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粤港澳大湾区低空经济产业生态的构建路径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劳铖强 宋晓东 《特区实践与理论》 2024年第2期20-25,共6页
文章在梳理产业生态发展演进的基础上,提出低空经济所形成的产业生态属于数字生态,是数据充分流动、参与主体相互协作的开放式生态系统。针对粤港澳大湾区低空经济产业面临的技术创新能力不足、数字化水平不够高、新型体制机制不畅、产... 文章在梳理产业生态发展演进的基础上,提出低空经济所形成的产业生态属于数字生态,是数据充分流动、参与主体相互协作的开放式生态系统。针对粤港澳大湾区低空经济产业面临的技术创新能力不足、数字化水平不够高、新型体制机制不畅、产业整合能力不强、新型基础设施不全和低空服务人才不多等一系列问题,粤港澳大湾区低空经济产业可以围绕数字生态建设,从制度系统化、创新系统化、数字系统化、市场系统化和服务系统化五个方面推进要素参与主体形成深度协作关系,打造完整产业生态,通过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实现从低端生态位向高端生态位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低空经济 新质生产力 产业生态
原文传递
珠三角城市群人口城市化特征及机制演化——兼与长三角、京津冀城市群比较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韩靓 《深圳社会科学》 2019年第4期26-36,156,共12页
通过梳理和分析珠三角城市群人口城市化的空间路径、现状、特征和动力机制演化进程,并与长三角和京津冀城市群进行对比,归纳了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珠三角城市群人口城市化呈现的特征和规律:(1)常住人口规模大幅度增加,但增速显著放缓,近... 通过梳理和分析珠三角城市群人口城市化的空间路径、现状、特征和动力机制演化进程,并与长三角和京津冀城市群进行对比,归纳了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珠三角城市群人口城市化呈现的特征和规律:(1)常住人口规模大幅度增加,但增速显著放缓,近年增幅在三大城市群中最低,人口城市化的空间分布路径仍处于向大城市集聚阶段。(2)城市化水平远高于长三角城市群和京津冀城市群,居三大城市群之首;但城市化水平市际差异较大,最高值深圳和最低值肇庆城镇化率相差一倍,且城市化增速在2010年后逐渐放缓。(3)以跨省农村流动人口为主力的大规模人口流入是珠三角城市群迅速城市化的直接动因;工业化的迅猛发展是珠三角城市群流动人口井喷式增长乃至推进城市化的根本动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吸引外来人口、助推城市化进程的持续动力,提升了广州、深圳超大城市的人口聚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三角城市群 人口城市化 特征 机制演化
下载PDF
粤港澳大湾区:新尝试、新实践、新愿景笔谈 被引量:2
3
作者 谭刚 申勇 +5 位作者 宋晓东 彭芳梅 范宏云 徐晓迪 范绍庆 李伟舜 《特区实践与理论》 2019年第5期46-54,共9页
2019年2月18日党中央和国务院正式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既是推动新时代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尝试,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规划到2035年全面建成国际一流... 2019年2月18日党中央和国务院正式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既是推动新时代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尝试,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规划到2035年全面建成国际一流湾区的美好愿景。《纲要》内容非常丰富,涉及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发展建设的各方面,特别明确了空间布局、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国际科技创新、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紧密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粤港澳三大合作平台建设等内容,并做了具体部署。本刊特邀请中共深圳市委党校八位专家从当好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构建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共同体、推动"一国两制"事业新实践等视角进行了深入探讨,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建设提供更具价值更具共识的理论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社会融合 “一国两制”
原文传递
深圳新动能的评价机制与发展趋势分析
4
作者 韩靓 王俊 《特区实践与理论》 2024年第3期42-49,共8页
新质生产力是走出经济困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和关键,而发展新动能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必然途径。新动能是新时期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力量,包含新制度、新要素、新技术、新产业、新市场五个核心内容。文章通过构建“五核双驱”新动... 新质生产力是走出经济困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和关键,而发展新动能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必然途径。新动能是新时期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力量,包含新制度、新要素、新技术、新产业、新市场五个核心内容。文章通过构建“五核双驱”新动能结构体系发展模型,重点剖析了新动能五个核心内容的相互关联和作用的内部逻辑机制,同时,解析了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双轮驱动新动能发展,新动能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外部运行机制。据此,相应构建了评价新动能一级指标体系,再结合深圳实际情况选取并构造了二级指标体系。经过数据分析可得,在过去十年,深圳新动能总体上经历了一个持续快速发展的过程,各项指标均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根据过去的数据能够预测,深圳新动能在未来一段时间仍然会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近年来,深圳市出台了众多促进新动能发展的相关政策,是深圳新动能在未来持续快速发展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动能 评价指标 “五核双驱”
