14例,行EST3例;因医源性胆道损伤行胆肠吻合+T管引流9例... 目的探讨肝胆结石手术后再次手术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肝胆结石术后再次手术的患者259例,其中因胆囊残株炎行胆囊残株切除术3例;因胆总管结石行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T管引流14例,行EST3例;因医源性胆道损伤行胆肠吻合+T管引流9例;因肝内胆管结石残留或复发行肝叶(段)切除+T管引流(或肝肠吻合)188例;因胆肠吻合口狭窄行胆肠吻合14例(其中4例合并结石);因胆总管囊肿行胆总管囊肿切除+胆肠吻合11例;因Caroli病并结石行肝叶(段)切除+T管引流9例,因胆管肿瘤行根治术或T管引流3例;因意外性胆囊癌行根治术5例。结果再手术后发生并发症48例(18.5%),均经保守治疗治愈。均获随访,平均2(0.5~5)年,244例病人获得较好效果,优良率达94.2%。结论术前对病情的准确判断与充分的术前准备、正确的手术方法以及术后综合治疗是预防肝胆结石手术后再次手术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胆管结石 再手术
下载PDF
术后纤维胆道镜取石2856例分析 被引量:17
16
作者 刘国利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476-477,共2页
目的 提高肝胆管结石的取石疗效 ,减少和避免患者的再次手术。方法 总结1982~ 2 0 0 1年纤维胆道镜经T管窦道治疗术后胆道残余结石 2 85 6例的经验。结果 经纤维胆道镜取石成功 2 6 5 0例 (93 0 % ) ,失败 2 0 6例 (7 0 % )。结论... 目的 提高肝胆管结石的取石疗效 ,减少和避免患者的再次手术。方法 总结1982~ 2 0 0 1年纤维胆道镜经T管窦道治疗术后胆道残余结石 2 85 6例的经验。结果 经纤维胆道镜取石成功 2 6 5 0例 (93 0 % ) ,失败 2 0 6例 (7 0 % )。结论 术后经纤维胆道镜治疗胆道残余结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 内窥镜检查 胃肠道 胆结石
原文传递
静脉输注奥曲肽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 被引量:15
17
作者 刘威 苗雄鹰 +3 位作者 李永国 钟德玝 黄生福 王群伟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2期927-929,共3页
目的 评价静脉输注奥曲肽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预防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 7年来施行的 74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对照组 3 6例 ,奥曲肽治疗组 (奥曲肽组 ) 3 8例。从手术当日至术后 7d奥曲肽组每天静脉输注... 目的 评价静脉输注奥曲肽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预防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 7年来施行的 74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对照组 3 6例 ,奥曲肽治疗组 (奥曲肽组 ) 3 8例。从手术当日至术后 7d奥曲肽组每天静脉输注奥曲肽 0 .5 μg/(kg·h) ,观察临床症状、体征、腹腔引流情况及胰液的分泌量。结果 奥曲肽组临床胰瘘的发生率、平均住院日以及术后 1,3 ,5d胰液的分泌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奥曲肽组停用奥曲肽后胰液的分泌量较停药前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副作用 胰瘘/病因学 胰瘘/预防和控制 奥曲肽/治疗应用
下载PDF
胰腺癌中三种血管生长因子受体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罗衡桂 杨竹林 +4 位作者 丁应文 李永国 马铁祥 王力 王云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467-469,共3页
目的 胰腺癌能依赖多种血管生长因子及受体的多步骤调控导致肿瘤血管大量生长。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 (flt 1)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 (bFGFR)及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PDGFR)与胰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及受体之间相互关系... 目的 胰腺癌能依赖多种血管生长因子及受体的多步骤调控导致肿瘤血管大量生长。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 (flt 1)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 (bFGFR)及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PDGFR)与胰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及受体之间相互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5 1例胰腺癌及 32例急慢性胰腺炎患者病变组织中 ,flt 1、bFGFR、PDGFR的表达。结果 flt 1、bFGFR、PDGFR在胰腺癌患者中的阳性率为 5 2 .9% ,5 4 .9%和 4 5 .1% ,在胰腺炎中的阳性率为 18.8% ,18.8%和2 1.9%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或P <0 .0 1) ,它们的高表达与胰腺癌的分化程度呈负相关 (P <0 .0 5或P <0 .0 1) ,与肿瘤的浸润、淋巴及血道转移 (临床分期 )呈正相关 (P <0 .0 5或P <0 .0 1) ,与肿瘤大小无关 (P >0 .0 5 )。flt 1、bFGFR、PDGFR在胰腺癌中阳性表达呈相关密切关系 (P <0 .0 5 ) ,它们在胰腺癌的发生、浸润、转移中可能存在相互诱导 ,相互诱导协同或互补作用。结论 flt 1、bFGFR、PDGFR的阳性表达可作为胰腺癌生长 ,转移及预后的重要判定指标 ,三种血管生长因子受体可作为胰腺癌抑血管生成治疗的有效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肿瘤血管生成 血管生长因子受体 免疫组化
原文传递
胆囊管壁转移修复肝总管狭窄或缺损术式的探讨 被引量:9
19
作者 秦春宏 李永国 +2 位作者 张树友 何葵 杨文军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27-228,共2页
为探讨修复肝总管狭窄或缺损有效的术式,笔者采用切开胆囊管并侧移的方法修复肝总管狭窄或缺损8例:其中肝总管狭窄并发重症急性胆管炎1例,肝总管狭窄反复并发梗阻性黄疸2例,LC术中肝总管损伤3例,Mirizzi综合征Ⅲ型2例。术后4-7个月... 为探讨修复肝总管狭窄或缺损有效的术式,笔者采用切开胆囊管并侧移的方法修复肝总管狭窄或缺损8例:其中肝总管狭窄并发重症急性胆管炎1例,肝总管狭窄反复并发梗阻性黄疸2例,LC术中肝总管损伤3例,Mirizzi综合征Ⅲ型2例。术后4-7个月T管造影显示肝总管通畅无狭窄后拔管。术后1年B超检查,肝总管、胆总管通畅无狭窄。提示胆囊管壁转移修复肝总管狭窄或缺损的术式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总管狭窄 外科学 胆囊管壁转移修复 肝总管缺损 术式
下载PDF
STAT_1、STAT_2、STAT_4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20
作者 周钧 钟德玝 +2 位作者 杨竹林 胡继雄 邓星辉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2期838-840,共3页
目的探讨STAT1、STAT2、STAT4在肝癌的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肝组织表达及其表达与原发性肝癌的关系。方法应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2002年3~11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肝胆胰外科手术切除原发性肝癌(PHC)标本37例和胆囊炎病人手... 目的探讨STAT1、STAT2、STAT4在肝癌的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肝组织表达及其表达与原发性肝癌的关系。方法应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2002年3~11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肝胆胰外科手术切除原发性肝癌(PHC)标本37例和胆囊炎病人手术切除的正常肝组织17例中的STAT1、STAT2、STAT4蛋白表达。结果肝癌癌组织中STAT1、STAT2、STAT4蛋白表达阳性率及其评分明显低于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织,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STAT1、STAT2、STAT4之间信号表达均无相关性(P>005)。STAT1、STAT2、STAT4蛋白与分化和病理分型有关,与肝硬化、AFP、转移及肿瘤大小无显著差异。结论STAT1、STAT2、STAT4在肝癌癌组织表达显著降低,在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织表达显著增高,STAT1、STAT2、STAT4在肝癌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相关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T1 蛋白表达 正常肝组织 原发性肝癌 癌旁组织 癌组织 SABC 分化 标本 阳性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