原文传递
深圳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
5
作者 严红梅 《特区实践与理论》 2024年第3期82-87,共6页
发展数字经济意义重大,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深圳发展数字经济是进行时也是未来时,是新命题也是必答题。文章归纳了深圳市数字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厘清了深圳市发展数字经济面临的底层技术和资源受制于人... 发展数字经济意义重大,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深圳发展数字经济是进行时也是未来时,是新命题也是必答题。文章归纳了深圳市数字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厘清了深圳市发展数字经济面临的底层技术和资源受制于人、算力资源不足、数实融合不够等主要瓶颈,并提出了继续做大数字经济产业规模、主动做强数字技术创新策源、推动数实融合走向纵深、进一步完善数字要素市场、优化数字经济发展生态、夯实数字经济核心底座、强化专业化人才的引进和培育以及拓展数字经济国际合作等对策建议,以期突破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瓶颈,助力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主阵地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高质量发展 技术创新 国际合作
原文传递
我国产业升级和市场均衡重构——基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思考 被引量:3
6
作者 劳铖强 《特区实践与理论》 2019年第4期86-90,共5页
文章从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升级出发,围绕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的市场均衡问题,对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如何突围,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战略意图进行了思考,认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应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企业从中心城市向外转移的原因已经从以降低... 文章从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升级出发,围绕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的市场均衡问题,对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如何突围,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战略意图进行了思考,认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应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企业从中心城市向外转移的原因已经从以降低成本为主向以战略投资为主转变,应当把握契机以产业转移推进区域协同均衡重构;二是创新发展资源要更多地从中心城市向周边地区延伸,应当把握契机以产业创新推进发展动力均衡重构;三是随着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和创新驱动能力不断增强,应当把握契机以产业升级推进竞争模式均衡重构。为了更有效地推动资源要素的区域流动,实现市场均衡重构,粤港澳大湾区需要从国家战略层面建立跨区域组织协调机构,以市场为基础和政府为引导推动资源要素的区域转移,并且建立科学的空间布局规划和经济核算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升级 粤港澳大湾区 市场均衡
原文传递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契合度的实证检验——基于深圳四十年经济发展成就 被引量:2
7
作者 宋晓东 徐灿 《特区实践与理论》 2021年第2期102-109,共8页
文章基于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年以来经济建设和制度改革的成功实践,运用耦合模型,通过整理历史宏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并分析深圳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契合度。基本结论有:一是深圳全要素生产率(TFP)对GDP的贡献率从1980年以来实现了... 文章基于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年以来经济建设和制度改革的成功实践,运用耦合模型,通过整理历史宏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并分析深圳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契合度。基本结论有:一是深圳全要素生产率(TFP)对GDP的贡献率从1980年以来实现了两次大规模的提升,近年来贡献了一半以上的比例,成为拉动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因素;二是深圳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契合度不断提高,尤其是2015年后,两者之间进入优质协调关系区间,达成高度统一。针对性提出有关制度创新的几点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力 生产关系 耦合协调度 深圳经济
原文传递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研究笔谈
8
作者 沈传亮 曹天禄 +1 位作者 陈少雷 宋晓东 《特区实践与理论》 2023年第3期14-21,共8页
2021年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制定的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首次明确提出“两个结合”。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阐发了“两个结合”的科学内涵。“两个结合”,不仅指明了新时代推动党的理论创新的根本路径,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原... 2021年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制定的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首次明确提出“两个结合”。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阐发了“两个结合”的科学内涵。“两个结合”,不仅指明了新时代推动党的理论创新的根本路径,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原创性贡献,极大拓展了新时代理论创新的广度和深度。只有准确把握“两个结合”的丰富内涵,才能在新时代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世界观方法论 根本路径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党的理论创新 原创性贡献 时代化 丰富内涵
原文传递
深圳企业外迁问题探析——以深圳市福田区为例 被引量:2
9
作者 陈建军 韩靓 《特区实践与理论》 2018年第3期66-70,共5页
企业迁移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手段,能否让更多企业扎根深圳并做大做强,事关深圳未来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通过对深圳市福田区现有150家企业的问卷调查发现,影响企业外迁的因素有三:劳动力密集型工业企业... 企业迁移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手段,能否让更多企业扎根深圳并做大做强,事关深圳未来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通过对深圳市福田区现有150家企业的问卷调查发现,影响企业外迁的因素有三:劳动力密集型工业企业外迁倾向明显;潜在迁入地较迁出地的营商成本优势成为企业外迁首要决策因素;公共政策、产业政策及社会治安状况是影响企业外迁的重要因素。政府应从加大产业政策调整力度、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加大对用地的管理保障、合理降低企业成本、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和建立城市(区)间协作模式几方面着手应对企业外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外迁 对策 福田区
原文传递
江泽民经济特区发展思想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申勇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70-73,共4页
本文概述了江泽民经济特区发展思想 ,认为主要包括 6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其理论特点主要有 3个。这些思想指明了特区发展的方向 ,进一步促进了特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面腾飞 。
关键词 江泽民 经济特区 经济特区发展思想 社会发展 经济思想
下载PDF
新冠肺炎疫情下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链协同发展的思考 被引量:2
11
作者 劳铖强 《特区实践与理论》 2020年第5期99-103,共5页
新冠肺炎疫情对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链协同发展产生了较大冲击,在这种环境下,进一步深化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协同发展对于确保我国经济转型发展、对外开放和粤港澳融合的方向不动摇有着重要战略意义。文章提出:完善区域联动机制,通过完善区... 新冠肺炎疫情对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链协同发展产生了较大冲击,在这种环境下,进一步深化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协同发展对于确保我国经济转型发展、对外开放和粤港澳融合的方向不动摇有着重要战略意义。文章提出:完善区域联动机制,通过完善区域合作平台和建立政策对接机制,提升政府部门在产业分工中的参与程度,对产业链各环节进行有效整合;增强产业发展动力,通过增强龙头企业带动和主导产业带动,增强大湾区产业链恢复正常运转的能力;优化产业生态体系,通过吸引先进制造业企业落户发展、加快形成产业链闭环和培育国内可替代供应链,打造畅通的产业链;加快线上渠道建设,通过鼓励制造业企业开拓线上渠道,增强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联系,拓宽协同发展的深度和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疫情 粤港澳大湾区 产业链 产业协同
原文传递
珠三角城市群人口城市化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2
12
作者 韩靓 《城市观察》 2019年第1期74-81,共8页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后经济最发达、城市化进程最快的地区之一,珠三角城市群经过40年的发展,体系日渐完善,人口规模逐渐壮大,城市之间联系不断加强,城市化水平在国内三大城市群中遥遥领先。但还存在核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发挥不足,城市化水...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后经济最发达、城市化进程最快的地区之一,珠三角城市群经过40年的发展,体系日渐完善,人口规模逐渐壮大,城市之间联系不断加强,城市化水平在国内三大城市群中遥遥领先。但还存在核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发挥不足,城市化水平两极分化严重、与城市规模等级不匹配,产城协调性不高、个别城市严重失调,人口稳定性不强、城镇化质量有待提升等问题。由此,本文提出强化城市群发展思维,推动城市群内创新、产业合理分工,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产城融合和社会融合,引导人口有序分布,促进珠三角城市群健康发展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三角城市群 人口城市化 问题
下载PDF
市场导向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高山 《特区实践与理论》 2017年第6期90-94,共5页
市场导向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是当前科技创新的典型范式,具有多主体协同攻关、多学科交叉研究、多目标重叠并存、多功能集成化创新的特征。其主体涉及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企业、金融机构、科技中介等,各主体间必须通过动力机制、知识... 市场导向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是当前科技创新的典型范式,具有多主体协同攻关、多学科交叉研究、多目标重叠并存、多功能集成化创新的特征。其主体涉及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企业、金融机构、科技中介等,各主体间必须通过动力机制、知识共享机制、风险控制机制确保整体协同创新效率的提高。市场导向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建设面临诸多问题,需要制定合理的激励机制、利益保障机制与风险分担机制;建立健全科技资源共享机制;营造有利于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软环境;围绕重点产业、优势产业和未来产业,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加强协同创新体系中的孵化器建设;大力支持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壮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导向 产学研用 协同创新
原文传递
深圳战“疫”的科技动员力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韩靓 《特区实践与理论》 2020年第6期11-17,32,共8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指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时多次强调科学技术在战胜疫情中的重要作用。深圳针对抗击疫情中亟待科技攻关的重点难点问题,在科研攻关制度创新、基础研发阶段突破、产业转化协同抗疫、前沿科技精准防疫以及创新支撑确保&qu... 习近平总书记在指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时多次强调科学技术在战胜疫情中的重要作用。深圳针对抗击疫情中亟待科技攻关的重点难点问题,在科研攻关制度创新、基础研发阶段突破、产业转化协同抗疫、前沿科技精准防疫以及创新支撑确保"六稳"等方面发挥了强大的科技动员力,展现了高科技之城的硬核担当,确保了科技战"疫"的有效战斗力。深圳科技战"疫"成功关键在于新型举国体制的制度优势,体现在科学统筹、集中力量的政治优势,兼顾市场和政府作用的竞争优势,"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协同优势以及"科技无国界"的价值观优势。"疫"后深圳可探索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新型举国体制和提升生物医药领域的科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疫情 科技动员力 新型举国体制
原文传递
新发展理念视角下深圳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 被引量:1
15
作者 严红梅 《特区实践与理论》 2018年第1期56-60,共5页
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与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形成历史性交汇,制造业创新成为亟需破解的时代课题。制造业创新中心是制造业创新升级的重要载体,其核心作用是加强新型制造技术的联合研发和商业推广。立足于解决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中的政策... 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与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形成历史性交汇,制造业创新成为亟需破解的时代课题。制造业创新中心是制造业创新升级的重要载体,其核心作用是加强新型制造技术的联合研发和商业推广。立足于解决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中的政策决策需求,从制造业创新中心的提出背景及内涵出发,探讨深圳在加快建设制造业创新中心方面的应对策略,为我国乃至全球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提供特区样本,以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战略部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强国 制造业创新中心 协同创新
原文传递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挑战与对策 被引量:1
16
作者 高山 《新疆社科论坛》 2022年第5期86-93,共8页
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要充分研判国内外发展环境,发挥中国巨大规模优势、工业体系优势、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先发优势、成本优势等。正视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专业化的科技服务机构缺乏、科... 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要充分研判国内外发展环境,发挥中国巨大规模优势、工业体系优势、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先发优势、成本优势等。正视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专业化的科技服务机构缺乏、科技资源统筹力度不足、科研人员主动性创造性受缚等问题,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加强战略布局,突破核心技术;大力发展新型研发机构,破解科技经济“两张皮”;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汇聚全球人才资源;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导向,深化科研管理体制改革;以政府采购为抓手,提高对自主创新型企业的支持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发展格局 科技自立自强 自主创新
下载PDF
世界城市产业聚集与扩散机制对深圳产业功能疏解的启示 被引量:1
17
作者 彭芳梅 《岭南学刊》 2014年第4期113-117,共5页
世界城市是全球化经济的空间结点,经济发展成熟、产业结构高端化,是全球城市的制高点。对其发展历程的规律总结能够提供很好的借鉴意义。通过对世界城市的产业演变规律的总结以及对产业内部各行业空间聚集和扩散机制的探讨。研究发现:... 世界城市是全球化经济的空间结点,经济发展成熟、产业结构高端化,是全球城市的制高点。对其发展历程的规律总结能够提供很好的借鉴意义。通过对世界城市的产业演变规律的总结以及对产业内部各行业空间聚集和扩散机制的探讨。研究发现:以金融服务业的全球化扩张为核心的国际产业结构调整使得以东京为代表的国际大都市的内涵发生质的变化,尤其表现为生产、服务、市场和创新的形态更新。产业服务化成为这一趋势的核心,生产性服务业,特别是金融服务业的比重迅速增加。对此,深圳需要进行产业功能选择与疏解和产业功能疏解的空间布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城市 产业聚集 产业扩散 深圳产业功能
下载PDF
城市智慧化治理赋能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 被引量:1
18
作者 林逸涛 严红梅 《特区实践与理论》 2021年第1期85-88,共4页
城市治理是社会治理的一大重心,从信息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是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的主要趋势和特征之一。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手段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大城市也可以变得更"聪明"。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 城市治理是社会治理的一大重心,从信息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是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的主要趋势和特征之一。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手段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大城市也可以变得更"聪明"。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对提高社会治理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理应在城市智慧化治理领域先行先试、有所作为。文章提出从优化城市智慧化治理模式及工作机制、深度挖掘数据在城市治理领域的综合应用、培育壮大数据要素市场、加快探索完善数据产权和隐私保护机制、加快专业人才培养等对策建议,以智慧城市建设赋能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让城市运转更聪明、更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治理 智慧化赋能 先行示范
原文传递
人才供给侧改革的深圳实践 被引量:1
19
作者 韩靓 《特区实践与理论》 2017年第6期80-84,共5页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人才思想指引下,人才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意义重大。深圳人才供给现存的主要问题包括:劳动力供给压力加大、高层次人才紧缺、内生性人才培养机制欠缺以及生活成本攀升对人才的挤出效应等。针对以上问题,推进深圳人才供...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人才思想指引下,人才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意义重大。深圳人才供给现存的主要问题包括:劳动力供给压力加大、高层次人才紧缺、内生性人才培养机制欠缺以及生活成本攀升对人才的挤出效应等。针对以上问题,推进深圳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从强化人才意识、改进人才体制机制、营造良好环境、弥补高校短板、打造领军人才高地五方面着力,为深圳打造"创新之城"及未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夯基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人才思想 人才供给侧改革 深圳
原文传递
“疫情防控与治理现代化研究”笔谈
20
作者 董晓远 宋晓东 +2 位作者 刘金祥 池蕾 王梦 《特区实践与理论》 2022年第2期51-58,共8页
精准防稳增长惠民生董晓远近期,全球一些国家和地区疫情反复,新冠肺炎疫情的复杂性、艰巨性和反复性,为疫情防控和经济复苏增加了新的不确定性。如何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做到精准防、稳增长、惠民生,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精准防稳增长惠民生董晓远近期,全球一些国家和地区疫情反复,新冠肺炎疫情的复杂性、艰巨性和反复性,为疫情防控和经济复苏增加了新的不确定性。如何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做到精准防、稳增长、惠民生,笔者提出如下建议:一、分类施策,更加精准地“防疫”深圳有不少企业,在全球科技产业链分工中有重要地位和影响力,国际媒体时刻关注这类企业的情况并即时进行跟踪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情防控 治理现代化 惠民生 稳增长 经济复苏 不确定性 统筹推进 分类施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